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 …(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3:1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 …》。

第一篇: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 …

北小听课杂感

樊家村小学 刘冬梅(4号)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的教学。感受了名师的魅力,领略了北小学生的风采。还听了一节年轻教师的《圆明园的毁灭》,由于京版教材中也有这篇课文,以下针对这节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这节课的教学中,李童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

一、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得当。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李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李童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朗读,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来,教师在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后,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的思路,抓住需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这样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三、多媒体使用落到实处。

利用照片、音乐、电影画面组织教学,以特定的音响、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李童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电影画面,如: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时,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教学时播放一个圆明园被毁灭大致经过后的课件,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李童老师注重突出语文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的特点,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默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如在学习圆明园毁灭经过这段时,老师先播放影片引出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然后让学生带着痛惜、仇恨读好这段话,学生切实感悟语言规律,体会作者怎样传情达意,使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唤起爱国热情,惋惜、痛恨之情,从而更进一步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感情得到升华。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内容值得商榷,比如文章的写法要不要讲,怎么讲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如何真正做到人文性与工具箱的统一,这些还需要我们思考,以上只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总之,此次听课学习还是令我受益匪浅的。

第二篇:关于参加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

关于参加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小学:

河南省教育学会将于2011年3月12、13日在郑州市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优秀教师薛瑞萍、吉春亚、王崧舟就阅读、写作、字词句以及把握教材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和学术讲座,每人听课、资料费200元。

详见下面的附件。

有意参加的单位请于3月7日前将人数报到5211赵杰老师处。

2011.2.23

附件

关于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

研讨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教育学会:

为了提升我省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河南省教育学会将于2011年3月12、13日在郑州市举办“全国名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届时将邀请全国著名优秀教师薛瑞萍、吉春亚、王崧舟就阅读、写作、字词句以及把握教材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和学术讲座,同时还将邀请郑州市惠济区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说教材活动展示。

名师展新课 名家释前沿

新知识、新理念、新境界、新感受

——河南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

一、名师介绍:

薛瑞萍:在中国当今小学语文界,有一大批无论是在人格还是学识上都让人尊敬的中青年教师。比如大名鼎鼎的窦桂梅、周益民等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大都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点:即一级一级的赛课活动让他们的教学风格得到精彩的绽放。

但是也有异类,她就是来自合肥第六十二中小学部网名“看云”的小学语文教师薛瑞萍。薛老师自称“布衣”、“草根”,却有着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广博精深的专业素养,开阔睿智的人文视野。薛老师认为: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薛老师那充满激情的演讲,她那将母语完全融于生命的热爱无不掀起一股股“看云”旋风。

吉春亚:吉春亚和窦桂梅是北京小学语文教育的“双璧”,是两颗同样耀眼的新星!吉老师的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的“语文味”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教学风格。她的作文教学奉行喜欢就写的简单作文理念,从游戏作文——引“趣”,单元作文——达“标”,技巧作文——入“格”,生活作文——写“真”等四个方面成功地为小学生学习语文、搭建了一个作文的“快乐驿站”。

王崧舟:全国劳动模范王崧舟是“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掌门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

王崧舟老师长期醉心于语文教育改革,在全国语文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浙派语文教学风格。他的语文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等栏目播出,在全国语文界拥有广泛影响。

说教材:众所周知,当司机的就怕路不熟,当老师的呢? 无需多言,就怕教材不熟。“和谐教学”创始人王敏勤教授说得对:“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是一个教师永远的基本功”,语言简要,意思明了,真可谓是言简而意赅,一个来自郑州市惠济区的青年教师精彩的说教材展示、将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日程安排:

3月11日(星期五)

全 天 报 到 地 点:河南农业大学招待所101房间

3月12日(星期六)上 午 8:30——11:30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薛瑞萍 《做一个朗读者》、《孩子持续的阅读从哪里来》、《我们班的日有所诵》

3月12日(星期六)下 午 2:00——5:30 示 范 课:作课教师 吉春亚 第一节《小学四年级作文教学》

第二节《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吉春亚 《优化阅读教学设计例说》、《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六计》 3月13日(星期日)上 午 8:30——11:30 示 范 课:作课教师 王崧舟 第一节《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第二节《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王崧舟 《追寻诗意语文》、3月13日(星期日)下 午 1:30——2:00 说 教 材:主 讲 人 郑州市惠济区优秀青年教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下 午 2:00——3:30 示 范 课:作课教师 王崧舟

