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后感

时间:2019-05-13 04:1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后感》。

第一篇:《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后感

读《语文教学实录荟萃》有感

李红

有幸借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一书,利用暑假时间,我认真品读了两遍,收益颇丰,我完全被于老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艺术所折服。这本书厚达621页,共包括“阅读教学实录”、“作文教学”、“教学论文”、“札记”四部分,这些内容对我们一线教师都很有帮助,有太多值得借鉴之处。在此,我想就“阅读教学实录”这部分,来谈谈个人阅读体会:

一、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程理念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摒弃繁琐的分析,以充分朗读为基础,在“读”中整体把握,培养语感,体会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进而受到情感和思想的熏陶。因此,无论是从语言文字的基本特征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还是从阅读认知心理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体现在一个“读”字上,“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那如何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呢?那就看看于老师的精彩课堂吧!于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是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朗读的: 教学伊始,于老师在与学生轻松愉悦的交流之后,引入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随后于老师深沉地说:“大家一读课题,表情立刻变了,再也不像刚才那么活泼可爱了。”于老师看似无心的一句话,其实妙极了,这句话是肯定,更是引导——情的引导。接着于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强调“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你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们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写一写你的理解和体会,这叫做批注。”“有人把最后一段用直线画下来了,为什么用直线,不是波浪线?”于老师要求学生读书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悟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紧随下一个环节,于老师引导“默读完的同学请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把书放下。读了两遍课文,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更严肃、更沉痛了,你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自己的脸上了。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你看,于老师这个问题设计得多么好!这实际上是为读这篇文章定感情的“基调”。正是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学生们很自然地读出了对英法联军的痛恨,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憎恨,尤其读到第五自然段最恨,于老师顺势引导:“请同学们再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把你的恨读出来。”听到老师的点拨,学生自由读书声随机而起,个个表情愤怒而且痛恨。在这一课文朗读环节中,于老师没有从技巧上指导,感情是体会出来的,是感悟出来的。学生通过悟,体味出一个“恨”,学生读得非常到位。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于老师再顺势引领:“请告诉我,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就激起我们那么大的恨,那么大的怒?读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能不能用一句话回答这个问题,要边读边做记号,要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三段话读成一句话,能把厚书读薄。这三个自然段总起来写了什么?一边读,一边思考,读书切戒在慌忙、潜泳功夫兴味长。要静心,专心读书。”由此可见,于老师很重视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反复读才能品味出来。于老师正是让学生通过细细体会来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摒弃了繁琐的分析与讲解,让朗朗书生真正回归语文课堂,恰到好处地落实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二、读写结合,让写作丰富学生的思想

评价小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读”、“会写”。读与写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读可以助写,写能够促读;读是写之始,写是读之成。恰如朱作仁教授所谈:“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于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注重读写结合,从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地寻找和恰当地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有关素材,让学生写作有米下锅。他在寻找和选择读写结合点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教学艺术,例如于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一文,待学生弄明白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自述”两个字。然后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于老师说:“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许吹牛。”如此设计练笔,形式新颖,具有时代性,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利用课文上提供的材料进行作文训练。“自述”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其实,这是改变“人称”的训练。于老师以他的丰富经验,以他的创造性,把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运用到自如的程度了。

再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于老师在学生预习时提出将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车夫)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其他词语都教了,唯独把“饱经风霜”给漏了。课文学完了,于老师惊讶地说怎么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掉了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教师的目光似乎都在说:“是啊,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老师这么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这位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或者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只几分钟时间,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那乱蓬蓬的头发上,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 这个写的训练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检查了学生是否读懂了课文,又练习了描写人物的外貌,使它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从文本中选取巧妙的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读写训练,每每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润物无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于老师欣赏鼓励式的语言不重样地适时出现,例如:“你真会提问题!”、“读得真好极了!”、“我感受到了你的拳拳赤子之心!”等。于老师对学生板演生字的评价也细致入微,他用红粉笔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上红圈,书写得实在一般的字,他也会找到可取之处,把写得稍好的偏旁圈出来,最后连似乎挑不出优点的“艺”字,也在折角处给郑重地画上圈,并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这个折很有味道!”于老师在课上就是这样将学生的闪光点拿出来,并将之放大,给他们以充分的欣赏和鼓励,使学生学出自信。

