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程教育录播阶段总结
乐兴小学七中远程教育资源录播教学阶段总结
我校自2014年秋季开始,在七年级开启成都七中远程教育资源录播教学模式,对象为七年级全体学生,受益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受益教师6人,受益学生150余人。
一、开展情况
从9月2日开始,根据成都七中教学安排,每天准时收录教学资源,准时参加远程备课,确保收集、整理好远程教学资源。教师获取资源后,课前观摩教学实录,结合学情通过增、删、停、补等方式作适当调整,并综合教学课件、导学案使用,以期达到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课堂教学采用播放实录、PPT呈现、教师引导、精讲精练、合作探究等方法,综合利用资源,课堂教学更丰富更有实效。
二、产生的困惑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一是教师工作负荷大,6名受益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各有一名教师担任双班教学任务,其中还有2人担任班主任,导致教学精力不足,课后作业批改量大,加之课前备课时间长,所以对学困生的辅导往往力不从心。二是学情与资源要求相差甚远。成都七中录播班学生均为精英,学习基础好,学习习惯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教学信息量大,知识面宽,拓展较深,教学思维活跃,教学进度快。而我们农村学校学生与他们刚好相反,加之各班学生差异较大,良莠不齐,所以在录播教学中,只有采用停、删之法,对知识要点、难点进行更浅显更细致的解,会花去更多的教学时间,难以与七中同步,一节课难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课堂结构不完整。即便如此,基础较差的学生仍然难以为继。久之,两极分化势必严重。三是相关配套资料不齐全,学生课外练习较少,不能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四是家庭教育缺失,我校学生大多为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不能与学校教育有效配合,家庭作业不能有效落实,从而出现5+2=0现象。
三、采取的措施
1、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学情,斟酌取舍资源。对录播资源,教师课前预习,将删、停内容作时间标记,对练习题也尽量精选精练。
2、采取灵活方法,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不一定每一节课都非得采用录播形式,根据学科特点,个别科目个别课时教师可以整合录播资源,采用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
3、对于教辅资料,学校购置速印机,及时有效地课堂教学提供必需的支持。
4、加强家校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意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形成教育的合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总之,在成都七中远程教育录播教学的工作上,我们才刚刚起步,一路前行,一路探索,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一定会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在素质教育要求和现实教育实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只要坚持,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2014年9月28日
第二篇:远程教育培训阶段总结
远程教育培训阶段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专家的精彩讲座,使得我有机会与专家和同行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又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师的知识更新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传统的、陈旧的甚至是落后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教学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学的、先进的、合乎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体系。
通过这次培训,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以生为本,求真务实,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研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建真正育人乐园。
通过培训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提升自我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必须与理论相结合,就像老师说的“只顾低头拉车,不进行理论学习”是不行的。“国培计划”像一缕春风,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将以此为契机,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确转变了学习观念,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升。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本次网络培训中的视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虽然培训即将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篇:录播策划书模版
华立校园新闻策划案
班級:11新闻3班
姓名:曾卉莹
学号:27031103037
