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误区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误区与反思
[摘要]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并没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与教师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息息相关,由此引发了笔者的深思。[关键词]
计算教学;情境;价值性;算法与算理;多样化 [正文] 误区一:计算教学的情境创设失去了价值性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不同的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同一个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情境,但是不论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都要把握一条原则,那就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服务。但是,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计算教学离不开情境,缺少了情境,似乎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有的课堂上情境设置是牵强附会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引出算式,经过一番不着边际的“看图说话”,等到从情境引出算式,已经花去了10多分钟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程。
案例1 :在一次有关计算的公开课上,一位教者花了一番心血精心设计了情境,在最后表现出来的结果上,却仅仅是为了引出计算式题。内容是执教青岛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一课,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以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卡通人物米奇和唐老鸭引入。米奇生日了,请来了唐老鸭一起过生日,两个一起去公园玩。图中米奇旁注9岁,唐老鸭旁注7岁。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显然,老师目的是让学生提出“米奇与唐老鸭一共有几岁?”“米奇比唐老鸭大几岁?”或“唐老鸭比米奇小几岁?”,得出“9+7”,“9-7”的两个算式,可学生也偏偏不“领情”,也提了一大堆毫无相关的问题。最后老师看情形不对,只好说:“老师也来提个问题”来切入主题。
反思:其实这位教师在计算课中创设了情境,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本节课的计算式题。为什么创设的情景,学生会毫无目的地发散开去,迟迟切入不了
正题呢?我认为如果要让学生提出两数和与差的问题,情境中必须蕴含强烈的“和”与“差”的数学思想。设问:就凭2张照片这个数学情境,学生怎能挖掘出这样两个数学问题呢?年龄和与差在这个情境中有意义吗?求两个人的年龄和又有什么数学价值呢?笔者认为有价值的数学情境应该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系有密切关系的,能让学生“触景生思”,诱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积极性,引起他们更多的数学联想,比较容易呼唤起学生内部正在休眠的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的情境。如果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一个数学情境,学生只是停留在情境的表面,不能进入数学实质性的领域,感觉不到今天的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那么这种数学情境至少在相关数学教学中价值不大,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前面案例中那位老师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去思考。要想学生提出和与差的式题,就要在情景中蕴涵和与差的数学思想,并且问题还要有实际价值。前面老师想要的年龄和与差算式是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可以这样处理:
减法:米奇9岁生日了,唐老鸭来庆祝,唐老鸭帮助插了7支蓝色的蜡烛,然后出示米奇思考的一个画面。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加法:米奇生日了,在一个大蛋糕上,米奇插了9支红蜡烛,唐老鸭插了7支蓝色的蜡烛。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如果按上面的改编,学生也就不会毫无目的地乱提问题了。误区二:计算教学的算法和算理结合不当
在计算教学中由于平时的教学中算法与算理的关系处理不当,使得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一现象多方面学习借鉴,并在实践中自我感到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再次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正确处理算法与算理的关系,课堂上保证新算法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改变计算教学的模式,给予理解算理的空间,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不可偏颇,“重算理、轻算法”和“重算法、轻算理”都不可取。正确地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 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使算理具体化。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性才有基础和可能。
但是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计算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了。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因为算理不清,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具体情况。
反思: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这案例2:在执教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时,有位教师一改往日的教学,在没有任何复习的情况下,出示算式“10+20=”后,立即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独立思考)„„(一分钟过后)
师: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生:(同桌交流)。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是通过看图得到的(课本例题情境图); 生2:因为1加2等于3,后面加一个0,所以等于30;
生3:因为1个10加2个10等于3个10,所以10加20等于30; 生4:我是摆小棒的。
接着老师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算理,总结出算法。
这位教者试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从而促进口算方法的有效迁移,促进算法优化,达到提高口算效率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10+20的基础上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才能在10+20的这个环节顺利形成正迁移,把算理与算法融为一体,真正达到理解算理指导和促进算法,最终形成计算技能。这样教学,学生能掌握算法,而且很多学生也能用这样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对这算法的理解学生始终不能很好去体验。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首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
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因此,计算教学时,教者要想尽办法,如:结合情境图、用教具操作等,让学生清晰地理解计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
误区三:计算教学中的算法多样化变为“形式化”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新教材中计算教学的例题大多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但并不是让每一个学生一定掌握书中介绍的多种方法。《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承认个体思维差异,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可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并不管思维水平是否有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引导。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算法虽然多了,却没有适时优化。在计算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有的学生甚至于没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案例3: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需要学生探索24×1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可能会想到用24×6×2=288或24×10=240,24×2=48,240+48=288,而对于从乘法意义出发的24+24+24+„„+24(12个24)=288这种算法却很少有学生会真正采用。如果千方百计的启发学生也说出这种方法,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浪费了更多的教学时间。
