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总结一下你在班级管理中常采用的步骤和方法(推荐)
4总结一下你在班级管理中常采用的步骤和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心得,请写一写。(字数不少于1000字)
我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借助了一些手段,利用班干部作为科任教师,特别是我的助手,他能够使我不在教室或外出时,按照我的意图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班级制定的班规进行有效管理,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使我、科任教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授课艺术,提升 教学质量,使学生、教师双方都从中收获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班干部所起的作用,那么,作为我,一名八年级的班主任,如何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做法如下:
一、知任善任,个性得到发展。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都有生存的权利,要想生存,必须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自我生存的价值,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先不说学生的成绩如何,去掉变色眼睛看学生,他们个个可爱,他们在父母眼里不仅仅是他们的亲生子女,更是他们的希望,肯定还有许多让他们心动的地方,这些,都是让他们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愿意为他们付出,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愉快成长。同样,这些学生作为班级中的一个成员,我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整体,不免在众多的学生中,有些学生表现突出,鹤立鸡群,很容易引起我的注意,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渴望得到我的赏识和认可;有些学生性格不外露,但毅力坚强,品质好,并且有较好的管理能力;还有些学生沉默寡言,做出事来让人刮目相看……,学生多了,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班级的生活才丰富多彩,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让人目不暇接,如何管理他们,让他们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获得相关的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全面适应学校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这离不开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了解,这一了解的过程是艰辛的,我必须对所有学生进行观察,从观察中获取第一手材料;其次,我还必须通过对任课 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解,了解过去的表现,有哪些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贡献;第三,通过对个别学生的反映,了解在学校及学校以外的表现;最后综合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为今后的知任善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做好有力的铺垫。“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在选拔班干部时,不能只看到他人的缺点,看不见他人的优点,更不能只看到学生的优点,看不到学生的缺点。我们必须看到每个学生的优势,把他们的优势放大,根据他们的表现,验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担任与他们的个性相符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某个岗位,但对他们的要求不要苛刻,让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张扬,向着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使这些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收获成功,享受快乐,不断的完善自己,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下放权利,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在班内担任与之个性相适应的岗位,行使与该岗位相符的权限,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实跟中得到锻炼,使个性更大充分的张扬,我在给他们一定权限后,不应该束缚他们的手脚,如果每天该干什么,对哪些方面负责,我都是进行详细安排,事无巨细,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去管理,甚至是我为他们设计好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做,这样,任务虽然完成了,可,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只是执行者,我工作累不说,这些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的管理也累,并且不能收获管理中的快乐,不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使班集体更加和谐。因此,对于这些根据个性特点而安排相应管理岗位的学生,我在给他们安排相应管理岗位后,不应该害怕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犯错误,走弯路。人总是在犯错误中逐渐长见识,只要做到有错就改,就能在犯错误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因为他们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有许多未知的事情,需要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我只要在岗位分配后,做到明确他们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想方设法做好自己的事,在管理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相互协调的意识,开创性的进行班级管理,使整个班级活而不乱,忙而有序,生活、学习充实、轻松,又有成功的喜悦、丰收的快乐,形成一种浓厚的比、学、赶、帮的氛围。
三、适当引导,促进个性特长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
下放管理权限,并不等于对管理过程中问题或遇到的难题不闻不问,放是为了收,收的旷日持久在于引导。学生在各自行使管理权利的过程中,单凭他们的热情,去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管理任务,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有热情,没有经验,单凭一时的热情,没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可能有时会把事情弄砸反而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有创造性的去管理班级,这本身没有错,出发点也是好的,动机也是纯的,一切为了班级,为了班级的一切,耗费他们的一部分精力,何错之有,问题就在于,在管理过程中的过与不及,过不好,提高标准,欲速则不达,有时容易引起班内的反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及也不行,不及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实质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管理,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只重视细枝末节,不重视大局,解决不了问题,也不行。因此,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我根据他们的计划,提出改进性的参考意见建议,进行适时引导,特别要求学生,在管理过程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优化方案时,一定要向我或科任教师请教,交换意见,稳步推进,达到既完成了班级管理,又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又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格得到提升,思想得到净化,能力得到培养。
四、建立交流机制,帮助解决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
