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小班化教学”是初中办学形式的一次变革。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于两千多年前对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精辟论断,他的这一理论得到了教育家的高度重视。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时也再次重视了“因材施教”。而“小班化教学”,是我们农村初中由于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这一特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课堂教学,使孔子的这一理论落到实处。
小班化教学是社会发展、教育观念更新的必然产物,它倡导教与学的民主,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知识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教育方式方法则要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但是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是什么?如何上好小班化教学呢?我将这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了一些:
一、小班化教学比较明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能更好地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去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由于班内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天天和学生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每一个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课堂上能够及时的给与帮助、指导。老师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和提高。
2、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内学生人数较少,相对每个学生占用的活动空间、学习空间和其它教育资源占有量就显的比较大,学生受教育的条件得到了改善。相对来说课堂上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就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开展能动的创造。由于小班化教学中实施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开展得较多,学生自主地探究、思考、表现的机会多,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3、小班化教学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上升,学生能力显著提高。
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畅通而频繁的交流,使教学活动显得愉快、轻松,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合作学习、主动探索、互相交流成为一种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学生学习兴趣日日浓厚,掌握的知识更丰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几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内人数少,学生受教育的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的融洽程度更深。小班化的小组合作与竞争学习,让教师参与、辅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有效,也更加便于操作了。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可以使老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显得更加平等,实现了“以人为本”而非“知识的传授为本”的目的,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所以教师一方面,在备课时先要充分的“备”每一位同学,想到每一个孩子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小班化教学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不得不让自己去进行更深更广的学习,这也促进了教师一定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1、每个学生的目标不同。由于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入学新生的差异:无论从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是如此。我们不可能给这些学生设置一个相同的起跑线,更不可能抛开家庭因素的影响,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那么这样做肯定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应制定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指导方法也应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老师要经常适时的鼓励孩子增强其自信心和给予孩子学习的动力及其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因此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多表扬少批评教学法。
2、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学生正在从洁白的天地走向五彩缤纷的世界,有许多的不懂是正常的现象,要让学生们懂的不懂就问的道理。同时要鼓励他们多多发问。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我都耐心的解释,如果当时解释不了,我也和学生约定时间后再解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不懂到懂,从懵懂到聪慧。
3、要经常亲近学生。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丰富,更有趣。老师经常亲近学生和他们聊聊天啊,问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都会让他们觉得没有距离感,在课堂上问问题就不会那么拘泥了。
三、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
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都是课堂上的小主人。老师应以轻松积极的心态把学生引入一个有趣的课堂,达到老师教的高兴,学生学的愉快。在上课时,我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很快融入到我设置教学情境中来,学习小组的合作和竞争在课堂上此起彼伏,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对所有的表现者都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且利用适当的教学环境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小班化教学确实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状态,的确体现了“因材施教”本质。突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只有使所有学生充分主体性参与,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快乐、收获与成功,从而实现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充分发展个性和发挥潜能,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达到我追求的最终育人目标。
第二篇:逆境更有利于成长
感谢主席,评委,感谢对方辩友刚才精彩的陈词,也实在佩服对方一辩颠倒黑白的功力。下面,将由我方拨开重重迷雾,告诉大家为什么逆境比顺境更利于成长。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定义:
逆境,指的是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高于一般预期,是困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反之则为顺境。需要强调的是,逆境不等于倒霉,更不等于绝境,它不会威胁到人的根本生存条件。
成长指的是认知力提升和品格健全的过程。成长的重要特征是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它更侧重人格的完善和品格的形成。成长不等于成功,因为成长是个过程,而成功是预期目标的实现。
基于成长的定义,我方评判此辩题的标准为:顺境和逆境哪个更有利于人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
我方坚持认为,逆境比顺境更利于成长。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由浅入深的论述其中的原因;
一,逆境有利于坚韧品格的形成、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和自我认知力的提升。趋易避难是每个人的本性,身处顺境时,这种本性会使人有意避开困难,使各方面能力得不到锻炼。而在逆境中,人们摆脱逆境的欲望极大的激发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为人们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顺境中的人虽然也有那些零零散散的困难来磨砺自己,但却无法深入体会逆境对人的历练,又谈何养成健全的品格呢?
