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3:4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

第一篇: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

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

——谈低年级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摘要:一个好的课堂要体现出三维目标的实现,在课堂上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那么要实现三维目标必须做到老师要有一颗童心,要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转变好老师的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新颖,还学生一个真实、实在的课堂。

关键词:三维目标 童心 灵活 新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提出和确立,不仅让我们如沐春风,而且给科研天地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如果把三维目标比作一棵树,那么知识与能力就是树的根,过程与方法是树的主干和枝条,树叶和花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了根基,就长不成一棵完整的树。没有了主干和枝条 就长不了树的叶子和花朵。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实施三维目标,让“三维”之花开遍课堂,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让老师的童心“亮”起来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老师应当有一颗童心。有了童心,才能使自己变得年轻,变得活泼,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有了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理解孩子,体谅孩子;有了童心,才能想孩子之所想;有了童心,才能和孩子打成一片,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哭,一起笑;有了童心,才能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和探究精神。”因此,老师怀一颗童心,不仅创设了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还和学生建立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堂成功的课是伴随着老师的激情而产生的。老师有了激情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全能,学生也会被感染,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幽默风趣、活泼生动的儿童化语言;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自然和谐的肢体语言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这些都是“童心”所致。

如一位教师教学《秋天的雨》时,和学生一起欣赏着优美的画面,并踏着欢快的音乐和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起想象“秋雨还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颜色变化”。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热情洋溢的鼓励,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迸射出股股山泉——有的说“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有的说“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有的说: “它把五颜六色给了菊花,美丽的菊花在风中飘舞,送来沁人心脾的花香”„„一切如开闸洪水奔涌而出,一系列美好的想法翩然而至。在美妙的想象中,学生不仅感受到秋天的无限美好,还开通了创新思维的渠道,他们每一个回答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如果不是教师怀有童心,如果不是教师以真诚的心与之融合,会有这美妙的想象、闪光的火花吗?儿童是最纯朴的,也最认真,他们对人处事都以真心相看,还没有或少有虚伪的污染。所谓“童真可师”,决非言过其实。显然,这种认真和执着,正是创新的科学精神的根基,应该得到我们的细心爱护。

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堂。它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

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表现为 “三多三少”现象: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因此要克服这种现象,让课堂活起来。

我曾经听过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赤壁之战》这一课,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环节:课文学完了,他问学生:“大战结束后,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学生的发言各种各样。别看他们小小年纪,你一言,我一语,对双方成败的原因分析得既全面又透彻。一位小男孩的发言却差一点使徐老师陷入“困境”。这个小男孩说:“我看过《三国演义》,也听爸爸说过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同学附和:对呀我爷爷也给我讲过曹操是个很自负的人不会认错的。听课的老师的好奇心也被激起来了:这下看你怎么处理?我们都望着徐老师,看他如何回答。只见徐老师先是笑了一声,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一五一十。我们由衷地鼓起掌来。这掌声是为学生喝彩,也是为徐老师的“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喝彩。更是为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喝彩!

三、把老师的角色“演”起来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的学习伙伴„„而不是灌输者和权威者,因此,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好教师的角色是达成三维目标的基础。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还学生学习的主人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达成三维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是组织好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不能让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的同时要具体引导怎样进行组内学习、组际交流,从而促进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如:我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是这样设计读懂读好的教学环节的:组长先在组内范读一次,组员进行评论,包括值得学习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接着组员依次读一次,并进行互评。然后小组朗读,要求先协商怎么合作读,然后朗读排练,可离开书本配上适当的动作。最后小组表演,评选最佳小组,条件是速度快,合作好,效率高,人人有进步。从教学每个环节看,老师只是组织者,却创造出巨大的空间留给学生朗读、交流、感悟、协商、排练、汇报。总结等,使学生在读中悟情,在协商中谦让,在排练中合作,在汇报中发挥,在总结中反思。在这一系列的学生自主活动过程中达成多维目标。教师角色的转变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构建出三维目标指引下的新课堂、新教学。

四、让学习方式“新”起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将是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关键。