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仔细思考一下,就是缺少相应的经验,及一种优良的思维方法。虽然说,在班级干部选拔与使用中,要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把学生的优点放大,放大,再放大,这个放大过程,实际上也是用人不宜刻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求再不苛刻,不等于不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对他们放任不管,只知使用,不知为他们搭建起一座桥梁,让他们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领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茁壮成长,在交流中完善自我。因此,我在作用这些学生,按照他们的个性朝着有利于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应该给他们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那些在个性发展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学生,把他们取得成绩的做法用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或者就自己在个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惑、遇到的问题说出来,让大家提出解决的办法达到消释疑惑的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不懂就问,不清楚的地方多想想,一定要放下架子,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接受他人意见的同时,引导他们转变思维方式,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应该考虑他人因素,既让他人接受,也使自己在管理过程中轻松自如,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总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以“用人不宜刻”为宗旨,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从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给他们一个适当锻炼的机会,在我及科任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工作,并且创新性的进行我赋予他们的权限内的工作,并且在我搭建的交流平台中,汲取营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既有文化知识,又有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第二篇:2.你在教学中采用哪些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你在教学中采用哪些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政治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那么到底如何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呢?我认为有效的政治教学,就是通过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政治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下面就谈谈我对如何提高政治教学中的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一、提高课前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1、精心备课,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1)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2)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一是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二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三是网络资源。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3)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2、课前预习,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2)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
(3)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二、提高课堂操作的有效性
1、以学生发展为本
能否实现有效教学,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应多角度地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激励评价,给学生以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成功的良好体验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当今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影响着其将来的发展方式,学生的发展方式又转过来影响着其今后的生存方式。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突出政治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政治教学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式下进行,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大多数学生所适应,提高政治学习效率。
3、注重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在政治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政治素养的整体提高。”而诵读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方面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情感体验的作用。重视诵读,是让学生进行主体的独特感受、体验,在诵读中才充分获得情感体验。在放声诵读中,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和启发,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文本情感的体验。一方面强化读的形式和内容训练,另一方面根据各种读的特点和不同的文体,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落实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4、加强课外阅读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在课外结合课文进行拓展阅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可定期在班里举行演讲比赛、辩论会、朗读比赛等,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
5、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政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通过声、像、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其新颖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设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政治产生兴趣,将达到 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政治,学好政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提高课后反思的有效性
课后反思即教师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返观自照。课后反思是教师获得教育经验,提升教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是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的新要求。不断地反思会促使教师不断地发现自身存在的多方面困惑与不足,并积极拜师求教,学海寻宝。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政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政治学习真正体现实效,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篇:二请说说你自己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书所采用的方法
二、请说说你自己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读书所采用的方法。
首先教师本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读书,读好书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自己要进行广泛深入的阅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给人的影响,进而喜欢上阅读。同时教师自己书读得多,推荐起阅读书目来可以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自己推荐的书。最后,有了充分的思想和素材上的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就可以见缝插针,春风化雨地引导学生读书了。
在新学期第一课《生活无处不语文》中,我便向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推荐了陈丹燕所著《上海的金枝玉叶》。“美丽的女子郭婉莹(戴西),是老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曾经锦衣玉食,应有尽有。时代变迁,所有的荣华富贵随风而逝,她经历了丧偶、劳改、受羞辱打骂、一贫如洗……但三十多年的磨难并没有使她心怀怨恨,她依照美丽、优雅、乐观、始终保持着自尊和骄傲。她一生的经历令人惊奇,令人不禁重新思考;一个人身上的美好品质究竟是怎样生成的?”
