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衡水中学校长管理经验之一
衡水中学校长管理经验之一
衡水是河北南部的一个欠发达的、年轻的地级市,中心城区只有一个区,叫桃城区,它的前身是衡水县----衡水地区行署所在地,衡水中学就是原衡水县办的一所中学,招生范围只有30多万人口。
我从1982年学校毕业后,就开始在这个学校教书,任过历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学校副书记,1992年开始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2004年调教育局工作,在衡水中学校长的位子上工作了12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也就是在我担任衡水中学校长之前,衡水中学正处在发展的低谷。当时,学校教师队伍极度涣散,管理秩序十分混乱,已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很多人外出兼课、办班捞钱,我的前任老校长,为调整任课、选派班主任,常常亲自到教师家里,低三下四,说尽好话,即使这样,有些工作还是没人做。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时候还常常发生校长亲自主持的会议竟被下面的人哄散的情形(有人登高一呼:“别听他的,散伙吧”,于是人们就走散了)。还有,学校考试,学生作弊成风,三楼教室靠近窗户的学生用绳子将试卷从窗口系下去,传给二楼靠近窗户的同学抄袭,抄完之后,居然还可以用同样的办法传回三楼。更有窃贼趁火打劫,竟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学生宿舍,将床板拆卸下来,然后抬过墙头,偷出校外,却无人敢管。别说窃贼偷窃学校的东西,就连教职工也常常把学校的东西窃为己有,住在学校附近的教师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学校的床板、桌凳,而且用来打制家具。极度的混乱和涣散,使衡水中学这样一个地区行署所在地的重点中学的高考成绩,却被周边的县中远远甩在后 面,以至很多地直干部的子女,纷纷从衡水中学转学到下面的县中读书。当时衡水中学的办学水平和高考成绩已经跌落到了全地区十一个县重点中学的下游。无奈之下,老校长向市委递交了辞职报告,当着众常委的面,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人若犯了罪,你们不要让他进监狱,就让他到衡水中学当校长吧”。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市委书记找我谈话,告诉我市委已经研究了,由你来担任衡水中学的校长。当时一下子就懵了,当时完全没有自信,压力可想而知。
到1995年,衡水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和综合办学水平,第一次在全地区十一个县重点中学当中拿了第一,到2001年,衡水中学的高考主要标志性指标,在全河北省拔得头筹,开始位居第一,至今已连续七年夺冠。2001年之后,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有三、四十名(今年35名)。到2002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大批地涌入衡水中学参观考察。后来,更被一些民间机构评为“全国十大名牌中学”。
衡水中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升学成绩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在很多人看来简直就是“一个教育的神话”。很多人问我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到底有什么绝招?我对他们讲,既没有绝招,也没有秘密,如果非要总结出一点什么的话,那就是陆游的一句诗里面讲的,“功夫在诗外”。陆放翁认为,要写出好诗,光懂得诗的格式和写诗的技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生活中去,在阅历上下功夫。即所谓 的“功夫在诗外”。很多学校抓升学率,往往采取的是直奔主题、短兵相接、死缠硬打的战术。而我的策略不是这样,我的策略是迂回到外围,从外围向核心逼近,最后取得完胜。
从1992——2004年,我在担任衡水中学校长期间,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曾经提出过一些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集中地体现了我的上述策略。这些理念,对于衡水中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天,我愿意利用这样一个场合,把其中的几点,讲出来,仅供大家讨论、批评。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东西是在一个半城半乡的地区发生的,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
个人的声音太微弱,集体的力量却能创造奇迹!
支持“罗吧”的朋友们,请随手点击一下网易博客广告吧,谢谢!
