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二班古诗文诵读工作计划
一年级二班古诗文诵读工作计划
我校一直重视学生古诗文的背诵与积累。古诗文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养。为了更好的推动与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本学期,我班将根据学校要求,利用晨会午会学生课余时间,继续组织学生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
一、活动计划: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诵读篇目,以及小学生必须背诵的古诗词篇目,一年级组选取内容主要有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20首、《弟子规》。
2、为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每天利用晨会、午会个人或小组展示。
3、每周带领学生学习一首古诗词,并鼓励学生把老师推荐的古诗词进行理解、背诵。
4、读、唱、吟、画,探究多种形式进行古诗词诵读,提高古诗词学习的效率。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
二、诵读方法:
1、创设诵读环境。利用多媒体范读,创设环境。
2、建立诵读制度。
(1)人手一份要求背诵的古诗内容,由老师在课内组织学生背诵,家长协助。(2)每天充分利用好课前5分钟,用来组织学生诵读“古诗文”。(3)要求家长督促帮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诵读。
总之,在本学期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诵读20首古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二篇:二班古诗文诵读计划
二(1)班古诗文诵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只奇葩,源远流长。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班于2014年9月起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2、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努力塑造班级文化氛围,营造书香班级。
三、活动对象 二(1)班全体学生
四、诵读内容
《小学生古诗词》80首
五、实施建议
1、每天早晨安排30分钟进行诵读;
2、每周利用研究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
1.每天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学生全员参与。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抽十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形式可以多样,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等等。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检验成效阶段。学期结束阶段,组织举办“古诗文诵读”竞赛活动,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第三篇:五年级二班古诗文诵读计划
五年级二班古诗文经典诵读计划
小协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语文教师:安波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只奇葩,源远流长。为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班将与2017年9月起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2、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努力塑造班级文化氛围,营造书香班级。
三、诵读内容
《小学生古诗词》中的20首;《大学》前20段。
五、实施建议
1、每天早晨安排15分钟进行诵读;每节语文课前2分钟诵读。
2、每周利用一节中华经典古诗文研究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布置家庭作业可以适时加入诵读内容。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
1.每天利用语文课、早读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学生全员参与。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定期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形式可以多样,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等等。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检验成效阶段。学期结束阶段,组织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竞赛活动,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古诗文经典诵读计划
(2017—2018学第一学期)
班级:五年级二班
教师:安 波
单位:新泰市小协镇中心小学
时间:2017年9月
第四篇:一年级古诗文诵读计划
一年级古诗词诵读计划
苏波盖中心学校郝改霞
一、指导思想
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为深入开展“养正”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校将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夯实人生基础。
2、具体目标:
(1)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诵读经典、理解经文,提升个人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强文化积淀,增加其它学科以及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早晨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力。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活动对象
一年级学生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20首必读古诗,以一年级古诗文书为辅。
五、实施建议
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和投入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形成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想方设法,处处书声琅琅的良好诵读氛围。在各个规定的时间段里,有条不紊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要在时间上给予确保:
(1)每天安排20分钟进行诵读;
(2)每周利用诵读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3)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的评选活动。
(4)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
(5)语文老师可以共同进行诵读活动。
(6)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学校也将与德育处、教导处共同组织开展阅读与积累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确定篇目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由教导处推荐、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古诗文,作为学校诵读的校本教程,准备每学期出两期。
第二阶段:诵读经典、训练强化阶段。以班级为单位,广泛开展诵读活动,开展竞赛活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习更多的经典古诗文。
1.每天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后2分钟、课间、午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2.开展竞赛,激发热情。抽十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学生建立一本经典诵读集锦的小册子,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4.形式可以多样,抽背、师生背、接龙、诗配画、画配诗、诗文串联、古诗新唱等等。
第五篇: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
/ 3
古诗文诵读一年级上册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春江曲》南朝梁萧纲 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夜望单飞雁》 南朝梁萧纲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紫骝马歌辞》北朝乐府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兄》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陇西行》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 凄怆摧心肝。
《劳劳亭》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移家别湖上亭》唐李白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营州歌》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季秋》唐刘番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华子冈》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拜新月》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塞上曲》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题诗后》 唐 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江村夜泊》 唐 项斯
日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乞巧》 唐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唐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华山》 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山村咏怀》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山中》 宋 王安石
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惠崇春江晚景》北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游湖》 宋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
《绝句》 宋 朱熹(《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春暮》 宋 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绝句》 宋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黎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山行》 宋 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立秋》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江晴》 清郑燮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春愁》 清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寄语蜀中父老》 朱德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