另外,在教学中,碰到学生胆小或朗读发言不尽完美的,于老师总是非常有耐心地给予期待性评价,不让学生产生失败感,避免其受挫折,增强其自信心。

随着读书的深入,课堂中一个又一个的精彩不时地展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一次次激动,一次次为他喝彩,希望有机会能亲眼观摩于老师做课,近距离感受大师的教学智慧和魅力。

第二篇: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一书,让我从中领略到一代名师的风采。那一篇篇精彩的语文教学实录,颇有见地的教学论述,读起来令人折服,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素质得到提升,行动得到激发,智慧得到提高。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这是于老先生在本书的开头写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沉思了许久,而后读了他的课堂实录和他的论述“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他的爱是对学生的理解、欣赏与鼓励。他那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不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运用语言、通过爱抚、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表扬、肯定、鼓励学生。在《大红花》一课中,于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和那丰富充沛的情感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于老师把“重情趣”作为“五重教学”的首要内容,在他的很多课例中体现。这也是“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求真求实的艺术。他的爱是一种负责。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的自评中,于老师说,“课堂教学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没有平时的教育,学生没有读、思的习惯,”平时不善于、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在这里我看到了课的背后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真和实。于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这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这不是他在教学上追求的一种真,一种实吗?在《月光曲》教学札记中,于老师对自己说:备课,你一定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该弄明白的,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把所需要的东西一一记在备课本上,那怕是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彩色粉笔。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就反映了他这样一种“默”和“磨”。这种“默”和“磨”我认为这也是对教育事业求真求实的体现。而于老先生这种求真求实的教学艺术背后藏着的是什么?那就是爱,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爱。

一节成功的课是“综合”的,是教于学的完美结合,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于老师的课,是他智慧、人格、学识的结晶,是他的教学观、人生观、学生观的生动体现,处处折射出“五重教学”的思想火花。

这本书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从中看到像于老师这样的名师,这样的老教师是怎样把握教材,是在怎样的教学观、语文观、学生观的指导下,用什么方法教语文的。

想想自己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十分愧疚。我的身上有“语文”的气息了吗?没有。不过,今后我会努力让自己像个语文老师。我希望我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第二,认真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当然,我这些“努力”要倾注的是爱,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读书心得体会

祁生仓 2013.3.4

第三篇:读后感教学实录

——读后感教学实录

贵港 李娜

一、谈话开篇,轻松切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书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自己爱不释手的某本书、某个故事或者是百看不厌的某篇文章呢?

生:有。

师:谁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一本书、一个故事或者一篇文章是什么呢?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1:我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顶碗少年》。它主要写一文少年表演顶碗,在两次失败的情况下不气馁,最后成功的故事。

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古文《学弈》。文章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最后学习效果不一样的事。

……

师:同学们,读了这些书,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生1: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生2:我懂得了时光非常短暂,并且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今后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

生3:我学到了一些写作手法,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真是下笔如有神啊!……

师:老师觉得很欣慰!在这个网络泛滥的时代里,书依然是陪伴你们成长的最佳精神粮食!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当时有没有把这些读书的收获及时地记录下来呢?

生:没有。

5、师:不要紧!今天们就来认真的整理一下我们刚才交流的过程,然后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好不好?

生:好!

师:如果你们能把刚才所说的感受并联系你的实际形成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读后感了!(板书课题:读后感)

师:请同学生齐读课题。师: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生: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成了读后感。

【设计理念:谈话导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对读后感这一题材的习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学习写作读后感做好知识铺垫。】

二、美文借鉴,促进成长。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来看看北京的一位小朋友的一篇读后感是怎么写的,如果大家觉得这位小朋友的读后感写得好,就借鉴借鉴吧。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北京小朋友的读后感〈摘自《金田作文》六年级课堂自主作文.下册P103页〉)

【设计理念:在这里,范文展示目的是通过学习,立足应用,鼓励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套用、活用范文文本的套路,让学生在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基本思路,改善学困生的写作切入点和行文布局等困难问题;让学生获得读后感的感性体验,激励学生养成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

生:带问题读文。

(多媒体出示默读要求:5分钟)

1、作者读的是什么书?

