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观看音乐电影《一曲难忘》有感
《一曲难忘》看过已然数日,很多东西都模糊了,但很多东西却依然清楚,甚至是更加清楚!也许演员们的音容笑貌渐渐的都已淡去,但他们的形象却慢慢地积淀在我的记忆里。
故事的前半部分还是比较精彩的,也有几个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场景。其中一个是肖邦在一位公爵家里演奏,当一位俄国军官登临公爵让肖邦继续演奏时,他愤然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我绝不在沙皇的屠夫面前演奏!”随即离场。这举动让我感受到他骨子里那股高尚的爱国情怀,他这样做无疑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他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向沙皇献谄。另一个场景是他与另一位大师李斯特的初次见面,那种大师与大师之间的默契与惺惺相惜,让人觉得兴奋不已,李斯特与肖邦素未谋面,却可以凭借几个音符判断出肖邦就是《波罗乃兹舞曲》作者,这需要多么敏锐的感觉和深厚的音乐素养。两人还来了一次颇有创意的握手,肖邦弹主旋律,李斯特弹伴奏,这样他们两人就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在这激情的音乐中互握。
影片后半段于人们再次被肖邦的激情所感染,从罗马到维也纳,再到布达佩斯,伦敦,最后回到巴黎,一次次的演奏摧毁这肖邦的健康,消耗着天才的生命,但他的音乐的精神与灵魂,却没有丝毫的衰减!随着镜头的切换,肖邦在各地演奏的曲目也在变换,但似乎每个音符都包容着巨大的精神冲击力,感染着我,打动着我,令我不禁心血沸腾!看着肖邦苍白枯裂的嘴唇,惨淡憔悴的面容,以及那滴在黑白琴键上的殷红的鲜血,我心中竟无比的酸楚!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位不世之才,抛弃爱情,抛弃生命?是那铁蹄蹂躏下的祖国!是那水深火热中的同胞!由此我不禁想起了裴多菲的那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肖邦毕生所追求的不正是“自由”么?只不过肖邦所追求的已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整个国家的自由!整个民族的自由!
在肖邦的一生中,有三个人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就是他的老师艾士勒,是他领着肖邦走进了音乐的殿堂,也是他带着肖邦来到巴黎,将肖邦和他的音乐介绍给了全世界,更是他让肖邦从小就有一股对祖国的爱,对侵略者的恨。第二个就是同为音乐巨匠的李斯特,肖邦的成功离不开李斯特的帮助与支持。良师益友之外的第三个人就是肖邦的伴侣乔治桑。
艾士勒是肖邦音乐上的导师,也是肖邦精神上的导师。是他,教会了肖邦去追求自由,一开始他就对肖邦说,艺术家是最热爱自由的;也是他,教会了肖邦去热爱祖国,他甚至瞒着肖邦的家人,偷偷的带着肖邦去参加激进青年的集会。艾士勒热爱艺术,热爱波兰,但他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天才弟子肖邦。他仿佛想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弟子肖邦是位百年不遇的音乐大师。
正是乔治•桑点燃的爱情之火,使肖邦的创作天才燃烧起来。爱情不仅使他显得英俊健康,而且情绪活跃,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过去的神情恍惚、忧郁伤感竟然一扫而空。他的创作才能获得了非凡的活力,他们共同生活的九年是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阶段,是他最光辉的创作力高峰期。也正是李斯特慧眼识珠,毫不吝惜地给予了肖邦崭露头角的机会。也许每一颗新星的升起都不免要冲淡昔日巨星的灿烂,更何况是有着耀眼夺目的才华的肖邦,但李斯特无怨无悔,此等胸怀不能不令人叹服!而他的友爱也是那样的伟大!无论肖邦是无名小卒还是音乐大师,无论肖邦失志还是得意,无论肖邦风华正茂还是生命垂危,从他们共同弹奏波洛耶兹,两手相握的那一刻起,同样非凡的艺术才华就让他们一生都惺惺相惜!
肖邦声遏行云的琴声已不可追寻,与乔治•桑的爱情早已埋葬在时空的坟墓里,留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的是不朽的乐章、浪漫的诗歌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他曲折而卓越一生的感慨,还有对他英年早逝的惋惜,除此之外我想更多的是我们对世界的琢磨与对人生的思考 让我们在《一曲难忘》中来缅怀这位伟大的钢琴家吧、、、、、、、
第二篇:观看电影有感
观看电影《焦裕禄》有感
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明确提出,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我园组织在业余时间观看电影《焦裕禄》,观后我发现:焦裕禄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特别是他的精神——为民、务实、清廉,更值得我们学习!
