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面对孩子青春期家长莫吝啬赞扬 要向孩子“索爱”
面对身心都在变化的青春期孩子,除了要多些赞扬、与孩子平等交流外,还应向孩子“索爱”。下面我就“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同家长进行交流。
据了解,某校有名女生在一次总分为50分的考试中,考了44分,全班第一。可武断的妈妈以为不及格,打了女儿一巴掌,并让女儿“滚出去”,委屈的女儿留下一封信后离家出走。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应该仅是“给予”而不“索取”,在这种环境下,父母的爱会在孩子心目中逐渐贬值,应该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尝试向孩子“撒娇”,让孩子懂得爱父母。
理解孩子,教其正确对待家长爱孩子的心都一样,为什么有的家长能跟孩子和谐相处,情同知己,有的却水火不容、形同陌路。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父母要有心理准备,与其临风建屋,不如未雨绸缪。首先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特点,才能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要理解,并指导正确对待。女生第一次来例假、男生第一次遗精,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恭喜你!你长大了。”
“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身体发育特点,家长与其担心、制止男女生直接的交往,不如直接跟孩子谈“如何正确地和异性同学交往”。这样做是要孩子通过正规的渠道了解相关知识,而不是抱着好奇心从一些不健康的渠道去了解。
学会与孩子沟通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人命令。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
第一,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论孩子说什么,最好表现出很感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跟你交谈的欲望。有些家长很忙,甚至没有时间跟孩子聊聊天。其实交流的方式很多,可以采取留言板、网络、电话等。但千万不能因为忙而不跟孩子交流。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要向孩子“索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总体来说,青春期孩子对家长有十大要求: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第二篇: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碧海小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升素养”主题宣讲活动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这是个令广大家长都感到头疼的难题。为了给家长朋友们指明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方向,12月18日下午,由宝安区教育局主办、深圳市知音心理咨询公司承办的“生命教育,提升素养”之《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主题宣讲活动在碧海小学火热开讲。两百多位家长朋友们济济一堂,共同聆听家庭教育的真经。
心理专家易杰老师首先明确指出,家庭的养育模式对孩子各阶段人格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父母及时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从0就开始。易杰老师从专业角度剖析了青春期孩子渐趋成熟的生理特点和自我意识觉醒的心理特点,指出家长和学校应该正确应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对孩子的正当感情需求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否定打击孩子。尊重、理解、认同、引导孩子的成长,才能陪伴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的青春期。易杰老师通过数个具体的真实案例,对家长们提出了警示:孩子只有在幼儿期得到了充分关爱,才能避免青春期发生网瘾、早恋、过度叛逆等等问题;不要谈性色变,性教育应该从幼儿开始自然地贯穿整个成长期,孩子才能从小学会自我保护;适度关注成绩,不要过分强调分数,培养能力全面的孩子。两个小时的宣讲活动在家长们的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碧海小学给家长们提供了一场精彩的心理健康讲座,给予家长们启迪和思考,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高品质的宣讲活动能经常开展。
让我们以爱相伴,护孩子青春无悔!(文/图皮蕾 鄢红梅)
第三篇: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范文
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现在,有很多家长对自己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如临大敌。家长的反应很正常,因为青春期孩子总是憧憬成熟又留恋童年,追求完美又总有缺憾,拒绝灌输又渴望帮助。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家长因为不了解孩子,对孩子横加约束,这使得家长与孩子矛盾重重,冲突不断升级。因此,家长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需求,才能正确教育孩子。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出现质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并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2、独立性增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尽管他们完全不能够独立。
3、感情的变化非常显着。他们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我们家长手足无措。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并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4、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
5、性意识的萌动与性别角色的深化。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非常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赏的程度:够不够帅、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了解异性,希望得到来自异性的友谊,开始憧憬爱情.....6、他们在各方面仍然还很不完善、不成熟。还不可能真正独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还没有成熟的感情世界,还不善于把握真正的友谊,还不能真正与成人平起平坐,还缺乏严谨的思维技能,还不具备真正尝试爱情的条件。
二、青春期孩子心理需求
1、合理的物质需求。
物质需求是生活永恒的主题,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表面上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实质的需求却在悄然变化。刚刚进入青春期,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露水。随着年龄的增长,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如果一个女孩子,初一时拒绝穿粉色的衣服,一两年后,她又坚决要一条粉色围巾,您真的别奇怪,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拒绝粉色因为要拒绝幼稚,接受粉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这时,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出奇地不听话。男孩今天要一双名牌鞋,明天回来对家长说某某同学有了新的手机。男孩、女孩的书包上挂满了明星图片,谁的生日请大家去吃饭;很多男孩会在群体里学会抽烟、喝酒。女孩学会化妆、染发。其实他们是想通过这些仪式,向成年人看齐,在小群体里标榜自己、显示自己。而成年人却感觉他们是逞强。
2、朋友的交往需求。