反思:笔者以为,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为学生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多样化不等于不优化,特别是对一些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未经学生充分思索得出的学习方法,就需要具体的指导。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比较,找出多种方法的区别,选择出比较好而且又适合自己的方法。例如可以这样引导:“谁听懂了他的想法?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你的算法与他不同在哪里?“大家认为他的方法怎么样?”等,在这样
适时适当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还理解了算法的合理性、培养了优化意识。通过比较,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热烈的交流中知己知彼,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碰撞,这样的学生交流才会有实效。这样的计算教学才会有实效。
总之,计算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让他们计算能力可以解决“生活所必须的数学”。就需要执教者的我们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纠正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提高驾驭现代数学课堂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继承我国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计算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徐斌老师谈“计算教学”》
徐增亭
第二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章春玮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计算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抓好了计算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都将得到良好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计算,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在小学阶段学好四则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可是,现在的计算教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学生的计算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计算教学中存在了以下几个误区,并反思了相关的对策。
误区一:以情境创设替复习铺垫。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计算教学“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要避免将运算及实际运用割裂开,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理解计算算理。教材在编排时也将计 1 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个个生活化的情景中认识问题、探索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可是任何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现在的计算教学似乎走入另一种极端。铺天盖地的情境创设取代了以往的复习铺垫,哪位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采用了复习铺垫就是老土的表现,就可能被指责给了学生过多的预设、铺垫,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难道在计算教学之前复习铺垫真的一无是处吗?笔者认为,计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知识,就需要20以内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知识;再比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就需要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知识„„,一些计算知识的探索是需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计算教学前的复习铺垫可以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知。所以,笔者认为创设情境和复习铺垫其实并不矛盾,选择怎样的引入方式取决于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一)创设的情境要便于学生探索、理解计算算理。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 生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比如在教学9加几时就可以创设小猴买桃子的情境,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3个桃子,算算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容易想到先凑满十,在加两个的方法。如果把这个情境里有格子的盒子换成篮子,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创设情境重要的是为计算教学服务,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二)复习铺垫要适可而止,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有些计算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此时在教学前进行复习铺垫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就可以复习一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唤起学生旧知。但是在进行复习铺垫的时候,切忌设计一些暗示性、过渡性的问题,甚至人为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样就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误区二:算法多样化变为“形式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第一学段“内容标准”中说:“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第一学段“教学建议”中再次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创新之举,一改传统计算教学中算法单一的局面,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是现今计算教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可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有的教师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学生展示同一思维层面的算法,教师一概叫好,并不管思维水平是否有提升。一旦少了某种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引导。有的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想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这样一来,往往讨论一道题目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算法虽然多了,却没有适时优化。在计算时,只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有的学生甚至于没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需要学生探索28×12,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可能会想到用28×6×2=336或28×10=280,28×2=56,280+56=336,而对于从乘法意义出发的28+28+28+„„+28(12个28)=336这种算法却很少有学生会真正采用。如果千方百计的启发学生也说出这种方法,则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浪费了更多的教学时间。
