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121教学模式

时间:2019-05-13 04:2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月121教学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月121教学模式》。

第一篇:日月121教学模式

日月乡中心学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下--目标·情景·兴趣·生活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说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实质是放手“以生为本”让学生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拥有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下,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教师指导——练习巩固。

我们传统的课堂往往容易导致单向封闭,教师拼命地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激情洋溢,学生不知其然,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严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形成;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课上,没有教学的民主,没有师生的平等,没有独到的见解,没有创新的火花。教师学生都耗时耗力,收效甚微。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师生负担。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拥有独立自主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先学后教”绝非仅仅是一种模式,需要明白两点:一是要沿着自己的路走;二是要做出改变,探索出更加适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标〃情景〃兴趣〃生活”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下,教师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自学相结合;学习新知识前,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互动交流,学生采用不

同方式向大家展示预学成果;师生适时评价;教师全面关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随即进行点拨、诱导、点评,对重难点进行讲解;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进行识记、理解、综合、运用各层次的技能训练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力图充分体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基本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力水平;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一、教学理念

创造民主、积极、合作的教学文化,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学。民主-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师生互动交流信息的平等。积极-教师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学生主动超前、深刻学习。合作-多向交流中相互支持、帮助、超越、分享、激励。

二、教学思想

面向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超前学、主动学、互相学,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学,教师以学定教,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以学定教,先学后交,反馈矫正,在多元评价和激励中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自信心、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诱思教学思想。

三、教学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培养五种习惯:自觉预习习惯;自我检查评价习惯;互相学习借鉴和请教的习惯;主动查阅资料习惯;巩固练习的习惯。

五、培养五种能力:主动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主动和同学交流的能力;积极参与教的能力;欣赏激励评价同学的能力、及时反思改进矫正的能力。六、六条教学原则

主动性: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个体,在自主学习阶段,都要独立学习、保证独立学习时间,养成独立反思、评价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健康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展示活动,利用激励性评价和多种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使其产生内驱力,让学生超前、主动、自觉地学习。

交互性:在课堂教学中,留出课堂教学的一般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之内和小组之间的多向互动,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敢于提问,善于

帮助、积极欣赏的“兵教兵”的良好交互氛围。

主体性: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手放心地让学生学,通过自学、展示、训练等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汇报自学成果,展开相互学习,主动请教别人等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地位。

整体性: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整体把握重难点,可以从年段教材编排的体系,整册教材的内容,单元主题编排特点,组织教学,保证教材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

全体性: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生自学时要更多地走向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展示时首先从中下层次学生开始,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实现热情地帮助,耐心地辅导,形成班级的整体进步。

主导性:教师依据学生预学展示活动,对重难点等知识随机进行指导、点拨,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七、课堂教学流程:(教学四环节)

第一步:展示目标,明确任务。(时间:1-2分)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制定课时三维目标。利用教学辅助条件(多媒体、教具、学具等),教师展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第二步:创设情景,交流展示。(时间:8-10分钟)

这一环节包括前臵性作业交流和展示两个方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采用多媒体(电子白板,播放录音、动画、图片)设计学案,创设情景,展示前臵性作业或导学案。在学生交流和展示预学案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及时评价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掌握学生现状,为解决重难点打好基础。

第三步:激发兴趣,合作探究。(时间:18-20分)

这一环节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解决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特点,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具、学具,发挥学生好奇、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扬的特征,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随机点拨、诱导、点评,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归纳,病例的纠正等。提出疑问、鼓励相互请教、相互帮助、相互超越、相互评价,随机板书。

第四步: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时间:10-12分)

这一环节包括练习巩固和延伸拓展两个方面。教师设计的练习、演练、操作等都体现“知识源于生活,赋予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练习题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进行综合练习,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和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依据时间分配特点,第一步,“展示目标,明确任务”和第二步,“创设情景,掌握现状”,共用10分钟左右;第三步,“激发兴趣,合作探究”,共用20分钟左右;第四步,“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共用10分钟左右。这四环节模式也可称为“121”模式。在教与学的时间分配上,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与教师的指导、讲解时间之间的比为2:1。小学一堂课按40分钟计算,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为27分钟以上,教师的指导、讲解时间为13分钟左右;初中一堂课按45分钟计算,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为30分钟以上,教师的指导、讲解时间为15分钟左右。但以上的时间分配是相对而言,根据学生、学科、内容的不同,教师可以调配时间。

八、教学要求

(一)学生学习的要求:

1、动眼看:仔细深刻地读书,细心观察实验操作,认真自查作业、练习,观察学具制作和演示。

2、动耳听:倾听教师讲解,倾听同学展示交流,注意听取自己的朗读,自觉作反思调整。

3、动手做:动手做学具、摆、剪、移、折学具,动手量、测物体,动手参与做实验,动手绘制图表。

4、动口议:积极和同学展开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谈论提出质疑和补充、更正。主动和同学交流,积极参与展示和互动,大

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力求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

5、动情读:调动自己的情感按照教材特点,认真有表情地朗读,深刻地感悟。

6、动笔写:课堂上按照教师的组织,随手动笔勾画、圈点、批注和仿写、练习和作业。

7、动脑思:在每一个“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推理、想象、判断、概括和总结。课前必须做主动预习,小组内每天必须作检查评价;课后主动查阅后继学习的资料,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巩固。

(二)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教案要求 :

1、教材分析要透彻;教案既要有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又要有组织自学、交流和展示的方法设计;既要有媒体的应用环节,又要有练习题的设计。

2、注明运用常规媒体和信息技术资源的模式及应用时机和操作方法;教学过程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分课时设臵教学目标或学案小研究,注明教学重难点,具备可操作性;

4、提倡集体备课,成果分享交流;

5、写出教学反思。教学要求:

依据《课标》、吃透教材、熟悉学生、活用资源、设计目标、撰写学案、以学定教,分层训练。

力求使各学科教师形成相对固定又能够不断改进的学生预习模式,更多地渗透学习方法指导,通过积极评价,保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持续性;有效承接学生预习的成果,通过检查、评价和展示活动,使课前和课中的学习相互衔接和促进。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学生会了不教,通过当堂学习能够理解的要组织综合运用训练,学生自己经过努力还是解决不了的通过“兵教兵”方式互教,教师可以点拨,适时补教讲解,再组织技能训练。

每节课按所分配的教学任务作科学安排,容量要适中。知识学习一块,技能训练一块。

课堂训练依据学情、教材内容按基础知识、综合训练、拓展延伸的内容分层训练。

对课后依据教材内容适当布臵巩固提高和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作业练习(查阅资料等综合实践活动)。

4、课堂教学力争做到:小步子、快反馈、多互矫、善评价、力求堂堂清。

九、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百分制)1.完成预设目标或学案小研究;(10分)2.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方式;(10分)

3.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课堂气氛安全、和谐、积极;(10分)

4.学生积极主动、展示交互活动形式多样、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20分)

5.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生活能力,学生活动量在30分钟以上(20分), 25--30分钟(15分),25分钟以下(10分);

6.作业完成90%以上(20分),完成80%-89%(15分),完成70-79%(10分),只完成50-60%(5分)7.教师微笑授课、板书条理,概括性强,美观科学;(5分)8.语言标准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亲和力。(5分)

十、课堂教学组织方法介绍

1、展交方法:一人当“小老师”主导展示,大家随机交互活动;

2、一组集体展示,全班进行互动交流;个别学生与其他学生自由组合,共同展示交流。

3、展示后向其他同学提出请求予以帮助;

4、其他同学也可以正面积极鼓励评价;

5、教师随即进行点拨、诱导、点评,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训练、强化。

2、展示方法: 1.黑板讲解法;

2.课件展示讲解法;3.图表讲解法;4.演算讲解法;5.实物展示介绍法;6.学具制作展示法;8.朗诵展示法;9.讲故事展示法;10.实验演示法;11.实验报告法;12.调查报告汇报法;13.绘画介绍法。

3、训练方法 :

1、要求-每堂课不少于27-30分钟的知识、技能训练;根据学科特点随机训练与授课结束时进行集中训练相结合。

2、训练可采用分层测试法,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进行综合练习、技能训练。例如:语文“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写”。数学分层测试卡采用“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等多种形式。

4、评价方式:

口语激励性评价、手势语评价、奖励卡评价、心语评价相结合。面向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心灵,面对不同方面和不同表现,既要对学生知

识识记、理解的准确性进行肯定、矫正;又要对技能训练中的优与不足进行激励;既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定位、判断和改进,又要对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进行支持、尊重和指导;既要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进行激发和欣赏,又要对教材感悟的正确与否进行思考、交流和教育。

5、课堂师生用语

教师用语:1.XXX的学习方法最好,你的方法令人佩服!2.XXX同学已经完成学习任务了。3.谁能够主动上讲台来当小老师教一教? 4.还有新的或者不同的想法吗? 5.谁来帮帮他?谁能超过他? 6.谁来评一评?

7.比昨天(上次)好多了!

8.你的概括和总结完整、全面、准确!9.谁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能手?

10.你的展示真精彩,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学生用语: 1.我来讲一讲 2.我来做补充 3.我来帮帮他

4.老师,我有些不清楚 5.你的想法我不同意 6.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7.我能超过他

8.谢谢你的帮助(指导)!9.你比上次有进步,祝贺你!

