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方式
激发创新智慧,促进共同成长
——关于加强“港城名师工作室”内涵建设的若干设想
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蒋捍
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2011年3月,市教育局制定了《连云港市“港城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规定的申报办法,我们按照“双向选择”的方式组建了这样的工作团队,15名成员中,既有本校、本区域人员,也有外校、外区域人员;既有城区教师,又兼顾了农村教师;既要有中年教师,又兼顾了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团队组建起来了,就该着手建设并开始运作。本工作室将按照“抓一个项目、带一支队伍、出一批成果”的总要求,自觉担负起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重任,担负起提高全市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任。本文试图就“港城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建设,谈几点设想。
一、工作室定位
1.研究性:通过名师带徒、名师讲学、名师论坛、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工作室成员在教学中成长,在研究中发展。
2.示范性:通过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促进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实现专业水平的迅速、健康发展。
3.凝聚性:充分利用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凝聚和吸引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建立名师工作室运行制度、教师考核机制,形成指导和培养骨干教师新模式。
室训: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拼搏奉献
近期工作目标:开展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中学生法制教育、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研究;组织优秀骨干教师“送培下乡”、“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
中长期工作目标: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全体成员共同探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达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创名团队,树名教师。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研究课题、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论坛、专题记录片、现场指导、观摩考察、工作室网页等形式,面向全市推广,面向省内外开放,形成规模效益和社会效应。
二、“工作室”的团队特征及其打造
“港城名师工作室” 首先是一个“工作室”。这就意味着他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随意组成的、无目标、无组织的办公室。它应该是一个“团队”,是一个“共同体”,是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共同体。
目标性。《实施方案》在开篇就指出了“工作室”的根本目的:“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连云港市教育事业科学均衡、优质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方案。”可见,这个工作室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团队成员的成长与进步,实现一个更大范围、更高平台的发展,提升学科领域的前沿位置与发展水平。组织性。成员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与条件,凡工作室成员,无不经过严格的申报与考察程序。工作室的这种组织制度与准入条件,是实现工作室目标的保障。既然“工作室”是一个有目标、有组织的“团队”,那么,我们就要把它打造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队”。
为此,我们工作室将建章立制,建构四种机制:(1)建立独立运作的推进机制。主持人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每学期根据团队发展目标,制定活动规划并具体实施规划。(2)建立导师负责的引领机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要在学科组内为青年教师成长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升。每学期组织的的青年教师发展专题论坛不少于1次,并安排进学科组教研活动。(3)建立必修反馈、过程共享的促进机制。工作室成员实现必修反馈、选修共享的管理,成员每月阅读相关教育理论期刊、随笔等教育理论书籍,也可读社科类其他领域的书籍,每月撰写读书心得1篇。工作室拟组织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4)建立每月活动日的常规机制。工作室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为活动日。通过这四种机制的建立,使我们的团队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应该具有共同价值的支撑力量,那就是我们团队的主体思想与精神追求,甚至是教育哲学;这个共同体,应该具有迈进共同目标的召唤力量,那就是我们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攻坚克难的合作意识;这个共同体,应该具有对青年教师的关怀力量,那就是通过本名师工作室方案的实施,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青年教师,激发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与教研的热情。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协同合作,强调团队合力,注重整体优势。但追求趋同的结果必然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被扭曲或湮没。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我们的团队提倡“集体主义”精神,也非常注重个人的风格与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来做好各项工作。
三、“工作室”的名师内涵及其培育
