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目中的好校长
我心目中的好校长
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好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领袖。‛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学校的兴衰成败,关键取决于校长。当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怎样做才能算是好校长呢?我简单的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思想。
一、好校长要乐观进取,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要胸宽如海,不因私利而情绪满腹,不为小事而耿耿于怀。要常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拥有一个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坚信困难一定会解决。他很少琢磨人,更多琢磨事;他容百家之长于一炉;他处处以教育事业为重,时时以学校工作为主。他靠着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着师生,他是师生心目中最值得爱戴和效仿的‚人‛。
二、校长要知识更新,与时俱进。知识是校长领导才能的基础,是校长艺术魅力的源泉。好校长就要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向滞后说再见,敢于同旧的教育模式相挑战。打破诸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及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错误倾向。好校长是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他站在课程改革的风潮浪尖,他的教师是一个个弄潮儿,他们共同开辟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开地。
三、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治校之本。校长应确立科学的现代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理念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包含了校长的学校管理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决定着校长的办学目标、过程及方法。
四、好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好校长就要关爱教师,尊重教师,不高高在上,注重民主不搞一言堂。学校工作是由广大教师来做的,好的教师才能教好的学生。好校长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个教师都肯干、都乐干。学校的工作才能圆满完成。因此好校长就要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教师,真诚的尊重教师,尽量培养每一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好校长还能自觉的接受民主监督,接纳教师意见,注重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群众性,不断反省自己。好校长能防下架子,能与教师同甘共苦,不把教师当作言听计从的驯服工具。要对教师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强制,多一点自由。既是学校的校长,又是教师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的是辛苦中的充实,体会到的是奋斗的快乐。
五、好校长有着博大的爱心,他爱教师,注重培养教师,他深入课堂听课,听课不是为了挑刺,而是在赞赏这位教师的特长和优点后,真诚地指出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他爱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他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注重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用人时不是论资历排辈,而是唯贤是举,并求大功不计小过,允许标新立异。同时,也要积极的为老师的学习、进修、培训提供尽可能的便利,以满足老师们精神上的需要。仅有感情上的投资只是第一步,还需要从物质上,尽可能改善老师正常教学的软硬环境和教师福利,在学校制定的考核方案上能做到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六、要多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走出去‛‚请进来‛,请名师进校园,课堂教学大比武,以活动促科研,以科研兴校,结合每位老师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使每位老师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让老师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
七、要创建独特的办学特色。独特的办学特色是立校之基。校长在工作中首先要确立一个富有特色的办学思路。特色立校是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一旦确定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就要立即决策,做到决心大,动作快,‚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
作为校长,不能对学校所有的事情都统包统揽,一人承担,事无巨细,全部过问,这样的校长只能是一个好的勤杂工,而绝不是一位好校长!要相信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更好,大胆放手,善于挖掘和发挥众人的聪明才智,留出老师创造的空间,能容得下一些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体会到家的感觉,更可以让校长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校未来的蓝图是怎样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而如今当我成为一名校长时,才审视自己:我能成为一名好校长吗?显然我离自己心目中的好校长差距甚远,也许我一辈子都不可能达到,但我坚信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会不断进取!
我心目中的好校长
──以一线教师的角度看学校管理
芙蓉田学校 潘美超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老师们: 大家好!
第一次在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上做交流,心里很紧张,特别是在上午的专家做了讲座,下午五位校长还有县中王老师又做了这么专业、精彩的交流之后,我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再来谈学校管理,实在是“鲁班门前弄斧──不自量力”。但我还是要感谢局领导搭建的平台,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借此还要感谢一年来许天川校长、许贵峰校长、卢锦成校长给予我的帮助和关怀。临时接到的任务,准备的时间不充分,只是把平时一些琐碎的思考组合起来说一说,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校长们大人海量,不记小人之过。
一、怎样的校长是我心目中的好校长
要谈我心目中的好校长,我想先得从学校的发展谈起。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答案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健康,学校的发展便健康,反之亦反。可是上级部门、学校经常不断采取教育、培训、教科研、奖惩等各种方法建设教师队伍,却不见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反而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不太满意。这是为什么呢?从自身的一些经历中,我感悟到:其实是问题的关键被弄错了。一直以来,组织上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方式上绕来绕去,却忽略了其中的关键——认同感。这所谓的认同感,就是教师对校长本人的认同以及对学校发展愿景的认同感。如果大多数教师不认同校长本人,对校长所提出的学校发展目标没有认同感,就算你再怎么折腾,教师自愿自觉发展的可能性就几乎等于零,学校的发展便无从谈起。上午,邢益宝校长在回答邦溪中学陈宝峰校长的问题时,说过景山学校的老师有不少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这是真的,我女儿在景山上小学时候的老师就有是千万富翁的。生活这么富裕的老师为什么会愿意在邢校长的手下做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呢?我想,这正是因为她们对邢校长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她们愿意追随着邢校长去寻找一条教育的幸福之路,去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说回我们白沙的学校,很惭愧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在“闭门造车”,对我们白沙的学校了解得很少。这半年来因为“师带徒”的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我们县的其他学校。我发现我接触到的白沙一小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白沙一小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甚至是从白沙一小出来的,但现在已不在一小的老师,都能对白沙一小产生一种很强的认同感,他们会自觉自愿地维护白沙一小这个团队的荣誉。我想这就是为什么白沙一小能够名师辈出,人才辈出的关键性原因吧。而我们芙蓉田学校这一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想原因的关键也就是在于教师们对三位新校长的认同吧。
产生这一种认同感的关键,我想它出自于校长本身。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个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类似的话语,今天我们听了很多遍了,从上午邢益宝校长的讲座到下午五位校长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这种认识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当大多数教师对校长产生认同,教师队伍中形成了良好的可以确保学校发展的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时候,学校的发展才会形成可能。特别是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学校,教师对校长和学校的认同感就更是重要了。
二、怎样的校长会让教师形成认同感
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就是能够让大多数教师产生认同感的校长。那么,怎样的校长才能更容易让我们这些普通的一线教师产生认同呢?
一)、自身“正”的校长。
先贤有言:“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学中也有“领导必须走在所有部属的前面!”的名言,要求员工做到的,领导必须先做好而且做得更好。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的领导是很难取得教师的认同的。还记得在师德巡回演讲报告会上,金波实验学校的李南梅校长说了一句让我很受感触的话语:“只要自身正,就没有带不好的队伍。”是啊,试想,人怎么可能会忍受来自品行令自己不齿的人的管理、管束?那是每个优秀的人都不能承受的耻辱。因此,只有自身“正”的校长,才会得到教师们的认同。
二)、注重营造人际关系和谐氛围的平易近人的校长。安全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如果校长是个喜欢听下属打小报告,并且偏听偏信,然后利用职权对老师进行打击报复的领导,那么校园就很容易失去安全和谐的环境,整天勾心斗角,人心惶惶。教师生活在恐惧和不安的校园之中,谈何高层次的需要,还有什么教师发展之说?因此,善于给教师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与教师打成一片,与教师们同忧患,共快乐的校长才是能够赢得教师的认同的校长。当教师给校长这样评价“校长与我们是共一根绳子上的蚂蚱”的时候,学校何愁不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呢?
