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稿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稿
培训内容:第三章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第四章开放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第五章教会学生愿学、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培训过程:
第一课时
培训内容:整合性教学能力的研究
(一)整合性教学概说
1、整合性教学涵义:是指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识或由教材引发的相关内容与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学方式。
整合性教学的意义:人生意义,社会意义,教学意义。
2、整合性教学能力的涵义:指教师把教材相关知识、技能或由教材引发的多种“衍生物”与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本领。
(二)整合的内容
1、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讲,教学要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2、从社会化的角度讲,教学要进行“注重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的整合”。
(三)整合性教学目标要求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他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要成为人格高尚的人,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创造社会的人。
整合性教学目标定位在通过现代教育,更多、更快、更好地培养国际性人才——“现代人”。这个高水平的人才能不能实现,最关键、最主导的因素就是教育。
第二课时
培训内容: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也必须具备多种整合性教学设计能力
(一)教学与脑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与脑科学整合性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智能因素以及与发展学生非智能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
1、训练过程: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寻找与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的结合点;第二部:通过教学过程设计扩大与脑科学整合的领域;第三部:根据学生状态把握整合设计的程度。
2、具体方法:知识扩散法和知识迁移法。
3、与脑科学整合的类别及课例:教学与智力开发整合;与开发学生潜能整合;与非智力因素整合。
(二)教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整合性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与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的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教学。、1、训练过程:第一步:根据教材内容寻找教材的社会性与思想性,并通过教学将社会性、思想性加以引申和强化;第二部:通过教学过程扩大与社会性、思想性整合的领域;第三部:通过教师的表率扩大与社会性、思想性的整合。
2、具体过程:直接法、拓展法和添加法。
3、与社会科学整合的类别及课例:与社会价值观整合;与人生价值观整合;与社会经验整合;与学科知识整合;与历史经验整合。、(三)教学与广义的自然学科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训练过程
第一步:分析教材,通过尽可能地扩大和延伸自然科学范畴。第二部:通过教学过程设计扩大与自然科学整合的领域。
2、具体方法
(1)“一举多得”法:是指教师的一个教学内容或一个教学环节能达到多种效果的教学方法。
(2)“借题发挥”法:是指教师借助某一问题引发更多问题的教学方法。
(3)“无限延长”法:是指教师把一个问题合理拓宽时间、空间领域的教学方法。
3、几种与脑科学整合的类别与课例:与社会价值观整合;与人生价值观整合;与生活经验整合。
(四)教学与“三大科学”的全面整合
教学与“三大科学”的全面整合是指一节课能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脑科学的一些内容相融合的教学。
学习课例:小学一年级数学“9的乘法口诀” 第一步,导入:学生做“找朋友”游戏。第二部,学生自学。第三部,得出结论。第四部,复习巩固。第五步,升华训练。第六步,趣味总结。
第三课时
培训内容一:案例:高一语文话题作文教学片断
一、老师的作文布置: 出示材料,说明话题:“套子”
二、品味、感受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学习老师的交流口吻和技巧:
1、弄清楚要求,找准方向。
2、写作要自信。
3、思维要发散开来,这是写作的先决条件。
4、写作不能写成“四不像”,必须确定文体。
5、平时要多积累,包括材料和情感。
6、平时要多练,写作能力是靠平时练出来的。
师生交流亲和自然,在貌似闲聊中吧要求和写作技巧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解透彻,思想得到解放。
三、学生自由作文。
四、代表作品赏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这篇文章好不好?好在哪里?根据点评内容进行探讨。
五、谈谈学习课例后的看法。
如果这堂课时你来上,那么你将会怎样设计课程内容?