焦裕禄的务实精神,可以从他的一句话里体现出来: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绝不离开这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到了兰考县,也没有和上级提出任何要求,没有提出任何抱怨,默默无闻地投入到工作中,很快与当地群众融成一家人。为了尽快让兰考人民脱掉贫穷的帽子,他以身作则,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积极带领兰考人民与恶略的环境拼搏,风里来雨里去,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由于过度劳累让他身绝症,但他在工作中总是保持乐观主意精神,从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每次当他疼痛难忍时,用钢笔杆顶着腹部坚持工作,朋友们劝他去住院治疗,他总是说,不用,没事,大夫看不了,焦裕禄同志靠那种忘我工作精神,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到这里自己感到惭愧,自己与焦裕禄同志永远奉献的精神对照一下,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吃不了苦也受不了累,更谈不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焦裕禄勤劳务实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除了勤劳务实,我们还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全心为民的精神,即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
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例如,影片中表现了一个细节,有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大雪将至时,他首先想到了这一对孤寡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问寒问暖,给老人家送去了防寒用品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多么感人的细节描写:焦裕禄同志真正做到了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看着焦裕禄的事迹,对照我们自己,我们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更要有一颗爱心和负有责任心,毕竟现在的幼儿园老师就是小宝宝们的社会启蒙老师呀,“人之初,性本善”,在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教育下的孩子,才能够健康(身体和思想)、快乐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把耐心、爱心奉献给孩子,交给家长!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崇高的忘我精神,这种精神会感染每一位观众给每一位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敬业、实干、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焦裕禄用光辉的一生铸就了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肩负着祖国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学习焦裕禄精神,并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忠诚党的事业,关心爱护群众,树立科学的态度,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敬
业、实干、无私奉献,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奉献终生。
第三篇:《一曲难忘》观后感
一曲难忘
音乐选修课的上的一瞥,使我迅速坠入了那个以爱国的热情和冥想的忧郁为特色的钢琴王国,波兰。
电影的开端便是一段欢快而令人沉醉的乐曲。一个叫做埃尔斯纳教授的小老头出现在电影的第一幕,也成了这部电影的一条主导线。幽默,爱恨分明,对于自己充满天赋学生的爱。这种爱不仅是一种慈父的爱,更是一种对于音乐,对于国家的大爱。开场一连串的自问自答让人忍俊不禁,这个小老头更是给这部略带阴暗灰蒙蒙的电影带来了一抹亮彩,使人为之一振。为自己极富天赋的学生联系法国巴黎音乐厅著名出版商普莱耶尔,想让肖邦去巴黎试演来一展风采。窗外经过被迫害的波兰人,于是小肖邦用着属于自己的方式倾诉自己的愤怒与悲伤。世界逐渐在幼小的肖邦心里展现出了他阴暗的一面。
“你知道巴黎是个多么美妙的城市,一个音乐家,艺术家,作家云集的地方。想象如果在那里演奏,成千的人喝彩,好呀!佛德烈!你知道他们会怎么说么?他们会说,这个佛德烈肖邦是波兰人,他的人民热爱成为自由人。我们为何不接受他们呢?你明白我的意思嘛佛德烈?那是个帮助他们最好的方法。多么好的方法啊!”在小肖邦充满憧憬的眼神中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注定了为了国家奋斗努力的一生。
