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2015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方案

时间:2019-05-13 04: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2015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2015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方案》。

第一篇: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2015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方案

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根据学校实际开发与实施,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从2013年开始我们的田园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展“田园教育” 不能局限于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从农村学生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高度来着手田园教育,开展了以田园教育为主的活动育人课程开发研究。二、研究理念

让每个学生在绿色田园中健康快乐成长。三、研究愿景

田园是一种精神,一种乐趣。根据让每个学生在绿色田园中健康快乐成长的理念,我校的研究愿景是:开放创新,打造现代田园,宁静致远,成就百年伟业。我们将以开展田园教育为依托,打造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四、研究目标

1.绿色田园:回归自然的教育品质,构建多生态的田园课程,打造有机灵动的绿色课堂。

2.人文田园:充满儒雅的文明品味,传承爱国自强的民族精神,打造文明融合的多元文化。

3.现代田园:追求卓越的办学品格,成就魅力创新的智慧老师,培育健康快乐的幸福学生。

4.开发出活动育人校本课程。五、研究内容

1.绿色田园:

(1)绿色种植 将学校内闲臵田地包干到班,让学生进行绿色种植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认识各种植物,种植各种蔬菜、果树、小麦、玉米等,让学生真正亲身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从劳动中获取直接的认识。

(2)绿色养殖 学生可以将自己家中的小动物(比如小兔子、鸽子、小蝌蚪、金鱼、鸡鸭等)带入校园,进行饲养管理,为同学们

提供观察研究机会,丰富养殖经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 “随笔化习作”提供真实性素材。

(3)绿色艺术 学生在责任区内自主设计各种绿色种植图案,对校园进行美化,绿化;将蔬菜或者水果加工成艺术品;利用黑板报,墙壁、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书写绿色诗词歌赋,描山绘水;为班级绿色命名,在校园合适位臵安臵农具,渲染校园氛围,把校园建设的更具有田园风味,将校园打造成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天堂。

(4)绿色课堂 我们要在教室里用各种花草进行点缀,班级文化都与田园文化有关,更重要的是打造有机灵动的绿色课堂。将我校趣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田园教育进行有效整合,让同学们在绿色、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

(5)绿色课程 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不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出适合各年级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如:六年级的绿色田园诗词集萃,三年级的蔬菜种植,四年级的果树管理,五年级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管理。

(6)绿色管理 活动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采取“六自” 原则,即自己采(收获)、自己买(种子、肥料)、自己带(家中现成的可利用的物品)、自己想(提高产量、提高质量)、自己做(创新培育方法)、自己评。

通过田园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幸福、一粒粮食的辛苦,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田园、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小学生乐于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进而在亲历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2.人文田园:

通过田园教育,培养一批新时期绿色儒雅少年,让校园处处充满儒雅品味。开展“田园三字经”诵读、“人文田园古诗诵读比赛”、“讲文明、习礼仪”演讲比赛、结合学校的写字、武术、美术等特色教学,社团活动等培养师生的儒雅品味。做儒雅学生: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经典书、发标准音相结合,与艺术修养相结合:练就一项愉悦身心的艺术项目:乐器、剪纸、绘画等。与习武修德相结合。当儒雅教师: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的要求做全能型教师,三笔字、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等。为了达到传承爱国自强的民族精神,打造文明融合的多元文化,在举行的各种形式的田园教育活动中,创造积极的氛围,评

选出不同称号的绿色儒雅少年。绿色儒雅少年具有知书达理的气质,有宽容豁达的心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有交流沟通的能力,更有一种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3.现代田园:开展具有现代气息、现代风采,现代特色的田园教育,学校应不断追求卓越的办学品格。通过开展田园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升办学品味,充分发挥学校名优师和年轻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利用田园这块主阵地,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开展“读书育人”、“写字育人”、“武术育人”、“文明礼仪三字经诵读”活动,并把田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趣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学生喜欢的绿色高效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绿色、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特别是我校的写字和武术特色教学,在田园教育的积极推动下,武术、写字等特色教学将会具有独特的魅力,意义更加深远。通过田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批魅力创新的智慧老师。

