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名师知多少
小学数学名师知多少
小学数学名师知多少
1、吴正宪,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多年来,吴正宪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取得显著效果。她曾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课,得到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她还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摄制教学录像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播放。《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等单位为她联合举办过教学艺术研讨会。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等。
2、李
烈,女,蜚声国内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她也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她还获得过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等荣誉。
3、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北师大版”的编写和实验指导工作。
4、钱守望,男,1967年4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1993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会”荣获二等奖,2000年在全国小学数学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国家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策略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做课百余节,作报告60多场,特约为河北省电教馆、全国义务教材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录制了多节示范课。在全国多家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所写论文多次获各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多家小学生课外读物上发表辅导性文章近20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种教学辅导用书二十几本。
5、刘可钦,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十杰”教师。现任中关村四小校长,同时兼任海淀中心学区副校长、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6、刘德武,男,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小学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刘老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他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在后退中前进”和“跳出数学教数学”,逐步形成了“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他先后五次被评为北京市及宣武区先进教师,1994年在宣武区教委隆重召开的“刘德武课堂教学特色研讨会”上,被授予“第一批学科带头人”称号。
几年来,刘老师在北京市和全国许多省市做公开课或学术讲座百余节次,老师们普遍反映他的课新颖、独特、富有哲理。刘老师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的徒弟中有很多已锻炼成长为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学干部或教研员,其中刘延革老师代表北京市参加2001年全国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
7、张齐华,男,1976年6月出生,小学特级教师,本科学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科室主任.有“数学王子”之称。2005年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四十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先后被评为南通市骨干教师、市十佳青年教师、市十佳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人民教育》、《小学青年教师》等刊物对他的教学艺术作过专题报道。曾30余次应邀到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浙江等地上示范课和讲学,深受专家和教师们的好评。
8、黄爱华,男,1966年9月生,江苏金湖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爱华同志从教以来,对小学数学教学艺术孜孜以求,如醉如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这一宽广的领域中,辛勤耕耘,成绩斐然。现已成为我国颇有声望的青年教师。1994年4•月他荣获深圳市小学数学新颖课评比和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同年代表深圳市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计划单列市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1995年4•月他代表广东省参加在海口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二届观摩交流会教学评比,再获一等奖。他36次在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并作专题讲座,产生了一定影响。1994年10月为全国小学数学第六届学术年会作观摩课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他的课堂教学形成鲜明的特色。他在《小学数学教师》、《中国小学数学教育》、《上海教育》、《广东教育》、《江苏教育》、《河北教育》、《浙江教育》、《云南教育》等全国十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百余篇,荣获上海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举办的全国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两次获全国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理论研究论文评审一等奖。曾参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课题研究工作,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做出贡献。他曾参与编写正式出版的少儿读物计十二册约六十万字,编著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八十多万字。与人合著的教学研究专著《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究》一书,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并被指定为师资培训教材。他多次在全国引探教学法学术研讨会上作示范课,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引探教学法教例精选》任副主编。近年来,他研究的课?quot;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不断深入,在《河北教育》杂志上连载文章六十篇。1998年4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的40万字专著《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较系统地总结了他的课堂教学艺术。
1994年黄老师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并被收录入《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普教卷)。1995年被评为”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荣获”鹏城青年功勋奖章“,并被评为”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9月,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
9、潘小明,男,1960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数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连续三次被中共宝山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宝山区青年尖子”。他专注于“小学数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研究”。自主探究学习专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放。他曾获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还应邀去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学。98 年被命名为“宝山区首批小学名师”,出版有《潘小明论文教案选》。
10、徐斌,1969年出生,本科学历,现任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职称,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1992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课选拔赛第一名,代表江苏参加全国首届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获二等奖。2000年获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观摩课评比一等奖。曾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2004年获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1届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先后应邀到北京、广东、上海等20多个省市作公开教学200多次,在《人民教育》等20余家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现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研究。