十一、正确认识教学模式

坚持基本思想和框架保持稳定,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的学科以及课型在操作的流程、方法上鼓励创新,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模式应向校本化、科学化、生本化方向发展。

十二、实施意见

根据《日月乡中心学校学全国名校,创个人特色,树学校品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从2012年11月开始,全乡中小学各科教师全面实施“目标〃情景〃兴趣〃生活”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日月中心学校县、乡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师新秀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012年11月6日

第二篇:日月教学反思

日月教学反思

日月教学反思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来历,通过训练,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练习默读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4.欣赏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来和它的秀丽风光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针对本课重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风光图片和各种训练题的字片,适合朗读的轻柔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台湾地形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一台湾。在台湾省中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湖,它也是台湾最大的湖。这个湖就是一一(指读课题)〈日月潭〉。

2.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相信你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交流

1、生字教学和游戏

出示带音节的生字9个,环绕茂隐筑晰朦胧境

去掉音节认读。小游戏认读生字。

2.指读课文,想想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

3、汇报交流

三品读领悟

选你最喜欢的段读,说说那你为什么喜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答(并板书“位置”)。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日月潭的位置?说的时候,用上小红花里的四个词语。(课件出示一朵小红花,小红花里有四个词语:台湾、台中附近、日月潭、高山) (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话) 3.指名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我们知道,“日”是指太阳,“月”是指月亮,这个湖真是那么大吗?大得能装下太阳和月亮? 1.自由读这一段,想想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2.师生有感情地连读这一段,(将日月潭轮廓和光华岛板画出来),再请学生上台将日潭和月潭标上名称。

3.进行比聪明的游戏,练习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题(填空z日月潭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_______。这个岛把湖水____北边像______的______叫_______,南边像_______,叫_______,所以_________) (三)学习

三、四自然段

过渡:日月潭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它像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不同的景色。今天,老师把一位导游小姐请到了课堂上,现在,我们就随着导游小姐去看看美丽的日月潭。

1.(多媒体课件,学生边听介绍,边看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景色)思考:导游小姐介绍了哪些时候日月潭的美景。

2.请同学们回忆,刚才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时候日月潭的美景? (指名答,并板书:美景、清晨、中午、下雨)

在这些不同的景色中,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指名答,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学生先说哪一部分,就先学习哪一部分的课文。)电脑随机出示那一段

例1.下雨时的景色(当以说喜欢的这一部分学生)

(1)这时候,日月潭真像童话中的仙境,“仙境”指什么?

(2)这时候,日月到景色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朦胧)

(3)“蒙蒙细雨”是指什么样的雨呢?(小毛毛雨)

既然是小雨,那我们在读这四个字的时候要读.得慢、轻一点。(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一句话,并标上指导朗读的记号)老师指导朗读这一句话。.

(4)朗读这一段,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朦胧、仙境等词)

(5)师配乐朗读一一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例2.清晨时的景色。(同样,也由喜欢这一部分的学生引出。) (1)请默读这一段,完成这道题。(课件出示要求:默读,在点明景色特点的词语下划“--”)

(2)回答并板书(隐隐约约)

(3)我们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反复练读,在应该强调的词语下划“·”小圆点)

(4)男女生指名赛读一稍作评议后再齐读。

例3.中午时的景色。

过渡:我们在学习描写早晨景色时借助了两个题目,现在,我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学。

(1)(课件)学生自学,划记,朗读。

(2)与同桌交换意见,完成这两题。

(3)指名读一一评议一一指名配乐读一一配音乐齐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选自己喜欢的段读读背背

3、练习说话.小导游介绍日月潭美景。要求:先作自我介绍,声音响亮,大方自然。(先练习,再指名。)

4风光秀丽的日月潭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呢。请你想象一下,当那些外国游客见到仙境一般的日月潭,俄们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指名答) .

5.拓展延伸

台湾还有许多的美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或视频)

6.学习生字12个,指导书写。

日月教学反思2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上完了,回顾自己的教学设计、对照自己的教学课堂,我审视着自己的教学过程。

有获得:本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很容易读懂,不需要逐段逐句讲解,而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复述的训练,并结合本文特点指导学生尽量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讲讲这个故事。课堂上,我帮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读懂、读好这个动人的故事,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这个故事;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重点抓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后完成相关练习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有不足:到底不是老手,在课堂上还是有所缺憾。现在想起来,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不够,特别是原本设计以默读训练为要点的,在实施时有所偏颇;文章中有着善恶的比,。文中恶龙与大尖哥、水社姐在道德行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恶龙,主人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善恶相争,恶不敌善。课堂教学中,对引导学生理解“为民造福”一词的深刻含义还不是很到位。在学生明白“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虽死犹生,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之后,可以再继续追问一句:“在你的脑海中,有着哪些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形象,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样,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书上现有的'插图。在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与恶龙激战场景时,完全可以借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指导,却因为一时情急而忘记了。

有升华: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想象的天空。新课标还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照相关理论,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大家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凭借教材进行想象训练的几种具体方法:

1、从题目入手。课文的题目尤如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有多个,只要这个题目符合文章内容即可。因此,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想想课文还可用哪些题目。另外,在刚开始学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围绕这个题目,将写些什么内容。

2、从词语入手。有些课文中的某些词语非常具有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并紧扣这些词语进行想象训练。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可以抓住“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个词,体会主人公的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

3、从句子入手。课文中有些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训练。《日月潭的传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回到潭边,他俩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这一句话,就将很多情节轻轻带过,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联想,从而体会“战”之“激”。

4、从段落入手。课文中一些段落的含义也很丰富。我们也可依托这些段落展开想象。另外,还可模仿一些典型段的写法进行想象练笔。

5、从标点入手。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标点符号进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第三自然段先列举了四种云雾的形状,段末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可启发学生想象:庐山的云雾子还有哪些形状,又像些什么呢?

6、从插图入手。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练笔,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写到这,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名为《教师成长的三境界》。文中这样归纳:第一种境界----成长:初入教门,原以为所学的间接经验在实践中会所向披靡,又谁知几多挫折,必多丧气,几乎灰心,几经磨砺,几番挣扎,终获得直接经验,也幸得前辈指点,教育教学总算能够应对;第二种境界----成功:不满足已获得的直接经验,寻求理论指导,于是博览群书,寻找原则,探究原理,总结规律,跳出属于本能的“原我”,形成实现价值的“自我”;第三种境界----成熟:不断进取但不争强好胜,成果累累但不张扬,教育教学游刃有余,忘却了虚荣浮华,把机会让给后生,在不断反思中感悟到教书育人的真谛,步向至善至美的“超我”。

相对照文章而言,我已经超越了第一境界,值得庆幸;正在第二境界徘徊,需要继续学习;离第三境界还有很大距离,更要认清方向、确立目标。看来,我还得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日月教学反思3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是最大的一个湖。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心中总会荡起一圈圈涟漪,因为那里山清水秀,有我们日夜思念的台湾同胞。

一、重视朗读,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采用多种读书形式,如自由读、教师示范读、学生个人读、默读、小组合作读。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先由学生默读,理解本段内容,让学生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然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逐步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落实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行为。在读中使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中,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例如,在教学3、4自然段时,让学生小组自由读书思考,读自己喜欢的景色,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解决疑难中大胆创新,从低年级就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并为学生铺设体验成功的平台,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日月教学反思4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关于俺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是民间故事。从第一课时,俺提问同学了解哪些民间故事,同学纷纷举手,急着谈到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就可以看出来,同学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很浓。所以在第二课时的公开课教案中,根据三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与同学对民间故事的赶兴趣程度,俺采取了引导同学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中说到,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俺提问:“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此时人间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引导同学想象,失去了太阳和月亮,人间漆黑一团,人们生活极其不方便;没有了太阳和月亮,植物、农作物无法生长,人们要忍受饥饿和寒冷等,认识到失去日、月的不便,发生

与人们相同的感受。同样地引导同学想象,在这份设计中,还运用了些,这就算是这节课处置得当的地方吧!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缺乏的地方。上完课后,张老师的一句话立刻点醒了俺。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心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俺先引导同学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边总结边反复地反问:“他们能停下来吗?”而张老师建议俺,在教师边总结的同时,边引导同学反复读这句话。教学这句话时,俺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这样,但张教导的方法效果更胜一筹。教学无定法,但法与法间也有相通之处。

还有“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在谈到读完这句话的感受时,同学只说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与恶龙激战的时间很长,其实这儿俺也可以充沛运用想象的工具,使他们加深对“激

战”一词的理解。

“学无止尽”,虽然说俺现在上课有进步了,但还应“更上一层楼”吧!例如,张老师建议俺多看特教的语文教案,丁老师认为语文的教学应该再拓展开去等。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日月教学反思5

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

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低年级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五、不足之处

1.常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2.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日月教学反思6

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易于朗读记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读促悟的方式,在学生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识字,理解字义,同时通过形象化的图片感知会意字,领略汉字的趣味性。

1.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突出了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男女生竞赛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感悟韵文内容,感知会意字特点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指导写字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汉字书写的规律及间架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培养其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

日月教学反思7

《日月潭》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家乡”主题中的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先是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接着介绍了它名字的由来,然后描绘了它在晨午时分、晴雨天气的不同情状,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点。表达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在执教这节课前课前我做了细致地备课,学生也在早读时进行了熟读预习,课上,整体学生听课状态较好,表现积极,氛围轻松和谐,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促进以后教学的进步,特制以下反思。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以课文和教师用书为根本,深入研读教材,教学准备充分。课前,我自己反复研读了课文,以学生的学习经验和习惯预设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难点;又反复研读教师用书上教学建议,了解这个单元目标和本课目标,结合本单元两个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此句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会认“潭湾湖绕茂盛围胜央导”十个生字,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三个四字词语,会写“湾胜名央迹”五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名称由来,会背第二自然段。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本节课,我预设了四个环节:

(一)视频导入,质疑入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三)品读课文,学习前两段;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第一环节我以日月潭的课文文字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看完,让学生谈感受,当学生说出日月潭景色优美时,质疑“文章中是怎么描写的呢?”引出第二个初读课文环节。初读主要解决再次熟悉课文内容,标画段号任务。接着以问题“文中的日月潭美不美?这么美的日月潭到底在哪里呢”引出对课文第一自然段内容的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现了八个会认的字和三个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的四字词语,我在教学生读文学习中穿插随文识字。处理“潭湾湖”三个字时,我采用的是归类识字,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交流归纳,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部首都是三点水,意思都与水有关,但意思又各不相同,并作以简单补充;“绕”字教学采用加一加和换偏旁识记,和学过的“晓、浇、烧”形近字比较识记中加深认识。教学生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三个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读文,然后抓住其中的重点字“群山茂盛古迹”引导理解,然后出示三幅图片让学生对照选词,再图文结合说意思,学生积极参与,很快理解了三个词语意思。接着让学生回文读,明确第一自然段内容:写日月潭位置。然后以“日月潭这个美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引入第二段的学习。初读,随文学习“央”和“岛”,“央”结合词语“中央”引导学生用换词法理解为中间即可,识记“央”多数学生说到了“中央电视台”;“岛”则与“鸟”比较识记。总之,识字教学部分,随文识字学生兴趣较高,积极参与,完成顺利。第二段内容的学习以聚焦关键句“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引导学生反复读,先读出比喻句,并出示两句句子在对比中感受比喻修辞的好处——更生动形象,再读抓住“圆圆的、弯弯的”读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之美。然后结合日月潭的构成图,让学生看图读文加深认识,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声读等几遍不同形式的读,以填空尝试背诵开始引入全段背诵,学生顺利完成。最后出示五个田字格生字,让学生观察结构、占格、关键笔画,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展评。

