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课程,本文提出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给予革新、提升和深化。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模式已有一段时间,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两年年,也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去。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大家都深知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每个人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打造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当务之急。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
一、要加强“导学案”的设计。
1、“导学案”的设计应由浅入深,使知识问题化,使问题具体化。初次尝试应注意将预习提示“细化”,加强对预习的指导,避免不能理解概念和规律使预习停滞。
2、要鼓励学生尝试做预习笔记,找到新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自主完成导学案。这样课堂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预习中的疑问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3、要深入了解学生。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不同与一般的教学思维,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将“备学生”与“备教材”有机的联系起来,让“预习提示”的设计方案更进一步的接近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展示的教学设计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要加强合作学习。
加强合作学习是“预习”实施的关键。学校定期开放实验室要落到实处,学生可以学习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上机探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预习与讨论与上机探究,它可以充分活跃学生的思想,增加彼此学习的经验和机会,使学生在获得自我可能性认识的同时,又能通过合作与交流,学到他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看到自己尚未发觉或发现的自我潜能,培养自信心。
三、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遵循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要对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探究与创造能力、课堂教学表现能力等综合评价,形成对学习小组及某学生本阶段或本学期的整体评价,真正发挥学习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创新小组评价机制,坚决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评价调动积极性,把评价当成一堂好课的佐料,流畅自然。
四、做反思。教学设计的完成,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这一次备课的结束,还需要进行课后的反思。课后的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自身理论的提升;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我们就能更漂亮地备好下一堂课。如此良性循环,我们的教学水平将会大幅度地提高,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出色。现在的新课程实施中的最大问题,不是教师有没有能力去实施,而是从思想上有没有认识新课程的意义,不愿意改变。鸟群从天空飞过,希望不要只留下少许洁白的羽毛和气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角色,不做纯粹知识的灌输者,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领者、组织者和欣赏者,一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质疑、思考、合作、讨论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二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暴露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貌似遵循课改要求、实质偏离课改理念的教学行为应运而生,致使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低效或无效现象。因而,激活课堂,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那怎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专题一得学习,体会如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而高效的教学就是立足“新课标”: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同时,我们要努力做到: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性的,我们不能使用权统一性和整齐性的练习,因为那样会使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因此我们应正视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各自不同地发展。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自由选择。
第二,让课堂回归真实生活。
第三、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操作性、实践性是最主要的学科特点,这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标准。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只有积极思维,多动手操作,才能提高计算机水平。例如,对于刚接触电脑的学生,鼠标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的讲解是非常好理解的,在实际操作中就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这时就需要学生多练,多动手。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玩一些练习鼠标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练,练中玩,这样不仅寓教于乐,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操作鼠标的技能。对于画图过程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也只有让学生多画,临摹画,指定主题作画,自创主题作画,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能力。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小学信息课是一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科,出于这一点,许多信息教师都会觉得既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那么课堂的效率自然会很高,因而忽略了建立高效课堂这一方面。其实我觉得兴趣只是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学习的目的性还没有达到一事实上的层次,故在课堂上的学习也只是处于表象的一种热情,真正领会的却不是很多。所以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更应注重高效课堂的建立。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我在建立高效课堂方面做了如下几点总结:
一、师生交流绿色化
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老师和同学一起学习的氛围,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已经不是很陌生了,一些简单的操作也掌握了一些,如果这时教师还是采用传授式教学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一起讨论着学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效果、兴趣,从而达到调节教学的目的。在这方面,我和学生建立了一条课堂交流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传递信息的是我们约定好的一套动作语言:拍拍手。当我听到有拍手声时就知道有的学生需要求助,这时再适时的去帮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更强。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而言,我们还可以用空间留言,从面在课下也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上的这条绿色通道让师生体验了默契,教学内容遵循大纲,但看似是学生在拟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上来了,高效的第一步也就达到了。