三)、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待遇和生活的校长。
“校长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长当牛干;校长把我当牛看,我什么事情也不想干。”我想这是普通一线教师最直白、最朴实的心理描述了。我们避开所谓的高尚理想信念不谈,相信没有一个人不需要足够的物质待遇和较高的生活质量。如果校长能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待遇,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让教师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细致。这或许就是“笼络人心”的一种最好的办法,然后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继而认同校长,认同学校。平常,很多人认为教师要求待遇的行为是“贪心”,常用我们所谓的“高尚师德”来评判和要求教师,把教师从“正常人”的群体中生生剥离出来,认为我们只能光讲奉献和理想,不能有过多的要求和索取,否则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师德败坏。殊不知,教师对此有多反感有多伤心,情感的归属感荡然无存,更别提认同感了。所以,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就是能够常采取换位的思考方式,想教师所想,把教师看作“正常人”,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七情六欲”与实际需求,为教师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校长。
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普通教师,努力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的校长。
说到这一点,我想起上午龙江中心校陈顺校长的提问:怎样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邢益宝校长的回答是:给老师搭台子。听到这个回答时,我的心湖就像一石激起了千层浪般波澜起伏。因为我曾经历过一个校长在全校教职工的面前嘲讽一位老师:“想要求平台?真不要脸。”
我看过一本书,记录了一个校长和教师的对话,校长说:“你能爬多高的山,我就给你搭多长的梯”。教师说:“你能搭多长的梯,我就能爬多高的山!”后来,那位老师真的成了一位全国著名的名师。
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表现欲,都渴望得到掌声。再普通的教师也渴望能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许校长不经意的一句安慰,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让我们普通教师信心满怀。有时我们也许取得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但校长不把它看成微不足道。因为校长的看重,会让我们的自卑感减少,会让我们充满激情地去完成更多的工作。也许我们也常遇失败,但失败的时候校长能够肯定我们工作热情,相信我们只是一时的失误,和我们一起寻找失败的原因,并能给我们新的表现机会,我想我们这些普通教师定会获得巨大的工作驱动力,定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工作做更好。因此,校长如果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教师,并努力为教师搭建更多适合每一位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充分体验事业成功带来的幸福感,有了这种幸福感,怎么还会产生职业倦怠呢?教师又怎么会不认同能让自己产生幸福感的校长呢?
五)有教师意识,以教师的心态钻研业务的校长。
校长,其实很辛苦,不但要“领”,还要“导”。我心目中的好校长,在扮好校长角色的同时,还会以普通教师的姿态刻苦钻研业务,安排好自己读书、教研的时间。只有专业的校长才能在教育管理中得其要领,游刃有余,才能在教师中树立威信。而后,校长深入课堂,帮助教师们改进教学策略,发挥“导”的作用!有校长的引领,教师们能甘心落后吗?还不个个奋勇朝前吗?我心目中的好校长一定还很喜欢阅读,否则积淀不了足够的管理智慧。如果校长也能与教师分享读书所得,共享阅读的乐趣,那么,何愁担心营造不了“书香校园”?又何愁得不到教师的认同?何愁得不到学校的有效管理?
六)校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
1、花言巧语的外交部长——争取领导支持
2、能说会道的宣传部长——争取社会舆论支持
3、能屈能伸的公关部长——争取相关部门支持
4、依法治校的司法部长——借助法律法规支持
5、能计会算的财政部长——争取各方财力支持
6、左右逢源的联络部长——争取书记、副职和教师的支持
以上就是我以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稚拙的思考──好的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校长。当然,我们在座的校长们都是大多数一线教师心目中的好校长。前几天,我在办公室听到老师们的谈话,在刚刚结束的县教育局对校长的年度考核里,有考核小组的领导问我们老师对芙蓉田学校三位新校长还有什么要求,我们学校有老师说:“希望我们的三位新校长保重身体,少些熬夜加班”。我在这里也借这位老师的话,祝各位领导和校长工作顺利,身体健康,注意休息,少些熬夜!
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个“班门弄斧”的机会。谢谢大家!
教师眼中“好校长”的标准
在教育界早就流行这么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如今看来的确如此,不少学校因有了一位有思想、有魄力、有情感、有作为的好校长而焕发勃勃生机,学生积极向上、富有正气,热爱校园、热爱社会、热爱国家,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教师奋发有为、满怀激情地从事教育工作,对学校有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但,反之亦然,有的学校因某位校长的某些消极因素而变得或丧失生机、士气低迷,或缺少凝聚力、创新力,或校风不正,学生管理出现重大问题。
那么我们教师眼中的好校长到底应是什么样的呢?这些“标准”到底有哪些呢?教育著作上早就有论述,今天我就不谈过多的管理学理论,主要从我们在一线教育中所体会的真实的东西来试着描绘一位好校长的“画像”。
一、关于人品
有言曰:“人之初,性本善。”校长能否引领全校师生朝着美好的方向去发展,客观上要求校长既要有做教育家的抱负,又必须具备做人的起码的素养,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善良、懂得尊重他人、心胸宽广的人,往往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校长既要有“爱生情怀”,更应有“敬师情怀”,不把学校中的教师当“属下”,能够从内心深处去赏识、尊敬、发展每一位教师。
有的校长喜欢“训人”,即使是中层领导也不例外,这一点是很糟糕的!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校长就是一个“官”,是凌驾于中层干部和普通教师之上的“统治者”,在“官本位”意识中,校长不需要民主和尊重,听不进任何批评与建议,别人做的任何事情都看不惯,可以任意指令任何人按照其意图去做事,甚至可以很粗俗,但别人要敬畏。这种“土霸王”式的校长是我们教育界的最大的悲哀,更是毁坏校园文明的祸端。一个无人亲近、孤独的校长注定是个失败的校长。
民主意识主要表现为决策民主、民意民主、组织民主。有民主意识的校长,他用人唯贤,人尽其才。因此他不会孤单,总有许多教师愿意和他交流,甚至可以批评他的工作,而他也不会记恨于心,能做到善于纳谏,虚心纳谏。而学校中的许多事情往往需要在校代会上经过大家的协商,是集体通过的决策,而不是由校长一个人独断专行,为所欲为。而在学校的党组织等活动中,能不按职位等级排位,搞一言堂,而是真正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
爱教育,自然离不开对学生的关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校长就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记得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中常谈起他对学生的爱,他每天早晨在校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他几乎能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和情况,他热爱孩子,热爱帮助那些学习落后的孩子;而那位为了自己的一句诺言而在雪地里爬行到学校的美国校长路克也让我们对校长的诚信产生深深的敬意。但是,爱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校长热衷于一些形式化的活动,动辄就召开长时间的全体学生会议,学生在露天广场憋着尿、忍着寒冷默默忍受着会议的煎熬,这绝不是真正的爱生!一个优秀的校长应主动了解学生的烦恼、困惑,甚至主动倾听过他们心中的不满。相反,远离孩子的心,你还能做好校长吗?
