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摘要:“慕课”是在国际教育界新兴起的教育模式,代表着一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国际教育界发展的新动向,结合燕山大学工程图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实践证明,该教学改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大学生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了教学质量。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为后续课程及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慕课;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5006604
0引言
[JP5]崛起于美国的“慕课”,即英文MOOCs的音译,是“大规模(Massive)[CD*4/5]开放(Open)[CD*4/5]在线(Online)[CD*4/5]课程(Course)”的英文缩写,即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代表着一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JP2]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短短一年多时间席卷全球数十个国家,600多万名参与学习者遍布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扩张速度之快、冲击力之强,犹如地震海啸,一些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MOOCs风暴”。商业联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的Coursera、edX和Udacity并称为“慕课三驾马车”。
[JP2]这场“风暴”正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形式和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大学。2013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在线课程率先加入了edX,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加入“慕课”阵营,与Coursera签订了合作意向书。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BT(1+*4/5]1[ZK(]“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提出然而,大学并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大学若干年来所沉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大学生活过程中所培养和内化的人文精神,是“慕课”所不能触及的。再者,“慕课”传授知识的模式适合某些基础课,而在一些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的工程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经验,以及把各学科的知识穿插融汇的能力,是在网络课程中体现不出来的。
这并不是说,工程类课程就可以把“慕课”拒之门外。网络技术的发展日异月新,工程类课程也要思考如何运用“慕课”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于是,“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这种教学模式,既充分利用网络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方便教师系统的把握课程,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基于“慕课”模式的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改革随着教育的“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标准化教科书发展为视频公开课、Flash教程、音频、图片、电子书、在线论坛等,教学过程必然会从封闭的教师课堂讲授,向复杂的适应现代人学习特点的方式发展。因此,“慕课”模式应运而生,以不可阻挡之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13年,原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副院长徐玉民教授在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作了《关于“MOOCs”的思考》的报告,并带头进行了“慕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图学是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燕山大学的图学教学改革一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在面对“慕课”的汹涌来袭,以及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应顺势探索创新、大胆突破,与国际化教学模式接轨。本文介绍了基于慕课模式的工程制图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既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为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课程的设计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提供参考。
重构“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慕课”的核心是微视频,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系统地录制视频,每个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十分钟左右,提出问题,并根据教学进度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这就需要重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培养网络学习和讨论式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不再是灌输知识的场地,而是师生之间研讨问题和答疑解惑的场所。研讨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畅游在由平面向空间(读图),再由空间到平面(画图)转换中,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培养了图示和表达能力。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展讨论,教师顺势引导,穿针引线,巧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讨论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网络学习与课堂研讨的有效衔接。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自主约束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创造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2.2创建网络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持
“慕课”的技术支持是网络平台,该网络平台包括课程学习、教学资源、模型室、答疑讨论和意见箱五个模块。
课程学习模块又包括视频教学和电子教案两大模块,视频教学用来实时地发布供学生学习的微视频,可随时随地在线学习,方便重复观看及复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电子教案包括教师讲课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典型例题分析、参考答案和相应习题的立体模型等,还包括工程图学的挂图系统,用来展示典型的图样表达方案及与工程实践相关的工艺结构、标准件及零部件图,供学生随时观看学习。
教学资源模块用来发布与教学进度相匹配的真实生产环境下的机械加工、金工实习、金属冷热成型、焊接知识讲解等视频,还包括机械加工知识讲解、多媒体动画演示以及基于真实场景零件测绘讲解及操作视频、装配仿真视频、典型零件加工视频、机械加工工艺工程讲解视频、国外高科技生产加工视频、学科前沿动态等。学生通过对教学资源模块发布视频的观看学习,可以弥补大学生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缺点,增强了工程制图与后续专业课及整个机械学科的关联,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
燕山大学图学部拥有两个实体模型室,配备了各种典型结构及零部件模型,把这些模型的图片及展示视频上传到网上模型室,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另外,资金和空间限制了实体模型室的规模,利用三维绘图软件补充绘制一些典型的模型,上传到网上模型室,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
