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批改学生习作是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效果如何呢?许多学生往往只看一下分数与评语,有时连评语也不看就塞到抽屉里或抄写下一篇习作。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去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可见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习作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的过程,让学生参与习作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只有学生参与了习作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习作兴趣与习作欲望。因此,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互批互改,不仅可以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二、研究内容:
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批改、研习、阅读他人的作文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以典型性的范批,明确批改的方法。
(二)、师生互批相结合。(自我批改、小组讨论批改、教师批改相结合)
1、自我批改:自改就是要求学生在誊写习作以后认真读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字、词到病句的修改,也可以是段与篇的修改,学生很容易做到,收效很大。
2.小组讨论批改:由于学生写作水平,认知能力,鉴赏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小组互相讨论批改更有利于全组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可以根据习作水平不同组成3~4人的小组,批改这一小组同学的习作。自己读习作,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提出各自的想法和意见,最后由一人执笔将小组的意见写到习作批改栏中。这样的批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一次能力的提高。
3.教师批改:学生批改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检查互批结果,对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保证批改的质量,是教师批改的主要任务。
(三)二次批改
学生拿到师生批阅过的作文,读批改,也应纳入作文的后续要求。学生结合老师、同学的批语再读作文,对作文进行再次修改,这样一篇作文训练才算完成。学生的作文修改后,教师对学生的做法,给予鼓励、肯定,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习惯。
全班的作文都向每一个同学开放,人人都可以翻阅,当然也可以随时修改自己的作文,不通顺的句子,甚至是一个片段。
三、研究方法
1、行动法: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具体的行动进行实践、研究。
2、案例研究法:个案分析,便于针对性地研究。
3、文献研究法:学习本课题相关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
四、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4.3-----2014.7)
对平时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确立研究课题,对课题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及价值性进行论证;完成课题计划和申报表,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
(二)实施阶段(2014.9------2015.9)
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合作学习策略、掌握学习策略。专心研读教育专著《爱弥儿》、《爱的教育》、《给教师的建议》、《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借鉴先进经验,保证课题实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根据课题方案,切实进行课题操作活动。根据实践情况和需要,对课题方案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从本课题研究的角度注重个例研究,学习吸收先进实践经验。
(三)总结阶段(2015.9——2015.12)
根据实际情况,撰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在实践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整理有效的个案、互批的方法,撰写相关的论文等,进行交流研讨,及时总结经验。并对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作细致分析。五.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准备阶段成果:研究方案
实验阶段成果:研究案例
汇编学生资料 终结阶段成果:研究课题报告
六.课题参与者 组长:董立燕
组员:桑晓洁
王忠霞
袁立静 马翠玲 李娜 陈娜 杲琪 盖婷婷 刘义玲 七.课题研究对象
二年级五班
二年级六班
二年级七班 三年级四个班
第二篇: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施方案
“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第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基本思路:更新理念 转变方式 开发目标 探究内容 实践求真 物化提炼 应用推广 促进小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升华。
1.更新理念 转变方式
展开以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一是学习相关理论文献,挖掘研究深度,扎实研究基础,跟踪国际国内前沿的研究理论和成果,保证研究实时性,拓宽研究者研究思路;二是学习自主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转变自身教育教学方式,培养正确师生定位,牢固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认识。
2.开发目标 探究内容
开发目标细则,确立“先导后学、先学后教、即时检查”的十二字实践原则。依据目标和原则探究研究内容,指导研究实践活动的开展。
3.实践求真 物化提炼
以理论为支撑,用实践来验证,在实践活动中探求培养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总结探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区,有阶段的及时归纳,及时修正来优化实践活动,完善策略模式,达到和建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4.应用推广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关注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认真提炼研究中的经验和技巧。以问卷、调查报告、论文、精彩片段以及多媒体文件等形式进行成果物化。以交流、观摩的形式进行直接推广,以报刊、杂志为载体进行宣传。实现对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促进,进而达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升华。
二、课题研究任务分解 第一阶段
研究内容:课题筹备申报、立项,拟定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论证
研究时间:2014、04—2018、12 负责人:王川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 研究内容:
