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5篇)

时间:2019-05-13 04: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一篇: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2011-1-24 5:15:00

MSN理财综合 共有评论0条

进入理财大学

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这些概念,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假如他们能老老实实执行这些理财上的概念,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花钱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

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日常例子:

(1)客户甲会花3万人民币去买一幅油画,但不会花3万去买二手车。

(2)客户甲会花1万去买人寿保险,但不会花1万去欧洲度假。

(3)客户甲会很舍得花钱买书,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

以上哪些是“投资”行为,那些是“消费”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下面是更多的例子,如果属于“投资”行为,那么,多贵都不必讨价还价,因为钱最终还是归自己。

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

有些人收入高,但财富少,原因是他花费在“消费”行为上,客户甲大部分花费在“投资”行为中。花在“投资”行为上的钱,没有落在别人手里,最后还归自己。

第二个理财概念:

“哈佛”教条

大家每个月都会将工资一部分储蓄起来,有些人储蓄10%工资,有些20%,有些30%。大部分人是一个月后,把没有花出去的钱储蓄起来,而且每个月储蓄多少基本没谱。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第三个理财概念:

“理财三句话”

理财走不出三句话,如果每句话都能吃透,并且完全执行,那么,打工一族都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很多朋友都知道客户甲的出身——难民,一无所有。到加拿大学经济学也是拿着奖学金,家里七兄弟姐妹,没有钱送客户甲们上大学,上大学后,从来没问家里拿过钱。毕业后打工,但客户甲坚持“理财三句话”原则,用经济学学到的学问,用到日常生活里,一步步走下去。现在20年后,客户甲有4套房,每月收租便有1万多的收入,也算是半个富有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在这公开这秘密。以前这些重要的理财概念,课程里面都有教。

再举一些实例给大家看: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学员有时候会问,如何能每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答:其实现在要银行里面,它们提供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外币,QDII。这些银行产品略有一点风险,但风险假如你能有效的管理它,10%的回报率其实也不难。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

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请看例子:

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二、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欢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

一般美国人,银行的储蓄都不够美金几千元。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善于储蓄,一般人在银行都有存款,超过十几万元的,人数还不少。

所以,不要以为老美每月挣钱多就富有。其实,一般老美的白领比中国人的白领穷得多。当然,在北京见到的很多外派到北京工作的老美,是美国的精英,不是一般的美国白领,有钱人占多数。

中国的中层白领,比美国的白领富有。请记住:富有不是比较每月工资,而是比较“剩下储蓄在银行里的存款”,以这个定义来讲,中国人中层白领在银行的存款,远比美国中层白领高。

还有一个例子:

一般人以为台湾人工资平均高出内地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地铁单程平均是12元,北京是3元;台湾午饭平均要50元,北京平均15元;在台湾租一套房6500元,北京在通州租一套房1500元。假如台湾人每月挣15000元,减去房租6500元,交通费1000元,吃饭300元,交税1500元,一点点娱乐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

北京的初级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减去交税1000元,减去房租1500元,交通费300元,吃饭1000元,娱乐1000元,“每月剩下3200元”。

请问:是台湾人每月工资15000元,每月只剩下1000元的人富有,还是北京工程师,每月工资只有8000元,但每月剩下3200元的人富有呢?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造就了富有的一批人,请看《财富》杂志一年前的“富有”的人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手头上持有“现金100万美元存款的人”,在亚洲区有多少人拥有这种财富。

答案是:香港4万人,台湾8万人,日本12万,中国30万。中国每年增长率远远超出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人们不会觉得奇怪,外资银行到北京开业,老是在推广“理财服务”,因为中国这个地方,正是比较欠缺这一块的知识。赚钱八大定律让你一辈子有钱

赚钱第一定律:你要做羊,还是做狼?

永远是10%的人赚钱,90%的人赔钱,这是市场的铁律,不论是股市,还是开公司、办企业,都不会改变。

如果人人都赚钱,那么谁赔钱,钱从何处来?