六、具体实施

三月(播种希望月)学校制定田园教育活动育人实施方案、开展计划,田园教育各种制度和奖励措施。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学习,各年级分别制定田园教育活动育人实施方案,计划。各班级以自己喜欢的绿色植物命名,并提出相关的班级呼号,班内设立种植角;学校在主甬道两侧、绿色田园南侧墙面书、画田园诗词等。布臵田园展室:学生手工制作的农具模型,展示农具的变迁,学生用农产品制作的艺术品:可参照海尔:麦秆、玉米皮编织品,葫芦、南瓜雕刻品,叶子绘画、玉米粒、米粒、绿豆等绘画作品等。高年级各班分配种植区,学生自主种植,学校找合适醒目位臵建葡萄架、葫芦架等。学校开辟养殖教室:配备养殖架,开辟鸽子、鱼、兔子养殖区。

四五月(快乐成长月:在这个期间进行管理、交流、记录等)各年级各班根据爱好开展育种活动,并对种子的萌芽,生长等进行观察、记录,写出观察日记,进行交流。一二年级进行学礼仪、树新风三字经诵读活动,三四年级进行学雷锋演讲比赛,五六年级进行田园古诗词诵读活动。

各年级各班对所包责任区进行精心管理。一二年级到高年级蔬菜区认识并观察各种蔬菜,了解蔬菜与人类的关系。三年级对所种植蔬菜进行移栽种植管理。四年级对校园内的桃树进行管理,五年级对经

济作物小麦进行除草,浇水、施肥等管理。六年级同学继续搜集有关田园方面的诗词歌赋并进行诵读活动,积累农业谚语,进行随笔化习作展评。

各年级各班对田园教育活动项目进行横向和纵向交流,互相观摩学习,交流探讨,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结合五一劳动节,在学校开展田园劳动观念、劳动技术教育培训,增强学生深入探究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台。

六至九月(幸福收获月)学校针对各班田园教育项目进行展示评价。一二年级进行学礼仪、树新风三字经诵读比赛。三年级对所种植蔬菜情况,观察日记,心得体会,随笔化习作等进行展示。四年级对校园内的桃树的修剪技术、病虫害防治、搜集和积累信息的情况进行展示。五年级将小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冬灌技术,小麦分蘖期管理技术,小麦储存技术等进行展示。六年级在进行以上种植劳动,观察学习、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有关田园方面的诗词歌赋汇编成册,开展诵读比赛活动,传承我国的灿烂文化。组织各项评比:先进田园班集体。评比儒雅学生:虚心竹、优雅兰、博学梅、不屈松等,辛寨小学儒雅少年。结集校本教材。教师技能大赛:三笔字等。

七、问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5.2——2015.7)问题研究准备阶段

制定田园教育实施研究方案,确定问题领导小组和问题实施小组,聘请问题指导小组。

第二阶段(2015.8——2015.12)问题研究实施阶段 根据活动方案进行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学校根据方案安排各项实践活动,并积累和整理活动资料。

第三阶段(2016.1——2016.7)问题研究总结阶段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学校汇总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心得体会经验等,教师写出总结报告,学校写出总结报告,汇报成果。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田园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论文、报告。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如:《田园诗词集》、《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写字》《武术》等。

3.田园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的优质课、教学设计。

4.使农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九、问题研究保障 1.经费保障

在每学期的学校财务预算中,学校拿出不低于3万元作为问题经费。

2.人员保障

学校抽调各学科业务骨干教师参与到问题实践研究。3.制度保障

学校修订师德考核制度,将参与本问题和取得的成果与教师师德考核“能”“加分项”挂钩,以适当的分数体现。

十 问题研究分工(见附件1.2.3)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问题组 附件:

一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领导小组 二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实施小组 三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指导小组

附件1: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张洪芳

成员:孟庆海 张传亮 孟宪辉 刘 伟

附件2: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实施小组 组长:孟庆海 副组长:张传亮 刘伟

成员:张军吉 刘丽芳 张新亮 李保玉 王瑞丰 陈旭超 附件3:

辛寨镇辛寨小学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开发指导小组

县教育局科研室 陈荣昌 县教育局教研室 朱树民 辛寨镇教办 白永刚

第二篇:《基于教育城域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方案

《基于教育城域网环境下电学教学的研究》实验方案

山东省寿光市孙集街道孙集二中

刘照华

一、课题的提出 1、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知识和技能,更应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应具有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勇于进取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国内国家级的远程教育传输平台已经建成,具备了利用网络和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条件;但是,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基于网络的或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为此,我们在继承与发展以往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基于宽带教育城域网环境下校园网教学模式的研究”。

2、信息时代化,国家对信息教育的高度重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应于多媒体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成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力争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跃式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育质量。”“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国务院关于基础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统筹规划,实现学校与互联连接,开设信息课程,推进信息技术地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市教委在2001年4月份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高速宽带教育城域网。该网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可扩展性强、集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发布、网上考试、远程教衣、电子备课、VCD视频点播等于一体,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更有效地融合地一起。我校突出抓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学校现有高配置电脑280台,多媒体网络教育7个,并且建立了百兆校园网联入城域网,达到了终端至教室、办公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教师宿舍等。实现了宽带城域网下的“校校通”、“室室通”、教工“户户通”。36个教学班均能运用计算机网络上课,能运用校园网与因特网上信息资料帮助学生完成的知识建构。我们通过“九五”国家级立项课题“语文四结合”、“计算机与各科课程结合”等试验研究,已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和方法,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为我校深层次、全方位地深化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鉴于此,我们把研究的主攻目标进一步定位构建网络下的新的教学模式的层面上;并明确提出将“基于教育城域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学校的“十五”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的指导思想、课题界定和理论基础

指导思想: 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建构一种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并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等。

通过该课题的试验理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真正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地位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全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

课题的界定: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它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体对象运用自身和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即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学习知识,获得能力。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两个别上的学习者通过讨论、互相等方式来互促学习,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策略。主体性学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的支撑,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介入,便成为学生的主体发展的有效手段,我们所提出的“基于教育宽带城域网网络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合理适度地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辅助功能,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来为学生的认识过程建构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筛选获取和创造性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个生特长和创新实践能力,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达到主体的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理论;脑科学理论。

1、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理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剌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发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能源,因而对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的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时代背景下,借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结构和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指“学习”的含义--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和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习者记忆中有关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所指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说”、和“意义建构”这四大要素表明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把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在学习全过程中,通地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会说话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从而使每个学习者获得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化的“help”。在这种学习者都有成功的感受,从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效。

三、课题目标

总目标: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一套优秀的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实施教学的裁体和媒介,在教师的主导下,使学生具有自主的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在网络环境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知识意义建构。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的基本理论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开发“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等。

1、指引如何获取信息能力。能够根据教师的指点引和自己的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利用网络去寻找有关的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信息资料。

2、熟练运用网络能力,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的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是达到网络教学所必需的条件。

3、分析综合处理信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信息进行筛选鉴定,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可信的信息进行分类,并且对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的原有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4、意志调控能力。意者包括学习者的态度、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策略和调控能力。它指导和控制整个信息获取和加工深层次处理,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调控能力至关重要。

5、协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在多媒体的网络教室等平台下扩展“生与生”“生与师”的交流信息和范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并能利用所掌握的网络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协作,真正达到资源技术的互补。

6、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能力。学生对有价值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评价进行意建构,并要与原来结构进行协调与融合,这种能力是不断地加速循环,把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再生与创新再次重新建构。