1.编制“影响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及使用说明;调查问卷试侧、实测;数据分析。
研究时间:2015、01—2015、06 负责人:张秀琴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
2.“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目标开发 研究时间:2015、07—2015、10 负责人:洪敏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论文)。
3.“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容开发 研究时间:2015、11—2016、04 负责人:谢燕利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系列方案设计 4.中期评估 研究时间:2016、05 负责人:王川
研究成果:阶段研究总结
5.组织开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践研究 研究时间:2016、06—2016、12
负责人:张秀琴、洪敏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实践活动集》 6.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研讨 研究时间:2017、01—2017、03 负责人:江山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个案集》 第三阶段
1.物化成果,修改完善论文、活动方案、典型案例,整理活动精彩片段 研究时间:2017、04—2018、01 负责人:王川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研究时间:2018、07—2018、12 负责人:江山、王川
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报告》《检测方案》、结题申请表
三、课题研究主要活动
(一)“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及成因”研究
1.组织开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分析。围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这一核心,课题组拟按“编制工具,实施调查,形成报告”这一思路开展工作。在调查工具的编制方面,课题组拟以从学生、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因素入手,经由集体研讨,形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和座谈提纲。由课题组进一步论证,并选择本校1-2个班进行试测。然后,根据试测情况对问卷和提纲作修订完善,并编制问卷使用说明。此项工作由王川负责,于2015年6月前完成。
(1)2015年3月10日前,召开以课题组成员和部分学科教师、学生参加的“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主题研讨会,探究“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内涵,确立调查内容与形式。
(2)2015年4月1日前,由王川根据调查内容,编制调查项目样题。
(3)2015年5月1日前,组织召开调查表研讨会,针对调查样表进行研讨并最终确定调查项目及使用方法,完成调查表的编制。
(4)2015年5月10日前,由王川完成调查表的印制。
2.完成调查工具编制后,课题组拟选择峨眉山市桂花桥镇小、胜利镇小等学校的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此工作由江山负责,于2015年7月前完成。
(1)2015年5月15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商讨确定调查对象,具体学校、班级、学生。确定调查协助人员,本镇、邻近镇乡。
(2)2015年5月20日前,召开调查人员工作会,布置调查工作安排。(3)2015年5月30日前,调查人员实地组织问卷调查,完成数据信息收集。
3.对调查问卷和座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类型与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形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此工作由课题组于2015年7月前完成。
(1)2015年6月10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布置调查数据统计和信息整理工作。
(2)2015年6月20日前,课题组成员分项目完成调查数据统计和信息整理工作。
(3)2015年6月25日前,由课题组集体完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初稿。
(4)2015年6月30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讨论〈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进行修改,最终确定《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
4.阶段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及使用说明,调查报告
(二)开发“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以“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报告为基础,来完成实践活动目标开发工作。
在目标制定中,课题组针对调查报告中“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的不同类型与主要表现和成因,来拟订目标提纲,细化目标任务,作出
目标效果预测,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此项工作由王川负责,于2015年10月前完成。
1.2015年8月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针对调查报告,深入分析“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的不同类型与主要表现和成因,进一步清晰对其认识。
2.2015年9月前,召开课题组主研究人员会,由江山负责初步拟订实践目标提纲。
3.2015年10月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分析,修正目标提纲,细化目标任务。
4.2015年10月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讨论做出目标效果预测,形成完善的目标体系。
5.阶段成果:“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目标体系。
(三)开发“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内容
在“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指导下,策划实践活动内容。实践活动目标确定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依据不同问题的不同目标策划对应活动内容。在遵循目标的前提下,既要考虑对象的表现特征,又要兼顾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活动初步设想,先在小范围(1-2个班)试操作,采集反馈信息,主动修正和完善,让活动更好达到教育目标,形成教育活动内容文集。此项工作由江山、王川负责,于2016年4月前成。
1.2015年11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学习贯彻实践活动目标体系。2.2016年1月,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分组策划实践活动内容。3.2016年3月前,确定、完善具体实践活动对应目的和内容。
4.2016年4月前,选择活动对象,小范围内完成对活动的试操作,并收集活动相关信息材料。
5.2016年4月10日前,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分析、整理活动反馈信息。6.2016年4月30日前,分组修改和完善活动内容及操作事项,形成教育活动内容文集。
(四)中期评估
请乐山市教科所、峨眉山市教研室的领导、专家对课题研究做中期评估,鉴定前期研究的效果,进一步充实研究内容。此项工作由江山负责,于2016年6月前完成。