“工作室” 是一个“名师”工作室。这就意味着它不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平台,区别于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为目的的“青蓝工程”。它是“名师”的成长平台,是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的交流与共享机制,具有较高的合作层次与发展追求。不好说每一位成员都是名师,但是,至少每一位成员都有成为“名师”的潜质。因此,我们工作室要紧密围绕“名师”内涵做好文章,充分挖掘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把每一位成员的特质挖掘好、提炼好、培育好、实现好。比如,你的课堂教学能否个性鲜明,自成模式?你的教育理念能否新颖独特,自成一家?还是你的教育科研能否成果丰硕,享誉一方?这就要求我们各位成员增强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挖掘、培育、提炼自己的“成名”之处,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特色。有特色,才有名。否则,就是大众化的、一般化的,与我们工作室创建的宗旨也不相吻合。为此,本工作室将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教学、教研、教改活动,充分挖掘和培育各位成员的名师潜质。
(1)每年阅读一本专业著作。提倡成员阅读课程论、教学论的专著,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提升专业认知。阅读的专著最好是主持人统一推荐的,便于成员之间围绕统一主题进行学习、研讨、交流。
(2)每年发表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文章必须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展开立论,观点鲜明,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具有教学指导价值。(3)每人主讲一次教学讲座、学术报告或执教一次市级公开课。可以在市级中心组活动中,成员就某一专题做讲座,或者在暑假培训中发表自己的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每年应该至少举行一次大型教研活动,形式包括教学观摩、互动研讨、名师发言、专家报告、校际学科联谊,等等。
(4)三年研究一项科研课题。每一位成员都要申报研究一项科研课题、内容可以涉及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教材与教法。建议开展适应性教学研究,即“适应学生”的教学研究。科研课题要真正组织实施,定期汇报、交流研究成果。可借组织申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2011年度)东风,动员组内成员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工作。建议各成员申报的课题之间有内在关联,便于资源整合、交流以及滚动升级研究。
(5)三年汇编一本专业著作。专著是由主持人主编,成员参编,全是高中政治教师广泛参与的集体科研成果的论文集,名叫《适者生成》,主要阐述“适应学生的教学”教学思想,介绍各地、各校实施“适应学生的教学”的生动实践。
实施这五个方面的措施,培育我们的成员在名师成长的道路上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素质。①更加专业的信念,那就是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有没有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理念,是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重要差别,也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不同于以往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②更加专业的知识。包括原理规则性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运用原理规则性知识于案例之中的策略性知识,都是我们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③更加专业的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科研能力与反思能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与学生,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深信,我们的工作室不仅是名师辐射的发源地,而且也是未来名师的集聚地和优秀教师的孵化地。
四、“工作室”的区域功能及其发挥
在新形势下,名师已经不再是学校独有的“部门资源”,而是全市共享的“公共财富”。“工作室”之所以是“港城”的名师工作室,原因就在这里。我们不难理解,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实施方案》,设立名师工作室的一个重要意图,就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区域协调与高位发展。全国已经有很多地方搞了“名师工作室”,事实证明,工作室搭建了区域内教师的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共享专业知识与经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为全面提高区域的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这个工作室也应该勇于并善于担当起这个光荣的职责,为港城的教育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为此,本工作室将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1)创建一个网络平台。通过网页,既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国内外最新动态与成果,还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形成固定的交流平台,为一线教师和学生解疑释难。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传播名师工作室的成果。(2)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建立“名师领衔、领导挂钩、教研员协作”的工作机制。领衔名师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与各成员所在学校领导挂钩,经常调研和指导,发现典型,培育典型;由思想政治学科的教研员参与协作,根据工作需要做好组织、联络和服务工作,也可在一些问题上作为顾问。通过这种机制的建立,为工作室发挥区域功能创造条件。(3)搞活多种活动方式。学习,包括自学和有组织的学习。主要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前沿理论、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等。实践。本着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的目标,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研究成果。研讨。拟采取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小组沙龙、参与式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实现我市教师在两个方面的根本转变:(1)转变教师角色地位。让教师从“主演”变为“导演”,从“教学生”转向“教学生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提高研究学生、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能力。(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学为主,教学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为此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实施启发式教学;以学论教。基于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工作,强化学习方法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增强课堂中的互动性,在互动中捕捉各种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注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第二篇:2016学校名师工作室总结