1.节目名稱:
日日有新野
2.节目类别:
評論類新聞節目
3.节目时长:
15分鐘
4.口号:
日日有新野,日日知新野
5.节目形式:
一对一採訪、现场采访、包括视频播放、现场电话连接、主持评论
6.节目定位:
在大學四年的生活事實上豐富多彩,但是同學們並不能切身體會到,就算每天都有舉行活动,就算每個活動都有不同的趣味,大学生们也沒辦法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身邊發生的新聞故事,并且没有办法感受到自己需要参与到其中的道理,也无从得知这些事件都会教会自己什么道理,刺激到自己对各方面产生警觉。本節目在報導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發生的新聞的基礎上,加上主持人對事件的調侃式評論,而且还能在校师生的对话中了解到更多有关大学生们内心想说的话,《日日有新野》栏目志在打造一個貼近大學生生活、以報導大學生生活大小事為主的節目。
7.功能定位:
《日日有新野》栏目坚持在恪守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品质:真实、良知、宽容﹑独立;坚持新闻的批评引导意识;坚持思想文化评论的深入与敏锐;秉承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前提之下,为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的全校師生們致力打造充分呈现学生视野、心声、深度及个性的平台。讓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的同學們更快地了解到發生在身邊的各種新聞,同時,主持人的調侃式評論目的是把節目變得更年輕化更淺顯易懂。构想中的《日日有新野》节目旨在通过一种全新的新闻模式的创设,以受众最乐于接受、最容易参与的方式表达新闻的内涵,并由此激发大学生受众们通过正当而合法的方式、渠道解决困惑的内在冲动,使其在平等的对话、沟通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或情感性满足,从而完成新闻节目从现在“单纯的消费行为和休闲方式”(尤其是民生新闻)向基本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的回归与转向。让大学生们体会到更贴近他们生活他们自身的新闻内容,寻找到这种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表达新闻内涵的方式。
8.内容定位:
打造出一档具有评论性的学校热点话题的评述节目。主要围绕校园热点新闻事件,节目中会特邀华立教职人员或者相关工作人员,立足大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分析解读事实的真相,讲述当事人的亲历见闻,揭示各种不文明现象,通过具体事实的分析提示,阐明对事实的见解,借以影响大学生们,引导他们往好的舆论方向评论,深入大学生实际的生活中,从而让大学生们得到学习得到教育,并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素质,共同建设一个文明的大学校园。
9.面對人群: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全體師生
10.栏目宗旨:
为了可以不仅向公众提供新闻和信息,而且帮助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公民的职责和权利。为了可以摆脱单纯报导奇闻怪事的局限,而鞭策人们参与和介入,视社会问题为己任。为了不要一味的批评和挪揄社会弊端和阴暗面,培养受众看客,而使人们行动起来,成为改变社会面貌和历史进程的参与者。我们主张的新闻理想不是一个空话,希望可以从小做起,一个小栏目或许就是大影响的前身。我们现在要做的节目目的是把“社会的声音”和“民间的声
音”聚合为“公共的声音”,以此来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的行为能力,缓解矛盾,化解冲突,这是一个节目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无论节目规模大小。同时,采用事实性的评论形象来提升节目的可信度,通过追踪评述的形式对事件做全方位的分析,善用评论中的矛盾交锋体现评述的客观性。在题材的选择上根据“难”、“热”、“新”、“疑”的原则把握好度。节目的最高宗旨要符合解疑释惑,平衡心态,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团结鼓励的总体要求,同时要求新、求变的向多样化的方向不断努力。同时,节目强调策划性,加强了策划与通联的比重,记者将不承担条状划分的跑线任务;引入了大量评论和实时沟通环节,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弱势平台播出更需要编辑风格硬朗,加强了编辑组,强调整合强势资源,编辑组同时负责了自采新闻的后期制作,以统一编辑风格;参与性和现场感增强,要求前线记者具备出镜能力。
11.栏目概况:
1)首先是出镜记者,通过一段小的报道引出新闻的主题。调查一下不同人群对于xx问题的认识。
2)第二部分就是采访调查全过程,期间小组成员会通过新闻的主题有针对性的采访不同人
群。问题设置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可以先通过一些简单的谈话在针对采访,也可以直接切入新闻的主题,但最终要采访到相应的人群并且得到他们对于XX问题的认识。同时选择的人群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需要采访不同类型的人,除了大学生、老师,最好还有其他工作的人群。
3)最终出镜记者的一段小节,由记者来作结语。
4)镜头再切换回主持人,由主持人来总结新闻事件跟发表评论。
本栏目将突破以往新闻节目的陈规,从多方面吸纳各类节目形式的养份,采用杂志式版块编排风格,尽可能的调动电视艺术手法构造节目内部的张力与悬念,大量引入评论,构建起虚实结合、层层推进、起伏跌宕的互动参与环节,造成节目内部的戏剧性要素和情节吸引力,通过将知识性、互动参与性、行动性、策划性、回报性等有机的融为一体,营造一个交互式的、开放的电视空间,煽动起社会民众对新闻节目新的参与热情。
13.节目兴趣点:
选题具有吸引力,新颖特别,以校园内新闻为主,既要鞭挞校园不正之风,又要讴歌学生新风尚,既有具体时间的述评,也关注大学生的需求状态,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评论员既包括主持人记者,也包括学校老师,权威性和专业性较强,内容具有思辨色彩,让观众在生动形象背后看到深刻道理,用事实说话,图文并茂,述评结合,分析本质。充分借助校园优质资源依靠主持人、记者、学校老师的智慧和能量,充分保证节目品质,形成特色鲜明,权威性强的述评类新闻节目。节目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坚持选题的时效性和高关注度,坚持事件化的叙述、讲细节的表达方式,是节目形成既高端又亲民的独特风格,吸引观众的目光。栏目的优势体现在它的互动性和主动性上,我们并没有把普通民众普通的大学生排除在公共讨论之外,而是打开了民众介入公共讨论的大门。
再者,本栏目还有几个亮点。首先,行动力是《日日有新野》的核心亮点。《日日有新野》是在校学生与外界的桥梁,大学生们通过节目了解到更多新闻,也可以通过节目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推动、促成事件的完结。而且,互动参与性也是《日日有新野》最为显著的特征,我们构建起了在校大学生们互动的平台,充分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的快速性,实时实现互动和线下互动。群众能在《日日有新野》感受到的还有浓厚的评论色彩,无论是记者,还是策编人员,更别说主持人了,都不仅仅是事件的记录者,更是思考者,更是传达者,我们都要冲破表面现象,启发、帮助受众正确理解复杂的社会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从中得到教训,学到知识,本栏目不做没有观点的客观新闻,也不刻意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侧重探讨新闻背后的新闻,志在作出独家的观点和视角,给受众带来不同的新闻播报。
14.主創人員組成:
记者两名,摄像两名,主持人一名,编导一名,后期编辑一名
15.设备需求:
摄像机两台,三脚架两副,补光板一块,防风话筒罩一副,话筒跳杆一根,新闻灯一盏。
第四篇:远程教育总结
五星小学2011~2012学 第一学期 远 程 教 育 工 作 总 结
五星小学2011~2012学 第一学期
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得了较好的管理、应用、研究效应。工作中,我们按照区教育局的有关要求,抓住机遇,求发展,立章程,添措施,造氛围,强实施,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期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的远程教育点正常运行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增添了一部分硬件设施,为组织、管理、备课、辅导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赵明泉同志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小组”,并明确规定了职责和要求。
二、按时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施正常运行,我校组织了一批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电脑软硬件维护水平的教师,组成技术支持小组来管理,由技术支持小组成员对设备进行经常维护,使我校的远程教育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保证了远程资源的正点下载和整理工作,及时编写当期资源目录,为教师使用远程资源提供指南。
三、组织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资源接收完整了,也整理规范了,可真正要让它能服务于教育教学,还要*学科教师运用。强化应用,体现资源的服务性。配合新课程的实施,我校积极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
步中总结。从过程中保证远教项目资源效益的产生,学校大力鼓励教师合理利用远教资源上多媒体课。同时为了充分地利用远程资源,加大教师运用的力度,每次上课前都有合理有序的安排,上课教师充分准备,熟悉远教资源,课后由项目教师填写上课教师运用远教资源上课的效果表(使用登记表),及时作出评价和登记工作。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规定,要求教师尽可能多的上好多媒体课。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写一篇关于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体会或者经验文章,参加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研会。学期初由教导处安排、教研组具体落实,在全校范围内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收看教育卫星播放的优秀课例,播放项目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或将光盘借给老师拿回家去观看,运用卫星接收下来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子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由骨干教师带头上远程教育示范课,带动广大教师参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殷明
2011.7.5
第五篇:远程教育总结
大溪乡2009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作总结
2009年大溪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精神,紧紧围绕“以用为本,学用结合,示范带动,打造精品”这一主线,以提升站点功能、深化学用工作为重点,强化保障措施,优化教学组织,打造新型农民,拓展致富门路,破解“三农”难题,延伸“远程教育入户”,拓展学用转化,重点培训村、组干部,充分发挥中心播放户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学用转化水平,大力推进远程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全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增加新的动力和保障。
一、领导重视,抓好站点建设。
