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探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陈光灿
试探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作者:陈光灿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新房中学
邮箱:xfxxchenguangcanyeah.net 邮编:553303 【内容摘要】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从教育着手,必须从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始,【主题词】 中学生 语文 核心素养 提升
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素养,这种素养集语文知识富有、语言的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语文《课程标准》列有,是每一个中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点。
首先是必须的语文知识。没有知识的能力是愚蠢的,语文知识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语文学习,涉及语言知识和学习方法,也就是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才是重要的。
其次是丰富的语言积累。无论中学还是小学,文本都是主要内容是一篇篇独具一格的范文,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有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尤其在中学阶段,掌握一定的国学知识,背诵国学经典,丰富名著常识,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的必需。
再次是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熟练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培养良好的语言表的能力。
第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天日之功,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学习必需动笔,书写整洁等习惯。
第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趣,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吸收中华民族的高雅文化。
最后是高雅的谈吐。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大方的交往态度,在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进行交流,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正确观点。不拆墙,补短板,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
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是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与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这两者的矛盾张力中寻求一种平衡,更是培养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鉴于此,笔者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就教与广大同仁,敬望不吝赐教。
首先起点要高。“极目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等都是站得高看得远的真实例证;同样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起点高一点,学生就能够极目远眺,站在高上顶上,绝不会有“只缘身在此上中”的孤陋寡闻了。这里所说的起点,是指教与学的起始点。中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当下网络社会,信息直通车四通八达,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他们不一定知道得比老师少,“百度一搜,万事无忧”,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我们仍然站在平地上,教学方法“涛声依旧”,教学策略“一如既往”,思路局限于“程式化”,作业不具有挑战性,创新性,很多时候将严重挫伤学生的认知尊严和学习积极性,那么,中学语文学就太“小儿科”了,没有学习挑战的乐趣。如何做到“起点要高”呢?在教学中我的导入就富有挑战性,有时是用对联导入,或者老师直接用对联,有时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用一副对联引入,或者在生活中寻找适合于文本的对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动起来。有时可以事先设计好“研学单”,让学生课前充分地研学,自己设计问题找答案,激起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的起点自然提高,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感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在课堂和老师平等地对话交流,充分的发表意见,一叶就可以之春了。
其次是容量要大。“一条江练横”“飞流直下三千尺”等都是容量大大的典型事例。在新的时代,结合新的中小学考试改革,高中考语文要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是从上学年级到参考年级,内容要贯穿古今,要用传统文化引领孩子们的未来,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容量要大,这是个人的观点。如何做到容量大一点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只有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经验表明: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同一个主题的作品找出多方面的阅读,提炼主题,深化主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领悟其中的内涵。其二是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教一篇带几篇,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是写作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第三是不分文体的阅读,诗词歌赋、哲学、文学、游记、戏剧、小品
……学生在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拟写心得体会,既能够增长学生知识,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再次难度更深。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出现学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不上语文课,都没有多大关系。优秀的课堂要有紧张的智力生活,挑战性的活动,这是符合脑科学的规律的。大脑的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喜欢挑战。新知对人脑天然有吸引力、冲击力、有魅力。当新知有挑战、有刺激时,大脑就处在兴奋状态,脑细胞就被激活,思维就得到发展了。当然,难度是相对而言的,大部分同学经过思考,经过碰撞,经过交流,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能够解决的,就是合适的难度,为此,教师在备课中选择合适的文本,设计有思考性的问题至关重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艺术。
第四视野要宽。视野要宽是指教师的课程内容视野要开阔一些,再开阔一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老师,既要关注教材文本,也要关注课外文本;既要关注唐诗汉赋,也要关注楚辞元曲;既要注国学经典,还要关注当代名家名篇;既要关注古代神话,也要关注现代绘本;既要关注中国文学,也要关注世界文学;„„生活有多宽广,它的外延的有多广阔,语文的外延就有多辽阔,学生阅读的范围就有多广阔。教师的文本课程视野,极大的程度上引领着学生思想的视野,因此,我们的语文课程要向四面八方广开。
