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寒山寺”有感

时间:2019-05-13 04:5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寒山寺”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寒山寺”有感》。

第一篇:观“寒山寺”有感

观“寒山寺”有感

今年的国庆节加中秋节一共有八天,听说是近几年来最长的黄金周。为了丰富国庆期间的快乐生活,爸爸妈妈很早就计划了,准备带我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让我见识广大些,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好处。

五号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还有大伯一家人开车出发了,此行目的地是苏州寒山寺。我们快速在行驶在高速路上,只见路上的车辆真多啊,象是一只只蚂蚁在路上行走,密密麻麻的,看到这么多车子,我就问爸爸他们也都是出来玩的吗?爸爸告诉我:对呀,国庆期间大家都想趁这个时候出来旅游一下。一路上,我和大伯家哥哥有说有笑,到吃午饭时间了,爸爸和大伯进了一个服务区,我们一看,人太多了,我们想吃饭,但吃饭的人排成了很长很长的队。大家一商量还是吃方便面吧,节省时间。于是,爸爸买来方便面,在水不开的情况下泡吃了,没办法,人太多,等也不是办法,只好将就了。到了苏州后,我们在一导游的陪伴下来到了寒山寺,一到这我们就听见隐隐约约的钟声。进去后,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一边聆听阿姨讲解一边欣赏着来来往往游客的背影或人头这一美景,人实在是太多,尽管如此,但人们还是专心地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只见到处都有描写寒山寺的诗句,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那首《枫桥夜泊》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确,寒山寺的环境、钟声等在诗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喜欢写字,特意让爸爸给我在那些名字名画前照片留了影。

此次游玩给我的感受有:一是感觉中国发展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架桥上下穿梭、各种小汽车满街都是;二是寒山寺幽雅、古老,赋有诗情画意,特别是那隐隐约约的钟声,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往返。三是为祖国有这么好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三年级:金子恒

第二篇:寒山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寒山寺的钟声使他消除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应试,终于得中了进士。因而,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给您带来美好吉祥的预兆。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

【寒山寺创建历史—寒山寺大钟】

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来了两位天台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才改名为“寒山寺”的。传说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后来被人识破,两人就双双乘鹤而去。又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东渡日本,到了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

在寒山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口大钟了。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相传张继诗中所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寒山先生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在日本明治38年(1906年)由小林诚等一批工匠精心铸成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来苏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在日本,苏州寒山寺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在日本的小学里,甚至把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作为课文来讲授和背诵。

自1979年12月31日除夕夜,苏州举办首届除夕寒山寺听钟声活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0届。20个除夕,近3万以日本人为主的海内外游人来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

【景区概况—寒山别院】

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进人寒山寺景区了。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桥指寒山寺两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即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这两座桥。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现设抗倭史迹陈列室。铁铃关、浒墅关、白虎关是历史上有名的“苏州三关”。古镇就是枫桥镇,粉墙黛瓦,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即开凿于隋场帝时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从寺前流过。

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会儿我们进了寺内再去参观。现在我们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

寒山别院是1993年修筑的,满园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怕,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晖映。园中的那座松茂亭内,于1993年立了一块碑,碑文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30岁时用行草书写的《枫桥夜泊》诗。1956年,他的女儿李星华将这幅原作捐献给国家,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年间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

【照壁—山门—主庭院—五百罗汉堂】

穿过寒山别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山门前的照壁,黄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增添了庄重感。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大家发现没有,寒山寺的山门是朝西的。通常的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寒山寺的庙门为何要朝西呢?据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说,这乃是“因地制宜”。原来苏州是水乡。隋代开的那条运河正位于寒山寺的西边。唐宋之际,水上交通日益发展和繁忙,为便于路过的商人、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庙门便朝两靠河边开了。还有,人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两天是佛祖居住地,西天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烦恼,所以庙门朝西开,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再者,寺院多火烛,历代寺僧都以大运河的水来消防灭火。按中国五行学说,水能克火,从风水上来克制火灾。然而,和尚们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的灾难。历史上的寒山寺也避免不了战火和火灾,前后共五次火毁。破坏最严重的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军与太平军交战,一把大火,将古寺楼阁化为尘埃,除诗碑外无复留存。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宣统二年(1910年)又加修缮,重建大殿,一时成为吴中名刹。

寒山寺现存主要建筑和古迹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寒山拾得塑像、碑廊、钟楼、枫江楼等。下面让我们进内参观。各位请看:这块“古寒山寺”的匾额,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的手笔。进入山门,迎面是慈颜常笑的弥勒佛坐像,背面是韦驮的威武立像。

穿过山门,我们来到了寒山寺的主庭园,园内青松挺拔,回廊曲折通幽,左侧的花坛两面嵌有两块石刻,一为明代崇祯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为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妙利指的是初建时的寺名“妙利普明塔院”。这两块石刻概括了寒山寺的历史渊源。

接着我们来看看左侧的五百罗汉堂。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镀金五百罗汉,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观音铜像,高2.5米,重1.5吨,是由日本宗教画院、日本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于1995年落成。

【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十八罗汉像—大铜钟】

在进大雄宝殿前,我们先留意一下大雄宝殿前的汉白玉栏杆,全长34.50米,柱高1.5米,栏板高0.7米,采用莲花宝座和海棠的图案。这只铁香炉上铸有“大化陶熔”四字,暗示了佛的神通广大,意为佛的教化可以造就信徒成为大器。大殿前的一对石柱,称为“露盘”,是和尚就餐前放饭盛水,以供所谓饿鬼食用的器具。

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迎牟尼佛木雕像,左边长者为迦叶,右边年轻的叫阿难,他们是如来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叶在灵鹫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从弟,聪明有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的讲经说法都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了佛经。1924年“戊戌变法”改良家康有为参拜寒山寺,曾写了一副“真经书贝叶,法果证菩提”的对联,点出了佛经的历史,墨宝现珍藏在寒山寺枫江楼里,成为寒山寺重要文物。

大殿两侧沿墙分列着明代时从山西五台山清来的铁铸十八罗汉金身坐像。释迪牟尼佛像背后东墙上嵌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的寒山、拾得石刻。寒山右手指地,拾得担胸笑颜,画面上还有讲述寒山、拾得劝人和好欢颜的诗篇:“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南墙上嵌有清代佛教居士大鹤山人郑文焯于1880年在枫桥船中所作的指画丰子像石碑。据说丰干和尚是寒山、拾得的师傅。

大殿后测东南角悬挂的这口大铜钟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赠送的,铜钟高80多厘米,直径近70厘米,周围铸有阳文汉字《姑苏寒山寺钟铭》,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写。

【普明塔—寒拾殿—藏经阁—钟楼】

出大雄宝殿,左通普明宝塔和方丈室,右边是名闻遐迩的听“夜半钟声”的钟楼,正前方的两层楼即是寒拾殿。屋顶上雕了唐僧、孙悟空等西天取经的塑像。

我们先登塔远眺。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宝塔,元代末年又毁,后600多年来寒山寺一直无塔,建塔是寺僧们的心愿。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塔高42.2米,5层,呈正方形,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刹为铜铸镀金,高9.6米,重12吨,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塔外四周挂有108个风铃,塔内各层都有木梯可供游人登临。登上宝塔,东可望苏州古城,南观苏州新区和大运河,北眺虎丘和西面的狮子山,吴中美景几乎尽收眼底。塔院四周建有回廊,廊间可观赏古代名人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

下了普明塔,让我们去参观一下“寒拾殿”。请看:门上方这三个字的匾额为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写。进入殿内,抬头可见在一座巨大的莲花座盘上,有两个祖胸露乳、蓬头赤足的胖子:两手一上一下、手拿方桂圆口净瓶的叫寒山;左手持腰带、右手持一枝荷花的就是拾得,那副眉开眼笑的样子,好像在跟我们游人逗乐呢。寒山、拾得确有其人,是唐代诗僧。寒山曾隐居浙江天台寒岩,自号“寒山子”,他善于作诗,人称诗僧,其诗内容有释道思想,语言通俗,把深奥的佛学玄理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有《寒山子诗集》流传于世。拾得原是个孤儿,被大台国清寺高僧车于在赤城山道上抬得收养为僧,故名拾得。在《全唐诗》中收有寒山诗一卷,共有303首;收拾得诗一卷,共50来首。据说寒山、拾得本是七世冤家,经丰干禅师点化,终于和好,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他们三人经常聚会谈禅,寒山、拾得以友善而齐名。你看他俩一持荷花,一捧净瓶,一“荷”一“瓶”,其谐音就为“和”“平”了。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为“和圣”,抬得为“合圣”。所以民问讲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