课前的预设再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变化,总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出现,总有许多的遗憾:第二自然段“央岛”识字环节放在段落初读上进行了,比较紧凑,效果还不错,课件上是放在理解内容时进行,比课件制作时提前了一拍。说明该处课件的制作不够精简,教学仍要以实际授课思路为主,及时作出调整。2、指导写字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结构占格,再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生字笔画。写字的时间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书写完毕之后进行展示评价,使学生书写更加美观。3、课堂上学生虽参与度较高,但课堂常规还不够好,仍有少数几个学生不断需要提醒;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激励性语言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4、整节课教师的语言表达应更简练,可以让课堂更紧凑,有些环节可以简化。

每教一课,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细细想来,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反思之后也许再教可以明白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做好基于学情和自我教风之上的研备,学习掌握低年级语文教学技巧和重点,尽最大努力做好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提高班级的教学质量。

日月教学反思8

《日月潭》是一篇十分精美的文章,结构思路清晰,文字优美。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和传说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注重情感的生成。力求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读书与形象的图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并在感受美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运用日月潭的传说,唤起孩子们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兴趣。深刻理解“潭”字后齐读课题。

2、认知生字,四字词语的巩固,指导书写。

【在导入和学习生字的环节上,我做了比较周全的准备,上的时候也比较轻松自如,孩子们当时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二、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结合图片、日月潭俯瞰地图和神话故事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运用课前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为什么早晨的景色是“隐隐约约”?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喜欢吗?喜欢的同学读一读。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我采用了“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词语中品读课文。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1、感觉有点紧张,书写不是很满意。课下需要加强书写练习。

2、语速有点快,个别学生可能跟起来有点吃力。

3、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个目标上引导得很少。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课需要花大部分时间在朗读上。在整堂课的学习上,我让孩子们进行朗读的环节比较少,目标中的有感情读,似乎在整堂课中都有所忽视,没有真正落实目标。

4、教师话语有点多,还是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

总之,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渐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听别人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日月教学反思9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人们一直在探索学生准确而牢固的识记汉字的音形义,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最佳途径。我在这节识字课上,精心设计了一些教学环节,尝试了几种识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一、利用直观教具助识字。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动画片”。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我在课前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幻灯、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如:帮助小花狗给淘气的小拼音找家,学会了生字的准确发音;汉字的演变过程用贴一贴图片,找一找相应的'汉字来学习,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出示相关词语的照片,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二、教学中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在教学本课前,我了解到班级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四个生字,因此,我关注到学生充满识字兴趣的特点,了解到学生间识字水平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动手贴一贴、猜字、摘苹果等有趣、参与性强的环节,同学们喜欢这些形式,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始终保持着识字的兴趣。另外,小组内同学互教互学、共同发现、探究等形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合作性,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三、激趣延伸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教师课前查找一些课外阅读知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语言。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学生读的多,记的多,应用语言才会得心应手。我在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秋天到了,智慧树上的智慧果熟了,我们一起去摘智慧果好不好?谁吃了智慧果就会变的更加聪明!(选各组代表来摘果)果子后面有一些带有本课生字的古诗、名言警句、谜语、春联、成语。同学们下课读一读,和其他同学也交流一下。”学生的兴趣高涨,并且下课也活跃了起来,沉浸在那富有魅力、贴近生活的语言当中。

四、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中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本课中学生组词“玩火”,让学生了解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制止。学生组词“污水“让学生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平时我们应如何节约用水。课堂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字词句的学习中。

一节课上完了,给了我很多启示。

1、平时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正确读写的习惯;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教师细致的指导,严格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好习惯。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要完整,让别人能听明白。说话有礼貌,不插话,不耻笑别人错误的发言。

3、教师的评价艺术需要提升。用即时评价将学生引入生成的思考环境中,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教育,有时就是一种保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对话和交流,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经验,交流相互的情感和体验,提升各自的认识和审美,这样的课堂充满了鲜活与灵动,焕发出生命的激情。我想这样的课堂就是我不断追求的,我会为之不断付出自己的努力。

日月教学反思10

这篇美丽动人的传说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日月潭的秀丽风景、两位英雄的义举,还有那一处处留白带给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我也是采用了清风雅韵一样的说话训练内容,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把原来抽象的“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变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在理解时也更立体一些。着实感受到两位英雄得到金剪刀和金斧头的艰难,对两位英雄更是充满了敬佩之情。

文中的训练点还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与恶龙决战三天三夜的情况,我想一定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英雄变成两座青山后,乡亲们的`感激场面;游客来到日月潭,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想法……课文中的留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日月教学反思11

课文描述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向大家描述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本文在写作特色上,语言优美,描写如诗如画,读来使人入情入境以,在写作顺序上是按时间的推移安排的内容。本人在教学思路上,让学生查找日月潭的相关资料。本课是本组课文的总领,引领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

本课上了两课时,学生能在老师的目标引领下完成锁定的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因为在本课3、4自然段是重点,也是难点)。但也有不足,如“展”学生写成“衣字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作了教学中的一些浅显的反思。

本来该课能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可能效果会更好些。由于条件有限,就想了些“土招”,在教学中采用简笔画,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基本轮廓。通过图像的运用,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同时,本人在这个环节也注重了文题的特点。本文是围绕着日月潭的碧水,以清晨与中午两大特写镜头来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风姿。在走进文本之前,抓住“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内容,也能体现写作思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本文就注意了题文照应,正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瑰丽风景,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这样既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也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在学生展示图景过程中,本人简单地透露了写作文,也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相关联的互动作业。如何才能使文题恰当的照应。第一要标题贴切、就是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内容上互相照应。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燕子》等都紧密联系的物和物,人和物为题,做到了题文照应。第二要注意因文而异、就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去写。)和学生一起,读书不放一难,多次设计了读句和读段的训练。课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指导学生反复的.诵读,通过这个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情绪产生“视象”体会画中之情,画外之意。这个环节就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形式,本人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如、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日月潭就像童话中的仙境”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当下起蒙蒙细雨时,日月潭周围的景物朦胧一片,雨雾水汽,慢慢升起,置身其中有如腾云驾雾一般,也就是“云雾缭绕,朦朦胧胧的”。所以说“就像童话中的仙境”。通过读句,读段,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发展语言水平,是很有好处的,在这点上,本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了练习的落实。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加强了词句的训练。在这环节中,本人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知道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每种事物有什么特点。然后,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的联系,最后抓住词语进行背诵。又如、在第4自然段共有两句话,分别写了太阳高照时,日月潭的美景和蒙蒙细雨中日月潭仙境般的美景。抓住词语“太阳高照、美景、建筑、蒙蒙细雨”等词反复朗读强化记忆。)出示词语: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风光、蒙蒙细雨。(这些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读时读出美感,在了解词语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还可以分类记忆的方法。如、描写山的、描写水的……)。

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在“品”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朗读课文时,感情基调要随时发生变化,读出景物的美,对日月潭由衷的赞美,注意语速的变化及语调的抑扬。如“中午太阳高照……仙境。”这两句描写的是不同天气下景色的不同,因此前后两句在朗读时,语速、语调就略有变化:读第一句时语速适中,语调上扬;读第二句时语速稍慢,宜用较舒缓的语气来读,突出日月潭不同天气下的状态美。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在探究与感悟中,是否能得到情感升华很重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悟,在读中赏是本课的教学主流,其读文章也是读自己,是生成智慧的重要途径。

日月教学反思12

《日月水火》是京版一册语文入识字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共6课,却包含了几种不同的识字方法,第一课是随儿歌识字,第二、三课是结合插图认识象形字,第四、五课是对子识字,第六课是随文识字。其中第二课《日月水火》就是让孩子初步感受象形字,一幅图一个字的特点。书中共安排了4幅插图分别是:光芒四射的太阳,弯弯的月亮,清清的流水,红红的火苗,教学重点是能够结合插图学习4个象形文字“日、月、水、火” 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看图理解字义,并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插图引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先出示了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上面有太阳。”我引导纠正:“我们说话要说完整话,应该说图画上有太阳。”后面的同学学着说完整话了,但仍然只说出看到的一方面内容,我又进一步引导说:“看看哪个同学观察得更仔细,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内容都说出来。”学生在小声交流后,纷纷发言,内容完整且趋于多方面了。我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后接着说:“我们今天要认识的4个生字朋友就藏在这幅画里面,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学生们跃跃欲试,学习兴趣高涨。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由于日、月、水、火这四个字全班同学都认识,但对于“象形文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借助插图识字这种方法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在教学“日”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出示古代人书写的日,让学生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因为太阳是圆的所以古人把日也写成圆形的,并告诉学生这就是最早的文字,古人就是根据事物的外形样子画出文字的,字形与图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图也充分表示字的意思。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幅图就是一个字,借助插图来认识汉字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在有了充分感知后教师再进行小结,这种一幅图就是一个字的文字叫做象形字。在学习“月”的时候,让学生先回忆刚才是如何学习“日”的。学生能够说出先看图再认字,那就让学生尝试用这种识字方法学习“月”。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借助插图认识字形,了解字义。到“水”和“火”时,就让学生尝试借助插图独立分析字形字义了。识字教学对于低年级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以后,可以进行自主识字了,对于以后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了。

