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教研培训(行为导向教学法)心得
2011年7月3日——13日郑州中职学校教师“新课改教育教学法”
培
训
心
得
郑州创新科技中专
段晓洁
这次教学法的培训对象都是在职教师,他们已经用经验的双脚走出了一段路,有些教师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现在重头学习新的教学法无疑是痛苦的,他们需要放弃,需要重建,更需要整合。因此,本次培训就立足“扎根”二字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一是扎根课堂,贴近课堂,关注课堂。二是扎根教师内心,激活教师进修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盘活教师教学理念。现本人就将本次教学法培训心得分享如下:
一、理念转变,走进行为导向法。
短短几天的学习,听的最多的就是行为导向教学法——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为为导向的,全新的,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教学法,让我对“教无定法”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若将课堂教学比喻为一台戏,传统模式中教师是“编剧”兼“演员”,而学生只是“观众”,在整个演绎过程中是被忽略的角色,教与学的屏障产生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行为导向法要求将“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编排并演绎这台戏,而教师就只是一个监督指导的“导演”,没有任何决策权。教师以完全由“台前”转为了“幕后”。
二、教学方法,能否因噎废食?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利用某一项目活动为载体,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为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知识,并通过眼、脑、手的综合应用,达到知识掌握与运用的综合层面,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反观传统教学法,教师自说自话,学生被动进行只是填充,课堂氛围沉闷,师生都觉得疲惫,效果还很一般,二者的差距,可见一斑。
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所处国情不同,学生的认知习惯不同,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别人的经验,我们应该用“拿来主义”的眼光,批判的看待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有针对性的“取其精华”“化为己用”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本次培训班学习教师所要深思的课题。
三、传播理念,让我们且行且思。
我们本次参加培训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带着问题前来讨教的学生,又是传播知识,授业解惑的在职教师,更是渴望子女成才,普普通通的家长。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多重的身份让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我们身边渐行渐多呢?作为学生,我们可以消化吸收新知识,开拓创新思维;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融会贯通,以提升教学效率为最终目标;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孩子做起,从朋友的孩子做起,让祖国的未来适应这种新模式,新方法。
谁说“星星之火,不能燎原”。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这些“战士们”不停止奋斗,不远的将来,中国大地上也会有我们自己特色的职教模式。我坚信!
最后,我要感谢郑州市成教室的领导为我们安排了这次有意义的培训,让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教学理念提升了;还要感谢广技师院的领导对我们此次培训的重视,以及各位教授严谨的教学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到实践,让我们懂得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精髓;最后感谢我们的班主任刘修武老师,您让我们感受到了比广州天气更热烈的责任心,您对我们从学习到生活事事关心,照顾的无微不至,衷心的说声“谢谢您”!
时光荏苒,分离在即,我会很骄傲的说“广技师院学习之旅,我不虚此行。”
第二篇: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
21世纪的职业教育技术
主要内容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什么?
1、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述----产生与发展
2、行为导向教学法定义与本质特点
二、宣贯行为导向教学法为什么?
三、怎样学习和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四、开展行为导向教学法研究做了什么?
