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数学
大班数学《相邻数》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知并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相邻数的含义,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套、学具袋、羊羊数字头饰、灰太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随音乐进入教室
1、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数字王国里,和数字宝宝交朋友好吗?看小汽车来了,我们快快出发吧!
2、放音乐《去郊游》师生一起做开车动作,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谈话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邻居吗?你旁边和你挨住坐的两个朋友是你的邻居,请小朋友们说你旁边的邻居是谁好吗?(指名说)小朋友们有邻居,数字宝宝也有邻居呢!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急着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出示数字卡片1--10)。
2、教师打乱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小朋友认读。
3、请小朋友给数字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课件出示)
三、初步认识相邻数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给数字宝宝找邻居吧!
(1)我们来看看数字宝宝2的邻居是谁呀?2的前面是几?(是1),2的后面呢?(是3)(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2)数字宝宝5也想找邻居了,小朋友们快帮帮他吧!(把5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给5找邻居)
(3)出示卡片9让幼儿给9找邻居。
小结:刚才小朋友给数字宝宝们找到了邻居,我们的宝宝们真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秘密,每个数字宝宝都有两个相邻数,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小朋友们可要记清楚了。
四、拓展活动,加深幼儿理解
1、给小动物找邻居。
教师课件出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数一数它的个数,并说一说它邻居的个数。
2、游戏<<智救羊羊>>
游戏规则:教师请10名幼儿扮演羊羊,给他们戴上写有编号的羊羊头饰,并请幼儿记住编号。教师扮演灰太狼。播放音乐《我只是一只羊》,音乐响起羊羊们在欢快的玩耍。音乐一停灰太狼就抓住一只羊羊。并告诉其他的羊羊,要想救走这只羊羊就要他的邻居来才行。(游戏数遍)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第二篇:大班数学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计划
大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2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2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20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
四、美术方面: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从中学到如何用线条表现事物,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在本学期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将会根据教材给孩子各方面的培养。
1、本学期的美术,更多的是绘画,给孩子多的绘画机会,孩子对线条的定义就能更清楚,线条就能画得更好,更清晰,更合乎要求。在此期间,对孩子的涂色过程也要严格抓,让幼儿不要涂出线条外,涂色时按顺序涂,有规律地涂色,不能乱七八糟地画。
2、其次,则是手工。手工中更多的是印画和贴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其中还穿插着美术游戏,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幼儿对学美术的兴趣,更好地配合老师学好美术,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五、音乐方面
1、音乐,是深受我班幼儿喜爱的一门学科,孩子们喜欢唱喜欢跳,展现了他们的活泼、可爱。在本学期,孩子们又将学到一些新歌,增加一些音乐小常识。本学期的音乐,除了简单的一些儿歌外,更多的是音乐欣赏和律动,还有音乐游戏。音乐是一门丰富的学科,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把音乐课上得活跃,让每一个幼儿都融进音乐的气氛中,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自己,培养幼儿的表现力,让他们大胆、勇敢地展示自我。多让幼儿欣赏音乐,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歌曲,感受音乐的多样化和丰富,让幼儿增进知识,而多听音乐,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听力,有些轻音乐也可帮助孩子修身养性,帮孩子完全静下心来。
2、本学期虽然没有明确的教材,可是,我们也依然会把音乐教学做到最好,把音乐课上生动,让孩子真正地喜欢音乐,让每一个孩子敢大胆地展示自己。
六、教学措施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文教学计划
中召乡第六小学幼儿园——张丽平
第三篇:大班数学
大班数学《10的组成和加减》
