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读后感
“和谐课堂”的建构是为高效课堂的基石
——读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之第一讲
仓前中心小学 章苏琴
作为一名处于一线的小学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是我孜孜以求的。近日阅读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这本书,非常受到启发,在本文中我将阅读其第一讲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读完第一讲我试图做了这样一个小结:“和谐课堂”的建构是为高效课堂的基石。那么如何来夯实这个基础,刘老师提出了要“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和谐课堂’中的各种关系”,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八种关系,紧紧围绕“„和谐课堂‟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体现了教育要尊重、唤醒、服务于学生的理念”这个“‘和谐课堂’的本质特征”来阐述。以下就这八种关系分而述之:
①人与人的关系。在这里刘老师从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当是“教师‘先师后友,亦师亦友’、学生‘先生后友,亦生亦友’”,对于此我是极其赞同的,也一直为之努力,不过未曾如刘老师这般概括经典,我之差距可窥一斑。关于生生关系刘老师认为“最为重要就是优生与差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培尖补差策略,实施因材施教,达到水涨船高,通常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在这里我们要理解优生与差生的关系是从教师这个角度出发的,探讨的是教师如何对待优生与差生的问题。刘老师进一步阐述,认为“真正的培尖策略是‘师培不如自培’”,其具体的做法为四个方面八个字“相信,解放,引导,激励”。认为“补差不如防差”。具体做法是“两个‘关注’和两个‘优’”,“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和“关注学生的问题”与“优待差生”和“差生优先”两种策略。尤其在优待差生这个策略中提出了“四个均衡”,均衡“分班、分师、分组、分座”,关于这一点我想刘老师是有感而发的,值得我们学校的管理者引起深思。在这一点上我发现刘老师直截了当的提出“差生”与“尖子生”这两个概念,当时我读到时颇有些意外。我记得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的理论界一直很忌讳提到“差生”这个概念,后来改头换面称之为“后进生”,遮遮掩掩,玩弄文字游戏,其实还不是一码事。实际上我们一线教师不应该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个体或群体应该怎样来命名而斤斤计较,我们所关注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刘老师在这里是耿直的,也是真知灼见,发人深省的。
②教与学的关系。刘老师的观点是“教不是传道,也不是授业,更不是解惑”,“教乃导也”。“学乃是自动、自觉、自主的行为”。尽管在此处刘老师讲得比较简略,但就这个观点而言,刘老师说得也是比较坚决的,可见这是其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应当对我们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另外,刘老师说得简略就意味着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更大,他讲的是原则,而具体的实施则是因人而异,不尽相同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③人与本的关系。在这个方面,刘老师认为“本”是课本,是教材,教师要把握“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的理念。我仔细阅读了刘老师关于他的这个观点的说明,认为刘老师在这个地方讲得有些笼统。在我看来,这个“本”当时指“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对学科的系统把握。学生唯有经历知识体系的建构,唯有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学会。我们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个,把教材教的日趋支离而不自知。如果学生建立了“知识体系”主动探究当、自主学习当不是一句空话。关于此我们同样可以参看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经验,他就是让学生画“语文知识树”,首先让学生系统把握学科,然后查漏补缺,或者让老师教会,或者自己学会。
④现代教学设备与传统教学设备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刘老师认为“一定要做到‘相互为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求有效,不求形式’,千万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同样刘老师只是简略的讲了个原则,这个原则容易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如何把握分寸则是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了。至于刘老师阐述的另外四个关系⑤减负与增效的关系;⑥文明规范与个性张扬的关系;⑦动起来与静下来的关系;⑧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同样也颇多真知灼见,在此我不一一赘述。另外,刘老师也说“实际上,课堂中的关系有很多,决非只有这七种,譬如还有课前、课上、课后的关系,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间的关系,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关系,教学进度快与慢的关系,教学内容多与少的关系,等等。”的确如此,课堂是一个系统,要厘清诸多关系,既要宏观上把握大局,又要微观上深入细部,非常的不容易,但是虽然困难,我们也只有迎难而上,课堂是我们老师的阵地,战场,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学习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时也需要甄别,没有完美的教学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原则的教学策略。这是我这几年学习的经验。我早年读书常常去寻求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作者写的越详细越好,甚至希望有一步一步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与细则,然后拿来用,但是总是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可谓东施效颦。后来才发现,是我的学习方法错了,而且错的很厉害。所以我现在在学习之前往往先思考自己需要什么,然后再阅读,甚至是一次浏览几本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记下书的页码,浏览完后再来详细的阅读思考记下的地方。也正是这种习惯,在这个体会文章里我选择了只拿这本书的一个章节来做个报告。
幸而刘老师的这本书是朴素的,所谓“大朴不雕”,也正是由于这个,才显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也正由于这个使我阅读后颇有收获。说实话,现在让我阅读一些理论专著已经觉得颇有咬不动的感觉,真正的去读懂、去研究这些理论专著,取得一些收获真是有些吃力。幸而刘老师也曾经是一线的教师,明白我们的老底子,因此颇有些读得懂的感觉。
第二篇:高效课堂读后感
构建和谐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关键
——读《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从教进十年来,为提高课堂效率我一直在探索实践,总收效果甚微。近期读《高效课堂密码》一书,让我感悟至深。反思过去的教学行为,深感走了不少弯路,今直面《高效课堂密码》这位“良师益友”,为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指明了道路。
