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信息技术) (9)
模块一培训心得体会
看了“模块1中培训成果样例”,我们的困惑是: 1. 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要这样写吗? 2. 教学设计的格式必须是表格式的吗?
通过看书,我知道了: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教育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两大类。有形技术是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物质工具,无形技术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等。教育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并不等同。
我认为教育技术与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教育离不开教育技术,没有技术支持就没有好的教育。
第二篇: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信息技术)
模块二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的培训内容是模块2即编写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关于选择教学媒体方面我感触颇深,在参加培训之前我曾错误地认为教学媒体就是单纯指多媒体课件,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教学媒体的外延是十分广泛的,如:教科书、黑板、图片、模型、实物、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都是教学媒体,而且不同的教学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应任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或教学策略的最优的教学媒体是并不存在的。今后我在做教学媒体选择时要注意这一点。
第三篇: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演讲稿
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石泉中心小学李平
各位领导、前辈们:
大家好!
说起好课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堂好课仿佛一面多棱镜,因观赏者的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对同一堂课的评价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一堂好课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一种刻度。好课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用汪潮教授的话说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今天我就来说说我对一堂好课的粗浅的一点认识。
一、一堂好课,就是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总体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想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学有所得,作为教师应该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要取得怎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学生则能够心领神会。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课堂简简单单。
为了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精心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一:我在设计三下《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这一课时,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广播操表演----游泳----跑步---数鸡蛋----李叔叔送矿泉水等这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连乘”问题的策略。”学生观察、理解连成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解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一堂好课,是学生感兴趣的。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也就等于是找到了知识的源头活水,等待他们的就是贪婪的吮吸知识的玉液琼浆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有必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课堂上教师是教学
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以疑激学,当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时,才会促使他们产生探索的欲望,诱发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来。我曾经有幸聆听华应龙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这一课,感觉就像是在细细的品味一杯香浓的奶茶,喝的时候,心旷神怡;喝完之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那感觉不仅仅是在听一堂数学课,简直像是在欣赏一门艺术!
案例二:华应龙老师在课的开始并没有直接出示圆,而是创设了 “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的有趣情景,学生一听是要寻宝,兴趣都很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经过思考,学生知道宝的位置是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三米的圆上,并成功的画出了圆,解决圆是什么的问题。
三、一堂好课,应是每一个学生的“舞台”。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实践活动,乐于质疑、探索,互动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实践、积极思维,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自然而然地发展数学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教师就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自我展示的舞台。“好的学课”常常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去表现、去交流、去评价,使他们能在这些活动中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案例三:如在《找次品》一课中,我们可以设计称一称的活动,通过称一称,让学生思考、动手操作,最后放手让学生尝试“你想称几个?”,掌握怎样最快找出乒乓球中的次品的方法。
案例四:再如华应龙的《圆的认识》以“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为情景,让学生知道宝的位置是以左脚为圆心,半径为三米的圆上,解决圆是什么的问题;通过探究感知为什么是圆;接着通过画圆了解圆的特征;紧接着回归生活,在球场中解释圆,解决为什么这么做,最后回归课始的情景,解决一定这样做吗的问题。他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一定这样做吗这五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学生思考、动手、分析、交流、探索等几个环节,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一堂好课应是预设与生成相融的“对话场”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孪生姐妹,课堂肯定是离不开预设的,而且深入的预设才是生成精彩的关键.“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追求课堂上生成的绚丽之花,我们应该做到:
1、明确目标,关注学情
教学理念引领一切。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以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预设怎样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师多一份精心的预设,课堂就会多一份动态生成。学生就会多一份生动的发展。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
2、挖掘教材,独具匠心
一堂数学课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的对话过程。在这里,师生平等对话,生本自由“交谈”,预设和生成并存。新课程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一名忠实的新课程开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再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大胆地挖掘,尽情延伸,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材内容或呈现方式,使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教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
我认为关注学生的生成,更要关注的可能有两类,一类就是课堂的精髓生成,这类生成往往可以让学生大开眼界,实现思维上的新突破和知识上的再积累.另一类就是课堂上可能生成的错误观点,生成了就不要回避,一定要加以引导和纠正.抓住了生成、正确处理好了生成我们的课堂一定就是有效的,精彩的。