我自己是一个不喜欢读传记的人,更喜欢看小说。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传记对一个人成长所产生的影响,胜于小说。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理想的树立具有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说,读一部好的人物传记,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比如林肯的成长,就是受到了《华盛顿传》的巨大影响。其次,我们每个人只能生活在某一特定的时段,生活圈子都有限,而阅读人物传记,就可以与古今中外的众多历史人物会晤,从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中了解历史,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星期学生看了《山本五十六传》,便对这个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产生了兴趣,我启发他以此为契机,了解整个二战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
再比如讲《再别康桥》,我专门设置了一个专题讲座“风流才子徐志摩”。在这个专题里,我从梁遇春先生的《kissing fire》一文开始讲起,讲到了梁先生对徐志摩的评价:“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着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做最后的一吻了。”
正是因为有着一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态度,所以徐志摩才是徐志摩,那么才华横溢,那么备受争议。接下来,我开始讲“徐志摩与三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全世界的男人都有理由羡慕徐志摩。且不论他“富二代”的殷实家境和文学上的过人天赋,他短暂的34年的生命里便经历了民国时代最能干贤淑、最聪慧灵动、最性感迷人的三位女子:前妻张幼仪、红颜知己林徽因,伴侣陆小曼。
如果说全中国90%的男人愿意娶张幼仪为妻,那么将有100%的男人愿意有张幼仪这样的前妻。张幼仪的存在堪称“完美前妻”……
讲到林徽因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又讲了“林徽因与三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学生听后,为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之间的那种超越凡俗的情感所深深震撼,尤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情感匮乏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所具有的力量是无法比拟的。
专题讲完以后,我趁势推荐阅读书目:《徐志摩诗精粹》《莲灯微光里的梦》《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一身诗意林徽因》《雨送黄昏花易落》等,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非常可喜的,后来叶睿杰写了名为《问情徐志摩》的近两千字周记。甚至于那段时间办公室里也在阅读相关书籍,不同学科的老师之间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还有,在开学伊始,我便把自己的摘抄本展示给同学们看。我比较喜欢《意林》,便买来合订本,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内容能为我所用的,就把题目和页码标记在摘抄本上,并适当地归纳主要内容写在上面,以防遗忘。这样做了以后有若干好处:首先,我的课堂生动了不少,学生觉得语文老师就是个故事口袋,各种事例张口就来;其次,我先做了示范,让学生能够模仿我的行动,知道该如何把积累素材的事落实到笔头上;最后,我告诉学生,“以后大考你就不愁了,头天晚上把摘抄本拿出来看看,回忆回忆里面的素材,肚子里揣着那么多的事例、名言警句、智慧哲理上考场,写起作文来,心不慌嘛。”
开家长座谈会的时候,我也要求家长们买点《读者》什么的放在家里,尤其要放在卫生间里,告诉家长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请他们给予配合等等。
再者,周记是语文老师很重要的阵地。借周记这个媒介,有时我会和学生单独谈谈心,有时我会直接留言,我的留言比他的原文还长是时有的事。如果遇到他思考的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便把我写的文章或是别人的文章打出来,粘贴在周记上。学生的阅读面目前还比较狭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帮助学生,创造机会让他阅读好的作品。学生说感觉到孤独,无人理解,我就给他看史怀泽医生写的《在黑暗中并肩行走》;学生写秋叶纷飞,我就给她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学生问怎样才能观察生活,我就给他看张爱玲的《道路以目》;学生说喜欢音乐,我就把自己当年写的乐评送给他;学生说喜欢《银魂》我就和他探讨《以解构的手段实现价值重构——论〈银魂〉在KUSO中对武士道的重建》……时间久了,一方面就要求自己不断吸收和学习新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开拓了视野,让学生在周记中有话可讲。
同时,网络也可以成为很重要的阵地。大部分学生都使用手机,大部分手机都能上网,加了我的QQ就能进我空间。在空间里最主要的内容有两块,一是教育教学,二是喁喁细语。搜集整理的资料可以挂上去,推荐的美文可以挂上去,自己写的文章也可以挂上去等等,总而言之让学生多渠道的获取信息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读书,不应该只是单向要求,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喜好,减少师生间的代沟与差异。9月23日有三位女同学一起过生日,我便把自己中学时代看过的书送给她们,《红秋千》《紫风铃》《阳光女孩》,里面的大部分内容,对现在的中学生依然极具意义。学生也会把他们喜欢的书推荐给我《花田半亩》《你好,旧时光》《我不是聪明女生》……我书柜里就放着一本苏小懒写的《全世爱》,是当年学生送我的毕业纪念。当我讲起《左耳》谈到黎吧啦,学生惊异极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我也会去看饶雪漫的作品!
