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25篇

时间:2019-05-13 03:3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2》。

第一篇: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2

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

东龙初中

这段时间,在我区实施悟学式教学法,而我校作为首批实验基地学校,现针对悟学式教学法我谈谈实施后的几点感受:

一、传统教学与悟学式教学的区别

传统教学是以“讲台为中心”,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从传统的教学观来看,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而悟学式教学教学是一种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的沟通现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的伙伴关系。受教育者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沟通的伙伴。悟学式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已经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得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悟学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二、合理有效地利用参与式教学,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悟学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变为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1、教师不再独占讲台,有时可把学生请上讲台。

以往,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总是一个人在讲台上从头到尾讲着,就是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学生根本没有思考与回答的余地。新课程要求改变这种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2、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一位教师在教《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生字时,让学生们学做小医生,戴上医生帽,到“文字医院”把有错误的生字找出来,贴在小黑板上,接着分组讨论,这些生字的“毛病”在哪里?怎么“诊断”?然后请学生上来说说。这样就把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错误,一一列举了出来,又通过学生讨论得到了改正,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符合学生的学习口味的。

由于学生主持自习与质疑,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判断、概括等探究能力,避免了教师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局面。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调乏味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感悟知识,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思维,热烈地参与讨论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这种“悟学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看作是主人翁,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认识到小组发言的价值是一样的,即使老师没有请他站进来发言,他也一样做了学习的主人,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第二篇:“悟学式”教学法心得体会1

“悟学式”教学法心得体会

东龙初中

学习要与实践紧密结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让学生有非常明确的目的;师生之间相互都要有严肃认真而又积极的态度;教师的前期指导和说明要清楚;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对象的方法,而不是照搬,流于形式;要督促每个同学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教学中去;要了解学生参与前后的自我主张,尊重和理解儿童;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合理,并且要符合学生概念理解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育时机,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意识的培养。在悟学式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成功的教育,教学情境本身应该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应该根据当地情况、文化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来促进他们的学习。悟学式的方法使学习更有趣味,学生应该“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动灌输”。作为教师,不要过低估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给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的角色承担,这对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表现性活动有助于学生更能积极地认识自己,学会有效的自我表达,形成健康的自我激励和反思机制。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得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悟学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要做到“五明”、“五感”。要充分体现本节课的知识性,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发学生的创造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占有主体地位。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学习的效应。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第三篇:《掌声》悟学式教学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黄小兰

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赞美同学们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也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地关心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动)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英子由“忧郁、孤独、自卑”变得“快乐、活泼、自信”。是什么力量让她有了如此神奇的变化呢?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二、走进课文,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不同感受(感觉)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进一步了解她,了解她的学校生活,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7页。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在相关句子旁边批注你想对她说的话。(小组交流,代表回答)

2.出示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①改变原文对比读(老师读的时候把“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几个词不读,学生读的时候读出来,并加重语气),理解“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意思。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在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②学生读自己对这段话的批注(指名读)

③练习朗读,读出英子受到伤害的语气。

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中,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英子终于鼓起勇气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此时此刻,英子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出示句子):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骤然”换词理解:突然、忽然、立刻、马上)

①女生读句子

②练习朗读,指导读出英子的感激之情。

(1)这一次掌声代表着什么?(板书:鼓励、尊重)正是因为这掌声的鼓励和信任(尊重),英子流下了泪水,开始讲述自己的的一个小故事,因为英子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所以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的掌声又代表着什么?(赞美、敬佩)

(2)此时英子心里有很多话想说,但她什么没有说,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行

动。出示句子: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①(男生读)你有什么想法?(表示感谢)

②再读,读出英子的感激之情。

4.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她走路的姿势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她的内心感受,这两个“一摇一晃”体现的心情一样吗?

出示句子,对比理解

(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鼓起勇气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2)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上台时的英子是自卑、忧郁的,下台时的英子是自信、开朗的。)

从那以后,使英子变了个人似的„„(齐读第4自然段)

三、情感升华(感知)

第一次掌声是英子在经过思想斗争后走向讲台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这掌声包含着大家的——(鼓励和尊重),英子在掌声的鼓励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掌声包含着(赞美和敬佩)。

同学们,落下残疾的英子是不幸的,但是,得到大家关爱的英子又是多么幸运,一个残疾的姑娘,她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自信啊!而这种勇气自信又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那掌声是鼓励和敬佩,(播放歌曲《爱的奉献》)那掌声分明是同学们对英子的爱。(板书:爱)是啊,是爱让英子有了如此神奇的变化!

四、拓展训练(感悟)

1.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你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你是否也需要掌声呢?那么请你说说,你在什么时候需要掌声?

