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初中思品
我的教育教学微案例
——初一政治《能够承受挫折 勇于开拓进取》第1课时的教学案例 ·建议思考的问题·
·政治课的教育任务是什么?
·体验教法如何落实到初一政治的心理教学中去,才能让学生确实学会去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分析心理现象,并能试着去解决心理问题?
·课改的转轨时期,如何转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观、师生观以及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政治课“价值取向”的教育任务如何实现? 受挫折时的心理体验
备课时,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挫折,明白人生难免有挫折,并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呢?总结过去的经验,我选择了体验法。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去直接或间接体验感受自己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变化及了解自己受挫的承受能力,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
选择什么样的体验活动才能达到效果呢?有的老师采用体育比赛的活动,通过输赢让学生感受挫折。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觉得采用这种方法易浪费时间,场面控制不好,易导致课堂混乱。后来,我想学生在学校里天天都可能遇到麻烦,都会发生问题,我何方“即兴”选择呢?
上课了,我开始检查作业,结果有三个学生没交。我开始有点火了,每次政治作业总是有那么几个没交,而且每次都有各种理由、借口。过去,我总是耐心地教育,可是现在又怎么样呢?我终于明白:教育不是万能的!于是,我决定惩罚学生:A学生马上去请家长,B学生罚抄十遍,C学生不用上政治课了。
听到我的宣布,全班鄂然,三个被罚的学生更是满脸通红,额头冒汗。因为他们都坚信,我不会惩罚学生。这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全班同学都紧张等待着事情的进展……
此时此景,我抓住机会,突然宣布,“刚才只是老师故意对你们受挫的测试。”全班学生一样:“哦——”,白嘘惊一场。只是三个被罚的学生还没从刚才的情景中回过神来。
“但……”,我故意拉长并提高声调,但这三个同学必须在受到处理,解决的方式由他们课后去想,其他同学也可提出建议。现在,请三个被“罚”的学生把你们受挫时的想法或心理上的变化写下来,其余同学写下你们看到别人被“罚”时的心理感受。学生写好之好,开始交流。
A学生一问是好学生,由于粗心,收书时收漏了政治作业。他的心理体验是:“我很害怕,不知道怎样去告诉家长。老师,同学会怎样看我。我没想到,自己的粗心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麻烦,而且也没想到第一次政治作业,就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后来,老师改变处理方式,我很感激老师……”讲到最后,A学生哭了,再也没说不下去了。
B学生,多次不交作业,班上表现落后。没交作业的理由是:“忘了”。他们的心理体验是:有些紧张,但无所谓。反正请家长也没用,家长对我也没办法。只是怕抄作业。问他为什么,他说:“抄作业太累人了,太烦了。”最后问他能抄完十遍作业吗?他说不能。我问:“那你怎么向老师交待?”他想了想说:“再找一个没抄完作业的理由……”。我有点无奈,同时感到自己担子的重大。
C学生有过没交作业的记录,班上表现一般。没交作业的理由是没做完。他的心理体验是:害怕,紧张知道该怎么办。
其余间接受挫的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如下几点:
一、江老师,一向很好,今天怎么不同了,觉得奇怪
二、庆幸自己交作业了,并很同情被罚的同学。
三、部份同学只是觉得紧张的气氛使压抑,不舒服,然后就没有什么想法了。
四、少许的同学不认为不交作业就应受到惩罚,所以他们不 同情被罚的同学,反而感到很公平合理。根据交流了感受后,我请同学归纳时挫折的理解。
甲同学:挫折就是指人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或遇到不如意的事。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是常遇到的。像学生成绩不好就是挫折;不交作业,受到批评,也是挫折。
乙同学:父母下岗也是挫折,农民收成不好也是挫折。丙同学:我经常生病,影响学习和生活,也是挫折。
节省的同学还借用了许多名人伟人坎坷的一生来畅述,对挫折的理解。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在人的一生中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从你们不同的受挫体验来看,我们还可下一个结论,即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态度是不同的。不同的态度对人的身心的影响也就不同。当我们受挫时,我们可以失败,但我们决不能放弃。
我们可以失败,但绝不能放弃
在学生有了受挫的体验之后,我让学生试着去编写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我们的学生遭遇挫折时复杂的心理过程。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两只小青蛙在玩耍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装有少量牛奶的,而且很深的大瓶子里面,他们本能地跳呀蹋跳呀都无济于是……
请你围绕“两只青蛙的命运”把故事编完。学生的发言很真实,大致可把它们归纳为三种结局,但理由却让人想不到会是初一的孩子所能想到的。
结局一,两只青蛙都死了。理由一,没人听到他们的呼救,他们饿死了。理由二,他们掉进瓶子之后,相互抱怨,责备,最后撕打起来,结果两败俱伤,都死了。理由三,他们都认为事已成定局,无法更改了,结果在人们来援救之前,他们就在沮丧、恐惧、绝望当中死去了。理由是,两只青蛙原本打算一个帮一个出去,然而因为彼此的不相任,两者都困死在瓶子里。
结局二,两只都活着。理由一,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瓶子被弄翻了,理由二,天下雨了,瓶子装满了水。理由三,有人路过,把他们救了。理由四,他们靠牛奶维持着生命,后来被搭救了。
结局三,一死一活。理由一,两只青蛙商量好,先帮一方出去,然后去寻找伙伴来搭救另一方。其中一只,借助两者的弹跳力,跳出了瓶子,得活了。然而,这只青蛙再没有返回来,另一只在痛苦的等待中慢慢死去了。(为什么出去的那一只青蛙不回来呢?学生又做种种的假想。同时,等待中的那只青蛙的心理又是怎样复杂的变化的,都被学生描绘得淋漓尽致。)理由二,一只青蛙被危险吓倒了,在恐惧、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外一只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跳出了瓶子;理由三,为了生存,其中一只杀死了另一只,以其充饥,继续活了下来。
故事编完了,可是自己却觉得有很多问题还没完,但我还是给学生作了总结:人的一生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我都应正确地面对,也许我们会失败很多次,但我们绝不能放弃,更不能把挫折转嫁给他人。
教学反思
虽然这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我却觉得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未解决,也不可能一时就能解决。在受挫体验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反应都是消极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在编写故事结尾中,学生暴露出的价值观的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
第二篇: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
大坝沟中学 王慧英
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精选有关材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探究中去,从而深刻领悟本课的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趣味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教师置身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另外,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等多种探究活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构建新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还能赋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
二、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个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 能,都能从活动中、从合作中、从探究中获得收益。
三、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把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说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一些知识点的细节问题,处理不细致,过于笼统。