三、关注学生书写

对于这四个字,学生都认识但真正能写好的不多,所以指导学生书写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书写上我先让学生独立描一个,在描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找到压线的笔画,这样能培养学生边描写边观察的习惯体会字的间架结构。之后再描写第二个进一步体会每一笔的位置,然后教师带着书写。不过在书写过程中我不是要求学生老师写一笔学生写一笔,我是让学生看老师把整个字都写完在动笔,这样学生能从整体上记忆字形。避免把汉字弄的'支离破碎。

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些启示:首先,作为低年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其次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再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练习、训练的形式多样化、趣味化,使学生乐此不疲,乐学其中。最后还要把教师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第四课,《日月水火》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掌握我们人类的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教学反思《日月水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低年级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五、不足之处

1.常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2.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日月教学反思13

《日月明》一课全部是会意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更要让他们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明白造字规律,感受我国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于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我追求的目标。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鱼,羊,小,土,大”等已学过的独体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骄傲地说:“这两个字能合成一个字,你知道它读什么吗?”我故意拖长声音,学生马上接上:“明!”我因势利导:“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我表扬这位学生,并乘机激励学生自主要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的内容。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汇报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就“灭”字就有许多中说法,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一就像一张浸水的被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有的说:“火小的时候人们盖上土,把火扑灭,上面的一横就像是土。”还有的.说:“上面一横像水,因为消防员都是用水灭火的。”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消防知识,孩子们灵活的思维令我啧啧称赞。

有的还把手放在眼前,边说边比划着,说:“手放在眼上就是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些把自己想到地说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我因势利导:“人干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一个靠在大树上躺着的人,学生看了马上笑了,因为一个简单的简笔画就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造字的伟大。

在朗读教学中,采取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充分朗读后我就让学生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寻找会意字,有些学生找出了一些,我又让他仿照课文的形式编成韵文,这时我发现学生不能像课文那样说,比如“双”字,他们就说:“二个又字”,我又引导,后面学生才说“二又双”。

这节课上得很轻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个“旁观者”,只是时不时给学生们点拨一下。课堂主要交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轻松愉快,自主探知,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

由此突破一年级学生不敢张嘴,不敢说话,找不到交际话题的难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如的语言环境下,生生互动,锻炼敢说、想说、乐说、会说的语言交际能力。

日月教学反思14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文的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我在本节课上采用的是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同学感知日月潭的美,从而有兴趣深入学习本篇课文。备课时在书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的,仿佛要把整篇课文写的一丝缝隙都不留,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好像在“背课”,而不是“备课”。也就是说我把我要说的每句话都写到了书上,把需要重点讲的一些字词或句子画出来,然后把它“背住”,可是在课堂上实施的`时候并不是完美无错的。首先,有些句子我记不住,像这种背来的句子还是别人家的,别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所以用着总是会有点不合适;其次,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我所备的课都是在预料到学生能够回答出来的情况下所备的,可是等到真正在课上讲的时候,我就发现,能回答上来的学生少之又少,所导致整个课堂的气氛不太理想。所以备课,虽然备教材写教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情啊!

日月教学反思15

今天筹备了一周多的日月潭这一篇课文终于讲完了,俗话说丑媳妇迟早见公婆。讲完以后信心全无。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积极备好下面的课。争取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一课时亮点:采用新的读生字的方法,想法的出发点很好,想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但是出现了预料之外的效果,场面混乱,识记效果不佳。对某些同学的评价到位。有老师的评价有同学之间的评价。对同学的反馈做的还可以。能够照顾到全班的大多数同学,对不认真听课的`同学及时反馈。

第一课时:不足:第一课时主要讲述的字词,在设计这个课件之前,我坚持的一个理念是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要让全班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我采取的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方法之一:几辆火车同时开,结果出现了我不可控制的局面,场面很混乱,由于规则没有讲的太清楚,可能高估了他们的理解能利。结果课堂气氛很混乱,同学们识字的效果很浅。在识字环节中,指导太粗,没能把重要的字词给同学们写出来。

老师建议:老师说的最关键的是,课件不熟悉,不能做到对课件的熟练把握。在识字环节上用的时间太多但是效果不佳,只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讲解。

同学建议:对同学缺点的评价太直接。考虑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这点做的还欠佳。

第二课时:整体来说第二课时的教学很失败,课堂气氛不活跃,课件教学顺序完全颠倒,由学生主导地位变成了老师主导。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基本上没有。对个别词语的讲解语言不合理,超出同学们的理解范围。普通话不标准,板书没有。

第三课时:原因分析:首先在教学方面没有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视,在课件和备课方面没有下足功夫。第一次进入正式的课堂的教学,难免有些紧张。

今后打算:首先在课件上下足功夫。争取做到课件内容很熟知。在课堂上应该有十足的信心。加强粉笔字的练习。对个别读不准的读音加强改正。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课上,会有出色的表现。

第三篇:日月教学反思

日月教学反思1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让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地活起来,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活跃起来。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这句话,刚开始学生只觉着美,可是到底怎么美却感受不到。这时我就让学生再读,并且边读边看图体会。果然学生自己通过读、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绿”很美,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读法,并鼓励他们再读看能不能又有新的体会。于是,学生又通过自己读感受到了“很深”也说明日月潭美。

再如品读“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感觉美,这也正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想到只有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我借助课件通过让学生看图感受雾之薄,像隔着一层纱。之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假使我们乘着小舟在这轻纱薄雾笼罩下的湖面上飘来荡去,你们是什么心情呀?”通过移情让孩子获得心理愉悦进而体会日月潭这种朦胧的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着美丽的画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提高了。另外在品读“中午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抓住“建筑”一词,我相机补充图片资料,并伴随导语“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圣孔子、及武圣关羽而得名的文武庙。南边青龙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为纪念唐玄奘法师到西天取经,宣扬中外文化而建立的'呢!”这样一来,不仅让孩子了解到那里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还进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同时体现了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在这节课中,我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学生自己也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这才是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日月教学反思2

《日月明》一课,是以会意字识字为主。课前我以两个谜语开课,学生很轻松的就猜出了谜底:日、月,而后我出示了字卡“明”,并问学生“你们知道日和月和在一起是什么字吗?”由于提前进行了预习,所以学生很快就说是“明”。接着我让学生猜一猜“明”的意思,学生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特别是王朝晖还说出了写这个字时要注意把“日”字写得瘦一些。听到他的回答,我心里还是挺高兴的,看来平时的写字指导还是有收效的。

本节课在设计时,我的想法是:要充分利用课文中揭示会意字特点的韵文,反复读文中识字,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本节课的重点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记住这些生字呢?我想利用会意字的特点,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记字的方法,并且说说对字的理解,也许会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我在引导学生识记“尖、尘”后,就让学生同桌说一说怎样记住其他的字,然后汇报交流。一些字学生识记得很不错,例如:学生说“鲜,就是味道很鲜美,因为鱼很好吃、羊的味道也很好,鱼羊和起来就是鲜;着火了上面用大盖子一盖,火就灭了,一火就是灭”,但是其他的`字,学生受原来识字方法的影响,总是说不到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上来,如:有学生说“休”,木好像一个人,旁边的单人旁好像一张床。又如说到“众”,受从的影响,学生说上边的一个人是领头的,下边的两个人是跟在他后头的,所以众的意思是两个人跟着一个人。为此,我总是不停地引导学生往会意字的构字方法上说,感到一节课老师教得比较辛苦。而且后面读词语的环节,我发现学生的识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看来还是我过多的强调了会意字,让学生读文太少,也就是忽略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果当时在设计教学时,以韵文为依托,来认识生字、了解会议字的构字特点,也许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同事们的研讨,我觉得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要做到:

1、要多读文,要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2、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并且要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要慢慢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教师要经常检查,使预习对学生的识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本次教学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

日月教学反思3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教学本课,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课文,了解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表达,抒发情感,并结合板书,达到文情融合为一的效果。

课文开头说日月被两条恶龙吞吃了,天地间漆黑一片。为了给后面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舍生忘死的高尚品质作铺垫,我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没有了光明,人们的生活会怎样?因为学生都有过停电的感受,所以,大家的感想很多。有的`说没有光明看不清前进的路,有的说没有了光明就不能做任何事,生活极其不便,还有的孩子联系日常生活,说没有了光明,动植物包括人类都难以生存,忍受饥饿和寒冷,等等。通过交流,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没有光明的严重后果,感受到了人们迫切救回日月的心。

后面的想象也较多,比如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他们有的说会遇到狂风暴雨,有的说会遇到猛兽,有的说会遇到寒冷和饥饿……说的有理有据。我又让学生边观察图,边想象两位英雄如何战胜恶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特别是男孩子的斗志,说得很是精彩。

日月教学反思4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为了解救被恶龙吞吃的太阳和月亮,用金斧头和金剪刀为民除害,最后化做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侯在潭的两边。

故事凄美动人,情节并不复杂,在上这节课时,我便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来自主学习课文的各段内容,并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梳理课文脉络。于是,学生们四人小组就忙活开了,待到汇报时,各组争相发言,百花齐放。

有的标题是:想法擒恶龙—恶龙躲潭底—挺身杀恶龙—恶龙被降伏

我的点评:孩子们颇有创意,会以小小标题的形式,根据课文故事的发展顺序去编写文章结构,真不错!

有的标题是:起因—恶龙吞日月 经过—英雄降恶龙 结果—恶龙被制服

我的点评:故事的'前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佩服孩子们的清晰思路。

孩子们的发言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是以抓住任务的动作来编写,有的是以人物的行为并结合品质来批注,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着,于是灵机一动,把自己按部就班的板书改动一下,结合孩子们的意见,于是就变成了:

恶龙吞日月,天地黑一片。聚众想办法,英雄挺身做贡献。恶龙被降伏,英雄变青山,长留日月潭。披荆斩棘过难关,精神驻心间。美名代代传!