六、根据前节课所学内容,结合课例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不足,明白我们还需要学习些什么。
培训内容二:反思与自我评价
(一)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拓展的程度,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全面发展价值。
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拓展的程度是指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得到发展的各种素质元的总和。或者说是指本节课的设计能融合本学科知识、其我科知识、智能素质开发、非智能素质培养、良好品质形成的程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反思是否因为素质元拓展范围太小影响了整合程度;反思是否因为遗漏了某一教学内容与其他素质融合影响了整合程度;反思是否因为某一教学内容与其他素质融合不到位影响了整合程度;反思是否因为教学过程设计缺少整合内容环节影响了整合程度。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技能;能开发学生多少智力、能力;能发展学生多少非智能品质;能提高学生多少道德水准。
(二)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程度,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发展的质量价值。
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程度是指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中涉及的各种素质元的质量水平高度,或者说,反思在整个教学中,“为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有多少,发展程度有多高。具体反思:能否突出培养“为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并有较大提高;能否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并有较大提高。
第四课时
培训内容一:开放性教学能力的研究
(一)开放性教学概说
开放性教学是指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控制下,赋予学生最充分的民主,学生以多种形式全面发展自我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开放性、随机性、偶发性的特点。
(二)开放性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生以活动为主”原则;“学习行为开放”原则;“收”、“放”结合原则。
(三)教师开放性教学能力的诠释
教师开放性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并能按计划进行有序教学的本领,或者说是能让教学“开放”的能力。其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释放天性,能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的能力。
2、“娱乐游戏,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的能力。
3、“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愤悱’中学习”的能力。
4、“赏识激励,能让学生在‘成功’中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开放性教学能力形成、发展、施展的条件。
1、教师营造教学民主氛围的能力。
2、教师创设“开放”情景的能力。
3、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力。
4、教师的课堂设疑能力。
5、教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培训内容二:开放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一)教师创设“开放”情景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创设“开放”情景是指教师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放教学的种种条件。
1、教师创设“愤悱”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的“愤悱”状态设计就是学生的“跃跃欲试”心态。教师提 出的问题要对学生形成一种刺激,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反应。
2、教师创设“娱乐游戏”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娱乐”是使人愉悦、快乐、又有趣的活动。“娱乐”能使学生有愉悦的心态、旺盛的激情、积极的行动。因此,创设“娱乐游戏”情境对教学,特别是对小学非常实用。
3、创设“探究—研讨”情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创设“探究—研讨”情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4、创设“合作”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创设“合作”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合作机会,从小就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5、创设“直观”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直观”情境应用广泛,效果颇好,教学生动,体会颇深。
6、创设“语言直观”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还能开发潜能,提高实践能力。教师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师讲解的诱发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讲解的初衷就是激发诱导学生的内部动因。内部动因不足,学习能力就很难形成。
2、教师讲解的形象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要对讲解对象的刻画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要对外部形态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教师的讲解要生动、感人,对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
3、教师讲解的穿透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讲解形象艺术,重在外部形态刻画。而穿透艺术则是要对讲解的对象进行本质的陈述、规律的探讨。它能透过表象看本质。如果能“揭穿内幕”,就会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能有效迁移。
4、教师讲解的“谐振”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只要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步、一致,教学中的“谐振”就会奏效。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找出症结所在,排除心理障碍,把自己的信息输入调整到学生的信息输入上。
5、教师讲解的节奏艺术的培养与训练。
节奏艺术能调解学生心理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有张有弛,有快有慢,有重有轻。讲课的节奏主要包括:内容节奏和时间节奏。它的内涵一是速度的快慢,而是语调的高低,三是“旋律悠扬”,四是结构清新。信息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三)教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质疑能力是教师开放性教学必备的一种能力。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获得成功。
第一,明确问题的目的和类别(诱发、巩固、诊断、训练); 第二,明确问题难度(难度系数控制在0.3—0.8之间,难度系数:1减去回答率);
第三,质疑要程序清晰;
第四,提问时要给学生留出“两个时间”; 第五,提问时要注意“延迟评价效应”。
2、教师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一,设计出“于无疑处生疑”的方案; 第二,“于有疑处扩展”的方案; 第三,设计出“学生辩论生疑”的方案。
(四)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遇事不慌、转嫁他人、反问质问者。
2、处理偶发事件: “就事论事”法、“顺水推舟”法、“借题发挥”法)。
第五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愿学”能力的研究
(一)愿学概述
“愿学”是学生的本性。人生来就愿意学习。“人之初,性本‘学’性相近、习相远”。
(二)“愿学”的动因来自非智力因素,1、非智力因素的理性认识: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需要、求知欲、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自信心、责任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2、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
学习动机与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有,密切关系,受制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统一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分离的现象也寻在。