笔者认为,“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应该从“多样化”和“优化”两个层面来理解。所谓“多样化”是指“群体的多样化”,是学生不同个性和不同思维结果的展现。所以在引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有更多的尊重和鼓励。而“优化”是指“个体的优化”,它是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所产生的相对性。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在感知不同方法中,以“尊重、接纳、欣赏”召唤孩子的思维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交流整合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实现算 法的最优化和多样化。关于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鼓励算法多样化,并非一定要算法多样化。“多样化”源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常常是富有个性的,“多样化”正是基于这种差异性,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一些教师却不顾学生的数学现实,片面求多。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事先预设好的方法,实在想不出来教师就引导或直接给予,由于一味求多,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围绕已知方法打转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则竭力去思考那些低价值的,原始的方法。求多本无可非议,但有限的课堂允许学生想出那么多方法吗?有必要穷尽所有的方法吗?这些方法都是有价值的吗?孩子们都能接受吗?显然,这种为多而多的做法违背了“多样化”,方法多些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把追求多种算法作为教学目的。方法多些没有什么不好,但不能把追求多种算法作为教学目的。如果仅关注学生积极探索,千方百计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想出事先预设好的方法,这样忽视了孩子个性化的思维发展。所以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要看算法是否能解决问题,二要看算法是不是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结果。
(二)算法不必刻意追求“最优化”。
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会从多种算法中分析、辨别最佳或较佳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 是十分有益的,数学本身肯定是追求最优化的,但过于强调算法的最优化,势必回到“算法唯一”的老路上来。不在同一层次上的算法就应该提倡优化,而且必须优化。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一些低思维层次的算法,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美其名曰尊重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多中选优,择优而用,提倡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关注算法优化,应以学生多样化的算法为基础,在学生说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在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虽然教师从某种角度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但未必每个学生都喜欢都能接受。在多样化的算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也即只有“更优”,没有“最优”。算法的优化决不是教师主观的指定与包办代替,要给学生一个逐步领悟,自我体验,自我选择的过程。
误区三: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
当前,不少教师对于口算与笔算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理解不透,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口算与笔算究竟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相应的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做一重新审视。
首先,口算与笔算的解题策略不同。以下是一个二年级学生口算30+18时的过程描述:30+10=40,40+ 8=48。而如果采用笔算,其运算法则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1。可以看出,口算的解题策略为:十就是十,百就是百,即口算保持相对应的数字和数位本身的意义。例如,18中的数字“1” 表示10。而在笔算中,不考虑数字所在数位的意义,只是将数字作为最小单位进行计算。如18中的数字“1”在竖式计算中只是作为1来计算,而不考虑它所代表的是1还是10。同样的,表达进位的“1”也是相同的,而不管它进在十位上,还是百位上。因此,口算被称为建立在意义基础上的运算,而笔算则被称为以规则为基础的运算。
其次,二者运算的心理机制不同。口算往往在心里进行计算,每一步计算结果都储存在大脑中,因此口算依赖于记忆,而记忆的容量有限,特别是短时记忆,其容量小,保持时间短,这给心理运作造成很大困难和限制。所以口算常用于较小数或相对较整的大数计算,而在处理复杂较大数运算时就有一定困难。笔算则是一种程序化的运算,即只要掌握了竖式计算方法,无论数有多大都可以迎刃而解,大大减少了大脑的记忆负荷。
再次,口算过程中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解题策略。如对于42-5这道题,如果放手让学生解决,他们可能会想到许多方法:有的学生从42开始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学生把42分成30和12,12-5=7,30+7 =37;有的学生把5分成2和3,42-2= 40,40-3=37;有的学生想到5+37=42,所以42-5=37„„每一种方法都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如第一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笨拙”,但却表明了学生对逐一计数和减法意义的理解。而如果采用笔算,则是统一的竖式计算解题模式,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不少教师对口算教学存在着误区,认为口算就是简单的笔算。口算一般步骤少,运算过程简单,以至于不必在纸上列竖 式就能在头脑中很快得出结果,于是将口算看成是简单的笔算。认为口算与笔算无质的区别,而仅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或是运算时间长短、运算步骤简繁的区别。众所周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熟练地口算,特别是基本口算,对笔算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以上比较表明,口算与笔算有很大不同,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运算方式:口算不仅是作为笔算的台阶,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思维价值的内容,是课程中独立的部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心算是“用你的脑子去算”,而不是“在你的脑子里算”。在进行口算教学时,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口算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能力不同,形成学生解决新的口算方法也不同。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之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及整十数的经验,如果教师忽略了学生这一知识背景,仍然按部就班地按教材进行教学,显然学生毫无兴趣。在了解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前提下,请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口算的欲望,又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
(二)口算教学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口算兴趣。口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注意口算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改变口算的单调性、乏味性,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视算、听算等形式,采用的教具、学局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新鲜口味,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思路,通过表格还可以发现各种计算规律。另外还可以运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
总之,改革需要勇气,继承同样需要勇气。计算教学不能过于依赖情境,算法多样化也需适时进行优化,口算的教学更不是简单的笔算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并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反思
徐江小学 吕文英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旨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最终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但是,这种有着优秀学习品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