1.学校课题组总结阶段研究情况,形成前期研究总结汇报材料,做好中期评估准备。
2.学校联系峨眉山市教研室、乐山市教科所来校进行中期评估。3.课题组结合评估情况,小结前期研究工作。形成中期评估。
4.课题组探讨后期研究工作,修正研究实施方案,确保后期研究工作顺利成功开展。
(五)开展“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系列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教育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在实践活动中,课题组拟从活动步骤、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活动对象、活动层次等几方面入手,按照活动目标实施活动内容,掌握在实践活动中的教育效果,目标完成情况。此项工作由洪敏、课题组研究人员于2017年12月集体完成,最终形成具体活动方案。
1.2016年9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布置教育实践活动安排。2.2016年9-2017年12月,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3.2017年12月,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分析、讨论实践活动教育效果,总结目标完成情况。形成“实践研究”具体活动方案。
4.阶段成果:活动文字、图象和多媒体资料,活动具体方案合集。
(六)总结提炼,形成成果
1.整理研究资料,修改研究论文,评价方案,教育活动等于2018年5月完成。
2.预期成果:
(1)“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调查问卷及使用说明。(调查问卷、使用说明)
(2)“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数据分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3)“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现状因素”的表现类型与特征分析,实践的目标与措施,理论文集。(论文)
(4)“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系列实践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活
动目标。(活动方案)
(5)活动精彩片段以及多媒体文件。(活动文集、动态图像文件)(七)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1.目的:力争成功结题
2.形式:课题组集体研究,由江山、王川总结提炼,撰写“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总结报告,填写结题申请表。请乐山市教科所进行结题论证。
3.此项工作于2018年7月完成。
(1)课题组集体研究,总结课题研究情况。(2)总结提炼,研究成果装订成册。(3)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4)向峨眉山市教研室、乐山市教科所提出结题申请。(5)填写结题申请表,并上交。(6)结题鉴定会。
峨眉山市桂花桥镇第二小学课题组
2014年9月
第三篇: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掷于脑后,不愿修改,即使部分学生愿意改,也缺乏一定的方法,这样哪怕写完一篇又一篇,也难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当前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大量问题,具体表现在:
1、老师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了作后指导。
2、学生缺乏修改习作的意识、兴趣。对习作兴趣不浓。
3、缺乏修改习作的方法。
4、老师无法从“精批细改”作文的传统做法中走出来。
5、学生平时的阅读少,积累少,学生的作文写作思维不够开阔,语言不够精彩等。
鉴于以上原因,我计划以此课题为突破口,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的深刻、系列的研究,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课题核心概念。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自己修改作文就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在作文批改中,加大学生全体参与力度,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三、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1、当前小学生写作方法的调查与研究。
2、学生学习自己修改作文的研究。
3、总结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有效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2、著名作家老舍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意思是,一篇文章只有经过反复地修改,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其更加完美。
3、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就在于修改。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标对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要求,要求”中年级“能修改有吗,明显错误的句子。”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可见,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既提高了学生的修改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五(1)班学生。
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调查法:通过相关调查,进行结果分析,找出学生修改作文的不足之处。
2、文献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信息,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借鉴,拓展研究视觉,制定处理把握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边行动边研究。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研究,进行经验总结。
七、课题研究步骤及具体工作。
(一)、准备阶段(2009.6月——2009.8月)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具体工作如下:
1、调查老师队习作教学的看法及学生对习作的认识,得出数据,并写出了调查报告。
2、写作完成课题实施方案。
调查报告由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调查问卷
五年级(1)班写作情况调查问卷
1、你喜欢写作吗?为什么?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
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写周记吗?
()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3、你在暑假中读了几本课外书?叫什么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们是怎样修改作文的?能说几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老师应该怎样教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出了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你进入五年级来自己写作了多少篇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的调查问卷
1、你喜欢教作文吗?
A
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赞成吗?