(三)“愿学”的启动来自教师的激活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第一,采取培养“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兼容的策略。第二,采取培养“高尚学习动机”的策略。第三,采取满足或增强学习需要的策略。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第一,采用兴趣转化的策略。第二,采用兴趣与理想相结合的策略。第三,采用教会学生“好学”、“深思”的策略。
第六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愿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课的“导入”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新课的导入是否新颖有趣,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直接关系到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
1、“导入”的类型
(1)以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导入:提问时教师最广泛、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必须科学、有趣味、有意义。
(2)以生动形象的叙述导入
在生动形象的叙述中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恰如其分的、带 有情趣细节的描述,那么语言效果会更突出。
(3)以引人入胜的电化教学导入:电化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当重要。
(4)以新颖的实验导入:先演示操作,再得出结论。
(5)以学生的实际操作导入:精心设计的操作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6)以发散思维训练导入:采用求异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7)以学生热烈讨论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8)以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导入:使学生得到快感和享受。
2、“导入”的设计
第一,根据课的内涵设计;第二,根据课的外延设计;第三,根据课的中心内容设计;第四,根据课的知识衔接设计。
(二)课的“终结”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结尾处理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水平,而且影响到下一节的教学。
1、设计概括性终结
结尾时,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加以高度概括,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和只能结构有清晰、完整的印象。
2、设计悬念性终结
下课前,提出有趣、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结束本节课。
3、设计引申性终结
引申性终结是指在一节课结尾时。把本节课内容拓宽引申。
4、设计质疑性终结
在结尾时,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回答。
5、设计提问性终结
在结尾时,提出画龙点睛的问题,把学生引到本课中心上来。
6、设计游戏性结尾
在结尾时,安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加深印象。
7、设计前置性结尾
把下一节内容和要求提前告诉学生。
8、设计激励性结尾
教师满怀激情,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
第七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研究
(一)教会学生“会学”的意义
1、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必须在较好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好“会学习”的本领。
2、教会学生学习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工具 要学习,教育会学习,不会学习,等于没学习。
3、教会学生学习是面前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一旦掌握了“会学习”的本领,就会达到愿学、会学、乐学、快学的理想境地。
(二)教会学生“会学”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1、教会接受式学习
学生如何掌握接受式学习:(1)教会学生听课;(2)教会学生掌握辐合型、辐射型、创造型三类学习方法。
2、教会学生发现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结构; 第二,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结构; 第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飞智能结构;
第四,使学生从小就学会“发现式学习”的方法。
第八课时
培训内容一: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教会学生接受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会学生听课要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
2、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辐合型学习”方法、“辐射型学习”方法、“创造型学习”方法。
3、教会学生记忆(“脑内形象化”记忆)
一: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静态过程——图像形成过程。二: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动态过程——图像连接过程。三: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价值过程——图像网络过程。
4、教会学生思维:材料发散、功能发散、结构发散、形态发散、组合发散、方法发散、因果发散、关系发散、变态发散。
5、教会学生自学
(1)教会自学的意义:第一,获取终身受益的工具;第二,自学的知识扎实;第三,自学能开发潜能;第四,自学能培养意志品质。
(2)教会自学的内容:第一,教会学生自己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三,教会学生多向思维。
(3)教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一,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第二,发给学生自学提纲;第三,激励学生自学。
(4)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案例。
“走在教学前面的学生超前自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一是《提纲》编写,二是教师的激励、训练和检测。
(二)教会学生发现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不是通过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结论,而是依靠自己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智慧力量,去获取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步骤一:提出问题
由教师提出一个或者一些有水平的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兴趣,再由学生研究讨论,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步骤二:分解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若干需要回答的疑点,激活学生探究的动力,明确发现的目标,使学生达到既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又能经过研究、思考解决问题。
步骤三:合理假设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能假设,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
步骤四:检查假设
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实验、检查、补充或修正,如有不同观点,可展开争论。
步骤五:做出结论
在比较、分析、推理基础上,在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提取原理。培训内容二:反思与自我评价
(一)教师反思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程度,自我评价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状态
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快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因此,课后教师认真反思这种氛围的“到达度”是十分必要的。
1、反思:(1)从课的开始到终结是否都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激情?(2)全班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教师在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过程中,是否有失误?是否不到位?