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
一、总体情况
为加强对我校名师的管理,使名师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学校根据《保定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章程》,成立了“杨村中心小学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由3—5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名师工作室实行任期制。
二、开展的工作和成效
“名师工作室”建立以后,组织各室成员积极研究探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动态,主动参与新课程实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探索实施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学习和研究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和带动作用,并以教学研讨、讲课评课、示范课、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跟踪指导、培养,各工作室成员的水平逐步提高。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
三、取得的成效
学校的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搭建了一个学习提高、探讨交流、开放务实和全面发展的综合平台,使全体成员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在理论水平、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有了突出的进步和显著的提高。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氛围有了较大提高。
四、对名师的管理和考核措施 为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和支持,学校把名师工作室工作列入学校的重要考核内容;各类培训将优先考虑选送名师及学员。学校为名师、学员积极做好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协调工作,保障名师工作室必要的经费开支,在绩效考评、评先树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名师及学员给予政策倾斜,并积极为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提供条件。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工作日常跟踪、联系与管理,建立工作室对外联系及交流制度,加强教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做好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研成果展示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名师工作室要针对各个层次的学校和学生,分层次、分学段进行教学研究,加强各学段教学及教研的衔接,使教学教研成果面向学生、惠及学生方面还欠缺。二是各名师工作室要立足本校教学实际,加大科研力度,打造兴华科研品牌应进一步加强。三是各名师工作室之间,名师工作室之间交流不够。名师工作室网站需进一步完善。
六、今后的建议
一是在运作过程中始终要以实训为主,深入到课堂,尤其要准确定位工作室主持人的教学特长和实践专长,要在实践实训中培养学员;二是要让学员们在自身起点上“走路”,对学员个体的诊断与发展方案的设计要成为开展工作的起点,名师也要积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学员们提供资源力量;三是工作室要形成团队资源条件,开发好利用好团队资源使之成为培训培养的条件,要组织学员们在团队中工作和活动,在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团队的影响和团队资源充分展示并取得最大的效益。
第三篇: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
1.管理自律制度。每位工作室成员都是工作室的管理主体,承担管理与自我管理的职责,主动参与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确保工作室以良好姿态运行。
2.自觉实践制度。工作室成员深入实践,开设研究课、实验课,每学年不少于一次,发现和分析教学问题,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为研究提供线索和素材。
3.自主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育专著,征订并认真阅读两种以上教育研究杂志,并撰写读书笔记。
4.专题研究制度。工作室成员围绕研究专题每学期撰写三篇以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和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研究论文。
5.网上互动制度。建立名师QQ群,工作室成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行网上学习、教学交流与研讨,使网络成为工作室的动态工作站、资源生成场和成果辐射源。
6.自动退出制度。对连续两次无故缺席工作室活动的成员或对本应履行的研究任务推诿、敷衍的成员启动自动退出机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名师工作室”(2011-05-30 20:29:11)
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有“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笔者认为,若要将名师工作室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还应该注意:“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民”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不是专家的实验室,也不是农民的温室大棚,无论是成员层次的组成、成员地域的选择、研究方法的运用,它都应该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更好地、更多地为“平民”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
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来源于教育教学一线。无论是领衔人还是工作室成员,都应该直接从事本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要包括一部分普通教师或青年教师(非名师),从而体现工作室组成人员的层次性,为工作室研究主题的深入和有效开展提供最直接的师资保障。同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参与,会在这些成员周围(或各自所在学校内)形成一个非团体性质的、松散型的研究组织,随着工作室研究活动的持续展开,其效应必将被不断扩大,从而产生辐射。因此,这种师资组成,除了工作室的核心型成员之外,在其外围还会有松散型和辐射型研究队伍。当然,为了实现理论的引领,各个工作室也可聘请一些专家作为工作室的顾问。
