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时间:2019-05-13 04:0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第一篇: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沈阳市新民兴隆堡学校

丁 红 丽 2012.5.30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

21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科学技术上有了跨越式发展,各国都通过激励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本国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也是如此。然而高度的发展也带来了高消耗,即使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也是如此。名目繁多的文件、试卷、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纸张、油墨等资源。如何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减少资源的利用,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校园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是一种最佳选择。因此对于《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尤为重要,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课题研究的重心就是“数字化校园”;本文通过对上阶段的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过程以及分析反思作小结报告,以试图反映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价值,并为下阶段实验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一、实验的情况

(一)实验的背景:

一年多来,我校教师通过校园数字化平台,充实了现代教育理论,体会校园数字化平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具有的优越性。但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校园数字化与课程有机整合,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如何充分发挥其功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等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直接面临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仍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我校为辽宁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一直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与建设,目前已迈入现代化、生态化、科技化发展轨道。学校拥有3个专用计算机教室,并开通了校园网络平台和学校网站,每个办公室均配备了专用电脑,教师们基本实现网上办公。学校现有教学观摩用的多媒体教室3个,其中最新装备的1个教室内,多功能组合媒体设备转换便捷、功能齐全,多个无线话筒同时使用。学校教工阅览室订阅了150多种杂志,学生图书阅览中心也使资源丰富、条件优越、设备现代。

(二)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

1、本项课题的开展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条件。一方面,关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独立研究已经自成体系,尤其是学科教学。近年来,随着二者整合研究的逐步深入,也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还不够系统,但也已经很有指导价值。就本校而言,近三、四年来,一直参与国家、省市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构造基于网络环境的“新课堂”》、《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等多篇专题论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省市各类竞赛屡屡获奖,广大教师已具备一定的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实验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在组织、物力、经费、时间、设备等方面可以给予支持。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为学校办公室主任、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计算机教研组长等。他们中,大多数为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专业素质较好,学科分布广泛。基本上都独立主持过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参与过省级或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管理经验。当然,在本课题的主要还是确立全员参与的思路进行。学校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优良,平均年龄35岁;前几年参加的国家级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此外,本次申报课题的主持人具有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经历和经验,在方案制订、客观调控、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

3、我校是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软件已达到省、市级标准;课题人员均已通过省市级的计算机培训,已掌握课题要求的基本能力,达到一定的理论水平;学校现已达到教师人均一台电脑,各班实现了“班班通”,这对该课题的研究也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实验的准备

(一)、实验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总结目前的省内数字化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并提出我们的体系结构。

2、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在一些实验学校进行应用实践,从而得出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应用标准。

3、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应用水平。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学提高丰富的优质资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服务。

5、通过本课题研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利用各种资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6.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实现日常教育管理自动化,如自动教学评介、自动学习评介和各种统计的自动化等

(二)、实验内容:

1、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应用的途径与方法。

3、研究目前的省内数字化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并提出我们的体系结构。

4、通过在实验学校进行应用实践,得出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应用标准。

三、实验过程:

(一)、总体安排:

(1)积极投身课题研究,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应用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2)分类分头行动收集相关网站,了解网络资源,收集有助于学科教学的网站,并进行分类,构建开放式的网络资源库。

(3)开展数字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教学设计探索。(4)根据学科的各章节特点,设计制作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课件。

(5)进行课堂教学交流,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互相观摩。

(二)、具体步骤:

1、组建课题研究组成员

本课题由主持过国家级课题的副校长崔艳牵头,由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研究的管理员丁红丽主持,主要参加者为学校德育主任、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等。

2、继续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1)继续完善和加强服务器和终端机内外连接设备以及系统软件平台等得建设;

(2)继续完善和加强运行在校园网网络系统上的应用系统;(3)继续完善和加强应用系统上的基础数据。

3、继续完善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1)继续完善和加强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校内信息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继续完善和加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

(3)继续完善和加强财务管理系统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保卫科管理系统;

(4)继续完善和加强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4、构建现代化的数字化图书馆。

我校的数字化图书馆共有藏书4万册,电子图书3万册,达到了省级图书馆的要求。

四、实验分析及小结

(一)、实验分析:

