第一篇:观杜金山校长解码高效课堂讲座有感(郭义娜)
观杜金山校长“解码高效课堂”讲座有感
三亚市第九小学 郭义娜
12月1日上午,我校和月川分校坐齐在的多媒体里还有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来我校听课。这些老师们不单单是来听课更多的冲着杜金山校长的讲座而来。杜金山校长是开创了“三步六段,35+10”的课堂循环模式,“高效课堂”创始人之一。从事基础教学和教育管理20多年,经验丰富,见解独到。
下午是杜金山校长的专题讲座。主题为“解码高效课堂”同时给我校三位老师已上完的展示课作出精彩的点评。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杜金山校长“高效课堂”讲座,期待着他能解惑我们教学上的问题,讲座的最后,给我感慨颇多。
在讲座中,他详细生动的向我们讲述如何实现“高效课堂”,颠覆了老师对课堂,教学惯性的认识。
杜金山校长深入浅出地为老师们解码“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理念中就是让我们大胆革新传统课堂的模式,还一个属于学生的课堂。其实这里所谓的“课改”我个人认为是“方法”的转变和“占有”为了“还给”转变。杜金山校长发人深思的思想和幽默诙谐的语言不时地赢得与会教师的阵阵掌声,让全体教师从中获得了崭新的体会,对课改更加坚定了信心。在讲座过程中杜金山校长特别强调指出:教育的改革是在矛盾中曲折前进的。如何把素质教育和升学率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高效课堂”的双赢。听了杜金山校长那番话,作为教育者的怎能没有感言呢?所有教师都明白: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更是个艰巨的任务。
杜校长用“学习金字塔”的图画,生动解析了七种不同学习方式的学习收效,进而引出了高效课堂应该采取的学习活动方式。通过精练的语言详细剖析“学习金字塔”。
我越发的明白了要想使课堂真正的活跃了起来!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引领者,品德的培养者!要真正还给学生自己一个展现风采的平台,培养他们的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这样的课堂模式会使学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
讲座即将结束,我顿时有很多感受、想法,明白自己在往后路上会坚信自己以乐观的心态来教育祖国的未来。这堂讲座似乎一下子灌输一顿精美又丰富的课改经验大餐。
第二篇:观高效课堂讲座有感
观《高效课堂讲座》心得体会
泰来农场学校
王艳娟
寒假期间,学校领导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乐金才、崔其升、杜金山等老师的讲座《高效课堂》,我受益匪浅,对有效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促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和追求。为此,我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有效课堂的真正内涵
要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有效,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我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满足以下条件的才有可能成为有效课堂吧。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参与教学、掌握规定教学内容的教学叫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含义是:
1、以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为基础,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2、教学过程优化,单位时间里教学效率高
3、关注学习者的参与度:广度、深度、效度和自觉程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充分参与。
4、组合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5、课堂的每个环节都体现出有效性。
二、如何使课堂成为有效
1、老师的准备
课堂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其中老师起着引领者,指导者的作用。因此只有老师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不断引邻着学生学习,指导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才能成为有效。课前应该做好以下几备:
(1)备教材:老师自己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难点在哪里,知识点的迁移和转化是什么等。
(2)备学生:原有知识、原有经验、学生情感状态、多数学生的需要、学生建构上的困难等。
(3)备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解决重难点,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备练习:自己的课堂有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学生有没掌握本课的知识。很大程度上从训练中体现出来。如何设计有效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既体现了老师的水平,又能更加准确的反应出学生学习的状态。
当然,要成为一堂有效的课,老师要做的准备还应该 有许多,一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关键啊。
2、学生的学习
老师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想了许多的方法来努力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待状态,这样的课堂并不会成为有效。
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课堂所吸引,在强烈氛围的渲染下不知不觉地度过4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课。
(1)学生要全体参与:有效的课堂,学习不只是一两个人的,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而是全体学生的。
(2)学会自学:一些基本的,比较容易的问题,学生应该明确:我能行。通过书本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得到感悟……
(3)学会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如何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困难如何寻求小组、全班、老师等的帮助。
(4)学会反思:老师对每堂课都有反思,其实也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一定的反思,比如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准备怎么解决等。
总之,一堂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这样的课堂是实在的,有效的。
第三篇:听杜金山“解码高校课堂”专题心得体会
听杜金山“解码高校课堂”专题心得体会
4月1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杜金山“解码高校课堂”专题讲座,感慨颇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讲座中渗透的文化底蕴很深,不愧是孔子故乡的人。
他详细生动的向我们讲述了解码是执行的前提;人——落后了!小了!假了!教育——不得不面对变革;课改——改课;为什么必须“盯死”课堂!?教育决定未来,课堂孕育未来,课堂不改教育没改,历次课改失败的原因等这几点。让我深刻的感受了高校课堂是“快乐”的课堂。
纵观我们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其背后都有许多因素,但学生缺乏兴趣不爱学习以及因为教师的课讲得太枯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是最主要的原因。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如何把课堂变成快乐的学堂?杜校长介绍了如下秘诀:让评价像游戏一样有趣、让课堂像故事一样美妙、加强课堂“四园建设”、用“形式”去落实“方式”、思维陷阱引发酝酿效应、用心灵温暖心灵、走出情境的误区,变学习任务为“礼物”等系列教学策略。让学生拥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拥有舒心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拥有积极、乐观和期待的心理体验,感受到创新和成功的愉悦。
提到“快乐”,就上升到情感问题。我们都有体会,心情好时,愿意做事,什么事都能做好;心情糟时,不愿意做事,什么事也做不好。学生的学习也如此。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其中“情感”的作用。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情感问题,没有情感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到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自主、快乐地成长。