二、让学生学会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梳理。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根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牢固的掌握;要让他们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三、在一些问题的设置上存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问题设计的探究度。
首先,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度,做到难易适中。若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结论,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积极性;若问题的设计过于艰深或严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无从探究,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问题的设问要难易适中。其次,要把握设问跨度,调动学生思维。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
第三篇: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思品教学案例《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我精心选择了有关材料。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探究中去,从而深刻领悟本课的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把趣味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置身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人格就会在宽松、亲切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另外,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查等多种探究活动,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构建新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还能赋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机会。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个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者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多种需求,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成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活动中、从合作中、从探究中获得收益。
三、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把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和所学知识相结合,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说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一些知识点的细节问题,处理不细致,过于笼统。
二、让学生学会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梳理。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根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牢固的掌握;要让他们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三、在一些问题的设置上存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问题设计的探究度。
首先,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度,做到难易适中。若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出结论,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的
积极性;若问题的设计过难或严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无从探究,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问题的设问要难易适中。
其次,要把握设问跨度,调动学生思维。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
第四篇: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驴子得救了
有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一日不小心掉进庭院中的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救驴子出来,但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未能如愿以偿。这位农夫想到驴子年纪已大,不值得大费周折把它救出来,并决定放弃。不过这口枯井还是要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铁铲,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里,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境遇时,刚开始还烦躁不安、痛苦地哀嚎着,一会儿这头驴就安静了下来,人们原以为井中的驴子已被泥土覆盖而死去,于是农夫便探头朝井下望去,出现在眼前的现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到驴子身上时,它就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在泥土上面„„这样,很快这头驴子便上升到井口,枯井填了,驴子也随之得救了!
评析: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生活中不总是阳光明媚,也会有风风雨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但那往往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如同材料中驴子的情况一样,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时而也会陷入枯井,被各种各样的“泥土”倾倒在身上,面对这种境遇,不同的人往往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有的人,急躁、烦闷、不安、怨天尤人,其结果只能是被落下的“泥土”所覆盖,成为挫折的俘虏;另一种人,则是挫而不折,乐观向上,轻轻地掸去落在身上的“泥土”,开拓进取,并从中炼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盲人提灯笼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是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吗?”
评析:
“予人方便,自己也方便。”盲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其实奉献爱心,去爱每一个人,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事。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束花都可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同时也美丽了自己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精神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良好道德品质。我们心里要时刻装着别人。只有我们慷慨地付出,才会有惊喜的收获。有时,成功就是我们不经意间付出的回报。
接受的自尊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沃尔逊小镇,涌来了一群饥饿的难民,镇长杰克逊发送食品时,许多难民迅速拿起分到的食品吞嚼起来„„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例外,他对镇长说:“尊敬的镇长先生,你送给我这么多好吃的,我能为你干些什么呢?”杰克逊笑着答道:“我赠给你们食品,并不是寻求什么回报,我只是希望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而已,并不需要你们帮我干什么”。年轻人听后回答:“如果没有活儿给我干的话,我是不会接受你的食物的,真的,我总得为你干点什么呀!”