二,健全品格的形成有利于人的成长。顺境给人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逆境却养成了健全的品格。品格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外部条件只有在品格的支配下才能发挥作用。爱迪生之所以能发明电灯,不是因为他有一流的实验设备,而是逆境中培养的坚韧品格,使他能正确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试想,一个没有经历过逆境的洗礼,没有足够勇气面对困难的人,就算给他提供全世界最好的试验设备,他能制造出电灯吗?品格的形成是人成长的核心和根本。逆境所培养的品格和对成长的推进作用是顺境所无法比拟的。
三,顺境和逆境在人生中是交替出现的,正是逆境中培养的健全的品格才使得人们在经历顺境时能更好的利用外界良好条件,不断完善自己。只有经历过逆境的人,才懂的什么是拼搏,什么是成长,什么是珍惜。当今社会环境错综复杂,竞争日益激烈,只有通过逆境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逆境是人生的炼狱,成长的熔炉,更能帮助我们培养健全的品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因此我方坚持认为:逆境比顺境更利于成长。针对对方一辩的陈词,在此,我要提醒对方辩友以下三点: 一,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普遍意义上的顺境和逆境,极端的顺、逆境对我们的辩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顺、逆境那个更利于成长,请不要以偏概全的将顺境的优点同逆境的缺点进行比较,请对方辩友不要跑题。三,顺境和逆境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方只是从客观的角度说明逆境更利于成长,让大家正确认识顺、逆境,而不是鼓励大家在没有逆境的时候也要创造逆境。
常言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一颗珍珠的闪光是靠别人涂抹上去的。相比顺境而言,逆境中的磨砺与锻炼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的成长。最后重申我方观点:逆境比顺境更利于成长。
第三篇:逆境更有利于成长
辩论论点 逆境更有利人的成长
1.立意:
所谓的顺境,有三个方面立意,第一是有利于在生理上的发展,生理上真的是在顺境中比较容易发展吗?人体为什么会产生对病毒的抗体,就是因为是我们生过病,才会有抗体。一个富翁,有车子,有房子,有仆人应该是顺境吧,他的身体会比农民更好吗?其次,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心智在顺境中会成长,可是我们就要想想了,如果上学时遇到一个偷懒的老师,每一门课程都让你及格,随便交什么试卷都给你高分,这总是顺境吧,可你的心智会成长吗?最后还有品格的问题,如果我身在一个父母非常宠爱的顺畅环境里,乱拿人家东西,没人责罚你;和同学打架,也没人责罚你;虐待小动物,还是没人责罚你。这样的溺爱,人的品格会成长吗? 2.强调极端环境:
我想先说明一下,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成长中的顺境和逆境。成长中的逆境,应该是通过个人努力有可能克服的境遇,比如今天的面试,我遇到了三位实力很强的对手,这是我的逆境,但这更有利于我的成长和提高,我也有克服的可能。但是,如果今天对我的要求是不能开口说话,那对我来说,就不是一种逆境,而应该叫做绝境。小孩子处在家庭暴力之中,他的心智和能力都还没有成长到可以克服的地步,根本就没有克服的可能,因此,这对他来说,不是逆境,而是绝境。而且,今天的辩题是一个比较性的命题,比较的是哪个更,如果对方坚决要把逆境理解成就是暴力家庭、犯罪环境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顺境理解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上掉馅饼呢?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吗? 3.父母关爱问题:
我也希望能够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里面;以后,我们也将为人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面,这是人之常情,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不忍苛责。但我们要知道,父母希望我们活在好的环境里面,是因为不忍心看到我们受苦,希望我们更快乐,更幸福,但我们不能以此为满足啊,我们要去寻找人生的逆境与挑战,这样我们才能成长!对方还说,我们应该对战乱与饥荒之中的孩子表示羡慕,这是不对的。我们去拯救他们,去帮助他们,是出于一份怜悯,一份爱,怎么可以相提并论?父母爱子女是天地常情,人是如此,动物也是如此。野生世界中,·母兽固然喜爱幼崽,但还是给予它以自主捕猎的机会,甚至有时责打幼崽,这样幼崽当成长后才能在弱肉强势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人类虽然进化,但是一旦满足于此,人类又何谈进化,不退化便是万幸。所以说,逆境使更好的成长是自然界千百万年来的道理 4.顺境与逆境差别:
逆境是面对问题,面对困难,而只有顺境才能克服问题,解决困难,因此顺境比逆境更有价值,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可是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什么叫做在顺境当中能够解决问题,那是人家帮你解决问题啊!在顺境当中,父母帮我解决衣食问题,老师帮我解决课业问题,同学帮我抄笔记,解决了可能会被老师批评的问题。在这样的顺境当中,问题是解决了,可这是我的解决吗,我这个人有成长吗?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渔夫虽将毕生的渔业知识尽数传授给他的儿子,但是成效依然不如普通的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许我的学历越来越高,可能我的光环越来越多,可是我还是我,没有得到丝毫的成长!所以我们要了解,真正能够在逆境当中成长的动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面对问题,面对困难,这时,没有顺境了,没有贵人了,没有机运了,只有两只拳头两只脚,我们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在这种过程当中,如果成功了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失败了,好歹也奋斗过一次嘛,这样的人生,不是比贵人扶持更值得欣赏吗?这样的人生不是不管成,不管败,好歹也轰轰烈烈吗? 5.攻辩问题:
A.从小学到高中不仅学业一直名列前茅,其他方面也甚优,他从来就没输过.然而上了重点大学之后,在众多的尖子生中很难再独占赘头,他输了,但没有输得起,就因为考试分低,学校要他留级,他就服毒自杀,类似的由于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摔倒爬不起来的例子太多了,这正是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请解释。B.顺境与独孤求败的区别
C.解决困难重要还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要
D.顺境中,也许只付出了三分,逆境中,你也许付出了八分,所以三分努力叫顺境,八分努力叫逆境。努力越多,获得成长越多。E.挑战或者甘于平庸 6.防辩点