7、培养教师的导学能力。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更新教育理念,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对实验的各个环节因势利导,不断地及时纠正实验中偏差,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模式。

四、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和教师如何教的操作模式3.网络环境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4.网络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的交互影响的研究5.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一)建设好网络设施和教育资源信息库:它主要利用腾龙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办公和资源管理系统,面向学校的各个部门和每个实验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与信息资源的融合。

(二)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除了从Internet网上游览下载丰富的教学源外,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利用科利华电子备课等创作编辑系统积极制作和开发教学软件,并上传服务器。建立教学资料库,为学生提供自能学习丰富的网上资源;同时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参考资料。

(三)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发现式教学模式。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特依据学科特点构建三种基本教学模式。

1、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发现式教学模式。

发现式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量大、信息传递便捷等功能,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便于学生将获取的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巩固学习内容,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2、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协作教学模式。

在多媒体教学网络环境下,将学生组织成小组,相互合作,共同求解决某个问题。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感性资料,并利用资料协商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利用不同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在多媒体教学网络中,让小组中的一些学生负责整理知识、掌握技能,便能享受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独自探索问题、获取知识的乐趣。当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合作技巧和社会技能。

3、运用网络技术,构建和谐互动模式。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互动过程,是教师在和谐、愉快的情景中实现“互动”——教与学的共振。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景,形成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悟课题、初步释疑、突现难点,师生在计算机地帮助下,同学共研,和谐互动,达成意义建构。

五、课题的研究对象、实验方法与实施过程

我确定初三(2)班为研究对象,进行重点突破。采用行动研究法,根据实验的方向和内容,结合第四部发“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采用五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反馈和调整,分四个阶段循循螺旋上升的规律,并配以实验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一)准备阶段(2001.7——2001.9)

1、确立实验课题,制定实验规划和实施方案

2、成立课题实验的领导小组和课题实验小组,确立实验班。

3、补充、完善用实验的硬件设备,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

(二)实施阶段

本阶段分为两个过程:

1、第一阶段(2001、10—2002.10)

(1)收集与课题实验有关的理论参考资料、教学参考资料、电子教材等,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理论,认真学习网络技术理论并能熟练上机操作,提高理论与操作水平。

(2)让实验教师走出去学习,并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课堂教学。

(3)指导学生认为认识网络、了解网络、学会熟练操作网络,让学生明确如何使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

(4)建立实验教师和学生档案,收集有关资料。

(5)购置、自制部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电子教材、课件、和软件等,不断充实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和电子图书馆,并建设好网上教育信息管理库系统,充分利用好Internet 网络下的各种信息资料。

(6)初步探索“基于教育宽带城域网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第二阶段(2002.11—2003.11)(1)不断地让实验教师走出去学习,并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课堂教学,力争拿出一流的迎合新时代特征的观摩课,确保实验取得成功。

(2)师生在学会熟练操作网络的基础上达到精通,能非常熟练地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究、创新。

(3)不断完善实验教师和学生档案,收集在大量资料并使之系列化。

(4)不断充实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和电子图书馆并使之完善,充分发挥好网上教衣信息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5)构建“基于教育宽带城域网下环境”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6)对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教案设计、课件、课例、论文等进行汇集、整理。

(三)验收阶段(2003.12—2004.7)(1)撰写实验报告,请专家到校验收。(2)搞好有关实验资料的整理工作。

(3)结合实验写出有分量、有价值、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为以后此项实验的深入打下基础。

六、实验的组织建设和物质准备

1、通过学习与实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新教育理念,让理论先行,以便更好地开展实验。

2、组织建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得力的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课题领导小组:组长:张建训

