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实践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入。
二、强化调研评估,促进合作交流
通过汇报课例、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要求教师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促进合作。
三、在课题的研究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此,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典型课例、心得体会交流。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作考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行动研究法:对小组合作中值得探讨的事项,如小组如何分工、组间交流方式等,课题组成员在个体的研究实施后,再进行交流与实践,在行动中验证。
五、研究的策略
1、改变以往选取实验班及确定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形式,在校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班级、学生作为实践对象,边运用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而进行扩展,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校学科教师为研究者,逐步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课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立足课堂,把每一次的合作课堂都作为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提炼。
3、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挖掘资源,让学生在愉悦的合作活动中体悟合作的价值,增强其合作的主动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合作心态,掌握合作技能。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结合我校实践,谈谈我们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产生需要合作学习的欲望,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李亚杰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就是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的探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教师教授学生新知识的时候,都是自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些什么,要掌握些什么。而这节课不是李老师自己说,他是让学生说,问他们想学些什么?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把各组的意见综合起来,形成班级的综合意见。学生们经过讨论达成了一致。他们都想了解以下四点:
1、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学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怎样去写百分数?
4、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来,学习目标明确了,教师知道怎样去上好这节课了,学生呢?因为老师是引领自己去探讨自己想要学到的东西,所以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
2、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王桂玉老师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3、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为不是什么学习的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就成了画蛇添足。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如当学生对探究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但仅凭个人操作无法完成的时候;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思考,探索有困难的时候;解决一个问题,方法多样的时候;完成一件事答案多样性的时候;回答一个问题,回答不全面或者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些都是值得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时机,教师如果正确地把握住了这些时机,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有效的。在张春杰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堂课,当我、她要求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1/4,学生折的方法不一样,种数不一样多时,她就把学生分成4个一组,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再由各组向班级汇报,班级共享成果,这节课中既有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又有师生间的合作学习,合作都是选择在学生需要合作的时候进行。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既引进了良性的竞争机制,又达到了成果共享的目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
良好的合作行为既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教学目标。合作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交流,每个学生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论自己的见解,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也要乐于回答别人不懂你懂的问题。这也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敢于求助,乐于帮助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集体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但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建议和接纳行为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养成良好的建议和接纳习惯。以上这些良好的合作行为需要教师对学生悉心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与方法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讨,合作学习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但不管是怎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是有效的、实效的,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
5、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6、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7、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例如:王桂玉老师在教学《9加几》时,当“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她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她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通过半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生生间、师生间的真诚友谊、积极互动,使校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充满人文情怀。同时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学生层面上,良好的合作意识已经形成,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健康的情感态度,掌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均得到提高。他们在合作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在合作中张扬个性,凝聚了内力,学会了合作。总之,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实验的研究,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要通过研究,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我校特色的、高效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新模式,既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又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二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婺源县教研室 江新华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与探究)之一的合作学习,已逐渐被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引入英语课堂。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给英语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而且培养了学生集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发展了学生的交际与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一、对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认识
美国教育界名士乔依斯和韦尔在《当代西方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教学,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教学设施等组成的环境”。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
1、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所谓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原有基础提出来。其次,学习方法自我选择。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的自由选择空间。第三、学习过程自我调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第四、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改变传统教学中复习巩固大多是教师简单复述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做法,把学习结果反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述所学句型。这种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学生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3、探究学习的条件。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要有探究的欲望,探究要有问题空间,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二、慎重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1、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既将男生和女生、学习较好的和有困难的、性
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可以采用按座位就近组合或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每组4—6人为宜。每周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小组中活动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而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的,人人机会均等。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以便更好地合作完成任务。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