【关键词】合作学习误区 对策
儿童间的合作活动能够促进成长,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解决的方法。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施行合作学习存在有不少误区,下面把这些误区和解决的方法列举出来,以便大家一起探讨。
误区1:误认为小组讨论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简单地把小组讨论、小组学习看作是小组合作教学。要知道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学习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就学习的全过程而言的,那种认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仅仅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做法”就是合作学习是错误的,是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谬解。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既然是“主要形式”,那么,学生在合作氛围中的自主学习不仅要占用相当多的时间要,而且要完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是主角而不是配角,因而,不能把小组讨论简单地理解为小组合作学习。
误区2:建立有小组而无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常规操作往往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上课时,设计几个可供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有时甚至为了图于形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就在两、三分钟内就结束了。其实,这样的小组合作还谈不上有效合作。要想小组合作落到实处,教师还得在许多细节上去深思熟虑。比如:有效地划分小组(多少个学生为一组最好?哪几个学生为一组最为合适?„„);预设好时间(这节课一共设计多少次小组合作学习,每次合作探究的时间是多久,1 在哪个环节什么时候进行最为恰当„„)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白目标,清楚任务,处理好分工与合作;营造合作的气氛,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可行性强的合作内容;注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等。只有在细节上做足了,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误区3:有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轻松了
小组合作教学并不能让教师轻松或无所事事。相对传统教学而言,教师只是角色转变了。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讲解者,更是课堂的组织者,合作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在课堂上照既定教案按部就班上课,课堂的预见性强,可控性强,在一讲一听的固定角色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不用担心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但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则不然,除了吃透教材外,教师在备课中要有前瞻性,要预见在上课时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上课时,学生在思辨、讨论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教师还要能灵活机动及时的处理。这样,课堂的可控性减弱了,同时对教师能够拥有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误区4:对小组合作教学缺乏合理的评价。
教师对小组合作教学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对各个小组的评价上。其实,小组合作教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从合作学习的准备到实施,从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到合作技能的运用,都是合作学习不可能缺少的评价内容。
误区5:过多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合作的过程。
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布置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课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合作完成,课上只进行小组汇报。一方面对于小组学生合作中的分工、每个人的职责等教师缺乏指导,而且课上的汇报只给出概括的结论,而没有就小组如何探讨和得到结论的过程给予介绍。另一方面,班内大多数学生对其他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基本上没有思考、探讨或体验,当其他组代表汇报时,只能产生类似于教师直接为学生讲授知识的效果,也难以实现深层次的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设计实际上不符合小组合作学习中“组间同质”的基本要求。其实,合 2 作的组织形式并不局限于小组,合作的内容也并不受限于小组。还可以存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合作,存在跨越小组的学生间的合作,存在学生与教师间的合作„„。要实现这些最好不要把每个小组绝然的分开。
二、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真正的合作学习其实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应在学生交往活动中发展他们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一般来说,应掌握的社交技能包括: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接纳和欣赏别人(尊重同学,承认同伴享有发言权、听发言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用言语或行为表示正在倾听、并不随意插话等),培养学生开阔的胸怀,既能够欣赏别人的优点,又能够适度宽容别人的不足,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三、思考与教学建议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要实现这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必须关注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或特点。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不仅包括师师、师生、生生间的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而且包括学生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作用,还有各自的个人责任、社会技能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教师率先学会合作,用行为引导学生。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合作意识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学会合作”是时代和社会对于现代人,不仅包含学生、3 而且包含教师在内的一切可能共事人们的共同要求。培养善于合作的学生,首先要成为善于合作的教师。由于中小学教师大多数是在缺乏合作学习的传统体制之下成长起来的,所以普遍缺乏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更需要教师有意识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和技巧,主动加强自身的合作实践(师师、师生等)和合作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用教师合作的示范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合作学习的实验带来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
2.针对适宜的教学任务,选择合作学习方式。通常合作学习适宜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如教学任务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或教学目标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一方面,提倡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或困难时采用探究或研究性学习,当解决仍然有困难时,采用小组合作或小组探究学习方式。另一方面,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合作学习的策略应有不同,如语言学科,合作学习主要是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信息,碰撞思维;而自然学科,大多是采用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同一学科不同学习内容,也会有不同的合作学习策略。