出示:当

的时候,我需要掌声。2.拓展阅读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都珍惜这份浓浓的爱吧。让我们包含深情,用心读读这首充满爱的小诗。

出示小诗,分小组读,齐读,引读。

五、课堂小结(感恩)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把掌声献给他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板书设计:

鼓励

尊重

29、掌声

赞美

敬佩

自卑——————自信

第四篇:(卢燕)悟学式《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 桂平市西山镇城西小学

卢燕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主要让学生在利用表内乘法表掌握了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数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任意两、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能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探究新问题的能力。3.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的内容。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动)

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乘法,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就来个“口算卡片”闯关比赛试试看,好不好?(出示口算卡片,生抢答。)

2.今天有很多老师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开心吗?老师不但教给我们知识,而且还教育我们怎么做人,那趁这个机会你们有什么要和老师说的吗?学生积极回答。(认真学习,好好表现,画一幅画送给老师!„„)就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题。

二、预习思考。(感觉)

1.出示课件(例1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盒彩色笔,每盒彩笔12支。

2.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盒彩色笔是12支,2盒彩色笔一共多少支? 生:一盒彩色笔是12支,3盒彩色笔一共多少支?

3.问:你会列出算式吗?(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老师提问并板书,及时表扬孩子。)

三、问题的讨论。(感知)

1.怎样算出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2.组内交流,各抒己见。比一比哪个组的方法最多?老师巡逻倾听。3.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算法。4.师生合作,分类平析。

师:刚才同学们用摆学具的方法,用连加的方法,用数的分解组成的方法,还有用拆数法把12分成两部分,再用乘法口诀算出了结果,你们真了不起!

四、教材分析(感悟)。

1.在这些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

2.质疑: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了3个12是36,在这些方法中大家都认为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想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

3.四人小组研讨,探究竖式。

在学生分组进行研讨时,老师巡视,并不时地参加学生的研讨活动。在各组学生基本上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请几个小组的代表到黑板上指定的位置写出自己研讨的结果。步骤1:

引导学生他们的竖式写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步骤2:

同桌说说哪一种竖式的写法更简便合理?请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肯定学生研究的成果。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哪种竖式的写法比较合理。步骤3:

老师提示:6个一和3个十在竖式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感悟:6个一写在个位上,3个十写在十位上,这样就是36。

步骤4:简化竖式: 2 × 3 3 6 4.理解竖式各部分的意义。

5.追问:6为什么写在个位上,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一位数乘两位数,应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得的积写在个位上。接着再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写在十位上。

6.老师小结: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一位数乘任意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

五、课堂练习(感恩)

1.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有4盒彩色笔,每盒12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你们会算吗?请同学们把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指名演算,订正竖式。2.课件出示“闯关”练习题:

(1)“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练习题,请学生完成。指名说说演算过程。

(2)谁是最佳小裁判?看看谁做得对?

小红 小聪 小芳

1 2 1 2 1 ×3 × 3 × 2 9 3 3 6 4 2

(3)比比看,谁厉害!(4)考考你!

总结:闯关结束,同学们真棒!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初中语文“整合与专题式教学”的践与悟

“初中语文专题式阅读教学”之践与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而厚重,但也略带零散的瑕疵;语文教学资源广泛而丰盈,但也缺乏应有的规律性和完整性。为了给学生呈现更加完整的教学内容、更加清晰的学习目标、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

对教材的专题式整合,从具体操作上看,一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内容进行取舍,对阅读篇目进行重新安排;二是教师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教材学习的顺序,让教材的使用呈现更鲜明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三是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跳板,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将教材之外的资源引入教学之中。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并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对专题式阅读教学有尚不深入的建议。

一、有机整合课内外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 教材整合,实质是对教材的“二次加工”,即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对一课、一单元、一册甚至几册语文教材内容的重组,对课内外学习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达到最优化,融听、说、读、写于一体,将一粒粒璀璨的“珍珠”串成一条条精美的“珍珠项链”展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开展有效的专题式阅读教学呢?

1.以一单元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是以“战争” 主题,包括《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等篇目。课文中有的赞颂正义战争,有的谴责费正义战争,正义的一方与非正义的一方,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真善美与假恶丑都得到充分的表现。第二单元表现的是普通人的爱。脍炙人口又感人至深,其中细节描写独具匠心。《阿长与<山海经>》,追忆保姆阿长,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背影》一文中,父亲翻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情节,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动词将父亲翻爬月台的艰难刻画得酣畅淋漓,正因如此,看见他的背影,“我”忍不住潸然泪下;《老王》中,写人力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这些文章在细节描写方面很有章法,很有讲究,对于学生写作中最易出现的“空洞”“干瘪”现象,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于是,笔者以本单元为整合面,设计了“于细微处见真情”这一专题,比较几篇文章在细节描写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细节描写的价值,引导他们在鉴赏中学习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2.以多个单元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