2、自我评价:(1)通过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哪些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2)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动力提高的作用如何?
(二)教师反思在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授人以渔”,自我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
教会学生学习并非一日之功,每一节课却都能让学生在学习能力提高方面有所收获,因为学习能力既能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又是今后人生的生存工具。所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价值观重要体现。
1、反思:(1)本节课教学是否注意了交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2)本节课是否注意了因人施教?
2、自我评价:(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思路上有哪些提高?(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
第二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稿-赵庆壁
威宁县迤那中学
“十二五”(2011—201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料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培
训 讲 义
培训教师:赵庆壁
2014年03月29日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义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培训时间: 3月29日 培训内容:
第五章教会学生愿学、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培训课时数:2课时 授课教师:赵庆壁 培训过程:
第一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研究
(一)教会学生“会学”的意义
1、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必须在较好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好“会学习”的本领。
2、教会学生学习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工具 要学习,教育会学习,不会学习,等于没学习。
3、教会学生学习是面前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一旦掌握了“会学习”的本领,就会达到愿学、会学、乐学、快学的理想境地。
(二)教会学生“会学”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1、教会接受式学习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义 学生如何掌握接受式学习:(1)教会学生听课;(2)教会学生掌握辐合型、辐射型、创造型三类学习方法。
2、教会学生发现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结构; 第二,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结构; 第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能结构;
第四,使学生从小就学会“发现式学习”的方法。作业:
1、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践,讲一讲你是如何教会学生听课的?
2、简答:发现式学习的优越性都有哪些?
第二课时
培训内容一: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教会学生接受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会学生听课要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
2、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辐合型学习”方法、“辐射型学习”方法、“创造型学习”方法。
3、教会学生记忆(“脑内形象化”记忆)
一: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静态过程——图像形成过程。二: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动态过程——图像连接过程。三: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价值过程——图像网络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义
4、教会学生思维:材料发散、功能发散、结构发散、形态发散、组合发散、方法发散、因果发散、关系发散、变态发散。
5、教会学生自学
(1)教会自学的意义:第一,获取终身受益的工具;第二,自学的知识扎实;第三,自学能开发潜能;第四,自学能培养意志品质。
(2)教会自学的内容:第一,教会学生自己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三,教会学生多向思维。
(3)教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一,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第二,发给学生自学提纲;第三,激励学生自学。
(4)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案例。
“走在教学前面的学生超前自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一是《提纲》编写,二是教师的激励、训练和检测。
(二)教会学生发现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不是通过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结论,而是依靠自己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智慧力量,去获取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步骤一:提出问题
由教师提出一个或者一些有水平的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兴趣,再由学生研究讨论,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步骤二:分解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若干需要回答的疑点,激活学生探究的动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义 力,明确发现的目标,使学生达到既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又能经过研究、思考解决问题。
步骤三:合理假设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能假设,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
步骤四:检查假设
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实验、检查、补充或修正,如有不同观点,可展开争论。
步骤五:做出结论
在比较、分析、推理基础上,在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提取原理。培训内容二:反思与自我评价
(一)教师反思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程度,自我评价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状态
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快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因此,课后教师认真反思这种氛围的“到达度”是十分必要的。
1、反思:(1)从课的开始到终结是否都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激情?(2)全班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教师在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过程中,是否有失误?是否不到位?
2、自我评价:(1)通过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哪些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2)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动力提高的作用如何?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义
(二)教师反思在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授人以渔”,自我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
教会学生学习并非一日之功,每一节课却都能让学生在学习能力提高方面有所收获,因为学习能力既能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又是今后人生的生存工具。所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价值观重要体现。
1、反思:
(1)本节课教学是否注意了交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2)本节课是否注意了因人施教?
2、自我评价:
(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思路上有哪些提高?(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 作业:
1、教师应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自学的能力?