第一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 学术报告:主 讲 人 王崧舟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参加对象:

小学语文教师、校长、各级教科研机构教科研人员、教育学会工作人员。

四、活动有关事宜: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于2011年3月11日在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招待所报到(文化路与农业路交叉口,文化路52号),具体乘车路线:B1、B11、B18、209、30、211、83、28、K28、105、6、K6、K906、86、61、64、72、93、T5、K39路公交车文化路农业路站下车即到。

报名方式:请参加人员务必于3月7日前向会务组报名。每人听课、资料费200元。通过电话、邮箱、短信报名均可(注名学校、人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电 话:***、0371—67631232、***(短信)邮 箱:a***@126.COM 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咨询工作专业委员会

二○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第三篇:参加吴正宪小学数学名师团队教学艺术观摩研讨活动后

参加吴正宪小学数学名师团队教学艺术观摩研讨活后

3月22日,早晨和自己的同伴早早的来到了河南财经学校的礼堂,等候吴老师的到来。

8:00左右,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吴正宪吴老师,距离不算太远,坐在第一排的我一听说她的这节课是《行走中的数学问题》,心里便有了疑问,这一节课在高端研修上已经有所学习,同样的课听上多遍,会变得索然无味的。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这一节课。课的开始她创设的情境是找一名学生到前面走一走,一个小男孩来到了吴老师的跟前,胆怯走了两步,边走还边看她,吴老师鼓励孩子放自然些,孩子甩开大步在讲桌后面走了起来。

“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吴老师问。

一名学生大胆的举手,“每步有多少厘米?”

“给他提问题,不要给我提问题。”

这时我很着急,因为吴老师要讲有关路程的课,可孩子怎么不配合?看吴老师怎样处理这样的随机情景,吴老师并不着慌张,“除了这个问题能不能提别的?”轻松地把学生从漫无边际的问题中拉了回来。在吴老师的跟前引导下,一名孩子提出了:“我想知道你每分钟走了多少米?”讲台上的孩子不敢说,站哪儿不知所措,吴老师温和而有耐心的说,随便说一个数,孩子终于知道该说什么了,10米。谁还有问题?这时孩子们已经敢于提问题了,一个女孩提出我想知道你走了几分钟?讲台上的孩子终于大胆的说了出来,声音洪亮而有底气。

吴老师在出示同时、相对、相距、相遇时,首先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让孩子们用一定的时间展示出来,她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开始孩子两人只是肩并肩,吴老师用了一个推的手势表示出来,并提问只有这一种走法吗?继而引导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在新知的探究中,又用了两根笔两人展示的过程,这时经过学生的操作得出两种结论,一种走到路中间的,一种不是路中间的。她趁机问为什么你的结果和别人的不一样?在辩论中学生从中学到了知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孩子们把算式写在了黑板上,她不是以自己主观的评价孩子的作品,而是提出谁有问题问他们,学生无一人举手,这时吴老师自己举手,小男孩好像不明白,吴老师机智的在孩子眼前晃了晃,一名孩子推了推另一名孩子,孩子的反应很快,你有什么问题,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终于知道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时孩子大胆的问,谁还有问题,下面的学生不再拘谨。

另一个镜头是孩子再提问题时,提出50×4+100×4为什么不划括号?学生回答因为是乘法,为什么乘法不能带括号?生生交流展开了,不禁为孩子的精彩表现喝彩!同时对孩子愉快的学习感同身受。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孩子的辩论中由模糊到清晰,随着激烈的交流,孩子的认识也就逐渐的逼近事物的本质!知识因争辩而明晰,孩子在交流中感受到思辨的乐趣!枯燥的数学学习可以如此美丽!在这里我们要继续挖掘吴老师的教育智慧。吴老师选择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争论?吴老师在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时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单纯的把概念搞清楚么?吴老师通过课堂上学生对概念的辩析到底要向学生传递哪些数学素养?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数学学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提升了什么?我们怎样把这样的教学形式践行在自己的课堂?

下载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 …(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次参加北京小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名师吉春亚 …(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