一年来,通过学校领导和各位教师的不断努力,我们尝试了多种试验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校园数字化,但在在使用中还是有很多问题不断出现,我们会针对实验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继续完善和加强,最终达到实验预期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日常工作,改革,科研同步运作,教师又可以自行操作。并要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最后根据研究整理出本课题的结论。

2、问卷调查法。在实验实施之前、之中及完成一个阶段或周期的实验后,组织对实验对象的综合“前测”、综合“后测”以及各种单项测试,借此调查了解实验达成情况。

3、理论研究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探索构建高水平校园数字化的方式、方法,从理论上对课题成果加以论证,形成科学、客观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体系。

4、观察法:开设实验教学观摩课,观察、分析自变量、相关变量及无关变量的控制情况,掌握应变量的变化情况,积累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三)、本阶段研究措施:

1、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校建成了第三层的校园网、每个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网络计算机教室,给办公室和教师配备了电脑;实现了“班班通”,其它电教设备样样齐全。建成了学校网站,接入沈阳教育城域网;对内还开通了Internet连接共享、ftp、bbs、留言本、网络聊天室、电子图书等服务。校园管理平台,备课平台等。购买与教育教学配套的电教教材。

2、造就优秀的教科研人才。

课题组教师先进的理念、厚实的理论修养、优秀的业务水平是课题研究的保证。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

(1)强化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2)组织各类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规范制度,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

(1)抓研究机构的完善。我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课题的开展,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抓各环节的管理。认真制定好阶段研究计划,然后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落实各实施环节。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必须针对一学期的研究工作作好认真总结。开好期末总结会,了解研究中的得失,明确下一步的研究目标。

(3)抓第一手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完成业务笔记,常摘录,经常写些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等。对自行开发、制作的软件,要及时归于学校教学资源库。

(4)上好研究课,以活动促提高。每学期课题组老师都要上好两堂课题实验课。

(四)、实验小结:

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制度。本课题一开始就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该课题研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从而确保把实验研究纳入学校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学校在加大投入,配备实验所需的必要的软、硬件设施的同时,还进一步健全电教课题管理制度。首先采用聘任制的形式组建了课题组,学校分别与课题组成员签订协议,明确实验教师的基本权利和职责,设立奖惩制度;其次,组建了课题实验指导小组。学校特聘教育局有关领导、校外专家及本校经验丰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实验指导、评议研讨、评估总结等活动。再次,学校还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组听评课制度、实验教师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行,使实验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2.理论武装,明确实验思路。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验教师是否掌握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确保实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增强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验能力,课题指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我们采用集中培训辅导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学习了《校园数字 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着重学习了有关《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等教育教学专著。课题组订阅了《辽宁教育研究》、《辽宁电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报章杂志,使课题成员能及时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动态和信息。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观摩了省前中电教专家开设的网络研究课,参观了各校电教成果展示,邀请省、市专家学者来校讲课、指导,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设计方案,进行课题研究操作过程的培训,网络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教学的培训,明确实验的思路和操作要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使实验教师做到:(1)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用得上;(2)各种正确的理论依据说得出;(3)成功的经验推得广;(4)自己的实验思路理得清。

3.深入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从学生层面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有效性,积累第一手资料,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我们深入课堂、深入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分别于2011年11月和2012年4月两次对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抽样统计。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对网络的态度与效果,教学内容的呈示方式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统计结果表明,数字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新的增长点,初步验证了实验假设;同时也暴露出现在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这正是课题研究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依据。

4.精心设计,开展实验研究。精心设计教育实验的方法和程序,根据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教学,是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逐步明确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可能是下一步研究的起点。在实验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即开始前、进行中及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设计所确定的测试量表对实验班进行观察测试,构成实验“前测”、“后测”。然后进行实验评估。将实验班测试结果列表统计,运用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比分析,验证假设,撰写实验报告。最后,根据实验评估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设计,开始新的实验。

(五)实验反思:

通过回顾和自评,我们也发现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1.师生的创新

教师实验意识还须进一步加强。有些教师把数字化校园看成是学校信息化教学,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设备,在课下运用了汇联平台就行了,思想和理念远远跟不上课题研究的需要。