一、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我担任校长不久。所谓“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就是说,学校要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要筑起一道精神隔离墙,优化内部小环境,在学校里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
那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急剧转型,多元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受到了很大 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思想也出现了混乱,信仰迷失,责任感淡漠,一切向钱看,甚至有人外出兼课捞钱,热衷于做家教,还有的从事第二职业。社会的这些变迁、教师思想的混乱,严重地侵蚀了学校这块圣洁的领地,严重地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在一次学校内部的会议上提出:要把我们的学校建成精神特区。
(一)理念与思考
当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学校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学校应该是一个精神的领地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单元,她和工厂、农村这些社会单元不一样,她的功能是育人,因此,学校应该是一块净土,应该是一块精神的领地、圣洁的殿堂。在这里面工作、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职员,都应该思想纯、境界高,有理想,有追求,都应该抖掉身上的俗气,脱离开低级趣味。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否则,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校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办好一所学校,必须优化内部小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
因为,学校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任何一所学校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都必须首先营造一种氛围,营造一个“场”,都必须首先纯洁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思想,提升整个干部教师队伍的精神境界,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氛围,使每一位老师都 奋发向上,一门心思干事业。只有在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推动、互相竞争环境中,才能形成千帆竞发的态势;只有在一个优化了的学校小环境中,才能做到“一个也不能少”,从而避免“短板效应”。如果一个学校只是孤立地抓某一项工作、某几项工作,而不从优化学校小环境入手,恐怕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我去过一些地方,发现一些地方的教育局、一些学校为了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在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上,在培训教师方面,花了很多钱,想了很多办法,除了进行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之外,还从全国各地请了许多专家频繁的举办报告会,甚至把他们骨干教师派出去长期进修,总之是下了很大的力量,他们的思路没错,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但是,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专家也请了,但是,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还有,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每年都频繁的组织召开高考研讨会,精心的制订备考策略,但是高考成绩还是上不去。原因到底在哪里?其实原因就在于没有优化好自己的内部小环境,学校内部没有形成奋发进取,人人争先的环境氛围。在一个学校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氛围,教师就感觉不到来自外部环境的激励和压力,就难以调动起进取心和内驱力,他的业务水平、学校的高考成绩就不可能有大的提高。
所以,办学校首先要办出一种氛围,氛围无价,学校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每一个人的进步,直接影响学校的工作效能和教育质量。
3、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养育全体教职工的精神追求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老人家始终相信,精神会变物质,而且他认为,精神一旦转化为物质,其能量是巨大的。中国革命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在革命的年代,一批批革命党人、仁人志士,置生死于度外,视牺牲为光荣,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卓绝,坚韧不拔,靠的就是一种信仰,靠的就是一种精神。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个人如果有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他就会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整个生命体的全部免疫力都会为他工作。
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而奉献的事业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异乎常人的精神追求。因此,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就必须让全校的教职员工向往高尚的东西,就必须净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心灵,就必须养育广大干部、教师的精神追求,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使每一个教师的整个生活都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充满活力。
4、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也是升学率
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的一句话:“教师除了丰富的学识、引人入胜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他要有正直刚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力量。没有好的品质、觉悟、作风,是不能保证教育效果的。” 另一位教育界的大师也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这些内在的品质,会非常真实的、一览无余的呈现并暴露在学生面前,虽然这种东西常常处在教师的教育意识之外,但它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潜在的、深刻的。