2、教师的课后反思应反思些什么?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义
第三篇:野乌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讲稿
三塘镇野乌小学2013年
“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学科: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野乌小学参训人员:野乌小学全体教师授课教师:周珍明培训学时:
讲义
2013年11月5日
2学时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第十九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愿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上)
(一)课的“导入”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新课的导入是否新颖有趣,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直接关系到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
1、“导入”的类型
(1)以提出新奇、有趣的问题导入:提问时教师最广泛、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提问必须科学、有趣味、有意义。
(2)以生动形象的叙述导入
在生动形象的叙述中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恰如其分的、带 有情趣细节的描述,那么语言效果会更突出。
(3)以引人入胜的电化教学导入:电化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当重要。(4)以新颖的实验导入:先演示操作,再得出结论。
(5)以学生的实际操作导入:精心设计的操作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6)以发散思维训练导入:采用求异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7)以学生热烈讨论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8)以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导入:使学生得到快感和享受。
2、“导入”的设计
第一,根据课的内涵设计;第二,根据课的外延设计;第三,根据课的中心内容设计;第四,根据课的知识衔接设计。
第二十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愿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下)
(二)课的“终结”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结尾处理得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水平,而且影响到下一节的教学。
1、设计概括性终结
结尾时,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加以高度概括,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和只能结构有清晰、完整的印象。
2、设计悬念性终结
下课前,提出有趣、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结束本节课。
3、设计引申性终结
引申性终结是指在一节课结尾时。把本节课内容拓宽引申。
4、设计质疑性终结
在结尾时,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回答。
5、设计提问性终结
在结尾时,提出画龙点睛的问题,把学生引到本课中心上来。
6、设计游戏性结尾
在结尾时,安排一些与本课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加深印象。
7、设计前置性结尾
把下一节内容和要求提前告诉学生。
8、设计激励性结尾
教师满怀激情,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
第二十一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研究
(一)教会学生“会学”的意义
1、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必须在较好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好“会学习”的本领。
2、教会学生学习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工具
要学习,教育会学习,不会学习,等于没学习。
3、教会学生学习是面前学生完成学业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一旦掌握了“会学习”的本领,就会达到愿学、会学、乐学、快学的理想境地。
(二)教会学生“会学”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1、教会接受式学习
学生如何掌握接受式学习:(1)教会学生听课;(2)教会学生掌握辐合型、辐射型、创造型三类学习方法。
2、教会学生发现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结构; 第二,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结构; 第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飞智能结构;
第四,使学生从小就学会“发现式学习”的方法。
第二十二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上)
(一)教会学生接受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会学生听课要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
2、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辐合型学习”方法、“辐射型学习”方法、“创造型学习”方法。
3、教会学生记忆(“脑内形象化”记忆)
一: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静态过程——图像形成过程。二: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动态过程——图像连接过程。三:脑内形象化识字认知教学的价值过程——图像网络过程。
4、教会学生思维:材料发散、功能发散、结构发散、形态发散、组合发散、方法发散、因果发散、关系发散、变态发散。
5、教会学生自学
(1)教会自学的意义:第一,获取终身受益的工具;第二,自学的知识扎实;第三,自学能开发潜能;第四,自学能培养意志品质。
(2)教会自学的内容:第一,教会学生自己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第二,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三,教会学生多向思维。
(3)教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一,教师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机会;第二,发给学生自学提纲;第三,激励学生自学。
(4)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案例。
“走在教学前面的学生超前自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一是《提纲》编写,二是教师的激励、训练和检测。
第二十三课时
培训内容:教会学生“会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下)
(一)教会学生发现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发现式教学是指学生不是通过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结论,而是依靠自己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智慧力量,去获取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步骤一:提出问题
由教师提出一个或者一些有水平的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兴趣,再由学生研究讨论,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步骤二:分解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若干需要回答的疑点,激活学生探究的动力,明确发现的目标,使学生达到既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又能经过研究、思考解决问题。
步骤三:合理假设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材料,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能假设,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办法。
步骤四:检查假设
组织学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实验、检查、补充或修正,如有不同观点,可展开争论。
步骤五:做出结论
在比较、分析、推理基础上,在探索过程中得出结论,提取原理。
第二十四课时
培训内容:反思与自我评价
(一)教师反思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程度,自我评价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状态
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快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去。因此,课后教师认真反思这种氛围的“到达度”是十分必要的。
1、反思:(1)从课的开始到终结是否都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激情?(2)全班学生是否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教师在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的过程中,是否有失误?是否不到位?