如一位老师在教《西门豹》这课时就运用了导演“电视连续剧”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一部课文电视连续剧“西门豹”开拍了,孩子兴高采烈,个个争当演员,可是角色太少。该老师为了充分发挥每位孩子的积极性,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让孩子们认真读课文,孩子们经过初读→再读→抓重点有感情读→最后到背诵课文。好不容易有机会走上讲台竞争(课文)电视剧的角色,在竞争中,选出佼佼者!就这样,这位老师创设一个虚拟的拍连续剧的情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在表演中学习课文,使孩子们既动手又动脑,既锻炼了朗读能力又创造性地发展课文角色。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课堂顿时生机盎然。每个同学都投入到课文的学习活动中去了。

五、让“三抓三重”实起来

“三抓” 即抓整体、抓联系、抓突破口,这是从教师处理教材和组织实施教学的角度来讲的,目的是能提高教学质量,并留有更多的时空任由学生学习、发挥、发展。“三重” 即重朗读感悟、重自主合作、重发展创新,这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的,是全面达成三维目标的核心所在。“三抓三重”是统一和融合三维目标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处理,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正确有效地处理教材,在“三抓”上下功夫,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成功教学的关键。一篇文章,是一个系统的、有着极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这是阅读活动中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感悟文章内涵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所以,抓课文整体、抓文章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教材的处理才基本妥当。课堂上坚持“三重”,特别是“朗读感悟”,它是“自主合作”、“发展创新”的基础。低段学生朗读的指导一般分为读准、读通、读好等几个层次,指导朗读要有目的、有指导、有方法、有层次。在读中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使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质疑,并自主解疑,尊重学生多元化答案。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在朗读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初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2、再读:用不同符号画出讲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3.品读:读勾画的句子,看谁读得好。4.选读:小柳树和小枣树除了长得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性格从哪里看出来?(语言)找出来读一读。5.赛读: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说的话,体会她俩有什么不一样。“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小柳树怎样?──得意、骄傲、不懂礼貌。)“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怎样?──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6.评价读:小柳树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说说你的根据。7.分角色朗读全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为核心,有层次地组织学生合作、思考、感悟、创新,提升语文综合文综合素养,全面达成三维目标。

学习体会: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平平淡淡、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去教学。起点要低,方法要活,要求要严,训练要实。三维目标的实现,应以知识与能力为基点,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促使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三维”之花在课堂上开得更艳丽!

第二篇:于永正教学艺术研究

于永正教学艺术研究

阅读指导艺术

阅读课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课,其重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材料,通过语言内容的理解,语言情感的感悟,语言规律的发现,以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者的指导,就在于带学生走进教材,导学生参与实践。在阅读指导中,于永正老师注意以明确的目的、多样的方法、相机的点拨、及时的调控、鲜明的层次,把学生带进神奇的境界,为我们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一、读出趣:享受读书快乐。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实践表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那么,他的教学至少成功了一半。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可谓欢声相连,笑语不断,要是借班上课,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围着他难分难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以有效的导读手段,让学

生获得了读书的乐趣。请看《狐假虎威》的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阅读课就是读书课,上节课大家读得真好,特别是最后那位读狐狸老虎话的同学,口气大,连我都被蒙住了。(笑声)现在,咱们接着往下读。下面7、8两节就是写它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读好,必要认真读。

(学生认真读书。然后指名读,学生读的时候,老师板书“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着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头饰。)

师:其余的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

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

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在后面走。因为书上 说了:“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二位导演读书真认真。——小兔啦,野* 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看来小朋友们把课文读懂了,都是出色的导演。下面请一位小朋友读7、8两节,由5位表演动物的小朋友表演。

(一生朗读:“狐狸”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老虎在其后东张西望。)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生:(扮演老虎者)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 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的一声,撒腿就跑。)

师:(问“鹿”)你们为什么跑?害怕谁?