黄梅中心幼儿园 胡尧尧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加减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习过6到9的组成和加减,对于数的组成和加减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手操作、记录结果,在教室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加减。
2、通过幼儿实际操作,学习10的组成,在感知组成的基础上,掌握组成的递增规律、递减规律、互相交换规律;学习10的加减。
3、发展幼儿观察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笑脸、记录表格、笔。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开火车”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9点字样,说明火车是在9点的时候开。当老师说:“嘿嘿,我的火车6点开”幼儿说:“嘿嘿,我的火车3点开。”(老师说的点数和幼儿说的点数合起来等于9)
二、复习9的加减
1、出示笑脸
小朋友,请你们根据看到笑脸的颜色,将加法算式填写完整。
2、出示蜻蜓
仔细观察蜻蜓的数量,发现蜻蜓变少,写出减法算式。
三、学习10的组成1、幼儿动手操作
师:“老师这里有10个笑脸,要把他们分成两份,看看我们小朋友能分出几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把自己分的方法记录下来。”
2、师幼共同总结10的九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10的组成规律
教师小结: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把一个数字分成两部分,数字不变,位置互换,这就是互换规律。
四、学习10的加减,看图列算式
师:“这里有10个蓝色的圆圈,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发现颜色的不同,根据颜色列出算式。
五“碰球”游戏巩固10的组成出示数字10,,对学生说:“嗨、嗨、我的6球碰几球?”幼儿说:“嗨、嗨、你的6球碰4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出的数合起来是10。备注: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大班下学期P135《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四篇:大班数学
大班数学<蔬菜智力大冲浪>梳理研究经验
活动来源于“有用的植物”主题背景下的一节科学活动,根据本学期专题研究,设计了这次科学与数结合的活动。
一、选择的内容:
1、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幼儿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如:本次活动的内容来自孩子熟悉的生活,蔬菜是孩子每天接触和喜爱的,先让孩子给蔬菜分类,发现10能分成不同的数字,鼓励孩子在操作中进一步了解10以内三个数字的关系,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2、发展性原则: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要求幼儿不断努力,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发展。如:活动第一环节,根据汉字给蔬菜分类,为下一环节发现蔬菜的不同特征做准备。第二环节中,孩子在分蔬菜的过程中发现原来同样都是数字10,还能根据颜色、粗细、表皮光滑度等特征分成不同的数字,为第三环节用蔬菜不同特征编题埋下伏笔。在第三环节中,师生共同先编一样蔬菜,积累共同的方法和经验,再请小组合作分别编题,有递进性的设计,减轻了编题的坡度。
3、趣味性原则:指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带着喜悦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获取知识和技能。如:在第三环节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用青菜作为奖励,让孩子在竞争、合作中一起学习知识,使孩子在整个活动中保持较持久的注意力。
4、实践性原则:教师要以幼儿的实际活动为基点,创设各种情景,提供各种丰富的物质材料,使幼儿在原有的发展水平上,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如:在第三环节中,提供了各种蔬菜的卡片,根据插卡再来编题,提供给孩子直观的经验,减轻难度。但在活动中,给孩子准备的材料与教师有所出入,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了混乱,所以在材料的提供中教师和孩子的材料要一致,避免出现不一致的现象,造成误导。
二、活动模式:
模式:尝试分类→探索发现→师生合作编题→生生合作编题→展示编题
第一阶段:尝试分类
在认识了各类蔬菜的基础上,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蔬菜,请幼儿根据汉字对蔬菜进行分类。第二阶段:探索发现
在分蔬菜的过程中,孩子通过眼、触摸发现同种蔬菜中的区别,并用语言表达。如:有的幼儿发现同样是萝卜,但是根据颜色、口味、作用,分成了胡萝卜和白萝卜。有的幼儿发现番茄大小不同,用数字表现出来。幼的幼儿发现黄瓜有的光滑,有的有刺,也能用不同的数字表示等,在探索发现中,每个孩子的发现和表达都是不同的。第三阶段:师生合作编题
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示范可以减轻活动的难度,也能把孩子个别的方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同时也能使其他孩子来借鉴。如:活动中,师生共同来给萝卜家族编题,10个萝卜分成1个白萝卜和9个胡萝卜,把三个数字都编进一道题中,有的孩子编出:菜篮子里有10个萝卜,拿走1个白萝卜,还有9个胡萝卜。编出算式:10-1=9 第三阶段:生生合作编题
在活动过程中,采用4人合作的方式,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合作与分享能力。给予每个孩子展示的空间。第四阶段:展示编题 在验证过程中,每组分别展示成果,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分享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方法:
1、玩中学:可以应用到科学和数学活动中。如:第一环节中,让孩子根据汉字给蔬菜分家,在分蔬菜中发现蔬菜的不同特征,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积累了感性认识,获得一些经验,更为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打下了基础。
2、做中学: 在观察、提问、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乐趣。如:在说说蔬菜的不同特征时,有的说颜色不同,有的说大小不同,有的说表皮光滑度不同等,孩子都非常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想中学:利用幼儿相互间说议的过程,让幼儿发挥想像,在想像的过程中,在与别人讨论中扩展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共同给萝卜家族编题的过程中,一个孩子先编出一道,启发其他孩子的思维,在别人的讨论中拓展了自己的思路。
问题:
1、教师的操作材料与孩子不一致。在教师展示用的操作材料中,使用了图片插卡形式,能直观的反映算式形式。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提供的材料与孩子不同,使在过程中孩子发现图片缺少和列算式不全的情况。
2、孩子在编题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有情景性,比如:菜地里有10个萝卜,小兔采走1个白萝卜,还剩9个胡萝卜。让孩子编出富有情趣和情感的题目。调整:
1、教师操作材料与孩子的材料要一致,避免出现孩子无目的的操作。
2、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用完整、有情感的语言表达,科学活动中也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篇:大班数学
中班数学活动课——小瓢虫找树叶
一、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三、活动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准确地找到瓢虫所对应的树叶。
四、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3)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4)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五、活动结束:
让找得最快的小朋友讲讲他是怎么找到的,并对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今天他是怎样帮助小瓢虫找树叶的过程将给爸爸妈妈听。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头发 人数:20人
执教者:衡雪玲
一、设计意图: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任何科学知识,都可以选用儿童理解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就是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本着这一原则,并以生活常识为基础,教师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摸摸、比比、说说等多种形式,在游戏中感知头发的秘密。活动中利用各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掌握所学知识。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感官,培养幼儿对人体秘密的兴趣。
2、通过看看、说说、摸摸、画画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体头发的一些简单的特征、用处及保护。
三、活动重点、难点:
怎样让幼儿简单明了的了解头发的特点、用途。
四、活动准备:
1、假发套一个、镜子若干;
2、蜡笔、纸每人一份;
3、关于头发的课件。
五、活动过程:
1、通过看看、摸摸、比比了解头发的简单特点。
⑴看看:幼儿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什么样的?(颜色、长短……)摸摸:每位幼儿自摸头发,什么感觉?(弹性、柔软、光滑、硬毛糙……)⑵比比:幼儿自己结伴,互相观察头发(从颜色、粗细、多少、硬软上去比较)⑶结合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小结,我们人类有各种各样的头发,有颜色不一样的,有长、短不一样的,有粗细不一样的,有硬软不一样的……)
2、并初步了解头发的用处及保护。⑴你们最喜欢什么头发(泛讲)
⑵你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有什么用呢?(美化自己,保护头皮……)
⑶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勤洗头、勤理发,小朋友不要烫头发……)
3、简单了解头发的生长过程。
4、引导幼儿讨论:
⑴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来就有这样美丽的头发?
⑵婴儿的头发是怎样的?(光头、头发很少)实物投影仪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
⑷年老者的头发图片。
⑷结合课件演示小结:头发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那么有的人不喜欢白头发,有的人觉得头上光秃秃的很难受怎么办呢?
5、玩假发套
出示假发套,提问:这是干什么用的?
六、活动结束:
提问幼儿在这堂课里学到了些什么,并鼓励今天表现好的幼儿。
七、延伸活动:
为自己设计发型。幼儿人手一纸、笔等等,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设计一种和本来不一样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