孩子们看着我写的朗朗上口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有个学生挺认真地站起来说:“麦老师,我觉得‘英雄变青山’的‘变’没有‘化’字用得好,‘化’字非常恰当地体现出英雄的高大形象。”哇!真不可小看这些聪明可爱的孩子们,于是我立即虚心接受意见,把“变”改成“化”字。这也可谓是“推敲推敲”吧!看着这样的板书,孩子们大声自豪地朗读起来。最后,他们还不忘夸我一句:“老师,读了这个新颖的板书,我很快记住了课文的内容。真好!”

是的,我也觉得真好,板书是文章的眼睛,同样也可以充满人文的色彩。

日月教学反思5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上完了,回顾自己的教学设计、对照自己的教学课堂,我审视着自己的教学过程。

有获得:本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很容易读懂,不需要逐段逐句讲解,而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复述的训练,并结合本文特点指导学生尽量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讲讲这个故事。课堂上,我帮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读懂、读好这个动人的故事,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这个故事;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重点抓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后完成相关练习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有不足:到底不是老手,在课堂上还是有所缺憾。现在想起来,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不够,特别是原本设计以默读训练为要点的,在实施时有所偏颇;文章中有着善恶的比,。文中恶龙与大尖哥、水社姐在道德行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恶龙,主人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善恶相争,恶不敌善。课堂教学中,对引导学生理解“为民造福”一词的深刻含义还不是很到位。在学生明白“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虽死犹生,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之后,可以再继续追问一句:“在你的脑海中,有着哪些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形象,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样,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书上现有的插图。在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与恶龙激战场景时,完全可以借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指导,却因为一时情急而忘记了。

有升华: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想象的天空。新课标还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照相关理论,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大家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凭借教材进行想象训练的几种具体方法:

1、从题目入手。课文的题目尤如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有多个,只要这个题目符合文章内容即可。因此,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想想课文还可用哪些题目。另外,在刚开始学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围绕这个题目,将写些什么内容。

2、从词语入手。有些课文中的某些词语非常具有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并紧扣这些词语进行想象训练。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可以抓住“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个词,体会主人公的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

3、从句子入手。课文中有些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训练。《日月潭的传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回到潭边,他俩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这一句话,就将很多情节轻轻带过,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联想,从而体会“战”之“激”。

4、从段落入手。课文中一些段落的含义也很丰富。我们也可依托这些段落展开想象。另外,还可模仿一些典型段的写法进行想象练笔。

5、从标点入手。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标点符号进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第三自然段先列举了四种云雾的形状,段末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可启发学生想象:庐山的云雾子还有哪些形状,又像些什么呢?

6、从插图入手。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练笔,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写到这,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名为《教师成长的三境界》。文中这样归纳:第一种境界----成长:初入教门,原以为所学的间接经验在实践中会所向披靡,又谁知几多挫折,必多丧气,几乎灰心,几经磨砺,几番挣扎,终获得直接经验,也幸得前辈指点,教育教学总算能够应对;第二种境界----成功:不满足已获得的直接经验,寻求理论指导,于是博览群书,寻找原则,探究原理,总结规律,跳出属于本能的“原我”,形成实现价值的“自我”;第三种境界----成熟:不断进取但不争强好胜,成果累累但不张扬,教育教学游刃有余,忘却了虚荣浮华,把机会让给后生,在不断反思中感悟到教书育人的真谛,步向至善至美的“超我”。

相对照文章而言,我已经超越了第一境界,值得庆幸;正在第二境界徘徊,需要继续学习;离第三境界还有很大距离,更要认清方向、确立目标。看来,我还得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日月教学反思6

1、合作学习法。

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

2、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日月教学反思7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所以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识字量大,几乎每一课都编排了十几个生字。识字编排很有特点,往往是一篇小韵文中包含十几个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课来说吧,13个生字和一篇提示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小韵文,既要使学生把韵文读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字,可以说并非易事。为了设计好这节课,我一面反复阅读教材,领会其特点,一面又翻看了《汉字的演变》一书。一切准备就绪,我真是不知道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第二天,当我在黑板上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出现“明”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紧接着我出示了“鲜”字,问他们“看到它,你又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们有的说:“鱼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鲜’应表示更好吃了。”有的还说:“鱼肉、羊肉都很有营养,‘鲜’就代表好吃,还很有营养。”他们的.主动与活跃带给我惊喜。学生主动学习其它会意字时,主动学习意识强烈,敢想,敢说,尤其问题意识浓厚,如有的学生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平时最调皮的洪玮骋问:“老师,灭火要用水,为什么上边不是‘水’字呀?”他这一问,我还真是没想到,我诚恳地夸奖他:“你可真善于观察、思考,这个问题老师还真没想到呢?”还没等我说完,罗逸豪则高高地举起了手,他站起来说:“我知道!‘一’表示一个大盖子,盖到火上,火就能灭。”他们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胆地发问着实又给了我一个惊喜。一节课在极为融洽、民主,学生热情高涨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着,使教者与学者都身心愉悦。

首先,作为一名面对新课程挑战的教师要学会去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后,再回到课堂。同时使我深深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太少,还这么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自己要多读书,多积累。因为课改下的课堂很难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一旦需要,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

其次,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指导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这一节课中要求学生掌握14个会意字,而我只引导学生学习了两个,剩下的12个字,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会,也让我看到了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第三,作为今天的教师应该摆脱掉“弟子不能贤于师”的说法,以及好为人师的指导。在教学中要保持一种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索的心态,尝试着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

日月教学反思8

今天筹备了一周多的日月潭这一篇课文终于讲完了,俗话说丑媳妇迟早见公婆。讲完以后信心全无。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积极备好下面的课。争取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一课时亮点:采用新的读生字的方法,想法的出发点很好,想让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进来,但是出现了预料之外的效果,场面混乱,识记效果不佳。对某些同学的评价到位。有老师的评价有同学之间的评价。对同学的反馈做的还可以。能够照顾到全班的大多数同学,对不认真听课的同学及时反馈。

第一课时:不足:第一课时主要讲述的字词,在设计这个课件之前,我坚持的一个理念是课堂气氛一定要活跃,要让全班所有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我采取的'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方法之一:几辆火车同时开,结果出现了我不可控制的局面,场面很混乱,由于规则没有讲的太清楚,可能高估了他们的理解能利。结果课堂气氛很混乱,同学们识字的效果很浅。在识字环节中,指导太粗,没能把重要的字词给同学们写出来。

老师建议:老师说的最关键的是,课件不熟悉,不能做到对课件的熟练把握。在识字环节上用的时间太多但是效果不佳,只是蜻蜓点水。不能深入讲解。

同学建议:对同学缺点的评价太直接。考虑到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以鼓励为主。这点做的还欠佳。

第二课时:整体来说第二课时的教学很失败,课堂气氛不活跃,课件教学顺序完全颠倒,由学生主导地位变成了老师主导。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基本上没有。对个别词语的讲解语言不合理,超出同学们的理解范围。普通话不标准,板书没有。

第三课时:原因分析:首先在教学方面没有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视,在课件和备课方面没有下足功夫。第一次进入正式的课堂的教学,难免有些紧张。

今后打算:首先在课件上下足功夫。争取做到课件内容很熟知。在课堂上应该有十足的信心。加强粉笔字的练习。对个别读不准的读音加强改正。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课上,会有出色的表现。

日月教学反思9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日月明》是一篇短短的韵文,课文目的在于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在抓住字形、吃透字义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汉字,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识字的热情。

我对《日月明》的教学,还得从一次教学“笔”字说起。

师:(出示一支毛笔)这是什么?(毛笔)毛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让学生摸一摸)

生:毛笔杆是用竹子做成的,笔尖是用动物毛做成的。

师:所以“笔”自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生:“竹”和“毛”组成“笔”字。

生:“竹”做部首时,叫竹字头,下面两笔变成两点。

反思:“笔”字是一个会意字,出示一支毛笔进行形象教学,当时学生兴趣很高,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利用多个感官去识记这个生字,即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而且后来我听写时全班56位同学正确率达100%。于是我想,像“笔”这样的会意字,在一年级的生字教学中还有很多,我何不照此法去教学其它的会意字?于是在《日月明》中我这样做:

让学生熟读韵文之后。

师:(出示“看”图)这只调皮的小猴子,手放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生:它的“手”放在眼睛上方正向远处看着什么呢!

师:哦,把“手”放在“目”上就表示“看”字了。谁也来“看”一下?(学生表演“看”的动作)

生:所以“看”是由“手”和“目”组成。

师:所以儿歌里怎么说的?

生:手目看。

师:这“手”可别挡住眼睛啊。

生:我知道,竖钩要变成撇。

(反思:由于一年级学生刚从整天游戏、蹦蹦跳跳的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习,无论是在上课时间上,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上都是很难适应的,这就使得很多孩子出现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尽量的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更有利于“幼小”衔接。于是在教学中我会抓住能让学生动起来的机会,让孩子在“动”与“笑”的同时形象地记忆、理解知识。)

师:(出示一支点燃的蜡烛)(此时刚才还兴奋不已的孩子们一下子安静下来,眼睛睁得大大的,吃惊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师:结合着“灭”字,请一位小朋友把这烛火灭掉。

生1:(拿着一块尺子走上前来)我用尺子盖在火上面。(做尺子盖住烛火的动作)火就灭了。

生2(激动地举起手):我知道了,尺子像“一”,下面燃着的烛火是“火”,尺子盖住了火,火就灭了。我记住了“灭”,一火灭。

师:你的`发言真精彩,谢谢你。

(反思:一些小实验、小演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都是十分神秘,十分有吸引力的,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里我让学生演示“灭”的过程,即有效控制了刚才由于做“看”而激动的局面,同时还让孩子们通过他们自己的发现记住了字形,明白了字义,这样学生记忆的时效性会大大增强。)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看、灭”这两个字,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的?(先看图说图意领会字义,再将图意和儿歌结合起来记忆字形;还可以把字表示的字义演示出来。)下面,我们同桌合作、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记忆另外几个生字,好吗?

(学生合作学习后交流)

生:我来说“尖”字,我画了一个尖尖的东西。

师: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外形和你的画有点像?