生:(扮演鹿者)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生:谁怕它呀!(人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对他们的表演有意见吗?(小朋友们给予充分的肯定。)

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通过对学生读书能力的夸张性赞扬,对精彩情节的阅读前提示,对阅读任务的具体性明确,对读书效果的表演性检查,对学生演出的随机性点拨,使学生消除了读书的枯燥乏味,感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使学生摆脱了课堂的束缚,获得课堂的自由。这样引导,学生怎不感到读书的无穷乐趣呢?

二、读出形:感受语言形象。

张光鉴先生在他的 《相似论》中曾明确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存贮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在阅读教学中,深切感知内容,是引导理解语义,感受语境,品析语技,积累语言的重要基础。而小语教材大多是客观事物或想像事物的描述,引导感知内容,实质就是感知语言所描述的事物。随着自我生活的丰富,影视接触的增多,课外阅读的拓展,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了课文内容的相似的形象画面。阅读中,须以有效的方法激活贮存的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引导他们凭借联想想像,将语言文宇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确实是别具匠心,他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转化、形象还原能力,或读中联想,读后描述;或读中揣摩,读中表演;或边读边演,边演边读;或读中板画,边画边读,使语言与形象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请看《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生: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谁再说?

生:(动情地)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

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一生朗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位互相说。)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我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在上述片断中,为引导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于老师一是要学生借助想像,描述形象。要学生在仔细读第一节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强调用自己的话说,从而使学生经历了“课文语言——语言形象——自我语言”的转换。二是要学生借助绘画,展示形象。他让一学生慢读课文,师生作画,再让同桌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燕子,进而指名登台介绍老师所画的燕子。这样引导,促进了“语言一形象一语言”的转换,使学生加强了对语言形象的感受,促进了语言文字的内化。

三、读出精:感受语言情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因此,在读出语言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人情境,充当角色,以深切体味蕴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由于知识基础,认识能力,生活积累的差别,学生在阅读中又大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感受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异,以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块,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确实是煞费苦心。请看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片断:

师:(一生读完“抢救伤员”这件事时插话)这件事最感人,感情不容易表达,听于老师读一下。

(老师范读)

师:大家注意了没有?“当您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这句话中间是个逗号,可是老师为什么停了较长时间?

生:房子炸平了,小孙孙炸死了,心里很悲伤,所以......师:志愿军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很难过。说——

生:说不下去了,所以说到这时停了较长的时间。

师:对了,理解了,感情体会出来了,才能读好。——请大家把“抢救志愿军伤员”这件事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为引导体会蕴含于字里行间的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于老师饱含深情地描述了老大娘不顾年迈,不怕路远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动人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又以“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你会怎样向这位朝鲜大娘道别?会以怎样的感情读志愿军说的话?” 以引导学生充当角色,设身处地,进入情境,感受其境,体会其情;还注意了语境的提示,语速的指点,语情的诱发,尤其是范读的引导,使学生与教师、作者和文中人物构成联系,达到了朗读的理想境界。

四、读出神:感悟语言蕴含。

虽然小语教材大多通俗浅显,但不少课文在浅显的文字中不乏丰富的语言蕴含,如借物喻人、借事论理的记事状物文,警示人生、启发明理的寓言童话文等。而就小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而言,其内涵的解决不是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讲解所能把握的,须以有效的方法带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这方面,于老师总是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尽力把教材的语言形象展开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触摸,去感受,以形成真切的自我感受。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救扶车夫的部分内含丰富,情感真挚,由于时代的变迁和阅历的不足,学生难以理解,于老师没有讲解,没有描述,而是借助朗读,引起共振。请看片断:

师:最难读的是最后的第8、9两个自然段。难读,也难懂。请大家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文章的意思。(学生读第8、9两个自然段。指名读,没读出感情;老师范读,读得很动情,全班学生都被感动了:全班学生再读,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这次是读进去了。)

师: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读)“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鼻尖,冷得像冰,手和脚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学生读得生动、感人,全场肃然)

师:(非常动情地)还能让他说什么呢?他还能说什么呢?一切都在他的表情里,在他的动作里,在他深深的叹息中。像这位同学读得这么动人,也就够了,不要讲了,一切意思都在朗读里。(示意学生放下书)