第五教学要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之所思,兴之所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兴趣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趣味,直接关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态度。我曾经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教学最欢迎,风趣、幽默、好玩、生动。其实,教师“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好玩。”好玩,就是把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境界,上升到用之易如反掌,随心所欲的境界,上升到乐学的境界。把知识有趣味性,把教学活动变得好玩,让课堂变得更加实际一些,让教学变得好玩,让语文变得好玩,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终身追求的境界,也是老师教育的毕生追求。
第六中外博采之。中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语,语文学科又是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是千万不能忘记的。如果我们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一味地注重学生阅读,没有精神的领会,要意的额融会贯通更不对。总之,任凭怎样怎样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是行不通的。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究实效。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培养他们生成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要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之下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观,培养社会主义的人生观,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这才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精髓所在。
总之,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充分发挥学生在提升个人素养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提升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 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所谓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有的老师在教《西湖的绿》时,教学重点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而是让学生讨论西湖有哪些美景;接着交流西湖在哪里,你们去过没有,游玩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画西湖的画,唱关于西湖的歌等等。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为着边际。这在大型的公开课上更为突出,如一节课中既要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也要有合作性的学习;既要有理解性、吸收性的阅读,也要有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又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等。上述内容的学习,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节是可以适当安排的,但是如果刻意追求课堂的“面目一新”,就忽视了语文本体教学任务的落实,影响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通过和发展。
我以为,语文素养与文学鉴赏相比,语文素养是主要的。语文这工具掌握得不好,人文性的理想目标难以实现,人文性对工具性又有导引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雪中送炭,那么,人文性就是锦上添花了.就培养读写听说能力来说,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学得口头语言的机会很多,因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再学一点古代汉语。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它会自然而然地提升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在学习《长城》时,学到那一句“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老师感慨地说:“多么感人的情景,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令人佩服的古代劳动人们啊!”于是,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声音中充满了骄傲、自豪、佩服的感情。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劳动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泪修筑长城。孩子们又一次朗读,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作者那颗对古代劳动人民无比敬佩的心。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说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体会到对他们的敬佩,进而体会到为自己中国的劳动人民而感到骄傲、自豪----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主义的熏陶。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拿«小狮子爱尔莎»为例,它不仅语言文字优美,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小狮子的顽皮、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精心呵护与深深的喜爱.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小狮子的句子,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再指名范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谈谈你读时的感受,最后再出示一个填空“这真是一只()的小狮子”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狮子”,“这真是一只淘气的小狮子”……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都通过自己的语言朗读和感悟表达出来.就让学生从听说读写中领悟到了文章的中心.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应该是千万不能忘记的。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总之,任凭怎样放言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究实效。
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要求准确、熟练,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形成语文能力又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孩子刚会说话,学会说妈妈,后来会说爸爸、爷爷、奶奶等,随着语言积累的增加,知道叔叔、阿姨、伯伯等都是对别人的称呼。如果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扩大词语积累,就可整合成无比丰富的语言材料。再经过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很可以派上用场。其实,就高一个层次而言,积累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更没有终极的关怀。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总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提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第三篇: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李 丽
在诸多的课型中,语文阅读教学可谓“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依循。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而,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才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我认为在阅读课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表达;以课文为例子,渗透作文指导;以探索高效课堂为目标,推行课堂改革。本人展开了阅读教学的探索之旅,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收获了不少的成果与经验。