2.平台的建设还有待完善。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也遇到不少困难,如网络联系不到位,各部门联系不密切,各软件系统应用不得当等。

要完成整个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并能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心应手,这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也需要各个部门和各位老师的精诚团结。

第二篇: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

一. 现状分析

1.建设历史

从2005年起,我校大力进行校园信息建设,硬件、软件两手同时抓。同时,抓紧教师培训。

2. 技术条件

现在,我校硬件已基本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全校有计算机30台,投影仪、视频展台1套,备有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照相机器等设备。有一位兼职职计算机教师,其他教师都能够熟练操作运用信息设备。

3. 课程整合我校一向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工作。每学期都会安排部分教师外出参加信息化运用的培训,如INTEL未来教育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班等,农远工程后,教师在教学中更是如虎添翼,全校很多课运用了多媒体,部分教师经常运用信息设备教学,一年来共有各学科教师自制课件60多个。

4. 师生发展

在信息化应用中,学校始终坚持一科研为先导,先后有多位教师撰写了有关信息化教育方面的论文和教学案例、2个市级科研课题。

二.发展目标与理论

1.对校园数字化的理解

“校园数字化”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通讯技术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数字化,并能够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其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其基本框架应该包括校园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远程教育等方面。2. 发展目标

在我国,中小学应用计算机进行教育大致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计算机本身的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学会使用;第二阶段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计算机并没有成为教育的主体,也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大的冲击,现在大多数学校处于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建设校园网,建立“数字学校”,让计算机在教学中唱主角,取代黑板和粉笔。“数字学校”不仅改变了教师几十年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在“数字学校”中,学生可以做到完全自主地学习。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快学,进度慢的学生也不用担心跟不上,古人推崇的“因材施教”在“数字学校”里可以轻松地变成现实。3.理论依据

“校园数字化”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理想和必然目标,它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动态探索、实践过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变革,其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硬件建设、资源开发、多种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因此,数字化校园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建设,分别为教育理念重构、硬件平台建设、知识库和信息库建设、以教学应用、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建设。三.具体实施计划1.具体计划及效果(1)建设策略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从我校的实际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字化校园。

●内合外联、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引进与开发相结合,优化利用资源,合理使用资金,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

●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形成特色。我校部分学科都有其长期积累下来的教育优势和文化传统,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技术条件下,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重点突破、加大投入、形成优势。在那些特别有利于发挥信息化教育特长的学科和学校特色项目方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加快发展速度,迅速形成优势。

(2)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包括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

●建立全校统一的电子身份认证体系,并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体系为各种网络应用系统服务,使全校用户在所有的网络应用系统中都使用惟一的电子身份。●建设完整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支持。

●建立全校严密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建设面向校内外的信息服务网站,及时发布学校各类信息,针对社会公众和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务和进入相应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入口。(4)建设路线

●设施建设是基础

数字校园建设不但要做到需求驱动、设计合理、先进实用、安全可靠,还要留有余地,便于今后扩充和更新。●资源开发是重点

数字校园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师资培训是关键

数字校园教育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2.目标任务测评点

第一阶段是至上而下部署应用系统软硬件、网络存储系统,统一全校所有数据,完成公共数据库建设。建设学校统一应用门户,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施学校各业务部门的应用集成,推广应用网络教学系统,实现全校教学资源的统一共享与交流。

第二阶段是学习和实施平台的功能,根据师生运用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使用。3.呈现结果

各年级各学科有完整的教案、新授课的案例集。增加现有的学校资源库,着重是与教材息息相关的各种素材。增加体育特色、欢乐英语城等主题网站及部分学科的学习性平台。学校所有信息、数据、资料、档案、办公等均实现数字化。四.制度和保障1.师资培训是关键

数字校园教育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因此要采取措施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不但能够掌握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技能,还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和开展网上教学活动。2.政策配套是保障

在学校中发展网上教育,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学校每年投入经费做经济保障。

3.完善和补充各项制度,从各方面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辽宁省朝阳县胜利乡董家店初级中学