生1:笔尖、鸡嘴。

生2:谷堆、宝塔。

师: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1:上面小下面大。

生2:“小”和“大”组成了“尖”。所以,儿歌里写着:小大尖。

生3:“小”的竖钩变成竖了。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小”字做部首时要变竖钩为竖。

生:我画了两幅画,一幅只画了两棵小树,另一幅画了许多小树。前面这幅表示“林”,因为树很少只算小树林;这一幅表示“森”因为很多树就是大森林。我记住了:二木林,三木森。

师:你画得真棒,记得也很好。

生(抢着说):大家看,我画了一个人靠在大树下休息。这就表示“休”,我给大家讲讲,这个人走了很远的路累了,就靠在树下休息,这棵树可以用“木”来表示,所以“人木休”,我认识了“休”字。

师:但要注意,“人”作为偏旁时要……

生(抢着说):变成单立人。

师:很对,而且你画的图也非常精美。

生(高兴地):我要表演“男”字,我是男生,(跑到讲台上,做着挖地的动作)我在田里用力干活。在家里,一般是我爸爸干重活,经常在田里用力地挖土。所以,田力男。

(下面的同学也高兴地一起“干起活来”,嘴里还念着:田力男。)

(反思:我实在没想到孩子们的发现会如此精彩,在学生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轻松与快乐。我想,上一年级的语文课,要使它有激情,其实就是让学生动起了,让课堂快乐起来。)

师:说得真精彩,看来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借助图或者动作领会字义,还结合儿歌记忆字形的方法。希望小朋友们今后遇到会意字,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记一记刚才咱们学的这几个字。

反思:

一、借助事物形象,激发儿童识记生字的兴趣。

表意性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课文通过一句句富有韵律的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从而让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但是却没有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因而,在教学时我除了让学生根据儿歌记住字形以外,还借助图片、小演示等让学生明图意,悟字形,晓字义。在图、演、文、字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心应手,他们或看实物,或看图意,或联系生活,或亲身表演,让汉字和形象紧密地结合,饶有兴趣地悟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加深了对字形的记忆,对字义的理解。

二、注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无论是何种教学,对学生的教育都应该是一个“扶”到“放”的过程,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对他的一生都将受益匪浅,所以我在学习完“笔、看”这两个会意字后,引导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会意字“尖……”。在整个教学中,我让学生用眼睛看,使他们学会观察;让他们张开嘴说,使其在畅谈获得更多学习方法;让其放开手脚演,使他们亲自感受到识字的妙趣……不仅把学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同时还把学习方法教给了他们。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还获得了有益于终身的学习方法。不要小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经常注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本领会越来越强。

三、体现识字快乐,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那么首先这个学习应该是充满快乐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整堂课闹哄哄的,学生光去玩了,肯定学不好。其实不然,低年级的孩子无意注意力强,就该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无形中他记住了该记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是通过自己去发现,用他自己的方法去记忆的。在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会调动自己的多个感官,提取自己生活记忆的材料帮助记忆、理解知识,其记忆持续时间会比强制记忆持续的时间要长得多。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在这氛围中他学会了学习会意字的方法,又将继续用自己学到的方法使这份“快乐”持续下去。每个人都喜欢参与快乐的活动,孩子们更是如此,四十分钟的课堂,使孩子们全部主动参与学习,其

课堂实效性可想而知,同时这份“快乐”对于一年级上册400个生字的记忆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日月教学反思10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的代表性风景名胜,每当我们看到“日月潭”这三个字,就会令人神往,是因为它在祖国的宝岛台湾,是因为它“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然而更吸引人的还是那被光华岛分成两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上课时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外,还请学生仔细品味文中的佳句。本文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学时主要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借助录像,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相信学生能够理解词句,如临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风光。本课的教学主要以朗读为主,朗读本文要怀着无限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读出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之情。边读边想象描述的景物,读出景物的美。读第二自然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智障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所以这堂课我借助课件展示了一个迷人的日月潭,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盎然。学生读书的能力不是很好,但是我大胆的让他们逐一朗读,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与不同的.评价。如大力表扬赵某某同学,他读得很好。表扬刘某某读书进步很大。鼓励张某和王某,跟原来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大声地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朗读中,注重词语的理解和积累。如这节课,同学们理解和积累了“茂密,倒映,湖光山色,碧绿,大玉盘”等词语。

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能够理解句子,能够感受到日月潭风光的美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是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理解,能够正确回答出来。在教学时,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没有范读感到很遗憾,觉得学生的朗读还应该增加,要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情景。今后我一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朗读,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来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还应该更细致。临场表现还不够成熟,有些问题当时可以多说几句。这都是我我有待提高的地方。我会努力的!

日月教学反思11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快乐识字

《日月明》这一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会意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识字。教这课时,教可将这些汉字画成一幅图画,做成课件。如:教“明”,课件先演示出“红日图”,及汉字“日”,提示学生注意“红日高照,光芒四射,非常明亮。”然后演示“明月图”,及汉字“月”,提示学生注意“明月皎洁”,日月交相辉映,让学生看着课件中的图画,说出明字的由来。这样,学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还理解了字义。又如教“休”字,课件演示“一棵大树”,然后出现一个人靠在大树上休息,让学生说说“休”字的由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其他生字,同时看课件中的其它图画,想想这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学完后,让学生做小老师,汇报自学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尖”上面小下面大就表示“尖”。“从”一人跟随在别人后面表示从。“看”用手搭在眼睛上表示看等等。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去了解字的组成,猜想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难看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孩子会发现很多很多。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会被调动起来,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三、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汉字学习为有趣的游戏和生动的故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有趣的汉字,并试着用画画、出字谜等方式将汉字的有趣之处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延伸。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见的会意字说了出来。如,“苗、灾、采、掰”;品字形结构的“鑫、淼、晶、磊”。

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在指导孩子们朗读课文上还需要下功夫。

日月教学反思12

《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与自然风光有关的传说故事。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生词也多,如何既不打破传说情节的完整性,又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读好重点句段,较好地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预习单,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漆”“冒”等10个生字,认识“筹”等5个二类生字,理解并积累课文中“一筹莫展”“披荆斩棘”等重要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能用简练的语言概述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为民造福的品质。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

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它美丽的.自然景色。课伊始,我就播放一组与日月潭有关的风光图,并配上歌曲《日月潭》,图片上的风景与歌词中唱的一一对应,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对日月潭的向往之情。最后将图片定格在从高空俯视日月潭的那张图片上。通过看图,让学生理解“青山怀抱、树木葱茏”这两个词语,由此引出下文的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故事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传说的题材特点便是故事性强,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我从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中分别提炼了四组词语:吞吃日月、漆黑一团→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又累又饿、化作青山。这四组词语中的生字较多,我根据学生完成预习单的情况,相机在课堂上给予纠正和点拨。我觉得本节课设计得比较成功的环节就是对“披荆斩棘”这个词语的理解。课堂上,我用语言描述创设了一个情境:就在人们一筹莫展

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于是,他俩踏上了降伏恶龙的征途。他们不知翻越了多少座山岭,突然,一片带刺的灌木丛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些带刺的灌木就叫“荆棘。”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怎么做呢?学生说大尖哥和水社姐会斩断荆棘,身上被尖刺扎破了,仍坚持往前走。我立即肯定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一张在荆棘中开出的一条小路的图片。我告诉他们“拨开荆棘、斩断荆棘,继续向前进”,就叫“披荆斩棘”。这时我出示一组词语“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说:“同学们,你们看,翻山就是越岭,披荆就是斩棘,类似的词语我们还学过一些,比如:腾云、斩钉还有吗?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例举了“顶天立地、惊天动地、千辛万苦、冰天雪地”等词语,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这样,在读好词语、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好重点句子、难读的句子,再来读好故事的情节,个人觉得比较扎实。

最后,引导学生抓住这四组词语,说说传说的情节,并理清文脉,可谓一气呵成。

日月教学反思13

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充满语文的味道。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我就是本着这种教学思想,力图体现自己对语文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语文课的语文味首先体现在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我们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读哪些。读哪些?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全文性的朗读训练?是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以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准备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譬如《日月潭的传说》,真正值得去品读的段落是课文的三四小节,这样,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删繁就简,训练就得到了有效保证和落实。

在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文化基础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那么,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在想象中创造。《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描写日月潭名字来历的传说故事。这篇传说故事很生动,学生也很感兴趣,所以课文中几个地方只用轻轻几笔带过了的许多情节,学生读了以后往往会有文虽尽而意未穷的感觉,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维的余地。例如第八自然段:当大兴与水社跑到潭边,看见两条恶龙正在潭边游来游去,把太阳和月亮吐出吞进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当大兴与水社看到两条恶龙这样放肆在玩太阳和月亮时,他们心理会怎么想?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生A:你们这俩个牲畜,只顾自己快乐,不顾黎民百姓的痛苦,我要杀了你们。生B:该死的恶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生C:很会找乐子嘛,让我的金斧头和金剪刀陪你们乐吧。生D:大兴和水社看到两条恶龙会有点害怕,但当他们想到百姓和万物都在受苦,就又勇敢起来,就抡起金斧头和金剪刀。……又如第三自然段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和水社历尽了什么千辛万苦?等等。

日月教学反思14

《日月明》一课全部是会意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记住字形,更要让他们根据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明白造字规律,感受我国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于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是我追求的目标。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鱼,羊,小,土,大”等已学过的独体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骄傲地说:“这两个字能合成一个字,你知道它读什么吗?”我故意拖长声音,学生马上接上:“明!”我因势利导:“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我表扬这位学生,并乘机激励学生自主要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的内容。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汇报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就“灭”字就有许多中说法,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一就像一张浸水的被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有的说:“火小的时候人们盖上土,把火扑灭,上面的一横就像是土。”还有的说:“上面一横像水,因为消防员都是用水灭火的。”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运用了消防知识,孩子们灵活的思维令我啧啧称赞。

有的还把手放在眼前,边说边比划着,说:“手放在眼上就是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些把自己想到地说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我因势利导:“人干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树,一个靠在大树上躺着的人,学生看了马上笑了,因为一个简单的简笔画就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造字的伟大。