寒山、拾得有一段对话值得我们品味。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我、骗我,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日: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拾殿的楼上是藏经阁,上面秘藏珍贵佛经、书籍共7300多卷。寒拾殿后墙的背面正中供奉的刻有千手于眼观音、韦驮和关公等人物的巨碑,刀法细腻,形象生动。内墙环壁嵌有的《金刚般着波罗密经》石刻和董其昌的题跋41块。这些都是传世珍品。

现在我们到钟楼去看看那只声音洪亮,清越深远的铁钟。楼上悬挂的铁钟是江苏巡抚陈菱龙重修寒山寺时,为保存古迹,仿旧钟式样铸造的,铁钟高1.2米,直径约1.2米,重约2吨。铸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寒山寺的钟声历来被诗人们题咏,那悠扬的钟声已深入人心。那寺院的钟声为何要敲108响呢?唐代大智禅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佛教典仪中规定在晨昏二时鸡大钟108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根据我国佛教经典和风俗,108响钟声有3种含意: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五天为一候,按农历360天计,一年分为知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种烦恼之数。所以要听108下钟声,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108位长老的怀念。第三种是说人生祸福相依,沉浮无常,一年中有108个烦恼,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一下钟声能除去一个烦恼,敲108下,就除尽所有烦恼,一年中化凶为吉,平平安安。每年除夕夜半,寒山寺僧敲钟108响,最后一个钟声正好是新年零点开始。各位游客,不妨今年的除夕夜再到寒山寺来,聆听这108响钟声,消除人世的108个烦恼。

【碑廊—弘法堂—“机江第一楼”】

寒山寺的碑刻素来闻名,而其中最著名的首推《枫桥夜泊》诗碑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到碑廊去观赏一下。自古至今,寺中《枫桥夜泊》诗碑到底有几块呢?答案是:一诗七碑。

北宋翰林学士殉国公王珪(1019—1085年)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石刻,为张继诗第一石,可借此碑早年失传。为恢复历史遗迹,弘扬民族文化,在海峡两岸有关人士的努力下,于1996年用王珪字迹集成的张继诗第一石又重立于普明塔旁。这要感谢台湾博斯年图书馆,他们无偿慷慨惠赠3000余字的王珪手迹墓志铭拓片,经苏州著名书法家费之雄集字,苏州碑刻博物馆雕刻艺术家时忠德重刻,又向世人展示了张继诗第一石的神采,为了解王珪书体特征和风格提供了实物。

全诗集字只有28字,但能直接选用的王珪完整原字只有14个,即:月、满、天、江、火、对、姑、城、外、寒、山、寺、夜、半,其余的都是通过原字部首组合而成。如:“霜”,用“雨”和“相”结合;部民”以“目”和“民”组合等等。字作为正楷,介于颜、柳书体之间。碑石选用了有一定年代的无字旧青石碑,总高2.5米,宽0.84米,厚0.2米,高1.66米,每字约13厘米见方。诗碑碑拓于1996年9月已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第二块碑是明代文微明所写,因寺失火,仅存残碑一块,剩下不到10字,现展示在碑廊墙内。第三块碑为清代俞樾所写,保存完好,现市面上常见的《枫桥夜泊》条幅即是俞樾书碑的拓本。该碑陈列在碑廊内。第四块碑是与唐代的张继同姓同名的河北沧州人张继于1947年12月14日书写的。张继写好此碑,想不到第二天便碎然逝世,这幅墨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绝笔了。这块诗碑保存较好,现陈列在普明塔院内,诗的原件保存在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史馆。

第五块碑我们在寒山别院松茂亭内,已先睹为快了,就是李大钊书写的那块。

第六块碑是当代书画大家刘海粟的作品。1981年冬,时年86岁高龄的画家把自己关在房内约5个小时,用整个身心完成了一件力作——行草《枫桥夜泊》。刘老完成这件作品后病倒了多天,但他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认为不亚于俞樾所书。根据刘老生前愿望,这块碑于1994年镌刻完成后置于寒山寺碑廊内。

第七块碑是1998年新竖在“枫桥诗碑廊”内的由革命前辈陈云所书,原件是他82岁时赠给评弹名家刘韵若的。

碑廊内与俞樾手书碑相对而立的是康有为1920年在寒山寺题的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康有为曾慷慨于古钟流失到日本,他风趣地说:也怪丰干和尚多嘴多舌,向浙江台州太守阁邱点破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菩萨化身的天机。若不是泄露天机,再有转世者到来,寺内就不会空空地连古钟也保不住了。

碑廊斜对面是弘法堂,里面供有三尊铜像。正中为唐代高僧玄奘,他于629年去西天取经,645年返回长安,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还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在《西游记》里,他是孙悟空的师傅唐僧,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形象。右侧是唐代高僧鉴真,他五次东渡日本失败,第六次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于753年在苏州张家港黄泅浦起航,这次历尽千辛万苦,成功抵达日本,传播佛教、建筑、雕刻、农业、文学、医学、书法等知识和技术,被誉为日本律宗始祖。763年,76岁的鉴真在奈良后招提寺病逝。左侧还供奉着日本高僧空海的铜像,804年,他随日本遣唐使来华,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抵苏州,二十三日乘船到枫桥参拜寒山寺,最后到达唐京城长安,学习佛学、诗文、绘画等,三年后回国成为日本真言宗密教创始人,被誉为“日本的鉴真大师”。852年去世,日本天皇追赐“弘法大师”谥号。

游客们:参观完碑廊和钟楼之后,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登上“枫江第一楼”。枫江楼在寺的南面,上下两层,飞檐斗角。旧时的枫江楼在解放前就坍塌了,现在的这座楼是解放后从苏州城里移来的一座著名的花篮楼。因楼的底层南部比一般厅堂少用两根楹柱,即省去二步柱,而在大殿前檐处换上了两个雕刻精细的木质花篮,故名“花篮楼”。花篮楼的楼梯就像南京灵谷寺塔里的楼梯一样,围绕着中心柱盘旋而上,十分精致奇特。顺着楼梯,登上楼顶,临窗眺望,远山近水,风光如画。怪不得文人墨客到此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寒山寺名称的由来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8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长大以后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涩,唯独没有一丝甜味。他左右为难,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难受。他懂得“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所以深感对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后,也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千山万水,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毒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据说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相互笑容可掬,一副逗人喜爱的模样,也称“和合二仙”。据说也源于这个美好的传说。

民间还传说,“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搭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广为流传,所以尽管后来在宋朝时,曾将寺名重新改为“普明禅院”,但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寒山寺”。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次劫,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看来“和合二仙”早就告诫过:中日两佃人民应该既“和”又“合”,而不应兵刃相见。正因为如此,所以日本友人也特别喜爱中国的寒山寺。是呀,和平、合作、友谊、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最强音!