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课堂。构建和谐的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1、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信任和理解学生。在以往教学中,对我的学生也有不少的抱怨,说他们基础差,说他们不喜欢学习,说他们不听话——很少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于学生我们只有坚信他想改变,想成为好人,想有出息,这样毁人不倦才有动力和基础,我们工作才不至于失去希望和信心。如果在我们眼中,学生无可救药,我们就很难全心全意去帮助他。因此,我们要善意地信任和理解学生,课上似“同学”关系,课下似“朋友”关系,生活中“父子,父女”关系。
2、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要从三方面做起: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社学。书中提到:高效课堂呼唤师生大阅读。审视我国现行的教育,只会做习题而不知或不会读书,从而导致综合素质低下,这乃是中小学教学的一种通病。所以要想改掉这一通病,就
应从加强阅读入手,弥补现行教材量少、陈旧的不足,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不管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外,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书意识、读书兴趣、读书方法、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积累,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就成了我们的使命。二是:面向全体,面向基础,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有全体目标,又要有分层目标。也就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课堂评价时也不能一锅端,就遵照其原有的水平来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水平。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钻研精神。“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在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能在别人身后爬行。教学最本质的规律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钻研,教会学生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就做到只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教师也由原来的“教”到达“不教”。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学生独立探究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总之,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课堂教学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当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也发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问题总是接踵而来,我会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和谐课堂是实现高效课堂关键
——读《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姓名:谷 晓平
单位:超化镇杏树岗小学
第三篇:《高效课堂》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
《高效课堂》读后感1
读李炳亭老师《高效课堂22条》,读完了它!很受振奋,收获很多!他在书中把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的淋漓尽致,且生动形象、入木三分,掩卷沉思,收获颇多。
第一,李先生的书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课堂的平台,让我认识到当下是到了每一个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师革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的时候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模式、评价等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传统的教师地位也到了重新定位的时候。让我认识到了“教师即开发”,要作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开发自己的最大能量,真正发挥“学生为主体”,让教室成为学生成长的空间;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让教室成为职业成功与幸福的场所。“学生即创造”,只有教师的真正开发,才能保证学生的真正创造,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正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创造中自觉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学习的幸福。”这就是要创建高效课堂。
第二,让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思想体系,实则就是十六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字,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代表着一切的方法、技巧和出路。高效课堂要围绕着这个灵魂来构建两种关系:教学关系,变传统教学关系的'“惟教”为“惟学”;师生关系,由变传统师生关系的“惟师”为“惟生”。
第三,在观念上,我们还要树立“教育即解放”,解放学生的手,让他自己去尝试、探索;解放他的眼睛,让他自己去观察;解放他的嘴,让他自己去探讨、表达;解放他的脑,让他自己去思考、总结。“教师即开发”,作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开发自己的最大能量;开发针对性强的课程资源;
第四,本书为我们如何进行变革提供了参考。《高效课堂22条》的实践操作指导很强,这本书在操作的指导上要弱一些,但仍有较强的操作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我们现在如何进行“导学稿”的编写?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在“导学稿”的编写上提出“五环节”,这是为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动起来的基本范式和步骤,并不是每样课型或每堂课都要这样,但这是课改初期“临帖”阶段所必须的。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必须的,是发挥学生主体与调动其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今天,社会的需要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者及教育形式作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已到了紧迫的程度。传统的课堂在过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教师也适应了这种课堂,改变虽然痛苦,但也快乐,战胜挑战的过程是享受成就感的过程。只要我们本着对自己、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在研究的状态下教育教学。在学校总体安排下,马上行动起来,在原有编写“导学稿”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使之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将原先只具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实其内容,使之名符其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少讲,学生多学,使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地方,使学校真正成为“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地方。
《高效课堂》读后感2