心胸开阔的校长,往往能做到乐于去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并积极帮助、鼓励教师发展,而不会妒忌贤能,在背后说教师的坏话。大家都知道,一位教师如果得知学校领导在背后表扬自己、称赞自己,心里一定会很感激,尽管自己有些方面做的不够好,自己也会开始注意努力做好;而如果从私下得知(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机会是很多的)校长说自己的坏话,教师一定会很伤心,也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看待校长,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可以说:“良言一句暖人心”,有的校长抽出时间给教师亲手写贺年卡、写信,在教师生病或遇到不幸时亲自探望,或在文章中谈及对某位老师的称赞,试想一下,这位老师能不感激、不努力吗?所以,要想失去教师,很容易,校长的语言暴力就足够了;而得到教师也很简单,用真诚对待教师,爱师、敬师,给教师愉快的工作心情。哪怕是对教师的批评也是本着帮助、爱护的角度,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即校长为教师们谋福利,消除某些不公待遇(经济、政治、人事等方面)带给教师的心理失衡感,能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倾听教师的声音,努力维护教师的权益和尊严,否则,校长将逐渐与教师产生鸿沟,甚至出现阶级分化,站在教师群体的对立面,这将很难在学校中处理一些突发的事件(如教师维权群体事件等)。
总之,一位好校长,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也是一名教师,来自于教师,又必将回归教师。“老师”——这是人类对教师最崇高的称谓,因此希望校长少一些行政倾向,多一些学者倾向,真正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并尊重教师、善待教师。他(她)不一定英俊潇洒(或沉鱼落雁),但彬彬有礼,为人友善,能够创造乐观、愉快的教育大氛围。有时他(她)可能会严谨缜密地工作,有时又会露出天真、纯朴、简单、幽默的一面;他(她)是一个正常、真实的人,是一位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他(她)有责任感,有情感有情趣,和蔼可亲,私生活检点,经济上、情感上无“绯闻”与污点,不是整天浸泡在酒场、牌场、歌舞厅的人物。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好校长应经常咀嚼反思这句话。
二、关于教学 “教师的生命力在课堂,学校的生命力也在课堂”。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还是依托于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室中,还是社会实践,教师都离不开与学生打交道。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都很难离开实际一线教学。因此,校长只有和教师一起从事一线教学才能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教师,了解教育,才能做一个实事求是研究教育问题的学者。
诚然,当前不少校长因学校行政事务繁忙而影响到正常的作息,但如果以此为借口而不带课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校长不带课会给教师们产生一种感觉,即校长不重视课堂,不愿从事学科教学,从事学科教学的教师有一种被轻视的羞辱感,这样以来,教师也会不愿真正投入全部精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现象就必然慢慢出现;校长不带课或不认真带课或上课水平很低,这也难以在师生心目中有说服力。
其次,校长长期不带课就会对课堂教学慢慢生疏,就很难承担起“引领教学改革方向”的职责,当校长试图在各种会议上发表对教学看法的时候,教师内心会有“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不认同感,校长不带课就很难体验教师在当前各种压力面前身心的艰辛,很难体会到因学生与家长不配合教育而带来的各种无奈,甚至无法正确理解教师及班主任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时付出的努力,如果校长不但不理解反而站在“法度尊严”的角度单纯指责、惩罚教师时,校长已经成为“统治者”与“阶级敌人”的代名词。再次,校长不深入一线课堂教学,无法近距离地了解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即使校长经常听课也仅仅是看到一些表面现象,而无法体会自己组织一节课的实际感受,尤其是当前许多教育改革的“模式”,校长要亲自上课搞调研,而不应建立在观看教师上课的“戏台式”调研。(虽说当前也有部分“隔靴挠痒”式象征性带课的校长,但毕竟他还能了解一些班级里学生的状态,大家心里有看法也不会太重。)
也许校长会说:我也不容易啊,天天有会议,天天有公务,案牍劳形,好多行政上方方面面的事情烦着呢。这也是事实,校长自然有许多我们无法了解的无奈和劳累,甚至是委屈。但,站着一位教师的角度看,校长不带课是校长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首先,许多工作都是分工负责的,你一个人累着,说明你不信任你的领导班子,你没有学会放权,是你作茧自缚;其次,校长工作关系到学校全局,但不等于说没有时间从事教学,连教学都干不好的校长还能做校长吗?说的不好听一点的,用网络中流行的老师们的话说:“你要是感觉累,你可以自动辞职嘛!又没有谁逼着你做校长!别人做说不定比你还好!”所以,校长若丢了课堂教学的阵地,很难赢得老师们的认可,也很难在学术上有更大的发展。
这一点,多去想想特级教师李镇西校长,他一直亲自带课甚至带班主任,还笔耕不辍,难道他就不忙吗?
三、关于科研 看到一篇报道,说我们中国人阅读习惯远不如西欧国家。其实,即使在崇尚知识的教育界,这种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试问一声: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年买了几本书?又真正读了几本书?不读书,如何做得了研究?另一方面,我认为校长应起到倡导者、先行者的作用,自己带头认真从事教育科研。
首先,一个好校长能够引领阅读
学校的图书馆等场所应该是教师经常去的地方,而不是一定要让教师都“固守”在办公室里。我去过南方不少中小学,发现他们的图书馆建设非常用心,教师和学生能珍惜这些书籍,并乐于在图书馆里看书。这种机制自然离不开校长的科研理念。
相反,也有的学校,最豪华的地方是校长办公室,最破旧的地方是图书馆;校长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种大典,但唯独没有校长翻动的痕迹。其实,学习型的校长能够引领学习型班主任、学习型班级、学习型书香校园的建设。
其次,一个好校长应重视科研,并亲自参与研究。
学习型校园需要教学与科研并重,“两条腿”走路。我们看到,不少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对教师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提供了平台,在相关政策、奖励机制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一些优秀的校长善于在自己的工作间隙里记录自己的工作心得,撰写教育随笔,并经营好自己的教育博客,在理论与实践中保持自己的“透明度”,让教师可以亲近,可以与之争鸣、探讨。但,也有的校长读书少,又缺少深入班级的时间,自然难以写出教育教学的心得,一年盘点下来,脑中空空。
再次,一个好校长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
我们知道,不少教育的积弊往往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比如,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教研组”、“课题组”都是虚假的,往往是流于形式,但是有的学校勇敢地走出一步,敢于废除形式化的东西,而赋予教师更多的科研主动权,让富有生机的科研风气在新的体制下勃发。有的校长热衷于“学习”,经常带着全校老师到成功学校去“采风”,殊不知,年复一年,老是套用各式各样的别人的东西,频繁地“换衣服”打造学校所谓“改革”的外貌,但实际上自己的学校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经验,到头来“邯郸学步”惹得众人怒。因此,好校长应懂得珍惜校本资源,善于整合资源,立足本校做教科研工作,把课改作为一个真实的课题,勇于迈出有意义的第一步。
有言曰:“科研兴校,校长先行”。因此,缺少了书卷气的校长很难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走远,更谈不上成为教育家了。而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好校长就应时时将科研放在重要位置而抓牢抓实。
四、关于政绩
有意义的人生在于能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因此,校长也应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校长的“政绩”驱动力既有对教育的热爱,也应有对人生价值的追求。首先,一位优秀的校长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既有利于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儒雅、上进的思想熏陶,也有利于提升教职员工的素养,培养爱校、爱生、乐教的职业情感。校长不应好高骛远,乐大喜功,只做表面文章,而应高度重视细节。一个学校无论硬件条件如何,几个细节最能看出其品位:厕所、垃圾箱、走道角落、绿化带。有的学校外表宏伟,但走进校园的上述角落,脏乱差等感觉涌上心头。那么,难道该学校的校长平时就没看到吗?