二、课堂训练立体化
信息课的课堂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几乎整堂课都在动手操作,面对一计算机的吸引,学生很难再去认真的听老师所传授的新知识,这时如果采取“广播”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反感。这就要求课堂训练时有一定的技巧。以下是我从以下七方面进行分析:
1、展示目标,分配任务:师生共同确定目标,学生对本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基本的了解。教师结合学习目标,通过小组组长给学习小组分配探究学习的任务。例如在三年级“用规则图形画图”这一课中,我让学生首先明确这节课只是用“圆”这个工具,如果有的小组不是用圆来做图就“违规”了。这样学生自然的就会把精力放到这里。
2、组内分工,自主探究:各小组组长根据本小组成员的实际水平差异及个人愿望,把本小组所承担的任务向本小组成员分配更加具体的任务。各成员领到任务后,根据学习目标和所分配的任务,贯彻自主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问题进行大胆剖析,明确思路,形成对问题的独到看法。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在下一环节中利用集体智慧解决。此环节落实与否的关键是合理分组,学习小组以2到4人左右组成为宜,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小组内由教师指定或定期选举正副组长,负责组内学习、活动、检查、监测、考核等组织工作,保证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运转。注意小组内男女生的搭配,落实好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逐步落实“兵”教“兵”策略。例如在讲授课文时,我先是展示了一下成熟的作品,然后把问题全部留给学生,学们们对课题有了兴趣自然的会去课本中找相应的命令,几个成员把找到的进行交流后组成一段能发出声音的程序,这样的成就对于学生来说比教师单纯的传授要好的多。
3、互助学习,相互答疑:即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兵”教“兵” 策略。在交流中相互答疑解疑,并对仍存在的疑问寻求解决方法。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化,继而去伪存真,逐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4、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即组内交流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为小组展示作准备。学生在相互质疑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重新修正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组内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初步的内化知识体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组长组织本小组推荐代表,为展示本小组的新成果作好准备。这充分使用了学生的“竞赛”心理,例如在三年级“精心之作”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采取让每位学生作一幅画的方法,而是让每们学生对这自己心中的作品进行粗略的构思之后进行小组作业,让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合作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互补。
5、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在教师的调控下,各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这一名代表,须是学习中下游的学生。目的:一是督促在第二步的探究学习时,把“兵”教“兵”策略落到实处;二是为后面的再交流、再补充提供机会,做好铺垫。指导思想:面向全体,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
6、本组补充,纠正提高:即针对小组代表的成果展示,先由同组成员进行纠正、补充。为使本组的成果被全班同学认可,在本组代表展示时,同组成员聚精会神,以便及时进行纠正、补充。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激励。指导思想:小组代表展示时,全体同学积极思考。
7、异组交流,质疑拓展:即在本组交流基础上,由其他小组的同学对其成果进行质疑,通过相互质疑与补充,达到拓展知识与提高能力、展现智慧的目的。这一环节中,需要对质疑活跃而有效的小组给予奖励。指导思想:相互质疑,锻炼思维,锤炼语言,拓展知识,展现智慧。
以上各环节,可以彼此交错,教师要适时调控,把握全局。此种课堂教学以小组教学为主,辅之目标教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质疑学习等多种方法;以学生的学习和展示为主,辅之教师的适时点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因理解深度或广度不够而影响课堂达标的问题要做好适时的诱导,对于学生自身仍解决不了或存有争议的问题给以适当的点拨,对于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属课标要求范围内的,做好恰如其分的讲解。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不思考前不讲;对于问题,学生不展示之前不讲;以对小组评价为主,辅之对学生的个人评价,力争达到面向全体,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学习状态最佳化
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要建立高效课堂,光是教师激情洋溢地投入是不够的,随时把学生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才是关键。否则,再好的设计也只能让教者黯然神伤。
1、表扬调节
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我们要抓住时机表扬,让学生保持在一种兴奋、自信的状态下学习。表扬多了,就要避免雷同平淡,那样的话表扬效果会打折。有针对性的,充满感情的表扬才能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欣赏。对于发言中的学生,教师可以随时插进自己的评价语言,而不一定要等到发言完毕,让学生早一点得到鼓励,更利于提高他下面的发言质量。
2、激将调节
有时,知道一些问题有难度,担心学生不肯深入思考,便故意自语似的说:“这个,恐怕完全答对的人不多。”学生都想成为那“不多的人”中的一个,阅读得便格外仔细,思考得也特别认真。这个,不需要等到汇报交流,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有时,就要下课了,看一看表,明确告诉他们还剩最后几分钟,再抛出一个任务。“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呢?”话音落下,你就看吧,这最后的几分钟绝对会掀起一个小高潮。
3、幽默调节 一堂课40分钟,学生难免会有疲倦的时候,而有的学生当众发言又总显得胆怯、紧张,抓住时机幽默一把,能够放松身心、调节状态。
4、比赛调节
内容适合的情况下,安排一些小比赛,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调节学习状态。
第四篇: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开展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磻溪初中 孙军旗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的自学和探究为前提,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对物理高效课堂的认识
1.高效课堂的设计要切实落实三维目标,突出重点、难点。
课堂要讲目标,因为课堂上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行为,都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导向,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人们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包括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启发与补充。即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中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学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关键。2.高效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有效,才能实现课堂的整体有效。