答疑讨论模块可随时随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在网上提问,其他学生和教师可随时解答,保证了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获得该生的活跃度等级。学生也可以在答疑讨论模块探讨学习方法,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满足学生相互交流的欲望。
意见箱模块便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方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教师按质按量地完成教学,督促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教师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后,可以查看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3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自主学习过程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在混合式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的考核应该趋于多元化、综合化,注重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情况。考核分数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根据学生在课堂讨论环节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内的完成作业情况及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参与程度,和参与在线答疑讨论的活跃度来进行打分。这一部分分数由学生互评,教师根据各组的表现,分配分数配额,表现优异的小组可获得更多的高分分数名额,这一部分占总评成绩的20%。工程图学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强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第二部分是随堂考核,安排在图样表达、零件图及装配图环节,占总评成绩的10%。第三部分是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考核,其内容与难度参考CAXC全国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占总评成绩的10%。第四部分是体现图解空间几何问题、读图和绘图能力的试卷考核,这部分内容是工程图学这门学科的根本,占总评成绩的60%。
同样,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再是学校领导、院系主任和同事的考核,学生可直接在网络平台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如何激励广大教师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导向。目前,中国大学教师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教学方法、授课手段研究的不多,网上评价会督促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学上。工程图学又是一门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的专业基础课程,这又要求教师们参与企业合作,参与项目的研发,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只有提升教师的工程素质,才能给工程制图课程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学生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喜欢这门课程。
2.4培养大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JP2]工程教育一直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沟通协调能力,“慕课”模式亦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在零件图、装配图环节引入三级项目,学生自主结组,组员对装配体的各个零件进行测绘,绘制一系列完整的零件图,并讨论优化表达方案绘制装配体,最后完成项目报告,并制作PPT进行答辩,所有组长给小组打分,组长再给组员打分。同时,组员之间实行作业互判,通过相互讨论初步解决问题,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发挥上进学生的榜样作用,使学习优秀者对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还能更好地督促后进生按时完成作业,以此来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5坚持开放教育,促进资源共享,提供多样化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的过程必然转变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方式,“慕课”的所有在线资源都可以免费提供给需要此方面知识的人,不限学历,不限地域,满足教育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社会上的在职成人亦可以根据工作需求,来学习工程制图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和学生们实现互动。此外,工程技术人员还能带来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制图问题,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了解制图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制图课程的学习中。
由于我国高校的体制原因,很多大学生不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课源不足,导致这类学生无法学到想学的课程,也无法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拓展学习的路线。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了转专业学习的机会,但这次转专业一般发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初,而画法几何的学习一般安排在大一第一学期,这样没有经过画法几何部分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学习机械制图部分,给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学习的效果。然而,“慕课”这一学习模式在工程图学上的引入,改变了这类同学的现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或者转专业的意向,从开始便加入到工程图学的学习中,保证了学生学习工程图学课程的完整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3结束语
“慕课”与课堂研讨相结合的工程图学的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改变,不但提高了工程图学的教学质量,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单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的影响是有限的,学习文化的改变需要更多的学科更新教学观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工程图学课程作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要抓住“慕课”这一契机,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信息技术与工程图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探索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汪瑞林,张春铭.MOOCs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CD*4/5]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中国教育报,20130923([KG-*6]3).[2] 杜杨.关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光明日报,20130821([KG-*6]14).[3] 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光明日报,20130716([KG-*6]6).[4] 焦永和,张彤.我国高校图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工程图学学报,2004,25([KG-*6]4):126130.[5]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27([KG-*6]2):8992.[6] 郭长虹,赵炳利,郭锐,等.重构CDIO特色的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工程图学学报,2013,34([KG-*6]3):148151.