事实上,每天教师一走上讲台,都会立刻处在学生眼光的交叉火力点之下,你这个教师外表、谈吐如何,气质、境界怎样,你这个教师是不是称职,有没有水平,教书对你来说是职业还是事业,是责任还是兴趣,学生看得一清二楚。现在的中学生精灵得很啊,如果他感觉你这个老师正直、高尚,热爱自己的事业,责任感强,他就佩服你、崇拜你。同样的话,你说出来,他愿意听,同样的课,你来讲,他就愿意学,从而产生很强的教育力。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如果一个老师虚伪、自私.俗气,充满了低级趣味,没有事业心,就得不到学生最起码的尊重,这样的老师讲出来的话,学生会从心眼里打上一个问号,这样的老师讲的课再好,学生也会听着不舒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这种人格的魅力、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本身就是教育质量,本身就是升学率。
我曾长期在学校一线工作,大学一毕业就开始当老师,后来做了两届班主任,和学生接触较多,再后来由班主任直接做到了学校总支副书记,也是负责学生工作。记得当年在学生中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是,学生心目中最敬佩的老师,设计了若干个选项,任由学生选择。这次问卷的结果显示:中学生敬佩一个老师,首先看的不是他的知识是否渊博,也不是看他的演讲口才如何,仪表如何,而是首 先看他的精神境界,看他的人品、人格。这次问卷改变了我以前的认识,同时也告诉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人品、情操是处在教学过程最前沿的,在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最本质的恐怕还是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为。
衡水中学当年有一位语文教师,非常有才华,仪表堂堂,课讲得很好,文笔也属于一流,很会写文章,还写一手好字,他的书法作品经常在国际上获奖。从东北调来不久,很快就成了学校里令人刮目的名星教师,但这位教师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孤傲、自私,和学生在感情上很隔膜,按他本人的教学水平和天资,他的教学成绩完全可以超过同学科任何一位老师,但是,每次考试成绩统计结果出来以后,他所任课的班级总是排在后面,自己也很苦恼,最后选择了调离。
衡水中学还有一位老师,也是教语文的,学历并不高,业务能力也一般,但人品很好,很有人格魅力,很受学生欢迎,他的身边常常聚拢着一群学生,学生有什么高兴的事、烦恼的事,都愿意向他们诉说,把他当作朋友,所以每次考试成绩,他都出人意料的高出别人。
结合自己在教学管理中多年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我渐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教师的职业态度、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也就是说,教师的人格即能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对教师教书的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通过各种 看不见、摸不着的途径渗透、融会到教学活动中,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和品位。
为了便于表述我的上述观点,在一次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我借助了一个函数式,这个函数式叫做:Y=KX。后来被媒体称作“一个教育的函数式”。这个函数式里边的Y是因变量,表示教师的教育力、教育效果,K是系数,表示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人格修为,X是自变量,表示教师的教学技能、业务能力。通过这个函数式,可以让人们明了一个道理: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决定他的教学效果,一个教师的人格力量越强,教学质量就会越高,反之,教学成绩就会下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要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的特区。也就是说,即使从提高升学率的角度,学校也应该提升老师的精神境界,养育老师的精神追求。
5、建设精神特区,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
古人讲,人之初,性本善。讲得太好了。在中学生身上,还保留着很多的童真、还保留很多原始的自然情感:比如怜悯、同情,天真无邪,愤世嫉俗,善良诚实的一面,非功利的一面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原生命形态里的美好品质,都是出于生物人的一种本能,很多还没有受到污染。而这些东西在我们很多成年人身上已经很淡了,在这一点上,成年人应该向孩子学习。孩子们这些美好的精神品质现在已经是稀有资源了,弥足珍贵啊!国家通过颁布法令,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那些稀有的自然资源,那么我们学校也应该创建精 神特区,去保护这些稀有的精神资源。不仅要保护,要呵护,而且要给她阳光,要给她雨露,要让她茁壮的生长。我们任何人都无权破坏她的生长常态,我们任何人都不能用功利主义的东西去伤害这些纯洁的、天然的、美好的品质;我们有责任为青少年美好品质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里工作的每一个人,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还是工人,还是职员,思想境界要高,要有事业心,正直,向上,向善,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们这些稀有的资源、美好的品质保护下来,所以我们要创建精神特区。
事实上,现在许多中学生心境不好,他们时常感到孤独、苦闷、压抑、烦躁,对社会看不惯,对周围的一切看不惯,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灰色调,好像这个世界都是错的,只有他自己是对的,你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在哪些地方伤害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心中的灰色到底是来自什么地方?你也根本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去割腕、跳楼?即使是那些在表面上看来很安分的孩子,只要你一翻开他们的日记本,肯定也会大吃一惊。
在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上,我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老师不了解学生。”立刻遭到围攻。因为参加会议的都是老师、班主任。他们说,“我们天天和学生在一起,怎么能说我们不了解学生呢?”“好了,我问你,中学生对人生、对社会有什么看法?中学生在交友、处世、情感生活方面有哪些困惑?中学生在精神生活方面需要我们给予哪些帮助?”大家一时回答不上来。我们的很多老师,真的不了解学生,他们常常把学生成绩的下降归结为贪玩,“又打游戏机去了”,“为 什么不好好用功”,错了!孩子们的主观世界里存在问题啊!有一次,我到宿舍去看一看,一个学生躺在床上面朝天花板,一个人呆在宿舍,见我进到屋里,就从床上下来,对我说,“老师,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我一听这样的问题,非常严重啊,活着都没有意思了,你想他还能学习得下去吗?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种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因为他已经们有心思学习下去了,成绩怎么能够提高?