2、自我评价:(1)通过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哪些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发展的程度如何?(2)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动力提高的作用如何?
(二)教师反思在教学中是否注意了“授人以渔”,自我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水平
教会学生学习并非一日之功,每一节课却都能让学生在学习能力提高方面有所收获,因为学习能力既能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又是今后人生的生存工具。所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教学价值观重要体现。
1、反思:(1)本节课教学是否注意了交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2)本节课是否注意了因人施教?
2、自我评价:(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思路上有哪些提高?(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
第四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习心得二班落冲小学钱思宁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即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最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排列是有序的。它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而循序渐进的。通过教师的程序设计、师生的积极互动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养成“愿学”、能 “会学”、“乐学”、“快学”。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使学生 “愿学”即首先激活学习内驱力教师务必教会学生会听课让他们在听课时做到 “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其次学习方法是通向学习成功的桥梁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要得法。每个学生因个性的差异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必须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自学方法。因此教师要因人而异地教会他们各自的自学方法。根据我们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具体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会学生预习。因为他们大多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先讲述预习的意义和好处。学生们认识到重要性后趁热打铁传授具体的方法。结合练习册把每课的生字、多音字、形似字、词语解释全部摘抄到笔记本上并熟读课文三遍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预习要素在上新课之前检查没有完成的将受到小小的惩的训练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到自觉完成。第二教会学生听课。一节课45分钟好多不能全堂集中所以我采用讲授35分钟学生练习10分钟。每堂课先用3分钟提问抽答借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首先教会他们做到“有信心”、“能专心”、“会用心”。听课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丝不苟留神每一个问题甚至是一句话。学生切不可 “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 “左耳进右耳出”不能 “傻听”不能只听 “热闹”不能只顾“欣赏”教师的语言、动作、表情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并且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有效地做好笔记避免走神。在学生练习的十分钟我就巡视辅导顺便检查他们的听讲情况。第三教会学生复习。通过做练习册课后思考题小测验课前抽问的方式都能够掌握他们的课后复习情况。教师营造学生积极学习氛围能将学生置于无忧无虑无压力的愉悦情境中能使学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学习中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能够顺利的进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罚。经过三周
第五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心得体会
拟写教师:方贵飞
在2012年8月16日至2012年8月23日期间,我参加县举办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养与训练》培训学习。在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培训老师的讲解,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还看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示范课,使我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和写好学习笔记。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感到“恰当把握教学生成,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使我深深认识到: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出现形式上的整合――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的现象,引导我们如何去挖掘校本课程,如何发挥现有设备器材的作用;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教法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要因生而异。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五彩缤纷的花园里,不可眼花缭乱,要学蜜蜂,采撷百花精华,自酿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风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活的。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用教材,还要活用教材、补充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
通过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他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
培训活动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专家及名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一场场精彩讲座,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培训心得体会
拟写教师:方贵飞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知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体现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演示上,体现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体现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现在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留死角,一直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能力,要向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后进生的能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光有责任感还是不够的,教师不应只成为学生的导师和帮手,更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所以关心、爱护学生是一个好教师最起码的道德,是强烈责任感的体现和升华。关爱学生首先应当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不能以偏见、片面的态度对待他们。除了关心他们的学习以外,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向着积极、乐观、上进的方向发展。除了关心他们在校的行为,还应了解他们课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时、适当、全面地帮助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知识,传授学生先进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艰难的事,关键看一个老师如何看待。
我想,“作为教师,不仅是一个学者,她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内”,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每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培训中老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通过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是我近年来教学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在学校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发言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师衷心地感这次培训,希望以后类似的培训机会延续下去。更希望我镇的教育事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