A
赞成B
不赞成()
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学生自改作文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对怎样给学生修改作文提出几条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情况调查表
五(1)班学生对习作常识情况调查表
题号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A
16%
B
50%
C
34%
A
23%
B
39%
C
38%
喜欢
61%
不喜欢
39%
知道
87.5%
不知道
12.5%
能说
82%
不能说
18%
知道
87.5%
不知道
12.5%
没写
62.5
1-3篇-
19.6%
四篇以上
17.9%
中高年级语文老师对学生习作看法的情况调查统计
第一题:喜欢教作文的五人,占62.5%。不喜欢的三人,占37.5%.第二题:赞成老师精批细改的二人,占25%。不赞成的有六人,占75%.第三题:赞同学生自己修改七人.有一人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题:大多数老师能提出很好的建议。
(第三部分)写调查报告
(已在博客上)
(二)实施研究阶段(2009.10月——2010.1月)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好处;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在研究中行动,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的主要工作有:
第一、研究老师和学生情况,反思总结教师及自己的教学情况,提出几点忧虑及解决策略。
忧之
一、教学生作文的语文老师,只注重作前的指导,忽略了作后的批改。
忧之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文,更是没有规律,没有多少成功的可供推广使用的模式,作文教学效果差,学生无趣,老师很累。
忧之
三、老师无法走出对学生习作“精批细改”的传统教学理念。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写心得体会。
2、大胆尝试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总结经验。
3、讲作文公开课,供同行们借鉴。
第二、研究学生在自己修改作文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1、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学生对修改作文的认识不够。
(2)学生不知从何下笔。
(3)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2、针对以上情况我提出的侧略是:
(1)让学生明白修改作文是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
(2)采取一步一个脚印的方法,从最基本的改法做起,让学生感到不吃力。
(3)教学要求因人而异,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例如:写一次活动,我先带领同学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然后给他们一个突如其来的要求:
(一)把刚才所玩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的最精彩。先分四人一小组说,一人说三人听,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选代表在班上说,大家评议。
(二)把刚才所说的内容写下来,看谁写的好。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了。
2、教给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方法,给学生分类,如:写人、写景、状物等。并分阶段,给一定的时间观察一类作文,有时分小组观察(只限于写景、状物等)大多是自己随意观察,教给他们观察事物的要领。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难了,兴趣也就慢慢提起来了。
3、抓住学生闪光点,大加赞赏。这一点对学困生用得最多,他们的习作哪怕内容不具体,中心不突出,但文中有一个比喻句,有一个精彩的词语,无哦也会在评语中写几句表扬的话,使他们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会爱上写作。
4、佳作展示。每次习作完后,我都会把写的较成功的文章筛选出来,有时办一期作文竞赛栏,把所选的作文贴在教室里,供老师、同学欣赏。有时把好的文章分类装订成作文集,在班上传阅。被选上的学生喜不自胜,他们对写作兴趣越来越浓,没有被选上的也是羡慕不已,暗下决心把作文写好。
其次,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
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兴趣,就爱写作了,一次习作完成,并不标志着你的作文已成功,要想成功,就要学会修改。为此,我尝试了一些最基本的修改作文的方法。
A、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
(1)自己独立修改,按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读时要注意每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边读边把错字改过来。把不准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老师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差异有针对性的辅导。
第二步、逐段细读习作。错字、标点以解决,那就要注意句子的准确性。学生一段一段地细读习作,若发现用词不当、句子写得不准确,要一一进行修改,这一步用的时间多,一遍下来还不够,要反复地读,多次修改,到自己觉得段落通顺为止。
第三步、通读全篇习作。如果发现字、词、句用得不当者,再一次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光自我修改还不够,还要相互修改。
(2)、相互修改
让两个作文水平差不多的学生交换,分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交换习作,大声朗读,根据自己独立修改的方法给同学修改。
第二步,改完后,提出不足的地方,如:用词的恰当性、句子的优美性等。
(3)、再一次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根据同学提出的不足和建议,再一次修改。改完后,反复朗读,直到满意为止。
刚开始每一次习作课都要采用此方法,开始采用时,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写作能力差的学生,更要个别辅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能力的提高,所花的时间并不多,学生也感到轻松,写作兴趣也越来越浓。
要使学生真正做到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提高,就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
B、修改作文方法(二)
(1)审题意。
有人要问,在习作前就要做好这一点,不错,学生作文写完后,回过头来再读习作要求,明确写作目标,自己的选材是否符合题意,本次习作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这一步必须做。
(2)反复诵读习作。
通读自己的习作,按最基本的方法修改,改时,看看各段是否符合题意,与要表达的中心是否紧密相连,不符合者删去或修改过来。
(3)整体感悟习作。
完成两个要求:第一、写作顺序是否清楚;第二、内容是否具体。
C、修改作文方法
(三)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修改方法也随之改变。首先读习作要求,明白本次习作的内容、要点是什么,选怎样的材料才符合,这一步完成后,在头脑中拟定一个大略的提纲,再按一下步骤进行。