2.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实行条件准入制。也就是说在确定工作室成员条件后,组织人员应该通过答辩、课堂实践、案例评析等方式对志愿加入的申请人员进行考核、认定。
首先,从条件上看,领衔人应该做到理念先进,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高,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工作室成员至少应该有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愿望。其次,从形式上看,在报名之前要让其认识到参与工作室的目的,以及对所研究主题的了解程度或参与兴趣;要考虑其所处地域对本专业、本主题的需要程度,例如,常州市相当一部分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来自农村学校。
3.名师工作室要坚持草根化研究、行动研究。正是因为有了一线教师的加盟,有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参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才可能成为草根化研究——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来,然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及时地在教育教学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这样的工作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室,而不仅仅是研究室、观察所、望站。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明”师工作室。
教育要面向未来,名师工作室的发展目标自然也要着眼于教育的“明天”。因此,名师工作室从研究主题上、从工作制度上都要着眼于教育、教师未来的发展。
1.确定研究主题——体现前瞻。有人说,名师工作室是点的凝聚,夯实底盘;是线的延伸,内化结构;是面的辐射,共享智慧”。那么,维系工作室的点、线、面又是什么呢?是着眼于未来的研究主题。因为名师工作室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一批新名师,更应立足于长远的教育事业。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的主题要有前瞻性,应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关注新时期学生发展的动向,关注本地区教育教学、本学科亮点或存在问题。这样的一些主题,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2.明确发展职责——和谐共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体现了层次性,工作室应该成为培养未来名师的摇篮,普通教师要努力成为骨干教师,今天的成员要成为明天的领衔人。因此,在工作室内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确立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常规,促进整合发展。例如,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基本制度有:导师培养制,即为青年教师量身制订成长方案,促使工作室成员成长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名教师;二是项目领衔制,即确立一项研究课题,开展教育科学专题研究;三是成果辐射制,即将工作室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介绍、推广。同时,领衔人与教育行政部门、领衔人与成员都要签订协议,加强过程与结果的考核,做到真正的制度保证。以上制度实则体现了工作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扩大一批、影响一批的思想,实现研究进程、工作开展的延续性。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鸣”师工作室。
1.名师工作室对内要倡导民主。也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搞“一言堂”和“绝对权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产生,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争论、争鸣之中才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因此,工作室要经常开展论文研讨、专著交流、学术沙龙、研究报告会、教师论坛、公开教学、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实践、总结、反思、批判。只有这样,工作室的研究水平才会整体提升,研究方向才会不断走向科学。
2.名师工作室对外要积极宣传。首先,工作室要积极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如组织主题观摩、成果论证、研究网页、专题汇报等活动,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员关注或参与,形成工作室内外互动的研究局面,使研究形式更加多元,研究过程不断生成。其次,名师工作室要对外求得行政支撑和业务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要积极提供平台,及时提供培训研修的机会,进行人才交流与输出,从而形成辐射、扩大影响,促使工作室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运作。
作者:吴汉平,原载于《中国教育报》。
第四篇:名师工作室
上海庙学校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为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校根据鄂尔多斯市教育局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提出的“ 办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学校”的要求,成立上海庙学校“名师工作室”,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创新型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加快我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培养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质骨干教师,促进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通过搭建平台,激励每位教师从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的方向发展。我校组建学校名师工作室,是我校实施名师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建立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我校优秀教师的重要培养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孵化地,帮助培养对象实现专业发展,以进步的观念、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修养、丰富的经验,投入到工作中。培养一支具有开放襟怀、合作意识、进取精神、书香气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为名师工作室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组 长:刘选涛
