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课堂,我们喜欢——有效课堂认证侧记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课堂,我们喜欢——有效课堂认证侧记
手机课堂,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3月20日上午10:05,2号教学楼301教室
房思金微笑着用优雅流利的英语给工商学院大一A1班的同学上课,语调不高也不低,却字字清晰,镇定从容的姿态体现出他多年的从教经验。
课上,房思金展示了一张“词汇云图”引发猜想,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大家带着疑问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阅读和听力练习。
“现在拿出手机,登录蓝墨云班,用10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文章,完成6个小练习。”“请给文章取一个标题。”“扫描二维码,观看一段视频,把就医词汇尽可能地记录下来”……
像这样,整堂课以蓝墨云班手机APP为载体,贯穿了7到8个小任务,以学生做练习和讨论为主,老师进行适当点评解说、强调要点。学生们就像演员,每个人参与其中,卖力演出着自己的剧情,而房思金就像导演,运筹帷幄,把控着方向。
手机,这个被许多老师视为禁止带入课堂的东西,在房老师的课堂上却俨然成了必不可少,辅助教学的工具。学生显然已经非常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他们用手机做习题,写句子,实时共享在PPT上,供大家讨论,还能获得老师的点赞。
有趣的是,全班40几名学生各自播放着手机上的教学视频,时而和同桌小声讨论,40多个手机叽叽喳喳,声音此起彼伏,形成奇妙的交汇,然而同学们却学得专心而又高效。
两节课内,用到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进行了阅读、听力练习、集体讨论,还学习了就医用语和词汇云图制作方法。内容丰富,节奏紧凑,氛围轻松。
国贸专业大一学生吴燕虹给出了中肯的评价:“房老师的课很生动,互动多,内容准备得很充分,讲课方式独特,不会觉得无聊。这样的课,我们喜欢上。”
尽管如此,同学们也坦诚课程并不容易:“上课之前就要自己做PPT,还要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提前完成资源任务单,课上还有各种活动和任务,想偷懒都不行。” 同时,他们还发现自己进步明显。一个学期下来,这个由国贸、会计、市场营销等不同专业组成的教学班,已经有85%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8%过了六级。
而对房思金来说,这是他上过的一堂再平常不过的课。自从参加学校的有效课堂认证以来,他在备课时会更多地考虑教学细节和每个学生的情况,准备大量教学素材,花费更多时间备课。
“但我认为值得”,房思金肯定地说,如今他越来越享受教学的乐趣,那种成就感是什么都不能取代的。
受欢迎的老师,都有哪些妙招?
许彦伟是第一批就通过有效课堂认证并获得优秀的老师之一,在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气氛显得尤其活跃。
“许老师注重课堂互动,每堂课会穿插各种游戏,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帮助同学们在做中学。”
“每当完成了授课内容,许老师就会在黑板上画出一颗‘成长树’,让每个同学反馈这次课的认识、收获与建议。”
正如学生们所言,许彦伟把教学游戏作为传授知识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他还根据学生的不同特质,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6组,每小组各司其职,负责纪律、助教、文体等工作。助教要完成平时成绩的纪律,文体组需要安排课间五分钟的娱乐活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强,投入度也很高。
“老师上课时需要无时无刻保持激情,带动整个课堂,让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许彦伟说。
李邦松也在第三批有效课堂认证过程中获得了“优秀”。在他看来,有效课堂就是“教无定法,不拘泥于形式,用轻松的心态,灵活处理变通教学。目的就是把知识传授好,让学生动起来,做会、听懂。”
尽管主张“散打式”教学,事实上,他有着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施项目化教学时,他会分梯度实施,把每次课的大任务分出几个子任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来增强学生信心和兴趣。在海天学院设备班学生蓝益飞眼中,李邦松老师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系统与调试》课很是受用:“老师的课偏重于实践,能和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通俗易懂,学了以后能轻松解决家里的不少电路问题。”
教学中,李邦松会对学生实操过程进行实时拍照反馈,组织学生互评,还会安排3-4名学生助手进行实操检查和点评。“针对某一个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生出一种成就感,这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活跃课堂。”
谈到教学准备,他的经验是每次课前都要充分考虑各种突发情况,诸如停电、软件出错等等意外,做好后备方案。同时教研组定期研讨,集体备课也对教学改进大有帮助。
而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兰春霞更擅长利用Blackboard平台和手机APP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手段助力教学,并将“翻转课堂”模式充分利用起来。
课前,利用Blackboard平台设置教学情景,布置任务清单,并用游戏过关的形式,让学生提前熟悉课程,激发学习兴趣。课中,运用蓝墨云班课,检验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反馈,并与学生积极交流互动,及时答疑。
她给学生提供了在线自主学习的环境,实现师生间实时的教学互动。“在有效课堂上,信息化助力教学,将学生学习时的数据可视化、直观化,能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作为学习经验值最高的“蓝钻学霸”,市场营销班学生徐乙宁对兰老师的信息化教学很是喜欢。“课堂更加有趣,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在产生问题时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和其他同学讨论,让我的学习效率都提高了。”
不忘初心,向课堂要质量。
有效课堂认证专家张海英介绍说,归根到底,有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实现做中学。与过去相比,教师应更注重学情分析,了解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层施教。课上要有及时的教学检验与反馈,还要强化信息化的广泛应用。要让学生反复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才能实现有效化。
这样做的成效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工作中遇到的很多设备问题自己能及时解决,因为学校上课就训练过。”设备3142班学生陆益波目前在海天塑机集团机床维修工岗位上实习,他直言张海英老师的课对现在的工作帮助很大。
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叶鹏说,经过前三轮有效课堂认证,参与并通过认证的老师普遍感触很深。他们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职业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课堂变得更受学生欢迎。“学无止境,相信每个老师用心去做,都一定能做好。”如他自己所说,教师的学习没有尽头,作为教师培训领域的专家,叶鹏还主动参加了澳洲职教教学能力培训,向外国专家学习。令叶鹏感到欣喜的是,他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被澳洲职教教学能力培训老师评价为“卓越的,出色的”。事实证明,“能力本位、结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有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和实施方案与澳方推崇的教学理念、方法一脉相承,相融互通。