中学生怎么是这个样子?我们很多成年人不懂。实际上,孩子们有着天真、纯洁的品质,他们对人生、社会有着美好的向往、美好的憧憬。每个孩子都跳动着一颗正直的、善良的心,都向往高尚的生活。但是他们毕竟涉世未深,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腐败污浊的风气,他们充满了困惑和疑问,这人都怎么了?怎么都成这个样子呢?自己无法理解,又找不到答案。于是对整个人生、整个社会就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看法,理解不了,解脱不了,所以压抑、苦闷、烦躁。“太没意思了”,“不想活下去了”。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应该了解这些情况,把学生从这种状态里解脱出来。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不良心境呢?只有把学校建成精神特区,让他们看到身边的人都是高尚的人、品行高洁的人,才能改变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建设精神特区的一个思考。
(二)实践与要求 1996年提出创建精神特区的时候,同时也提出了建设精神特区所要达到的四个初级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人文环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充满激情的工作学习状态。在这之后,围绕目标,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引领。
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教师的精神追求。
领导班子是学校统帅部,但它不可能像战争年代指挥打仗那样,令下如山倒。因为,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权力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而非权力影响力常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知识分子有自己的专业特长,他们常常把靠本事吃饭挂在嘴边上。在某些情况下,权力对他们还是奈何不得,他要出工不出力,你还拿他没办法。
因此,学校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从大局出发,以事业为重,为师生着想,对未来负责。必须做到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严以律己,埋头苦干,胸怀坦荡、五湖四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1995年初,衡水中学建成了第一期教师住宅楼,分楼之际,积分排名在前的几个校级干部纷纷作出表率,把最好的楼层、最好的位置让给一线骨干老师先挑,这件事很快在校园里传为了佳话,而且影响到校外。在以后的几年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重量级荣誉,领导干部一个指标都不占,全部授于一线教师。当时的一个口号叫做:要荣誉不要职务,要职务不要荣誉嘛。每年高考完后发奖金,领导干部分文不取。校长平时的奖金只拿全体教师的平均数。另外,我还一直坚持自己的“三不主义”:即小恩小惠从来不给,封官许愿从来不干,拉拉扯扯从来不搞。
②、拒绝利的诱惑,让教职工远离铜臭。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先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然后才是参与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当前面的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人自然就会追求后面的一种需要。我的理解,奖金这种东西最多只是满足教师的较低层次的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而这些低层次的需要对于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的优质高中校的老师来讲,已基本满足了。之后,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要靠的应是精神奖励,如赏识、肯定、荣誉、事业等等。因此在创建精神特区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工作上做出成绩的老师主要是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而物质上的奖励尽量淡化,不在奖金上做文章。第一,衡水中学在布置任何一项任务的时候,从不许愿给老师多少报酬和奖励,但事后也不亏待大家。第二,在发放奖金问题上,衡水中学常有出乎意料的举措,而且奖金数额差距很小,不鼓励多劳多得。第三,在制订奖励方案(如高三)时,往往采取的是模糊战术,设计了很多条目,很多术语,常人看不懂,就像计算机里出现了乱码,但是很科学。久而久之,老师就不再关注奖金,而是一门心思搞业务了。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有个思维盲点,以为金钱、物质奖励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灵丹妙药,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真正优秀的教师都不是重赏出来。正像鲁迅说过的,我们很多优秀的老师“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们的敬业靠的是一种奉献精神,靠的是一种责任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必须依靠师德来完成,如果一个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无论怎样的物质刺激,都不可能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另一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一线上的优秀老师都是安贫乐道,虽收入低微,但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我参加过一个县级中学的表彰会,在学生雷鸣般的掌声下,老师们一个个鱼贯而行,登上主席台,接受校长发给的、标明钱数的红包。每位老师接过红包后还要向校长鞠躬致谢。对这种上台领赏做法,我实在是不敢恭维,这种做法有损教师在学生中的的形象,有损教师的尊严。
为让教师远离铜臭的诱惑,学校还向老师提出了三项要求:第一、放弃在课外从事的任何经营活动;第二、告别外出兼课;第三、老师不准搞有偿家教。一经发现马上谈话,令其立即停止。自古以来,教师都属清流,吃皇粮,发不了财,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决定了的。如果你要发财就不要当老师。