进入青春期前后,又是初中生活的开始,孩子们像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接触新的面孔、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我们看得到的变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变化,就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转移。青春期之前,孩子心里依赖的是家长,进入青春期开始转移,转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后期,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我们没有办法抗拒的力量。孩子开始交朋友,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是什么力量让孩子们铤而走险呢?这里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问题。走出家庭,孩子的视野面宽了,接触社会的面广了,再不是家、学校两点连成一线的行为方式,他们会出现在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会遇到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这时,朋友是最直接的帮助者,可以取代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孩子们思想不再单纯,这连他们自己都感觉得到,他们有时浮想联翩,有时忧心忡忡,有时大喜大悲。这些感情,不适合和家长分享,因为家长马上会紧张和忧虑,批评教育必不可少,跟踪监视接踵而至,所以,家长不是孩子吐露心声的选择,而最好、最安全的是身边的朋友。在这个时期,很多时候孩子们选择老师做朋友,让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孩子心目中老师依然是神圣可信的。那么,孩子们心里需要家长吗?从心底里孩子们需要,而让他们望而却步的是家长的担忧和不信任。
3、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与异性接触时有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关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确实也有孩子谈恋爱,这些“爱情”往往以误会开始,以压力开始,以亲情的失落开始。小爱是一个胖胖的初二女孩。最近小爱有点变了,大家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端倪,小爱身边多了一个男孩子,他就是峰峰。下课时峰峰就会坐到小爱的前
边,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吃饭也要约在一起吃,放学也在一起走。于是班里传出了有关他们两个的“桃色新闻”,终于有一天惊动了班主任张老师,老师把这件事通知了两个孩子的家长。其实,家长也发现了。天天晚上小爱和峰峰都要电话联系,而且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节假日的时候一天还要联系个三四次。开始的时候家长都没当回事,但是时间长了哪个家长能不起疑心。小爱的父母问小爱,小爱说:“你们别想得那么复杂,我们就是好朋友。” 青春期,是恋爱的前奏,是步入爱情的序曲,孩子们恋爱是必然,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们晚一些,再晚一些,怎么才能做到呢?
4、获得帮助的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性格也变得外向起来,很容易受到事物的渲染,很容易冒失。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多,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初出茅庐的他们,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疑问和恐惧,他们真的希望自己身边有保镖,有“百事通”,有“机器猫”,当然,兜里再有很多钱就好了。而这一切都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们需要帮助。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很多事情让他们觉得难办。孩子不知道如何与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同学时常发生冲突;被批评了,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如何和老师沟通。他们需要帮助。孩子们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会遇到不顺心、被冤枉、被欺负的事情。事情就突然发生了,然后就那样结束了,留下的只有懊恼、不平、羞辱,却没有机会还击、发泄、甚至没有地方讲理去,像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时候,孩子们需要帮助。比如到了考试的时候,孩子一定要在学习成绩上和同学分出高低胜负来。很多时候,他们要接受大人的批评,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如何提高成绩呢?他们需要帮助。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我要面对现在的一切?我生活不如意怎么办?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幸福?我要的幸福在哪里?孩子们有很多的迷茫,希望有人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揭开谜团。他们仍然需要帮助。
三、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那麽如何能更好的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与孩子搞好关系。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出生于内蒙一个普通家庭,兄妹六人五个大学生、三个博士生。董进宇在总结自家兄妹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又大量调查了家庭教育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教育成功学”理论,在全国引起
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就一定出问题。”河南2003很大的反响,他认为:“年轰动全国的两大案件:平舆县的黄勇杀死17个男孩,漯河的杨新海因失恋四年杀死67人,这两个人都是亲子关系紧张,没有家庭温暖,心理变态,走上犯罪道路的。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当我们善于与孩子相处时,孩子才会当我们为朋友,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只要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就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那些教子成功的家长,都和孩子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一,要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有的家长说:我的文化程度差,我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不会与孩子沟通,其实,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沟通很简单,就是倾诉加倾听,尽量多听听子女的倾诉。尤其是在子女高兴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不要错过倾听子女诉说的机会。父母应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创造一种“听的气氛”。让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谈,很不自然,要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增加随意性和亲和感。学习“平行交谈”的艺术。当你正在忙时,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并与之讨论,这叫平行交谈。作一个顾问,而不是经理。不要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子女面前,对任何事不要急于发表意见,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对子女做的事情不满意时不要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而应提出问题让子女思考,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通常孩子认为他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事例:有一个孩子,回来对他的妈妈说不去上学了,老师如何如何的坏,----)