6月16日,我有幸听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的报告,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一直疑惑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课堂?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听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后,才觉得豁然开朗,解开了我心中茫然,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报告分为“课堂信仰密码”、“课堂模式密码”、“师生关系密码”三大内容。于老师以有条不紊的逻辑,以在和我们拉家常般的平实的语言,在循循善诱中带着读者一步步揭秘高效课堂:沟通知识、生命、生活之间的额联系,是课堂效率的应然内涵。正如于春祥老师所言,课堂因展示而精彩,生命因表达而快乐。听完报告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想法。
一、设计恰当、具体可测的学习目标
备课时对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场地、器材的运用要做充分的思考与准备,并结合五年级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把“过程与方法”融入到课堂中,设计出具体可测的目标。
二、有针对性的提前预习或学习
针对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布置学生学习,把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给学生提出来,学生在提前预习或学习时,在解决老师所布置的问题的同时,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生动活泼的'展示
展示是高效课堂最具革命性的课堂独创。课堂展示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在课堂展示,展示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展示是学生智慧的展现,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得以升华的同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在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能在别人身后爬行。教学最本质的规律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存,教会学生钻研,教会学生创新,促使学生由原来的“学会”变为“会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与归宿——学生独立探究和创造力得到发展。
四、点拨生成促发展
在学生展示以后,进入生质疑、纠错,师生质疑及师生点拨阶段,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在学生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很重要,而教师点拨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的匹配新知识的原型和学生真正的原型相距多远。点拨互动让课堂智慧在挑战中生成。
五、课堂及时检测,反馈目标的达成
课堂检测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形式上可以多样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精练有趣实用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结合个人和小组参与结合精心设计。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哪些同学已达到了学习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教学教师可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予以帮助。它还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情
况。教师的备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往往估计不足。进行了课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的调整方法,改变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
感谢于春祥老师,让我再一次深度思考我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在课堂上开行一列“动车组”,即小组合作学习,相信它会把学生带进一个理想的境界。
《高效课堂》读后感3
“角色归位:高效课堂的前提”读后感学习了《高效课堂八讲》第五讲“角色归位:高效课堂的前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深感“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各迈其步”的重要性,“角色归位:高效课堂的前提”读后感。课堂是学生的战场,是学生的舞台,是学生的赛场,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主导者、引导者。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做好“指挥官”、“导演”、“教练”。从备课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上课好比作战,指挥官要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才可以打胜仗。同样,教师也必须有好的教案、学案才能上好一堂课。课堂教学与备课之间的关系如同实战与战前制定的“作战方案”。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教材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备教材时必须心中有学生,也就是“备学生”,如果内容太深,学生接受起来困难大,那么教师在安排内容的时候量要小,要精讲多练,如果内容太浅,甚至教师不用讲学生自己就能看懂的,那么教师在安排内容的时候要安排的大些。教师在备教材时,要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的深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同一个好的指挥官,要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得越充分,越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上课的效果就会越好。好课之好并不在于教师知识面多么广泛、口才多么伶俐、讲课多么生动,所谓好课堂,就是让学生学进去并且学会的课堂,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是一个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道德的自我完善,知识的自觉探求,能力的自发锻炼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永远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充其量是个导演,教育过程也就是在教师这个导演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充分表演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是演员。导演如果对剧本、对演员不了如指掌,也就不会导演出内容生动、剧情感人的好戏来,教学也是这样。我们不能像张艺谋那样“导一部红一部,用一人红一人”,但“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什么是教练?教练是教练与被教练者在信念、价值观和愿望方面相互联结的一种协作伙伴关系。通过一个持续的流程,“挖掘、目标设定、明确行动步骤”,实现卓越的成果。教练是一种在教练和被教练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对话,令被教练者发现问题,发现疏漏,发现答案,令被教练者看到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朝向预期的目标,并不断挑战自己,提高业绩,力争创造非凡的表现。这和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是一样的。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合理分派好学习任务,合理分派好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要做到这些离不开课前充分的备课。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如果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得心应手。我们都知道,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所以,为了有精彩课堂的呈现,为了实现高效课堂,为了学生及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不妨多花点时间认真备好课。