(1)全班以四人一小组,按次序分别说出自己要写的习作题目及内容,说时注意这几个方面:第一、详写什么,略写什么,按心中提纲说。第二、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说时其他三人听,并商讨该生选材是否合理,四人都说了,统一了意见,方可动笔写。
(2)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开始写草稿。在写作时,注意句子的表达,用词的准确性,尽量做到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准确地运用进去。草稿写完后按一下步骤进行:
(一)自己独立修改作文。
(二)一四人一小组修改。
(三)再一次独立修改。
(四)誊写在作文本上。
(3)誊写好的作文怎么办?以前都是老师花大量的时间批改,既浪费了时间,对学生也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大胆的尝试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第一步、佳作欣赏,在班上选一篇佳作投影出来,要求作者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然后畅所欲言,学生可积极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能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该篇文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优美的句子。(2)准确生动的词语。(3)用得恰如其分的字。(4)选材上也能给予一定的评价。(5)结构安排如何。这几个方面都能准确的说出理由。
再好的一篇文章,也有不足之处,别小看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发现问题可行了,从字、词、句、段、篇上都能指出不足,令小作者信服,令全班同学惊叹。
最值得开心的是,同学们能指出不足,也能够给小作者提出如何改正的建议。团结起来力量大,通过全班同学智慧的力量,一篇更完美的佳作诞生了。
第二步、差作剖析,找一篇不是很成功的文章投影出来,作者自己读文章,其他同学边听边找不足之处,然后自由发言。根据学生所提缺点,老师在文章中划出不足的地方,让多个学生提出建议、办法,老师给予点评,并当堂修改,修改完后,让该文章作者再读。
第三步、分小组批改。把作文按好、中、差分类,分发给各个小组。由组长负责,一本一本地批阅。组长读习作,其他人听、看,自由提出优点和缺点,小组商讨好后,由组长执笔,写好评语。
第四步、老师审阅。
把文章收上来老师审阅,根据不同等次装订成作文集,在班上传阅,让每个同学都欣赏到其他同学的作文。
这种方法十分好,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他们也懂得了文章写后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救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方法。
(三)总结结题阶段(2010.7月——2010.10月)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读书计划。
1、读书目标。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2、读书要求:(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2)对一些重要书籍做批注、写心得。
3、读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鄂西教研》、《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新课标语文总动员》
4、主要措施:
(1)在课外和休息日主动学习。
(2)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3)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1、我撰写的作文论文在州级刊物上发表,并获一等奖。
2、我在恩施民族教育网上发表三篇论文。
3、我在建始教育信息网上发表论文一篇。
4、我在乡级学校讲的作文公开课一等奖。并得到县教研室专家的高度评价。
5、我辅导的学生多次在校级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6、在课题研究期间内,先后撰写了经验性文章、案例、教育叙事共计十一篇、结题论文一篇、读书笔记三篇。
7、由于本人的工作努力,学生再多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作文,优分就占总人数的60%。我在课题研究中读书量明显增加,理论知识得到有效的充实和提高。教学能力较前也有大福大度提高。要感谢县、州教科室给予的课题研究的机会,帮助了我的专业成长,我将加倍努力,认真执教,培养更多的优秀小作者。回报和奉献教育事业。
十、问题与反思。
课题研究中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具体有:
1、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读书的机会少,知识面较窄,所写内容收限制,写作也是量少,有待改善。学生在批改作文时,给学生写评语的准确性还要提高。
2、对于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
3、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偏低,尚需大面积提高。为此我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第四篇:浅谈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题目:浅谈学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批阅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成效却往往时倍功半。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培养意识到指导欣赏、从示范批改到自改互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主修改 培养意识 指导欣赏 示范批改 自改互改 学习语文的根本是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学习表达,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习作向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块难点,一块难啃的骨头,尤其是每一次的作文批改,更是让老师头疼。每个单元有单元作文,为了练笔每个星期还有周记,有时候还有课后的小练笔。老师忙于批改成山的作文,花了大量时间在作文批改上,可却没有多大的效果,把批改完后的作文一发下去,很少有学生细致地阅读老师的评语、修改指出的问题,相反,很多学生看也不看,或是看看等级就完之大吉,对老师付出的那么多心血熟视无睹,批阅作文的成效时倍功半,学生并没有在老师批改的指导下得以提高习作水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效果,成为了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那有什么有效的策略与方法,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第二学段(3-4年级)就开始提出学习修改习作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尝试着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指导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以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树立意识,是培养自主修改习惯的前提。