其次,好校长应该重视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我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不能回避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校长应高度重视校园网建设,让其成为宣传学校文明的阵地和对外交往的重要名片。有的学校网站瘫痪或信息陈旧或缺少生机,足以看出校长对此的重视程度。当前不少学校不是缺少人手或缺少技术,关键的是缺少校长的责任心,不愿在网站建设上花费人力物力;此外,不少学校不重视电教手段的辅助作用,不肯在多媒体课堂上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并非仅仅是受制于经济,而不少因素是源自于校长的理念陈旧。
再次,优秀的校长既要善于发掘、发展本校办学特色,又不能醉心于功利而过于喜好“自我包装”、“自我炒作”。
说来这一点仿佛很苛刻,似乎很没有道理,其实不然,这里有一定的哲理,凡事都有度,校长的政绩亦然。优秀的校长应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活化校本资源成就“无字天书”,让校本文化成为新的“教材”。如“农桑文化”、“海洋文化”、“地质文化”、“山林文化”、“丝绸文化”、“运河文化”等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学校的独特的风景。试想,如果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经典风景,那么“百花齐放”、“桃李争春”的教育该有多美好!
学校的成就其实已经折射出校长的理念,不过校长应正确对待荣誉。好的校长不用自己宣传自己、自己包装自己,更不用炒作自己。“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 就是老百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因此,好校长就应该多把荣誉归结于全体师生,多让师生“站在自己的肩膀山看到更美丽的风景”,适度包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做任何事都试图“雁过留声”,动机直接得以至于“路人皆知”。若动辄通过各种媒体、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自我炒作与宣传自己,则会让人产生许多复杂微妙的“遐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光靠吹是无法让别人信服的。其实,如果校长真的做得很出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愿意做校长的忠实“粉丝”而拥戴之、宣传之,那样的效果不言自明。
“采得黄花方成蜜,淘尽黄沙始成金”,从一位普通校长到优秀校长再到名校长甚至人民教育家,这既是一个艰辛的追求过程,更是一个人超越平庸、提炼自我、走向睿智的光荣的过程。此刻,我的耳畔似乎又听到已故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对当代教育的质疑,我希望广大校长们经常扪心叩问良知:我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什么? 心若在,梦就在。愿更多的校长以做一名好校长为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带着一颗火热的心演绎美丽的“凤凰琴”故事,为中国的教育日夜鸣响!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电影《凤凰琴》观后感
《凤凰琴》是一部现实电影,他直面山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和山区教育的落后现状通过张英子的视角,影片再现了以余校长为代表的山村民办教师不畏清苦生活和严重滞后的教育设施环境,想方设法保证山区孩子有书读,读好书的山区教育现实。为不让山区儿童失学,山区教师默默地做出了难以想像的努力和牺牲。从而歌颂了山区教师热爱祖国,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影片中的人和事让我对师德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良好师德的形成需要一辈子始终如一的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坚持。教师职业是我们获取生活来源的工作,而事业却不仅仅是饭碗,还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作为教师,当他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才可能不计利益的得失始终的坚持在这个职业中。
影片中的余校长等三名山村教师工作的界岭小学条件十分的艰苦,然而物质的贫乏并没有阻碍他们撒播自己的爱,他们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天天的接送学生、照顾学生。工资长期的拖欠,使得生活十分的清苦,然而,他们仍然尽心尽力为着山区的教育事业。他们已经把教育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恪尽职守,凭借自己满满的爱和教师的责任感,在极为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搞好山区教育,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平凡的教师,艰辛的工作,清苦的生活,然而,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山区教师撑起了祖国美好的明天。
教师师德的升华必定离不开不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教师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中世俗的人,这样的社会属性使得教师必定有个人追求。然而,教师另一方面是作为有高尚职业道德要求的人,应该有更高的品行操守和更强烈的社会良心。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修正自己的价值取向,净化自己的灵魂。《凤凰琴》的故事主线围绕转正名额的分配延伸。若干年前,英子的舅舅与明老师争转正名额,若干年后,余校长和另外两名教师也暗中的竞争转正。当知道只有一名转正名额的时候,一开始他们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到最后的谦让却是为了整个教育的希望,一场竞争下来,他们都各自反思,思想也得到了升华,品行得到了发展。他们最终实现了师德的提高和升华,成长为师德高尚、勇于奉献的教师。
影片中的几名教师都通过转正这件事情做了深刻的反思。余校长是一名鞠躬尽瘁师德高尚的校长。本来身体不好的他不仅要照顾久卧病床的妻子还要照顾学生,每天与学生同吃同住,他一直希望转正。但当张英子写的一篇关于学校教育的文章给学校带来了希望后,他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于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决定把名额让给张英子。邓副校长和孙主任开始也是很渴望转正,最后经历了一些事情,让他们最终明白,自己应当把山区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来追求,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贡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张英子由原先的比较冲动的年轻人,通过不断的反思自己,最终决定将转正名额让给余校长,逐渐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教师才能升华自己的思想,师德的形成离不开积极地自我反省。尽管几名老师争着转正,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职责,最后通过反思提升了自己的境界,成长为师德高尚的教师。
教师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传播者,爱心和责任心是教师师德的两个支点。只有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不断的反思,师德才能不断的提高升华。
第二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_校长演讲稿
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演讲者:王邦勇
尊敬的各位同仁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下浙江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发生后,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深度剖析,使我想演讲中国教育的现实;近日中日、中菲岛争激烈,又想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十八大即将开幕,我又想憧憬、展望教育的未来„„但这些都不符合此次演讲活动的主题,我左思右想终于选择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题目——《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让我们在此共同感受好老师的情怀,共同抒发对好老师的敬意吧!
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父母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从茫然无知到书海漫游,那甘为人梯、播洒知识、传承文明的学者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从稚气未退到初晓人生,那朴实的农民、睿智的老者也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
纵观历史,可谓师者如云。
孔子,游历各诸侯国,崇尚礼学、宣扬仁道,历尽艰辛,创立了儒家学说。一部《论语》被后人传阅至今。
司马迁,饱读诗书,正义直言反遭宫刑之辱。面对历史的长卷,面对生死的抉择,他忍辱负重,历时三十余年,终于写成惊世之作《史记》。
梁启超,为新思想而奔走呼吁,一篇《少年中国说》,唤醒了多少华夏子孙的救国之梦。诺贝尔为研究炸药而不畏艰险的精神,居里夫人千万次实验而发现了化学元素——镭。
„„
源源不绝,古今中外,为人类进步而忘我拼搏者,难道不是我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吗?而细细品味,立足眼前,在我们身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扎根库区的许多优秀教师不也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吗?