两人的问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广。现在餐饮等公共场所、民众家里经常有此句做裱悬挂。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第三篇:寒山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说起寒山寺,大家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寒山寺的钟声使他消除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应试,终于得中了进士。因而,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启迪心灵的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给您带来美好吉祥的预兆。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前往寒山寺游览。【寒山寺创建历史—寒山寺大钟】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来了两位天台山的高僧寒山和拾得,才改名为“寒山寺”的。传说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后来被人识破,两人就双双乘鹤而去。又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东渡日本,到了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在寒山寺,最为游人感兴趣的就是那口大钟了。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相传张继诗中所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的山田寒山先生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在日本明治38年(1906年)由小林诚等一批工匠精心铸成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日本观山寺,一口送来苏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在日本,苏州寒山寺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在日本的小学里,甚至把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作为课文来讲授和背诵。自1979年12月31日除夕夜,苏州举办首届除夕寒山寺听钟声活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0届。20个除夕,近3万以日本人为主的海内外游人来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景区概况—寒山别院】游客们:现在我们已经进人寒山寺景区了。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桥指寒山寺两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即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这两座桥。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现设抗倭史迹陈列室。铁铃关、浒墅关、白虎关是历史上有名的“苏州三关”。古镇就是枫桥镇,粉墙黛瓦,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即开凿于隋场帝时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从寺前流过。各位游客:前面那座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主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等一会儿我们进了寺内再去参观。现在我们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寒山别院是1993年修筑的,满园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怕,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晖映。园中的那座松茂亭内,于1993年立了一块碑,碑文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30岁时用行草书写的《枫桥夜泊》诗。1956年,他的女儿李星华将这幅原作捐献给国家,现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年间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照壁—山门—主庭院—五百罗汉堂】穿过寒山别院,各位看到前面的那座石拱古桥就是江枫桥。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山门前的照壁,黄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由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字体古朴苍劲,给历经千年风霜的古刹增添了庄重感。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大家发现没有,寒山寺的山门是朝西的。通常的民居建筑或寺院建筑都以坐北朝南为最佳,而寒山寺的庙门为何要朝西呢?据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说,这乃是“因地制宜”。原来苏州是水乡。隋代开的那条运河正位于寒山寺的西边。唐宋之际,水上交通日益发展和繁忙,为便于路过的商人、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庙门便朝两靠河边开了。还有,人们都知道《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两天是佛祖居住地,西天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烦恼,所以庙门朝西开,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再者,寺院多火烛,历代寺僧都以大运河的水来消防灭火。按中国五行学说,水能克火,从风水上来克制火灾。然而,和尚们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的灾难。历史上的寒山寺也避免不了战火和火灾,前后共五次火毁。破坏最严重的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军与太平军交战,一把大火,将古寺楼阁化为尘埃,除诗碑外无复留存。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宣统二年(1910年)又加修缮,重建大殿,一时成为吴中名刹。寒山寺现存主要建筑和古迹有:大雄宝殿、庑殿、藏经楼、寒山拾得塑像、碑廊、钟楼、枫江楼等。下面让我们进内参观。各位请看:这块“古寒山寺”的匾额,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的手笔。进入山门,迎面是慈颜常笑的弥勒佛坐像,背面是韦驮的威武立像。穿过山门,我们来到了寒山寺的主庭园,园内青松挺拔,回廊曲折通幽,左侧的花坛两面嵌有两块石刻,一为明代崇祯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为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妙利指的是初建时的寺名“妙利普明塔院”。这两块石刻概括了寒山寺的历史渊源。接着我们来看看左侧的五百罗汉堂。这些都是清代留下的小型香樟木雕成的镀金五百罗汉,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于1995年落成的观音铜像,高2.5米,重1.5吨,是由日本宗教画院、日本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于1995年落成。【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十八罗汉像—大铜钟】在进大雄宝殿前,我们先留意一下大雄宝殿前的汉白玉栏杆,全长34.50米,柱高1.5米,栏板高0.7米,采用莲花宝座和海棠的图案。这只铁香炉上铸有“大化陶熔”四字,暗示了佛的神通广大,意为佛的教化可以造就信徒成为大器。大殿前的一对石柱,称为“露盘”,是和尚就餐前放饭盛水,以供所谓饿鬼食用的器具。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迎牟尼佛木雕像,左边长者为迦叶,右边年轻的叫阿难,他们是如来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叶在灵鹫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的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从弟,聪明有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的讲经说法都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了佛经。1924年“戊戌变法”改良家康有为参拜寒山寺,曾写了一副“真经书贝叶,法果证菩提”的对联,点出了佛经的历史,墨宝现珍藏在寒山寺枫江楼里,成为寒山寺重要文物。大殿两侧沿墙分列着明代时从山西五台山清来的铁铸十八罗汉金身坐像。释迪牟尼佛像背后东墙上嵌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的寒山、拾得石刻。寒山右手指地,拾得担胸笑颜,画面上还有讲述寒山、拾得劝人和好欢颜的诗篇:“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南墙上嵌有清代佛教居士大鹤山人郑文焯于1880年在枫桥船中所作的指画丰子像石碑。据说丰干和尚是寒山、拾得的师傅。大殿后测东南角悬挂的这口大铜钟就是由日本山田寒山赠送的,铜钟高80多厘米,直径近70厘米,周围铸有阳文汉字《姑苏寒山寺钟铭》,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写。【普明塔—寒拾殿—藏经阁—钟楼】出大雄宝殿,左通普明宝塔和方丈室,右边是名闻遐迩的听“夜半钟声”的钟楼,正前方的两层楼即是寒拾殿。屋顶上雕了唐僧、孙悟空等西天取经的塑像。我们先登塔远眺。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妙利普明塔”,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宝塔,元代末年又毁,后600多年来寒山寺一直无塔,建塔是寺僧们的心愿。此塔是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塔高42.2米,5层,呈正方形,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刹为铜铸镀金,高9.6米,重12吨,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塔外四周挂有108个风铃,塔内各层都有木梯可供游人登临。登上宝塔,东可望苏州古城,南观苏州新区和大运河,北眺虎丘和西面的狮子山,吴中美景几乎尽收眼底。塔院四周建有回廊,廊间可观赏古代名人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下了普明塔,让我们去参观一下“寒拾殿”。请看:门上方这三个字的匾额为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写。进入殿内,抬头可见在一座巨大的莲花座盘上,有两个祖胸露乳、蓬头赤足的胖子:两手一上一下、手拿方桂圆口净瓶的叫寒山;左手持腰带、右手持一枝荷花的就是拾得,那副眉开眼笑的样子,好像在跟我们游人逗乐呢。寒山、拾得确有其人,是唐代诗僧。寒山曾隐居浙江天台寒岩,自号“寒山子”,他善于作诗,人称诗僧,其诗内容有释道思想,语言通俗,把深奥的佛学玄理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有《寒山子诗集》流传于世。拾得原是个孤儿,被大台国清寺高僧车于在赤城山道上抬得收养为僧,故名拾得。在《全唐诗》中收有寒山诗一卷,共有303首;收拾得诗一卷,共50来首。据说寒山、拾得本是七世冤家,经丰干禅师点化,终于和好,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他们三人经常聚会谈禅,寒山、拾得以友善而齐名。你看他俩一持荷花,一捧净瓶,一“荷”一“瓶”,其谐音就为“和”“平”了。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为“和圣”,抬得为“合圣”。所以民问讲的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寒山、拾得有一段对话值得我们品味。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日: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寒拾殿的楼上是藏经阁,上面秘藏珍贵佛经、书籍共7300多卷。寒拾殿后墙的背面正中供奉的刻有千手于眼观音、韦驮和关公等人物的巨碑,刀法细腻,形象生动。内墙环壁嵌有的《金刚般着波罗密经》石刻和董其昌的题跋41块。这些都是传世珍品。现在我们到钟楼去看看那只声音洪亮,清越深远的铁钟。楼上悬挂的铁钟是江苏巡抚陈菱龙重修寒山寺时,为保存古迹,仿旧钟式样铸造的,铁钟高1.2米,直径约1.2米,重约2吨。铸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寒山寺的钟声历来被诗人们题咏,那悠扬的钟声已深入人心。那寺院的钟声为何要敲108响呢?唐代大智禅师怀海创立“百丈清规”佛教典仪中规定在晨昏二时鸡大钟108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根据我国佛教经典和风俗,108响钟声有3种含意: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五天为一候,按农历360天计,一年分为知候),把12、24、72相加正好是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种烦恼之数。所以要听108下钟声,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108位だ系幕衬睢5谌质撬等松龈O嘁溃粮∥蕹#荒曛杏?08个烦恼,佛经上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一下钟声能除去一个烦恼,敲108下,就除尽所有烦恼,一年中化凶为吉,平平安安。每年除夕夜半,寒山寺僧敲钟108响,最后一个钟声正好是新年零点开始。各位游客,不妨今年的除夕夜再到寒山寺来,聆听这108响钟声,消除人世的108个烦恼。【碑廊—弘法堂—“机江第一楼”】寒山寺的碑刻素来闻名,而其中最著名的首推《枫桥夜泊》诗碑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就到碑廊去观赏一下。自古至今,寺中《枫桥夜泊》诗碑到底有几块呢?答案是:一诗七碑。北宋翰林学士殉国公王珪(1019—1085年)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石刻,为张继诗第一石,可借此碑早年失传。为恢复历史遗迹,弘扬民族文化,在海峡两岸有关人士的努力下,于1996年用王珪字迹集成的张继诗第一石又重立于普明塔旁。这要感谢台湾博斯年图书馆,他们无偿慷慨惠赠3000余字的王珪手迹墓志铭拓片,经苏州著名书法家费之雄集字,苏州碑刻博物馆雕刻艺术家时忠德重刻,又向世人展示了张继诗第一石的神采,为了解王珪书体特征和风格提供了实物。全诗集字只有28字,但能直接选用的王珪完整原字只有14个,即:月、满、天、江、火、对、姑、城、外、寒、山、寺、夜、半,其余的都是通过原字部首组合而成。如:“霜”,用“雨”和“相”结合;部民”以“目”和“民”组合等等。字作为正楷,介于颜、柳书体之间。碑石选用了有一定年代的无字旧青石碑,总高2.5米,宽0.84米,厚0.2米,高1.66米,每字约13厘米见方。诗碑碑拓于1996年9月已被故宫博物院收藏。第二块碑是明代文微明所写,因寺失火,仅存残碑一块,剩下不到10字,现展示在碑廊墙内。第三块碑为清代俞樾所写,保存完好,现市面上常见的《枫桥夜泊》条幅即是俞樾书碑的拓本。该碑陈列在碑廊内。第四块碑是与唐代的张继同姓同名的河北沧州人张继于1947年12月14日书写的。张继写好此碑,想不到第二天便碎然逝世,这幅墨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绝笔了。这块诗碑保存较好,现陈列在普明塔院内,诗的原件保存在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史馆。第五块碑我们在寒山别院松茂亭内,已先睹为快了,就是李大钊书写的那块。第六块碑是当代书画大家刘海粟的作品。1981年冬,时年86岁高龄的画家把自己关在房内约5个小时,用整个身心完成了一件力作——行草《枫桥夜泊》。刘老完成这件作品后病倒了多天,但他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认为不亚于俞樾所书。根据刘老生前愿望,这块碑于1994年镌刻完成后置于寒山寺碑廊内。第七块碑是1998年新竖在“枫桥诗碑廊”内的由革命前辈陈云所书,原件是他82岁时赠给评弹名家刘韵若的。碑廊内与俞樾手书碑相对而立的是康有为1920年在寒山寺题的诗:“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风;勿使丰干又饶舌,化人再到不空空。”康有为曾慷慨于古钟流失到日本,他风趣地说:也怪丰干和尚多嘴多舌,向浙江台州太守阁邱点破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两菩萨化身的天机。若不是泄露天机,再有转世者到来,寺内就不会空空地连古钟也保不住了。碑廊斜对面是弘法堂,里面供有三尊铜像。正中为唐代高僧玄奘,他于629年去西天取经,645年返回长安,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还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在《西游记》里,他是孙悟空的师傅唐僧,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形象。右侧是唐代高僧鉴真,他五次东渡日本失败,第六次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于753年在苏州张家港黄泅浦起航,这次历尽千辛万苦,成功抵达日本,传播佛教、建筑、雕刻、农业、文学、医学、书法等知识和技术,被誉为日本律宗始祖。763年,76岁的鉴真在奈良后招提寺病逝。左侧还供奉着日本高僧空海的铜像,804年,他随日本遣唐使来华,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抵苏州,二十三日乘船到枫桥参拜寒山寺,最后到达唐京城长安,学习佛学、诗文、绘画等,三年后回国成为日本真言宗密教创始人,被誉为“日本的鉴真大师”。852年去世,日本天皇追赐“弘法大师”谥号。游客们:参观完碑廊和钟楼之后,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登上“枫江第一楼”。枫江楼在寺的南面,上下两层,飞檐斗角。旧时的枫江楼在解放前就坍塌了,现在的这座楼是解放后从苏州城里移来的一座著名的花篮楼。因楼的底层南部比一般厅堂少用两根楹柱,即省去二步柱,而在大殿前檐处换上了两个雕刻精细的木质花篮,故名“花篮楼”。花篮楼的楼梯就像南京灵谷寺塔里的楼梯一样,围绕着中心柱盘旋而上,十分精致奇特。顺着楼梯,登上楼顶,临窗眺望,远山近水,风光如画。怪不得文人墨客到此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各位游客:寒山寺的参观就到此为止,但愿寒山寺的钟声能给您带来美好的祝愿。