在不方便语言沟通的时候,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一些专家建议父母写下那些孩子不愿听或拒绝接受的话,当你把道理、事情写下来,当孩子们一遍遍地读它时,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第三、对青春期孩子不断的鼓励。
鼓励能很好地支持这些正处在一生中很有挑战性时期的孩子,而且恰当的鼓励能帮助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你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式来鼓励自己的孩子:告诉其他人,你为孩子感到自豪-尤其是在他听得到的时候。悄悄地在他的桌子上或是书包里放一张自己亲手写的鼓励他的便条。用身体上的接触来鼓励他,尤其在他难过的时候。当你口头鼓励他的时候,眼睛要注视他。
第四、给孩子一个笑脸。
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因此在进门之前要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你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父母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父母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倾诉的欲望,我觉得我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他,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偏激。
第五、与孩子角色互换。
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特别强,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老师和家长说啥是啥,当我们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知道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是很正常的事,就不会发很大的火,生大的气,甚至于去体罚他。心里要想着:想当年,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只要耐心地去教育,过了这一关,孩子就会长成大人,顺利走出困惑的青春期。
第六、要向孩子“索爱”。
我们不仅要会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爱我们,我们要学会索爱,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让孩子在了解父母每天在干什么,懂得父母的艰辛,孩子就会体谅父母,运用同理心去对待你,(要鼓励孩子多做点事,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对男孩要经常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对女孩要经常说:有个女儿真好!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他,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我刚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很投入的,一是由于自己喜欢,再就是觉的学这东西很实用,因此就整天趴在电脑上学呀,看呀,晚上睡的很晚,白天还要上班,做家务,人累的.....)除了与孩子搞好关系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给孩子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 的生活。他们的房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在那里交谈、吃、玩,虽有许多闹声,但那是快乐。
我想对各位家长说一句话:让你的孩子爱你,愿意接近你;而不是怕你,刻意疏远你!当我们用无条件的爱来包容孩子的一切,孩子的心灵会得到支撑,这样的支撑将终身成为心灵的珍宝。
让我们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吧,与孩子共度这人生的疾风暴雨期.。
第四篇:青春期孩子特点及相处方式
青春期孩子四大特点:
1、独立性。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认和尊重,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望独立。
2、成人感。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因此经常固执地与父母顶撞。
3、闭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业上的小小失败,就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把他人看得过高,产生劣等感,变得孤僻。
4、批判性。反抗青春期的孩子,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家长怎么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
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
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
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
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不要再盛怒下管教孩子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
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
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第五篇:家庭教育讲座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中学生相处
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中学生相处
我是一个比较关注孩子成长的人,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都试图去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与她沟通,引导她去走好每一步。
当然,每个孩子面临的问题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有发言权。在这里,我也只是谈谈我当家长的一些故事或是体会,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发怒,说话也很偏激?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急剧变化的时期,比如男孩子开始长胡须,声音也变粗了,甚至会有遗精的现象;女孩子乳房开始发育,有了月经。这些变化,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很突然的,假如事先没有准备,他们会惊慌不安,会烦恼,以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尤其他们不了解别人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面临同样的烦恼,因而,这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他们变得特别敏感,也特别自卑。我知道很多家长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很早就告诉了孩子这些常识,所以孩子能从容应对,情绪上的波动相对也少些。假如有的家长还没有和自己的孩子谈论过这方面的话题,我建议你们不妨先看点书,了解一点常识后再去和孩子交谈。这方面的书很多,我推荐两本,是美国的学者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写的:《预备青春期》和《正当青春期》。这两本书我觉得家长应该和孩子一道来读。读完这两本书,我们大致就可以知道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哪些困惑,然后,对照自己的孩子来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做。我觉得除了孩子自身的困惑外,我们还应该主动和孩子谈一谈性,谈一谈爱情,告诉孩子一些他需要掌握的科普知识。因为你不谈,孩子也多的是地方去了解这些信息,比如网络,比如现在很流行的一些校园文学,还有手机短信,不健康的信息多的是渠道!而这样得来的信息往往会贻误孩子。有的家长可能听说过,现在就有中学生在网上结婚,而且为数还不少!所以,我们不去争取孩子,网络、影视等传媒就会把我们的孩子争取过去!