建设精神特区,绝不是建设精神“乌托邦”,让教师远离铜臭,也绝不是让教师做现代的“清教徒”、“苦行僧”。而是相反,千方百计的 提高教师的福利、津贴,竭尽所能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让全校教师的腰包都鼓起来,共同富裕,而不是让学校的一部分教师先富起来,特别是不能让那些搞有偿家教、外出兼课的教师先富起来。
③、拒绝庸俗,抖掉身上的俗气。学校规定,学校领导之间、校领导和一般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一般情况下,都不得相互请客吃酒,不搞拉拉扯扯。所有教职员工都不许搓麻打牌。远离庸俗之风,追求高尚生活。
④、让教师远离社会不正之风,坚守道德底线。第一、不准教师集体接受家长宴请(三人一起即为集体吃请),一经发现,必定要有个说法。第二、不准利用自己掌握的教学资源讨好权势家长,以教谋私,在学生座位安排、课堂提问等方面,对强势家庭的孩子做出倾斜,学校是不允许的。第三、不准接受学生的贺礼,以防师生关系变味(新年、教师节,学生送点礼物,不允许。如果非要表达学生一份心意的话,那么全班一起送,加在一起的价值不能超过两元钱)。按道理讲,节日的时候,学生通过适当的方式,向老师表示感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本来很正常的师生之间表达感情的礼尚往来,却越来越多地沾染上了铜臭的味道,由开始送一些手工作品,发展到送给老师贵重的物品,学校不能不管。第四、不准接受家长贵重物品的馈赠,因为这些都会影响教师的形象。⑤、净化校内人际关系。提倡“同事之交淡如水”,努力使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人际关系简单化、纯洁化。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摆脱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困扰,才能在业务上专心,工作上用心,事业上尽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否则,老师的精力就会流失在人际之间无谓的争斗上。为此,学校领导向青年教师公开承诺: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不用分心考虑和学校领导搞好关系,也不用分心考虑和同事搞好关系,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纯洁、非常简单,工作干好了,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领导的认同。新毕业的青年教师也不用自己去考虑奖金问题、职称问题、房子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由领导来考虑,工作干好了,什么都少不了。
⑥、大力培育教师的教育情怀。持续不断地向老师们介绍一些教育人物的生平和感人事迹。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其一生不求功名利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当年放弃了北洋政府请他做教育部长的官位,立志不去做官,也不去发财,而要到农村去从事平民教育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劳苦大众;还有建国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一批城市青年离开繁华的都市,志愿到贫困、边远的地区教书,一干就是一辈子。通过这些感人事迹,去影响学校的广大教师,培育他们的教育情怀。让他们在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时期,守住心灵的宁静,抵御外界的诱惑,一门心思做好本职工作。
⑦、让教师心中永远有追求。在全校上下大力提倡的四种精神:奉献的精神,进取的精神,求实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要求教师做到:忠诚、奉献,正直、向上,事业为先,爱生如子。强调树立四种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团队意识、标杆意识。
(三)“特区”里的变化
想当年,一帮志同道合者,为了办好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简直就像宗教徒般的狂热工作,不知疲倦,忘寝、忘食、忘忧、忘家,甚至忘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那时候,校长和教师之间完全没有距离,经常不约而同地聚在单身教师的宿舍交谈,话题总是围绕学校和教育,从不涉及个人琐事,大家都非常兴奋。有一次竟忘了时间,不知不觉地谈到了凌晨两点,才各自回家休息。
就这样,校园风气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劲头越来越足。在那些年里,几乎每天晚上教师备课楼里都灯火通明,晚上10点半以后,学校领导要亲自“命令”老师们回宿舍休息。学校每一次成绩检测之后,教师们都是连夜评卷,试卷不过夜已经成为习惯。为了把试卷阅完,往往到了凌晨
一、两点钟老师们才回家去。其实学校并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老师们完全是自觉的,因为第二天就可以将考试情况拿到课堂上去讲评了,就可以及时地反馈了。我们到山东的潍坊一些学校青州、安丘去学习听课,什么时候出发,下午六点出发。路上用饭,到了那里,住下宾馆就是半夜12点,1000华里呀!第二天,八点以前要赶到学校向人家 学习。中午,稍事休息,马上往回赶,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已经赶回了学校。一路上有很多景点,可以玩一玩,看一看,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就这样,千里赴外学习,一天解决问题。到邯郸去学习,单程400华里,而我们只用半天的时间。怎么计算的?下午,下了班,6点以后出发,到了邯郸,住下宾馆。第二天上午,准时去听课、去学习。中午11点以前,准时出发返回,路上用餐,赶回衡中是下午两点,而这正好是上班时间,老师们又开始上班了。
前年,山东一个城市,他们让我过去讲一讲。下了火车到宾馆的时候,他们的教育局长对我说,“讲讲你们中层干部的情况”,我说,“我的中层干部有11个”,他不相信啊,我说,“中层干部就是11个,我这些中层干部都是非常优秀的、非常出色的,而且我要讲,11个中层干部没有哪一个是向我要官才提拔上来的,从没有任何一个人通过任何一种方式向我提出来,直接的间接的都没有”。他们觉得教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对名利这些东西看得很淡。我当校长12年当中,从没有一个老师因为奖金问题找过我。2003年,有一位从大学走到工作岗位刚刚一个月的年轻教师,找到了我的办公室说,“校长,太不公平了,你看和我一块来的某某,他的工作量比我轻,他的奖金比我还多,一分劳动,一分收获,这太不公平了”。我说,“你坐下,非常感谢你指出了我工作上的一个失误。你的工作量那么大,怎么能比工作量小的奖金少呢,这是我一个很大的失误。但是,我也要告诉你,„一分劳动,一分收获‟,在衡中目前阶段实现不了,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若干年以后才能够实现,让我 们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吧!”