在讲授刘心武的说理散文《错过》一文时,很多教师反映这篇文章主题较深,学生不易理解。基于这种现象,笔者将《错过》与学生之前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陋室铭》加以整合。《错过》告诉读者:人生充满了错过,我们可以错过生命沿途的小站,但不能错失人生的终点。文章说理透彻严密,但缺少具体的事实佐证。聆听苏轼,他错过了仕途的光环,却享受了空明如水的月光与闲人的情怀;审视刘禹锡,他错过了飞黄腾达的得意,却获得了安贫乐道、不求闻达的高尚情操;对话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我们明白错过也是一种美丽。在此基础上,笔者整合设计了“擦肩而过的美丽”这一专题,分为四个课时:①百家讲坛说“错过”;②翕张吞吐读“错过”;③穿越时空寻“错过”;④笔翰如流写“错过”。事实与说理结合,阅读与写作交融,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篇文章,也拓宽了学生的人文视野。课后让学生围绕“错过”写作,自然水到渠成。3.以课内与课外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

为了让学生集中了解和学习叙事文章中的环境描写,笔者曾设计了“我见‘青山’多妩媚——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摹写之环境描写”的专题课。大致流程如下:①“听,那悄悄的声音”,以《陈毅市长》选场、《党员登记表》《我与地坛》等作品为依托,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的妙处;②“忆,那经典的画面”,以《诺曼底号遇难记》《长征》《故乡》《天净沙·秋思》等文为载体,让学生懂得环境描写非任意为之,需要顾及时、事、人、情;③“谱,那动人的乐章”,让学生学一些法、绘一片景、摹一段文。

这样的专题,调动了几册教材甚至课外的资源,目的就是追求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选择适合的专题教学点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

有了丰富的整合资源,又该如何选择适合的专题教学点呢?笔者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以重要作家为专题点。

苏轼,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月”是其作品中常见的意象。笔者在讲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整合了苏轼的相关作品,形成了“明月知我心——月与苏轼”这一专题。板块清晰,环环相扣。

①自在地享受——少年玩月,着重分析诗歌《减字木兰花·春月》中蕴含的情感;

②苦闷地追问——离人问月,品味《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作者形象; ③狡猾地隐瞒——暮年赏月,以《记承天寺夜游》为载体,读懂这一时期的苏轼;

④心中的月亮——对话月色,三个题目《少年苏轼眼中的月》《中年苏轼眼中的月》《暮年苏轼眼中的月》自选其一,写一个片段,小诗、小散文皆可。

从诗人轻飘飘地喜月到沉甸甸地问月,以及最后悠悠然地赏月,我们见证了一个流浪诗人生活的变迁、心灵的成长。月在他的笔下,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圆润,越来越深邃。也许,在他晚年望月的时候,那轮陪伴了他一生的圆月,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释放它所有的光华,与老朋友辉煌地握手。那些青春的美丽,中年的流离,会在一瞬间击中苏轼的心头,让他感慨万千,悲欣交集。

2.以作品主题为专题点。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诵读欣赏中的两首词——李煜的《相见欢》和晏殊的《浣溪沙》,都表达出了词人的内心之愁。“愁”可以说是古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主题,但愁各有不同,抒发愁绪的方式也不同。能否借此机会作一次“愁”的深入比较呢?笔者学习王君老师,开展了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主题的专题教学。主要环节如下:

①补充提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三首词;

②学生自由朗读这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这五首词大致可以如何分类;

③学生细读《相见欢》《浣溪沙》《渔家傲》《江城子》,比较这四位词人,看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并分析原因; ④学生再次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比较女子心中的愁和男儿心中的愁有何差异,其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3.以人物形象为专题点。

翻阅人教版初中语文小说单元,有三位极具“变脸”艺术的人物特别吸引读者的眼球:《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变色龙》里的奥楚蔑洛夫、《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三篇小说都成功地塑造了“变色龙”式的人物形象,展示出古今中外的变脸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三篇小说加以整合、比较,设计了“敢问谁是古今中外变脸王”这一专题,组织学生欣赏他们高超的表演,并让学生评选出古今中外的“最佳变脸王”。具体环节如下:

①变脸——什么在变(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②变脸——什么是变(对比手法的妙用); ③变脸——什么使变(小说主题探究); ④变脸——什么不变(人物形象分析)。

将三篇作品放在一起,在比较中阅读、欣赏、品味,对于剖析人物形象、鉴赏作品技法、挖掘文本主题有着重要作用。这种教学内容的整合,呈现给学生的将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点,而是完整清晰的面。

当然,以上提及的可整合的专题点,对于浩瀚的语文教材与广博的文学作品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还可以依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围绕语文学科的特点,从其他角度确定专题教学的整合点。