副组长:赵兴华

课题研究小组:刘照华、刘光科、张海涛、王冬梅、崔莲英、韩礼、刘鹏等

3、物质准备。不断更新计算机硬件软件,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技术指导,尤其突出作好学校资源库的补充与完善工作,便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4、突出进行三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实验总结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5、加强指导,成立课题实验指导小组,定期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指导,让实验教师走出去学习,并经常请各地专家到我校指导实验工作,不断提高理论与实水平。

6、及时总结,典型带动。

第三篇:中职教育实施“三环七步”项目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中职教育实施“三环七步”项目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中职教育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其实施存在一定的弊病和问题。本文基于项目教学法,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特点构建“三环七步”教学模式,探讨了基本流程、实施效果及教学策略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教育;教育;职业

基于项目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育之中,其打破传统课堂的单项的信息传播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模拟未来职业现实的项目工作环境,让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感性工作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与发展。

一、“三环七步”项目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

因此,可以将一个项目分解成为项目需求分析,项目技术解析、项目内容实践三个部分。通常中职教学中,这三个过程在一节课中完成,或者混合在一起在多节课中完成。这样操作无法对学生在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进行干预和引导,学习目标不明确,过程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固定和养成。笔者将一个项目教学分解为三个阶段分别实施,提出“三环七步”项目教学模式。

(二)“三环七步”项目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中职教育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调整为35分钟一节课,因此一个项目教学可以分解为3个环节,由3个基本课时来完成,即三环,如某环节项目时间不足课适当增加一个课时;而每个课时中也就是每个教学环节,又可以分为7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即7步,其这个项目可课程模式设计如下(表1-3):

二、“三环七步”项目教学的模式实施情况反馈

笔者以鸡西市指教中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结果进行评价,得出以下实施结果:

1.学生思维活跃度明显提升。其效果远远优于一般课堂的学生思维活度。2.学生过程参与度有效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内,全班学生的参与度接近100%。3.问题反思率大大增加。通过问题表单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个项目之后请学生填写学习反馈单,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评价反思。

三、“三环七步”项目教学的模式策略讨论

(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打破以往所提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面衔接”,实现学生“做中学,做中悟,做中改”。这里要强调学生不但要边做边学,还要从“做”的过程中获得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更要从中掌握解决问题,更正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教学项目、教学环境、教学资源,要合理恰当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从实践活动中要归纳、提炼、总结相关理论。并且以此为途径培养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和个人职场素养。

(二)运用支架式策略

教师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支架揭示或给予线索、帮助学生在停滞时找到出路、通过提问帮助他们去诊断错误的原因并且发展修正的策略、激发学生达到任务所要求的目标的兴趣及指引学生的活动朝向预定目标。支架式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2)自主学习,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须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合作能力培养

让学生相互扶持,促进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四)发挥集体教育功能

小组协商、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获得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各组将自己的收获与其他组分享,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五)提升反思评价能力

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等。

编辑?M高

第四篇:【教育部“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研究报告】心理教育在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心理教育在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教育部“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研究报告)

李明俊

(陕西省彬县职业教育中心 邮编 713500)

摘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教育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在坚持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初步探索出了农村职业学校中优化学校心理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当然,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不断的发展,如何更好的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德育效能,仍需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与深化。

关键词: 优化心理品质; 学生; 德育效率 ; 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述

进入新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一方面社会及行业要求学生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烈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道德“缺失” 和心理“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虚荣、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心理缺陷。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目前多数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