五、实施行为导向教学存在问题是什么?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什么?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定义:
(Handlungsorientierte Methode)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
德国职教理论工作者特拉姆:
“行为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行为导向的学习组合,行为导向教学论的最核心意图,就是提出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
上海马庆发教授:
“行为导向”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从而产生的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1.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述
1)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
德国的双元制教学自1900年前后将宗教的星期日学校改为行业的专业进修学校开始,当时的大教育家乔治.凯恩斯建议将此类学校改变为以学生所学职业为导向的教育机构----产生了国际公认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哲学思想。
20—70年代德国的双元制教学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1969年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双元制”职业教育地位,为职业教育创造了不断合理化的先决条件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权力。
2)、行为导向法在德国双元制教育改革中产生和发展
80年代以后在世界经济为适应知识社会所引发的经济结构性调整 和转变,作为世界职业教育楷模的德国职业教育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且实现了三大突破:
① 经过了多年的讨论,尤其在对英国的国家职业技能模块方案的比较研究后,决定在双元制中引入模块式课程方案,形成德国的职业性方案框架下的“双元制”模块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了提高性内容。
②由联邦职教所授权制定和修改了职业培训条例,条例反映了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情况。
新职业培训条例将更具差异性(如年限),并采取分流型、单一型和综合型等多种教学模式。
③
90代年以后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发展,在德国的一些州开展了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改革试验取得了成功,96年推广此方案
1999年年德国联邦州联席会议通过了“学习领域框架型教学计划”,确定了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2.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1)、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从教学生“学会学习”目标出发,使职业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教学的主持人。
2)行为导向教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因为“学”在人的活动中占居主体地位,而教则应因人因时施以不同的“教”。“教”在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辅助和促进的作用。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而且还要“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交往”。
3)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参加学习,即用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
行为导向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焕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建立在让学生熟悉周围的环境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内容感到好奇,感到惊讶和能提出问题。
5)行为导向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6)行为导向教学具有针对性强,、教学效率高的特点。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它的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7)行为导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展示自己的风格)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不断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9)行为导向教学采用目标学习法并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10)、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
1、职业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提出了对职业教育新的时代和新的发展模式的看法-----认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是全球化趋势加强,竞争压力加剧,国际界限正逐步消失 2)资本和劳务流动增加,网上贸易流动增加,世贸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加强,3)信息和通讯技术蓬勃发展,服务产业迅速增长,4)闲暇及用于文化和旅游活动的时间增加,预期寿命延长,5)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要求所有职工不断更新、提高他们的技能,并且更富有创业、进取精神。
6)现有证据表明生产力最强的国家的劳动力训练有素而且机动灵活,拥有丰富的技能,不同技能搭配得很好,而且职工的技能终身不断提高。
7)、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强调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
2、行为导向教学代表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1)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注重加强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
2)改革必须坚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必须构建开放的、灵活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制度。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和以能力为本位。要树立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质量意识,要建立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质量评价体系。
3、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世界先进职业教学理念的完美组合
1)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发展的最高阶段。
“双元制”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行为导向教学法则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法宝。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其创建的过程中吸收了各国职业教学的先进经验,因此,它是当今世界职业教学理念的完美组合;也是各种先进职业教育技术的集中体现;它开创了全新的现代职业技术教学论的完整体系。
行为导向教学论:
“行为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取决于行为导向的学习组合,具体指“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方面的重新组合。行为导向的教学论的最核心意图,就是提出个体行为能力的培养。个体行为能力由专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伦理道德反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组成。
4、传统职业教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要进行改革。
1)、传统职业教学注重教学大纲中列举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确定了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内容是有效地传递过去了,而且在短时间内可以讲述许多内容。但问题是,传授过去的东西是否能达到我们的培训目的----提高职业行为能力。
2)、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方面的纲领性规定,显然相当陈旧, 按旧教学计划的进行教学导致许多教学内容的重复学习,浪费了许多宝贵教学时间。
3)、传统教学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被动地适应教师,被动地适应教师背后指挥教师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者。
传统教育的弊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通过修剪学生的个性而培养同一模式的人,个性化教学只能是天方夜谭。
4)、应试教育忽视学习的社会因素与情感因素,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缺少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缺乏信息反馈和学生有效参与,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责任心、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等就很难实现。
5)、在传统职业中人们总是认为“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能为掌握新技术、胜任新岗位的要求提供保障”;事实上科学技术与该领域的职业行为也是两套系统。
职技校学生是一群具有特殊智力倾向的群体,职业教育采用理论为主的教学将使这一特殊群体错失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因此,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传统教育的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概括性,所以往往会使教师忽视了经验性的细致的具体方面,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传统教学不能让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来决定自己应学习一些什么。
7)传统教育使用了统一化的尺度去考核学生,因而使学生失去了合理的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使学生被动地适应这种统一化的考试。
8、传统职业教育存在的缺陷,无法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改革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4、劳动部对职业培训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
劳动保障部提出了我国职业培训教育工作的任务是: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工作能力
职业转换能力
这三个能力互相侧重、互相联系,针对劳动者的职业生涯的不同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目标框架。
1)劳动者三个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
2)知识经济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有更多的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信息技术等技能。
3)职业培训要以能力为本,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5、从行为导向教学改革入手,目标是为探索和实现劳动保障部提出的创建我国现代职业技能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教学中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技能、价值、思维方式时,我们也教他们如何学习。事实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将来能够提高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此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掌握了学习的过程。
2)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构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①
职业教育的理念
②
教学目标
③
目标对象
④
教学方法
⑤
教学内容
⑥
教学媒体
⑦
教学评价
3)、劳动保障部将以部级项目和部级课题的形式,组织研发工作,在完成了相应的研发任务后,将所有成果进行整合,形成成果推广: ——技工教育现代教学模式开发方案;
——新模式的职业培训教学计划开发
——学习领域教教材模式及开发
——多媒体课件、教具、教案的开发
——现代技工教学质量评估和能力测
评方案研究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怎么学和用?