每次学生希望我推荐书目,我都先要问他喜欢阅读什么类型,基本上先给短文,看了要觉得喜欢,就去找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来看。我自己最最喜欢亦舒,喜欢到什么程度呢?还专门写了一篇《我爱亦舒》和同学们分享。借我自己的读书经验,我想让同学们明白,如果十几岁的时候能遇到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家,而这个作家又特别好,那么将会对自己的终身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爱亦舒
自初一开始看亦舒,至今已有十余年。还记得第一个故事叫《迷迭香》“余芒走进现场,摄影机准备开动……忽然之间,所有的工作人员转过身子来,面对着她,同心合意齐齐发出庞大嘘声……”就是从余芒的这个梦开始,我不可遏止地一头栽进了亦舒笔下的世界。
那时已看过许多言情小说,两相比较,只觉亦舒的作品,无限精妙,胜过其他作者多多。可惜没什么钱,只能租来看。最大的心愿,便是买齐一套海天出版社的《亦舒作品系列》。为了买齐这套书,我想了个法子,把零花钱都换成钢镚儿,因为不易携带,比较容易积攒下来。等有了几十块,便去买书。有一次买了四本,四十多块钱全是硬币,收银员怪讶的表情至今难忘。那时候过生日,朋友们都不用问,知道我最想要的无非就是一本亦舒的小说。
升入高中,功课日渐繁重,我记性好,看书很少看两遍。但亦舒的作品是个例外,隔段时间便要拿出来温习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仿佛又有了动力去对付这“狗一般的生涯”。寒假里,拿到压岁钱,便去新闻路的图书批发市场,看看有没有新出的合集。虽然成套买要付一大笔钱,但打折很多,比单买合算。
那时候,对亦舒的作品真可以说是如数家珍。只要说出书名,我便能说出男女主角的名字,故事梗概,甚至是一些我觉得精彩或是难以忘怀的细节。只要对方愿意听,我就会很开心地讲,基本上听完以后,原作也不用再去看了。现在我终于买齐了亦舒在大陆地区公开发售的所有作品,全都包上统一的封皮,每每望着书柜,都会有种难言的骄傲与喜悦。
上大学的时候,向很多同学眉飞色舞地推荐过阅读她的作品。在我看来,一部亦舒小说也没看过的中文系女生,简直是不完整的。有一晚寝室开卧谈会,不知怎么地话题扯到亦舒。我本来已稍有睡意,这下可好,越说越有精神,一直到她们都睡着了,我还非常清醒地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内心的激动久久难以平复。第二天,寝室一致得出结论:不可与阿玉谈亦舒,她会暴走变话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一谈起亦舒,我就会热血沸腾!
亦舒是我心中的传奇,我多么想一旦经济条件允许,便去温哥华拜访她。我甚至设计好了对白,又心想,如果真见到了,一定会欢喜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吧。不过师太曾引萧伯纳的名言表示过“喜欢一枚鸡蛋,无须知道下蛋的母鸡长什么样。”师太很看重私人空间,她不希望被打搅,那么就让温哥华之旅成为一场甜蜜的梦好了。“爱一个人一定要尊重对方的意愿”,这是师太教我的,我谨记在心。
好想让她知道,早熟的我在整个青春成长期一直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寂寞感。想找个人倾吐心事,想得到高屋建瓴的指导却不得法。我曾经试图推荐老妈一起看亦舒,她看了一本,总结道:“不过是些才子佳人,男欢女爱。”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我们不在一个频道,很难交流。也会和朋友谈谈对未来的规划,对人生的思考,甚至是对理想男性的憧憬,但她们不一定会理解,因为很多时候是我在扮演着“精神领路人”的角色。老师也许会明白我,给我指引,然而我却羞于告诉她这些,总担心她会认为我幼稚。而且在老师眼中,言情小说什么的,总归是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看名著经典,才是正道。
就这样,犹犹豫豫,跌跌撞撞,竟也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翻看高中时的获奖作文,大学时的中篇小说……笔下的文字多多少少都打上了明显的“亦舒体”烙印。检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无不是接受亦舒多年滋润的产物。“世界上有很多坏人,但是我相信好人更多”“每朵乌云的后面都镶有金边”“我用我所拥有的,去换取我更需要的”“年轻人没有经验,没有资本,有的只是一身力气。干活要不惜力,力气用完了,睡一觉,还会回来”……真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和读亦舒的作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个少年人都必须独自走过一段漫长的摸索历程,是为“成长”。非常庆幸有亦舒相伴,回忆起来,温暖满溢。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读书不能仅停留在推荐阶段,要落实学生看了没有,要和他们分享读后感,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很重视读书这件事,要让学生觉得看完了还会有人与他交流,觉得读书的确能提升自我。这个时代是一个注重感官刺激的时代,好的文学作品也得借助电影、电视剧才被广大观众知晓。比如《让子弹飞》就改编自《夜谭十记之盗官记》。某些不得已的时候,看部好电影,再和学生交流交流,是不是也算拓展阅读的一种形式呢?我就曾就新海诚的电影《秒速五厘米》和同学们做过如下探讨(该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
爱而不得的销魂
当少年时代刻骨铭心,又常常遭遇无常的情感经历,从现实走向回忆,爱而不得的纠结是如此销魂,乃是文学创作的第一大源动力!