在这里,语言的意义蕴含、情感蕴含都寓于作者深沉的感受中,伯父严肃的神情里,按我的动作上,深深的叹息中。这种蕴含,于老师靠着自己非常动情的范读深深感染了学生,感动了学生,震撼了学生,使他们全身心进入了情境,这种语言的蕴涵是学生用心去感悟,用情去拥抱的,这种朗读的情境,可能将会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其语言蕴含的理解是任何语言的表述也无法比拟的。

五、读出技:领悟语言规律。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剖析中品出语言规律,品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使其形成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阅读教学中,于老师善于把作者表情达意上的规律展示于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感受领悟。请看《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生:就是小圆圈。燕子点水时荡起的一圈圈波浪。

(师随手板画)

师:但是,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有的学生习惯地摸出字典来查)

师:大家都应养成查字典的习惯,遇到不认的字,不懂的词随时查字典,不要放过。

生:“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关。

一个“小圆晕”蕴含了丰富的形象内含,情感内含,语言技巧,为引导品出其规律,教者引导借助板画,显示形象;借助字典,了解词义;借助联想,想像意境;借助描述,显示情感;借助朗读,表达情感,从而使“小圆圈”与“小圆晕”的差别,突显于学生面前,使他们具体体会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感受到了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真谛。

课堂练笔的艺术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典之作。他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写的训练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像补充......然而,每一次练笔,都是他教学艺术的映照。

一、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可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范例随处可见。请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学到这儿,我突然想到,还有一个词没有讲(指小黑板),就是“饱经风霜”。

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学生练习写,老师巡回指导,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同学;学生写好后,老师让他们自己读一读,修改修改;最后找几位学生上台读,学生读后,老师当面评改)

(下面是评改一位学生的习作实录)

生:(读)“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糟糟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师:写得多好呀,“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

看起来,于老师是“突然想到”,而实际这是他的精心安排。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学生就能真正懂得课文中的每一件事情、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旧社会”这一特定的背景之中。因此,“饱经风霜”是这一特定背景的反映,引导学生借具体情境反映“饱经风霜”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引导,“饱经风霜”给予学生的决不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一旦遇到这个词语,与之相关的形象就会在他们眼前浮现;一旦遇到类似形象,与之匹配的词语就会在他们脑中出现。这样,“饱经风霜”的词义和语像就变成了他们的活的库存。

二、补充对应的形象画面。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总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功:阅读《再见了,亲人》,他首先交代任务,引发兴趣: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同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境(板书:话别人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什么呢?现在我想把你们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以大娘的身份、第二组以小金花的身份、第三组以大嫂的身份分别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其次是学习课文,明确方法。在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于老师及时以“与大娘分别”为例,引导理清说话的层次和层次间的关系,并分别得出方法,自我叙述,进行细心指导。再则是及时评析,强化效果。在学生写作后,于老师及时引导评讲,引导朗读,抒发感情。一学生以“小金花”的身份是这样叙述的:(读)“志愿军叔叔,我不是不刚强,我是舍不得让你们走啊!我妈妈牺牲以后,是你们为我报了仇。王叔叔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我更忘不了罗盛教叔叔,他为了救我们的小伙伴崔莹,献出年轻的生命。叔叔,我长大了一定到中国去看望你们,一定为你们唱《捣米谣》。叔叔们,再见!”这样通过课文对应画面的想像描述,学生不仅把握了“告别话语”的写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三、变换课文的叙述角度。

作者写作总有自己的角度,角度变了角色也就变了。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于老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例经常可见,一个情境的创设,一个句子的提示,就能把学生带到特殊的情境之中,使课文内容很快变为学生的交际语言。如:《新型玻璃》教学中,于老师要学生分别以五种“新型玻璃”的身份对自己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自我介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学生是这样叙述的:“你们可能不认识我,我刚问世不久。我是‘吸热玻璃’。我在炎热的夏天,可以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天,我可以把冷空气挡在外面,使室内保持温暖,我大大地希望能为你效劳。”(师插话:“‘大大地希望’改成‘衷心地希望’。”如果你家把我买回去,安在门窗上,你家就不用买什么空调。电风扇了。因为我可以在夏天挡住阳光,冬天挡住冷空气,所以如果你家有老年人,夏天就不会中暑,冬天就不会感冒、得关节炎什么的。现在你知道我的用处了吧!愿你把我买回去,我会大大地为你效劳。“从学生的习作可见,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四、拓展课文的情境空间。