1、明确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培养目标
作为职业教育的最高目标则被认为是:传授“为完成今后任务应获取跨职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也就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就好比一把“钥匙”能迅速和无阻力地开发不断变化的专业知识。
2、什么是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界定: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正确驾驭某种活动的实际本领和熟练水平,是实现人的价值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左右社会发展和人生命运的一种积极力量,他包括体力、智力、道德力、审美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一般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特殊专业才能和为社会而奉献的创造能力。
3、能力本位
能力本位------就是指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首先提高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又要把所学的知识通过脑、心、手的联合作用在轻松愉快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内化为能力,增长才干。
能力本位是反应着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石和核心目标。
它具有以下四层涵义:
(1).能力本位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
(2).能力本位是人生的一切活动和一切追求的根本目标。(3).能力本位是指要注重能力的充分发挥。(4).能力本位要求充分、正确发挥人的能力。
4.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的特征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他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1)、关键能力的组成
从关键能力的组成元素上讲,它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成分等;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关键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三部分。
(1)、社会能力
指工作中和学习中的积极性、独立性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也是指个人所具备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沟通、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组织表达、勇于承担责任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要求学生:
在团队活动及社会的交往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技术的训练培养表达能力;
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能力。
(2)、方法能力
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方法能力指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计划、对自己工作成果的评价以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让学生在自行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在评估工作结果等活动中形成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3)、个性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行为导向教学让学生:
在研究型的学习中培养独立性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自信心、自尊心和对工作的责任心
在社会活动中使自身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
个性能力---人们把它称为“人格”或“人性”能力。这说明,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
2)关键能力的内容与具体体现
关键能力的内容
·· 学习任务的组织和实施的能力
· 交流与合作能力
· 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应用能力
· 独立性和责任心
· 承受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能力上:(1)•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工人应该对新的技术和工艺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即有较强的“悟性”,并能够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2)•决策能力,在生产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工人应该善于独立思考,在多种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佳生产方案。
(3)•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时工人应具备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善于及时加以解决。
(4)•质量意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工人应该把产品质量看做是高于一切的,在生产过程中来不得半点的草率和马虎。
(5)•合作能力。现代社会中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工人应该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善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
(6)•环境保护意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人应该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懂得并且重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节约以及充分利用。
(7)•社会责任感。企业的工人同时也是社会一员,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社会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3)关键能力的培养
按照“项自与应用培训方案”培训,培养关键能力教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获取信息
·计划
·决策
·实施
·评估
·总结谈话
4)核心能力与核心能力开发 核心技能的基本组成:
(1)与人交流:在与人交往活动中,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表达观点,获取和分享信息资源,以达到相互沟通的能力;
(2)数字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识别数字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和运用图表,发现问题并说明事实情况的能力;
(3)信息处理: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整理、使用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
(4)与人合作:为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充分理解和发挥团队的作用,并与他人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