《高效课堂》读后感4
寒假里认真研读了《解密高效课堂》,很有感触。平时在教学中,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存在,但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总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可为什么收获却与付出不成正比呢,也找不到其中的原因,直到读完了《解密高效课堂》,好多问题也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以下是读书的一些感悟:
一、要善于抓黄金十五分。
我们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小学生、12岁以下、未成年人、儿童,虽然不是幼稚宝宝,但离成熟还距离十多年。他们都是孩子,童真、感情丰富、玩字当头、自控差、注意力不持久……这些特征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也是这一类人独有而珍贵的特质。在很多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老师说“这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课堂中经常发现的问题,如果老师们仔细观察、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基本上出现在后半节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其实就是不持久,这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因此,我得出第一个思考——抓黄金十五分。也就是抓住学生注意力最持久的前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予最重要的知识学习。其实,这段时间也基本上是老师们处理新知和例题的'时间段,于是,对老师们研读教材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我们要在最有效的时间段内,将最重要的知识内涵,以最有效的方式注入孩子们的内心。这样的学习才是终生难忘的!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黄金时间段实在太短,就对课前复习或者导入环节提出了更加精致的要求,根据我的实践,复习和导入最多不能超过5分钟,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比较好,这样很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高效课堂中进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展示中体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快乐学习是高效学习的前提。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在课堂上展示才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建立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让学生有可持续的学习兴趣,才可能提学习效率。
三、实践“导”的教。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导之有效,导之高效。预则立,课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课标,把握好课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掌握情况,例如,政治课还需要了解热点时事政治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等等,只有教师拥有的多才能更好的导,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课前需要一桶水的准备量。课堂上,教师先创设导入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中。例如,可采用问题教学法,以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辩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等,教师问题的设置带有开放性,学生将有更多的发言机会。教师要善用预设好的问题,也可以捕捉课堂生成的问题,创造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条件。学生的潜能会被激发出来,侃侃而谈,争先恐后地发言,热闹的辩论场景会出现。为了使下一节课,导的更成功。课后。教师要及时的反思自己导的不足和优点,完善导的技能。
总之,通过学习高效课堂之后,本人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借助于这些好的经验,本人能更轻松地驾驭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让课堂变得更活跃,更美丽。
《高效课堂》读后感5
假期看了朱志明老师所著的《让数学课堂更高效》,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数学课往往给学生枯燥的感觉,我在上学的时候就是在老师的强输硬灌下学习的,自己是真的热爱学习吗?还要打一个问号。现在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倡高效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本书就是以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是我们会经常遇见的.问题。通过看这本书让我学到很多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所以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要注重慎重的处理教材,精心选取学习材料、恰当运用教学策略都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方法,达到高效课堂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以在教学中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接受,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老师们都十分青睐。对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果不采用似乎就谈不上是一节好课,即使教材中没有,也会绞尽脑汁地设法去运用,但审视和反思一些动手操作,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深刻。这是一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的教学片段,学生根据数学问题“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几个桃子?”得出了口算方法:40÷2=20(个),8÷2=4(个),20+4=24(个)后,教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每份是24根。用小棒代替桃子来分,学生很快把48根小棒平均分成两份,接着学生探索笔算方法,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学生所呈现的方法均为右边算式所示。为什么动手操作后,学生还是无法探索笔算的方法呢?根源在于,在案例中教师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的操作结果是只能把口算的结果予以呈现,这样数与形严重分离的操作所建立的直观经验对学生笔算除法的建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反而对笔算除法的探索起到了负作用。教学实践证明,可以通过“请同学想想,怎样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说明口算的计算步骤?”