我们都记得——
被誉为“摇桨摇出山区奇迹”的全国优秀教师王守奇老师;利用废铜烂铁变废为宝,引领库区乃至南部艺术教育改革的全国优秀教师蒲七五老师;在薄弱学校也能干出一番业绩被称为“千个孩子一个妈”的南充市“师德巾帼标兵”敬春芳老师„„
还有——
一大批年近半百,戴着老花眼镜在灯下备案批改,课堂上不厌其烦谆谆教诲,生活中百般呵护留守儿童如同慈父慈母般的老教师们!
还有——
温柔的语文老师们,美妙的声音无与伦比,一篇课文被她们读出,如涓涓细流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还有——
幽默的政治老师们,一句“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让孩子们捧腹大笑,而许多深奥的人生哲理也正是在这笑声中融化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还有——
一大批美丽的、充满朝气、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特岗老师们,他们扎根库区,一心扑在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
好老师是树——撑起夏日的浓荫;好老师是山——挺起未来的天空;好老师是泉——洗涤稚气的心灵;好老师是路——使梦想无尽延伸------让我们牵好老师之手,把无尽的文明、无尽的希望、无尽的梦想传承——
愿我们与好老师同行,把一双双饥渴的眼睛点亮,把一对对隐形的翅膀催生——
让我们与好老师一起成长,使“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课改前沿理念发芽——生根——
谢谢!
二○一二年十一月
第三篇:我心目中的校长
我心目中的校长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校长,每个人都不同,数也数不清:有的想要一个高雅大方的校长,有的想要一个能给学生自由的校长,有的想要一个精打细算的校长······而我心目中的校长则是一位博学多才,体贴师生,品德高尚的好校长!
我心目中的校长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校长!他有着渊博的知识,能辨是非,可以想出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同时他也必须有着让师生爱戴他的能力!让师生们活力充沛,斗志昂然的能力!让领导与师生们信任他的能力!这一切都需要着他的聪慧,他的渊博!
我心目中的校长是一位体贴师生的校长!他须如春雨一样滋润万物,如秋风一般舒畅人心!绝对不会让师生们操劳过度,懂得师生们的心思,做到师生们想要的,懂得娱乐大众,在繁忙操劳,学习紧张之时适当做出一些娱乐措施,举办一些娱乐活动!让师生们时刻有着好心情,从而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我心目中的校长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校长!他应该如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具有着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不张扬,不自私!一切为了师生好,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好!不会因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就睁只眼闭只眼,使得师生们受苦受累!一定要有礼貌,懂待人!做好师生们的好榜样,让师生们也能受的文明的熏陶,知识的惯养····让师生们更出色,更成功!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校长,他博学多才,他体贴师生,他品德高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校长!他爱着师生,师生也爱他!
第四篇:我心目中好老师
我心目中好老师
唐诗
我的老师有着中长的头发,美丽的脸蛋和天使般的笑容。她就是爱岗敬业的----鲁老师,每当我做作业遇到难题时,我的心里是既着急有很恼火,眉头紧皱着,真是恨不得把书都给扔了。老师见我这样,总是会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看我紧张的神情,就会温柔地问我:“怎么了,这道题不会写吗?”我点了点头,老师就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看到老师那专注的样子,我也不敢马虎,每回都是认认真真地听着,经过老师的细细讲解,我也会最终明白每道题的解题方法。那时我的成绩不是很好,老师非但没有歧视我而且经常鼓励我,我才慢慢有了自信心和与优等生一比高下的勇气。假如老师对我很不耐烦,假如老师挫伤了我的上进心,那么,很难想像我现在是怎样糟糕的学习状况。
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着我们的生活。
今年 6 月的一天,一位同学在上课时,突然额头上冒出阵阵虚汗。鲁老师走过来,关切地问:“怎么了,哪儿感到不舒服?”这名同学指指腹部,痛苦地点了点头。“哦,怎么不早点说呢?”老师立刻安排班长和另一名同学搀扶他到校医室看医生,并且毫不犹豫地拿出手机,拨打电话给家长。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希望所有教我的老师都这么优秀。
我的感言:老师的信任,使学生自信是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当孩子的生命航船刚刚启程的时候,老师的及时鼓励、点拨和提携,就如同给这只航船增添了动力。爱更是教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我国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就能发现他心中的锁簧,从而找到打开锁簧的钥匙。只有对每一位学生倾注教师的全心,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好老师”形象,才能使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第五篇:我心目中的理想校长
我心目中的理想校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东北地区的教委主任写过一本关于校长的报告文学,他用的书名是《圣园之魂》。“圣园”是校园,“魂”即校长的精神与思想。的确,校长应该是一校之“魂”。正是因为这个“魂”,学校才显出了生命的蓬勃生机。各种各样的“校长学”已经将优秀校长的素质描绘得淋漓尽致了,我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我心目中的理想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
苏联曾经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加里宁,他说过: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重要的社会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在这里,加里宁说的是教师,但我认为,这话同样适用于对校长的评价。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也是教师,是特殊的教师,其特殊性在于他是教师的教师。一个个的教师聚集在学校,而校长便是这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聚集教师精神的一种力量。
任何一个校长,任期都是有限的。即使有些地方搞校长任期目标制,有的校长可能当的时间长一些,但是,他当的时间再上,在学校的历史上,也还是很短暂的,是学校无尽发展长河中的一个环节。然而,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环节”,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校长,造就了我们学校的声誉,托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希望。学校的沧桑变迁,学校的兴衰荣辱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校长的“魂”。完全可以这么说,学校质量如何,学校水平如何,学校境界如何,取决于校长。就像指挥战斗一样,校长就是学校的最高指挥官,教师们就像一个个将士,他们能不能英勇无畏地纵横驰骋,能不能义无反顾地奋力杀敌,能不能打一场场漂亮仗。就看校长能不能把他们的能量发挥出来,看校长能不能把全体师生的目标统一在自己的办学理念上。所以说,我觉得校长的使命、校长的重任是非常非常重大的。校长要实现这样的价值并完成这样的使命,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奉献精神,第二是人文关怀。
先谈奉献精神。“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我非常赞同这种说法,它把教育既看作一门科学,又视为一种艺术,但首先是当作一项事业,而事业就意味着献身。应该说,现在并不是每一位教育者都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并愿意为它献身的。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先生曾就教育问题说过一段话,讲得非常好,让我很感动。他说:“人生歧途,尽管客观世界五光十色、变幻莫测,但是人生歧途无非有两岔,一是为己,一是为他。人追求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希腊古代哲学家曾经说过,对于精神的追求,是追求神圣;对于物质的追求,是追求平凡。千千万万的教师选择的是做蜡烛,永不熄灭的蜡烛,他们追求的是国家、民族、学生,追求的是精神,是神圣。教师的可敬,在于他们选择了一条永远光辉的道路。可能终其一生,教师也成不了百万富翁,但他们是富足的。在这样一个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难道不值得所有人为他们三鞠躬吗?”教师的献身精神是如此,作为教师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校长,更是如此。
我一直认为,对于校长这个职位,你把它作为谋生的方式来做,是一种做法;你把它作为追求的事业来做,又是一种做法。是否有事业心,这决定了校长的境界。如果仅仅作为谋生的方式,根据职业道德去做,尽心尽职,不迟到不早退,完成我职业所规定的工作,从职业上来说,这是无可指责的。但是,这仅仅是为稻梁谋,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干事业却不是这样,事业是无止境的。一个人,只要把他的职业作为事业来做,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他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就会奉献。当然,这是在他基本的生活条件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所以,我认为没有一种奉献精神乃至一种献身精神,就不要去做校长。就像有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心,你不要来做教师这一行。我觉得对一个校长的要求,应比一个教师的要求更高一层。他必须把学校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校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再说人文关怀。我经常会跳出教育去看教育,这是我和很多教育界朋友不太一样的地方。只有跳出教育去看教育,你才会更清楚地看到教育是什么样的。我们知道,社会的质量在本质上取决于学校的质量。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学校教给孩子的一切,就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有什么样的道德风尚,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有的校长总在埋怨社会,最著名的说法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说什么“学校里几年功,看了电视就一场空”。我要问一问:为什么学校是几年功,看了一场电视就一场空呢?这恐怕说明你的几年“功”是假功,就像“法轮功”一样。
