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总结--- 运用电子辅学资源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总结
---运用电子辅学资源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
通过半学年的实践探索,现代教育追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以及电子辅学移动终端存储量大,可以集成字典、词典、参考资料、课外读物等辅助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知识面等实惠已在我学试点班突显,现做如下总结:
我校2011年底接受了万达广场的资助,一套移动网络教室包含30台联想上网本,上网本上还同时配置了中央电教馆自主学习精品课程。今年5月,我校成为了教育厅教研室首批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试点学校,随后又申报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秋季开学在七年级建立一个试点教学班。试点班每位学生配发学习上网本,通过这个试点班探索适合农村中学自主学习的模式。
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是从泾源县和彭阳县移民过来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相对城市学习比较薄弱,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甚至没有开设过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学生对于计算机使用方面还存在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
(2)尽管学生的学习电脑中有一套中央电教馆的自主学习精品课程资源,但这套资源是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的,目前银川市数学使用的是北师大的教材,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教材版本与资源版本不配套,为学生学习带来了不便。而且现在以学生为主的优质资源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
(3)任课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还存在着偏差,简单的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学习,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经过课题小组的研究,先以英语学科为突破口,逐步推广到其他学科。英语学科一直是农村中学的薄弱学科,尤其是口语和听力。有了这个学习电脑,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进行;也就是说,“听”的训练主要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辅之以课堂教学;“说”和“读”的训练既要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又要有课堂教学;“写”和“译”的训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为辅。传统外语教学基本不使用计算机,即使使用,计算机也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因此,计算机在传统的外语课程中是没有地位的,当计算机从辅助的地位走向了教学的前台时,也就是说计算机在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计算机成为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整个教学中的一个要素,这就可以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以及各种其他拟真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没有预习的学习是低效的。以前多部分学生没有养成预习习惯,少部分学生能够预习但没有习得方法,不能突出学科的特点。这样学习起来,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想学什么,只是被动的接受和等待。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导学案,学生借助学习电脑等资源完成导学学案,导学案的预习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使学生能抓住学习的关键点,自主地进行预习,在投入到课堂教学学习之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因为有了问题急
于想求得伙伴或教师的帮助,急于想解决问题,所以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到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导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通过试点班的实践情况,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相应的提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超前学习。与几个平行班相比较,教学进度快将近两个单元。实践证明,利用学习资源完成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即提高了课前预习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这样的学习模式并不是最高效的,我们最终要实现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式的学习。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网络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和手段,以师生互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着眼点,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归宿,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技能为根本目标。在试点班搭建资源服务器,建立无线局域网,学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下载学习任务,上传完成的电子作业,并且在课堂上实现检测反馈。针对学生家里不能联网的现状,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学生选择下载自己学习需要的资源,在家中学习使用,充分发挥学习电脑的作用。
开展电子辅学移动终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结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应用各种电、声、光传媒手段,以及网络的交互性作用,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参以接受信息,形成时间、空间文体式的接受方式,减轻学生学习时的被动状态。力图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运用先进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和设备设施,依托新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意识,促进教与学方式的优化,为学生参与学习和交流合作探究等提供技术支持。为师生创设教育和学习的网络环境,使各科教学与网络优势整合,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方法与
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篇: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2012试点工作总结
自治区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2012试点工作总结
以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认识和作法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二一三年一月
以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为抓手,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认识和作法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
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是否取得应有的效果.学校引导教师有效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就我校的认识和作法与大家进行交流.一、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
1、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力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直观、开放、亲历的学习环境,培养主动、终身学习的态度.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熟练掌握多种教育技术技能.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改变学习、教学方式,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证明,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重塑现代教师角色形象,促进教师由信息源向信息控制器,由传播者向设计者、研究者、开发者转变;能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资源;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营造全新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益.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迫切要求.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新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已初步进入课堂,硬件水平已初具规模,这是学校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责任.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加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促进。
第三篇: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工作总结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2013年上半年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推进工作总结
——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本学期,我们以《推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实施方案》为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精心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内涵,试着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青铜峡市第六中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终端进教室已完全实现,36个教室全部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但是,由于受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教学观念影响,缺失专业引领和指导,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还处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阶段,白板只是书写载体的大变革,导致了信息化教育资源低效应用、课堂教学创新力不足。
经过一年的推进和实践,我们认识到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和管理、学生学习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效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是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信息资源的收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电教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撰写、学生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教师现代教育技能的培训、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评价机制的转变等这些教育新机
制已成为学校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
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 信息化教育资源具有趣味性、直观性、多维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可以使传统的课堂由无形到有形、由无声到有声、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它极大地拓宽了教学空间,增加了教学信息,能以多种形式沟通学生大脑中的感觉区、语言区,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速新世纪人才的培养。