3.正确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形成合作氛围与习惯。
营造合作氛围,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彻底放松、具有安全感或得到精神上的鼓舞;提供充裕的时空环境,让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使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给予热情的帮助环境,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创设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激励,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以上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针对这些误区提出的一些做法,然而,还有许多方面还没涉及到。要真正产生合作学习的效益就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
第四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数学计算是贯穿始终的,也就是说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下面是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欠缺。
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学生错误是不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四则运算的顺序有错误。差生理解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差生简单的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
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努力!加油!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反思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一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此刻人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
第五篇:小学数学计算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结合自己平日的计算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要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算法掌握牢固,计算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二、要让学生弄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运算顺序这部分知识是分散出现的,一年级就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年级出现了两步计算的式题(没有括号),三年级学习两步计算的式题(有小括号),四年级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三步计算式题,五、六年级继续巩固。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会出现下列问题: 第一,脱式计算时,学生会出现如下错误的情况。如:36-135÷9 或 36-135÷9 =15(没有把“36-”照抄下来)=15-36(颠倒了两个数的位置)=21 36-135÷9 =135÷9(不理解脱式计算的含义)=15 这类错误常在低中年级学生中出现。教师要反复讲清,为什么不能改变顺序,为什么未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的道理。
第二,不认真审题,出现了感知性错误,或抄错数字符号等。如,3.5+1.5-3.5+1.5(应等于3,而误得0);236-36×5(应等于56,而误得400),756÷4×25(应等于4725,而误得7.56),都是没按运算顺序计算造成的。
类似这样的题,在教学中应加强练习,也可以进行对比练习,以引起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注意。如:75÷25×4,75÷(25×4); 240-15×6+10,240-(15×6+10)。
三、要让学生弄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要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的数字特征和运算符号进行简便运算。为了提高学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还可以指导学生变化一些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形式,使计算简便。如,240×18÷72=240÷(72÷18)=240÷4=60(根据除数是乘数18的4倍,直接除以4);560×15÷8=560÷8×15=70×15=1050(运用交换律);240÷15×60=240×(60÷15)=240×4=960(根据乘数是除数15的4倍,直接乘以4);18×35=18×5×7=630(将35分解成5和7相乘);81÷36=81÷9÷4=9÷4=2.25(将除以36变成先除以9再除以4)。
四、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
有些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脱口而出,并做到准确无误,只有这样,计算起来才能正确迅速。如,2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987×7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和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 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1)、要重视讲计算方法。讲两位数乘以一位数23×2时,旁注了2个20是40,2个3是6,40加6得46,就说的是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思考过程。教学时,应使学生掌握口算步骤,防止盲目多练。
(2)、要采取多种形式练习。如视算,听算让学生直接说出结果。在低年级也可以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或搞数学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更要注意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如,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学生很容易丢掉0,为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如下的练习:
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3344÷86 9844÷49 4343÷43 11600÷58 由于学生在做题之前,先判断了商是几位数,如9844÷49一题,商应该是三位数,如果计算过程中不够商1,学生就会意识到商0占位。
五、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基本的口算,基本的计算应该天天练,单项的计算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重点练,对于学生难掌握之点易错之处要突出练。编排练习题时,题目可按巩固基础知识的,提高运算基本技能的,形成运算技巧的顺序进行。
第一,训练学生用文字叙述题的形式读题。240-15×6+10读作:从240里减去15乘6的积,再加上10的和是多少?
第二,训练学生讲运算顺序。
如,0.46+(36-765÷25)×25 这道题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又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再用小括号里的结果与25相乘,最后算减法。开始学习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算式中标明运算顺序。
第三,对比性练习。
将易混易错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分比较,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如,指出下面每组题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计算。①120×10÷5 120×(10÷5)②80+60÷12 80+60-12 第四,填空练习。
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中关键的地方可采取填空形式练习。①加减法的速算法 348+198=348□200□2 514-396=514□400□4 638-599=638-□+□ 728-69-31=728-(□○□)②乘法分配律
201×42=(□○□)×42=□×42+□×42 98×65=(□○□)×65=□×65○□×65 76×28+76×72=□×(□○□)39×42+42=(□○□)×□ 第五,改错练习。
可把练习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误板书写出来,让学生指出错误之处,说明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如,80×5÷80×5=1 54-54÷6=0 第六,趣味性练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适当搞一些趣味性的练习。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