意识决定行为,要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我们得首先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意识。我常常告诉孩子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名家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促使孩子们在头脑中树立修改的意识,体会每读一遍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发现。要求学生每次的习作,写完后,一定要反复读,看看是否中心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看看是否把句子写得通顺明白,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对于单元作文的训练点加以关注,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是否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爱”主题习作,事情是否写得清楚、生动,是否写得感动人心,是否运用恰当的修辞
手法使语句优美形象等,一定要反复修改。逐渐树立习作后及时修改的意识,有了这种自主意识,才能逐渐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
二、指导欣赏,是培养自主修改能力的基础。
修改评阅习作,应该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可习作的好与坏,没有标准的答案,评判文章的好与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读了一篇文章后,能否感受到这篇文章的优美与否,感人与否,生动形象与否等,这与一个人自身的欣赏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欣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习作自主修改评阅的质量。那么欣赏水平如何形成,如何培养?
(一)课堂阅读学习中形成。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带着习作的意识走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立意有何高明之处,中心如何表现,围绕中心如何选择材料,安排材料,处理详略;学会欣赏文句美在何处,形象生动在哪里,如何巧妙用词用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观潮》一课的教学中,把描写大潮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震得大地都快颤动起来。”与“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作比较,体会到作者抓住潮的颜色和数量,用上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教学《鸟的天堂》,指导学生欣赏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颤动”能换成“抖动”吗?为什么?在品读中,学生感悟到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那绿色中涌动的生命力,极致地赞美了榕树那勃勃的生机。如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体会如何欣赏美文,逐渐提高欣赏水平。
(二)平常阅读积累中形成。
积累与训练就像是习作的两扇翅膀,缺一不可。语言的积累能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就如同见多识广一样,优美的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多了,积累的好词佳句多了,自然而然,储存仓库丰富了,感悟能力、欣赏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于是,我倡导孩子们尽量多读书,争取家长的协作,多给孩子买书,督促孩子多读好书,学校里挤时间读书。早上,自认为语文书上的内容都熟读了的,可自行阅读课外书;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阅读十五分钟;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
静心阅读。尽量做到家中读,学校读,平时读,假日读,让阅读在学生心中渐渐扎根。同时,让学生边阅读边积累优美片段,可勾画,可摘抄,可批注,在阅读积累中,提高欣赏水平。
(三)欣赏同伴佳作中形成。
同伴的优秀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这就是我们的身边的同学的作品,他们感到亲切、可学。不论是单元作文、小练笔、还是周记中的好文章,好片段,或是报刊杂志上我们同学发表的好文章,一有机会就展示,让小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而后,或老师读读评语、评点评点,或生三言两句地评点,欣赏美词佳句,感受构思的独特等,以助于提高欣赏水平,同时,小作者从中获得小小的习作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大家的习作兴趣,习作-----成功-----展示----再习作-----再成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习作、欣赏水平得以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
三、示范批改,是培养自主修改能力的关键。
如何修改习作,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需要学习修改评阅的方法。模仿就是一种学习,我们要给予示范与指导,从哪些方面修改,怎样修改,都要作反复的、层层深入的示范与指导。
(一)注重评讲,明确修改的内容。
课程目标里,第二学段(3-4年级)中开始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习作讲评中,除了指导学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和标点符号外,还要重点围绕一个训练重点、难点予以点评、修改。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重点与难点是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那么,在讲评习作时就紧扣这个要求,以一篇优秀的习作作范例,指导学生寻找、勾画出习作中有力表现中心,体现真情实感的描写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的语句,尤其是这个单元的新的训练点——环境描写,更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在欣赏学生的佳作后,更重要的是就一些共通性的问题,以一篇文章为例,引领着学生共同修改,指导孩子们感受如何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如何修改得形象、具体、生动,以提问的方式等指点小作者如何写得更清楚、更形象等。如五年级第一单元“与书的故事”主题习作,借助一个故事表现爱读书的情怀。有些同学写得空