灵活的手指飞速弹奏带我们看到了一个英俊热爱音乐热爱自己国家的青年。他对着自己的组织热情充满抱负,对迫害国家的人怒目直瞪,他不屈的站直,“我不在沙皇的屠夫面前演奏!”他抛下震动的全场转身离去,他不屑于他们为伍!不屑这样得到一个好的前途!面对沙皇的迫害逮捕,他只好仓皇逃离自己的国家,流亡到巴黎。也正是这样,他终于崭露头角,一展抱负。让世人看到了一颗差点蒙尘的珍珠,让世人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音乐诗人,一颗波兰民族之魂。这种爱国情结在老师带着家乡的泥土在此找到肖邦时终于爆发,电影中这段关于肖邦彷徨和痛苦的表现,是在情理之中的,肖邦的一生都被他性格中天生的哀伤和犹豫不决所困扰,当初他选择离开波兰,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成了他前进中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肖邦绝对不是一个斗士,他的所有勇气都被赋予在他的作品中了,他曾在波兰革命失败,华沙被俄军占领后,在日记中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时时向着钢琴恸哭,绝望。神啊!请掀翻这片大地,吞灭19世纪的人类”他病弱的身体决不允许他参与到任何激烈的运动中,而他的心却时刻督促他要为祖国做些什么,他的音乐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他与乔治桑破裂,不顾自己体弱开始了他为抵抗组织筹款而进行的巡回演出。作为一位波兰的伟大爱国音乐家,贯穿他一生的除了音乐之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祖国”,这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也都没有忘记。他的音乐中处处闪烁着祖国的身影,他的喜怒哀乐都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自己做了最后的安排:拿来盛放着祖国泥土的银杯,让朋友把祖国的土洒在自己的棺木上,同时将自己的心脏运回波兰。也正是因为他为了崇高的理想,为了冲破那场命运的悲剧,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崇高。
值得他眷恋的也许只有依旧危在旦夕的祖国而已,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地说:“我终于可以回家了”。是的,他终于回家了。波兰给了他生命,音乐给了他灵魂。音乐承载着他的孤寂,也诠释出了他的波兰精神,他终于回家了,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之乡。权让那清澈见底的音乐,穿越历史的烟尘,安静诉说欲说还休的情怀。
土木1002班
段震宇
第四篇:《一曲难忘》观后感
《一曲难忘》观后感
在这学期选修的音乐鉴赏课上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不少音律方面的知识还给我们欣赏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最后一节课上,老师更是给我们播放了一部名为《一曲难忘》的电影,这部上世纪40年代拍摄的影片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粗陋,但是它的故事依然深深打动了我,带我领略了一位音乐家,一位爱国者——肖邦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少年时的肖邦已经初露头角,展现了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积极投身波兰的革命运动,又以高超的琴艺活跃在音乐沙龙里。在一次聚会中,他公然拒绝为沙皇的手下演奏,震惊四座。之后他与老师埃尔斯纳一起逃亡巴黎,结识了当时已名扬巴黎的年轻钢琴家李斯特,在李斯特的帮助下,肖邦以他高超的钢琴技巧折服了众人,其间,他也认识了那位终将影响他一生的女子,年轻的女作家乔治·桑,两人的爱情逐渐开花结果,在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的环境里,肖邦献给乔治·桑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她在乐曲声中写作,俩人形影不离,倾诉衷肠,他们拥抱接吻,沉浸在爱恋之中。乔治·桑对肖邦说:“你的天赋是创造音乐,供那些不如你的人去演奏。利用你的天赋,否则你会迷失方向,并且失去一切。对你的天赋就是要自私,留在这儿,写你的音乐!”然而,肖邦到底是肖邦,他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并没有因为时间而磨灭。沙俄对波兰的蹂躏让肖邦痛苦交加,他拒绝了乔治·桑的劝阻,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之中,为波兰革命筹款,并利用他的名声在法国人民中争取朋友,求得帮助。超负荷的演出最终催跨了这位伟人的身体,终于在巴黎的一次演出中摔倒了。在病床上,肖邦向老师提出,想见见乔治·桑,想听李斯特的弹奏。乔治·桑却拒绝了,只有李斯特在他的床畔用缓慢的旋律在弹奏着,埃尔斯纳告诉肖邦:“她身体不好,来不了。”肖邦说:“我懂了,过去你是对的„„现在,就像回家一样„„。”埃尔斯纳回答:“对的,弗雷德里克,我们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
本片虽然有些戏说的成分,但毫不影响观众感受这位音乐家的伟大,音乐与爱国的情怀都是不分国界的。这部电影最打动人之处便是肖邦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他与乔治·桑之间的爱情。即便身在国外,他依然没有忘记在祖国的那些饱受摧残的同胞,幼年时沙俄对波兰的侵略便已经深深烙入他的内心,也让他饱受心灵的折磨,这些痛苦也或多或少的映入了他的作品之中,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他的波兰舞曲更是反映出了波兰的民族情怀,坚毅果敢的侠骨总是与对爱人全身心的奉献柔情紧密结合。此外,他与乔治·桑之间的感情也为人津津乐道,虽然两个人没能走到最后,乔治·桑对肖邦的爱国情谊也无法理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乔治·桑确实为肖邦的创作提供的温床,肖邦那些传世的名作大多是在两人交往的时期所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人成就了彼此。