(5)解决问题:认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
6)自我学习:自我确定学习和提高的目标,设计实现目标的计划和方式,通过自我学习和调整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能力;
(7)革新创新:在事物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思维和技法,提出并实施改进或革新方案,推动事物发展的能力;
(8)外语应用:在实际工作和交往活动中运用外国语言的能力。
2、从方法应用入手理解和掌握行为导向教学法
1)掌握行为导向教学的经典方法
(1)、大脑风暴法
(2)、项目教学法
(3)、张贴板教学法
(4)、引导课文教学法
(5)、案例教学法
(6)、角色扮演教学法
(7)、模拟教学法
(8)、未来设计法(畅想法、末来工厂法)
2)、创新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法
(2)、探究学习法
(3)、项目迁移教学法
(4)、卡片展示教学法
(5)、知识竞赛教学法
(6)、自学指导教学法
(7)、听说引导教学法
(8)、畅想落实教学法
创新教学法的评价标准
⑴准确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⑵凸现学生的体验过程、情感过程和想象过程
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动的氛围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⑷突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上的时空概念强化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
⑸采用了研究性方式进行学习
⑹让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
⑺采用自主探索、合作、实践式学习
⑻考试评价由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
⑼老师由传授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主持人 ⑽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的关系
⑾理论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是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的升华
3、掌握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结构---采用大象分割学习法
目标内容媒体控制方法 图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结构图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由目标群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质量控制这六个方面组成的优化教学系统。
因此我们要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也就存在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学习和研究,逐步地领会、消化,直至应用和实施。
4、教师要转变教学
风格
1)教学风格的特征:
# 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
# 教师要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
# 老师要对学生倾注感情,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脑、心、手展示给学生。
2)教师的教学风格类型
一是课堂式教学风格
二是咨询式教学风格
三是指导式教学风格
四是教学程序式教学风格 3)教师要用好主持人工作原则
(1)主持人是一种方法的领导
(2)老师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
(3)要当好助手;
(4)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5)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关注学生的优点,少讲不足;
(7)对意想不到的事出现时,不要马上纠正;
(8)要充许学生犯错误
(9)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展示
(10)要严格遵守计划,任务的安排;(11)教师要备好课,要有更多的预想;(12)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打分;
(13)教学中要更多地使用卡片、张贴板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易懂,轻松高效。
5、让学生以团队
的形式进行学习
1)老师要为学生组织和编制好小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进行工作;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5)不断地让学生学会使用展示技术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要使用好展示原则(如:KISS原则);
7)要对展示技术和展示成果进行评价。
6、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
把与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学习;
教学要按学习领域的要求编制好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程序;
要事先确定通过哪些主题来实现教学目标
1).学习领域
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是以职业任务和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的有一定的目标、课时和内容的一个学习模块(单元)。
学习单元是案例化的课程单元,它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可以将学习领域这一框架性的规定具体化。
2)、学习领域的内涵
(1)、学习领域是一个跨学科的教学计划
(2)、学习领域是职业行为活动领域的教学准备。
(3)、学习领域要以活动为导向,并按照学习单元来设计。
(4)学习领域是具体将职业任务和活动过程按照业务要求进行的组合。
(5)学习领域中的目标描述说明了经过这一领域的学习所获得的能力和素质。(6)学习领域应给出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最低限度的职业所需的教学内容。
(7)学习领域的学习是学生以团
队的形式 来组织进行的。
图示:行为活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单元关系图
行为活动领域
学习领域
学习单元
四、开展行为导向教学法研究目前做了什么?
1、中德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的实施引进了行为导向教学法
2、项目合作期间德方专家为我国举办了四期行为导向教学法师资培训班,点燃行为导向教改的火种。
3、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行为教学法劳动保障部专门成立了行为导向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苏州市技工教学研究室。
4、劳动部为组织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5、苏州市劳动保障局重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推广和经验总结,并在苏州市五所技工学校组织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6、劳动保障部批准在苏州和浙江省成立两个部级行为教改实验基地。
7、今年3月劳动保障部在苏州召开行为导向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会议,确定苏州和杭州为全国行为导向教学法师资培训基地并分别面向全国举办了四期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8、开展行为教改的学校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实验班的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实施行为导向
教学法还存在什么
问题?