2011年4月20日

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

辽宁省朝阳县胜利乡董家店初级中学

2011年4月20日

第三篇:《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我校《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自2012年5月批准立项之日起,便秉承“科技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理念,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提高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三年来,全体课题组成员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目的在于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数字化。

社会发展己由IT(信息技术)时代发展到DT(数字化技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就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今后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以云技术为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显示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

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提供的云教学、云学习,将带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教师的数字化云教学:根据对本校教师的调查,80%左右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仍然在使用U盘或发邮件等形式将课件拷入教室的电脑。如果实现网络云存储,不但提高了教师利用资源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安全性能。同时,教师拥有云空间,整合分享教学资源也更加方便,极易构建教师的个人资源库。云计算带来的云服务,使得教师在线点播课件、微课,在线实时编辑课件,动态记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成为现实,这些都是云教学课堂的主要特点。

学生的数字化云学习:我们以《生物入侵者》课例为例,课前,老师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发布在我们模拟的“云课堂”资源中心,同时将将本课的预习作业及课文电子文档发布到 “云资源中心”。同学们用平板电脑、手机将自己的学习记录、学习痕迹存储在“云”端,教师随时调用查看,云平台记录下来后,老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时,可以选择所需资料进行探究,课后还可以随时反复调用阅读,便于复习。这些学习资源数字化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学习的效率。

“云课堂”提供的数字化学习反馈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课堂教学等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由系统根据反馈的数据自动生成报告和相关阶段性的“进度报告”,记录教学反思,供教学参与者参考。

综上所述,基于云服务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将极大拓展学校的教

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变革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服务。基于云服务展开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将逐步形成我校的教育大数据。

(二)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关键在于构建学校数字化校园管理云平台。

教育转向云计算,是教育界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各种教育云平台,是这个转变的重要环节。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构建加入大型的教育云平台,为校园数字化应用提供云服务。教育云平台的功能概述:

I,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各管理模块。 信息化平台: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 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考勤、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权限分配:校办及每位教师);  学籍管理:依托全国学籍管理理信息化平台,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权限分配:教务处)、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权限分配:政工处、班主任);

 成绩管理:成绩输入(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综合素质管理平台:利用全国教育管理平台,进行学生素质评定及评语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 完善图书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II,平台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功能: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

 能把教案直接生成学案、演示文稿、互动课件;

 能把备课的普通的电子化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教师实现利用各种终端登录平台在线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录制微课,并实时发布到自己的网络教学空间,供学生学习。生成网络课件,即时点播课件实现在线教学等。

学生随时随地登录平台,点播教师网络课件及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及反馈记录在学生的学习空间或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实现个性化学习。

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及校本资源,并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平台的云存储功能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动态生成学校教学资源库。

建立面向Internet的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及学生申请分配一个网络学习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及共享。

为此,在课题的前一阶段,课题组完成了“云端”数字化校园中“端”的建设,即全员配备笔记本电脑,扩展学生机房数量。后半阶段,课题组联合北京盛世慧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依托 台,签订学校云平台建设服务合同,着手进行学校云平台的构建。学校云平台的二级域名为:waez.dearedu.com.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边实践,边学习,边分析,边优化,探索出适合我校实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其特色体现在:

1.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探索基于云服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课题组通过课例模拟,建构起云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

2.以网络云平台为依托,让学生也成为研究者,学生研究学习水平不断进步。

创新点:依托网络云平台发布及推送教学资源,动态促进学校资源网络化。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开展在线教学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动态提高老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效果,老师的专业得到发展,更有利的促进了学生学业的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坚持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对云服务的概念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课题组能够发扬团队精神,成功合作完成了有关的教学课例。在课题实施初期,我们对云计算、云服务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课题组坚持理论学习,并不断就相关概念展开讨论,认识到云服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最后,通过培训全体教师使用相关云产品,如开通360云盘体验云存储及云收藏、在线具体实时编辑文档等,全体教师真切体验了云技术,云服务,不

再对云概念的认识云里雾里模糊不清。根据统计,全校教师都已经开通了360云盘。

2.对云平台的功能认识有了突破,学校云平台的构建初具模型。云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模块,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各类应用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才能开展。课题组通过学习考察各个校园平台产品,如南昌大学附中IS信息管理平台,云平台网络,一对