这些校长在埋怨社会的时候,能不能对学校本身、对自己的办学思想进行一点儿反思?所谓“胳膊扭不过大腿”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应引起我们校长的注意,这就是我们的校长是否具有一种人文关怀的境界,并重视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使学校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就必须让学生吸收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养料。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能拥有广博的人文情怀,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那么他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他的心灵深处都会始终燃烧着一支崇高精神的火炬。
现在的学校相对比较封闭,是关起门来进行“自循环”,很少与我们的社会进行沟通交流,没有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继承。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不可能有人文关怀的。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读书的人,不可能有人文情怀。要培养人文精神,首先要从接受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东西开始下手。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个高的升学分数,更重要的是拥有对未来理想的一份憧憬,对人生信念的一种追求,最重要的是他真正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人。如果校长没有人文关怀、人文情怀,就不可能有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没有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也就说不上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当所有的学校都有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有正气,就充满希望。
二、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我认为,作为一个校长,如果他对学校声誉和形象看得很重要的话,他会尽他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它。而学校的声誉又取决于校长的声誉和形象。但在中国,校长的声誉和形象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校长的声誉和形象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之一是校长的角色没有实现从“职务校长”向“职业校长”的转变。在中国,校长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在更大程度上看上级的眼色,听上级的命令,以服从为天职,这也导致了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急功近利,饮鸩止渴。在世界上,可能中国校长的“寿命”是最短的,如北京大学1898年到2000年的102年间有27任校长,平均每任不到4年,而1869年到1971年间哈佛大学只有4任校长,平均每任25年。任期太短,谁有心思放眼长量?谁有心思未雨绸缪?相反,如果走职业化的道路,校长就像企业家一样,接受市场的选择,学校与校长是契约关系,校长的职责是按照协议要求办好学校,不必过多地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而是相对自由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教育主张。
我前面说过,任何一个校长都是他所在学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学校的历史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校长的努力来维系的。但是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即树立校长的形象。我到国外看到有很多的学校都很注重这一点。比如,日本有很多学校,在会议室或者是礼堂,都悬挂着一代一代校长的照片,不因为荣辱变迁而影响某一个校长在学校历史中的地位。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只要是做过某所学校校长的人,都应该在该校历史上留下痕迹。我在日本大约看过不下50所学校,到过的所有学校都有校长的照片。而在我国的学校,最多是在学校校庆的画册上,把我们几代校长的任职时间注明一下。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注意,这不仅仅是宣传校长个人,而是给校长一个提醒:你将给学校的历史留下什么?同时,也让学校里所有的人——所有的学生、所有的教师,都看看校长在这个职位上干了什么,为这个学校新添了什么华章,学校在他手里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发展。我想,校长如果看到自己和自己前任的像,他的责任感会增加很多。
如果每个校长都努力为学校增光添彩的话,那么,他的工作尽管十分艰辛、但同时又十分崇高。人们常说,对学生的爱,是一个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动力。而作为校长,他不仅要热爱学生,还要热爱教师,热爱学校。所以校长的爱更加博大,内涵更加丰富。
一所名牌学校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是在几代几十代的校长竭尽全力、鞠躬尽瘁的奋斗下形成的。一个校长从校长岗位退下来的时候,当他回首往事,能够像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样写一份无悔的人生答卷的话,我想那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校长。天津的韦力校长就是这样一个校长。韦力在为我主编的《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一书撰稿时,曾写过这样一段非常感人的话:“四十一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我做校长时所做的一切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一生的经历就在校长的岗位上度过,不但无怨无悔,而且感到自豪。我的学校毕业的校友成千上尤,他们大多在社会主义建设岗位上作出贡献,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我的理想,我的革命事业的接力棒,已经在他们手上传递,我的生命价值得到体现。铁生命价值就是教育,就是校长。人生如果有来世,我来世仍要做校长。”我觉得,韦校长的肺腑之言的确是对他一生的校长工作的回顾,一张满意的答卷。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理想的校长,他的一言一行都应把学校的利益视为至高无上,都应把学校的声誉视为至高无上。
三、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这里有三个关键:一个是人生理想,一个是办学理念,一个是办学风格。这三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校长应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在讲理想教师时,对教师的理想讲得比较多,事实上我们知道,教师有没有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没有。一个充满理想的校长,他会调动教师的激情,他会挖掘教师的潜能,他会扬起教师理想的风帆。
我经常讲,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生,必然是一个平庸的人生,必然是对人类、对社会贡献很少的人生。同样,一个没有理想的校长,也必然是一个平庸的校长,必然是对学校无所作为的校长。一个人所做的一切绝不会超过自己追求的一切。
理想是产生奇迹的源泉。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成长的经历,就可以说明这一点。我们生活中也可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所有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杰出的人,无一不是开始就把自己奋斗的目标定得很高。我想,校长也应该是这样。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的道理,不想当杰出校长的校长也不是好校长,不想超越自己的校长更不是一个好校长。为校长一任,就必须造福校园一方。在你的任期内,你必须比前任做得更优秀,更卓越;你必须给后继者打下扎实的基础,你才能成为学校发展无尽长河中的优秀的一个环节。宋代张载讲过这样一话:“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只有志向远大,你的品德才能完美。志向不仅要大,而且还要恒久。这些都是从理想的角度讲问题。
校长的理想不仅是个人的理想,他必须把自己的理想作为教师的理想,把自己的志向作为教师的志向。在管理学里有这样一个词汇叫“共同愿景”。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书叫《第五项修炼》,其中有一项修炼就是构筑“共同愿景”——就是学校追求的目标,达到的境界,让全体老师、全体学生都能知道得非常清楚,踏踏实实地追求。这实际上就是把校长的理想化成了全体老师的理想,化成了全体学生的行动。这在目标管理中意义非常重大。西方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让三组人做同样的事,一组是有目标型,一组是没有目标型,一组是有短期小目标型。他比较了他们做事的效率,结果有没有目标大不一样。所以说,人生有没有目标,校长有没有理想,意义也大不一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要善于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概括,并且灵活运用概括出来的结论。这是对学校实施教育理想的实质所在。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的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实行教育思想。”这句话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概括得非常精辟。衡量一个校长是简单的管理者,还是教育家,根本就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哪里来?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就是对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教育大师的理念的领会、学习与掌握。思想理念这个东西并不是凭空生成的。我非常强调要读书,在中国校长中真正系统地把握教育思想脉络的人还不是很多。但如果一旦进入这个境界,成长起来就非常快。系统地接受教育理念熏陶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学里师范专业的课几十年都是老三门,我们没有一套中国老师必读书目的体系。我认为,拟订这样的书目非常必要。应该让我们的教育者系统地读一些教育名著,不要多,哪怕是20本。这20本书你不读,不能做教师,更不能当校长。因为一个没有系统接受人类历史上教育思想财富的人,他不可能有博大的教育情怀,不可能有远大的教育理想。思想这个东西不是凭空而来的,就像生产,要有原材料进行加工。你一片空白无法加工,你再想入非非,也是痴心妄想。