第四篇:寒山寺的导游词

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寒山寺的导游词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时,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到此,后人为纪念寒山,改寺名为寒山寺。寒山确有其人,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来一直名扬中外,魅力无穷,寻本探源,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使它家喻户晓。“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传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传,景因文名,钟声诗韵,名扬百世的效果。该诗不但在我国流传极广,而且很早就传到了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记》一文中说过:“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到今天它仍被编人日本学校教科书中。在东南亚、欧美,这些诗句也很受青睐。

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的高僧,并把他们神化为我国的和合二仙,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神仙。民间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到过日本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这个故事曾以连环画的艺术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国医报》杂志上登载,题为《寒山寺钟声》,更使寒山寺多了个娓娓动听的中日友好话题。

第三,民间相传,张继诗中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原主,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铸一对青铜钟,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

第四,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有奇妙的功能,这功能用12个字可以概括二“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为“觉悟”“大彻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亲自聆听寒山寺的钟声。

唐代诗人张继当年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中夜泊枫桥,正是听了夜半寒山寺钟声的启迪,灵感顿开,写下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绝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引人注目的一席。也正是寒山寺钟声使他消了烦恼,继续寒窗苦读,后来再次赴京城应试,结果中了进士。总之,苏州寒山寺的钟声能安抚心神,启迪思维,寄托美好期望。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寒山寺景区了。

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供游人游览。古寺,指寒山寺。古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公元1557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古桥,指寒山寺西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诗人张继名句“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就指这两座桥。古镇,就是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粉墙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的商店、茶馆、书场,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指寒山寺旁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从北京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是公元605至610年间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物资和文化交流,也给苏州的经济带来了繁荣。

各位朋友,前面金碧辉煌、宏伟庄重的宝塔就是寒山寺的普明塔。寒山寺的布局与众不同:一反寺庙普遍朝南的惯例,它的庙门是朝西的。为什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现在我们下车取道寒山别院去寒山寺。

寒山别院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它终年绿满视野,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映辉。在一小匠上,有座雅致的松茂亭,内立一块依照我国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手书《枫桥夜泊》诗碑。李大钊同志的这件墨宝写于1919年,原件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93年立碑于此,为寒山寺景区增添了光彩。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的、明代的、清代的、民国年间的以及现代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

寒山寺山门就要到了。前面的那座石拱圈古桥就是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墙上“寒山寺”三个大字为浙江东湖名土陶浚宣所写,古朴苍劲。建议大家在此留影。

请看,寒山寺的山门,即大门,是朝西的。说起这门的朝向,有它的来历。苏州孔庙里有块刻于1229年的苏州地图,名叫《平江图》,因为宋代苏州称为平江府,图上的寒山寺庙门就已经是朝西的了。另外,《寒山寺志》也明文写到:“寺院呈长方形,四周培垣峻起,山门西向。”为何朝西?德高望重的寒山寺老方丈性空法师曾指点迷津,说过四个字:“因地制宜”。隋代开的大运河,至唐宋之际日益繁忙;苏州是水乡,庙门朝西靠河边,便于路过的商贾、船民、农民、信徒乘船来此朝拜进香。再者,人们熟知唐玄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是佛祖居住地,西方又称极乐世界,光明圣洁,无一切烦恼,庙门朝西也表示崇敬向往佛国圣地,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另外,按照五行学说,水能克火。历代寺僧以大运河的水来克火,所以历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几百年。

然而,和尚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灾难。元未遭战火;明代两次火灾;清代也是两次,其中一次是战火,烧毁了这座古寺。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重建的。

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郁郁葱葱。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迎着山门坐在佛龛中的那尊金装佛像是弥勒佛,笑容可掬,袒胸露腹,笑迎客从四方来。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接班人,所以也叫未来佛。在有的佛寺中,如苏州的灵岩山寺,天王殿内的弥勒像衣冠端正,面容庄重,正襟危坐,那是弥勒的真身。而许多佛寺中供奉的喜笑欢乐的弥勒,乃是弥勒的化身。他的塑像两旁常配的楹联是: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现在再看佛龛背后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韦驮,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为何韦驮要面向大雄宝殿呢?据说古印度佛寺内的大雄宝殿,为佛祖灵堂,宝殿前是安放释迦牟尼舍利塔,即灵骨塔的。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神通广大,能行走如飞,他飞驶抓贼,夺回佛牙。之后,他就担负起守卫佛祖舍利塔的重任,所以在寺庙中他总面向内。我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著文说过: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要吸取佛教文化精华,发扬“人间佛教”精神,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他还说:“人间佛教”重在净自己的身心,重在有利有益于社会人群。如僧人植树造林,行医施药,劝人从善等不胜枚举。

请向前走。这里是寒山寺的主庭园,树木葱茏,可谓清静佛地。左侧的花坛两面嵌长条石刻两块,一为明代崇帧年间刻的“寒拾遗踪”;另一刻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写的“妙利宗风”。八个遒劲漂亮的大字,简明扼要地点出了寒山寺1480多年来的历史;梁代初建时叫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时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来此当家,称寒山寺。

我们先参观罗汉堂。这里五百尊罗汉,都是香樟木雕成的镀金罗汉,是清代雍正年间的文物。五百罗汉就是释迹牟尼的五百弟子。罗汉能达到这样三个境界:

一、不受生死轮回之苦;

二、不贪,无烦恼,永远进入涅盘状态;

三、受天人供养。

在罗汉堂中央矗立着一尊观音铜像,高2.5米,重1.5吨,是由日本宗教画院、日本禅宗画家协会赠送的,于1995年落成。

参观大雄宝殿前,请在花岗岩铺地的露台上欣赏三件东西。一是露台的栏杆,均用汉白玉雕成,刻以莲花等花纹饰物。二是铁香炉,炉上“大化陶熔”四字,是何含意?“大化”意为“佛的教化”。“陶”比喻造就、培养。“熔”可作熔铸金属或浇制成器具时用的模型解。综合四字,就是:按佛教教义规范培养信徒,使顽者归化,脱胎换骨。暗示佛的神通广大。三是大殿前的一对石柱,称露盘,是和尚就餐前放饭盛水,以供所谓饿鬼食用的器具。

这里是大雄宝殿。“大雄”指的是释迦牟尼,意为像大勇士一样,一切无畏。宝殿正中坐在莲花上的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曾在古印度的深山老林里苦修六年,最后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他胸前的金色“卍”符号,唐代武则天把它读作“万”,意为“万德吉祥”。在有的佛寺中,也有写成“卐”的,可以通用。

佛祖左边站立的眉毛雪白的长者名叫迦叶,佛祖右边站立的年轻者叫阿难,他们是如来的得力弟子。佛祖逝世后,迦叶在灵鹫山主持了佛教信徒第一次集会;阿难是佛祖的堂弟,聪明智慧,擅长记忆,跟随佛祖25年,把佛祖生前的话语写在贝叶树的叶子上,成为佛经。1924年,康有为参拜寒山寺,写了一副“真经书贝叶,法果证菩提”的对联,概括了佛教历史,现珍藏在寒山寺枫江楼里,成为寒山寺重要文物之一。

大雄宝殿两侧沿墙分列十八罗汉坐像,都是明代的铁铸金罗汉,是从山西五台山擎来的。寒山寺大雄宝殿的特色在于殿的后面。一般寺院中右侧木架上挂一口钟,左侧木架上放鼓,体现出家人晨钟暮鼓的修炼生活,但这里右侧悬挂着的钟,与众不同,这就是我在车上提到的日本铜钟。该钟全名为:仿唐青铜乳头钟。钟上的铭文全是汉字,为1905年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写。

所谓晨钟暮鼓,乃是古时唐代一种计时方式:早晨敲钟,一天开始;晚间击鼓,一天劳作结束。寺庙保持古风,迎接早晨敲钟,晚上击鼓结束一天佛事,也称功课。

钟右边墙嵌有清代佛教居士大鹤山人郑文焯画的指画“丰干像”。丰干和尚是寒山、拾得的师父。但也有人认为这幅刻像是寒山。墙上还许多书条石,刻有历代诗人咏寒山寺的诗数十首。

特别值得一看的是背后正中墙上的寒山、拾得石刻像,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所画。他俩“状如贫子,又似疯狂”,寒山手指指地,笑口微开,似在讲:“吾俩菩萨转世,天机不可泄漏,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拾得则袒胸笑颜,更逗人喜爱。石碑上方刻有诗篇,其中两句为:“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全篇内容都是劝人变烦恼为欢喜,这样呢。国家能欢喜,君臣能欢喜,夫妻合家能欢喜。很有哲理。似乎我们出来旅游就是遵照寒山拾得的意图办事,不是都希望旅游愉快吗?

出大雄宝殿,左通普明宝塔和方丈室,右达名闻遐迩的听“夜半钟声”的钟楼,正前方的两层屋宇是藏经楼。远望屋顶,可见唐僧、孙悟空等西天取经塑像群。

我们先登塔观光。寒山寺始建时就有塔,所以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毁于战火。北宋重建宝塔,元代末年又毁,后近630年来寒山寺无塔,造塔一直是寺僧的心愿。此塔历时3年多,于1995年秋建成,1996年10月30日举行隆重开光典礼。塔为仿唐木结构楼阁式塔,五层,呈正方形,高42.2米,镀金的铜塔刹重12吨,高9.6米,金山灿烂,塔四周挂有108个风铃,塔内各层都有木梯供信徒和游人登临。登上宝塔,东望苏州古城,南看苏州新区和大运河,可见北面的虎丘山和西面的狮子山,吴中美景几乎尽收眼底。塔院四周建有回廊,漫涉其间可观赏古代名人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

藏经楼到了。楼上秘藏珍贵佛经。赵朴初先生题写书名的《苏州佛教文化》巨著,图文并茂,其中有两页专门介绍了寒山寺藏经楼。楼上佛堂金碧辉煌,佛像庄严,两旁巨型朱红漆经柜整齐排列,内藏许多经书和佛教著作。

楼下叫“寒拾殿”,门上方这三个字的匾额是赵朴初会长所写。这里供奉着状如和合二仙、真人大小的木质全身寒山、拾得雕像,敞襟袒胸,相视面笑,栩栩如生。寒山手持荷花,拾得捧着方棱圆口净瓶,一“荷”一“瓶”,取其谐音“和”“平”,意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百年好合。旧时举行婚礼时,喜堂内高挂和合神像,以图和气好合的好口彩和好气氛。也有在家里厅堂内常年悬挂的。清代雍正皇帝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所以和合二仙就是寒山拾得。

寒拾殿后墙的背面立一巨碑,刻着千手千眼观音、韦驮和关公等人物,刀法细腻,形象生动。两壁墙上嵌书条数十方,上刻《金刚经》及诗词文章。殿内文化艺术气氛极浓厚。

著名的钟楼就在寒拾殿旁,游人常在楼上撞钟。楼上悬挂的铁钟外径达120厘米,铸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1979年12月31日除夕夜,苏州举办首届除夕寒山寺听钟声活动,108声钟声就来自这里。至1998年除夕,已连续举办20届,年年成功,20个除夕共有两万多海内外游人来到这座钟楼下聆听夜半钟声。

是夜,枫桥古镇灯火辉煌,敲锣打鼓,黄墙内外,宫灯齐明;江村桥畔,铁铃关下,龙舞狮跃,剧曲杂技,各显神通。茶馆书场,各式店铺,顾客盈门。庙内殿堂,点烛焚香,诵经拜佛,木鱼声声,钟鼓齐鸣,吸引四海游人一睹为快。11点42分10秒,方丈在此钟楼上敲响第一声钟,此时万籁俱寂,人人心诚听梵音!人们被中华古老文化所倾倒。当第108记钟声撞响时,正好是新年元旦零点,刹那间爆竹声声,乐曲锣鼓齐鸣。苏州市长年年在此致新年贺词,把听钟声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已成为我国旅游界开拓最早、从未间断、影响深远、效益良好的特殊旅游项目。

那么,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何敲108下呢?

首先,这一习俗在唐代十分盛行。后来,随着中日文化交流,此风俗在日本流传至今。民间盛传:人生一年中有108个烦恼,登寒山寺钟楼撞钟,或聆听钟声,便能消除一年的烦恼,逢凶化吉。又说,人一生有108种烦恼,听了佛寺108下钟声就能去掉所有烦恼,年年吉祥如意。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五天为一候,按农历360天计,一年分为72候,把12、24、72相加,得108,既可代表一年,又符合108种烦恼之数。因此,若除夕听钟声108声,既能解除新的一年中烦恼,又能消除人生108种烦恼,真是大吉大利。好,请登楼撞钟。也请各位除夕夜来听钟声。

第五篇:寒山寺、枫桥介绍

古刹千年 沧桑历尽 钟声诗韵 文脉传承——电视片《寒山寺》解说词

今年的除夕,在苏州寒山寺的历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08吨重的世界第一梵钟正式敲响,9.9米高的世界第一巨型诗碑矗立起来,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嘉宾将欢聚寒山寺,一起度过这不同寻常的新年。受邀参加电视片《寒山寺》创作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和深入寺院考察,我常常被寒山寺历代高僧感动,寒山子的博大与个性,性空法师的执着与深厚,秋爽法师的务实与开拓,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我们这些俗人好好学习。与大师们近距离接触,本身就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看到他们的事迹,你就会觉得人生一世,应该为世界留点什么,它可以是精神,可以是物质,也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你付出了一份辛勤的努力。

(一)这钟声,苏州人熟悉,因为它从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发出; 这钟声,中国人熟悉,因为它穿越了华夏1500年的时空;