五、一堂好课应是生活的链接,文本的延续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课堂内,如果我们的教学仅着眼于知识,将知识与生活剥离,断了与生活联系的经脉,那知识将会枯燥无味。因此,要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生活中主体内化、主体自悟。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并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是多方面。正如汪潮教授所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想,教师只有深入的研究,深入的学习,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实践,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第四篇:谈谈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谈谈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
作者:陈海莲 李小红 万伟平编辑录入:wzhqa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衡量任何事物都会有一定的标准;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对它的评价有一定的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又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俗话说:“各有各法,只要得法。”但作为一堂好课,它的标准是什么?下面谈谈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不同学科的课堂,可能评价的标准不一样,一堂好课,从形式上精彩,从内容上丰富,从过程上流畅,从结果上优异,掌声和喝彩声不断;一堂好课,各有各的看法,我的具体看法是:
一、课是给学生上的,一堂好课,首先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就像一道好菜,形、色、香、味样样俱全;老师就像厨师,学生就是食客;好菜要有诱惑力,如何吸引食客的胃口,学生要有食欲;也就是说老师的课要有魅力,让学生想学,该课是值得学习,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学习课”;学生对所学的课有兴趣;老师传授的正是学生想要的;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学生喜欢自己的功课,各取所需;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二、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
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要身怀绝技,要给人阳光,心里要装有阳光;能者为师;教师是一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要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三、一堂好课,要有各自的特色,能让学生很好地接受 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是课堂,没有个性就没创造,没有特色就不能生存,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点;科目不同,要求不一样,整齐划
一、面面俱到地分项目评价教师所上的每一堂课,可能有鼓励平庸的危险,因为许多创新给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出圈”、“片面”、“偏激”等等;一堂好课,就是教师展现个性的时候;语文课要有语文课的特点,数学课要有数学味,英语课要有英语特色,音乐课要有音乐的韵味,地理课要有地理特性„„每科的课堂要有各自的特色,有的放夨,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一堂好课。四、一堂好课,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等多方面衡量,它是网络中的一个点,而不是直线中的一个点,要从不同的方位看问题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首先看它是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一个网络,知识的网络,人的发展的网络。教学效果要有全盘考虑,评价一堂课,不但要问教师自己是怎么策划的,这堂课在他的整个教学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达到目的没有;也要问学生学得怎样,更要问专家怎样评价,多方面考虑综合,而不能单纯用评价者的一把刻度过密的直尺来衡量。一堂成功的课堂,是在学生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而度过的.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学习自觉能动的主人,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善于思考的大脑和勤快的双手亲身体验,用心感悟书中的知识,通过练习尝试自己的收获而再次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巩固成果,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基本能力,提升对知识的认识.常言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后始知深.”是啊,我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经验的积累.同时也应使学生主动认识知识,感悟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及其重要性,方能端正思想、主动求学。五、一堂好课,是学生和老师共同表演的舞台,学生是主角,老师是演员又是导演,教学要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
一堂课上得好坏,首先要向学生调查,看孩子是否感兴趣,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好课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点为本”;应该“眼睛向下”,不应该总是“眼睛向上”;应该是“本色”而不应该是精心排演的“一台戏”,好戏是演员和导演的默契的配合和理解掌握;一堂好课,是学生和老师默契的配合,精彩的表演。六、一堂好课,要把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一堂好课,要懂得学习别人的长处,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特色,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借鉴前人的经验,吸取外国的先进教学经验,为我所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为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打好基础; 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调控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了互助精神,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成就感,一堂好课,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一堂好课要有利于教育水平提高
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从教学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才能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教师不仅应具有更加扎实的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组织、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教育水平提高。
八、“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的标准
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的五个方面: 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
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不真实的、有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认为: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十全十美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其次是带有一种虚假性。
总之,不同事物的评价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评价教学有教学的标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堂好课,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我心目中的一堂好课,就是像上面所说,有说得不周全的,望大家指正,我愿虚心和大家探究。
第五篇:我心目中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标准
我心目中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标准
孙园园 2014.11.21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作为一个知识传授的媒介,如何上好每节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是要清楚一堂好课的标准。我心目中的一堂好的英语课就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绿色课堂”,能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课堂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都要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和深层次的需求为出发点。