所以,我主张中国要启动一项教师读书工程,更要启动一项校长读书工程,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一本一本去读。没有源头,走不了多远。校长思想的产生还有一个重要源头,就是与人交往与交流。一个不善于交往与交流的校长也不是一个好校长。频繁的交流会给我们的教师、校长带来清风,带来观念的变革。在短时间内将别人精彩的东西接受过来,在工作中去探索,去运用,效果非常好。我非常主张我们的校长多交往,勤交往,而且和一流的大师们交往。校长还应善于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反思就是对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与思考,写反思心得就是反思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我们的教育行为,看起来也许是平淡无奇的,但事实上,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教育情形其实是不一样的,只不过你没有用心去辨别并用心去思考罢了。当你去思考,去观察时,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之美,教育原来是如此之美,学校原来是如此之美。你去看一些教育家,他们的日常工作也很平凡,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更多地记录了他们的教育生涯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花了一点儿时间读点书而已,只不过比我们多思考了一下自己的教育行为而已。教育家并不遥远,每个校长都可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家,所以我们的校长一定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
所谓“办学风格”,我觉得就是校长富有个性的教育思想在办学上的体现。怎样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一个校长当然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做。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历史不会记住苦劳,历史只会记住功劳。而“功劳”就是你的创新,你的风格。第一是特色,第二是特色,第三还是特色。特色才是你与众不同之所在,才是你超越其他校长之所在,才是你鹤立鸡群之所在。学生没有特长,教师没有个性,学校没有特色,这是教育极大的悲哀。对歪才、怪才不要耿耿于怀。我们应该容忍孩子们,容忍教师们,应该让学校办出特色来,办出风格来。有特色、有风格,才能有风采,才能有地位。而办出一所富有鲜明个性特色的学校才是作为校长应该赢得的人生的辉煌。
四、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我心目中的理想校长,应该具备一种人格魅力。构成校长人格魅力的因素当然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校长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作为校长来说,宽广的胸怀十分重要,因为校长的宽窄,校长的大度,将决定你能否容纳最优秀的人才。
校长宽广的胸襟,首先体现在他能够接纳不同的教育思想。蔡元培办北京大学提了八个字:“学术自由,兼容并蓄。”他把很西方、很海派的教授引入北大,也把很传统、很保守的教授留在校园,让他们各尽所长,争奇斗艳。这使北大不但成了真正优秀的大学,而且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因而孕育了20世纪中国第一流的思想大师。一个校长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不行,但只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也不行。校长不但自己应该尽可能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教育思想养料,而且也应尊重学校里不同老师的各种观点、各种想法。要尊重教师的思想个性一,要鼓励教师们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唯有充满思想气息的校园,才能培养出富有思想的一代新人。如果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声音,即校长的声音,那么,这个学校很难说是有生命活力的学校。
校长的宽广胸襟,还在能够宽容教师的教学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但个性只能靠个性来培养,没有教师的个性,就绝对没有学生的个性。在学校,教师的个性往往体现为教学的个性,而教师的教学个性又往往是他创造性能力的体现。然而,应该看到,现在学校里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有的校长习惯于什么都统一:教学风格、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案的写法等等,都要求所谓的“规范”。在这样的学校,有个性的教师往往得不到校长的承认。
我认为,作为一校之长,当然在宏观上应该对学校提出一些统一的目标和指导性的意见,但宏观的蓝图要变成具体的现实,恰恰需要每一位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且不说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对象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即使相同的学科、相同的年级、相同的学生对象,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师不一样嘛!所以校长一定要宽容教师的教学个性,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就扼杀了创造性。缺乏创造性的教师,绝对培养不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真正有宽广胸襟的校长,一定又是善于虚心向教师学习的人。我们校长的知识结构尽可能全面一些,但一个校长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超过教师。怎么办?最好的办法还是老老实实向教师学习。这里又涉及到校长和教师的关系问题。校长与教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但这只是校长、教师关系的一个方面,二者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校长与教师还是共同从事教育实践、共同探求教育规律的志同道合者,也就是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既然如此,校长与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向教师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绝不会降低校长的威信。许多优秀校长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校长不但要善于读书,还要善于读“脑”。一个善于读周围教师的“脑”的校长,才是真正高明的校长。
五、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
在今天这个时代,校长的确不好当。因为他的社会角色往往很多,他要扮演不同角色:大多数时候是教育家,但有时候又是企业家(要考虑学校发展所必需的经费),有时候可能又是社会活动家(为了学校发展必须与社会打交道)等等。因此,一个优秀的校长应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这一点特别重要。
第一是要处理好与上级主管领导的关系,争取领导的支持。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因此,校长要经常主动地听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主动接受他们的指导。对于上级指示,不仅仅是尊重,而且要服从。即使在思想上暂时还有不同的看法,但行动上都必须服从。当然,有时校长对办学可能有一些独特的思路,这就需要校长与上级领导加强交流与沟通,以争取上级的理解与支持。
第二是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现在中国的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来支持教育,这就往往需要校长主动与有关企业建立联系,争取企业的支持。说到争取企业的支持,可能有人只想到在办学经费上的支持,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一点。吸纳社会和企业的资金辅助办学,是政府所提倡的。但是企业的支持,还不仅仅是经费上对学校的赞助,还应包括让企业家们从社会的角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教育提出一些建议,这往往能开拓我们的视野。另外,通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沟通,甚至包括拓宽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都是很重要的。
第三是善于处理好与社区的关系。要学会主动地关心社区,关心社区的发展,关心社区的命运,主学校和社区共同成长,学生和社区的居民共享教育成功的喜悦。做的好的校长都十分重视和社区的关系,非常善于利用校园所在社区的丰富资源。我们学校的资源也要尽可能地向社区开放,像学校图书馆、体育设施等。一个校长没有社会产、责任心,怎么可能希望社会来关心你?学校要有社会责任感。
第四是善于处理好与其他学校的关系。在“应试教育”多年的影响下,学校之间的关系往往很紧张。其实,竞争并不妨碍合作,而是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竞争也好,合作也好,并不是只有一个赢家,也不是只有一个输家。学校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既作对手,又做朋友。对于差的学校,优秀学校衣责任有义务去帮助它,改造它,提升其办学水平,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六、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我的理解是: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科研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个学校教育科研的成败、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支持不支持,鼓励不鼓励,组织不组织,带头不带头。
对学校来讲,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越是教育科学研究搞得好的学校,越能体现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教育科研又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它能让所有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花在对自己工作的研究和思考上。同时,教育科研是培养青年教师尤其是名教师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科研的投入是一个校长最有远见的投入,而轻视教育科研的校长显然是缺乏远见的校长。
校长应该怎样组织教育科研呢?