1、教学理念转变有个较长的过程
2、教师的不适应问题
1)、教学准备工作量加大
2)、知识面不够的影响
3)、实践太少
3、教材的不适应问题
4、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问题
5、教学质量评估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改革问题
第三篇: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论
前言:
引进德国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来推动整个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引进这个新的教学法首先要确立一个实用主义的出发点:就是要看它是否能解决中国职业教育的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的认识也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便理清思路,明确我们的工作目标。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1.行为导向教学法形成的历史背景
最初提出并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是在世纪之交的德国职业教育领域兴起的一场学习领域里的改革。
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来看,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关教学法早就形成并得到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新思潮。由于新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国内外职业教育界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超出了对一个简单教学法的认识。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
2.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 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行为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穆勒实践性理论的结构范式可以用来分析现行教育体系,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现行教育的表象:它的目的是什么?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如何按这个方法来实施?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和推动人及其社会的活动。我们可以把人的劳动活动解读为:人的活动是人运用工具进行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活动 = 人 + 工具 + 有目的的活动 我们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之所以为人,是维持或推动人的活动(人的发展),那么教育的内容就离不开以下三个领域: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意领域。
进一步分析我们在职业教育方面关于教育目标和和教学方法的定位。
第一步:确定职业教育希望达到的目标:P是什么?
P希望实现的目标是 = 接受作战目的+有作战能力的+人 第二步:确定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Q是什么? 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 = 用心 + 用手 + 用脑
职业活动
第三步:以P为目标,按照Q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结论: 第一,现代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全面职业行为能力的人为目的;第二,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以行为导向教育法为实施手段。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性质和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项目引导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
苏浙两地的试点经验,证明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具有明显的效果和特点。
二、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目的
教学目的实现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实施也需要服从正确的教学目标。
1.新教学法适应能力本位的教育方向(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得到突显。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是教育目标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至关重要。由于新教学法具有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主要手段,所以,受到国内外职业教育界的一致推崇。
2.新教学法有利于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从我们技工教育的需要来看)为了适应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职业教育不仅要调整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推广经验来看,它可以帮助我们技工教育走出误区和低谷。
3.创建技工教育现代教学模式的突破口(从目前改革的需要来看)行为导向教学法始于中德合作项目。推广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社会反响。
确立继续推行试点项目和课题的大目标:创建现代教学模式。说到底,我们推广行为导向教学法就是两个目的:
一个直接的目的是:建立一套与我国技工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一个间接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我国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教学模式。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1.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研究
美国当代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用这个目标分类学开展研究。《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发展和全球展望》作者拉塞克提出了教育标准新的三级层次。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文件)一书的作者雅克·德洛尔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德国教育家梅腾斯在《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革命》中提出四种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水平能力、可迁移的知识原理、传统经久不衰的能力; 2001年德国专家彼得·亚历山大在中德国合作项目在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培训中对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内容提出了4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行为能力、社会能力。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00年代,北美澳大利亚等国提出的CBE能力本位教育观点。影响面广,可操作性强,在职业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
2.关于学习领域课程构建的研究
学习领域的改革实质是,坚持要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按完成生产任务为标准。它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做事的能力,非再现知识能力。由于职业教育在核心问题上发生的变化,也就引起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一系列变化。
根据德国专家介绍的内容来看,所谓学习领域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是为了实现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开发。
我们对学习领域概念的理解:
“企业的生产活动——功能分析的模块——教学内容的单元”
我们认为所谓学习领域的作用或功能是要解决将职业活动转变为学习课程的问题。因此,课程开发必须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通过特定的开发流程,才能实现职业分析的结果向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职业能力向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最佳转换。
在这个流程中,涉及到两个基本的技术和方法问题:
一个是我们如何解读职业活动中的能力,这是一个认识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我们如何分解这个职业能力,这是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3.关于技能模块式培训的研究
所谓技能模块的概念已在职业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比较典型的有: ◆ CBE职业教育理论中的能力模块:
◆ MES职业培训体系中的技能模块:
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培训体系中的技能模块的特点: 首先有很强的就业指向性,以职业岗位提出的任务或能力要求为基础;其次,由此形成对生产任务或职业能力的相关分析是它的技术基础;再者,技能模块的开发主要是为技能培训和考核服务的,所以可以形成独立模块的课程、教材和考核项目。