一、让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指向写作教学。
我以三年级为研究的对象,在设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花费的心思比较多。学期初,为了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我仔细研读了整册教材,并且试探性地让阅读教学指向写作,原本只是想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把课文作为写作的例子来讲,从而为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没想到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写作能力大大提升了,而且阅读的兴趣和水平也都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只是转变以往指向课文内容的传统教法,把课文当成一个写作的例子、当成例文来教,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简单地说,就是把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围绕秋天这一主题展开,从多角度去描写秋天,而这一单元的习作也自然就是写秋天。那么在讲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是《古诗两首》,我改变了以往领着学生逐字细究,分析古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朗读诗歌之后,带着他们从整体上去自发地感受古诗的美,体会诗歌的情感,并且在这两首古诗的基础之上,又积累了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在班内进行分享,从而激起他们对古诗的兴趣。而《风筝》一课,明显的是叙事层次比较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时间的过程交代的一清二楚。另外,细致的心理描写也是本课的一个突出特色,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是随时间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就重点引领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变化话写具体的。接下来是《秋天的雨》,它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秋天的雨,事实上是写秋天,在执教本课时,我从文章的结构着手,以与学生一起找总起句的方式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另外把目光聚焦在文中富有诗意的句子上,让学生在品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恰当的比喻和拟人可以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最后一篇《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也是略读课文,所以采取自学回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秋天的声响中,尽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在读中,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这样,把每一节阅读课都指向写作,结束这一单元的教学后,再进行指导学生写关于秋天的习作。结果发现效果非常好。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有话可写,并且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并且语言生动。
生作文片段:
‚春天挂在嫩绿的柳芽上,夏天躲在芬芳的花朵中,冬天飘在飞舞的雪花里,那秋天又会藏在哪呢?‛
‚秋天是一位魔法师,他有一根魔法棒,轻轻一挥就把秋天带来了。秋天是一幅画,那画上染遍了我最喜欢的金色‛
‚我喜欢百鸟争鸣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雪花纷飞的冬天,但我更爱瓜 果飘香的秋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秋天的图画吧!‛
‚秋姑娘把我们带到了火红的枫树林,片片枫叶纷飞飘落,满眼都是红色,让我不禁想起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雨飘飘,秋风瑟瑟,我笑着对枫林大声呼喊:‘萧萧枫叶送寒声,诗意枫林动客情。’‛
‚游走在秋天的画卷中,不时闻到阵阵果香。哦!我知道了,难怪人们都说金秋十月,瓜果飘香……‛
‚瞧!这就是秋天,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
赏析着学生的习作,巧妙的结构,清晰的思路,优美的片段,生动的语言,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把阅读指向写作的想法是切实可行的。难怪叶圣陶老师说“我以为,阅读教学教好了,就不必搞什么作文教学了。”,这句话真的挺耐人寻味的。
二、让课后的阅读成为一种有效阅读。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把课文当成写作的例子,原本只是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意想不到的是原来写作和阅读竟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学生在自主阅读时也渐渐地会读书了。他知道了拿出了一篇文章应该如何从整体把握,如何去理清文章的脉络,该积累哪一类的词句„„,这样也就达到了高效阅读。另外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习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也就促进了他的阅读量,他们想汲取更多的“养分”,就必须不断地去阅读更多的书籍,这样的良性循环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尤其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其次要提高课外阅读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学会积累,学会与文本对话,学会做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以保证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老师还要集中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便于教师指导。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并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 “课外书屋”,介绍了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 “好看的圣诞书”,它的幽默、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 《父与子》,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幽默、温馨,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感人至深。我请孩子们谈体会,谈各人发笑的角度,从而理解“各人笑各人的所笑”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重点推荐漫画“寻找出逃的儿子”等,分组学习,小组交流,填写读书卡。
最后还要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 《草船借箭》,引导阅读 《三国演义》 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 后,推荐阅读 《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3月5日,读 《雷锋的故事》 ;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 „„学生手中的 《同步阅读》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应充分利用。还要保证阅读时间。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当然,阅读如果仅仅是为了写作,那就可能陷入了一种功利性阅读。所以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我把精读课文作为一个写作的例子来教,让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但是略读课文以及课外阅读,我主张休闲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学生在休闲中得到阅读的乐趣,把阅读当做一种享受,一种自己需要的休闲方式,一种给自己汲取养分的途径,实践证明,这样的阅读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而,这更加要求我们摒弃以往一味的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表达方式,授学生以“渔”,运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教会学生更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让阅读教学真正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做到真实而高效。只有做到训练能力的目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第四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中学教育带来六大变化,包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