这钟声,外国人也熟悉,因为那首《枫桥夜泊》的诗歌把它带出了国门。

唐代诗人杜牧的笔下,曾写过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不知道其中是否包含苏州的寒山寺?从南朝建寺开始,寒山寺的确有一千五百岁的高龄了。

树影婆娑中,普明宝塔身姿挺拔,依旧焕发着青春。古老的运河,朝朝暮暮从它身边流过;扬动的船帆,日日夜夜在它耳边轻语。它们见证了这位庄严肃穆的老者,曾历经岁月的寒秋。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但那时候,塔不是这个样子。宋代的《吴郡图经续记》和《吴郡志》,虽记载了普明宝塔诞生的时间,却没有描绘它的形象。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建寺开始,寒山寺的命运便一直与时代的兴衰连在一起,几经世变,屡毁屡兴。寒山寺的建寺人,是唐玄宗时代的希迁禅师。但寒山寺的出名,得益于僧人寒山子的到来。唐代贞观年间,僧人寒山子“来此缚茆以居”,由于他的到来,希迁禅师便把这所寺院称作了“寒山寺”,妙利普明塔院从此有了自己的寺名。但那时候,寒山寺不过是运河岸边一座名不出众的普通寺院。直到有一天,唐代落泊的诗人张继来到寒山寺,写了一首题为《枫桥夜泊》的诗,“天下传涌,黄童白叟皆知有寒山寺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诗中,寒霜满天,愁绪满怀,风高月黑,钟声曼漾,这意境凄美的诗句,雅则雅矣,却预兆着寒山寺一千五百年不平凡的兴衰命运。

在后来的岁月中,寒山寺数次遭受破坏。然而,它又数次兴建重修,倔强地为人间播撒佛缘与爱心。历史上的僧人希迁、法迁、昌崇、深谷昶、本寂,地方开明官吏孙承佑、况钟、陈夔龙、程德全等,为寒山寺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南朝到民国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正是他们的努力,寒山寺才多次毁后而又得到重建。

然而,在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的岁月中,这些僧人和官吏终究没能保住一个完整的寒山寺。日军寇据苏州的时候,寒山寺的殿堂屋舍,一度沦为日军的仓库马厩。1949年苏州解放的时候,名闻海内外的千古名刹,已是一片凋零。寒山寺在新中国才获得了新生。六百年不见踪影的普明宝塔,只有在今天才重新屹立在寒山寺的寺院中。

(二)经过1500年的发展,寒山寺已经闻名海内外。一个小小的寺院,既不是佛教宗派的祖庭,也少有著名高僧驻锡,命运何以钟情于它,它又何以名扬四海,众心向往?这就要归功于寒山寺对佛教内涵的刻意显扬了。梵呗、钟声,是佛寺所共有的,但在寒山寺,已经上升为文化心灵的感悟,僧俗四众,四海内外,都能感受到心灵的共鸣。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兴衰,寒山寺永远面向人间社会。

这其中,寒山寺历史上的各位高僧功不可没。

“寒山寺”本身就是以僧人寒山子名字命名的寺庙。历史上的寒山子,究竟为寒山寺做过多少事,史书并无具体的记载。后人只知道,当唐代的希迁禅师在苏州普明塔院筑起寺院的时候,寒山子在这里只是“缚茆以居”。但寒山子的精神与佛家思想,却影响了寒山寺僧人,成为寒山寺延续千年的一笔宝贵财富。普明塔院取名寒山寺,很大的原因在此。寒山子出身在黄河流域的农村,唐代文人的理想“金榜题名、边塞立功”,就是他的全部理想。然而最终,他“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父母去世后,在家里又受到歧视,寒山子只好沿着黄河和运河出游,来到苏州。然而不久,他又出游到浙江天台山,在那里的寒岩隐居了下来。当年的寒山子,头戴桦皮冠,身穿百结衣,脚踏大木屐,似疯似颠,且笑且歌,常常独自一人,从寒岩来到70里外的国清寺。国清寺著火和尚拾得,用残饭剩菜款待他,使其能够生活下去,从此二人成了朋友,也成了佛家艺术世界中的一对圣人。

寒山子虽然没有实现文人的理想,却给后人留下了300多首诗。这些诗作,古朴直白,佛理浓郁,抚熨了作者内心与外界的隔阂。在诗中,深奥的佛法常常与日常小事结合在一起,语言平淡,娓娓道出,自成一体,成为后代诗人模拟的对象。所以,清代雍正皇帝说,他的诗“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正古佛直心直语也”。

人们喜欢写寒山子,喜欢画寒山子。寒山、拾得已经成为僧俗艺术世界中两个珠联璧合的出家人形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笑!所以从北宋至明清,就不断有人雕塑、描绘寒山拾得的笑容,可惜这些作品大都失传。一个笑字,使寒山、拾得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来拜佛门的人,常常心存烦恼。而在佛门净地,不仅能看到佛祖、菩萨、罗汉,还有笑逐颜开、心无芥蒂的寒山子,于是所有烦恼,都会烟销云散,拜佛的信客也会跟着笑起来。寒山子摘掉桦树冠,洗净身上衣,手捧荷花枝,就成了百姓美好祝愿、善良寄托的化身了。他不但进人寻常百姓家,也出现在各种喜庆、吉样场合,与拾得真正成了“和合”二仙!

寒山子的影响还走出了国门。他的诗在元代就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被译为英、法、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寒山子的形象,还影响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学生思潮和嬉皮士运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寒山寺,参拜他们心目中的这位英雄与偶像。

(三)寒山子给寒山寺一个名份,而寒山寺真正的开山祖,却是唐代著名禅师希迁。

这位亲历武则天、睿宗、玄宗、德宗几个朝代的高僧,年轻时初入佛门,就受到六祖高足行思禅师的器重。不久到衡山南寺结庵以居,时人称之为“石头希迁”。希迁禅师创建寒山寺的事,史书上记载不多,只有明初姚广孝的《寒山寺重兴记》一文提及。据说草创期的寒山寺,“以其当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者无虚日”。可见当时的寺庙规模不大。但由于地处运河交通要塞,却人脉旺盛。寒山寺的创建和命名,使希迁禅师成了寒山寺真正的创始人。只可惜,宋朝的建炎年间,寒山寺遭遇战争,被官军破坏,“寺僧逃匿.颓檐委地,飘瓦中人。四壁萧然,如逃人家”。

就在此时,法迁长老和他的徒弟们入居了寒山寺,开始修葺这些破败的建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寒山寺又栋宇一新,还新建了举行法会的道场“水陆院”。法迁长老又用三年时间,修复了普明宝塔。为了做好这些工作,他严于律已,“不以一毫私其身”。师徒们或持钵、或持簿,乞施于民间,一有收获,全部用在寺院的重建上,受到当地民众的敬仰和支持。然而法迁长老的心血,又毁于元末明初的战火。劫后的寒山寺,几乎面目全非。明代的永乐二年,又一位禅师深谷昶来到了寒山寺,受僧录司之命担任寒山寺的新住持。初来乍到,赤手空拳,禅师不辞辛苦,与众僧徒一道,化缘募捐,铲草除砾,兴建寺院。在深谷昶师徒们的八年努力下,大雄宝殿、方丈室、山门、法堂、斋堂、库房等寺院建筑,一一完工。他们还在方丈室安放了寒山、拾得、丰干塑像,这是寒山寺有史以来最早的寒拾像。然而禅师没有想到,历史的轮回,又一次让寒山寺遇到了沉重的毁灭性灾难。之后,尽管正统年间,苏州知府况钟重修了寒山寺;嘉靖年间,寒山寺的本寂禅师铸钟建楼;清末时期,江苏巡抚陈夔龙、程德全先后主持修复寒山寺,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乱频繁,劫难不断,寒山寺又屡次毁坏,再加上清朝和民国年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寒山寺亦处危境,香客稀少,寺僧星散。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寒山寺才逐渐修缮恢复。说到寒山寺建国的高僧,现年86岁高龄的性空法师是其中的代表。性空法师1963年调到寒山寺当监院。当时的寒山寺,四周没有围墙,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筑围墙。僧人们的生活困难,寒山寺从此开始卖起了3分钱一张的门票。为了解决资金短缺,性空法师又带领众僧将俞樾的《枫桥夜泊》诗碑,拓成条幅出售,受到日本友人的欢迎。

古寺渐渐有了生机,然而“文化革命”又开始冲击全国各地的寺庙。为了寒山寺的佛宝不遭破坏,性空法师用泥巴将碑廊里岳飞、唐寅、文徵明、俞樾的诗碑糊起来,然后贴上毛主席语录;在装满佛经的藏经柜上,他贴上了领袖的画像;师徒们又把年代久远的500罗汉深藏在密室里,使它们得到了妥善保护。性空法师不仅仅保住了文物,也保住了寒山寺的文化,保住了文脉传承的基础。