在朗读教学中,采取自由读、对读,边拍手边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充分朗读后我就让学生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寻找会意字,有些学生找出了一些,我又让他仿照课文的形式编成韵文,这时我发现学生不能像课文那样说,比如“双”字,他们就说:“二个又字”,我又引导,后面学生才说“二又双”。

这节课上得很轻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个“旁观者”,只是时不时给学生们点拨一下。课堂主要交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轻松愉快,自主探知,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

由此突破一年级学生不敢张嘴,不敢说话,找不到交际话题的难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如的语言环境下,生生互动,锻炼敢说、想说、乐说、会说的语言交际能力。

日月教学反思15

听《日月明》这一课给我的触动很大:小学第一学段识字量大,《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所以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识字量大,几乎每一课都编排了十几个生字。识字编排很有特点,往往是一篇小韵文中包含十几个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课来说吧,13个生字和一篇提示会意字构字特点的小韵文,既要使学生把韵文读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字,可以说并非易事。为了设计好这节课,做课者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了以“明、鲜”两字引路,学生主动学习其它会意字的大思路;让学生把握住了会意字的特点,将较难理解的“众”、“森”等字制作成了课件。分化难点,突破难点。

开课时,以课件出示“日”“月”的图画,而后出现“明”时,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他们有的说“明”是由“日”和“月”组成的;有的说“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紧接着又出示了“鲜”字,问他们“看到它,你又发现了什么?”时,学生们有的说:“鱼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鲜’应表示更好吃了。”接着老师又讲鱼羊“鲜”的故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他们的主动与活跃渐渐让课堂充满生机,带给与课者惊喜。学生主动学习其它会意字时,主动学习意识强烈,敢想,敢说,尤其问题意识浓厚,又如在学习“男”字时有的学生说:“男人力气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一’表示一个大盖子,盖到火上,火就能灭。”他们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胆地发问着实又给了与课者一个惊喜。一节课在极为融洽、民主,学生热情高涨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着,使教者与学者都身心愉悦。

激动之余,不由得提起笔将兴奋记下:首先,作为一名面对新课程挑战的教师要学会去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后,再回到课堂。一个四肢不勤,头脑懒惰的教师是永远走不进新课程的。同时使我深深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很重要,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自己要多读书,多积累。因为课改下的课堂很难预料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情况,一旦需要,才不至于临时抱佛脚,也只有“厚积”才会“薄发”。

其次,使我更加认识到: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指导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自己独立前行。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问,去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兴趣。

第三,作为今天的教师应该摆脱掉“弟子不能贤于师”的说法,以及好为人师的指导。在教学中要保持一种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索的心态,尝试着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

第四,教师也要学会倾听,要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稚嫩的心。

总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这几句话不但构建了本课教学的整体思路,而且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小孩们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难看出:小孩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给他们机会、时间,小孩会发现很多很多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发现构字规律,互相倾诉,欣赏别人的发现成果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与情感也在互动。学习中,小孩的自信心在增强,学习能力在增强,互相倾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在逐渐形成。另外,为了在认字之初给学生以强刺激,加深小孩对生字的第一印象,还可以利用图画、动作、语言描述、动画课件演示,生活情景创设等手段加强汉字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时,也保持了小孩识字的兴趣。

第四篇:《日月》教学反思

《日月》教学反思

《日月》教学反思1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

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日月》教学反思2

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课堂生成犹如无心所插之柳,往往能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师要善于关注课堂生成,这样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性。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的美文,本文描绘了我国台湾省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生成的梳理。

本课我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评价处理生成资源 。比如在叫小老师领读时,一个孩子快步走到讲台前,我说:“张宏宇迫不及待的想领大家读生词了。”这样导向性的评价,不但使这个学生再整堂课都积极的举手发言,也激起了其它学生学习的热情,都能踊跃发言。再如刚上课时,我提出了问题,一个男孩子声音很响亮的回答了问题,我评价说:“你的声音真响亮。”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声音都很大。还有我提问:“日月潭还有哪些名胜古迹呢?”一个孩子回答道:“日月潭周围还有阿里山。”课前我并没有预设到有孩子能知道日月潭周围的名胜古迹,我也是出于好奇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啊?”他说是在课文后面的介绍里了解的,我发自内心的称赞道:“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能在书上找到答案。”我这样的评价不但是给这个孩子会读书的肯定,也介绍了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就是到书中找答案。这种方法的渗透还出现在,我提问“日月潭的得名”时,有一个孩子说:“不知道。”我提示说:“读读第二自然段,书上就有答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举手了。

我还对学生的错误生成给予了教学内容的弥补和修正。一个孩子读第三自然段:“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薄薄”在这里应该读báobáo,孩子读成了bóbó,在这里我没有预设,这个字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但孩子出错了,我又不能置之不理,于是我将这个字写在黑板上,将问题扩大化,问大家:“这个字有几个读音?都读什么?在这里读什么?”通过部分学生的已有认知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教学“隐隐约约”时,通过肢体语言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我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AABB”式的词语,一个孩子说出了“打打扫扫”当时由于过于着急,我只是说不对,没有给孩子纠正。如果我能把这个问题扩大,让孩子自己改正,或让其它同学帮忙改正就好了。这样“ABAB”式的词语在以后也要学到,如果及时纠正,不但会修正孩子的错误,还能对“ABAB”式的词语稍加渗透,拓展教学内容。

生成的课堂,知识不再是机械沉闷地授予,能力不再是机械乏味地习得。总而言之, 课堂生成是无处不在的,关注课堂生成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日月》教学反思3

文中的第四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学习4个象形文字“日、月、水、火” 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看图理解字义,并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打基础。因此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课件演示,分层教学。

由于本课要学习的四个汉字“日、月、水、火”全班有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于“象形文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开展分层教学。首先结合课件的演示使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比体会“象形”的意思。其次,在识字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同时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指导、训练。小组同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探究,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二、注重积累,丰富了语言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组词、说句、猜谜语等积累语言,如学生用“火”组词“火山”,再如结合学生组词“十月一日”、“五月一日”等说说我国的节日,并进行“爱祖国”、“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等教育。结合学生的组词“水龙头”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等。激发了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疲劳。 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些启示:首先,作为低年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其次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再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练习、训练的形式多样化、趣味化,使学生乐而不疲,乐学其中。最后还要把教师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 “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低年级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五、不足之处

1.常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2.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日月》教学反思4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不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一、搜集资料,自主学习。

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另外,我课前还布置了预习任务:1、把课文读三遍,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把生字圈出来,2、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熟练。通过这样有目的的预习,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同时课上用极少的时间就能扫除生字障碍,节省了时间。

二、教学中渗透合作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当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叫日月潭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没有及时鼓励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学生了。通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从鼓励的角度出发,表扬他在课前查找了大量关于日月潭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且会使其他学生的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从而使课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日月》教学反思5

在教学《日月潭》一文,感到用新课程的理念与方法教学,比以前效果好多了。

首先,合作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

其次,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用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日月》教学反思6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第四课。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掌握我们人类的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 “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在我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作为低年级老师我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及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常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日月》教学反思7

《日月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整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

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自由放声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以评促学,鼓励为主

发展性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教师课堂上的口头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是否恰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体现评价的真实、真情、平等、启发和提升,设计了多种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

“如果你的语速再慢一点儿,语调再轻一点儿。我相信你肯定能读得更棒的。”

“是啊!由于隔着薄雾,清晨的日月潭总是给人一种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美好感觉。”

“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多美的景色啊”等。

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也能体现出了评价的发展作用,对同学也是先肯定,然后提改进意见。“良言一句三春暖”学生在长期的发展性评价中,胆子大了,能力也强了,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三、自主合作,重视积累

小组合作探究有利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课堂自主探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理念新要求。为此,在赏析课文后,设计“当导游”的活动,先让学生同

桌之间互相说,再在全班交流。合作后的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再一次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仙境,得到美的熏陶,在美的世界中受到感染,把文中的赞美之情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感悟力、鉴赏力得到训练。学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所有的问题都合作、交流、探究中迎刃而解,而且部分学生体会也很深。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比如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时,我只注重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太大的提高。我想如果我能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地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他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的。这样一来,课堂效果将会变得更好。其次是我没能好好的利用好教学资源,在教学完3、4自然段后有个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环节“你们知道吗?日月潭不仅在清晨和中午有着不同的美景。每当太阳落山时,日月潭同样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孩子们想不想看?我们来欣赏欣赏──”就这样在纯欣赏中结束了。如果我再加上句“你能仿照3、4自然段说一说黄昏时日月潭的景色吗?”如此一来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进行了读、说训练。既读了课文,再次欣赏了美景,又进行了口头作文训练。使学生由“读会”逐渐发展到“会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日月》教学反思8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本文的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我在本节课上采用的是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同学感知日月潭的美,从而有兴趣深入学习本篇课文。备课时在书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的,仿佛要把整篇课文写的一丝缝隙都不留,可是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好像在“背课”,而不是“备课”。也就是说我把我要说的每句话都写到了书上,把需要重点讲的一些字词或句子画出来,然后把它“背住”,可是在课堂上实施的时候并不是完美无错的。首先,有些句子我记不住,像这种背来的句子还是别人家的,别人的想法,不是我自己的,所以用着总是会有点不合适;其次,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我所备的课都是在预料到学生能够回答出来的情况下所备的,可是等到真正在课上讲的时候,我就发现,能回答上来的学生少之又少,所导致整个课堂的气氛不太理想。所以备课,虽然备教材写教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备学情啊!