A. 坚持顺境更有利于人成长,却把有利于理解成了容易,属于理解辩题有误。面对我方提问,你方从未对逆境更有利于人成长的客观事实予以有力否认,也从未正面回答我方关于逆境促人奋发、让人成长的问题,只是反复强调顺境的便利性。B. 绝境与困境
C. 打击频繁,同绝境
D. 乞丐说,低人一等,以偏概全 E. 成长不等于成功 F. 条件行得顺境
G. 举例顺境成才的例子 H. 良好条件
第四篇:逆境更有利于人才成长
逆境更有利于人才成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的辩题是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才成长。为了让上午的辩论有个共同的前提,有必要对辩题种的几个概念进行阐述。
何谓逆境?逆境是指不顺利的境遇。也就是说,人处在一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中,无论是维持生存还是成就事业,总会碰到重重困难、重重挫折,我们说,这样的环境就是逆境。很明显,逆境和险境、绝境不同。何谓人才?人才是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有所作为的人。何谓成长?成长是指一个人在知识、经验、能力及人格等方面获得增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个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我们很难认同他就是成长了。或许从表面上看,男的英俊多了,女的靓丽多了,可是拨开一看,花还是那朵花,还是金玉起外,还是虚有其表,而经过逆境大浪的人才就不一样。
我方认为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现在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逆境有利于提供强劲动力,促使人才成长。从表面上看,逆境表现为缺少选择机会,面临更大压力,但从本质上看,逆境能让人更加冷静、更加理性、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局势,从而可以确立更为上进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化外在压力为内在动力,从而促使人才走向成功。
第二、逆境有利于磨砺人才,形成优良个性。逆境中的伤痛、挫折、苦难,从另个角度而言,是对人的一种考验、一种历练。逆境能磨练人的个性,消除不良倾向,而不沦落为个性的奴隶,最终让自己成为自身和谐、社会相融的有用人才。可以说,逆境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必经之坎,是事业成功的垫脚石。
第三,逆境有利于升华人格,使人性全面发展。逆境能造就人的优良个性,全面升华人格。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勾践、司马迁、张海迪她们在重大的挫折面前重塑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书写了人性的辉煌乐章。人生能有几回博,即使是在重大的挫折面前,也勇于拼搏,这就是人性光辉的一面。
结束语: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现在,让我借助马可连柯的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辩论,培养人就是培养对他前途的希望。那么,请让我们不要扼杀了身处逆境中人的希望。所以,我方认为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谢谢。
第五篇:辩论会-顺境更有利于成长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老师、评委、同学,大家好!我是正方一辩.我方的观点是顺境有利于成长。词典上解释说:顺境,指优越的环境、条件,如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一个人的行为所得到的肯定、赏识和奖励等。人的成长包括人的身心和心智的发展。首先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众所周知顺境更有利于人的生理成长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顺境当中.我们更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从而拥有宽容开放.健康的心态.让我们具有了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这正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顺境更有利于人心智的成长.顺境中.提供的是鼓励性的教育氛围.更有利于认知的系统发展.顺境中.通过积极的教育手段.和良好的性情陶冶.锻造更健全的人格.使我们学业有成.谋生有道.这就像我们的学校,学校的领导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有这么大的篮球馆、机房、图书室、还有刚翻修过的大操场,更是配备了越来越多的好老师,这不都是为了让我们在顺境下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吗?比如说: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顺水行舟舟更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说,顺境,有利于成长。顺境为我们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
顺境有利于我们成长例子
1、美国爱迪生12岁的时候,因为喜欢“鼓捣”科学小把戏,被校长误认为贪玩而开除学校。这使爱迪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然而,她的母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的兴趣,她不认为儿子的兴许是不务正业。他为儿子创立了良好的条件,给爱迪生开辟了实验室,支持孩子的小科学实验,从而使爱迪生的发明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终于发明了白执电灯泡,电报机,留声机等,并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
2、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位登陆月球的第一人。小时候,他是一个善于幻想的孩子,但他的母亲从来不打击他的积极性,一次,他的妈妈在厨房洗碗,他在后院蹦蹦跳跳的玩耍,母亲问他:“你在干吗?”他说:“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他的妈妈听后没有向其他孩子的家长那样泼孩子冷水,也没有骂他,或者说:“不要淘气,快停下来。”之类的话。而是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哦!”在这样的轻松的环境下,他终于登陆了月球。可见好的引导方式更有利于他们发展。
3、成长和出人才的本质是一样的,顺境和逆境也都是一个生命历程,最重要的是人是否勤奋,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我国古代诗人杜牧就是一个实例。杜牧,出生在一个豪门世家,他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年轻的时候,事业上便有了很大的成就。他与李商隐被后人称作“小李杜”。还有文天祥、周恩来、鲁迅等人,这不是顺境也能出人才的最好证明吗?