第一,校长要善于组织教师读名著、学理论。教育科研的身体力行来自实践,但要驾驭实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功底。校长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就要组织教师认真攻读教育名著。
第二,校长要努力邀请名家到学校谈经验、作指导。和名家联系与对话常常能使我们得到意外的收获。在部分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给我们许多启迪性的思想。听取他们的经验,接受他们的指导,能使我们一下子缩短摸索的历程,达到与他们对话的境界。名家都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他们能及时告诉我们最新的教育信息,帮助我们与外界进行交流,把我们带到窗外的世界。所以我主张,搞教育科研要抓住大师,和大师对话。
第三,校长可联系高校来办基地、做实验。有的课题要我们中小学自己操作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请高校一起来做课题。中小学校长、教师通过与高校一起做课题,就自然知道并真正掌握了课题设计、抽样、检验、取值等教育科研的环节和方法。这是学校受到教育科研基本训练、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的一条捷径,比自己摸索或单纯看书要强得多。
第四,校长应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科研咨询会。中小学,尤其是条件较好的学校,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举办一些学术研讨会、科研咨询会,也可以主动地争取承办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这些活动对学校来说,虽然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带来的效益往往是多方面的、长久的、难以估量的。通过这种活动,学校教育科研水平能得到提升,教师以及校长本人的能力和知名度能得到提升,学校办学的境界和品位能得到提升。
第五,校长要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是教师,要搞好本校的教育科研,最主要的是要依靠本校的教师。校长要采取各种办法,建立有力的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大力建设好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科研骨干队伍,使之发挥重要作用。这样,学校教育科研才能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真正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当然,校长组织教育科研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带头从事教育科研。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只有身体力行地投入科研,才能召唤广大教师志同道合、真心实意地走到一起来搞科研。只有自己在科研上作出成绩,才能对教师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也才能使校长在教师心目中具有一种源于学术的人格魅力。可以这样说,凡是真正优秀的校长,同时一定是一个教育科研的追求者和成功者。
七、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
学校不仅仅是校长大展宏图的天地,也是教师大显身手的舞台。校长要特别善于为教师创造辉煌的舞台。学校发展的前提,就是教师有没有这样一个辉煌的舞台。校长的使命就是搭台,让每一个角色都表演到位。校长就是要把教师推到前台,让教师做主角。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里是没有主角、配角之分的,每个人在自己的具体岗位上都是主角。校长就是帮助教师更好地成长。
校长什么时候最得意、最精神?应该是教师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时候。校长的领导艺术就体现在让每个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让每个教师为你拼命工作。实际上每位教师都有相当的潜能,这个潜能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取决于这个校长对每一位教师的态度,给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一句话,看校长能不能凝聚人心。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他看来,教师最大的成功与最大的快乐,都在于学生超过自己,值得自己崇拜。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校长的成功在于教师的成功。校长要想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有成功感。
高明的校长并不怕教师抢自己的“风头”,相反,他总是鼓励每个教师去追求优秀,追求卓越,鼓励教师进行教改探索,鼓励教师著书立说,成名成家。而且,这样的校长总是甘于为教师的成长做铺垫性工作,总是尽一切努力让教师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跳得更高,做得更棒!苏霍姆林斯基曾自豪地说,在他的帕甫雷什中学,有一批称得上“教育家”的教师。而我认为,如果一所学校产生了一大批名师,乃至产生了教育家,这样的学校绝对是第一流的学校,而这样的校长当然也是绝对第一流的校长。
要让教师成功,前提是校长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校长经常与教师进行平等地心与心的交流,进行平等坦诚的沟通。只有善于走进教师心灵的校长,才会真正懂得教师需要什么,才会真正满足教师的需要,才会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创设他所需要的成功条件。在这样的校长手下工作的教师,会有一种幸福感,他会发自肺腑地产生“士为知已者死”的工作激情,而这种激情最终会使他走向事业的成功。拥有一大批事业成功的教师,恰恰标志着一个校长的成功。
八、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优秀的校长,能够使环境成为无声的教育者,能够让学生一走进校园,便受到一种真善美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校园环境并不是教育以外的东西,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就是教育本身。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能说话。”这就是注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学校总是和活泼可爱的孩子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校园首先应该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花园和乐园。苏霍姆林斯基在创办帕甫雷什中学之初,亲自为学校的修建设计蓝图。他首先考虑的是学校要有大自然的美,要有鲜花和绿树。后来建成的帕甫雷什中学经常被苏霍姆林斯基在著作中称做“我的蓝天下最美丽的学校”。现在一些学校越修越豪华,但就是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远离孩子的心灵。在这样的学校,可能有喷水池,却没有足球场;可能有塑胶跑道,却没有学生在兴奋时可以打滚的草坪;可能有不锈钢雕塑,却没有供学生可以胡乱涂鸦的地方……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目中有人”的环境:崇尚自然,同时又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除了自然环境,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学校应该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庄严殿堂。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应散发着优秀文化的气息。凡是第一流的学校,都非常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所谓“校园文化氛围”,我想至少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学校要让学生知道学校的过去走过的历程,知道从自己学校走出去的杰出人物,从而产生“今天,我为母校而骄傲;明天,母校为我而自豪”的进取精神。
二是设臵“硬性”的校园文化标志。比如在校园专门辟出空间作为“艺术墙”、“生物角”、“文学园”,等等。要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看到智慧的火花在闪烁,进而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
三是结合各种特殊日子举办各种活动。注意,这里不仅仅指国庆节、教师节等一些大的节日,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比如,“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纪念”等等。
四是多开展一些供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创造的活动。比如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站、科技活动月、艺术节等等。
五是多组织一些学生社团,让学生的才艺得到更好的发挥。如读书会,书法协会、舞蹈协会,等等。
校长是学校的总设计师,校长是学校环境的设计者和管理者。校长的境界也可以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因为学校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反映校长的精神。学校的环境最能体现出该校特有的气质,最能反映出学生和教师的精神风貌,当然,也最能反映出校长的文化品位与教育追求。
中国教育正在走向新世纪,而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呼唤着一大批教育家。教育家从哪里诞生?我想,未来中国的教育家不会在书斋里诞生,不会在象牙塔里诞生,只能在教育第一线诞生,只能从无数优秀的教育实践者中诞生,首先将从无数优秀的校长中诞生!我心目中理想的校长,其实也是我身边无数优秀校长的典型。我写下对他们的真诚敬意,也写下我对新世纪必将应运而生的中国教育家们的热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