杰克逊觉得这位年轻人很不一般,可当时确没有什么让他干,杰克逊只好蹲下来,让年轻人给他捶背,后来年轻人被留了下来,并成了杰克逊镇长日后的女婿。20年后,这位年轻人成了世界石油大王,他的名字叫哈默!
点评:
哈默的成功,固然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他那种拒绝不劳而获的做法却为他赢得了宝贵的自尊。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毛姆),它促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往往能够自觉并源源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动力,充实发展自己,积极进取,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自尊者强,自尊是我们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基石,让我们用行动赢得自尊!
致命的垃圾
某住宅楼新搬进一户人家,女主人有个不良习惯,喜欢把垃圾装进一塑料袋,然后随手往窗外的围墙后面一扔,眼不见为净。围墙外是一家外资企业,她就这么扔了两个月。有一天傍晚,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串钥匙失踪了,屋里都翻遍了,怎么也找不到。丈夫说:“你是不是不注意把它混到垃圾中丢掉了?”女主人仔细一想,恍然大悟,果真是自己不小心把钥匙混进垃圾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让丈夫翻越围墙把钥匙找回来。万万没想到,墙外的外资企业在围墙上安装了电网与警告牌,丈夫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性命。
点评: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的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都需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作为社会生产第一要素的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够影响并不断改变着周围的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大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因此,人与自然需和谐共处。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其实保护地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然而就这样初级、浅显的道理,却往往需要从生死攸关的考验中获得,但愿材料中的悲剧远离我们!
儿童谜语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某贵族,院中有一池塘,池塘里长着一朵百合花,它按两天两倍的速度生长,如果不受任何限制,这朵百合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并导致池塘中的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只到百合花已经覆盖到半个池塘的时候,贵族方才意识到了危险的存在。问:这时,他还有几天的时间来挽救他的池塘呢?
点评: 很显然,这则谜语的答案是贵族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他的池塘。谜语也在警示人们: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没有任何限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自己慈祥的母亲,她那博大的胸怀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宝藏,似乎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乳汁。于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车轮向前推进,人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的面貌,以至于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找到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环境了。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付出的急剧增长,她变得不再那么慷慨了„„资源、环境作为两个重要的现代概念,终于被人类所认识,并被人类提了出来,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第五篇:初中思品教学案例
初中思品教学案例分析
沙湾五中政史地组 闫凤兰
案例:
在设计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男生、女生》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音乐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喜欢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是女生》、《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歌曲,要求角色变换,从另一性别角度改编歌曲。比如: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改成“男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然后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写出相应的后续内容。教室立即有如炸开了锅,学生讨论改编歌曲的兴致极高,而且有些同学边改编边哼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创作型歌手,改编完后由学生推选代表把本组的作品吟唱一遍。
案例分析与反思:.这样的活动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获得认可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学目标也在学生的创作交流中得到了实现。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而学生对思品课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障碍。因此,思品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思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让学生在教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乐学”。本案例就是利用学生喜欢贴近他们生活、年龄特点的流行音乐这一兴趣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充分合作、交流,尽显自我。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从中教师也会为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而深深折服!
中学思品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品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知识的传授不同,学生学习的主要不是客体化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充满主体选择的观念体系,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思品课具有学文、明理、导行三大目标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去“燃情”,“煽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披文以入情”,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则其活跃的思维,精彩的言辞,新颖独到的观点,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将会大大地超出教师的预料!当然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的内化!
沙湾五中政史地组:闫凤兰
2012年12月
初中思品教学反思
沙湾五中政史地组
闫凤兰
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通过不断的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因此我认为:
第一,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重要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过程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第三,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信常常以教育的巨大的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行为,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建构。新课改也强调:“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在课堂上实施好。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善于与学生交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第四,教师要会“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课堂上应及时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从而判断出学生对自己的课是否满意,若学生出现厌倦、烦燥情绪,教师还一味地讲下去,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紧张,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语言或提问方式等等,从而达到师生和谐的课堂。第四,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寡言、不爱表达、甚至内向怪癖的学生,对他们要多鼓励、多给予参与的机会,慢慢调动他们的情感,从而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形成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课堂。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 “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与其他教师在一起谈话,都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习……,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习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往往符合这一规律。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四、自觉主动,事半功倍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够自己确定有意义的学习目标。②能够针对学习内容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③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即参与学,又参与教。④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正确的评价,并能做出相应的调整。
对中学生而言,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要在上课前,学生应预习课文,划出所谓的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理解的、不懂的,这一过程十分关键,因为教师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学生又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课上集中精力解决疑难问题;二要在上课后,教师要学生明确本节教学目标基础上,留置时间、空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三是要在课堂上,对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要自觉主动提出,将问题当堂解决,不留死角;四要在解决所有疑难后,为增加理解,提高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有必要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思考,找出自己认识上、知识上、能力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纠偏补错,及时复习,融会贯通。
五、合作探究,拓展升华
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在过程中相互帮助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的,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观念,合作学习的主要活动是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它首先要制定一个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
六、课堂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