除了这两本书,我还想推荐另外两本,是孙云晓、张引墨合著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和《藏在书包里的天空》,这两本书,都是采访实录,接受采访的基本上是中学生或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恋爱、甚至怀孕、堕胎。看的时候让人感到触目惊心!我建议这两本主要是家长看,看了你就会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旦感情冲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而且还要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这样?据我的印象,大部分学生是因为缺少家庭的温情,感到孤独。所以,你真的要格外关注你的孩子,多给他一份关爱。据我所知,有个别孩子甚至偏激地认为“亲情一钱不值”!这话很让我心疼。不论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让孩子对家庭、对亲情失望!我女儿还在读小学时,我就告诉她:“不论你犯了多大的错误,不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也不论你挨了多严厉的批评,你一定要记住回家。只要你回到家里,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我最怕的是孩子出走,所以,我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不论何时何地,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家永远是她最温暖的港湾,而且家里的大门永远对她敞开!我想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很重要,我也很高兴当别人要她回答“爱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是:“爱爸爸,爱妈妈,爱我自己。”
第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到了初二,我发现我女儿学习起来比初一时从容一些了,当然她的成绩不是很拔尖,她从小学开始成绩就没有拔尖过,但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特点,我不会强迫她去争取班级前3名,毕竟班上的前3名只能给予3个孩子!
但这并不是说我不重视孩子的成绩,我一直鼓励她好好学习,而且找机会让她自己体会考高分的滋味。这次段考,她有两门考得很好,一门是英语,96分,这一直是她的强项;一门是地理,97分,全班最高分。而这一直是她的弱项。她跟我说,当地理老师报她的分数时,全班同学为她鼓掌!我就对她说,你看,考高分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啊?她笑着说,是。我又说,你看,地理一直是你认为最难学的,你现在都能学得这么好,我真为你感到高兴!这也证明了你的实力!最难的都能学好,其他的还有问题吗?她想了想,说:“应该没有吧。”我趁机鼓励她:“那就好好学,再加把劲?”她说:“我努力吧!”好,有了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不知道她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如何,成绩会不会上升?但我至少知道,她在努力。只要她一直在努力,我觉得这就够了。
所以我想对各位家长说,帮你的孩子确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先看看他的现状和他的潜能,尤其有些孩子目前成绩不是很理想,我觉得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你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分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以他现在的成绩为基点。假如他这次只考了50分,那么,你最好不要期望他一下子可以升到80分或90分,当然这样的奇迹也可能会发生,但不论怎样,我们的期望值不妨低一点,比如说他下次及格了,你就可以奖励了。这样对于孩子的压力小一些,而且当他的成绩大大出乎我们意料地好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道分享这难得的喜悦!而这,更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第三,给孩子一个笑脸
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但我现在总在进门之前提醒我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我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我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她对我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我说。而孩子说话时,我一般也是认真去听,很平等地对待她,这样,她感到了对她的尊重,所以,也乐于和我说话。有时是她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我当听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倾诉的欲望,我觉得我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他,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偏激。
第四,多陪陪你的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很孤单,缺少玩伴,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就又多了一个任务,陪孩子玩。我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对孩子看得重,许多的应酬和聚会我能推都推,一是我不大喜欢应酬,再有就是孩子的父亲不在身边,我不陪她就没有人陪她了。所以,我经常是和她一起去选择适合她读的书籍,看她喜欢的卡通,和她一道上网,和她一道玩扑克牌,一道搞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又可以了解她的好恶,并适时引导她。所以,她虽然喜欢日本的卡通片,但她看过的并不多,就那么几部,像数码宝贝、魔力宝贝、棋魂、网球王子等,应该说,都经过了我的筛选。前一阵,她也很迷恋《火隐忍者》这部卡通,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部卡通,里面都是一些暴力、舞弊的场景,但我也明白,正是因为这样,才迎合了学生的心理,所以很多人都很痴迷。我和她一起看,看的时候或看完后我们都有讨论,她发表她的观点,为什么喜欢看;我也说出我的观点,我首先赞同她所说的,很搞笑,有意思。但同时我也告诉她,我不喜欢这部卡通,首先是不喜欢那些人物的造型,很难看,没有美感;其次是充满暴力,而且鼓励考试舞弊,这些都会误导学生。我不知道她是否能接受我的观点,但至少我知道她很喜欢这种平等讨论的方式。早两天,她突然对我感慨:“哎呀,好久没看火隐忍者了,好象也不是特别想看了。”我听到这话当然特别高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观点多少影响了她?