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像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在教学中,于老师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情境的拓宽,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请看《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陈赓打自己一个嘴巴之后,还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请你们展开想像,写下来好吗?能写多少写多少。

(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把小红军抱下来,一边流泪一边说:‘小兄弟,我对不起你呀!师插话:“这句话应加上‘拍干粮袋’几个字,改成我怎么没有注意你拍干粮袋的动作呀!”)说完,他把小红军用草盖起来,向他行了一个军礼。“师插话:”在‘军礼’前加上‘庄严’就更好了。“)

师:写得真好!陈赓一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陈赓使劲地摇着小红军,哭着说:‘小兄弟,你醒醒,你醒醒!’可是小红军闭上了眼睛。陈赓把小红军放在马背上,脱下军装,盖在他的身上,说:‘小兄弟,等到革命胜利我一定会把你的事迹写下来。我们会永远记着你!’说完,扶着小红军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时,太阳落山了,天空出现了一片霞光。

不难看出,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层次。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了新的境界。

五、迁移课文的写作知识。

引导运用课文写作知识进行练笔,这是阅读教学中作文训练的重要方法。但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类似的训练决不是简单的迁移,更不是简单的移植。他善于把握读与写的结合点,把读与写的训练融合于一体。请看《月光曲》的教学片断:

师: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发短文,内容如下。)荷 花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竟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研。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蜒在上边飞来飞去。

(学生认真读,认真修改,老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于老师请了三个同学读修改过的短文,一篇比一篇精彩。下面是第三篇,现实录于下。)荷 花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来到荷花池塘边观赏荷花。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花儿从荷叶的逢隙中伸出来,白的、红的,全开的、半开的,婀娜多姿,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花儿摇动起来,我觉得荷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的绿裙子,为我翩翩起舞。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落在了上面,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在读中分辨事物与联想,在事物与联想的联系中理解内容和中心;在写作中写好事物和联想,在事物与联想中表达中心,这是阅读《月光曲》的重要目标。为此,在教学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补充阅读中引导领悟写作方法,在拓展写作中消化写作方法,使读与写有机结合,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造句,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但纵观教学现状,不少教师对造句训练仅仅满足于词语的正确运用;更有甚者,竟要学生抄范句、背例句。这种应试式的造句训练,削弱了造句训练的整体效益,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用词造句的指导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他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充分表露,是他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的充分展示。

一、启发想象,完善具体情境

有些词语,由于学生生活缺乏相关情境,或生活情境未与相关词语构成联系,如果直接让学生造句,他们往往感到困难。对此,于老师往往给学生提供情境的一部分,让其想像补充,完善情境,并用上相关的词语。请看下列片断:

师:先看看“寻找”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一读。

生:“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师:大家注意。我说上半句,看谁接下去说下半句,要求用上“寻找”这个词。——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食物。

师:他饿了吗?(笑声)“食”改成什么字,相信你会想出来的。

生:(改正)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个猎人正在寻找猎物。

师:看脑子多活!再听。不过,这次要求大家不说寻找食物。——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在寻找它的妈妈。

师:它跑丢了,是吗?找到了没有?接着往下说。

生:它找呀,找呀,终于找到了。

师:找到了就好,我们放心了。(笑声)还可以找别的吗?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小鹿口渴了,到处寻找小河。

“寻找”一词,学生容易理解,且现实生活中用到“寻找”的情境也一定不少,但要学生即刻就能想到并进行表述,却有一定难度。为此,于老师由文中的句子入手,运用“森林”这一特定的场所,拓展情境思路,使人物由“老虎”变为“猎人”、“小鹿”,寻找对象由“食物”变为“猎物”、“妈妈”等,再加上于老师在学生情境描述出错时,及时点拨,在学生造句过于简洁时,予以提示,从而给句子赋予了生动的情节,给造句赋予了生动的情趣。

二、引导回忆,活用生活情境

就一般情况而言,课文要求造句的词语,学生生活中都有相关情境。由于知识能力的限制,相关的情境往往难以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造句多还感到无话可说。对此,于老师常用的方法是沟通词语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引导回忆相关情境,进而运用词语描述情境。如:阅读《狐假虎威》,他这样引导用“管理”造句:

师:大家看看“管理”这个词在哪句话里?