3、明确任务: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相对个别学习,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优势互补,促使个体的社会化,也有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提出记几个词汇或朗读一段文章这样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教师必须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以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一课为例,笔者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以make a survey 这一任务让学生四人一组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完成表格: People Age Birthday _______’s father_______’s mother_______’s brother_______’s sister„„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表格的信息,共同完成本组的汇报内容,最后让本组本周的汇报员代表该组向全班进行发言。因为,该任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小组合作,实践证明,这样的小组合作有真实的意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用心照顾合作学习中的“弱势群体”。这里所说的“弱势群体”指的是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障碍的学生,即学习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跟其他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想法,也希望别人能聆听他们的见解。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学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除了关注学优生的成长之外,也要激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笔者把帮助学困生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比如:笔者发现性格内向的学困生John不大愿意跟组内成员交流与合作,经细心观察,发现该生与别组的Mike同学相处非常融洽,为了不影响该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笔者借调整组员的机会,把他安排在热心而且具有一定耐心的Mike 那组,并私底下要求Mike以“一帮一”的形式帮助John。自此,该生的笑容灿烂了,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高涨了,成绩也慢慢地进步了。在小组活动中,笔者还特别要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能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尤其让学习困难生能有所表现。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评价方面也给予他们一定的照顾,如:特意设置“最佳突破奖”来鼓励那些在合作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学困生,让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营造宽松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成功乃成功之母”,从而增强合作学习的乐趣。
另外,教师还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成效。
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以评价促发展,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应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否则,在评价过程中将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当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要根据合作内容上的差异,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探索,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定会得到提高,从而为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做出贡献。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
2、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3、合作学习的科学指导和有效规程。
4、小组合作的资源共享与能力提高。
5、解决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总结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不同,时机不同,是面对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新挑战的情况下,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本课题研究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性、与时共进性,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学科上的运用和实践的观点。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上,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以多种形式呈现,有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实用性价值。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周围的同行中也有众多的研究者,我们可以博采众长,使课题设计日臻完善。
2、我校是山东省电化示范学校,教师人手一机,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学校并建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提供了网上阅读资源平台。
3、我校教科研风气浓厚,前一阶段完成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研究、“创新写作教学实验与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结题,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研究经验。为新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资源,相信能发挥整体效应,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4、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教育研究工作,从多方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些,都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实的保障。
四、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 ①、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年段学科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②、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③、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具体学科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校园网络,积累学习资料。
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生真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
4、研究过程设计
㈠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2月)
(1)进行课题论证。(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座谈。(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4)撰写课题方案 ㈡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7年12月)
(1)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2)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做好观察记录。(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控制
㈢汇总阶段:(2018年1月-2018年2月)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3)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1)文献资料法(2)行动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2)争取专家学者的指导。
7、预期研究成果
⑴、系列活动方案及有关研究过程的资料。⑵、课题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⑶、反映研究成果的师生作品、奖状证书、照片等。⑷现场展示活动:学生才艺展示、综合活动观摩。
2017/01/03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艳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实践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语文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入。
二、强化调研评估,促进合作交流
通过汇报课例、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要求教师汲取经验教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促进合作。
三、在课题的研究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此,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典型课例、心得体会交流。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作考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析。
行动研究法:对小组合作中值得探讨的事项,如小组如何分工、组间交流方式等,课题组成员在个体的研究实施后,再进行交流与实践,在行动中验证。
五、研究的策略
1、改变以往选取实验班及确定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形式,在校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班级、学生作为实践对象,边运用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而进行扩展,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校学科教师为研究者,逐步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课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立足课堂,把每一次的合作课堂都作为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提炼。
3、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挖掘资源,让学生在愉悦的合作活动中体悟合作的价值,增强其合作的主动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合作心态,掌握合作技能。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结合我校实践,谈谈我们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产生需要合作学习的欲望,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为不是什么学习的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就成了画蛇添足。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如当学生对探究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但仅凭个人操作无法完成的时候;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思考,探索有困难的时候;解决一个问题,方法多样的时候;完成一件事答案多样性的时候;回答一个问题,回答不全面或者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些都是值得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时机,教师如果正确地把握住了这些时机,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有效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
良好的合作行为既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教学目标。合作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交流,每个学生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论自己的见解,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时也要乐于回答别人不懂你懂的问题。这也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和敢于求助,乐于帮助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集体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但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建议和接纳行为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养成良好的建议和接纳习惯。以上这些良好的合作行为需要教师对学生悉心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与方法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讨,合作学习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但不管是怎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是有效的、实效的,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