4、轰动一时的张海迪,可以说他的成功筑足于逆境中,但是,我们站在顺境的角度来看,没有同志们的帮助鼓励,她有勇气活下来吗?如果没有组织上的关怀,照顾,她能战胜病魔吗?如果没有党的哺育指导,她又能做出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5、要说那些在逆境中成长成才的伟人,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能发现,其实人们往往忽略了顺境,而是注重那个人比其它人多付出的辛酸。司马迁还是汉朝的一个史官,他拥有察看管理汉朝皇家书馆的权利,试问如果他没有那样的环境,它怎样写出真实反映历史的《史记》,凭空捏造?曹雪芹,祖父曾是江浙织造,曾经家财万贯、阅书千卷。所以才可以在书中营造出贾府那豪华奢侈的场面。
6、为什么孟母要三迁,要躲开赌场,要躲开土匪所聚集的地方,按照对方观点,这都是更有利于人成长的环境啊。那么孟母第一次发现自己搬错房的时候,就应该很后悔,原来赌场是个逆境,我们应该搬回去,让孟子在赌场里面好好成长,那不成了千王之王了吗?
7、衣食足而知荣辱,在逆境中,人们怎么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为呢?
8、“虎父无犬子”,“将门出帅才”等。
刚才我们已经列出了数据,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四十,顺境更有利于出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
还是这个问题:困难等于逆境吗?对方辩友说的逆境到底是困难还是什么,一直叫人模糊不清。
反方一辩:首先谢谢对方辩友承认了我方观点:逆境也可以出人才。什么是呢?我们认为,逆境是人在成材过程中遭遇的外界阻力,又包括困难之境和悲惨之境。你们所说的解放前,主要是悲惨之境,但是你们还没有涉及到困难之境。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就必须不断地克服困难,这就必然地把自己置于困难之境中,所以不可能有顺境出人才,只能是逆境出人才。具体地说,第一,人类的历史就是从类人猿克服逆境走出森林开始的,他们是最早的人才;第二,逆境无时无处不存在,要前进就必然会有阻力,人才正是在克服各种阻力中产生的;第三,人的本性便是避难趋易,在顺境中人容易骄傲,容易自满。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在逆境中人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推动事业的成功。
正方二辩:首先请问对方辩友,困难就是逆境吗?你们说困难也是逆境,但是要知道,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才是最典型的逆境呀!听对方辩友的宏论,似乎觉得你们实在偏爱逆境,但你们又说人的本性是避难趋易,这如何能自圆其说呢?我方已一再声明,反方二辩:首先要指出对方的一个盲点,你们一直忽视了人的主观因素,我方对逆境的理解包括主、客观两方面,认为逆境是内、外因的碰撞,碰撞产生阻力,对于想成材的人来说,要想攀登得越高,困难也就越大,既然成材过程中困难在所难免,那么逆境就必然存在。一个人成熟的过程正是经历逆境的过程,一个人成材的过程也正是战胜逆境的过程,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石之草药,砥节励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枪戟,销膏磨骨而不知。”
正方三辩:我想提醒对方一句,你们还是没有解决“困难就等于逆境”这一问题。我方二辩刚才提出只有生存问题比如饿肚皮等才是典型的逆境,你们如何回答?你们说成材是主观与客观的碰撞,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只有物质决定意识,而不存在所谓主观意识与物质并列的碰撞,对方辩友作何解释呢?我们仍坚持顺境出人才要多于逆境出人才,据有关报纸统计,世界上顺境出的人才占百分之六十,而逆境出的人才只占百分之四十,对方又如何解释?还有我想问对方辩友:古猿也算人才吗?(笑声、鼓掌声)
反方三辩:非常佩服对方辩友关于人才百分比的说法,不过请问“有关报纸”是怎么个“有关”法呢?你们能肯定数据的可靠性吗?其次没有古猿何来人类?并非我们偏爱逆境,而是逆境客观存在,应当懂得世上不存在没有矛盾、没有艰难的“理想国”,所谓的乌托邦和“桃花源”只存在于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书中。所以,一个真正的人才绝不会害怕逆境。美国作家爱默生说:“一个好的智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英国的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主席:下面开始自由辩论。正方:
反方:我方早已说明这个问题,对方辩友为何听而不闻呢?我们说逆境出人才而顺境不出人才,人才百分之百来自逆境,这是因为所有人才的成长史确实就是走出逆境、战胜逆境的过程,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却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迪生经历了几千次失败终于发明了电灯,塞万提斯穷困潦倒而写出《堂〃吉诃德》,曹雪芹经历过家族被抄的逆境而写成《红楼梦》……这些例子都说明了逆境出人才。正方:
反方:对方辩友只拿数据作文章,为何不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呢?