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如:有效情景——用有效的情景创造氛围激活课堂。有效提问——提问要有效,要求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合适的思维含量,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的问题都会变成无效的问题。有效实验——实验要有效,教师演示实验必须成功,必须让学生看清楚,实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操作什么、观察什么、思考什么;学生实验,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能将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进行论证、交流及评估。有效分析——分析要有效,要求所做的分析具有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如:实验数据的分析,先进行定性变化的分析,后进行定量变化的分析,再进行变化快慢的分析。有效检测——检测要有效,就要求所设计的题目必须精选、必须分层、必须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3.高效课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展的课堂
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则了课堂上没有压抑、没有胆怯,有的是自由的发展空间,在高兴、愉快中获得知识,课堂是否有效必须看学生收获如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应体现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上,而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是以知识为载体的。知识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知识谈发展是毫无意义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1、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验证了小孔成像的性质,通过鲜明的感官认识,印象深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重视生活体验,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物理新课标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好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识,意识到物理并不难学,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动力。
2、充分运用网络搜索引擎的作用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学生在课余自学时,经常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我要求他们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知识,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肯定他们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电流的磁场》一节课后,很多学生想知道磁带式录音机是怎么工作的,教材和大纲没做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建议他们上网去搜索相关知识,结果很多学生都去尝试,获得不错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效率很低。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当前,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施高效课堂的背景下,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制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带动小组成员整体前进,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在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个方面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1.活动的设计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设计教学”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设计有效的活动,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示学习和探究的线索,下放学习的权利,给足时间空间,探究,体现学生的潜质。课堂成为他们探求知识的场所,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成功的愿望和要求,形成积极、主动、灵活、独特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课堂中获得了成就感,满足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感。
五、及时反馈矫正,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馈矫正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依据;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应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上课过程中深入到学生中去,努力引领学生全员参与、并能做到及时反馈和个别有效辅导,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在这样的课堂下,相信我们的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浅谈“二五双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之心得体会
段必厚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感知,再发现的教学。所谓“二五双十”课堂模式就是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二十五分钟(分组讨论,每组6至10人),教师精讲十分钟(不含点评),巩固练习十分钟。纵观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来展开,整节课教师一直在喋喋不休的讲,我在教学中亲身感觉到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倦怠,提不起兴趣,参与课堂极少。而新课改下的“二五双十”,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设置情景,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之间展示交流,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热情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高效性。我认为营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
数学高效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灵活,表现学生的机会要多。比如在各个小组的展示过程中,几乎小组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要调动起来,本小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内容。这样使每一个学生在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和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增强。
二、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及时点拨,师生“互动” 学生思维的活动是开放的,多维的,甚至有些时候是天马行空的。老师应多表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学生,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把握好师生互动的方向,及时点拨,使得整个课堂师生互动在有序、有节、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
三、鼓励学生相互质疑
传统的教学提问总是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整节课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提问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要让学生解决“是什么”问题,更要鼓励学生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通过这一学年对初中数学低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和新课改下的“二五双十”课堂模式的应用,让我认识到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我们要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使我们的互动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