2、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

3、这本书给予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收获了什么?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相信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吧,谁来说说呢?

生1:作者读的是《海伦.凯勒》这本书。

生2:这本书主要写海伦.凯勒一岁半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五种文字。24岁时,她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弗大学拉德克利女子学院。生3:读了这本书,作者认识到: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

师:同学们可真会读书啊!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篇读后感,想想:哪些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这部分在文中写得怎么样?

生1:文章的3—5自然段都是写作者读书后的感受与收获的。生2:这部分在文中写得很详细。

师:不错,写读后,“感”应该作为重点详细来写。(教师板书:感是重点 联系实际)那么,作者的这些感受是因何产生的呢?

生:是因为读了《海伦.凯勒》这本书。

师:也就是说,要写读书感受和收获,要先„„ 生(接):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教师板书:读是基础 读懂原文)

师小结:是啊!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没有读的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潜心的读书,不能把书读透,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来。

【设计理念:让学生对读后感中的“读”和“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知道读后感重在一个“感”字上。】

师:同学们,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呢? 生1:作者先介绍自己读了什么书,并概括写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和收获。

生2:接下来作者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生3:然后作者联系自己的实际,具体写自己读书的收获,从中悟出的道理。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多媒体出示板书)写作顺序:

(1)、介绍自己读什么书,概括写自己的总体收获。(2)、简单介绍书的内容。

(3)、具体写自己读书的收获,悟出的道理。

师:对!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写的。那么,文章写好了,该如何定题目呢?

生1:老师,这个我懂,可以以“读《 》有感”为题目。生2:老师,还可以以“《 》读后感”为题目。

【设计理念:熟悉佳作的写作路子,并强调读后感正文内容主要写个人的感悟,强化指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读后感的行文思路。】

三、广发思维,引导选材。师:看来同学们读书都十分认真,收获也一定不少了!现在,我们来重温一下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读后感就是

——(学生接)

生;读了文章书籍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具体地写出来。

师:我们可以向小作者学习,按照这样顺序来写读后感: ———(学生接)

生:首先介绍自己读了什么书,并概括写写自己的读书感受和收获。

接下来简单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具体写自己读书的收获,从中悟出的道理。

师(补充):写读后感不但要按一定的顺序,注意有条理地写,还要注意首尾呼应哦。

师:同学们,好好想想,在写读后感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老师,我从这篇读后感得到启发,写读后感不是大篇幅的抄录原文,而是简单的概括主要内容,应以写读后的“体会”为主。

生2:老师,我觉得写读后感也要写得有真情实感。所写的感想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样才能感动读者。生3:我觉得还要独具一格,内容要新颖、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和感染读者。

(学生汇报,教师多媒体出示板书)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1)、写读后感不是大篇幅抄录原文,而是简单的概括主要内容,应以写读后的“体会”为主。

(2)、要写得有真情实感。所写感想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这样才能感动读者

(3)、要写出独特的新鲜的感受,内容要新颖、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和感染读者。

【设计理念:多媒体课件出示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奠定学生写读后感的基本技能。】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大家认真的整理一下思路,想想你读过的作品中,那一篇最扣人心弦,把你的读书感受在小组里和组员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读书经历,让同学分享分享你的读书收获呢? 生:最近,我读了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非常感人、催人泪下,因此,我读得津津有味„„

师: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

生1:小昭同学能把自己读书的收获详细的告诉我们。生2:小赵同学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这点我觉得很好。

生3:他能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说,我觉得这点值得我学习。

„„

【设计理念:现学活用,让学生放飞想象,拓宽习作思路,确定写作素材。】

四、快乐成文,完成习作。

师:好!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按照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把你构思好的话写下来,写好后认真修改,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争取拿出最理想的习作来让大家分享你的成果。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学者培根的这一句名言吧!(多媒体出示)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而写下读后感更可以使人精准、明智。

板书设计:

读后感

读是基础

读懂原文 感是重点

联系实际

第四篇: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成功的路——《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读后感_500字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是课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这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作者小的时候,父亲带她登上高高的塔顶。望着脚底下一条川流不息的马路,父亲教导作者:做事情如果你觉得这个办法行不通的话,就换一种法子试一试。后来,作者在事业方面遇到了两个难题,最终又找到了一条出路。

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两个孩子,一个想当画家,一个想当音乐家。可是想当音乐家的孩子耳朵聋了;想当画家的那个孩子眼睛瞎了。他们十分伤心,埋怨命运对他们的不公。恰巧有位老人听见了他们的抱怨,叫他们换一下自己的理想。他们眼前一亮,开始了新的追求。渐渐地,他们都觉得这样反而更好,因为这样可以把心思都集中到一点上。后来,耳聋的孩子成了名扬四海的画家;眼瞎的孩子成了饮誉天下的音乐家。

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只要你多多试验,多动脑筋,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揭示一个简单的道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积极乐观的精神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成功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第五篇:读后感教学实录(最终版)

师:同学好!

生:老师好!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文体是?

生(齐答):读后感

师:大家先来回忆一下,什么是读后感?

生:就是读过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写下的真实感受就叫读后感。

师:嗯,大家说说写读后感最基本的要求是?

生(齐):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师: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渔王”与渔民》这篇文章,完成了读后感的初稿。今天,我们要以一些同学的读后感初稿当作例子,进行讲评,使自己的读后感初稿修改得更好,所以我们今天课堂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来评改自己和别人的读后感。【板书:评改】这两天呀,张老师认真地阅读了大家的读后感初稿。全班同学都能按时上交,有95%的人书写比较工整,77%的同学语句是通顺的,还有18%的同学没有错别字,64%的同学在写后进行了修改。针对读后感这种文体,我们有93%的同学在刚刚接触读后感之后,就能够像教材中作者写的《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这篇例文那样,清楚、简练地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好,我们先把《“渔王”与渔民》原文拿出来,谁先为大家声音洪亮地朗读一下这篇文章。大家边听边回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生:(朗读原文一遍)

“渔王”与渔民

一天,一个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的人和一个普通的渔民相遇,情不自禁地诉说起自己的苦恼:“我捕鱼技术一流,可我的三个儿子为什么捕鱼技术这么差?”

渔民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渔王”说:“从他们懂事起,我就给他们传授捕鱼技术,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能够捕到更多的鱼……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

渔民沉思了片刻,问:“他们长这么大,独自下海捕过鱼吗?”

“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陪着他们。”“渔王”回答。

渔民笑了笑,说:“老兄,你从不让他们亲自体验成功或失败,他们捕鱼技术怎能提高?”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渔王”向渔民诉苦,自己的捕鱼技术特别好,可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很差,然后渔民就告诉“渔王”,如果不让他们独自体验成功或失败的话,他们的捕鱼技术是不会提高的。

师:嗯,同学们还在读后感当中,自拟出了一些题目,我们看看这些同学拟定的题目,你们来向大家汇报一下。(出示课件)

生1:我的题目是《亲自体验是成功的源泉——读〈“渔王”与渔民〉有感》

生2:我的题目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生3:我的题目是《实践出真知——读〈“渔王”与渔民〉有感》

生4:我的题目是《体验的价值》

生5:我的题目是《让雄鹰飞翔——读〈“渔王”与渔民〉有感》

师:感觉他们的题目怎么样?

生:(纷纷点头)

师:挺好的!我们还有95%的同学能够用凝练的一句话,明确自己的感受点。我们看看这些同学写的,并且还呈现出了许多角度呢。好,课件上出示了谁写的感受点,你就来给大家读读,并且告诉大家,你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生1: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受是实践出真知。我是从第一个角度“实践出真知”来谈我的感受的。

生2:亲自体验是多么重要。我是从第二个角度谈的。【课件将角度二变红:亲身体验对于学习和成长多么重要】

生3: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亲身体验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也是从第二个角度谈感受的。