洞,不具体。针对此情况,我以一个孩子的习作《书的诱惑》为例进行评讲。文中有一段写很晚了,小作者被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训斥后,不情愿地躺在床上,然后耍了个小伎俩到客厅拿到书回到卧室偷看。她写道“上床后,我惦记着《查理九世》,就装模作样地爬起来,打开门,来到客厅里假装喝水,趁机迅速抓起沙发上的《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藏在衣服里,一溜烟地跑进了卧室。”其实这个细节很值得描写,只是太空洞笼统了,这种现象是一种通病,怎么指导呢?于是,首先肯定选材很好,再引导孩子们细读,点评,说说需要修改的地方。有的说,惦记书时,心里怎么想的,要有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有的说来到客厅没有被妈妈发现吗,和妈妈说了些什么,要有具体的语言描写;有的说是怎么假装喝水的,不担心被妈妈看穿吗,把书藏在衣服里,跑的时候就不怕掉出来吗,要有生动的动作描写„„这一个个问题,帮助小作者打开了思路,多次修改后,文字变为了“上床后,我心里痒痒的,惦记着《查理九世》,可妈妈在外面“监视”,怎么办呢?哈哈,有了,可以去喝口水,然后把书藏进衣服里带进来看,哈哈,我真聪明。于是,我装模作样地爬起来,打开门。看着电视的妈妈立即质问:“你干吗?”我吞吞吐吐地回答:“我„„我起来喝口水,不„„不可以吗?”“快喝!喝完去睡!”妈妈狮子般地怒吼道。我磨蹭地喝着水,瞟瞟妈妈,嗯,看得正起劲,俺迅速跑向挂钟,佯装看看沙发上方的时间,右手迅速抓起沙发上的《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藏在衣服里,转身扶着肚子,一溜烟地跑进了卧室。”那一个个问题的解答,正是孩子们把文句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的过程,这样的评讲有效地帮助了孩子们学习如何从内容上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拓展教学,教给修改的符号。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并没有专题训练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但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可以被作为训练的凭借。这课的教学中,在对课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给学生正确使用增加、删减、调换、改正、分段等修改符号,如何圈出好词、勾出好句等,以使得既文面整洁,又修改、评阅得清楚明白。这样的修改方法需要在日常的修改病句的训练、习作评讲等教学中经常性的渗透、训练,不断强化运用。
(三)欣赏评阅,指导点评的方法。
点评是语言提炼的一个能力。学生学会点评,可帮助其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
去感受习作的方法。无论是指导学生欣赏佳作,还是共同评阅修改有共通性问题的习作时,老师都要有针对性地评价,或是根据单元训练点,或是习作的独特之处,或是共通性的问题有重点地点评。同时,也要求学生学着这样点评,对于习作的优点,大力赞扬,对于问题,巧用“希望、如果、建议”等词,善意而委婉地指出,如有的小老师对同伴点评道:小作者所写故事清楚,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司机阿姨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得细腻,如果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就更„„学生借助点评,在习作方法的习得上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有效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自改互改,在激励中形成自主修改的能力。
(一)自改互改有机结合。
课程目标里,第三学段(5-6)年级)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就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既要指导孩子自改,也要激励同学间互相修改评阅。指导学生先自己反复修改,勾出好词佳句,更重要的是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勾画,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学习联想与想象,则着重勾出联想与想象的句子;第三单元的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则着重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这些方面加以补充完善,以此强化习作指导的单元训练的重点目标。同样,同伴交叉修改评阅也是抓住这些点进行勾画,改错字,改错词、改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补充得更具体、生动、形象等,同时,要评定出等级,用习得的点评方法写出评语。通过自改和互改,在激励中促发自主修改的动力,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能力与水平。
(二)保证时间保证质量。
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的修改往往应付了事,能主动自觉认真修改的并不多,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安排时间修改往往流于形式,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每次单元作文草稿或周记完成后,或利用课堂或利用周一的早读时间,给足时间,要求学生至少自行修改两次,再请水平比较高或至少相当的同伴按照评阅的要点互相修改评阅,然后本子交回本人,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完善。老师批阅返回本子后,要求一读评语,二改错字、错词、病句和不恰当的标点,三读补充完
善再次深入形象描写。如此训练,保证修改评阅的质量,学生渐渐习得修改的方法,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逐渐形成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离不开自主修改评阅的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阅读积累中提升欣赏水平,习作讲评中习得修改方法,自改互改中运用修改方法,这样的自主参与,既能减轻教师负担,更能真正发挥习作修改的作用,提高修改评阅的效果,促进学生自主修改评阅及习作能力的有效形成,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第五篇:高燕《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课题研
究实施方案
神木县第六小学 高 燕
神木县第六小学 路艳妮
神木县第六小学 曹志玲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意识和能力,学会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践行有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兴趣是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兴趣在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动机的最活跃的成分。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受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制约,很容易使学生对训练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动机。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试图通过下列策略,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
(1)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将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选好阅读材料,引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阅读训练中,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动却有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保证阅读教学组织地系统,严密,循序渐进和深入,而且阅读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开一把锁,上一层楼,心驰神往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3)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心情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4)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参与掌握知识的感情,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我们将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阅读习惯的训练