(一)大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2009年积极做好全乡远教设备的清理、维修、更换工作,全面完成设备升级换代。全乡共4个站点,分批次建成,其中部分站点设备老化,超过了维修期,有的站点设备损毁严重,需要更换部件,有的站点因操作管理人员业务不熟,一些硬件性故障无法及时处理,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注重摸清底数,制定维修方案。从5月底开始,实行四个步骤加强站点的设备维修。一是认真调研,做好故障设备摸底工作。采取乡远教工作者实地检查、村站点自查上报等方式对全乡远教故障设备进行摸底,准确掌握了全乡远教设备故障情况,为全面开展好维修工作打下基础;二是集中维修设备。根据各站点自查上报的情况,对站点设备进行全面维修,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三是跟踪管理,在操作实践中提升素质。对全乡操作不熟练站点的操作管理人员进一步跟踪管理,以设备损坏严重的村站点进行重点督促。
(二)中心播放点和村民组光盘播放点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部门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运行经费管理,建立激励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参学率,促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经研究,结合全乡实际制定远程教育播放户建设目标任务及落实方案。按照远程教育跟随产业走、跟随项目走、跟随群众需求走的要求,推动学用转化,助农增收。
二、配强队伍,强化管理,抓好班子建设
加强培训,提高远教队伍业务素质。7月份对全乡4个村的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开展了专项培训,培训形式以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为主,培训内容重点为远教设备的操作管理和简单的故障的排除,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了操作管理人员及骨干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对站点运行的管理和服务水
平。同时要求各村每季度对站点操作人员进行一次以上培训,真正达到远程教育工作“支书主任要懂,操作人员要精,青壮年党员要会”,每个村党支部都要配备1—2名绩效挂钩村干部作为远程教育专兼操作人员,实现重心下移、服务前移和村为主管理,较好地解决了远程教育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使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工作实现了有人办事。针对广大党员和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对远程教育知识理解不够的实际,建立了由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和涉农技术人员组成的辅导员队伍,对培训内容进行现场讲解,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建章立制,抓好制度建设
紧紧围绕“建、管、学、用、创”五个方面,立足县情,扎实抓好制度建设。全面推行集中培训学习报告制度、明查暗访督查制度、工作督导季度通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及站点集中培训辅导制度。将远程教育工作列入村组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加强考核,考核突出强调产业优势化、技能多样化和群众满意度三个指标,考核中排位靠前的参与评先选优。9月份以来,针对原有的远教站点常规管理记录资料内容重复,填写繁琐,栏目设置不合理等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除、修改、增加、整合。
四、示范带动,探索致富路子
把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到的远程教育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成果,是远程教育学用转化的最终目的,要注
重把学用转化应用到推动生产发展上,用学用转化成果培育富村主导产业,为使学习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大力推行“一站一块试验地”、“一户一技能”和培育远程教育“示范点、示范户”等做法,扎实抓好学用示范基地创办、示范典型的培育工作,让远程教育技术服务跟着项目走,课件支持跟着产业走,着力探索“远教+农户”等经营模式,使学习培训有载体、实感强、效果好,真正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样板,增强了远程教育的吸引力,促进了学用成果的转化。
五、拓展站点培训功能,提高参学率
今年月报统计表采取双月报形式上报,截止12月底,全乡共累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2277人次,其中培训骨干队伍人员285人次,培训乡镇干部278人次,培训村组干部467人次,培训农民党员833人次,培训群众414人次。
六、存在的不足
年初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党员干部群众,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通过全面清理维修,暂时克服了全乡损坏、淘汰的设备问题,但设备运行正常损坏是难免的,设备维修、更换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的渠道、经费、时效、信息上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效率低,成本高。
二是在拓展远程教育的资金存在比较大的困难。由于受部分农户居住分散、离村站点远,部分群众年纪大、文化素质低等问题的影响,导致部分群众到村站点参加学习比较困难。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加大光盘播放点和中心播放户的建设力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由于受资金的制约,目前还不能普及。
中共大溪乡委员会
2009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