生:“老太爷派我来管理百兽......”

师:咱们班张明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张明同学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是管理图书的。

师:你们的家长是干什么的?

(学生纷纷举手,其中一个说他妈妈是会计。)

师:你妈妈当会计是干什么的,知道吗?说说试试。

生:我妈妈在杂品公司当会计。她是管理......师:有知道的吗?——我告诉大家,是管理财务的。

(又有一个学生说他爸爸是交通民警。)

师:交警是干什么的,知道吗?

生:管理交通的。

师:能不能根据你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

生:我爸爸是交通警察,他是管理交通的。

师:好,“管理”这个词用上了。——谁接着说?

生:我爸爸在路灯管理所工作,他是管理路灯的。

师:这项工作很重要,以后路灯不亮就找你爸爸。(笑声)

生:我爸爸在监狱工作,他是管理犯人的。(笑声)

要二年级学生用“管理”造句,是比较困难的,但经过于老师的指导,学生却很容易掌握。其原因就在于,于老师善于把造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起来,先引导,由本班的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抽象出了“管理”这一词语,进而由“你们的家长是干什么的”,引出家长的职业和他(她)的职责,这就使用“管理”造句变成了用“管理”介绍家长的职业和职责。这样引导,能有效地沟通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沟通生活库存与言语实践的联系。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三、多向开拓,创设现场情境

语义抽象的词语,直接让学生造句比较困难。对此,于老师注意运用课堂,随机创设情境,再让学生造句。请看下列片断:

师:看看“流利”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说的是什么。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很熟练。——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吗?谁来背?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XX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不流利。

师:学过一年了,一时紧张没背好。我想,现在他已想起来了。再背一遍,怎么样?(该生又背,这次背得很好。)

师:这次背得怎么样?谁再来说一说?

生:XX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师:谁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

生:XX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我在于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

(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下水。)

师:谁来说一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我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

(于老师用另一支笔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草体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紫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流利” 一词,意思抽象,学生造句较为困难,然而通过于永正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词语的意思便化作了具体的形象,而造句便成了具体形象的描述。这样引导,造句训练与课堂情境形成了自然的联系,这种造句给予学生的绝不是抽象的句子,而是具体的情境,这样的训练将可能使学生终身难忘。因此,对一些词义抽象的词语,如果我们都能像于老师这样,有机创设情境,那么就能通过词义的活化促进造句的趣化、那么词义的情境、造句的情境,就能化着具体的形象贮存于学生的记忆仓库之中。

四、逐步引导,描述多样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于老师还注意充分运用课堂教学情境、图片情境、延伸情境,寻求其与造句训练的联系,让他们在具体理解词义和词语运用基础上,寻求词语与诸多情境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对课堂情境进行观察、描述,用上所给定的词语。请看下列教学片断:

现在我们用“安安静静”说话。(看表)现在快11点半了,你们看看后面的老师怎么样?

生: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安安静静地听于老师讲课。

生:现在快11点半了,可是后面的老师一点也不觉得累,安安静静地坐在后面听课。

师:说得真好!——我这里有一幅图(出示两个小朋友看电视的画图),看了以后,谁能用“安安静静”说一句话。

生:两个小朋友在安安静静地看电视。

师:我要求说出什么时候、谁和谁在什么地方看电视。

生:一天晚上,小明和小华坐在客厅的电视机旁边,安安静静地看电视。

生:“旁边”应当改为“前边”。(众赞叹)

师:改得好!坐在旁边看什么呢?(笑声)小朋友们都知道,孙悟空生来爱动,坐不住。有一天,唐僧叫孙悟空坐下来念经,*八戒一听笑了,他在唐僧旁边说了一句话,里面有“安安静静”这个词。小朋友们猜一猜,*八戒会说什么?