八、身心健康。主要是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积极表现。20.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1.健全人格。重点是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2.适性发展。重点是能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有计划、高效地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九、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23.热爱劳动。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等。24.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25.问题解决。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客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
林崇德:如何理解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我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每个人在终生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
4、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素养”一词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核心素养的获得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但是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包括升学和就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因此,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
5、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把教育过程中的素养界定为通过学习而来,即使某些素养存在先天潜能的发展,这些素养也必须是可教、可学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进行培养,经过学生的学习积累获得。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6、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
7、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的关系
各国在核心素养选取时都涉及文化学习领域、个体自我发展领域和社会参与互动领域。这三大领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基本能够涵盖多个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容,反映了个体与自我、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8、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9、在作用发挥上,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核心素养的整体特性不仅决定了其学习获得具有系统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实践应用中相互交叉与整合,共同发挥价值。这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是,核心素养的功能是整合性的,每个核心素养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需要基于情境进行整合性的作用发挥,不能单独地进行价值比较。
作者: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本文节选自《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3月版。
关于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记者:林教授您好!您在1965年—1978年,曾在基础教育界工作了13年,想必对基础教育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前,在重视教育的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向基础教育倾斜,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大事。面对未来的基础教育,在您看来,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是什么?
林崇德: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我们都有同一个根、同一个灵魂。我们的根、我们的灵魂是什么?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的素养问题。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四个方面。比如说家国情怀,涉及孝亲爱国、民族情怀、乡土情感等;社会关怀涉及仁民爱物、心怀天下、奉献社会等;人格修养涉及诚信自律、崇德弘毅、礼敬谦和等;文化修养涉及人文历史知识、求学治学方法、文字表达能力、追求科技发明等。
记者:观照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课标,您认为“学生核心素养”在课标中有哪些体现呢?课标中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进与优化的呢?
林崇德:我们观照义务教育的19门课标,高中阶段的16门课标,能够看到现状和问题。现状是:体现了“能力为重”指导方针,重视工具性的素养,重视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全面要求,尤其是重视实践素养,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养。但是我们在课标中或教学大纲中看到了问题:缺乏对素养的明确的界定、系统的阐述,对跨学科的素养相对地忽视,论述的核心素养往往与课程的内容相脱节——课标归课标,素养归素养。
记者:基于义务教育课标中凸显的以上问题,您对学生核心素养展开了哪些实证调查研究呢?研究结果是怎样的?
林崇德:通过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专家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以及处理的方式,研究当前中国大陆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果表明,参与我们研究的五个省市访谈的结果具有一致性,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有一致性,研究结果都集中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上,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第二,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第三,文化素养,也就是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其中文化素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必要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促使个体适应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
重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记者:课程是为实现课标而选择的教育教学的内容,在当前我们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呢?