11、夏青峰,男,1971年1月生,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本科学历,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士实验学校副校长兼国际部主任。先后被评为江阴市十佳科技青年,江阴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无锡市师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二批培养对象,中国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兼职研究员。
12、林良富,男,浙江奉化人,1968年3月出生,华东师大教育与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中共党员,浙江省中小学“5522”名师名校长首批培养人选、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曾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宁波市首批名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全国计划单列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课比赛一等奖,论文在全国年会上交流并获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有30余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主编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大型教学丛书---《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分册。被浙江教育学院特聘为全国第三期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主讲教师,被宁波市教育局聘为市骨干教师学科培训导师。多次应邀前往青岛、徐州、杭州等十几个城市上观摩课、作专题讲座,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
13、刘永宽,男,1963 年 8 月出生于浙江宁海,1978 年 11 月参加教育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浙江省小学数学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宁海县实验小学校长。在 27 年的教学生涯中,先后被评为宁海县十佳教师、宁波市名师、宁波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宁波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浙江省特级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他勤于求索、乐于进取,在全国、省、市各级教学评比中屡屡获得一等奖:宁波市小学数学教坛新秀一等奖,浙江省录像课评比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娴熟而富有魅力的教学技能使刘永宽的课堂教学流光溢彩,曾被邀请参加由国家教育部师范司、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 2002 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名师名校长论坛”作专题论坛,中国教育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播放了其课堂实录,其人物专访在《小学数学教师》、《浙江教育报》、《宁波日报》等多家媒体醒目刊登。2001 年 9 月作为浙江省两名教师代表之一赴北京参加全国模范教师表彰大会,得到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刘永宽教学不辍、笔耕不倦,曾十多次在省、市教研会上开课作讲座,曾受国家教育部委派赴贵州贫困地区支教,讲课面遍及省内外
多个县、市,累计听课教师人数超 5 万人次;曾发表或主编论文、教材、教案、课堂实录、学生读物达 60 余万字。
敢立潮头乘风去,上下求索苦登台。勤勉铺就事业路,汗水浇铸成功碑。这就是在刘永宽身上张扬着的一种精神,一种风范。
第二篇:小学数学名师汇总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
吴正宪 女,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部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多年来,吴正宪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取得显著效果。她曾在我国二十多个省市作观摩教学课,得到专家和教师的好评。她还作为原国家教委首批推荐的优秀教师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摄制教学录像片,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播放。《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等单位为她联合举办过教学艺术研讨会。她发表教学论文三十余篇,专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等。
李 烈 女,蜚声国内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是第七、八、九、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她也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北京教育学院的兼职教授和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她还获得过全国和北京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首届首都楷模、香港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之杰出奖等荣誉。
华应龙男,1966年6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2001年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995年,获江苏省中青年小学数学教师优秀课评选一等奖。1992年、1995年、1998年三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2000年,获《北京教育》“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会评审论文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中师毕业生,江苏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近年来,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上观摩课、做讲座,中国教育电视台曾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北京教育》等20多家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20多本教学用书。先参加了“苏教版”、“北师大版”的编写和实验指导工作。
钱守望男,1967年4月出生,河北唐山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先后荣获市、省小学数学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1993年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江西南昌举办的“首届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观摩课交流会”荣获二等奖,2000年在全国小学数学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国家级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呈现策略研究》荣获全国一等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各地做课百余节,作报告60多场,特约为河北省电教馆、全国义务教材研讨会、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录制了多节示范课。在全国多家教育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所写论文多次获各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全国多家小学生课外读物上发表辅导性文章近200篇,主编和参与编写各种教学辅导用书二十几本。
刘可钦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第三届全国“十杰”教师。现任中关村四小校长,同时兼任海淀中心学区副校长、国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刘德武 男,57岁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小学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刘老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教研工作,他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提倡“在后退中前进”和“跳出数学教数学”,逐步形成了“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他先后五次被评为北京市及宣武区先进教师,1994年在宣武区教委隆重召开的“刘德武课堂教学特色研讨会”上,被授予“第一批学科带头人”称号。几年来,刘老师在北京市和全国许多省市做公开课或学术讲座百余节次,老师们普遍反映他的课新颖、独特、富有哲理。刘老师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的徒弟中有很多已锻炼成长为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学干部或教研员,其中刘延革老师代表北京市参加2001年全国课堂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
潘小明男,1960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上海市数学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连续三次被中共宝山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宝山区青年尖子”。他专注于“小学数学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研究”。自主探究学习专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放。他曾获上海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还应邀去全国十多个省市讲学。98 年被命名为“宝山区首批小学名师”,出版有《潘小明论文教案选》。