生4:家长不能什么都包办代替,否则将一事无成。我是从第三条来谈感受的。【课件将角度三变红:家长要让孩子亲身实践是重要的教育方法】

生5:家长不能不放手。我也是从第三个角度来理解的。

师:咱们班王雪岩同学的角度也挺独特的,他说:“在生活中我们要当像渔民那样善于总结,发现问题的人。”他是从第四个角度——“要像渔民那样寻找问题的根源”去说的。在读后感当中,我们有91%的同学结构是比较完整的。看到大家完成了上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认真的写作态度,我真替你们感到高兴。但是大家的初稿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征得王泽鑫同学的同意,我们先以她的这篇读后感初稿当作例子,进行评改。好,王泽鑫,请你给大家读读你这篇读后感的初稿,边听请你边想想:这篇读后感除了具备刚才所说的优点,还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什么不足?

生:(朗读自己的读后感初稿)

亲自体验非常重要

——读《“渔王”与渔民有感》

读了《“渔王”与渔民》这个故事,我感到亲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被人称为“渔王”的人和一个渔民诉苦,自己的捕鱼技术一流,可是自己儿子的捕鱼技术很差,渔民觉得要亲自体验成功或失败,他们的捕鱼技术才会提高。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去年我想向妈妈学习做饭,但妈妈怕油烫到我,所以半途而废了,一直到今天,我才只会蒸米饭。

“渔王”太溺爱自己儿子,为了让他们不走弯路,就没有让儿子体验过成功与失败,所以,捕鱼的技术迟迟不能提高。

“渔王”应该让自己的儿子体会什么叫成功,什么又叫做失败,成功的感受是什么,失败的感受又是什么。没有风雨怎会见到彩虹,只有体验过,才能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自己觉得不让儿子走弯路是在帮他,可你却不知是在害他。要懂得什么叫放手,小鹰翅膀硬了,总会飞向蓝天。

师:我们来评一评王泽鑫同学写的这篇初稿吧。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优点是能够联系生活实际,但这篇文章的不足是她的“感”写得不够具体。

师:她能运用我们上节课我们学到的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的方法,但是同学们觉得她的感受写得不是很具体。还有吗?

生:我觉得她这篇读后感能够抓住原文的关键词句,结合文章谈感受,但我发现了她的一个不足,她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成功的感受是什么,失败的感受又是什么”她没有把自己具体的感受写出来,就能看出她没有以感为重点去写读后感,还需要再改一下。

师:好,一课时她学到了这种方法,运用结合原文关键词句谈感受。但她只有一个最终的结论,你到底感受是什么呀,没有作为重点去写。王泽鑫,你最想让大家先帮你改哪个段落啊?

生:我最想让大家帮我改第四自然段。

师:哦,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段落。【课件出示此段落】王泽鑫同学在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时,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板书:亲身经历】并且她写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她没有学会炒菜,第二个是她学会了蒸米饭,那我们再对照她的感受点——亲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你觉得这两个内容重点写哪个,会更好啊?说说看法。

生1:我觉得应该重点写她学会了蒸米饭更好一些,因为她的感受点是亲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她要重点写她亲自体验蒸米饭,才学会了。

师:那你看我们在谈这个内容时,就要突出自己的感受点去写吧。【板书:突出感受点】咱们班同学谁亲自体验过蒸米饭呀?

生:(纷纷举手示意)

师:这么多同学呀,你们都从事爱家务劳动的同学。那我想问问大家,如果我们要突出亲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亲自蒸米饭这个内容该怎么写呢?如果你是王泽鑫,在亲自蒸米饭时,都会有什么想法呀?

生1:我觉得蒸米饭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怕水放多了变成一锅粥,又怕米放少了,大家不够吃。

师:没错,得动脑筋。

生2:我觉得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都会从中获得道理。

师:从中会获得一些启示,那我们就要想一想:受到什么启示了?

生3:我在蒸米饭时心情非常激动,也特别焦急,希望第一次蒸米饭能蒸好,家长表扬我。

师:可能我第一次蒸得不是特别理想,那我这时又会想些什么呀?