生:师父,你叫大师兄安安静静念经,那是办不到的。

生:师父,我从来没有听见猴哥安安静静地念过经!(笑声)

生: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念呢?(众笑)

师:*八戒是这么说的!(众笑)谁把刚才的故事连起来讲一讲。

生:有一天,孙悟空犯错误,唐僧叫他坐下来念经。(师插话:“出家人不犯错误也得念经。”众笑。)*八戒一听,笑了,他对唐僧说:“师父,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坐下念经呢?”

上述片断中,教者先后采用了课堂老师听课的情境、画面孩子看电视的情境、画面延伸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多样情境的观察、想象、描述中,讲行了造句训练。这种创造性是老师聪明才智的体现,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第三篇:学习于永正心得体会

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的大师

——《于永正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小记

第一天 感受大师

从火车启动的那一刻,我才真切感受到徐州之行的开始,看着身边的专家周爱明老师,青年骨干张玉老师、王永平老师。想着即将见到的大师于永正老师,内心一种羡慕,激动、震撼感油然而生。经历了5个小时的旅程,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厚重、大气的徐州城。顾不得疲劳,匆匆赶到中山饭店办理手续,领取材料。回到房间,稍作休息,大家便在周爱明老师带领下认真学习会议的安排材料,虚心拜读于永正老师的著作。

第二天 与大师面对面

8:30会议正式开始。主席台上就座的专家有于永正、朱家珑、张庆等,放眼台下,坐满了来自省内外的于老师的“粉丝”。“于老师来了,大师来了”,全场掌声雷动。头发花白的于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主席台。看着于老师,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于老师就是小学语文的符号。

开幕式简短而精致,几位领导高度概括了于老师的教学生涯。尤其是江苏省教科院的杨九俊院长就于老师的教学风格、五重教学法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了精彩的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接下来的环节是观看专题片《教育行者——于永正》专题片从教海探航,声明鹊起、五重教学、以艺化人、桃李天下五个方面对于老师五十年从教生涯作了介绍。

于老师第二次登台,与主持人的对话幽默、风趣,不愧为语文艺术的大师。

第四个环节是专家论坛。参与专家就“普通教师如何学习于永正”,“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学习于老师”等问题展开讨论。俗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真是受益匪浅啊!

下午于老师正式开课,长达10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于老师围绕

“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在这节课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首先是于老师的精神,72岁高龄仍然和学生、课堂、语文在一起。其次是语文课就应该学语言、用语言,通过识字、写字、读书等方式体现。同时语文课堂要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在对话中体现教师的首席作用。

第三天 放大的大师效应

第三天的日程安排很紧很实在。前6节课全部由于老师的成名弟子执教,这几节课中处处体现着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课堂上亮点众多,精彩不断。以于老师为代表的苏派语文艺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戴建荣老师的古诗课彻底颠覆了我的传统概念,请恕我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压轴戏开始了,来自上海的名师贾志敏老先生,亲自执教《古文今译》,就凭36个字,没有现代教育媒体。没有华丽的语言,在平常的对话中,学生将36个字改成了360字的作文。这真是奇了。在上课的间隙,贾老就如何教作文开了专题讲座。“严格、规范”是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最后,于老与贾老在台上见面,两位古稀老人开怀叙旧,让人感动,全场掌声如潮水一般一阵高过一阵。为两位老人祝福吧!