4、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5、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6、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通过半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生生间、师生间的真诚友谊、积极互动,使校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充满人文情怀。同时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学生层面上,良好的合作意识已经形成,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健康的情感态度,掌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均得到提高。他们在合作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在合作中张扬个性,凝聚了内力,学会了合作。
总之,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实验的研究,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要通过研究,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我校特色的、高效的中学语文合作学习新模式,既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又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艳讲解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总结
课题自开题以来, 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中 去, 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加深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理解, 实验教师借助常 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中学语文小组合作 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 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需要学习。为了小组 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与实践不流于形式, 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 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 常召集语文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 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入。
二、强化调研评估,促进合作交流
通过汇报课例、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 研究的实施, 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要求教师汲取经验教训, 总结得失, 进行反思,促进合作。
三、在课题的研究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形成科研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此, 课题组成员定期进行典型课例、心得体会交流。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深入课堂,对案例中的小组合作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 性作考察,特别是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及教师参与调控的力度作定量与定性的分 析。
行动研究法:对小组合作中值得探讨的事项, 如小组如何分工、组间交流方 式等,课题组成员在个体的研究实施后,再进行交流与实践,在行动中验证。
五、研究的策略
1、改变以往选取实验班及确定实验教师开展研究的形式,在校内有针对性 地选择一些班级、学生作为实践对象,边运用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在此基础 上,进而进行扩展,把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校学科教师为研究者,逐步掌 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2、课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主阵地。在课题的实施中,我们立足课堂,把每 一次的合作课堂都作为研究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提炼。
3、把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挖掘资源,让学生在愉悦的合作活动中体悟合 作的价值,增强其合作的主动性,使之具有良好的合作心态,掌握合作技能。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结合我校实践, 谈谈我们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中几条比较 重要的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 互相启发, 达到优势互补, 解决个体无法解决 的疑难的目的, 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地为学 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产生需要合作学习的欲望, 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 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为不是什么学习的 内容都需要合作的, 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就成了画蛇添足。合作学习的 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有一定探索和讨论的价值。如当学生对探究的内容产生 了兴趣, 但仅凭个人操作无法完成的时候;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我思考, 探 索有困难的时候;解决一个问题, 方法多样的时候;完成一件事答案多样性的时 候;回答一个问题, 回答不全面或者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些都是值得进行合作 学习的有效时机, 教师如果正确地把握住了这些时机, 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合 作学习就是有效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行为。
良好的合作行为既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条件, 也是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一种 教学目标。合作学习过程中, 因为学生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合作, 每一 个人的思维方式, 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 所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交流, 每 个学生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谈论自己的见解, 敢于向别人提出自己不懂的 问题, 同时也要乐于回答别人不懂你懂的问题。这也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和敢于求助, 乐于帮助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一个集体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发言, 尊重别人的发言,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但 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良好的建议和接纳行为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 克服从众心理,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养成良好的建议和接纳习惯。以上这些良 好的合作行为需要教师对学生悉心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与方法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讨, 合作学习也使学生的主 体地位显得更为突出, 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但不管是怎样 的合作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是有效的、实效的, 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 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
4、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 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 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 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形 成一种 “ 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 ” 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 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 都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 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更有利于我 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5、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 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 “ 袖手旁观 ” ,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 走到学生中间去, 在组间巡视, 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 对各小组合 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 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 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 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 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 就能避免 “ 短暂繁荣 ” 和 “ 华而不实 ” 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 法,交流才更有效!
6、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是万能的, 它还 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 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 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 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 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通过半年多的研究实践,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 究, 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全面展开。在合作中建立起来的生生间、师生间的 真诚友谊、积极互动,使校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充满人文情怀。同时通过不断 地学习、实践和研究,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学生层面上,良好的合作意识 已经形成,合作技能得到提高。在合作学习中健康的情感态度,掌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均得到提高。他们在合作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感受到合作 的意义,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在合作中张扬个性,凝聚了内力,学会了合作。总之,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实验的研究, 我们还处于摸索阶段,我们要通过研究,真正形成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有我校 特色的、高效的中学语文合作学习新模式,既提高课堂 45分钟的教学效率,又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要继续加强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 研究。由于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 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 中,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阅读有关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经验材料,提高自己 驾驭这种新课堂的能力, 并结合教学实践, 探索出教师指导合作学习的行之有效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