法师第二次来到寒山寺,是下放农村10年后的1978年秋天。当时的寒山寺,同样没有经济来源,于是再拓俞樾的《枫桥夜泊》诗碑出售,情况才一天天好转。1979年除夕,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寒山寺举办了第一届除夕听钟声活动,性空法师亲自上钟楼,为来宾们执杵敲钟。从此,听钟声活动年年不断,盛况空前。1984年秋,老住持通如法师圆寂,性空法师继任为寒山寺方丈。在社会各界和四众弟子的支持下,寒山寺修复殿宇,重光佛像,征用土地,保护文物,培养人才,还重建了“普明宝塔”。建塔的过程,困难重重,法师和众僧们披星戴月,坚持参加劳动,他们抬筐搬砖,各尽所能。普明宝塔终于在1995年12月11日建成。

性空法师还致力于慈善事业。自己积攒下来的钱,除了用于维修寺院,还助残救灾抚孤,资助困难学子。法师热爱文化,能诗善书,技艺精湛,开创了寒山寺崇文的一代风气。改革开放以来,他多次出访日本及韩国、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促进佛教事业,增进中外友谊,奔波忙碌。性空法师用自己的思想、情操和言行,给寒山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2002年8月27日,寒山寺隆重举行了“性空大和尚荣升寒山寺法主和尚暨秋爽法师荣任寒山寺方丈”升座庆典活动,年轻的秋爽法师接替性空法师,荣任寒山寺方丈,寒山寺从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秋爽法师是性空法师的弟子,1984年投苏州寒山寺,又到灵岩山佛学院学习,1988年2月重回寒山寺,曾任主管内务与基建的监院。1998年,秋爽法师在昆山亭林公园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荣升寒山寺方丈的时候,他才36岁。

2002年9 月20日,秋爽法师第一次以方丈身份,主持了寒山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活动,盛况空前。政府领导和江浙沪皖著名寺院的诸山长老,全国书画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日本前龟山市市长郭魁季雄先生、池田市日中友协会长藤尾昭先生、八女市日中友协会长辉安原行先生等日本友人,欢聚一堂。法会之后,秋爽法师又主持了《寒山寺志》、《寒山寺佛学》、《寒山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书画集》三本书的首发仪式。《寒山寺志》是寒山寺1500年的寺史。《寒山寺佛学》是一本佛学理论刊物,它把弘扬佛教提高到了一个学术的层次。在秋爽法师的领导下,寒山寺不但在寺院管理上,而且在佛教内涵和寺庙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寒山寺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于历史的厚重。寒山寺的感召力,也不仅仅依靠宏伟的佛塔、庙宇和楼阁。独特的寺庙文化,更是寒山寺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不管是性空法师,还是秋爽法师,作为寒山寺住持,他们一样目光远大、高屋建瓴,关注和重视寺庙和僧人的文化内涵,把它放在了寒山寺建设的第一位。

那么,眺望过寒山寺的历史,我们再来近观寒山寺文化的几个亮点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家喻户晓的张继诗句,让大家知道了寒山寺钟声的魅力,也正是这钟声,寒山寺这个范围不大的寺庙开始远近闻名,从唐朝开始一直到今天。这座二层六角重檐亭阁式的建筑,就是寒山寺发出钟声的那个神秘的钟楼。钟房二楼悬挂的铁铸大钟,是清末江苏巡抚陈夔龙所铸。“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愿成佛,度众生”。每年,大批的游客信众来到寒山寺,他们会登上钟楼,亲手敲响寒山古钟,伴着清扬的钟声,许下心愿,祈求幸福。

寒山寺最隆重的活动,莫过于从1979开始的新年听钟仪式了。每年的除夕之夜,这里都要敲响108响钟声。钟声落定正值0时0分,宣告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新年来临。每逢此时,寒山寺就变成了欢乐祥和的海洋,寺院内外群情沸腾,大家互致祝福,其乐融融。就像谢孝思老人诗中所说“古寺寒山不解愁,钟声到处闹新讴。五洲四海来佳客,胜揽枫江第一楼!” 闻钟声,除烦恼;看诗碑,陶性情。听过钟声,再欣赏寒山寺的碑刻,脑海中就有了寒山寺文化的深刻印记。在寒山寺,长廊之壁,群钟之间,殿亭之地,花坛之侧,都有各种名人书写的各种碑刻。寒山寺的诗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走廊,它的书法百花齐放,它的内容常常记载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

寒山寺的碑廊,为清末江苏巡抚陈夔龙重修寒山寺时所建,里面置放71方诗碑。这幅风格硬朗的书法力作,是陈夔龙邀请书法家俞樾题书的。康有为的墨宝寓意深长。据说张继诗中所写的那口唐代古钟,早已不见踪影,康有为认为“唐人钟,已为日人取去”,故忧愤交加,而作此诗。宋代名将岳飞1136年到苏州参加北伐会议时,也留下他的墨宝,表达了目睹百废待兴的千年古刹时的愤激心情。雍正皇帝的《寒山子诗序》碑,是对“千秋过客”的人生感怀。虽然贵为帝王,终不似释子之自在随缘。现年86岁高龄的性空法师,1994年精心书写了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如今已成寒山寺碑刻中的一道亮色。

有碑就有诗,有诗就有书。寒山寺的书法,使寒山文化有了流动的韵味。走进寒山寺,处处悬挂着书画精品,俨然是一个佛家的艺术世界。书法是佛教与知识的结缘,书法也是修禅的手段。在古代僧人怀素、石涛的墨迹中,可以感受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可见书画艺术可以启迪禅悟。寒山寺僧人擅长书法,技艺精湛。钟房的匾额,是已故通如法师所题。在寒山寺中,我们可以在多处看到性空法师的题字。法师书法,师承有源,又勤学苦练,道艺并进。他写出的字,笔力浑厚、拙朴,但又淡雅恬静,颇富禅境。秋爽法师秉承寺风和恩师教诲,潜心钻研书法艺术,书风酣畅淋漓,刚柔相济,风格独具,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游人、信客和海内外嘉宾的喜爱。

寒山寺书法如今早已流布海内外,成为沟通友谊的虹桥。宋明以来,寒山寺一直有留碑题额的传统,多处殿堂楼阁留下了古今书法名家的墨宝。今天,寒山寺与海内外书画名家的交往,更加频繁,形成了独特的寺院文化。

(五)寒山寺的文化既有特色,也是开放的。两千多年前,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以大乘佛教为主体的中国佛教。汉传大乘佛教的宗旨是“利乐有情,庄严国土”,所以禅宗六祖慧能提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说明佛教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联,它不是远离社会、隐逸山林的教派。

其实,寒山寺在唐代重建之初,便“来游者无虚日”。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流传以后,则“黄童白叟”都知道有一个寒山寺,千百年来寺有兴衰,而信客却源源不断。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8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后,寒山寺引来了更多的观光交流客人。寺院开放之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前来祝贺。胡耀邦、杨尚昆、李瑞环、李岚清、吴仪、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匡亚明、钱伟长、胡绳、徐铸成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先后来访寒山寺。日本首相竹下登、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和参加苏州2001年APEC财长会议的各国贵宾们,也慕名参访了寒山寺。

在所有的外国游客中,日本友人最多,寒山寺成了中日交往的一个特殊桥梁和纽带。院内的这些树木,就是日本友人参观寒山寺种下的。这幅古画,是当年参加侵华战争的一位日本军人委托他的儿子,归还给中国的文物,以表谢罪,寒山寺专门为此举行了“古画归还仪式”。在接待海内外各界游客的同时,寒山寺也和佛教界进行了友好交往。1981年,性空法师参加江苏省佛协组织的朝山参观团,朝礼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参观了杭州灵隐寺、宁波天童寺和阿育王寺等名刹。1989年应日本冈山市日中友好协会的邀请,寒山寺代表团访问了日本的池田市、京都府、奈良市、龟冈市和三次市的佛教寺院。同年,性空法师还参加了台湾玄奘顶骨舍利护送团,将一粒玄奘舍利从南京护送到台湾。2000年,以秋爽法师为团长的寒山寺参访团一行九人,参访了泰国的玉佛寺、金佛寺、洞山寺等寺院。寒山寺的法师走出了国门,更多的海内外佛教界人士、佛教团体,也来到寒山寺参学、交流。尤其是信奉佛教的东方国家,更乐意到寒山寺交流取经,切磋佛教思想。1993年10月26日,寒山寺弘法堂建成,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日本多个寺院的住持来到苏州寒山寺,参加空海铜像落成典礼。1995年,日本宗教画法学院代表团访问寒山寺,向寒山寺赠送铜观音菩萨像。代表团团长平冈嘉卫门说,自古以来,我们日本人深爱寒山拾得画,而寒山拾得两位祖师与寒山寺有着特殊的缘份。因此,在观音铜像身上,寄托了广大佛教徒的宗教情感,凝结着众多爱好和平的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1995年3月28日,寒山寺隆重迎来了印度佛教代表团,性空法师亲自带领他们上钟楼敲钟,到弘法堂礼赞象征中印友好的玄奘大师。现在,寒山寺每年都会迎来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地区的佛教参访团。寒山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提高。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闭门修禅的寺庙,而成了走出佛门、面向海外、走向国际的中国宗教品牌。