《日月》教学反思9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为了解救被恶龙吞吃的太阳和月亮,用金斧头和金剪刀为民除害,最后化做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候在潭的两边。故事凄美动人,情节并不复杂。

上这篇课文时,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对民间故事的感兴趣程度,采取了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的方式,解读课文。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大尖哥和水社姐一路上吃了什么苦?然后请学生来讲述,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他们有可能被野兽袭击;有的说山中天气变化无常,他们忍受着日晒雨淋的痛苦;还有的学生则联系二年级学过的《沉香救母》一课中的精彩片段:一路上,他们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此时,他们已充分地感受到了他们这一路上的艰辛,为他们这种不怕辛苦与危险,一心要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染,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深化了学生的感悟和理解。

《日月》教学反思10

《日月潭的传说》一课上完了,回顾自己的教学设计、对照自己的教学课堂,我审视着自己的教学过程。

有获得:本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很容易读懂,不需要逐段逐句讲解,而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复述的训练,并结合本文特点指导学生尽量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地讲讲这个故事。课堂上,我帮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读懂、读好这个动人的故事,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这个故事;在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中,重点抓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思想感情,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后完成相关练习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有不足:到底不是老手,在课堂上还是有所缺憾。现在想起来,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不够,特别是原本设计以默读训练为要点的,在实施时有所偏颇;文章中有着善恶的比,。文中恶龙与大尖哥、水社姐在道德行为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恶龙,主人公舍生忘死、挺身而出,善恶相争,恶不敌善。课堂教学中,对引导学生理解“为民造福”一词的深刻含义还不是很到位。在学生明白“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人,虽死犹生,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的”之后,可以再继续追问一句:“在你的脑海中,有着哪些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形象,能简单地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这样,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另外,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书上现有的插图。在引导学生想象主人公与恶龙激战场景时,完全可以借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指导,却因为一时情急而忘记了。

有升华:古今中外人士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直言不讳的请老师住嘴,这无疑给沉闷的注入了一股清风,直吹入了学生的心田,于是学生终于拥有了一片想象的天空。新课标还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地方给学生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照相关理论,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大家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总结出凭借教材进行想象训练的几种具体方法:

1、从题目入手。课文的题目尤如一个人的名字,可以有多个,只要这个题目符合文章内容即可。因此,教学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想想课文还可用哪些题目。另外,在刚开始学一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围绕这个题目,将写些什么内容。

2、从词语入手。有些课文中的某些词语非常具有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抓住并紧扣这些词语进行想象训练。如《日月潭的传说》中,可以抓住“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三个词,体会主人公的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

3、从句子入手。课文中有些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训练。《日月潭的传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回到潭边,他俩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这一句话,就将很多情节轻轻带过,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联想,从而体会“战”之“激”。

4、从段落入手。课文中一些段落的含义也很丰富。我们也可依托这些段落展开想象。另外,还可模仿一些典型段的.写法进行想象练笔。

5、从标点入手。课文中有些标点符号含义丰富,若能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的标点符号进行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丰富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第三自然段先列举了四种云雾的形状,段末用了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可启发学生想象:庐山的云雾子还有哪些形状,又像些什么呢?

6、从插图入手。让学生依据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想象练笔,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在观察插图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设身处地地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和想象,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想到画外之景,听到画外之音,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写到这,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名为《教师成长的三境界》。文中这样归纳:第一种境界----成长:初入教门,原以为所学的间接经验在实践中会所向披靡,又谁知几多挫折,必多丧气,几乎灰心,几经磨砺,几番挣扎,终获得直接经验,也幸得前辈指点,教育教学总算能够应对;第二种境界----成功:不满足已获得的直接经验,寻求理论指导,于是博览群书,寻找原则,探究原理,总结规律,跳出属于本能的“原我”,形成实现价值的“自我”;第三种境界----成熟:不断进取但不争强好胜,成果累累但不张扬,教育教学游刃有余,忘却了虚荣浮华,把机会让给后生,在不断反思中感悟到教书育人的真谛,步向至善至美的“超我”。

相对照文章而言,我已经超越了第一境界,值得庆幸;正在第二境界徘徊,需要继续学习;离第三境界还有很大距离,更要认清方向、确立目标。看来,我还得对自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日月》教学反思11

《日月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今天这节课主要带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描写日月潭清晨和中午风光的内容。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感知叠词

《日月潭》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像“圆圆”“弯弯”这样的叠词,是学生感知叠词这一新概念的好的素材,因此,先出示“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这两个词,让学生读准的基础上,概括出“叠词”这一概念;接着通过老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比如学生读“圆圆的太阳”,我适时评价:我好像看到了这太阳好圆呀等等,让学生感知到,叠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描摹物的形状、人的形态这一特点;最后,也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叠词是很有节奏感的,富有音律美。

二、想象朗读

学生品读文字,想象日月潭的美丽风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先让学生听范读,想画面,初步感知。接着,我运用多种方法逐句品读,使每个景物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饱满起来。比如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薄薄的雾”的画面及带来的感觉,或是通过图片的展示,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起来、生动起来。这篇课文介绍的日月潭对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陌生的地方,同时,他们的生活经验也不是特别的丰富,提供相关图片,补充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感性积累不足的弊端,帮助学生实现把文字读成画面的目标。最后,回归画面整体,通过学生的朗读把他们脑海中的形象呈现出来。

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品读文字这一环节中,可能今天我自己没有走进这种情境中,所以学生也无法很投入,很难想象出画面。

《日月》教学反思12

《日月明》这篇课文位于《识字二》第四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在准备这堂课时,我着重研究了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我又着重研究了会意字的类型、特点、字例、分类以及会意字的辨别方法。可是问题也来了,我明白了,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们也能初步了解什么是会意字,

同时我也考虑到本课课文没有情节,学生会不会觉得枯燥无趣?要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课文感兴趣,并能主动地学习。我决定从最简单的会意字的组成导入这节课。我出示“火”,故作惊慌地喊:着火了!着火了!并拿起一把尺子放在“火”字上面,学生马上明白了,大声喊:火灭了!火灭了!我及时的引导学生:同学们,看这就是会意字,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读课文,读书课文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说说每个字是由哪些独体字组成的,是什么意思,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全班交流时学生都很活跃,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把自己想说的都急于想表达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我因势利导:“我上课累了,靠在黑板边休息!如农民伯伯做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大家不约而同地说。这节堂课上得很轻松,直到下课,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我认为这堂课很成功,为自己加油!

《日月》教学反思13

1、合作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

2、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日月》教学反思14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领略日月潭的秀美风光。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仿佛真正地置身于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读书,读出自己的多元感悟和理解,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阅读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的读书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在分层次的朗读中教师都为孩子提出读通读顺,感悟内化,背诵积累等不同的要求。让每一次读书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从而避免了学生空读书,傻读书的不合理现象。

《日月》教学反思15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以“祖国的风光”为主题展开,以学生的阅读为中心,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本节课的生字新词,读写结合,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

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日月潭》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和同学们读一读并且互相交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进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为让学生欣赏到这里的秀丽风光,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层层深入。如品读“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作文吧感觉美,这也正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想到只有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我借助课件通过让学生看图感受雾之薄,像隔着一层纱。

此外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语文丛书中的《南海明珠——海南岛》拓展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

不足之处:在自主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引导过多”的问题,没有让孩子真正放开;在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积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应当要让孩子多读多说,主动让孩子探究;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第五篇:日月水火教学设计(模版)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8个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会写本课4个生字“日、田、禾、火”,能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两种新笔画:“捺、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3.指导书写“日、田、禾、火”四个生字。4.会读指定的词语。

5.在识字过程中发展学生识字能力。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8个生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会写本课4个生字“日、田、禾、火”,能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认识两种新笔画:“捺、点”,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本课生字。3.指导书写“日、田、禾、火”四个生字。4.会读指定的词语。教学难点

能读准字音,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能在田格中正确书写。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一、游戏巩固生字。1.摘苹果复习生字。

2.夺红旗游戏巩固生字。

二、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有趣的汉字。(板书课题):日月水火。

三、图文结合,引导识字。1.学习“日月”。

(1)课件演示太阳图形演变成现在的“日”的图片。

师: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读出来吗?(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3)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

(4)课件出示动态月亮图形演变成现在的“月”的图片。(5)师:你认识这个字宝宝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6)用“月”组词、说句子:月牙——天上的月牙弯弯的,像小船。

2.学习方法小结:刚刚这些字和它们代表的事物的样子很像,它们叫象形字。我们通过看图,观察字的演变,学会了汉字,这些就是学习象形字的主要方法。

四、学法应用,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图片,找一找藏在图片里的6个字宝宝。试着读一读。2.小组长检查,全班汇报,教师点拨。

“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教师相机出示“山”的字理演示图片。“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教师相机出示“水”的字理演示动画。“火”古人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写成了“火”。教师课件出示“火”的字理演示图片,并讲述燧人取火的故事。

“田”人们就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了这个字。教师课件出示“田”的字理演示图片。“石”图片上画的石头就是“石”古时候的样子。教师课件出示“石”的字理演示图片。“禾”的字形真像一棵小苗。教师课件出示“禾”的字理演示图片,并点明:植物秋天丰收了,沉甸甸的,所以“木”字上面有个“撇”就是“禾”。

五、巩固生字,反复练习。

1.出示生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2.游戏巩固,两名同学一组,一名同学根据字形或其象形特征进行表演,另一名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字。

六、布置作业。1.读生字。2.读词语。

日子 日常

日出

日益

变化

田里

田地

田边

稻田

田野 上山

山上

禾苗

河水

雨水

火山

石山

火苗 3.搜集你喜爱的汉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下载日月121教学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月121教学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大全

    研究要点: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把握汉字规律,逐步形成自能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1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教师进行教学前,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就要充分从学生的兴......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1 本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4课,在这课里有8幅图,8个象形汉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着8个字的字义。通过这种象形字......

    日月水火 教学反思大全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是教育部审定2016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一)的第四课。其教学目标是:“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日、月、水、......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教学反思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一)中的第四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学习4个象形文字“日、月、水、火” 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看图理解字义,并依......

    《日月谭》教学设计

    《日月潭的传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咱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可是个景色秀美的地方。还记得二年级时咱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台湾的课文吗?(《台湾的蝴......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月水火》教学设 教学目标: 1.应会读字: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8个生字。 2.趣味识字: “日”四方方,中间加一横,就是“日”字,“目”字去一......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日月水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认识“象形字”,利用象形字识字,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日”等8个生字。 3.认识笔画“捺”“点”,知道笔顺规则“先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