生4:会想家长会不会责备我什么的,而我又会想这次要吸取教训,下次争取能蒸得更好。

师:经过这次亲自体验了,我就能总结出一些方法、技巧,下次能蒸得更好。如果能像我们刚才那样,把自己亲自动手蒸米饭时的想法、感受都谈出来,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就会写得更具体了,使你的读后感更具有说服力。【板书:的内容写具体,有说服力】我们再来看看王居然同学的这篇文章,请同学们默读他的这篇初稿,边读请你边找一找,王居然的感受点在哪儿,找到后请你画下来,看看他又是怎么来突出感受点写具体的? 生:我觉得他的感受点是:不要让我们成为笼中的金丝鸟,请让我们展翅飞翔。

师:实际他文章的最后一句就是他的感受点。通过王居然这篇初稿告诉我们了,我们在写感受点时可以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在开头就明确,也可以像他这样放在结尾深化主题,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还可以出现在中间呢!读后感的结构不是单一死板的。那他是怎么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的呀?

生:他文中有一个他读过的别的故事来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课件】这个自然段吧,这也是我们在第一课时学到的引用?

生:(齐答)相关资料谈感受。

师:【随即板书:引用资料】看来,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到的书目中的相关资料。在初稿中,老师还能读到有些同学是这样写感受的,先摘录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然后对某个词、某个句子谈出了自己的感受,你们出声音读读倪博雅同学写的这段话,请你边读边想想:她把感受写出来了吗?

生:自由朗读倪博雅同学写的段落——“我对第3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很有感受: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我觉得“毫无保留”就是说明“渔王”把自己一生总结的技术全部、一点儿都不留地告诉了他的儿子。”

生1:我觉得她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她写到:“我觉得“毫无保留”就是说明“渔王”把自己一生总结的技术全部、一点儿都不留地告诉了他的儿子。”就像在考试中联系上下文解词一样。前面还写了“我对第3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很有感受”,这都是废话。

师:显得不自然,还很罗嗦是不是。那我们怎么能自然,又很真切地将感受表达出来呢?【出示课件:故事里的“渔王”说过,“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读到这里,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请你试着自己读一读,填一填吧。

生:自由朗读,试填。

师:请同座位两个人互相读一读,填一填。

生: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生1:故事里的“渔王”说过,“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读到这里,我想:虽然“渔王”把捕鱼技术毫无保留地告诉孩子们,但他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平时我们都说“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他如果不让儿子亲自下海的话,儿子们是不会亲自体验成功或失败的,技术就不可能提高。

师:他引用了生活中的一条俗语谈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2:故事里的“渔王”说过,“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读到这里,我想:因为实践出真知,如果不亲身经历,永远不会成功。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尝尽酸甜苦辣。

师:她也把生活中的一些俗语、谚语引用了过来,还对“渔王”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生3:故事里的“渔王”说过,“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读到这里,我想:“渔王”这几十年来捕鱼的经历,他一下全部都告诉儿子们,他的儿子肯定吸收不了,得让他们去尝试,慢慢的,捕鱼的生活就会告诉他们。陆游有一首诗中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说什么事,都要自己去体验过才可以获得成功。

师:你看,她由文中“渔王”说过的一句话,联想到了自己曾积累过的一句古诗谈出了自己的感受,真好!那我们“读到这里”,哪里啊?

生:自由读:“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

师:读到这句话时,你都想什么了?

生1:我想“渔王”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地教儿子们,可他的儿子还不见长进,说明他教的方法有问题。

师:你都觉得“渔王”?

生1:太辛苦了!

师:她走进了“渔王”的内心世界,刚才我们先谈到了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又产生了自己的一些联想,【板书:产生联想】再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了。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初稿,先请你读一读自己完成的读后感初稿,想一想:能不能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了?然后你当堂修改一下你认为还不太理想的地方,使你的读后感更具有说服力,语句也是通顺的。

生:(当堂修改)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当堂修改的成果?