要想佐证这一观点,古今中外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在《诗经》那里已见端倪,“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还有那著名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已经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他们的故事,不断地以各种形式被吟诵成章。请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可见早在东汉时期的古人,便已领略到了爱而不得的沉痛。
再往后,到了宋代,有一位才子用曲词把这份销魂推向了极致,所使用的竟然是纯口语白描的表达方式。“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忆帝京》柳永。还有那句在多个场合可以见到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柬友》纳兰性德。想过没有这些句子为何时隔千百年,依旧如此动人?假使你对贵树的遭遇有认同感,被《秒速五厘米》打动过,你自然也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了。
至于国外的例子,不想举太多,就一个,但丁与比亚翠斯。八岁的但丁第一次遇见九岁的比亚翠斯便为之燃烧。此后再见面,他的梦中情人已嫁做他人妇,但丁依然为她写出了诗作《新生》。第三次邂逅桥头不久后,比亚翠斯便夭亡了。但丁迷恋她一生,直到创作《神曲》,也依然把比亚翠斯写成引导自己进入天堂的永恒女神。但但丁从未表白,他们之间隔着迢迢的距离。
知道《秒速五厘米》为什么轻易地抓住了我们的心了吧,能捕捉到人类最根本最普泛的心理体验,并运用恰当的形式将之包裹,呈现出来的故事痛苦与欣悦同在,这样的作品,很难不成功。
世上有没有最终得以成全的爱情?有。只是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才没空来搭理闲杂人等,闲杂人等也没有兴趣去围观王子与公主的恩爱。更进一步说,有命一辈子做王子与公主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事情最真实最残酷的真相是:公主嫁了人也得面对婆媳关系的处理,也得与小姑子斗智斗勇……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家长里短的琐事中消耗了青春,最后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黄脸婆。上《项链》这一课的时候,老师一定说过,爱慕虚荣是造成马蒂尔德悲剧的重要原因,并由此来激发学生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鄙视与憎恶。然而,当你走过自己的少女时代,再来读一读这篇小说。历经十年辛酸,“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你会发现,这个不认命的女人是如此天真,却又如此可爱。
在第三话中,明里无名指上的钻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下个月她就要结婚,却并不显得十分喜悦。在那个极具仪式感的铁道口,擦肩而过的熟悉身影明里不可能没有察觉没有触动。而她在瞬间的选择,很明了,等列车驶过,伊人已杳无影踪。与贵树相比,明里要显得理性得多。公主要结婚了,皇后说你必须留三样东西在王宫。公主想了想,她决定留下:
一、公主的头衔,二、羸弱的身体,三、少女时代不切实际的幻想。每个大婶都曾经是位“公主”,马蒂尔德的悲剧就在于,她的公主梦做了太久太久。现实给她上了一课,并向她索要了高昂的学费。
在第三话的开始,导演便抛了个吊诡的问题给我。贵树独白“与交往了三年的女性肯定已经互送超过1000次的邮件,可是我们的心连一厘米也没有接近过。”这种状态很好理解,贵树若即若离的相处方式,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贵树心里有人,自己始终是个局外人,能坚持三年已经很不容易,是很爱很爱才能做到的。问题来了,学生时代的明里和贵树,不得不分开的原因是父母工作的调动。小孩子能力有限,对于这种现状除出接受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是在第三话中,大家已经成年,贵树已经工作,按说地域的阻隔已不是不可化解的障碍。既然心里还有明里,为什么不去找她?别告诉我人海茫茫找不到,真要有心想找,哪里有找不到的道理。知道爱而不得有多销魂了吧,贵树绵亘近十年也未能走出这场纠结。
也不要太蹂躏观众,还是给我们留个光明的尾巴吧。吊诡问题之三,在铁道口与疑似明里的女子错身,但凡有一丝希望也不要放弃,贵树为什么没有追过去?别告诉我那是因为列车正好驶过,你也很清楚,这根本就不是理由。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不是惋惜、遗憾或者难过,导演安排的结局是:樱花飘落,贵树45°仰角,阳光撒满一地。
喂喂喂,有没有搞错,这种仿若仪式结束,洗礼完成一般的结局。Soga,这当然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是一个中年男人对自己人生经验进行的一次华丽总结。在精神上的某个地方一直拒绝成长的贵树,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亲,你也知道,“销魂”这种事,摧心折骨个十年也够了,老男孩也要吃饭穿衣养老婆带孩子。能免俗的,那就不叫红尘中人了。一开始看《one more time》的MV我还很纳闷,明明是讲两个小孩子纯纯初恋的故事,为什么要找个沧桑大叔来唱插曲?看完全作,我恍然大悟,这把声音配这部作品,简直绝配。
(上文仅为节选,原作已经发在空间里)
借一部作品,之后我又和多位同学进行了多角度,广泛的讨论,师生双方互动交流,都很有收获。
另外,现在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多看电子书,不看纸质书籍。教师也要研究研究如何与玄幻小说抢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等问题。