正方:既然对方辩友如此拘泥于例子,那么我就举个例子,比如有人在遇到挫折时就自暴自弃——按对方说挫折便是逆境——那还出什么人才?
反方: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推行挫折教育,不正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吗? …………
主席:下面我们请双方作总结陈词。
反方:我先要指出对方的错误,第一,对方以结果推条件,犯了逻辑错误;第二,对方只有抽象的结论,却连一个具体的例子都举不出来;第三,对方误解了我方的意思,把人才百分之百出自逆境听成是逆境百分之百出人才。下面再总结一下我方的观点。第一,说逆境出人才并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性的问题,而是客观存在,古今中外,哪一位杰出人才不是披荆斩棘从各种阻力中脱颖而出最终取得成功的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在两千年前就指出了成材的必经之路。第二,认识到逆境出人才,就能够在任何困难和阻力面前处之泰然,去克服困难。第三,认识了逆境出人才,才能够重视意志品质的磨练,不再出现象97年中日夏令营那种情况。让我们记住十三世纪波斯洋人萨迪的忠告吧:“你若在困境中也不要慌忙不安,因为往往是从暗处流出生命之泉!”
正方:我先要指出对方的疏漏之处:对方一直未曾回答我方的问题,即困难是否便是逆境,还有古猿还不能算是人,拿它说明人才不足为据。我方早就表明
正方总结陈词 = 对方又告诉我们<西游记>的故事.我们非常的感动.但是<西游记>到底是有利于孙悟空的成长呢.还是有利于我们在座普普通通的人成长呢?孙悟空压500年可以练就不坏金身.可是如果您被压了500年.恐怕也很难泰山压顶不弯腰吧?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头.可以练得火眼金睛.可是如果我在炼丹炉里头.恐怕就要变成北京烤鸭了.所以其实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有两点.第一点.他告诉我们说.其实您在逆境当中.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顺境中.也许只付出了三分.逆境中.你也许付出了八分.所以三分努力叫顺境.八分努力叫逆境.可是有没有人在逆境当中.意志消沉.借酒消愁呢?不是有一句话叫[举杯消愁愁更愁"嘛.我没有付出努力.是不是因为因此我们就没有身处逆境了呢?如果我们有人在顺境中珍惜我们现有的资源.加倍地努力.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是不是在对方眼中.因为我们有了这些良好的资源.父母的关爱.因而即便我们如何的努力.我们依然身处逆境呢? 第二点.对方辩友其实要告诉我们的是说.如果您在逆境过程中.能够激励您的潜能.所以我们当看到一个盲人要过马路的时候.不应该去帮助他.因为您应该告诉他.黑暗的世界更有利于您激发您的潜能.可是我们如何能忍心呢?如果我们看到处于战乱和饥荒中的儿童的时候.对方辩友也应该告诉大家.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施以援手.因为我们何尝忍心.对他们的帮助让他们转逆为顺.从而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呢?所以今天对方辩友可以高呼说.有许许多多伟大的人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了.没错.他们成长得非常好.但是我们为什么对他们心怀敬佩呢.不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这样如此不利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却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吗?但是我们今天应该谈的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嘛.你可以高呼逆境如何获取历练.但您有什么权利.让我们不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呢.如果逆境让我们有了动力.那是因为我们顺境还拥有阳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