据权威机构心理测试的结果表明,当前职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仅只有9%,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心理素质是不完全合格的。再加上中职学生正处在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他们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等人生重大课题,许多权益都有待他们自己去争取。他们的心理紧张度、心理困扰本来就多,加之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心理品质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更多的滞后或欠缺。目前我国学生自杀率连年升高,就连小学生自杀人数也在增加(中国学生自杀率世界第一,据统计每年60万人,平均每两分钟一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指导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有着现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及投资力度,可是农村职业教育还普遍存在着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愿意让孩子上职业学校,所以生源严重不足,而且质量非常差,所招收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问题青少年。这些学生抽烟、打架、上网、谈恋爱,不思进取,不爱学习,懒惰自私,不知廉耻、缺少礼仪,上课要么睡觉,要么大声喧哗,纪律涣散,顶撞老师,难以管理,学技术时不认真练,毕业分配挑好岗位,稍不顺心就立即跳槽,既影响企业生产也给学校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于职业学生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对职业学生教育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我们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指导下开展了“心理教育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班级管理突出德育;环境建设优化德育;社团活动引领德育;传统文化深化德育;心育教育升华德育;大型活动展示德育等途径来培养学生讲诚信,有责任、有纪律、有爱心、有正义感,有大局意识的优秀品质。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其”,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及圆满完成,学校成立了校长为组长,以科研处具体负责实施的课题实验组,极大的提升了课题执行力。同时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相关心理学原理,并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中医学院心理教授对全体老师进行了两次健康教育培训,同时学校先后派出16名老师参加省级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组织全体班主任及部分老师和学生参加拓展训练,从根源上促使实验的正向发展,教师的阳光心态必将促成学生的健康心理。

2、德育首育,健康第一。每门实训课必需把珍爱生命作为第一课,并要求实训指导老师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安全教育;每一门基础课、理论课都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每一个活动场所都要张贴醒目的心育教育图片;每周一各系都要召开安全教育报告会;各班每周都要安排一节健康教育课;每周四晚中层以上校领导都要给不同班级上一节德育课;每天值周小组都要在校园内各个层面进行巡查,及时纠正不良习气,对于各班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系组成拓展班,采用多种形式感化、训练,转变后再送回原班。另外,定期召开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联谊会,通过摆现象,剖析根源,制定对策,现场演绎提高实验和教育效率。

3、国学励图,怡情怡志。每天早晨各班学生都要诵读《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传统文化作品,并开展朗诵、演讲、知识抢答、践行活动比赛;各系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好人榜”和“中国道德模范”投票并观看颁奖晚会,撰写心得体会;观看邹越、马云、俞洪敏等人演讲,并举办征文大赛;从心灵深处激励学生。

4、德育生活化,心理健康化。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动机和能力,态度和意志也只有通过自己的生活来提升。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紧密的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在一起,并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展开主题教育,同时家校联盟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持续健康发展。

5、心理活动,内化德育。每一个具体活动都是学生能力意志的反映,都是学生认知情感的体验:拓展训练、爱心捐助、团队活动,警示教育,企业精神,民族文化等等,无不冲击学生心理,把无形的德育教内化为良好的品质,外化为有形的践行活动。

6.完善心育机制,丰富德育途径。经过不断探索,目前我校已逐渐形成四条有机统一的心育工作网络:一是以校学生处—系学工部—班主任—学生为主线的日常管理网络,主要抓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等养成教育;二是以教务处—课任教师—专职心理教师、德育教师—学生为主线的课堂心育网络,主要开展课堂教育,研究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三是以党办(团委)—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教师—学生为主线的党团德育网络,主要抓典型教育,做好党团工作骨干的培养,实现以点代面;四是以校学生会(团委会)—专业系学生分会(团总支)—班委会—学生为主线的自我管理网络,以活动为载体,推行学生自我服务和管理。“四主线”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形成合力,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心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1、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得到提高,思想品德明显好转,学习成绩进步明显,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显著提高,部分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玩手机、看电子书等毛病基本上改正了;同学闹矛盾、打架、违纪的现象少了,创佳班级增多了,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加强了,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学校良好风气节节攀升。

2、学校良好社会声誉不断提升。经过扎实细致的研究与实验,特别是家校联盟,校校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校良好的口碑,社会反响好,家长评价高,同行首肯,上级表彰,大家一直认为彬县职教中心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做得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不愧是国家示范学校。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认识成果