林崇德:首先要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现在我们学生处于什么状态呢?处于感知、认知整个世界之中。世界不仅是整体的,而且是现实的、真实的。可是我们现在从小学开始课程越分越细。这样发展,将来的学生,包括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能够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吗?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整体性出发,只有在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落实我们所说的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真正的让学生去体验。有关课改文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统筹,特别是处理好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第一,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的课程的结构。第二,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的优势作用。第三,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我这里要特别强调分流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白领太多了,如果你让白领干蓝领的工作他绝对不干,那么现在一系列的职业教育,这包括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和整个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需要我们把它提到统筹课程改革的议程上来。第四,要统筹教学一线的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各支力量在教书育人、服务保障、教学指导、研究引领、参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围绕育人目标,协调各支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第五,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团组织活动的密切联系,促进家校合作,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其次,我们课程改革的基础主要围绕着内容而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有哪些原则呢?第一,时代性原则。反映当代社会的进步,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并根据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这里我还要强调我们课程内容新颖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中国科学报》指出:“今天的社会也不再需要象牙塔里的囚徒,而需要实践力更强的大学生”(2015.4.1。)我想这一句话相当重要,具有我们时代特色。第二,基础性原则。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第三,选择性原则。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科特点,遵循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分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内容,既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又能为初中、高中、高校分流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第四,关联性原则。关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间的有机联系;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联系世界的内在联系。
再其次,在课程改革里,更强调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要重视学科能力。什么叫学科能力?一是学生掌握某个学科的特殊能力,比如说语文的听说读写;二是学生学习某种学科活动中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智力和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个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具体一点儿讲,考虑到一个学科的组成,要考虑到某一个学科的特殊能力和这种能力的最直接联系;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以概括能力,或者叫合并同类项为基础;每个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该有思维品质参加。学科能力显示出五个特点:学科能力以学科知识为中介,学科能力是一种结构,学科能力具有可操作性,学科能力具有稳定性,学科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譬如说与兴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总之,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向,是在教育的总目标之下,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构跨学科能力。学科能力模型是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落实宏观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统领和规范不同学科及不同学段学生成就水平的重要科学依据,它在教育运作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重视教育质量的评价
记者:基础教育改革的效果,基础教育的质量如何评定?
林崇德:靠评价。所以要重视教育质量的评价。什么叫评价,评价包含四个字:诊、督、导、谋。诊——全面诊断,教育质量状况,经费使用成效,区域均衡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督——监督监管,信息公示,整改问责;导——引导社会、学校、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质量观;谋——为建立中国特色、国际可比的质量监测体系提供专业支撑,为国家和地方教育政策提供咨询,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基于证据的改进指导。
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评价的问题,从最基础研究如教育质量理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等和关键技术如工具开发技术、数据采集和挖掘技术等到标准与工具的研发再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都牵涉到方方面面,是相当复杂的一个问题。现今的质量监测和传统的统考统测,从功能、目的、内容、工具、组织方法、结果上看都有明显的区别。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何建立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如何科学地评价基础教育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育质量标准角度看,目前从个体发展来说,主要涵盖三大内容:一个是生理,一个是心理,一个是学业。生理方面,发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血压、肺活量,目前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中国人群生理常数数据库、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数据库、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等。但是心理发展怎么去考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从大陆来讲,主要缺乏三个内容,第一缺乏指标与工具,难以客观评估、判断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妨碍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第二缺乏代表性的常模,难以了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的总体状况,缺乏评估的客观标尺;难以摸清各种心理发展问题的数量、比例和分布特征,不利于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体系和心理与行为问题预防体系;第三缺乏全国性的数据,难以把握各类群体的准确特点,影响了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创新。以学习障碍为例,我国学习障碍儿童的筛查与诊断迄今没有标准化工具和统一标准,使相关研究难以深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有先进的评价理念,有科学的评价工具,有规范的评价方式,有准确的评价结果,有有效的结果的反馈。至于学业评价上,2007年挂靠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近几年来对全国各地不同类型学校基础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
然而,就我国的现状而言,专业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机构匮乏,已有评价机构的专业化程度尚待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未形成等。
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记者: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创造性的培养不容忽视,您如何看待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当然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即是指学校三种群体产生五种效能的教育。三种群体是指以校长为首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和广大的学生。产生的五种效能为:由创造型校长创造出创造型管理;由创造型管理创造出学校创造型的环境;在校长的带动下,建设一支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由创造型的教师进行创造型的教育教学;由这种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创造性教育不须专门的课程和形式,但必须依靠改革现有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来实现,渗透在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特别要考虑到四种情况:①呈现式、发现式、讨论式和创造式的开放教学方式;②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即一题求一解和一题求多解的教学效果;③创造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④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作用。在创造性教育中,第一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这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第二要建设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第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记者:现在经常有一种声音,说美国能够培养创造性人才,甚至有的人说,我们的小学比美国水平高,中学还是我们高,大学跟人家持平,研究生以后我们的创造性就不如人家了。您如何看待这种声音?