以上就是我引导学生读书的一点点心得体会,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四篇:简述教师在管理班级时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简述教师在管理班级时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依赖才能生存,个人的发展要受到社会、集体以及他人等因素的制约。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开放、互助、真诚的关系,而不是封闭、敌对、猜疑的关系。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很多教师不得不被工作、情感、金钱、地位、职称等诸多事情影响自己的情绪,再加上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种优越的环境中,比较叛逆,不容易受管束,更是易让一些老师的情绪难以控制,结果,一触即发,很容易造成危险的局面、极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管理班级时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1、教师容光焕发,微笑着走近教室,这种热情愉快的情绪就会立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造成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如果教师脸拉得老长,摆出一副冷若冰霜不可冒犯的面孔,学生看到这种“晴转阴”的情况,不知要刮什么“风”,打什么“雷”,顿时情绪就会紧张起来,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迟钝、呆板,给传授知识带来不良影响。
2、冷静候再处理。当孩子做了错事犯了错误时,别为了过一把瘾或出于报复的心理而处罚学生,先把犯错误的学生拉到一边晾在一旁,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和再作处理。或许出现风平浪静的结果。
3、让不良的情绪淡化。可以打一场球进行渲泄渲泄等等。
4、学会倾诉。遇到烦恼找要好的同事、同学、朋友倾诉,或许可以得到指点或建议。
5、换位思考。当想到自己的愤怒时,肯定会觉得有道理,若能换位思考,想想自己既是老师又是父母,若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打骂时,自己又将有怎样的反应和感受?将心比心,局面将完全改观,矛盾也不会恶化。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礼先让人,拿出人民教师的风格来,不要计较名利、面子什么的,让我们的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们的宗旨。
第五篇:假如我是你----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假如我是你----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几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的教育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还相对落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还没有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我国的教育现状仍然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间徘徊。
在整个的教育系列当中,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高中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笼罩之中。虽然省市基本实行的新课改,但高考的指挥棒不改革总让人有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感觉。这就导致了各地的高中教育仍然是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老师仍然是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来作为衡量学生好差的唯一标准。很显然,这样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高中生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思维方式了。在高中学段的班级管理中有一种方法在逐渐被广大的班主任教师运用,那就是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于现代高中生的管理非常适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以及高中生的特点介绍一下换位思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现在的高中生基本上都是九零后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有鲜明的特点。在个性上,他们更加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在行为习惯上,这代孩子是看着动漫、玩着游戏、崇拜着影视明星长大的,其行为习惯和七零后、八零后又有所不同,行为更加特立独行。在家庭地位上,这代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宠爱,几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是蜜罐里长大的一代,没有挫折感,不能吃苦耐劳,做事缺乏韧性,不能持之以恒,较为自私自私自利,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自我意识感很强。
面对这样的一代,担负着他们教育任务的高中班主任教师如果还采用以前高压式的管理方式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这代孩子虽然有那样或者这样的缺点,但是,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鲜的食物快,在某种程度上希望得到社会、家人和老师的认同,更希望和老师交朋友,和老师是平等的关系,得到老师的关怀和认可。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很多的管理难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
一、换位思考是一种思维换位的艺术,它能够促使人理解别人,宽容别人,拉近和其他人的心理距离。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每一次的换位思考活动都能使我对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认同。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而不断矫正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在换位思考活动中,学生对老师的一片苦心也有了深刻的体会,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有了更多的理解,对老师有时的过激行为也产生了一份宽容。在我担任高一班主任期间,有一个名叫李强的学生逆反心理特别明显,不论老师布置什么任务他都觉得不对,任课教师布置了作业他不完成,我布置的班级里的任务到他那里总是卡壳,找到他,他还整整有词,能讲出一大套道理来,什么学习无用论,什么乔布斯连大学都没上过不照样创造了苹果时代吗等等。