1、观念新,改变了学生评价模式。彻底改变了人们教育理念,心育理论的提出抓住了教育学生的核心,特别是问题学生的症结。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差生是智力问题,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验,大家认为学习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影响。

2、德育工作改革,创新了教育方法;引领家长及社会教育学生的方向(当前家庭:一说二骂三打娃,社会评价:成绩第一)。研究认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要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途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运用“心智仪”,采取有关心理技术,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化进程。通过这一研究成果推广,为社会和家长教育孩子提供了正能量。

3、心育工作观念的转变。研究与实验表明:参加实验班的教师及校领导,深切的体会到,运用心理学原理教育管理学生的巨大潜力,同时也真切的看到了实验班老师工作的可喜变化。学校德育工作观念进一步得到了转变,增强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自觉性。师生关系、精神风貌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4.明确了心理功能与德育教育关系。通过研究,老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地认识和掌握心理的功能及作用,即心育具有导向功能、转化功能、发展功能、塑造功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并能克服过去德育工作中大而全、虚而杂的形式主义教育方法和指导思想,使教育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人的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现律,正确处理好多种教育因素对学生品德形成的相互关系,从而深刻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实践成果

1、提高了学校的德育水平。通过研究实践,学校的德育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先进单位;被县教育局评为“德育特色学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

2、完善了学生健康教育档案,健全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随着学校课题研究的深入,心育水平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日益显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行为习惯日渐改进,人格素养日益健全。学生技能大赛获陕西省中职类第一名,优秀学生层出不穷,煤炭系毕业班学生武战海被国家劳动部评为百名优秀矿工,学校中好人好事屡见不鲜,两年来,学校无一起重大违纪事件。

3、初步探索出了学校心育教育的模式。通过多层次大量调研比较真实的摸清了农村职业学校学生逃课、厌学、玩手机、上网、谈恋爱、打架、无礼、自治力差的症结。并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先进为为正能量,以心理训练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以个体咨询为辅助”的“五主一辅”教育模式。

4.优化了心育工作方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总结并利用“五心”(耐心、爱心、公心、信心、诚心),“六效应”(破窗效应、霍桑效应、暗示效应、蝴蝶效应、保龄球效应、门槛效应)及“250定律”“鸟笼逻辑”和“二八法则”教育管理学生,积极探索推进学生自主管理,优化了班风学风,促进了文明班集体建设。

5、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师资队伍。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和教育科研骨干,带动了全校教改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一年来有20多篇心育论文获奖。

四、问题与讨论

1、全体教职员工的心理素质及道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中没有品德不良的学生,只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学生行为的不端,主要是心理不健康所致。在加强德育的过程中应把心育放在核心的地位。学生成长中的身心问题重要,教师的各种身心问题也同样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建构其良好教育环境的最基本条件,教师的健康身心是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有时,教师的不良情绪行为会给学生会带来“师源性”的伤害。师源性的伤害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甚至永远无法弥补。譬如某老师的一句话,就可能把其他老师辛辛苦苦几个小时、几天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全部化为乌有。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应该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因而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乃至全面素质。

2、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跟踪给予指导。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教育,她没有终点。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在他身心倾注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使他健康起来,是难以预测的。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期冀一次谈话,一次咨询,一个活动,就能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如何加强对心理有疾患的学生给予跟踪指导,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而且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除此以外,心理技术如何做到科学应用,学生心理档案如何建立才能做到更全面、客观?档案建立起来后怎样应用?学校心理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结合协调的问题?仍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与深化。.3、需要专家经常性培训,提升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心理素养,同时也期盼上级部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该课题的深层次研究。

参考文献:

1、庄锦英《生活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5-1.2、郑红、樊洁、倪佳波《心理原理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 2011-3-1.3、复旦大学规划教材《 现代心理原理与应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李明俊,男,现年48岁,研究生学历,曾多次参加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西部项目”课题“心理教育在农村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下载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2015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田园教育,适合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2015年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重大问题行动研究项目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