林崇德:我认为这种提法极为不妥。有无创造性与教育模式有关系。通过研究,我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希望能够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形人才。
“T”形人才是什么意思呢?横表示知识面的广博度,竖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是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但是借这里所谓“T”形人才,横代表西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竖代表东方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那东西方教育模式和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西方培养人才是适应性人才的话,东方主要培养逻辑思维强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果说西方教育强调知识的宽度,东方教育则强调知识的深度、强调理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说西方强调实践能力,东方则强调读书;如果西方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东方则强调集体主义;如果西方把创造性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教育中,那么东方则非常重视规范,强调没有规范成不了方圆。到底哪种模式好呢,我认为都好,各有各的特点。有人说我们国家大学生创造力如何如何,但美国教育界,特别是大学的理工科教授承认,我们国家由于坚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坚持知识的深度,所以到美国去,有一些高端的学问,比如说数学、物理、计算机,美国人不敢学,跟中国学生没法比。因此在国际会议上,有人问我哪种模式好,我说都好,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实现中西结合。因此,我们不应该强调美国学制就比我们好,我也不同意美国的教育模式就比我们强。我认为东方有东方的特点,西方有西方的特点,在今天我们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提出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扬长避短,培养两者相结合的“T”形人才,实际上就是创造性人才,只有融两种模式为一体,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才能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的质量,关键还是在教师。校长的管理是教育的决定因素,教师是教育的脊梁!(来源:《教育家》杂志12月号)
近日,一场以“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与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北京教育学院落下帷幕。来自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北京市“名师名校长发展工程”首期名校长班的校长们基于个人最鲜活、最前沿的实践经验,与导师专家共论当前最热点的话题。
■专家视点
落实核心素养
并不抛弃三维目标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所以从课程教学论角度讲,它是学科与课程的全息回归。让每一节课成为撬动学生学科整体素养和人生素养发展的全息概念。少即是多,核心素养少的关键在于能够以少胜多,以小撬大,撬动学科本质,撬动教育整体发展。
在办学实践中校长应该如何应用学科素养?学校主要从学段分析、课程跟进,以及将核心素养转化为教学的层级目标等方面开展工作。
核心素养是对育人目标的具化和细化,是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完善。下一步,核心素养在学校的落地,需要从学科、学段和校本化方向努力。从课程方面来说,核心素养还需与课程进行进一步整合,包括进行结构整合、内容整合。如把国家何地方课程进行领域整合,在领域整合基础上制定课标,形成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从落实核心素养方面来看,目标、过程和评价都不能抛弃。引入核心素养体系并不是要抛弃三维目标,而是考虑如何在核心素养体系下重新建构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
是校长办学的战略指导
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而且也是校长办学的目标参照。在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看来,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讨,既是校长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责任担当,也是顺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要求。因此,基于办学实践来思考“核心素养”,有助于校长理解改革政策、明确改革方向,对其科学办学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据了解,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前在理论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很重要一个环节就是看学校如何实施。朝阳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齐振军认为,要落实好学生“核心素养”理念,校长必须明确其概念内涵,以及今天我们提到的“核心素养”与过去的学校的育人目标有何不同。
在探讨核心素养概念、内容时,很多校长都有这样的共识,“核心素养”之所以是“核心”,就表明它是关键必需,是少而精,并不是面面俱到。“要注意其与学生一般素养、学科素养在概念和意义上的不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校长宋茂盛说。
齐振军认为,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比学生“能力”的含义更为广泛。“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是后天形成的,但素养却是可教、可学的。”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的是,素养更强调知识能力与态度的融合,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要有加工能力。”齐振军说。
因此,从办学实践来看,校长需要在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将其与学校的文化、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并通过相应的载体来实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须有好抓手
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有好的载体。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院长李雯指出,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如何以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策略。