一、点对点的“现代私塾”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从规模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智慧教育”将变为现实。

五、成果的社会影响

三年来,学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归纳如下:

1.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在2013年省现代教育示范校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的考评。

2.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云课堂及翻转课堂的理念在教师教学中体现的多了。

3.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在线学习积极性高,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4.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2012年中考,我校两位学生中考成绩获吉安市 通过近三年来的课题研究,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行为方面,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在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困惑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教师对在线教学及云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还有些不适应,有些功能不认同,仍保留旧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缺少有效的监控,如点播课件或微课之后学生离开电脑,容易造成学生已经学习的假象。

2.云平台的功能还需要再细化,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校本教学资源如何分享等。

七、今后的设想

在依托

第四篇:《区域性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班班通”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施方案

寿光市实验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建设,教室内信息技术硬件配备越来越齐全高档、软件种类林林总总、琳琅满目,如何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环境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精彩纷呈,有突出成就,也有失败教训,有模式方法,也有理论观念,可谓百家争鸣、万树开花,但总观之,多数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上,如何充分发挥“班班通”软硬件设施的优势作用,整体系统的利用“班班通”环境创造大语文教育教学环境进行语文教学,更值得探索研究,所以本课题组提出““班班通”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旨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语文学科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丰富资源,变革语文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根据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本课题研究的就是充分发挥“班班通”的技术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大语文教育”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目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再现引入课堂,开拓语文学习的空间,打造大语文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研究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2.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在语文课堂中再现。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当前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模式的分析研究来探索“班班通”环境下如何改革语文教学模式。

2. 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如何在“班班通”环境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 对比实验法

通过与非实验班级语文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班班通”环境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优点和存在问题,及时修正。

4. 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及时总结,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推广研究的成果。

六、目标检测体系

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建立科学、规范、可行、可测的目标检测体系。

1.定期开展公开课,让非实验教师进行评估。

2.定期进行课件、教学设计、论文评选,检测实验教师研究成果。

3.定期进行学生各种比赛,检测学生语文素养情况,评估研究效果。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1月)

课题申报、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实验的开题和培训活动。

2.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4年12月)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组织相关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组织实验优质课评选、论文评选活动,对子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在第一阶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进行研究,积累实验资料,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总结,发表相关的实验论文;组织各类研究平台的交流与推广,形成阶段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迎接结题验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实验工作报告,汇编实验成果,向总课题组申报鉴定结题。

八、研究预期成果

1.发表、出版实验研究论文、实验报告;

2.建设一个语文教育资源专题校园网站;

3.发表、出版一批课件、教学案例;

4.培训一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

九、研究经费与保障措施

寿光市实验中学一贯重视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支持各级教研课题的立项工作,视正式立项课题等级拨给相应经费,对论文发表或获奖教师都有奖励,时常聘请外校专家来校讲学,分派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学校学术氛围浓厚,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学校有完整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资源网站。校园网络由三层中心交换机划分为几个VLan,每个VLan都通过光纤与中心交换机相连,每个办公室、教室直接连接到光纤终端的交换机。小学部、初中部全部实现班班通,每个教室配备投影机(电子白板)、多媒体讲台,音频播放设备一套,教师人手一机。

主要参加者都是一线授课教师,课题研究与教学同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每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这些都利于课题参加者的交流、协作。

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及时了解和学习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成果。

定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班班通”设备的应用、语文教学资源的采集、加工与交流技术的应用。

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专家的有效指导,有领导的亲自参与,有实验教师的协作。

2十、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本课题研究在潍坊市电教馆总课题和寿光市电教馆二级课题组指导下由学校组织负责实施,学校设立三级课题组,根据总课题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由学校课组向总课题组申请立项,制作实验计划,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组由如下成员组成:

1、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小组:

袁殿阁:寿光市电教馆馆长

刘占山:寿光市电教馆副馆长

李钦涛:寿光市电教馆主任

潘继云:寿光市教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隋勇宗

成 员:巴明玉

3、课题研究小组:

组 长:隋勇宗

副组长:巴明玉

成 员:韩召忠 刘秀芳 栾燕 王坤 韩静韩晓莉 游丽萍王莉 高莹

第五篇: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期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有效利用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当前我国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技术已经叩开了学校的大门,作为全新的教学工具与手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早已经把信息技术引入了学校管理,国内的一些先进学校也正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整合的步伐。教育在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日渐完善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可以预见,国内的各学校现代化管理将很快走上数字化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要为学校营造一个动态开放社会化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环境,实施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学校管理跨越式的发展。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校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已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目前我校在校园网建设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现正以校园信息化促进校园数字化,并已基本具备了“数字化校园” 建设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探索教与学的方法与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和条件。因而适应时代要求,加快我校各项信息平台的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将为深化我校的“十一五”期间的新课程改革提供进一步的契机和动力。

二、课题组成员介绍

本课题的负责人屈金虎同志,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曾经主持并完成省立项课题3个,市立项课题3个,泰兴市名校长,具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本课题其余的主要参与研究成员,均为我校教学的骨干教师,分别参加过省级和市级课题的研究。他们基础扎实、乐于思考、勤于动笔,其中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市教坛新秀4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功底。这将给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学校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并利用构建提高数字化管理效益。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构建提高数字化课堂教学效益。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构建提高数字化教师培训效益。

四、研究过程

(一)加大投资力度,确保数字化校园构建成功。

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学校又新添置服务器用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2007年,学校购买了数字化校园平台软件,2008年根据实验小学开放日的需要,学校又购买了白板设备,构建了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同时还购买了图书、实验管理软件,实现图书、实验器材的信息化。

(二)建章立制,提高数字化校园研究实效。

随着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大力投入,为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学校由教科室牵头,课题组实行制定了《大生小学课题研究制度》、《数字化校园教师学习制度》、《数字化校园研究先进个人评比制度》等,在每学期初的例会中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学期末根据规章制度评选课题研究先进个人,以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提高研究的实效,以评选先进个人激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研究,促进课题研究的进程,能打造出有特色的、有个性的研究型教师。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平台运用能力。

1、为教师搭建信息技术学习的平台(1)重视学习。

在学校完善电教资源的基础上,课题组特别注重教师的学习。每次利用例会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一到两篇理论文章,并根据学习内容引导教师填写好实验日志,要求教师每周学习一篇专业文章并做好摘录。同时学校每双周向实验教师推荐学习书籍或优秀的学习网站等等,通过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2)注重培训。

按照“分阶段、分层次、学以致用”的培训思路,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信息化培训。首先是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聘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技术辅导,今年我们专门从南京请了白板技术应用专家来校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现场讲座以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是进行推广普及培训。有课题组实验成员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讲座,每月一次,从简单的文字操作到动画设计和网页制作技术等等,努力实现全员提高的局面。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网页制作”“电子邮件的使用”、“课件制作”、“数字化校园平台的使用”等多项内容的培训。现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能达到独立制作电子教案、编制试卷,部分教师能制作学习网站,部分学科及年轻教师能独立制作教学课件。在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网上教研和网上备课,因不受时间的限制,也逐渐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和应用。

(四)重视数字化应用,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水平。

1、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学校努力将数字化管理应用与各项管理中。要求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图书室、各班级实行数字化办公。努力通过各种软件优化自己的工作。如今学校监控管理、排课系统、学生档案、物资管理、学生借阅登记、班级家校通工程等等都实现了数字化办公,大大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

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成果共享。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自己动手建立了学校资源库。每位教师都要向资源库上传资料。教师在办公室和班级可以直接通过上网利用这些资源。除建立学校资源库外,各学科组(年级组)又结合学科特点建立了学科组(年级组)教学资源库。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和反思、教学录像、教学叙事、课前准备(文字、图片、声像、练习题等)、作业设计、学生作品、学生评价样表及使用说明、练习题等。