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性阅读习惯是小学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1)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 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知识。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另外,要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的主观能动,使学生失去了很多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率。因此教师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3)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实际上,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再者,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材料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所以在训练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4)课外阅读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师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可布置一些对质和量要求有弹性的作业,注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留有不同要求的练习作业。这样,通过阅读作业,我们便可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课程标准还指出:“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外阅读总量低段不少于5万字、中段不少于40万字、高段不少于100万字)。阅读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河山,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方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分析探讨“自主阅读兴趣方法”对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影响,探讨农村小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不高的问题,以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基。我们提出几点策略:
1、研究思路:
首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规定课时,以确保学生在校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帮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途径和方式。还与家长联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家长也要认识到子女阅读课外书是有益于、有助于文化学习的。教师要推荐适合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并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读书计划,搜取学习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如建立班级图书角、举办“好书我推荐,快乐众分享”、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课文学习阅读链接、课文延伸阅读等,让学生有书可读,有主动去读书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还要积极开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举办红色经典故事会、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不定期组织学生阅读竞赛、开辟古诗词欣赏和名言警句小专栏、每天利用晨诵10分钟个人课外阅读展现,午读20分钟自主读书,评选和表彰阅读小能手等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又可以更灵活更直观地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能力。
2、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把握阅读方法的类型,从文献中确定课题的界定和研究内容。
(2)问卷法:通过对家长和学生一系列问题的调查,准确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数目、时间、类型等
(3)观察法:通过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现状及成因,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选取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代表性。
(4)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直接或间接交谈,了解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包括阅读兴趣、阅读倾向、方法、阅读范围等)等。(5)行动研究法:召开不定期的课题研讨活动,举行观摩课、研究课,撰写实验论文,开展读书活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
(6)经验总结法:及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用以指导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课题研究拟初步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 进行实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学情,第三阶段: 收集相关数据和前沿研究成果(2013年8月—2014年6月)
第四阶段: 进行分头实施;课题组成员及时收集资料,教学反思。
(2014年6月--2014年10月)
第五阶段: 撰写结题报告(2014.10—2014.12)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研究要达到以下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形成强烈的读书愿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学生掌握一些科学读书的方法。
(三)、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指导方法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整个学校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六、预期成果及形式
1、文字成果:各类调查资料、论文集、学生作品集。
2、图片成果:学生阅读活动图片、其他图片资料。
3、可操作性成果:优化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4、学校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