第二天,这位年轻教师通过内线打来电话说,“校长,真是不好意思。”当时我就告诉他,“你是我当校长11年来,第一个因为奖金找过我的人。”年轻人觉得很不好意思啊!唐山一中专门到衡水中学考察奖金发放,记得是冬季12月份。唐山一中几个月没发奖金了,方案教代会通不过。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的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多人都非常强烈的要求当班主任。有个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以后,学校不同意,他却是三番五次地找,没办法学样只好同意了。他的家距离学校有15分钟的路程,不符合学校当班主任的要求。但是,自从他当了班主任以后,我发现这个老师吃学生食堂,住集体宿舍,一周才回家一次,这怎么能行啊?家里有爱人,有孩子,家务也不能不管啊。为此,我找他谈话,一周的时间中间必须再回去一次,星期二也行,星期三也可以,要不然你就不要再继续担任班主任了。第二天,他的爱人把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说“李校长,太感谢你了!但是你放心,我们的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我们全家全力支持他在学校的工作,他要混出个人样来,家务我全包了”。我们的一个女老师,大学毕业以后教高一,带着一个班,一直到上高三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她为了带自己已经适应了的原来的班级,为了继续把自己的学生带到高三毕业,她经过和家人商量,实行了人工流产,把孩子做掉了。这对于一个第一次怀孕的27岁的女性来讲,是多么艰难的一个选择啊!后来,学校知道了这件事情,提出批评时已经晚了。像这样的例子,在衡中不是一个,后来我们发现有三个人。学校有这么好的一支教师队伍,我们当校长的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抛弃呢?
太多感人的故事激励着教师,也激励着学校领导。衡水中学经过数年创建精神特区的实践,在每个人的心中隆起了一片崇高的精神极地,极大的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思想境界,养育了广大教师的精神追求,为教师队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学校的快速发展搭建了一个精神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二篇:衡水中学一位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衡水中学一位班主任的管理经验
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作为班主任就是要做好跟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服务和引领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五个零”: 苦干+没思路=0; 开会+没要求=0; 能力+没超长付出=0; 制度+没落实=0; 走动+没发现问题=0。
加号前面的是班主任的付出,加号后面的是班主任未做到位的地方,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但由于没做到点上,因此结果也只能是等号后面的“0”了。所以,从这几点上我们可以得到,要想做到有效管理,我们要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
一、认真抓好开学初工作
准备好跟学生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备好第一堂班会课,尽快记住每名学生的姓名,民主产生第一届新班委,师生家长共同制定班级成长计划,只有在初期明确班级目标,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培养一届能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班级学生干部是班主任老师的左膀右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充分利用班级的人力资源。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班主任可能已经不能够在现在这个强调科学管理的时代活跃下去了,解放班主任不等于解脱班主任,只是将班主任放到了一个更高的管理层次上。
班级管理工作也必须细化,将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分工,专人专管。而且针对各项工作分别对相应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使得每个班干部都能独立自主的开展自己的工作,让班级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其次,这也是新时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上了,而更加看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沟通、交际、管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也要具备勇于竞争的意识。
处处都有竞争,只不过需要我们班主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四、用爱撑起学生的一片天空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依赖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协调关系。平常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 意的表扬,在学生稚嫩的心田上都犹如一缕阳光。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把这种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班主任的爱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送与学生。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聊天时一个会心的笑,都会给与学生无限的温暖。
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需要我们沟通、服务和引领。只有时刻把学生放心上,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才能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
第三篇:衡水中学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
衡水中学一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你必须要看!