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尽管育人的“参照”在不断变化,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却是不变的。吉林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陈福立足“顺应教育”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关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艺术素养、强健体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在他看来,“顺应”教育理念就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顺应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按照学生的主体的自然天性因势利导。顺应教育不但要顺应儿童的天性,而且还要顺应教育的规律和时代的发展。”
朝阳师范附属小学还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融进了“悦”文化之中。不但构建了科学与技术、人文与交流、艺术与欣赏、健康与运动等四大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而且还紧抓学科整合、拓展实践活动和改进课堂教学三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核心素养
带来学校重要变革
如何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看得见用得上的素质能力,这是考验校长办学能力和反映校长办学水平的关键。核心素养的实施,也必将引起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甚至是办学理念方面的重要变化。
内蒙古自治区包钢实验一小校长宋建东表示,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促进了该校课程体系的“精”和“简”。她举例说,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教育部共下发了28个文件,按规定总计有25项专题内容需要进入课堂。如果不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势必给师生带来很大负担。
对此,宋建东带着老师们进行了思考研讨,“我们思考的结果是,学校要给孩子必备的知识、关键的能力,能够迁移、生发的基础性知识。”宋建东说。基于国家对“核心素养”研究的启发和指导,他们重新优化设计了学校的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校长王蕾看来,目前的中高考对学生、学校和家长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选择。根据什么来选择?怎样选择才能更适合学生个体?这种选择反过来取决于学生个体是否拥有学习能力,拥有怎样的学习能力,怎样获得学习能力。“这时你会进一步会发现,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本质就是学生个体核心素养的一种反映。”
北京一六六中学回归生活的课程体系就强调了自然、社会、人的有机统一。在教育改革中,他们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向最低处精准发力,使课程都穿越学科的边界,穿越学段边界,穿越学校边界,能够惠及到每个学生。”
校长和学校
也要有“核心素养”
在办学实践中,陈福校长基于学生的天性来理解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点。在学校里,他总是带着童心和童趣去理解和关注孩子,把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很好的对接。他认为,校长办学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校长的核心素养能够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
北京十八中校长管杰则是将核心素养放在了组织的大框架内进行分析。他指出,只有将个体的核心素养整合为组织的核心素养,才能促进集体目标的达成。“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只有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他认为,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是回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前提。
管杰表示,学校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来考虑。“因为,学校既要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又要考虑自身发展需求,更要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纵观“核心素养”的提出,其概念和理论研究始于国家层面,体系构建和丰富则需要校长通过实践实现,并且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云南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校长杨立雄把学生素养比喻成漂浮在水上的冰山,“我们的构建不但要关注水上的部分,也要关注水下部分。”他指出,校长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这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追求与担当,也是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智慧与教育良知。”
在给出的问卷调查中有很多内容都包含于学生的核心素养中,我认为以目前的高中生为例,最缺乏的是两种素养:
其一、团队合作能力,作为非常“6+1”的产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做事不考虑全局和别人的感受,只考虑个人得失,不能够很好的与人进行沟通合作交流,以至于不能很好的面对困难和挫折,严重的造成了心理上的扭曲。
其二、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此延伸出的质疑和批判能力,目前的高中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学生对一些时事进行点评,有时比较偏激,只看到事务的一方面,这样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虽然我们需要学生具有钻牛角尖的精神,但不是在错误的方向越陷越深。
作为教师,需要在学生的十字路口当好引路人,给他们指明方向,少走弯路。
第五篇: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2、人文情怀、3、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2、批判精神
3、勇于探究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1、乐学善学
2、勤于反思
3、信息意识
1、珍爱生命
2、健全人格
3、自我管理
1社会责任
2、国家认同
3、国际理解
1、劳动意识
2、问题解决
3、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