4.关于能力测评体系的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在充分实现了能力本为的教育目标,职业活动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及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评估或测评这种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及其能力,这是一个对我们是一个挑战。
四、创建新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我们的任务:以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为支柱,创建技工教育的现代教学模式。1.创建我国技工教育现代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借鉴中外现有教育研究成果,奠定技工教育的认识基础 ——研发实际需要的实用型技术,构建技工教育的技术基础 2.创建新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1)在教学目标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确立适合我国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目标。
(2)在教学领域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联系的教学课程。
(3)在教学方法层面上,我们的诸任务是建立适合我国技工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
(4)在教学评价层面上,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发一套科学合理普遍适用的能力测评体系。
3.模式创建可以依托和需要研发的技术基础(1)CBVE理论对教学目标的认识(2)CBVE理论对能力人的认识
(3)劳动保障部提出关于职业活动导向原则
(4)劳动保障部提出关于我国的职业技能结构体系(5)技能培训教学中行为目标的构建
(6)新型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两大模式(7)关于人的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8)国际劳工组织推介的MES职业模块培训技术(9)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课程计划和培训套件(10)现代教学模式的新理念和社会环境
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论的主要内容全部介绍完完毕。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异议的观点,许多正在探讨的课题,以及对计划要做事情的设想,因此所介绍的内容和观点还需要再研讨,这里仅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四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心得
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心得
为提高我院教师队伍的教学实践能力、课程改革能力,及时吸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学院特地邀请了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专家胡革教授为我院200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很荣幸我是其中一员,经过四天(2018年3月31日至4月3日)的学习,让我接触了不少教学方法与技巧,例如站位法、伙伴拼图法、旋转木马法等等,总之受益颇多。胡歌教授让大家懂得了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做中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总结起来,此次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有如认识及收获:
一、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突出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了解我做过的,我会记住的思想。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帮助学生去学习。教学中可以设置应用“角色扮演”、“站位法”、“关键词卡片”“扩展小组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则在各位授课教师的组织、主导下,每个成员能各抒己见、通力合作完成任务,充分发挥了大家的能动性,使得课堂内容丰富、有趣。
二、注重学习行动的合作性
行动导向教学法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由于行动导向的教学面向典型职业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生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师生与生生之间新型的互动协调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三、“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法注重了学生的“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行动导向教学法模式的实施步骤,最常使用的就是“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习者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道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而学生则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项目任务分小组讨论交流,协作独立解决问题,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和思考中,效果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主动性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结果没有最好的,只是更好的。同时,也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
总之,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首要是专业技能,同时注重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能力,最重要的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借于行动导向教学法慢慢的贯穿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去。当然,此次培训也使我认识到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做到与具体专业相结合,特别是我们这些基础课如何与专业课的结合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学习,相信我院的教学及课程改革工作将会有所突破。
基础课部 王伟
二零一八年四月十一日
第五篇:行动导向教学法心得
行动导向教学法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我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力度,2012年10月2021两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行动导向教学法”送教上门培训班,经过这两天的培训,使我在原来运用简单的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加深了对行动导向的具体认知。总结起来,我对行动导向教学法有如下认识:
一、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是主动的,从接到任务开始到结束,主要靠自己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任务。使学生学会自学,这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与传统教学相比,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
二 以教师为引导
首先,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导者、引导者和主持人。
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既让“吃不饱”的同学有更难度的任务完成,又让“吃的饱”的同学有充分的消化与吸收的余地,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进步与提升。
三 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生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师生与生生之间新型的互动协调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四 评价的开放性
允许学生自己制定评价标准,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考评。
五、对行动导向教学的思考,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完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如一些概念性学习又没办法进行探究的课程学习,这类课程更适合使用讲授法、演示法。而有一些课程虽然内容上适合采用这些方法,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能达到,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良,如何真正改良适合中职学生学习、青年教师容易执行的行动导向模式的各种教学法,还需要我们去更多的探索。
通过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做到与具体专业相结合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学习,据我所知,我们系的好多老师都学以致用,我自己也在尝试不同的方法来上课,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善自己,希望以后学院能多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的学生质量一定会有一个惊人的变化。
工商系: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