第二篇:“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思考
“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慕课”的迅速崛起,使在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融合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点的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本文在总结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探讨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保障条件,以期有益于混合式教学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
一、引言
“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简称MOOCs。2008年由加拿大Dave Cormier和美国Bryan Alexander两位学者首次提出,故简称为复数的MOOCs。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并迅速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在线教育学习革命的浪潮。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许多著名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中国多所知名大学在 2013 年加入了这个潮流中,2013年因之被成为“中国慕课元年”。伴随着“慕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崛起,传统课堂受到巨大冲击。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2016年,教育部将“指导高校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纳入《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推进混合式教学的保障条件,以期有益于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二、国内高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经验
1.混合式教学的概念。
国内首次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他的观点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混合教学的网络化教学主要依托于网络课程平台和学习资源,它们是实现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依托。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侧重于教师如何教好,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混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具有上述教学技能之外,还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技能,在课堂上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国内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经验。
内蒙古民族大学从2015年5月开始启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课改经验。内蒙古民族大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曾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案例一等奖,其改革成效先后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广西师范学院自2015年以来,学校批准立项建设了30门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试点,资助经费总额达138万元。2017年,学校完成两期立项项目结题验收,有12门课程已建成在校内运行。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外校开放选课,被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南宁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师生在线选课修读。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了顺应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需要,将研究、试点并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工作纳入到党政工作的要点之中,专门成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中心,重点研究高职院校MOOCs 教学和翻转课堂学习的理论、实施路径、开发要点等,并为教师实施混合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在探索高职教学改革的新内涵和新路?降墓?程中,提出在全校范围推行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学习。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特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行动研究法为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入具体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石河子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均采取课程立项建设的形式,开展混合式教学。
三、混合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条件
1.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推广应用。
混合式教学中的网络教学部分,主要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来完成。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年底,我国全日制高校已经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和正在进行相关建设的高校比例高达90%以上。调查同时显示,实践中,部分高校网络教学经过初期探索时的蓬勃发展后,进入停滞不前的瓶颈期。多数教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始终处于上传课件、布置作业的简单应用阶段,难以与课堂教学实现深度融合。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现状将直接制约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高校有必要加强硬件设施的运行保障,提供充足的优质资源与技术支持,加大宣传培训和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并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提升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意识与能力,实现网络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混合式教学的全面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2.重视微课等视频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基础。我国教育部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中就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这一过程中国内各高校录制大量教学视频。这些视频一般是以一课时的内容作为一个知识单元进行讲授,时长在45 分钟以上;大多是对课堂实况的简单录制,没有对教学信息进行二次深层加工,无关信息较多,学生将难以消化。而MOOCs 通过在授课视频中穿插提问、随堂测验和开展专题讨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按照MOOCs的模式对精品课程时期制作的视频进行二次加工,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也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录制具有“短”、“精”特点的“微视频”,即围绕“知识点”的讲解进行视频录制,一般是在5~10 分钟左右,并配有相应的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既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也可避免由于视频时长太大,内容枯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现象。
3.提高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主宰者。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多元化特点。第一,教师是网络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提供者,不仅要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有关的资源,资源的内容不仅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还包括试题资源库和问题资源库。第二,教师是学生网络学习的引导者、评价者,既要引导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还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活动。第三,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在混合式教学中,由于网络教学的引入,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部分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以传递知识为主的讲授式教学场所,而是一个师生双方交互的场所。教师既要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高效参与,还要对学生的活动作出评价与反馈,激发学生持续深入学习的热情与愿望。