学校党委书记毛大龙表示,课堂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主阵地,深入推进有效课堂认证,是学校进一步促进课堂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教师应不忘初心,向课堂要质量。要革新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学起来;要创新教学手段,以教学信息化促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还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各分院、各专业应结合本专业课程特点,摒弃浮躁心态,脚踏实地地开展以磨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究活动,磨好每一门课、每一堂课,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都有效起来。
第二篇:这样的课堂我喜欢
这样的课堂我喜欢
在很久以前学习的过程中,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一直是我心中过不去的坎儿,每次我回答问题的勇气就在身边时,总会想到被老师骂的场景,于是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回答错了,老师会不会骂我呢?这重重打击了我的勇气,举手的念头一下就没了。
尽管老师说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但我心中的绳总是解不开,只有老师硬逼着我,才肯说一点,那样的课堂真是没有趣味。
但现在的我是一个上课爱思考、爱发言的孩子了,我克服了心中的胆小,知道是什么影响了我吗?对了,就是高效课堂。那是一个师退生进的课堂,在那个课堂,我真正的学会了许多知识,比起以前那个课堂,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现在,我们学校有了自主学习小组。以每组八个人的形式建立了起来。在组里,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不好的,大家都在互相帮助着学习。每一个小组长都有一个专门的记分本,本子上有已经打好的表格,表格分为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两大部分,自主学习里有预习、作业等方面;自主管理里有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只要在“姓名”这一框里写好组员的名字,就可以直接加分和扣分了。
刚开始,家长、学生,都很疑惑,“这不是让孩子更好的说话了吗”我的家长疑惑的说,但经过以后日久天长的学习,家长也渐渐明白了学校的意图,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讨论,把几个人的智慧融为
一体来更好的来破解问题。在高校课堂开展了两年中,我学了很多:我有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学习也提高了效率,我也提高了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但给我带来最大帮助的还是上课举手回答问题。
五年级,我当上了我们组的组长,“当上了组长就要给组员带个好头”这是班主任常给我们组长说的话,但一向胆小的我一点也不敢展讲,终于有一天,老师给我们组布置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题,我一会儿就找出了答案,心想;小菜一碟,到了我们组汇报了,可我们组没有一个人肯汇报,老师看到这一幕说:“组长站起来汇报”我傻眼了,慢慢站起来,拿着本子,双腿直发抖,顿时忘记了答案。看着同学们的目光都看向我看来我更急了,老师轻轻的说:“别慌,慢慢说。”于是,我拿上单子重新说了起来,说完后,老师给了我掌声,我肚子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当我说完那一刹那,我感到了原来回答问题也不是这么难,只是把自己心中的答案说出来罢了。虽然我那声音不是强而有力的,但这次的回答问题给我以后打了基础,在以后的回答问题上我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成为了一个爱思考、爱交流、善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
我要好好利用高效课堂的优势,帮助我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三篇:微课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陈凌
微课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
---2014成都市市级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
听后感
(二)成都市实验中学 陈 凌
2014年6月10日下午,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崔冬霞副教授为我们做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合》的专题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微课程的应用和强大无比的硕鼠下载软件。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着用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下面,就我所知的微课及使用后的一些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微课程,顾名思义,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其特点是: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教学后的感悟:
1、通过微课设计,认识到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既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巩固知识点,又可以将教学过程共享给其他教师,并且能够让学生反复不断地听、看,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
2、时间短、容量大、质量高,为学生迅捷地掌握知识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尽管微课有很多优势,但对于许多老师也有很多障碍。
1、技术门槛是微课设计的拦路虎。对于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最大的难度在于录制后期的工作。利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后,还需要剪辑、合成,本人就用到了许多软件,如:用拍大师剪辑、合成视频,又用狸窝压缩文件,最后又用格式工厂转换视频格式,这些都对非专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增加工作量;
2、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适合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微课程的录制才能正常进行,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刚开始准备的教学内容就远远超出了时间,录制了14分钟,达不到微课的最佳效果,后来只好一遍遍的删减。
3、微课程的呈现形式,最终落脚点还是教师的语言。无论拍摄的视频多么清晰,画面切换多么丰富,幻灯片的制作多么生动,学生学习微课程的过程,更多还是通过“听”实现的。同时,考虑到学习者理解接受能力的差异,一段微课程可能会被反复观看,“听”课对学生的影响就更大了。因此,教师的语言便成了支撑整个微课程的核心因素。因此,讲授的语言要做到通俗、流畅,既富于讲述性又重视启发性。讲述性推动知识的传递,启发性引导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程视频时就有如临其境之感了。
4、微课的学习时间也是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住校,有的学生家里不上网,更不用说农村学生了,不能保证他们在课前观看学习,所以,在课堂上用几分钟的时间观看学习,并配上练习,效果应该更好,本人已经尝试过了,效果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