副组长: 杨启旻、柳树亭 组 员: 许继文 吉噶苏 王彦平
四、名师选拔
工作室成员必须是: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乐于奉献与勇于探究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扎实,在新课程改革中身体力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自己的见解和突出的成绩,获旗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通过各人申报,校领导班子讨论,民主评议产生。
五、名师工作室职责:
1、成立组织。设立名师办公室,为名师研究提供场地,书籍,电脑等备品,建立名师工作档案,制订工作目标、制度、职责,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情况,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签写名师工作责任状,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能力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自我提升。工作室成员应做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成为学习型人才,要经常通过网络、书籍系统学习本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要求每周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校园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此外,工作室成员要对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通过每月一次的校本研修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渠道,在名师研讨解决问题,增加自身专业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教学引领。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工作室每周开展一次教学视频学习活动,每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将自己在自我研修活动中积累的课堂实录、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展示给全体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研究公开活动,每位成员每学期至少作一次全校公开课。并在工作室内部积极开展课堂诊断、问题研究、专题讲座等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实行“名师”课堂推门听课制,打造名师课堂;实行师徒制,让“名师”通过传、帮、带,在群众中获得能力认同;抓课题研究,让“名师”走在前面;让我校“名师”树名气。
4、课题研究:以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式研究。工作室将在工作周期内完成“创设课堂教学框架”的课题研究和探索,并以论文、研究会、报告会、名师博客、公开教学、专题讲座、媒体报道、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促进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形成研究过程资料汇编。
5、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度,工作室人员成为其它成员的导师,与其它青年教师结队子,培养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的名师责任人要同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深入研究培养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办法,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五、制度保障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制定计划工作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全面工作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由于工作需要还要安排临时性工作会议。(4)所有会议相关人员必须参加。
2、学习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通过网组书籍等渠道自学,每周将学习成果以校本研修为平台,以观看录像或讲坐的形式展示给全体教师,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一次,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定期建立“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一次。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5)工作室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4、考核制度(1)工作室负责人由“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
(2)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领衔人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5、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相应人员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6、经费使用制度
工作室所有经费由学校提供并监督管理。学校在名家工作的经费方面,将大力支持。
六、本学期重要措施
1、发布方案:9月1日向全校公布组建“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2、设立名师办公室,名师工作室设在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室向名师自由开放,给名师工作室配一台电脑及录音机等设备。
2、个人自荐:9月10日个人报名对象经学校同意后向负责人报名申请。填写报名申请表。通过民主测评,考察其品德、专业和教育素养,从中选聘6人与负责人组成工作室。
3、名师签写规划书:9月15日召开首次名师工作会议,制定本学期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每名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并上交名师工作个人规划。
4、近期活动按排:(1)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要经常进行自我研修学习,每周写一次学习记录,在我校的校本研修会上将学习收获向大家作10分的发言。(2)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读书活动。由名师向徒弟推荐读一本书或上网学一节好课,徒弟认真研读,作好摘抄,并写好读书心得体会,在每周校本研修会上向全体教师作简短的发言交流。(3)每个月由名师选课题,师徒观看教学实录的光盘,团队磨课等环节的准备,由学员上一节示范课,然后名师再点评,来打造精品课堂。(4)在12月中旬召开一次全校名师工作会议,布置名师优质课展示活动。(5)着手建立名师档案。
