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人民币的换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 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
一、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 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二、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评析:导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吗 ?(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 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 看!(7元)识的人民币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的,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值的效果。)四: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
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
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第三篇: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执教老师:李婷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5元以内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加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3.让幼儿了解人民币,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重点:感知、认识10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
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交易。活动准备:
1.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的纸币,1角、5角、1元的硬币。2.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3.1元、5元、10元纸币若干。4.PPT.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买零食、买铅笔是,我们要用到什么? 幼:钱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钱(人民币)? 幼:玩游戏、逛超市。
师:你们在买东西还遇到过什么困难? 幼:不知道该付多少钱、找多少钱。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人民币,学了后希望可以帮小朋友们解决困惑。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出示PPT,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做纸币,把圆圆的、硬硬的钱叫做硬币。2.引导幼儿观察纸币和硬币的不同,分别是多少钱?
3.观察纸币“5元”(有图案、数字、毛泽东图像……是我们国家的钱,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4.观察硬币 “1元”(面额、菊花)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发。
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一些糖葫芦,看看值多少钱? 1.1串糖葫芦2元钱,2串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B.师小结:4元钱,可以是4个1元。2.1瓶牛奶3元钱,3瓶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9元钱。可以是9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和4个1元。
3.1个饼干2元钱,4个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8元钱。可以是8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和3个1元。
4.棒棒糖1元1个,5个多少钱?怎么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5元钱。可以是5个1元,也可以是1个5元。5.玩具汽车1元1辆,6辆多少钱?怎么来付钱? A.幼儿探究。
B.师小结:6元钱。可以是1个5元和1个1元,也可以是6个1元。
6.游戏:看看谁取得又快又对。(老师说钱数,单独请幼儿取钱。)四.情景游戏,图书超市。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1.师:xx小朋友有一个困惑:他有1张5元钱,想买1本3元钱的图书,应找多少钱呢?(幼儿讨论)
2.今天李老师就要大家去逛图书超市,去之前有一个任务分配和要求: 先请3名幼儿做图书超市管理员,再请幼儿买书。大家请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的前提下,先选好自己喜欢的书,再看清价格,后付钱。(买完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3.幼儿进行游戏,师指导。
4.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兑换、购物。今后不能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五.活动延伸: 周末和父母一起去逛超市,再看看大人如何购物、使用人民币。
第四篇:幼儿园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出自:快思老.师!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203字。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教案《钱币换算》
大班教案《钱币换算》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钱币换算》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小百科:钱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属铸币之一,由铲形工具钱演变而来。有银质的,多数为青铜的,后代专指铜铸币。原始的钱币与工具钱同形状,后来逐渐脱离,具有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