弄得老师们很头疼,经常找我发牢骚,我也曾多次找到他和他谈心,但效果都不大。我知道他好出风头,自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我就抓住了他的这个特点,采用的激将法,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有组织能力的学生,这些天老师身体不好,你能不能帮老师管理班级,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在我的鼓励下他很高兴的应允了下来,接下来,我就让他当了两个星期的“班主任”,在这期间,班里的事我尽量不插手,即使是棘手的问题我也不出面,让他自己处理,结果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把班里弄得乱七八糟了。一天,李强就耷拉着脑袋找到了,告诉我他终于理解了老师的不易,为自己以前的行为向我道歉,并且还一一找到任课教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然,我对他能有这样的感悟在班里当众表扬了他,从此,他成了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调皮捣蛋的事很少能找到他了。
二、班级中的换位思考活动还能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教会他们怎么与人和睦相处。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尽量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难处,想办法让学生敞开心扉。使学生对自己敢说心里话,信任自己,依赖自己。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在不断的换位思考的活动中,我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相互的信任感也越来越强,很多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愿意跟我敞开心扉,讲述他们的苦恼和欢乐。慢慢的我成了学生可以依赖的师长,也成了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了解了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不易,他们对任课老师们的兢兢业业多了一份感动和尊敬。更让学生懂得了该如何去做一个学生,进而该如何去做人,该如何和老师和同学以及家人和睦相处。很多学生有了一份宽容之心。
三、“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能融洽班级的气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良好的班级风气对促进学生的发展作用很大,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七八岁,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深刻,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制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不浓,学生纪律散漫,没有朝气和进取氛围的班级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而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班级对学生的正面影响也可能是终身的。对良好班风的建立,采取换位思考的活动方式效果是很好的。在班级管理中,我每个学期都组织几次“假如我是你”的换位思考的活动,比如,人人都是班长活动,人人都可做班干部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另外,还组织让学生做副班主任的活动,每个学期我都让全班所有的的学生轮流做我的副班主任,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副班主任,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让学生懂得教师的一切工作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教师的成长。学生体会到了这一点比任何的说辞教育效果都好。另外,在每学期我还组织我班学生举行“假如我是xx教师的演讲比赛活动”,让他们从思想上尽量去换位思考,从教师的角度谈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从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心理距离。为了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在每年的“五一”和“元旦”我都组织我班的学生和任课教师举行师生联欢会,在联欢会上,老师们一改课堂上严肃的表情,轻松的投入到和学生的联欢中,学生也没有了在课堂上的拘束感,这样极大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认同。
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假如我是你”的活动,我和学生之间,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关系越来越融洽。刚入学时学生和老师之间在课堂上的矛盾冲突再也没有发生过。我和学生之间也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最佳的师生关系。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积极向上,学生之间团结友爱。能形成这样良好的班风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班级管理上我采取了换位思考的方法。
面对九零后的新一代的高中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还是沿袭原来应试教育的老一套方法,动不动在学生面前讲师道尊严,以老师的身份来压制学生,显然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情况变了,在工作中我们就要探索新的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老师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班主任老师也能从学生的角度和想法去看待学生的行为,就能有效的改变传统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猫和老鼠一样的关系,形成和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