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各位老师都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班级主页,通过网页打造教师,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首先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要求教师积极用好现有的数字化设备,努力优化自己的电教设备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每学期的课堂教学评估电教设备的使用都作为评估一项,努力通过常规的信息技术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次是数字化进课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像,并利用时间有教师自己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五)关注学生素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1、让学生走进数字化校园平台,利用网上资源学习。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上的题库功能,学校老师添加了大量的习题供学生选做。学生能通过数字化校园平台及时练习,并通过网上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学习的真实情况。

2、让学生带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到网络资源去寻找资料,分析、过滤、重组这些资料,并和小组成员一起将观点汇总,得出正确结论。最后制成学习专题网站,发到学校的校园网站上,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学习。

五、研究成果

数字化校园平台在我校的广泛应用,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之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明显提高。所有教师都能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现代媒体,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也能排除现代媒体所发生的故障,能指导其他非研究人员进行现代教育媒体操作。

变化之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初步改变。教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交互性的优势,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等不同难度的问题,并设置不同类型的按钮,可以随课堂要求任意进入某一个问题并返回。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提问,多安排一些让学生能努力“跳一下能摘到的苹果”,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在自己原有的能力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达到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目的。除此以外,各科任教师在校园局域网平台上都设立有自己的“答疑信箱”,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答疑信箱”向老师请教,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予以集中或者个别解答。

变化之三:带来了培训方式、教研方式和科研方式的改变。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校本教研。网络教育资源真正体现出教育教学资源的全方位、大容量、立体化、零距离、共享性等多方面的优势,改善了学校少而单一的教学软环境,弥补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为开展校本研究创造了条件。

老师们在教育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准确的把握新课程标准,为把握教材作好铺垫;利用网络资源中的“课堂实录与点评”,组织开展“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观看课堂实况录相或利用教师曾经施教过的课例,围绕某一典型案例,让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

变化之四: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得到拓展。在网络资源运用方面,学校始终坚持“为我所用,为我适用”的方针,反对机械的照搬和模仿,而是注重和自身教学实际的结合。其基本步骤为:资料采集----精心整合----小组复议-----完善整理----实施教学----教学反思----成果上传——资源共享。通过课题研究,开发了无穷的空间,提高了丰富的资源。

变化之五:信息化使培训管理从终端向过程发展。

学校特色日趋明显,“五大品牌”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创造力,把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本校的客观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校本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各部门使用数字设备的利用率逐渐提高,使用各种管理软件的力度不断加大,水平在不断提高,管理也越来越优化。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题的研究,促使学校从实验开始,老师们学习了有关课题的理论、课程改革的理论,丰富了理论基础。研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教师能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改进,提高了教学水平。老师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体会、论文,除了在校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构建了大量资源库外,还在省、市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像袁向军、封文娟等老师在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说课比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

六、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1、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应用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能力有高低,不能很好的应用数字化校园平台。今后我校在对教师培训时,将分层次的进行培训,让每位教师能更好的掌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应用。

2、在课题研究中,理论层次上升不够。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虽然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但是上升到理论层次的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写论文,做理论研究的能力不够,学校在这方面将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3、经费不足。进行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虽然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但时经费仍显不足。一是学校的服务器还不够;二是教师的办公电脑不足;三是学校没有经费实现班班通。

在今后的研究征程中,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研究的效果,发挥课题的最大效益,服务于教育教学,为早日成功结题做出应有的努力。

下载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中期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数字化校园三大平台建设研究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热潮。为了解决高校数据共享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等问题,同时增强师生体验感,建设数字化校园三大......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规范

    附件七: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规范 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集合点在于应用平台的建设。学校信息化平台集合于网络、硬件、软件、应用和服务,形成数字化校园管理与应用整......

    数字化校园中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数字化校园中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中的教学资源库也在不断地扩大建设,对电子信心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由于......

    工商数字化平台建设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构建统一数字化平台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旨在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充分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领域的信息资源,向社会各界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和......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校园3+N+1解决方案——基础平台建设

    一. 需求分析 随着数字化校园业务系统的不断增多以及各种业务对网络基础平台要求明显提高,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同时校园网络基础平台能否满足今后的应用呢?网络基础平台的稳定......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卢龙县木井中学杨敬元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也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惊喜与震撼。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

    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 东营市实验中学2006.12东营市实验中学是伴随着全市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而诞生的城市现代化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