上海庙学校 14年9月1日
上海庙学校汇报材料
上海庙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6个班、初中6个班、高中4个班。在校学生1140人,教职工90人,一年来,在鄂前旗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庙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靠科学,遵循规律,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常年赛课,评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上学期小学统考我校总平均分全旗第二,初三中考总平均分、普高上线率和高一统考总平均分全旗第一,特别是高一统考成绩在鄂尔多斯市15所学校中位居第六,进入鄂尔多斯市先进行列,学校基本实现了学年目标。现将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教书育人责任制和成才之路激励法
学校修订教书育人责任制,做到项项、层层承包,形成与责任相配套的考核人员、考核办法,做到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正常,通过自查、互查、抽查、核实,及时评价阶段工作,列入当月考核,奖优罚劣,努力实现学校项项指标前旗一流。激励学生成才,坚持每周之星评选,每月表扬进步快学生、学习标兵、文明学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十好班集体,促进学生比、学、赶、帮、超,每学期每个学生都对自己提出奋斗目标,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强化课改,提高质量。
坚持“课改”,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要求教师人人都能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达到高效。各学部坚持按照计划常年赛课、评课,在学生紧张学好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形象美好,态度认真,情感丰富,一言一行给学生良好影响,确保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认真总结课改经验,组织教师交流教师课改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坚持“四清”,教好每个学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记、多背。努力从起始年级、起始学科开始,做到“堂堂清”,即当堂理解、熟记知识点,完成作业。做到“日日清”,清不了的利用零星时间清,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做到“周周清”,每周对学生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清;做到“月月清”,每月对所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清,力争人人熟记知识点,成绩优秀。
开展读书竞赛,建设书香校园。学校营造读书的氛围,鼓励学生不仅精读课本,熟记知识点,而且坚持每天阅读报刊、名著,学校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等,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规范办学行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精神,按照国家课程安排,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别是音体美课程做到开足课时,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保障。
三、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制定《上海庙学校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德育工作方案》,建立“三构建一加强两支撑”的德育工作模式和框架。三构建是指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系统、综合实践体验教育系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系统。一加强是指加强学校德育文化建设,两支撑是指学部德育平台和德育首席。按照学校教育、教学、后勤三大系统,整合校内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养成教育落实规范性德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发展性德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法指导推进深层次德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境界性德育。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艰苦奋斗教育。
坚持开好德育例会、研讨会。每周一下午小学第一节中学第三节召开班主任会,安排本周的工作,晚上例会对前一周的德育进行总结,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组建学生会,抓好学生的自主管理,正常的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
有计划地开展好全校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每周各学段都要有德育教育主题,主题教育教案先由班主任工作室讨论,然后再由班主任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人备课,上好班会课,班会的形式以学生演讲、辩论、自己教育自己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开展主题班会课比赛。每周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针对性。
处处渗透德育。思品课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应用,引导学生自觉地去“做”,在“做”中受到教育,养成习惯;在文化课、体、音、美等课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全程渗透德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一丝不苟的态度等;生活也是课程,也是德育的渠道。把抓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素质,从最基础、最细小的工作抓起,让学生文明用餐(不拥挤、不乱倒饭菜、不乱扔废物、不打闹),文明睡觉(熄灯后不讲话、用品摆放有序等),课间休息、走路(去餐厅均排队)、说话均要守规范,讲文明。
环境育人,处处熏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发挥各种宣传栏的教育作用。
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学法指导工作,每个任课教师承包2名后进生,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后进生的行为习惯、文化科成绩与承包教师的考核量化成绩挂钩。