杜校长认为激励性评价是真正极端复杂的艺术。但凡艺术,都带有极强的主体属性,再好的师傅,只能教原则和技巧,无法传输艺术,师傅领进门,实施靠个人,靠每个教师的悟性和能力,这是许多教师终生从教都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我认为,评价极为重要,因为,评价是发动机,评价是方向标,评价是课堂里的魂。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评价,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激励性评价,让课堂不再冰冷、寂寞和缺乏人性关怀。
高效课堂内的评价要坚持全面性、激励性和即时性三大原则。
如何弥补教师在评价方面能力的缺陷?就是要教师注意尽可能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亦即,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事实上,如果小组建设得非常成功,教师评价、组长评价、同学评价多管齐下,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即时评价贵在即时!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十分功利地直扑知识目标,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观、学习观的彻底转变。教师在课堂中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点燃学生。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新师者应该:点燃,激励,启蒙,传道,授业,解惑!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没有主体的唤醒和参与,学习不会真正发生;教师再敬业,也不能代替学生学,就像再爱孩子的母亲也不能替代孩子生病一样。
第四篇:观《郭明义》有感
观《郭明义》有感
今天观看了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电影《郭明义》,观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郭明义是一名鞍钢的普通职工,十六年工资总收入为二十八万元,捐款助学之十二万。陆续五十六次献血,结婚二十多年,他一家人居住在不足 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他出身低微,但他又是那么的高贵;他虽然渺小,但他又那么的高大;他虽然贫穷,但他又那么富有;他很平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却是那么的伟大。他被称为当代“活雷锋”。他常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比啥都幸福”。不管社会怎么变,不管外人如何看,郭明义泰然处之,坚持自己的幸福观,帮助别人就很快乐,他总能找到比自己困难的人。
《郭明义》通过救助白血病患儿、捐电视机、让房子等众多他所做的事情中的几件来刻画当代的“雷锋”——郭明义。正是由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奉献,而使无数的人在黑暗中得到了光明,寒冷中得到了温暖。也正因如此郭明义被评为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是“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光大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他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实践着、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际行为的新规范,在这个从不说大话的人身上,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是个把道德信念的坚守与人生的充实、快乐、幸福统一起来的人,是把助人为乐变为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有力地启示着人们认真思考“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看似简单实则绝不简单的问题,引导着人们深入思考怎样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助人为乐、甘于清贫,是中华民族最为推崇的美德,能否安贫乐道、善于舍己为人,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标尺。影片《郭明义》以细腻的手法展示了一个工人以实际行动接力传承雷锋精神的崇高境界,热情弘扬了郭明义助人为乐、以苦为乐、“追求纯粹”的价值观。郭明义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将自己的物质生活享受降到了最低。从影片我们可以看到,郭明义总是发自内心地做每一件好事,他把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当成自己的最大快乐,最让人钦佩之处在于能
够自觉地把道德完善与人生的充实、生活的快乐和家庭的幸福统一起来。在他那里,助人为乐不是偶一为之的权宜善举,而是自己的使命、习惯和生活方式。女儿郭瑞雪说他总能看到生活得不如自己的人,是的,他历来不以善小而不为,眼睛最见不得贫困的人、生病的人、不如意的人。他看到生活得不如自己的人就坐立不安,就要下决心想方设法去帮助。郭明义把应该得到的住房让给比自己更困难的同事,他为社会上自己相识的、不相识的人无私地送去温暖,他助人为乐,以能够帮助别人为最大幸福,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快乐,影片十分形象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像郭明义这样,但是我们要像他那样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有时我们所做的一件小事很可能会影响别人的一生。如果我们都能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么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的和谐,人们也会生活的更加美满。
第五篇:观郭明义有感
观《郭明义》有感
2014年4月10日,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后,我深有感触。
“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
他出身低微,但他又是那么的高贵;他虽然渺小,但他又那么的高大;他虽然贫穷,但他又是那么富有;他很平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伟大,他就是被评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影片以郭明义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寻找配型为主线,围绕纠结其中的金钱、生命、家庭等种种矛盾,深刻展现了郭明义丰富而美善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真实地艺术化地反映出他崇高的价值观、幸福观,他的高尚境界和博大情怀。郭明义最为感人之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
他是一个被白血病患者称之为爸爸的老好人,一个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机会最终却让给他人的“活雷锋”。在他眼里总能够找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在绝望与失落面前他总能挺身而出,拉住别人的双手给人信心的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郭明义却做到了。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儿,郭明义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了寻找合适的肝细胞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饿了以方便面榨菜为粮,累了找家街头小栈寄宿,历时三年,锲而不舍,坚持同患者手拉手,决不放弃,终于用真诚与执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人自己做好事不难,难得是带动许多人一起做。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郭明义可贵之处还有他对工作的不懈追求。
他是一个被外国专家誉为最轴的中国人。从部队到地方,从矿山司机到党委干事,从国外专家的翻译到风雨无阻的公路管理员,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刻苦钻研业务,为厂里追回1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赏,外方专家两次劝他跳槽,并承诺收入可高出他当时工资的7倍,他丝毫不为所动。半夜顶着雷雨、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大家到工地抢险,为了挽救国家财产,面对溃坝危险,他毫不退缩。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鞍钢工人的身影。
郭明义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的快乐源于他的付出,不是回报;他的幸福在于帮助可以帮助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虽然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极大富裕,他的快乐是纯粹的,他的内心是充足的。
在充满物质诱惑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时刻把党的宗旨记在心里,立足本职,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服务好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