班主任工作的五个零
管理理念: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作为班主任就是要做好跟同学们之间的沟通、服务和引领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五个零”: 苦干+没思路=0; 开会+没要求=0;
能力+没超长付出=0; 制度+没落实=0;
走动+没发现问题=0。
加号前面的是班主任的付出,加号后面的是班主任未做到位的地方,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但由于没做到点上,因此结果也只能是等号后面的“0”了。
所以,从这几点上我们可以得到,要想做到有效管理,我们要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
认真抓好开学初工作
准备好跟学生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备好第一堂班会课,尽快记住每名学生的姓名,民主产生第一届新班委,师生家长共同制定班级成长计划。
只有在初期明确班级目标,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培养一届能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班级学生干部是班主任老师的左膀右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充分利用班级的人力资源。
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班主任可能已经不能够在现在这个强调科学管理的时代活跃下去了,解放班主任不等于解脱班主任,只是将班主任放到了一个更高的管理层次上。
班级管理工作也必须细化,将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分工,专人专管。而且针对各项工作分别对相应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使得每个班干部都能独立自主的开展自己的工作,让班级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其次,这也是新时期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现在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上了,而更加看重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沟通、交际、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的意识
现代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也要具备勇于竞争的意识。处处都有竞争,只不过需要我们班主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用爱撑起学生的一片天空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依赖的心理与情感上的协调关系。平常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在学生稚嫩的心田上都犹如一缕阳光。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把这种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班主任的爱是无限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送与学生。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作业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聊天时一个会心的笑,都会给与学生无限的温暖。
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需要我们沟通、服务和引领。只有时刻把学生放心上,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才能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
第四篇:中学校长谈教学与安全管理经验c
强化学校管理,实现质量安全双赢
——中学校长谈教学与安全管理经验
由于我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确保校园安全这两个核心目标开展工作。才使我校教学质量植、自2008年以来,连续六年位居全县前四名,安全无事故。
2008至2009学年,我校获得了县局单项考核第三名、综合考核第五名的好成绩;2010至2011学年我校中考参考率、录取率、优秀率三项均居全县第三位,为千中输送的优秀学生在基层中学位居第二位;2010至2011学年教育系统综合考核中,我校居全县第四位。中考各科平均分均居全县前五位。2011至2012年第一学期全县统测抽考七年级数学获第一名,八年级英语获第二名;第二学期期中统测抽考中,七年级语文成绩位居全县第四名,中考第四名。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全县统测,我校九年级化学、英语、数学分别居全县第一、第二和第三。2011年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文明校园”、2009年荣获县局“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单位”、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授予“县级文明标兵单位”;2012年4月被县局授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招生先进单位”。远程教育工作多次受到市、县电教中心通报表彰。
一,积极工作,创造条件,开拓进取。
1,激活内部活力,,全面论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认真分析校情、学情、教情,理顺思路,首先全力以赴抓好中考。
学校领导深入教学,包抓毕业班,亲自督促检查学生学习,参与毕业班的监考,阅卷及成绩分析,多次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法,每年都为科任教师购买大量的教学用书,开阔教学视野,学习先进经验,鼓励教师发奋努力工作,大幅度提高毕业班教师的奖励标准和福利待遇;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腾出自己的房子住在值班室,让学优生住,并为他们免除各项费用,提供学习方便
2,从提高教师基本功做起,为青年教师提供业务进修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与条件,帮助他们制定进修计划,促使他们尽快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在管理上重视人文关怀,在培养上加强业务进修和教学研讨,为他们创造学习、提高的平台。
3,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曾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级新课改示范、观摩课十多次,与凤翔县石家营中学等名校进行长期的业务研讨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充实自己,从而使一批上进心强,工作责任心好,乐于奉献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 加强教学制度建设,做到精细化管理
严谨务实的管理举措是实施高效办学的核心。只有学校管理精细,办学目标才能较好的实现。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重新修订了《柿沟中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每个制度都为教育教学服务。实行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建立完备的跟踪评价档案,引入竞争机制。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检查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核、听课、教学反思、教学计划总结,相关记录等内容,在管理上围绕质量这个中心实行双线管理,使管理者、被管理者结成利益共同体,有效的保证了制度的实施。
1,抓实过程,确保实效,严把四道关。一是严把课堂教学关,突出一个“细”字。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教学三维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适当,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流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利用直观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务处细致检查教案,学校领导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负责任的现象。二是严把作业批改关,突出一个“实”字。要求老师作业批改要精细,评讲要及时准确、到位,坚持“有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懂”的十六字方针。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采取动态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由教务处随时进行作业教案抽查,表扬先进,督促落后,查漏补缺;检查结果在例会上通报,并张榜公布。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又保证了教学实效。三是严把辅导关,突出一个“新”字。教师教学要抓两头促中间,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实现培优与帮困并重,既要培养学优生,又实行教师包教学困生,实现了大面积提高质量。四是严把质量分析关,突出一个“严”字。在组织月考、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及时组织各教研组进行认真的质量分析,对教学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奖勤罚懒,向管理要质量。由于教学