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其操作要领,先摆出4捆小棒和零星的8根,第一步把4根小棒分成2份,每份是2捆,也可以说每份20根,第二步把剩下的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要思考小棒的呈现方式以及小棒的分与合等问题,做到了将摆小棒的操作与口算的算理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才是名副其实的数形结合,它既能为学生探索笔算除法提供经验,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方法和能力。可见,在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教学设计算时,万万不可为了操作而操作,我们要尽量做到形式与实质的统一。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倡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和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有实际的意义,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我们还要时刻进行反思,避免认识误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读后感6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呢?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暑假期间,拜读了黄昭明老师,戴礼章老师,黄琼老师的《走向高效课堂》,受益匪浅。在书中,老师们指出“高效课堂不仅要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分数的提高,更要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素质的提升。仅此还不够,还要使教师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最终实现师生共生双赢。”所以,课堂高效关键就在于教师的高效和学生的高效。
教师高效是学生高效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作为个体应该追求自身的发展,教师高效就是通过实施课堂教学,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如何使教师高效呢?本文中提到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校本培训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的需求、内部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自我培训、自我打造、自我提升,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问题。走进课堂就是要正确的看待课堂,摆正心态,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好好上课,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反之,则不然。走进学生就是正确的看待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抱有有教无类的思想,尽心尽力的提升每个学生。走进问题需要教师去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握住每一个问题,去想法设法的引导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教师的发展还离不开课后的及时反思,只有反省到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加以改正,才能茁壮成长。教师决定学生、影响学生、发展学生。
学生高效是课堂高效的核心和关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学生高效了,它表现在:全员高效、全面高效、全程高效。全员高效就是所有人的高效,要使每一位学生都高效就是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每个都要抓”,而作为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教好每一个孩子。全面高效就是既有分数又有素质的高效,对于成绩的高效,作者强调“现实教育是不能离开分数和成绩的,离开了分数和成绩的教育是不现实的教育”。分数具有公信力,是最为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就拿高考来说,想要上好的学校必须要拿高分,一个学校排名离不开分数,而评价一个教师的能力也是看学生的成绩。素质的高效就需要学生有“真善美”的品质。全程高效就是每一分钟都高效,课堂效率=课堂有效学习时间/课堂实际使用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从课头抓到课尾,做到科学化、层次化、有效化。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教师高效和学生高效的结合,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不讲解。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究学习,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学习,在讨论合作中探究学习,在自我展示中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读后感7
我有幸拜读了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这本书,读过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本书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作为书名,让我一看到书名就有一种求知若渴、爱不释手的感觉,高效课堂是课改以来中心小学强力推荐的,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梦寐以求的,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深深的感受到现在学生的累,我们不能改变现在的教育现状,只能从自身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力争使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尽最大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书的封面以简单明了的文字注明:“一位草根教育专家的.课改宣言,一份高效课堂完整解决方案。”结合着黄色的封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那么于老师的高效课堂“密码”到底是什么呢?打开书,浏览目录,第一章:高效课堂大揭秘;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第三章:解密奇杜郎口……这样的内容对我太具有吸引力,当晚,我便迫不及待地地读了起来。
“怎样让学习变得快乐?快乐源自成功,源自展示,展示源自自信,自信源自预习。”“给快乐一个机会,就得给展示一个机会;给展示一个机会,就得给自信一个机会;给自信一个机会,就得给预习一个机会。快乐的缺失,往往起源于课堂上学生‘预习权’的剥夺。”于老师还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想要生产快乐,就得充分满足学生预习和表达的欲望。这一点,我和于老师产生了共鸣。所以,我以后的教学中,把预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从预习内容,到预习方法和要求,再到预习成果,让预习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扎实落实了“学什么,怎么学”,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舒心,让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进步观,用成功激励成功。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快乐高效的源泉。学生希望有自己展示的舞台,一旦这个舞台搭建好,也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展示出生命活力,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实现“我要学”。这样的课堂,想不高效都难!