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校从小学到高中将活动课分成经典诵读类、学科类、科技类、艺术类、体能训练类五大类。根据师资情况,提供十几门活动课程,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全校学生都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活动,活动课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坚持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严格检查、评比,及时表扬批评。学校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严格检查评比,学校检查组每天检查,公布各班纪律(尤其注重课内纪律),卫生情况;公寓餐厅,教学区、环境区等均有专人检查、记载。每周小计、公布;每月累计,发纪律、卫生循环红旗,对照条件,评选每周一星、十好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每学期开好一两次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请家长对学校教育献计献策。树立好各种典型。有计划的评选“十好班集体”。“十佳学生”、“十佳礼仪标兵”、“文明标兵班”。期末评选“四好学生”,实施德育一票否决;纪律、卫生等工作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与课任老师的师德考核挂钩(如果上课纪律不好,则扣上课教师的师德考核分)。
坚决反对不良行为,对违纪学生倾注爱心,要耐心的千方百计的做好思想转化工作,该批评的则批评,该处分的则处分,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使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已是个好孩子能够改正缺点变好。
四、建一流教师队伍。
信任、尊重、依靠并培养、提高在学校勤奋工作、质量一流的教师,奖励先进,树立典型,建立“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
加强师德教育。对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不爱学生,体罚学生的教师,对不爱学校、言行损坏学校利益的教师,对行为不正,给学生不良影响的教师要坚决进行批评教育。
开展基本功大比武,对不能把话讲好、不能把字写好,不能抓好课堂纪律、不能上好课的教师或者教学质量差的教师督促限期改正,对确实不合格的教师调离教师岗位。
组织教师到全国名校河南永威学校参观学习,到兄弟学校同课异构,交流教学经验,聘请东北师大教授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做专家报告。每学期每个教师要出示四轮公开课,以赛促教,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五、改善办学设备,提高服务质量。
用好资金,该用则用,不该用的则坚决不用。财供人员主动超前到各年级、处室了解需求情况,编出计划,按时购物,满足教学需要。如失职,供不应求或购物质量差,追究责任。
提高餐厅、公寓、后勤等各部门人员的自身素质,履行好职责,提供优质服务,多办实事,让师生满意。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岗位培训,抓好后勤工作人员的育人工作。
六、存在问题。教师短缺,有代课教师20多人,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设施不全,影响教育教学的开展。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些执行不到位,工作拖拉。校园文化建设薄弱,校本课程有待开发,德育教育体系有待完善等。
第五篇:名师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名师工作室”是以本校教师志愿加入为主的学习团体,它提供专家引领、专业探讨、教学研究与学习经验、体会分享的良好场所与机会,在浓厚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切实可操作的实际行动中深化教学感悟、增强生命体验,最终促进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境界,获得良好的专业成长和生命发展。
二、培养对象
本校志愿加入本工作室的所有教师
三、培养目标
1、终极目标:追寻光明普照的职业境界,寻求自我生命的圆满发展。
2、成长愿景:阳光般灿烂的教育理想;高山般丰厚的学识素养;大地般坚实的实践行动,让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够独挡一面,率先成为各级各科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
3、成长理念:终身学习才能持续发展;学习与思考是实践的双翼。
四、领导机构 组 长:俞利枝
副组长:周海云
成员:王雪峰
叶机敏
周志霞
五、活动要求
(一)制定发展规划
1、撰写一份个人简介,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格言与教育理想、工作历程和教育教学成绩、获奖情况等。
2、制定发展规划:每人写出自己具体的成长发展规划,开展规划交流活动。
(二)研修行动
1、“教育名著研读工程”
每学期扎实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每人推荐一本有关教育思想的书籍,在名师工作室中开展读书漂流活动,争取每人每学期读一些好书,并能积极撰写读书随笔,有自己的随感。
2、“成长论坛工程”
①配合每学期的名著研读,请若干名名师作15分钟左右的专题小讲座; ②推荐意蕴深长、富有启发性的经典美文、精彩片段等,由工作室成员作5—10分钟的介绍性、鉴赏性发言;或由工作室教师轮流开讲,向全体教师推荐意蕴深长的、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新闻、教育理念、教学故事等,开阔全体教师的视野,激发老师的思考与讨论。
3、“名师讲堂工程”
每日精心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每周积极听课一节以上,积极参与师徒结对活动。积极参加校级或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4、“精品课堂工程”
每位成员每学期在向自己的阵营开研讨课一节。各阵营推选若干名教师上精品课堂,邀请全体教师观摩,之后进行好课赏析。
5、“反思成长工程”
①、每期上交一份精心完成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②、每期上交一篇教学故事、教学论文或教学随笔。③、积极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稿。
④、采撷名师成长联盟的活动亮点、特色做法、讨论热点、成员的成长感受等,每期编写一本成长联盟专刊。
六、相关事宜
1、室员条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热爱学习,上进心强,勤学实干,并曾有论文或案例或县级一等奖以上。
2、室员公约。室员志愿加入,并自觉完成研修任务:研读一本教育教学名著,每月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或反思;每学期精品课堂展示一节;准时保质地参加工作是每次的活动,不迟到早退。
3、支持措施。学校每学期提供工作室每位教师1本教育教学经典名著,并订购各科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讲座光盘;每学期工作室教师组织1次盟内活动(如爬山、野炊、喝茶、烧烤等);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年有不少于1次的外出听课或观摩学习机会。
4、组织机构。设“生本语文”“动感数学”“风雅集合”三大阵营。分别吸纳语文、数学、音乐、英语、美术、体育、微机等多组优秀教师。每一阵营设营长一名,负责组织本阵营的组织协调工作。
5、活动时间。(另行安排)
萃始小学科研处
2012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