转变教师观念,使教师教学过程中多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直观的刺激学生,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事半功倍、生动活泼地发展。
经验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手段的能力。
我们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间,选择有关信息化教育资源主题,供教师们学习、培训。通过学习,老师们掌握了教育教学新技能,学会了运用教学新技术——信息化教育资源,从而调动全校教师主动参与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推进,为推进献计献策,做到了把“学习──研究──实践──总结”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推进工作自始至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正常进行,为全校开展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为切入点,着力抓好自治区推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试点学校的各项工作,全面打造高效课堂。
针对安装在教室内的36块交互式电子白板,聘请专家对电子白板 的主要功能、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演示,将电子白板的互动性、便捷性、直观性、操作性、实用性通过实际的授课生动地呈现在老师面前。在示范课交流活动中,还派老师到吴忠市金银滩复兴中学参加了自治区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现场会,通过不同学段的示范课,全面展示了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显示出白板在改进教学方式、扩充教学容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面的巨大作用,增强了教师对电子白板应用的意识。
指导教师今后要不断提高现代技术应用的能力,积极把交互式电子白板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切实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还成立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中心组,吸收白板应用效果好、操作熟练的教师做骨干,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
全面做好了白板硬件、软件的维护工作,自本学期开学初下大力气全面维护之后,36块白板在一学期的应用中没有发生过故障。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召开业务学习、教学研讨会。使先进的教学经验得以交流。以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为龙头,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在教师中注重以老教师传、帮、带,让新教师学、比、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自学、函授等多渠道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17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选聘了导师,坚持常听课,多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累计有102人次的导师、领导、教研员听评17位青年教师上课达40节以上,为青年教师能够及早胜任教学,起了很好地帮助和指导作用。
经验二:确定了推进思想,指导推进工作
1、目标:
(1)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技术设施、管理和应用目标;
(2)通过信息化教育资源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途径方法:
(1)学科教育手段现代化:举行行之有效的学科教学现代化讲座,举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学科教学大比武;参加全青铜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能比赛。指导教师做好各类竞赛的赛前指导工作,收集25份多媒体电教应用作品参加自治区课件、论文、教学设计比赛、录像课比赛等工作。
(2)活动课程手段现代化:将教育手段现代化广泛渗透到活动课程,如班队活动、科技活动和兴趣活动,利用我校广播中枢开展宣传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等。
3、保障措施:
(1)现代化设备保障:我校已多方筹集资金发展信息化资源应用推进活动。进一步优化了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的环境。计划再新建2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计划装机107台,目前设备正在招标采购中。
(2)师资保障:本学期,教育体育局调整了我校的中层领导,为我校任命了1位计算机方面有建树的教务主任,加强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技术培训。确保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7月初又从教研室抽调了1名信息技术教研员来校任课,并指导信息化资源应用工作。
(3)管理保障:即机构管理正规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系统化。2013年中考信息课成绩,我校名列全市第二位。
经验三:构建了语文、数学及音乐、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结构实践模式
1、语文媒体控制教学结构模式
(1)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即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它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勤奋的热情,这是自我努力的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之一,就是“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及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内容以及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学生一旦有兴趣去学,那么就非常容易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信息化教育资源课件的最大好处就在于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参与探究法、双向互动
即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中的图片、声音和图象等引导学生探究出课文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以有形导无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认为,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多元因素辅之以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语文教学中贯彻这一素质教育思想,通过教师正确的指导,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实践,才能实现语文教学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单元的课文都同属一类,学习它们的方法也基本相同。如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究出同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就能大大优化课堂教
学结构,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归还自由、想学会学
即放开手,让学生运用刚才所探究出来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汇报。有研究表明,“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最重要的两个条件。当学生在学习中忽发奇想,如果讽刺挖苦他,学生就失去了言论上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他敢想敢说的创新欲望也就被淹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地言论环境,把自主权还给孩子们,这也符合现代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让学生从“学会”逐渐“会学”,真正变“讲堂”为“学堂”,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4)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总结拓展、授之以渔
即在新课结束之前,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展示本节课教学流程,回忆总结本课的学法,然后提示学生,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都可以这样去学。这样,就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万能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给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提供了学习方法并为之指明了方向。
2、数学媒体控制教学结构模式
(1)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自学(2)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发现(3)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引领小组合作(4)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探究操作
3、音乐、美术媒体控制教学结构模式
(1)巧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有效参与探究活动。
(2)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巧妙突破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经验四: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增大课堂容量,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程下的课堂,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扩展了知识面,靠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显而易见是无法完成学习的。教师们要“多、快、好、省”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增加课堂的容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经验五: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拓展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②可以呈现大量的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学校将全面实行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工作校长负责制,组建推进工作核心团队,加强推进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切实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作用,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已有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应用环境,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内涵,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基于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实践研究活动,总结、推广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的经验。逐步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到“有效运用教育信息化资源、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深层次学科整合,在总结“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经验基础上,再开展“基于网络资源、支持教
与学方式改变”的推进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力争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做到管理规范,课堂有效,使青铜峡市第六中学在发展中不断提升。
2013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