(六)寒山寺的文化魅力,对外体现在大众艺术的传播与交流,对内体现在佛教内涵的丰富与实践。自古以来,佛教徒有自己的修持方式和仪规制度。佛陀在世时,就制定了对个人的“戒”和对团体的“律”。东晋时代,僧人道安制定了中国佛教徒活动规则,也就是《僧尼轨范三则》。到了中唐,高僧百丈怀海制订了俗称“百丈清规”的《禅门规约》,由此形成了中国佛教活动特有的规范。

但在历年频繁的战乱和动荡中,寒山寺的宗法活动很不正常。改革开放才有了转机。性空法师1984年接任寒山寺住持的时候,按佛教传统仪规,举行了隆重的升座仪式,又按仪规举行大佛开光典礼。从此,寺内僧人早晚二时课涌、过堂、念佛、参禅。到了精进佛

七、斋天、浴佛节、盂兰盆会、佛菩萨圣诞期间,按时举行各项法务活动。僧人们遵循《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规定的“僧装、素食、独身”六字原则,严持道风,注重僧仪,遵守祖制戒律。严持道风、注重僧仪,需要健全僧格,这需要僧人们在点滴言行中修炼与培养而成。2001年5月,寒山寺组织了12名僧众,由秋爽法师带队朝拜扬州高旻寺和大明寺,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僧格。从寒山寺行走到扬州的道路,漫长而艰难。僧人们脚下磨出了水饱,双腿酸痛难忍。但每个人都咬紧牙关,不叫一声苦。行至无锡下起了大雨,僧众们依然冒雨前行。距高旻寺3公里的地方,他们开始三步一拜,向禅宗祖庭朝礼。步行的劳累,脚底的伤痛,烈日的暴晒,路面的烫灼,都没有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秋爽法师的膝盖磨得流血,拜进寺院后,有一段碎石子路,溃烂的膝盖跪在上面,留下了一片片血迹,感动了许多围观的游人。第二年的三月,寒山寺又组织僧众朝拜了地藏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朝山活动,僧众们增长了信念,磨练了意志,受到佛教界的很高评价。大明寺的能修方丈说:“这一活动,在江苏省佛教界是首屈一指的。你们代表了寒山寺僧人的形象。”

僧格的培养,重在精神与意志;而文化的培养,则与僧众的知识素养密切相关,更涉及到寺庙文化的整体形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寒山寺前十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后十年集中精力培养人才。他们吸收有志出家的青年,送他们佛教院学习。青年们学成回寺服务,继续为他们提供自学的条件,为他们创造锻炼成长的机会。

从1997年开始,寒山寺连续举行讲经法会,性空法师亲赴镇江、北京,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部长妙华法师等,来寺主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佛教遗经》、《六祖坛经与人生》等;又特聘普陀山朗晨法师,为僧众讲授“四大祝延”等梵呗唱念,受到广大僧众的欢迎。

如今,寒山寺在秋爽法师的领导下,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寺院管理走向了现代化和知识化,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佛教图书馆,僧人们普遍会使用电脑。2003年9月,佛学院“寒山书院”开学。2006年12月28日,“寒山寺禅意书画院”成立。2007年7月,寒山寺文化研究院成立,它将通过课题研究、文化论坛、文学艺术创作、国内外交流等多种形式,挖掘、传承、弘扬寒山寺文化,扩大寒山寺在佛教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发挥寒山寺文化在苏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寒山寺正在营造一个浓浓的寺庙文化氛围。僧众们在这里勤于修学,综合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它也扩大了寒山寺的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提高,为寒山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寒山寺的文化,既是佛教文化,也与民间众生息息相关,是一种新型的寺庙文化。所以,寒山寺在苏州人心目中,从来都是一个有形的佛门,它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很容易走近它。寒山寺山门北侧的霜钟阁,如今辟为一家素斋馆。湖石花木,亭台点缀;幽雅清静,自成院落。游客在这里,可以品尝精美的素食。“吃佛钵饭植福德本三心喜了日;进供养地入如来禅五观悦存时。”所谓素斋,就是指不吃肉食,只吃蔬菜、瓜果豆之类的植物。《佛本行集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在尼连禅河附近的树林中,苦修了六年,以致消瘦乏力。后来他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才恢复体力。当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明星出现时,他豁然悟道,用智慧取代了苦行。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及牧羊女的功德,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寺院和信徒们要用各种素果做成粥食,称之为“腊八粥”。所以,每年有腊月初八清晨,寒山寺的僧众、居士都要抬出盛满腊八粥的大桶大缸,给寺内僧众、工作人员和络绎不绝的寺外群众食用。佛教艺术也是大众艺术。寒山寺对外供应的佛家字画、书籍、明信片、饰物、法物等,许多都为寒山寺独有,像俞樾诗碑拓本。至于寒山寺法师们的墨宝,那更是可遇不可求了。寒山寺在发展中,曾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它也积极回报社会,密切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从1988年开始,寒山寺为苏州市佛教协会敬老院、省市老年基金会、福利院、培智学校多次捐款捐物。在苏州大学设立了“寒山寺助学金”,救助家境贫寒、成绩优秀的学生。苏州大学一位女大学生不幸患白血病时,寒山寺僧众主动为她募捐医药费,多次派法师去医院看望。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城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寒山寺立即组织全寺僧众捐款,场面十分感人,性空法师当场吟诗:“清晨恐后争捐款,榜上有名见佛怀。”除此以外,寒山寺还经常慰问驻苏部队的弟兵,支持各地寺院的佛教建设。香港宝莲寺建造天坛大佛,陕西铜川修复玉华寺,都受到寒山寺的热心捐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寒山寺正实践着人间佛教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进入新千年,寒山寺又有了祈福众生的新举措,决定铸造世界第一的“寒山寺大钟”。从1979年至今,连续27届的寒山寺听钟声活动,使寒山寺声名远扬,美中不足的是,钟楼局促,钟声难广。新的“寒山寺大钟”重约108吨,高8.2米,口径5米,形似直桶平口的唐钟。“唐钟”是中国梵钟开源的钟形,108吨的大钟,重量居梵钟之首,具有世界意义。它将把寒山寺的古韵禅风传向世界。寒山寺还要建《枫桥夜泊》巨型诗碑,碑高9.9米,宽6.6米,其规模也将是世界级的。

如今,大钟、诗碑已经矗立在寒山寺以北的枫桥景区。2008年的除夕之夜,人们将在这里倾听钟声的悠扬、欣赏诗碑的巍然,从内心感受新年的曙光。寒山寺的黄钟大吕,将祈福人类世界更加和平、安康!这一天,也将是开寒山寺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下载观“寒山寺”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寒山寺”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寒山寺 英语 导游词

    Ancient Hanshan Temple It was in 2002 that monks of Hanshan Temple warmly celebrated the 15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very temple. The event indica......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

    寒山寺 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

    观有感

    观有感 1010409班101040916赵丹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上网查了一些和此电影相关的一些背景,和作者的相关消息.话说影片《田禹治》是根据古典英雄小说《田禹治传》改编而成的,而《......

    观2012有感

    科技之光——观 科技之光——观《2012》有感 之光—— 》 最近有关世界末日的言论甚嚣尘上,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开开玩笑而已。 虽然科学早已 揭示地球会在很久的以后的未来......

    观 有感

    观《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话剧有感 在一次留学生中,主人公遇到了教授的刁难。他回答的问题的时候多么尴尬,在思维敏捷的情况下,他凭着他那爱国情怀使教授向他脱帽致敬,自己依靠自......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5篇模版)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篇 寒山寺位于苏州阀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下面是,仅供参考。苏州寒山寺导......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5则范文

    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作为一名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寒山寺导游词,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