三、在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延伸进行专题式阅读教学。依托教材向外延伸,可以是研究内容的延伸。比如学习《论语》一课,教材只选了“十则”语录。教师认为孔子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是散落在《论语》不同的篇章中。如果不让学生读原著,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孔子,了解《论语》。何况教材选录的十则孔子言论,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孔子治学、施政、做人之道。十则语录既缺少语境,也不构成体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思考。

二、“专题式阅读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无论哪一种教学设想和尝试,都不可以任意为之,而是需要在一定的原则之下有效、高效地开展。那么,“专题式阅读教学”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专题以教学目标为基准点,是教材的整合点、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力的提升点。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是“积累·整合”“思考·领悟”“感受·鉴赏”“实践·运用”“拓展·创新”。确立专题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专题式教学”还是“语文”教学,还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而不是专业学习,更不是专业研究。

2.依据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目的要求,符合语文特点。

2011年版语文课标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进行“整合与专题式教学”,应该整合更丰富的语文资源,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此外,还应重视教学资源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整合内容的价值取向。“专题式教学”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确立适合学生学习的专题。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新整合的问题。

2.关注学生的现有水平。

所整合的专题,其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相适应,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情境,使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果子”,即将问题设计在学生原有知识能力和新的知识能力的交叉点上,力求做到不“过剩”,也不“过度”。如果专题的内容过于浅易,学生就不会有研究的兴趣;如果专题的内容过于专业,学生也会因力所不能而望尘莫及。

3.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有适应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然,专题式阅读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专题式阅读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 1.对专题式阅读内容要有总体的设计

“专题式阅读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提 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但目的还是为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就需要对每一个专题内容的学习有一个总体设计。这个总体设计,主要指在落实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确定专题。

2.对于专题的研究要有一个合理的流程

“专题式阅读教学”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流程。以往的课堂,大多是一节课就是一个“板块”,即每节课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而“专题式教学”有可能打破这种以“课”为单位的样式。它可以是以几节课为一个“板块”,即用几节课来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教学流程。

例如,就一个专题,先要安排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之后,围绕专题分析材料;接下来是拿出研究的结果;然后,与同学交流;最后,完成专题作业。不同的专题,会有不同的研究过程,但从“研究”到“交流”再到“成果”(还可以有成果评价)应当是一个基本的流程。

3.对已确定的专题可以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专题式阅读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发现。

学生在专题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一定会始终保持在选择专题时的兴趣和研究的内容。这里面会有多种原因,例如选材的影响,研究方法的影响等。为此,对已选定的专题可以作出一点调整。有的专题,学生做起来可能感觉很有意思,也可以延长一点时间。

专题的调整可以是内容的调整,可以是数量的调整,也可以是研究方法和时间上的调整。

总之,新课程改革呼唤教材的变革,也呼唤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我们需要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专题,避免对教学资源的零敲碎打;需要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专题,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呆板;需要巧妙串联,促成新旧知识的专题,避免教学效果的平庸;需要多管齐下进行引导,促成多维目标的专题,避免教学追求的功利世俗。相信专题后的语文资源会更加丰盈,专题后的语文课堂会愈显灵动。【参考文献】 [1]覃树楠.语文单元教学模式的回顾与前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0)

[2]沈峰.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2007 [3]王君.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J].中学语文教学,2007(07)

[4]兰世辉.语文专题教学的教材整合艺术[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7)

下载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2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悟学式教学心得体会2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变式教学论文

    变式教学优化思维品质 ———高一一节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变式教学课有感 摘要:本文通过引用一节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变式教学课,着重论述了变式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严密性,......

    模块2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乌鸦喝水》 (小学一年级语文) 福建省××县××小学:××× 一、概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课 二、教学目标分析  知识与技能 1、感受乌鸦......

    分享式教学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导语:任景业教授认为好奇,好探究,好分享是人的天性,人的思维基本单元是“问题——思考——分享”,因而提出了分享式教学思想。下面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分享式教学心得体会,供您参阅。......

    分享式教学心得体会(合集5篇)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行,传统的输送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偏离了时代路线,而分享式教学的观念则逐渐进入了社会的视野,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带来的分享式教学的......

    分享式教学心得体会(5篇)

    “记得对学生保持期待,相信他们的能力。”“学会关注他们的强项,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尝试改变和反思,拥抱自己和学生的错误。”“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与学生建立情感......

    关于分享式教学个人心得体会范本(合集)

    分享式教育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是教育教学思维方式的革新。我们应该在尊重人的四大天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潜能,主动去探究,达到我们的理想课堂:人人有笑容,课课有掌声......

    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与探索 ——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梁原学区杜家沟小学 杜秀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

    餐桌式教学心得体会

    餐桌式教学心得体会 城西小学教师 周伟 新的教学方法,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座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式的一律面朝前变为现在的餐桌式教学。刚开始的座位的变化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