怎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安排和落实:
一、教育理念新颖 教学技能扎实
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自身素质高,教师应熟知和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这样才能驾驭好教材,同时教师应具有扎实全面的基本功。如:语音语调、简笔画、肢体语言表现能力、板书设计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等。
二、灵活选用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能够针对课程和学生实际灵活选用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应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的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彰显英语学科的魅力。
1、音频资源 以唱促学
音乐优美的旋律能触发强烈的情感,引起大家的共鸣。而英语本身节奏感强,优美柔和,读起来连贯流畅,宛如一曲动人的乐曲。学生在音乐中能感受到浓厚的英语氛围,利用音乐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以唱促学,以学促唱,起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2、创设情境 激发参与
根据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和善模仿的特点。他们爱玩、爱唱、爱画、爱参与活动,听觉灵敏,大脑中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情境学习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并且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学生更感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3、简笔画资源 激发兴趣
运用简笔画教英语,不仅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做到视、听、说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可以用在复习、导人、操练、练习和巩固等各个教学环节。运用时边讲边画,虚实并举,视听结合,生动具体,概念清楚。还有可以随时修改的特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
总之,通过生活情境与英语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活动中,主动思维、愉快和作、大胆交际,自主创新,在有限的40分钟内高效地实现了预期目标,不仅激发和保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三维目标 定位清晰具体
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是决定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清晰、准确、具体地制定教学三维目标。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每节课的教学都是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方法要切实可行,以学生兴趣为主。
四、教学思路明确 课堂结构严谨
小学英语课堂新授课教学过程一般由 Preparation 复习热身、Presentation新知呈现;Practice 巩固练习、Production拓展应用、Summary and Homework总结和作业布置五大环节组成。
在Preparation 复习热身的环节要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景。因此,这个环节应尽量围绕目标挖掘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旋律明快节奏感强的歌曲、歌谣,也可以是师生间的问候和自由交谈,让社会生活兴趣化,生活兴趣英语化,导入方法灵活多变。在Presentation新知呈现环节,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呈现出新的语言知识,学生初步理解新语言的语义及感知新语言的语音语调。要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使语言教学直观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乐学和爱学。在模仿阶段教师要注意自身示范发音的准确、清晰有利于学生听清,便于模仿。
在Practice 巩固练习环节,应结合课堂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对新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要求把握重点、设计分量适中、层次分明、且有梯度的巩固练习,如操练单词及句子,创设多种有趣情境和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从机械识记转向理解识记,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学生合作练习,进行角色表演。
在Production拓展应用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或模拟的生活场景中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把单项的语言技能提高到应用英语进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了使拓展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可采取小组竞赛方式,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并对优秀的成果进行奖励,调动学生争强好胜的情绪,学生会为了得到奖励而争相表现自己,这样不仅带动了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巩固了新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Summary and Homework总结和作业布置环节,即对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即将结束时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回顾并布置相应的作业,可利用板书对一节课知识重难点进行高度梳理和概括。成功的总结和作业布置,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唤起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发挥想象、启迪灵感等教学效果。
五个环节之间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灵活 创设高效课堂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全程参与、体验学习的乐趣是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巧妙地把握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和大胆的处理教材,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教工,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主体作用,创设出高效的课堂。英语课堂的灵魂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英语课堂不再是教与学的简单重复而是教师与学生情感、思维的碰撞。教师能够针对不同课型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要时时有新意。全体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一节好课应是全班各个层次的同学都学有所得,学生获得相应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一节好课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一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一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新知识,乐于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交流,锻炼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并拥有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
六、教学紧张有序 学生学习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要把学生的地位放在首位。新课程标准的方向性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向旧的教学模式挑战,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位置,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智成长,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真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师的讲授时间,主要时间应用于学生的活动和训练。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100%的学生都能参与。
所以,一节好的英语课应该是丰实的、有效率的课。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则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