《一曲难忘》为我们揭开了肖邦传奇的人生,他以音乐为骨架,以爱国的情操为血肉谱写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为了自由的高声呐喊。
第五篇:《一曲难忘》观后感
《一曲难忘》观后感
早在几年前,流行乐坛小天王周杰伦的一辑专辑《十一月的肖邦》,让肖邦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尽皆知。其实呢,从肖邦所处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至今,他的才华、他的深情、他的传奇久为人们所传诵。肖邦所作的二十一首《夜曲》是历代夜曲作品中的典范之作,而他,也将音乐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如今,我们坐在课堂里,观看这部描绘了肖邦传奇而精彩的一生的电影——《一曲难忘》,随着他的琴声,又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
影片以肖邦的一生贯穿始终,从他年幼之时一直到他的英年早逝。特意摘选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段,为观众展示出一位真实的、鲜活的肖邦来。
肖邦十一岁的时候,弹奏钢琴的水平已相当出色了,他不仅能演奏,还会谱写曲子。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为他联系了法国巴黎音乐厅著名出版商费耶尔,想要让他去巴黎试演,从而崭露头角。但是肖邦家里贫穷,一直没能动身前往巴黎——这个艺术家的天堂。在影片中,少年时代的肖邦弹奏着《波兰舞曲》,而后镜头变到了成年后的肖邦。他积极投身波兰的革命运动。在一位公爵的家庭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到波兰来殖民的总督也在现场之后,愤然离席,向公爵大义凌然地说道:“我不在沙皇的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昂首阔步走出大门。他的行为,立刻遭到当局的不满,他只好连夜逃往巴黎。
当年的出版商费耶尔已经对肖邦不感兴趣,拒绝为他提供私人音乐会的机会。就在肖邦和他的老师都无比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著
名的音乐家李斯特和喜欢女扮男装的著名作家乔治·桑。李斯特十分欣赏肖邦的作品及才华,而乔治·桑在肖邦第一次音乐会因为得知朋友死亡的消息而悲痛欲绝中断演出的情况下极力赞扬肖邦的才华与魅力,并且安排了一场上游阶级参加的大型音乐会,一举把肖邦推向了人们的视野中。乔治·桑在文章中却大加赞赏:“像弗雷德里克·肖邦这样的天才,一百年里只能出现一次。一颗空前的明星已出现在我们中间……”
正如预料中的一样,他们相爱了。在绿树成荫,花香鸟语的环境里,肖邦献给乔治·桑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她在乐曲声中写作,俩人形影不离,倾诉衷肠,他们拥抱接吻,沉浸在爱恋之中。乔治·桑对肖邦说:“你的天赋是创造音乐,供那些不如你的人去演奏。利用你的天赋,否则你会迷失方向,并且失去一切。对你的天赋就是要自私,留在这儿,写你的音乐!”一首又一首的华尔兹,玛申卡,小夜曲的曲谱寄到了费那尔的手中出版。肖邦也名噪天下。
但是命运总是与肖邦开着玩笑。沙皇俄国又一次对波兰爱国者下毒手,大批波兰爱国志士被监禁,被杀害。肖邦的妹妹康丝坦蒂从波兰赶到诺昂找到埃尔斯纳,希望肖邦通过音乐会为波兰革命筹款,并请求他利用他的名声在法国人民中争取朋友,求得帮助。康斯坦蒂最后让教授转交给肖邦一个装有波兰国土的小口袋。在一个音乐沙龙里,埃尔斯纳见到了肖邦,他脸色苍白,显得十分疲乏。埃尔斯纳向他转达了康斯坦蒂和战友们的期望。乔治·桑闻讯赶来,打断了他们的话头说:“弗雷德里克并不对人民的斗争负什么责任。”埃尔斯纳愤
慨地反驳她:“如果他荣辱不辨,到头来就成了自私而又可鄙,身影孤单的一条可怜虫!”震耳的话语使肖邦清醒了,他诚挚地说:“要是我能的话,我愿意给予帮助。”肖邦请费耶尔安排巡回演出,将钱交给埃尔斯纳再转到波兰爱国者手中。他拒绝了乔治·桑的劝阻,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出之中,他在《波兰舞曲》的乐曲声中看到了离国时康斯坦蒂给他的一捧土;看到了埃尔斯纳亲切的脸,听到了他的教诲:“天赋得到发展的人应该更接近那些普通的人,以使自己变得更伟大,并用自己的天才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 肖邦在掌声,欢呼声中,到罗马,柏林,阿姆斯特丹,斯德哥尔摩……一个又一个城市去巡回演出。他的脸上渗出汗珠,神情疲乏,体力衰弱,终于在巴黎的一次演出中摔倒了,倒在埃尔斯纳的怀抱中。尽管肖邦已经卧在病床上在一边,李斯特的琴音忧伤而又缓慢。肖邦传奇而又伟大的一生,就在幽咽的钢琴声中画上了句号。
纵观肖邦的一生,他的天赋是成功的基石。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影片中大量的肖邦练琴的画面。人常说,厚积而薄发,正是有了他坚持不懈的训练,才会有他日后的成功。
还有,不能忘掉的,肖邦的一生中遇到了多位“贵人”,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从始至终陪伴着他,给予他帮助;李斯特,慷慨的艺术家,他发现了肖邦,承认了肖邦,赞美了肖邦;以及乔治·桑,给予肖邦幸福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才谱写了一幕幕传奇的画面。肖邦不会离开,他的一曲让所有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