MOOCs 的崛起,使在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对传统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使混合式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是今后教育教学领域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顾小清,胡艺龄,蔡慧英.MOOCs 的本土化诉求及其应对[J].远程教育杂志,2013,(5).[2]焦建利.慕课给基础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4]杨文婷,何伏刚.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技能的新要求[J].基础教育,2008,(6).[5]李小,张宸瑞,耿斌,郭勇.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MOOCs 时代”的探索与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5,(12).[6]http://.[7]http://today.hit.edu.cn/news/2017/07-18/2231256170RL0.htm.作者简介:
扈文英(1975.11-),女,北方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
第三篇:浅谈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认识
浅谈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认识
摘 要:文章针对当前出现的一些主流热门的教学方法,介绍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92
一、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一)微课
随着互联网上“微信”“微博”“微电影”等热门技术的出现,在学校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微课”的概念。简单讲,微课一般是指“微型的授课或课堂”。不过,从国外的研究文献上看,“微课”通常包括“微课件”和“微课堂”两个含义。也就是说,一个“微课”代表一个“微课件”,而多个“微课件”组成了一个“微课程”。我们通常说的“微课”主要指的是“微课件”。
所以,“微课”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和授课核心内容(教学重难点)设计而成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可谓是时间简短、本质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综上所述,微课的基本特点是视频化、简洁化、反馈性、交互性。从设计方法来看,微课通常有以下两种制作方案:一种强调内容的传递性――单播式微课,纯视频形式;一种强调内容的交互性――交互式微课,具有交互性的视频形式。
(二)慕课
2012年以来,慕课异军突起,在世界各国大学引发了一场网络教育新趋势。慕课是“MOOCs”的音译,翻译过来的意思为“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它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免费网上课程。比较著名的平台包括:Coursera,Udacity、EdX,这三大平台课程针对高等教育,并配备学习和管理系统。
慕课能吸引众多大学的目光,是因为它能为大学之间的国际化交流、共享、竞争和发展提供具有深远影响的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一所大学的影响轻易跨越地域限制而遍及全球,这不仅提升了大学的“软实力”,同时也提供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机遇。
从某角度看,慕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像是一个融教育、娱乐与社交网络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课件和视频,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临教学现场的感觉,进而带来较好的学习体验。综上,慕课就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最新形式,为学习者提供的一种全新的在线学习形式,通过新颖的技术手段、以更加吸引人的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
(三)翻转课堂
国外对“翻转课堂”的理解是:一种以课堂面授教学为基础,利用多种技术工具来实现教学流程重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来说,翻转课堂是重新调整教学组织结构和教学分配时间,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是和学生交流、讨论、答疑,共同研究解决重难点,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要在课后,通过视频讲座(微课、慕课)、听博客、阅读电子书、网络上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等完成学习任务。
(四)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就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两种学习模式的重新组织和实施,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有人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技术、场所、教学方法的多面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教学组织形式的结合。所以,我们理解的混合式学习就是不同学习方式和教学要素的相互结合,它借助面授与网络这两种学习模式的优势来重新组织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其中,混合式学习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和教学形式的简单改变,而是教学理念、模式、组织方式的综合性变化。
二、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这些涌现出的学习形式相互间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些用语是一种教学思想或教学模式在不同的技术环境下或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所蕴含的教学理念、指导思想、基本技术实现方案彼此关联、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教学技术新概念图。见下图:
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两者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让学生更加灵活、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实际上两者是从不同侧面在谈同一个问题。混合式学习是翻转课堂的指导思想,而翻转课堂则是混合式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案。
慕课与微课。当前慕课仍然以课堂演讲视频为主,但是视频长度控制在8~15分钟,其实这就是一个个的微课。所以微课是慕课的技术实现形式,即微课为慕课提供了更加符合学习者心里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更能吸引学员学习,更能有效地展示慕课。
微课与翻转课堂。微课就是翻转课堂的具体技术设计方案,或者说,微课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常用的课件设计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在混合式学习的思想指导下,翻转课堂是网络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方案,即为教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和可操作的网络教学设计思路,使教师能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有章可循。也可以说,翻转课堂是联系理论(混合式学习)与技术实现(微课)之间的中介物;微课则是实现翻转课堂的一种重要的设计方案,强调学习资源的碎片化分割、学习路径的交互选择、教学视频的短小化和知识点学习的即时反馈。而慕课则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最新形式,其通过新颖的技术方案来使得原来的教学视频更加吸引学生的眼光和兴趣,更容易大范围地传播,从而使得网络教学的课件形式、技术解决方案和工具都产生相应的变革。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些新生的事物,我们要积极研究和尝试,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轻易“翻转课堂”,又不能一概排斥,忽视现代化教育手段带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睿,王晓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对高职教学的影响[J].中国 电脑,2015(7).[2] 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责任编辑 吴海婷]
第四篇:慕课与翻转课堂学习体会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读书心得
张剑虹
最近学校给每位老师准备了一本书《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里面讨论了也许能改变中国传统课堂的新型教育模式——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
经过两个周的阅读和网上查询资料,我接触了两个新名词,“慕课”是首次听说,“翻转课堂”听说过但不知道是个具体什么东东。于是百度一下解疑,惊叹于现代网络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变之余,在思考,它们可以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什么变化?它们离我们有多远?期待着教育革命性的变化——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课程范围
MOOC 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通常,参与慕课的学习是免费的。然而,如果学习者试图获得某种认证的话,则一些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可能收取一定学费。
翻转课堂的优点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2、“翻转”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下视频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的疑惑
1、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理化等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思考与建议