“读一本书,就能激活一些大脑细胞,研究一个问题,又能开发一些大脑细胞。大脑细胞开发数量越多,寿命就会越长。”这是于老师的“研究增寿定律”;“爱的奉献力=幸福的获取力。……只要有爱的奉献,就一定有作为反冲运动的幸福获得。……假如你想幸福,请奉献你的爱。当奉献成为习惯,幸福就会伴你永生。”这是于老师的“爱心与幸福守恒定律”;“在我的心里有一种:要想提升生命的价值,就不能轻视写。写是自我与心灵的对话;写是大脑智慧的外化;写是人生从此岸向彼岸的泗渡……人的外显文字数量一般都与人的智慧水平成正比。”这是于老师的“随笔启智定律”……这样的定律还有很多很多。于老师就是用这样的文字,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引领我们走在学习、写作、研究之路上。
实践出真知。于老师的这本《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从理念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都在为我们开启高效课堂提供着系统性的思考和方法指导,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高效课堂》读后感8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李炳亭的《高效课堂22条》这本书,读后使我感到受益匪浅。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实践层面论述“高效课堂”理论的教学工具书。作者从“途径和方法”入手,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一线教育的实践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用系统的高效课堂“方法论”。它使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课堂,怎样成为一名在当今课改新理念下的合格教师。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其同点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读后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师生关系。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高效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探索精神给予理解接受,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比如,从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求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转。
因此:
1、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你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2、要“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深度:
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
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
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3、“四看”教师:
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
二看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
三看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
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总之,作为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在新理念知道下,我们教师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发展的人,一个教育理念的行动者,一个敢于开拓,不断学习进步,敢于创新的幸福的职业者。
《高效课堂》读后感9
1、“三主”协同率
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之间属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读后感1。它既反对“以教为主”“教”霸权,又有反对企图以降低教师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作用,来凸显所谓“以学为主”的单极主体地位的做法。它主张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伙伴”协同投入对教材文本的“活化”,促成教师、学生、教材三个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互动。
2、“双因”统一律
“双因”这里专指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课堂教学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融合相统一的过程。“双因”统一律的价值在于,课堂教学中,在完成智力培养目标的同时,自觉地(而不是自发地)激发非智力利因素的参与,不仅使“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效达成,同时让“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3、伙伴效应率
在班级授课制的环境中,学习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伙伴互助的过程,且往往会因为伙伴之间知识与能力的对称更容易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会效果。
合作,不仅是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格修炼的一个重要内涵。
4、学思结合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重视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
审视现在的课堂,问题出在重教“学”,而轻学“思”。知识网络的构建,一旦缺了思维的黏着,非常容易支离破碎。缺乏思维的“学”,其效率必有折扣。
5、“两化”创生率
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内化”与“外化”相互创生的结果。
所谓内化,就是师生对教材文本理解个性化意义构建的过程,读后感《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读后感1》。
“内化”与“外化”都需要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在一次次智慧挑战中生成“个性化”的知识构建。
6、温故知新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全句的大意可以为:“(善于)温习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学会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7、愤悱启发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大意是:“只有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才可以帮助学生开其意;只有当学生口欲言而不能时,才可以引导学生达其辞。”
8、视野关注极限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教师在视力正常的情况下,其视野关注极限为25人,再多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视野关注极限定律。这条定律对我们有三点启发: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建立视野资源意识,养成视野转换的习惯;坚持关注后进生。
9、学习快乐率
孔子的古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信是快乐的基础,自信能使人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10、“二八定律”
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真得不断学习,寻求教学规律,有意识地运用规律。我们不能让学生迷迷瞪瞪的学,老师也不能稀里糊涂的教。
《高效课堂》读后感10
近期,我拜读了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虽是初读但受益匪浅。“洋思经验”早已耳熟能详,刘老师结合洋思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揭示了高效课堂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这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引发我的思考!
一位教授曾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课堂要做到高效,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课堂上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一、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背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教学活动中图形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自己阅读画各种图形的方法,然后告诉老师画各种图形的特点及步骤,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画,共同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阅读教材时能够读中有思,思中有读。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我认为的高效课堂:
一、要“清”。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数学味”。
二、要“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三、要“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四、要“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高效课堂》读后感11
本学期我认真拜读了王跃先生著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始终“忠诚于”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王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平实易懂的语言风格,用宏观的视野来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微观问题,阐述了课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要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让课堂充满智慧、活力、阳光,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而这所有的一切,就需要教师具备微观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王跃老师采用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出发,探讨课堂教学深层的问题,提出解决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书中的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充满真知灼见,如要“放长线,钓大鱼”、“精练课堂指令”、“调制鸡尾酒教学法”、“让学生做好内外热身”、“高效复习的三个基本途径”等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带着“阳光进课堂”、在学生不要“急风暴雨”、讲课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等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面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不仅构建了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与模式,并旗帜鲜明提出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
王跃老师在《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中关于课堂教学许多观点十分新颖而独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是系统的、生长的,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智慧”;开发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追求课堂教学艺术,让课堂充满“阳光”;锤炼课堂教学用语,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不要迷失学生,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多,我觉得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细节在课堂上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课堂上的每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发挥。因此我觉得在自己的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还要多关注课堂的细节,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能快乐的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以往自己每次外出听课学习,听那些名师或者是优秀老师的课,我们总是赞叹他们上的课真好,他们上课的时候,学生总会做到认真倾听,老师上课总是充满着激情,小组与小组之间总是能充满抗衡,竞争力总是那么激烈。当我细想一下,他们之所以上好一节成功的课,关键在于他们能够把握住每个细节,上课的每个细节在他们的笔下都是那么的突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会改变整堂课的效果。再回想我自己的课堂,正是因为缺乏对这些小小的细节的考虑和设计,没有把握住这些个细节,所以教学的效果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憾。这本书,让我对名师为何能产生精彩课堂豁然开朗。原来,名师课堂的精彩不仅仅是因为完善的预设、智慧的设计、精美的课件,还源于一个接一个充满魅力的细节!我也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魅力四射!