这一天,我有点累,但我很充实,很感动。

第四天上午 领略名校风采

最后一天上午,组委会安排大家参观于老师的母校——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我们不但领略了校园的美丽,更从学生的默写、作文等参观材料中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于派痕迹”。

没有比较,就没有距离;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知道了距离,再加上虚心学习,我们一定会看到山峰,更会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于永正,一座小学语文教育的丰碑,您的教育教学思想我们将终身铭记,时刻学习。

第四篇: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让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一口气读完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不自觉的拿起笔来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慨。

于老师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他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让我更喜欢教师这个行业。我很欣赏于老师的“翘起大拇指”的做法,原来教育的魅力也就在这些小的细节上。本书中写道,于老师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语文老师在他的一篇作文的后面批了这样的两句话“有老舍风格,此文可以试投《中国青年报》”就为了这两句话,他把作文在怀里揣了两天。如果老师写上四五句,他非把作文揣烂了不可。虽然于老师把作文投寄过去。直到今天也没发表,但那句话却启发了他对作文的兴趣,激励了他一辈子。在本书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有个叫张斌的小朋友,作文成绩不好,有一次,张斌终于写出了一篇较通顺的文章,于老师想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可他考虑到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靠的是形象,于是就把话变成了一幅画,他在作文本上画了一只翘起的大拇指,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张斌来了劲,从此,他的作文都写得很认真。

是啊!在于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从不吝啬他的表扬,象春不吝啬他的风,不吝啬他的雨。他用表扬扬起了学生理想的帆,并把它鼓的饱饱的,不容你松弛。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表扬和鼓励确实能给孩子以动力,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小时侯成功了某一件事情而受到表扬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所以,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为孩子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也应为他的努力而翘起大拇指。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他们甚至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踏进学校这个大门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甚至什么也不会,不知道上课的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于是就需要老师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们。在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表扬对于教育这些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件法宝。

于老师的书中有许多这样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读来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啊!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第五篇:何晓琴学习于永正心得体会

学习于永正心得体会

陕州外国语学校 何晓琴 12月15日,我们全体教师在曹书记的带领下进行了于永正先生的专题学习。于永正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教师,他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坛的传奇人物他是那个孩子们都喜欢的于老师。用窦桂梅老师的话说:“于永正老师影响了我,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以及一代代小学语文教师!”

从学习当中我认识到:

1.做一个孩子喜欢的老师,首先要当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要有点孩子气,童心不泯。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2.身教重于言传,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之间是“同学”关系,是朋友关系,是平等的,我们不妨放下架子,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实现 “平等对话”

3.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只是关注教案,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要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再忙也要读书!在人生的旅程中,凭借经典几句话,往往就足以于顷刻之间,化解许多困境与危机,更会源源不断地启发我们的智慧,开拓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受益终生。

5.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积累。养成随时学习,随时反思,随时积累的良好习惯。以人为镜,以书为师,不断丰富自己,超越自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唯有继续立足课堂,不忘初心,才是最好的纪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这8个字读厚了,读成一本书了,我们就能成为一名很优秀的老师了。

下载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于永正教学理论(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教育学理论(共5则)

    美术教育学复习资料 1、美术课堂教学一般模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是多样的,但也可以总结出一般的程序或模式:组织教学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识与演示新技能;布置学习活动与进行练习;......

    学习于海河心得体会(共五篇)

    学习于海河心得体会宝清县政协副主席于海河,二十三年立足宝清农村农业工作,他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了为农民群众谋发展上。他两袖清风、清廉履职、鞠躬尽瘁、一心为民,他是我们龙江......

    关于学习于敏同志心得体会范本(共五则)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于敏和他的家留给世间所知的并不多,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记述里感知他的执着坚守和淡泊家风。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于敏用一生践行着爱国二字,爱国也成为这个家永......

    学习于海河同志心得体会(共5则范文)

    学习于海河同志心得体会 3月27日,在校党委的组织下,学习了于海河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于海河同志的生平简历,于海河同志的感人事迹。于海河同志是用生命践行党的群......

    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共5篇]

    于漪老师说“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下面给大家分享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

    “学理论 悟原理”学习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

    “学理论 悟原理”学习心得体会(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书中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展现了党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学基本要求(共五则)

    第一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一)社会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与实证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二)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1 社会秩序的构成要素:情感,道德,家庭,语言,宗教,社会分工,......

    2020年学理论 悟原理 学习心得体会[共五篇]

    2020年学理论 悟原理 学习心得体会通过一周课程,学到很多,悟到很多。  一、学理论,强信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