1、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翻转”来实现边缘生、尖子生的成绩提升;
2、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课的中心,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
3、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学生原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长期下去,学生能不能吃得消,会不会课业负担过重? 除非,每节课所有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消化落实,课下不留作业。
2015/3/25
读《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后的感想 琼山中学 杨飞 对于翻转课堂,我是读了《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这本书才有了相对详细的了解。这本书有六章。第一章“概论”主要讲,慕课是数字时代业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的要求和趋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还提到了慕课和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实施情况,如美国是其发源地和实施重地,在加拿大得到了深度时间,在新加坡得到政府推动,成效显著。第二章“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讨论了学科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式。包括知识图谱与思维发展的两条道路;知识图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与要求:是学科而自身逻辑与学生认知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是安排学习行程的依据;还讲到了知识图谱编制的一半程序。第三章“教学微视频制作”谈到了微视频教学的优势;优质微视频的标准(聚焦;简要;清晰;技术;创新);微视频制作的技术与方法。第四章“进阶作业与诊断性测验”讲到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介绍了如何设计进阶作业和编制诊断性测验。第五章“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明确指出了翻转课堂的定位是让学生自己对其学习负责,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也辩证地提出翻转课堂中教师要从“站在学生和知识之间”到“走到学生旁边”;作者还指出翻转课堂要围绕巩固强化、系统梳理、拓展加深、探究创新几项任务。第六章“翻转课堂与现代教育生态改变”指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把必然要求包括教学管理在内的教学流程做出相应的变革,如即时走班、课下先学基础上的课时调整、与多样性相关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对于这本书个人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后来就在网上找了可汗学院的相关视频作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可行吗?随着我对翻转课堂的了解越来越多,我逐渐觉得这是可行的,虽然看似困难重重。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指学生在课下自己观看讲座和视频课程,而课堂时间用来讨论和解决问题。而这正好与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课堂上学,课下写作业的模式相反。那么这样一种变革必然会引起我们很多的问题。下面我把我的一些问题及个人的观点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下。
一、如何督促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这是最大的难题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前提。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学、自觉能力要求甚高,怎样保证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及效率呢?校领导和班主任每学期花很大力气禁止学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机等设备,但总是屡禁不止。如果现在再主动给学生一个平板电脑,可以想象,他很大可能会打着学习的幌子去玩别的,或者看会儿学习视频就以看过了、学会了、累了等各种理由,给自己找个玩玩游戏放松放松这样心安理得的机会。这会不会反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娱乐的平台,增加了他们偷懒不学习的机会?问题还不止这些。到了第二天的课堂,按照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会写相关的作业,对于那些没有好好看视频的学生,作业必然不会写,老师发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指导目前,我只能想到,翻转课堂其实对于自觉性强的学生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而对于那些自觉性差的学生来说不仅不能起到督促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不见得所有课堂都适合翻转
理科学科的知识规律性强,显性知识较多,比较适合学生自学,翻转效果较好。而情感性的东西,由于每个老师对同一事物的解读方式和演绎方式都会不一样,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还是回归到课堂比较好。而文科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比较多,因此,对于文科学科,想要搞好翻转课堂难度比理科要大得多。具体到英语学科,怎样实现翻转为宜?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当然考虑更多的问题就是英语课堂怎样翻转会比较合适。对于英语学科微视频的录制,我认为,比较适合的课型是词汇课和语法课。语法课自不必说。很多语法知识都是固定且有规律可言的。学生可通过看视频牢记相关语法知识,再通过课堂上的做题加以巩固,从而记住并掌握语法。我想重点说说词汇课。可以把本单元的一些重点词汇进行挑选,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一些重要词汇的基本用法,还能够通过微视频的呈现,通过图片的展示及有趣的例句等激发出学习本单元词汇的兴趣,提前为第二天的课堂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微视频,可以将丰富的图片或趣味的动画,甚至是一些经典的小视频穿插其中,学生能更直观地获得信息,学到知识。但是高中阶段每个单元词汇量一般较多,所以在录制微视频的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可以进行挑选,一个单元以2-3个视频为宜,每个视频10分钟左右,将知识点讲解及激发学生兴趣结合起来,甚至可稍微偏重于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学生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会学得更有效率。
三、怎么拍摄微视频
从可汗的视频可以看到,他是用一个手写板和一个话筒就完成了所有视频的录制。但是我认为他的方法更适用于理科。文科的内容不需要呈现大量的解题步骤或运算过程,更重要的,正如上文提到的,在于通过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我觉得,文科的视频没有必要用手写板,用ppt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效果就可以了。采取哪种拍摄形式?个人认为,老师可以自说自画的模式,不用露脸,以一种亲和、没有过多老师腔的语气娓娓道来,以此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即可。
视频容量不宜太大,8分钟以内足矣。个人认为,拍摄视频主要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而最精华的东西还是要回归到课堂,千万不要让学生有看了视频就可以无视课堂的思想。那么,这么多知识点,怎样取舍,这会给老师出个难题。要让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对老师的要求会非常高。微视频展示的是老师的思维及对教学的解读。老师的理念会直接决定课的高度及效果。
四、翻转形式可以多样话,不必照搬照抄
其实很多老师都有同感,翻转课堂如果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在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环节是不易操作的。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寻求其他形式的创新,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翻转。
第五篇:慕课与翻转课堂学习体会
《慕课与网络课堂》读书心得
阿堡寨中小学 何佳伟
一个月前,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书《慕课与网络课堂》。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习,我在惊叹于现代网络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巨变之余,有一下几点心得。
一、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理论,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第9页写到: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十几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二、认识到了翻转课堂的优点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2、“翻转”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下视频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也有几点疑惑
1、对那些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谁来监督她看视频自己学习的这个过程?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理化等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3、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4、结合我们农村电脑还没有100%普及的教育现状,我觉得还不是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