第四篇:高效课堂读后感
篇一:高效课堂读后感
读了这本由六十七位老师的心得结晶所编成的“高效课堂”,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于高效的课堂,有许多种看法,以下列举几种:
其一、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它们的共同点: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算实现。
那这六十七位老师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如一年级《七巧板》中,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统计(奥运主题)》中,通过几段奥运精彩回放,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氛围。
二、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反思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基本性质。”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摇一摇、想一想这些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充分体现探索的快乐。
三、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和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彻底解决它。如《学校里的数学问题》一课中,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研究食堂赢利的问题,学校提供纯净水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开放的空间。
要使一堂课真正地做到高效,要能象我们眼中的教育家霍懋征一样,具有“真爱、真功、真实”的品质。努力做到“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育改革方针。
篇二:高效课堂读后感
李俊霞
假期里,读了《走向高效课堂》以后,我的心情经历了几次变化,首先是向往,渴望,渴望自己也能这么给学生上课,渴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渴望自己的课堂真正能实现和达到学生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改变以前教师满堂灌得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然后是反思,反思自己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反思今后的课堂教学该怎么做!
1、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
2、自己必需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总是老一套,也要有自己的创新。
3、培养和锻炼学生,首先要相信他们,他们一定会比你想的要做的好。
4、培训好小组长,让他带领其他小组成员一起搞好课上讨论和展示;让他检查好本组完成作业和背诵情况。
5、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竞争。
6、自己要多总结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篇三:高效课堂读后感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知:1.课堂是学堂,是学生的,不是教堂。课堂上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如果学生只当听众,而没有参与,学生不可能学到东西。2.课贵真实,没有真实,就没有效率,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我就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相互研究。只有投入了,有了真正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我没有提示,没有揭示,没有暗示,只是巡视、观察、思考,目的就是发现真的共性问题和个性化的问题,从而使课堂变得真实而有效。3.老师的语言不要过多,过多的语言就可能束缚学生,捆住学生,压住学生,不利于学生思维和真正自我的发展。4.学生不先学习,教师就不出场。只有学生动脑了,才会发现哪些不会,教才有的放矢。5.要想使课堂高效,必须全过程让学生高度紧张,学生在紧张的课堂中就不会开小差,不容易分散注意力。6.在课堂上以变应变,随机应变,一切从学生的变化出发,一切从学生出现的问题出发,一切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这样的变才变得其所,变得恰到好处。所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时一节课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我们的课堂就是学生的演场,教师只有做导演,才能保证学生全过程“表演”和“表现”;教师只有做导演,为学生的学习而导,为学生的发展而导,才能真正将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
第五篇:高效课堂读后感
至今深深记得校长的一句话: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高效!作为自认为还是比较上进、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创造奇迹的老师,我也一直这样努力着,探索着,高效课堂读后感。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也搞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课标解读工作的开展,无不是为了掀起教育的一番艳阳天高效课堂,形式在课堂,功夫在课外,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创造学生”,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教师工作的幸福,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空间等等。其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及课堂要有小结和巩固练习,要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实质与灵魂,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高效课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会不断进步,学情不断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当好教育改革的领航者。生愿学、善学、乐学,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这是我们追求的学生理想的学习状态。关键在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自己力求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可当遇到困难时,自己却退缩了,前功尽弃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自己力求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但当遭遇学生的沉默时,遭遇时间的紧迫时,遭遇教学成绩的影响时,自己却又没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持下去。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原点,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又一遍地“浇”。学生相应地只能一次一次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孩子一旦面对新的知识时,依然是难看的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成为永远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渐渐彻悟,教师要敢于开放和创新,敢于探索和实践。要开发学生的胆识和勇气,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和“当家”的能力。挑起重担,乘坐人性化的教育之船从此岸出发,扬起教育解放这一希望的风帆,驶向高效课堂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