生1:(到实物投影上展示修改稿)我读了这篇文章后最深的感受点是:我们都需要独自体验生活。我重点修改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那个自然段,请大家来帮我评一评。“在我的生活中,我对我的父母不像渔王那样感到很满足。记得我在学习滑冰时,总想依靠他们站稳脚步,而他们却推开我,走上岸命令我,摔了几次后,我发现已经增加了许多胆量,便不畏惧地又站了起来,又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了。渐渐的,我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稳。我终于学会滑冰了,这就是我独自体验成功或失败所带给我的进步。”我还在这段话中把我的父母与渔王进行了对比:“在我的生活中,我的父母不像渔王一样,他们总是让我独自体验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我很庆幸我有这样的父母。”“我发现已经增加了许多胆量,便不畏惧地又站了起来,在这时我想:我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呀!现在虽然失败了,可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于是我又开始一步一步地练习了。我终于会滑了,是呀,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自己在生活中去亲身体验成功或失败,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大家觉得我修改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你在结合生活实际时写得更具体了,把自己的感受突出了,这点挺好的。

师:她刚才说在写感受时不光在叙述这个事例,还把生活中我的父母和文中的渔王进行了?

生:(齐答)对比

师:【板书: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感受谈得更加深入了。

生1:谁还想评一评?

生3:我觉得你能适当地引用名言把你的感受点写得更清楚了。

师:不是名言,“亲自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是?

生:(齐答)俗语

师:看来我们在谈感受时还会许多种表达方式,使你的感受更具体。【板书:……】

谢谢陈紫琪,还有谁愿意展示自己修改的?

生4:(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修改稿)我的感受点是:家长的溺爱是多么可怕。我读了原文之后,又对我的感想进行了补充。我修改后是这样的:“文中渔王说过‘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陪着他们’这看似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最终的结果呢?他的孩子却一事无成。父母当然会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能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父母不能做文中的渔王,因为这是溺爱,后果也会不堪设想。渔王对他的儿子的溺爱将使他们一事无成,这足以说明溺爱的可怕。”请大家为我评一评。

生5:我觉得你在初稿时把感受点写得很清楚,在老师的指导下又把自己的感受进行了补充,说明了家长溺爱的可怕。

师:那我问问赵奕,你在这个段落谈感受时,先结合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加上的内容就是对这些关键词句产生的?

生:(齐答)感受

师:产生了自己的联想,用到了咱们课上学到的方法,很好,请回。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课上这些谈感受的方法,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得更加具体了,使自己的读后感更具有说服力,但我们只改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今天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对自己的全篇读后感进行修改。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两种阅读记录卡,如果你能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就可以为自己今后写读后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了。最后,让我们一起读读学者培根说的这句名言吧!

生:(齐读)读书可以使人充实,而写下读后感更可以使人精准、明智。

师:如果,你能将写读后感这种读书笔记的形式养成习惯,你的读书之旅一定会更加精彩、更有收获!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下载《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46)

    同学的关爱,春天的芳香——读《与爱同行》有感_750字《与爱同行》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个与爱有关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把断尺》。 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作者在英语培训......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78)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_1000字刚刚看《海底两万里》的我还意犹未尽,回想起一星期前常常手里拿着的那本书,我的脑海里就好像在回放电影似的。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本书讲......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88)

    《海洋天堂》观后感_1500字《海洋天堂》讲述的是一位父亲与儿子相依为命的生活,而由李连杰主演的这位父亲得了晚期癌症,儿子却是不能自己独立生活的有自闭证,由此,父亲就在最后......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84)

    《笑猫日记》读后感_400字《笑猫日记》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书,其中的笑猫就很聪明,虎皮猫也很美丽。笑猫和虎皮猫共有4个孩子:胖头、二丫、三宝和小可怜,小可怜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65)

    读《清朝十二帝》有感_450字前段时间,电视上正在热播(宫锁心玉)这部电视剧,他说了清朝的一段历史。我看了一点后,便对清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请妈妈就帮我买了一本(清朝......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55)

    《时代广场的蟋蟀》读后感_550字人的快乐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唱歌是我心灵的快乐,旅游是我自由的快乐,画画是我艺术的快乐,而读书增长知识是我最大的快乐! 我很早就听过《时代广场......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26)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_550字9月3日上午九点左右,我们全校同学排好队去多媒体教室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共有4节课,第一节是探索美;第二......

    2013小学生读后感荟萃 (38)

    读后感_550字《我爱科学》这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彩色插图,以及科学的图解文字极大地吸引了读者们的眼球,读者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知识世界中神秘、有趣、耐人寻味的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