曹培英男,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多年来,单独编著或参加编写的已出版的数学教学专著、教材、辅导书有《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教师之友.数学卷》等15种,先后在多家教育报刊上发表数学教学研究文章38篇,累计逾百万字。参与研究的教改课题曾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并有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黄爱华 男,1966年生,江苏金湖人,广东省特级教师、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深圳市福田区教研室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媒体教学研究部副主任。1985年从教,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应邀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场学术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示范课并做专题讲座。曾三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参与编写少儿读物计15册约100多万字,编写教学论著和教学参考用书120多万字。策划小学数学专业网站-华博士小学数学热线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钱金铎男,41岁,特级教师,浙江省舟山市小学数学教研员。从教20多年,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舟山市“十佳新人”等荣誉称号。多年来,钱金铎老师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八十年代他就注意到学生课业负担偏重,思维机械,能力不强,因此他开始了“愉快活动操作,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的教改实验。6年的汗水换来丰硕成果。毕业成绩人均96.4分,优秀率100%。在辅导学生参加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取得明显成果。近年业,他20多次去省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和示范课,听课教师达几万人次,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朱乐平男,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20余年。主要业绩: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数十篇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和多项科技课题获奖。
朱德江男,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研室副主任、数学教研员。他担任过10多年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也担任过校长。嘉兴市首批名师、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浙江省优秀教师。近几年来,他在各级各类活动中上公开课30多节,曾获嘉兴市中小学“高质量、高效率”课堂教学评选一等奖、浙江省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等;先后在省“名师名校长论坛”和全国新世纪第三届课程改革研讨评比活动中执教观摩课;多次应邀到外地上观摩课或作讲座,并获一致好评。
徐 斌男,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第一名,国小学数学观摩课评比获一等奖,应邀为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年会上观摩课,先后到北京、浙江、上海等20多个省市作公开教学100多次,在《小学数学教师》等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
夏青峰男,1971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副校长、国际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江阴市十佳青年、江阴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无锡市师德高尚好园丁、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1997年获全国第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第一名,应邀到北京、广东等地上课讲学60余次,课堂教学实录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在省级以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百篇,曾4次荣获省级以上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参与了新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参编教育书籍几十万字。2003年在《江苏教育》连续发表了十篇《全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辅导讲座》的进修文章,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朱玉如女,1959年12月出生,特级教师。19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校。现任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二十多年,她默默耕耘,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研究和改革,把知识、智能与情感编织成一堂堂科学而富有艺术魅力的数学课。早在1988年,朱玉如就在市小数年会上上了观摩课,在“雏燕杯”竞赛中夺冠,在省创新教育研讨会、省“现代小学数学”优课评比中两次摘金。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课《求相差数应用题》得到人教社张卫国主任、著名特级教师盛大启的赞许和评析,并作为典型课例推介到《小学数学教师》展示。她还多次在国家、省、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示范课,作了二十余场讲座,并应邀去浙江、陕西、上海、徐州、扬州上课、讲学,参加全国精品课展示。
吴金根男,1961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1980年12月,毕业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81年1月,分配至东山实验小学任数学教师工作。2000年7月,调任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任校长、书记工作。曾获得“苏州市青年教师‘双十佳’、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数学学科教改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师德模范”等30多项荣誉称号。得到过《江苏教育》、《苏州教育》等报刊杂志和电台、电视台多次先进事迹的报道。在省、市、区级数学评课选优中5次获奖,应邀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河南、陕西、江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内外讲课、讲学和师资培训等100多次。曾赴澳大利亚教育考察,为“香港教师赴大陆培训团”作“课堂教学的评价”学术报告。
张齐华男,1976年出生,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小学一级教师,曾多次获南通市和海门县数学教学评比一等奖。2003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评比一等奖。连续三次在“教海探航”征文评比中获一等奖,5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参与苏教版数学国标本教材的编写。曾获“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第三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总结
2010年春名师工作室成员小结
自从加入了朱晓丽老师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市相关领导的指导下,在领衔人朱老师的带领下,我觉得我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这学期的工作: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培训,听课,评课,并做了大量的听课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数学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为此,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体会在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课。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楚教材的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
因此,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只是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诀窍,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课后,我能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工作。我以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信任。所教班级的教学效果显著。我在平时能关注考试的命题,在各类考试的命题方面,有着自己一定的见解。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发扬优点,开拓前进。
第四篇:小学数学名师研讨会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名师研讨会
心得体会
2014年3月29日至3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由遵义市举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数学精品高效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在这两天半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四位教师的上课经验,使我获益匪浅,现将这几天的感受诉诸笔端:
首先,我们先听了遵义县三岔小学的栗华老师讲授的《抽屉原理》,但从她上的整节课中,可以看出栗老师有着专业的素养,她对整节课的重新整合与设计,令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大胆和智慧,接下来是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强震球老师的这一课进行精彩点评,并给我们进行主题是《观课议课与小学数学》的讲座,强老师说到:“在观课时要做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学习,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洞察力,理解他人。要发挥教学想象力,创新自我”。强老师的这番话令我茅塞顿开,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观课议课时,不能单纯的为了观课而观课,同时,要有效的议课。
其次,在听了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汤其鸣的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让我由衷的佩服汤老师思维的缜密,在处理教学环节时,环环紧扣,另外,仲老师只是在一旁进行引导,而让学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仲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汤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
力”。他的这节课,让学生“活”了,教师“退”了,课堂“美”了。
次,便是叶柱老师,从他上的精彩示范课三年级《用连乘解决问题》,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叶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有特色,整堂课中汤老师出示了一系列的课件,这让我深刻的发现叶老师非常关心生活中的细微事件,并从中找到与此关联的数学知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叶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另外,叶老师的讲座《用连乘解决问题》,也让我明白了复习课的基本流程:“先理后练”型、“边理边练”型、“以练带理”型,让我知道了在以后讲解同样内容时,可以做到有理可据,有章可循。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应当看清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了解到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与现代学生的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五篇:小学数学的名师评语
小学数学评课稿的名师评语
-欧阳艳:
这是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课,一堂用全新的教育理念突现教与学的好课。
其一,教师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套圈游戏作为教学情境,把数学知识融合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并以此贯穿全课始终。这就为学生架起了通往学习的桥梁,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是学得主动。
其二,把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其三,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本节课的另一亮点。比如:在总结连加的方法时,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教师只是画龙点睛般地加以引导,师生一起归纳出连加竖式的3种写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意识和能力。
其四,恰到好处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其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最后一道练习题,教师仅仅给出三件玩具的价格和600元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也经常要用到。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面略显不够。例如:在第一轮比赛中,比较谁胜谁负,应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教师一开始并没有强调要用套圈总数的多少来评判胜负,所以,从次数方面来说,男生两胜一负,说男生赢也是有道理的,教师不仅应该给予肯定,更应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自己找一个评判标准,这样引入新课更自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二,在第二轮套圈比赛时,男生的两次套圈得分明显低于女生时,教师如果能在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题:“男生还有没有赢的可能呢?”则会锦上添花。
第三,学生“说”的过程体现不够,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往往只满足于一、二个学生的回答,没有照顾大面积学生。
彭湘辉:
1、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2、教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几乎没有代替学生做过任何结论,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学习体验。
3、教师大胆冲破教材原有的框架,活用教材,将套圈的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活动,比赛极具开放性,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
4、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先是这节课以套圈的游戏引入新课连加,并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玩中学,乐中悟,更是因为教师营造了一种亲切,平等,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然的融入课堂,让他们的热情始终高涨。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最后设计的应用延伸题目,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实践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不足之处:教师在有一个环节擦掉了第一个学生的板书,这对那个学生是个小小的打击; 教学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化,例如在中间设计学生以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形式环来调节课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待加强,在课堂中有的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有几个小朋友却在玩东西,这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带动起来。
刘晓凤: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教师能创造性运用教材,优化内容,将连加的数学知识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套圈游戏贯穿始终,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使课堂气氛良好,教师的思想具有超前意识。
2、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气氛,发扬教学民主,本节课教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用游戏的形式将知识赋予其中,再加上亲切的语言,得体的教态,使整个课堂活而不乱,井然有序。
3、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突出算理,突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做还要会说,谭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连加的方法,更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将算理讲得清清楚楚。
4、突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教师创设了“我与丁丁比赛”的教学情境,通过比赛,使学生知道,不一定要算出总分也能判断分数是否超过丁丁,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密切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应用意识。练习有一定的密度,体现了不封顶,不保底的思想。
几点建议:同一学生回答次数过频,其他孩子发言的机会太少。其次是巩固练习的形式是以看屏幕的练习为主,学生动笔写的习题少。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结合不够。再有,课的延伸还可以设计得精致点。
丁馥荷:
这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水到渠成,如沐春风,教师教得亲切,自然,活泼,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以下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1、教学设计新颖别致,整堂课不觉得在学,而觉得是一堂套圈的活动课,学生是参与者,教师是评委,在玩中学,比生硬的说理更让人信服,更富有感染力,哪个学生不好玩,不好动?这堂课满足了学生的兴趣,所以气氛也相当的活跃,无疑,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2、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如三次套圈,每次的目的都不同,第一次引出连
加,第二次引出连加中的进位,教师并进行重难点引导,第三次是估算,也是在游戏中进行,为后来的环节打下基础,最后,用600元钱买价格不同的动物娃娃,够不够?将连加运用到生活中,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教学环节相当严谨。
3、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也把权力下放,教师只作点拔,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他们的解题思路,激活他们的思维,如套圈比赛,男女生竞争,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面和质量,让人觉得是学生在推波助澜,学生们自主合作完成了学习任务,有一点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几点建议:
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否多举几个例子;
二、在学生上台套圈时,能否交给台下的同学一些任务,如让他们算结果等;
三、课堂要有小结,但这堂课的小结过于匆忙,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