目标任务与经济利益挂钩,激励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教研,制约了懒散的不求上进的行为。
2、抓好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学校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工作进行目标量化考核,各班都将学生管理落实到人,从日常行为规范,学风培养及学生人数巩固率都有具体要求,班级积分与物质奖励挂钩。学校大幅度提高和及时兑现班主任津贴,为他们每人订报纸、教学类刊物各一份,对工作有特色,成绩突出的另加物质奖励,激励了工作积极性。工作上要求班主任必须每天坚持三上楼两查宿,每周对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对评选出的优秀班级和班主任都予以奖励,班主任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坚持经常性的家校联系,认真听取学生家长意见,深刻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措施,这样既增强了竞争活力。又保证了班风正,学风浓。
3、抓好住宿生的学习与管理。我校学生居住分散,距校较远,住宿人数多,抓好住宿生学习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两名教师分别住在学生宿舍楼,强化了管理。对住宿生安排了详尽的晚自习辅导表,充分利用了这部分学生集中管理的优势,加强学习辅导。特别是要求毕业班学生全部住宿。我们将学优生,差生分别安排,集中住宿,分层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教师包教促学措施,签订包教责任书,保证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质量提高。
校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风不立,学风不树;教风不端,学风不正。在校风,学风建设中我们要求做到“严、实、活”。“严”,即要求师生工作、学习要有严谨的作风,检查结果不图形式、搞花架子,求实效。管理过程做到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措施,“实”是指教学上要有老实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和扎实的基础;“活”则是在生活和教研活动中要具有活跃的思想,活泼的气氛和灵活的方法。由于工作紧张而有序,要求严格而管理民主,几年来培养了一批乐于教书育人的骨干教师队伍,他们长期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为提高教学质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在学风建设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①抓学生晨读,规定寄宿生早上6:00-6:30自主晨读,由值周老师、班主任检查,领导抽查。走读生在家里晨读,由家长督促落实。②抓阅读习惯的培养,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学校花费千余元购买各类杂志刊物600余本,建立阅览室和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坚持每月开放两次,阅览室每周开放一次制度,定期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视野,③学校加大了学优生、三好学生的奖励面和奖励标准,每学期都要拿出5000余元给学生进行奖励。对中考成绩居于全县前200名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在其所在村组放映电影,发贺信公开表彰,激励了其他学生的上进心。为七、八年级学优生每人每学期订价值100多元的学习报一套,给三好学生每人奖励数十元的学习工具书一套。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风转变,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落实“四个到位”,建设平安校园。
学校安全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我校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以落实“四个到位”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工作,确保学校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与教育安全,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一是认识到位。在工作安排上,将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在办学目标上,将打造平安校园作为促进教学的重中之重,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予未然。二是,管理到位。学校成立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各类制度、预案、进行了模拟演练。在安全管理上,突出了全面管理、全员参与,学校与政教处、教务处等部室及全体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校长与班主任、班主任与每位学生分别签订安全责任书,给学生家长发《告家长书》240份;与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学生接送协议,落实了安全措施。三是教育到位。安全工作最大的成功在于平安无事。要做到平安,教育是关键。学校将安全教育提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为生命成长奠基。聘请法制安全副校长,开设安全教育课,做到课时、课表、人员、教案四落实,通过校会、班会、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火、防震、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四是措施到位,坚持对学校每个角落进行地毯式的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教室的门窗、学校围墙、电路的布置、学校重点部位(电
脑室,实验室,运动场,多媒体教室、体育器材、风扇)等定期检查,对较旧的电气设备、电线、灭火设施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安全巡逻,安全护校,及时到岗认真巡岗。课间安排巡查人员,每个楼层一个老师;重点时段与重点场地安排人员有效监控。配备宿舍管理员2名住在学生宿舍楼,在校门口公路边设置限速标志牌。实行严格门禁制度。投入资金5000元,建活动板房12平方米,更换了防盗报警设施,购置防暴钢叉、钢圈各2个,防暴木棍6根,装配监控探头4个,红外线报警装置1台,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全程监控,确保了学校安全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但成绩只能属于过去,我校的发展还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会把握机遇,团结一心,共同奋进,认真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不断开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第五篇:听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报告有感
听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报告有感
王崇艳
衡水中学是高中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先进的办学理念,骄人的高考成绩,激情燃烧的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措施,是他的名字在教育界如雷贯耳。十月二十号上午我有幸聆听了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老师的报告构“建和谐班级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我试着把他的报告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总结下来,以对照自己、反思自己,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