平时,我的孩子喜欢听卡通歌曲,当她兴致勃勃地推荐我听时,我也总是兴致勃勃地去听,这样让她感觉到我和她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至少,假如我没有这个爱好,她还可以培养我。我也觉得是这样,我对于漫画与卡通的喜欢,完全是因为我的孩子。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追星,不希望她整天沉迷在流行音乐中,所以,我也很少听流行歌曲,听的话,也是听一些经典的,比如罗大佑,我就介绍我的孩子去了解他的音乐;我们也谈明星,在谈的过程中,我让她明白一条,明星和我们一样都是人,走近一看有的甚至还不如我们,所以,我们不如远远地欣赏他们在电影里演的角色。她自己的发现也证实了我的观点,她说,她发现《哈利波特》里面演哈利和罗恩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为什么呢?我说,这是因为在电影里,演员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化装、造型,有很大的改变,所以给人的感觉很棒,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卸了妆,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都很普通,很平凡。有什么必要去追他们呢?何况,那么多人喜欢一个明星,你觉得他会在乎你的感觉吗?她也觉得是这样。所以,我很欣慰,到现在为止,我的孩子还没有为哪个明星痴迷过。多陪陪你的孩子,陪他玩,陪他说说话,也许他就不会到虚幻的世界里去寻找精神的寄托了。
第五,了解你的孩子,信任你的孩子
我的孩子在想什么,我大概也不完全知道,她有她的秘密。上小学时,她就在她抽屉的盒子上贴纸条:“***的隐私,任何人不得偷看!”我觉得好笑,其实无非是她画的一些卡通画。但既然她说了不准偷看,所以,我就尊重她的意见。孩子长大了,更重视自己的隐私权,有些家长偷看了孩子的日记,发现了孩子的一些秘密,就沉不住气,勃然大怒。我觉得不能这样,假如你觉得你只能通过查看孩子的日记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那当然也未尝不可,但最好不要动怒,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想一想应对的办法。而最主要的一点是不要让孩子知道你看了她不让看的东西。否则,容易让她对你产生信任危机,产生逆反心理。我一般是通过平常的闲聊来了解孩子心里的一些想法。我的孩子和我关系比较亲密,上街的时候,我也总是要搂着她或牵着她的手,和她边走边说,所以,孩子对我也是什么话都说。她有很多梦想,每个阶段的梦想都不一样,但不管这些梦想是什么,我都鼓励她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努力才有回报。她比较喜欢网络,做了一个动漫网站,任命我当副站长,我很乐意担任这个职务,就和她一起去管理网站,这样她也感觉到我的支持。因为网页要经常更新,要管理,所以,她有时也免不了要开电脑,要上网。我给她规定时间,一般她都会遵守,偶尔违规,我就要实行制裁了。因为我想让她明白这一点:信任是用来投资的,不是用来透支的。投资就有丰厚的回报,而如果透支的话,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穷光旦一个,而且再也没有人会信任她。
最后,我想对各位在座的家长说一句话:让你的孩子爱你,愿意接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