天下人不可能都是富人,也不可能都是穷人!

但富人永远是少数,穷人永远是多数!

这是上帝定的,谁也没办法。

但赚钱总是有办法,就是你去做10%的人,不要去做大多数人。

做少数富人,你需要换思想,转变观念,拥有富人的思维,就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思维。

有人说得好:“换个方向,你就是第一。”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一个方向,千军万马都一样的思维,一样的行为,是群盲,就象羊群一样。

你要做羊,还是做狼?

数英雄,论成败,天下财富在谁手?10%的人拥有90%的财富,90%的人拥有10%的财富。你要想富,你就得研究富的办法,研究富翁的思想和行为,象富人那样做,立下雄心壮志,做出不凡的业绩,很快你就是富翁!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这就是赚钱第一定律!

赚钱第二定律:金钱遍地都是,赚钱很容易!

问苍茫大地,谁主财富!为什么他能赚钱,你不能赚钱。追根求源,想赚钱——首先你要对钱有兴趣,对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然钱不会找你。钱不是罪恶,她是价值的化身,是业绩的体现,是智慧的回报。

物以类聚,钱以人分。你必须对钱有浓厚的兴趣,感觉赚钱很有意思,很好玩,你喜欢钱,钱才能喜欢你。这决不是拜金主义,而是金钱运行的内在规律,不信你看那些富翁都喜欢钱,都能把钱玩得非常了得,看看比尔盖茨,看看沃伦巴菲特,看看乔治索罗斯。

金钱遍地都是,赚钱很容易。你必须确立这样的观念。如果你觉得赚钱很难,那么赚钱真的很难。那些大富翁没有一个认为赚钱难的,反倒认为花钱太难。你要牢记,赚钱真的很容易,随便动动脑筋就能来钱。这可不是教你吹牛,这是赚大钱,当富翁的思想基础,你不得不信!

正确认识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这是赚钱的第二定律!

赚钱第三定律:最简单的方法最赚钱!

天下赚钱方法千千万,但最简单的方法最赚钱。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万法归一,简单的才是最好的。

复杂的方法只能赚小钱,简单的方法才能赚大钱,而且方法越简单越赚大钱。

比如,比尔盖茨只做软件,就做到了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专做股票,很快做到了亿万富翁;

乔治索罗斯一心搞对冲基金,结果做到金融大鳄;英国女作家罗琳,40多岁才开始写作,而且专写哈里波特,竟然写成了亿万富婆。

具体讲,每个行业都有赚大钱的方法:在商品零售业,沃尔玛始终坚持“天天平价”的理念,想方设法靠最低价取胜,结果做成了世界最大;在股市,沃伦巴菲特一直坚持“如果一只股票我不想持有10年,那我根本就不碰它一下”的原则炒股;在日本战败后,美国品质大师戴明博士应邀到日本给松下、索尼、本田等许多家企业讲课,他只讲了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进步1%”,结果日本这些企业家真照着做了,并取得了神效,可以说日本战后经济的崛起有戴明博士的功劳。你说明他们的方法简单不简单?

简单的方法赚大钱,复杂的方法赚小钱,这是赚钱的第三定律。

赚钱第四定律:赚大钱一定要有目标!

年年岁岁花相似,赚钱方法各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你要赚钱一定要有目标。

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没有目标的人是在为有目标的人完成目标的。

有大目标的人赚大钱,有小目标的人赚小钱,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衣食发愁。你是哪类人?

没有目标,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赚钱真忧愁!

要赚钱,你必须有赚钱的野心。野心是什么?野心就是目标,就是理想,就是梦想,就是企图,就是行动的动力!

试看天下财富英雄,都是野心家,比如洛克菲勒、比尔盖茨、孙正义等等。没有财富野心,就没有财富。

有野心不是坏事,有野心才有动力、有办法、有行动。

赚钱的野心要越大越好,这不是教你干坏事,干坏事的野心要越小越好。

从现在开始,你要立即“做梦”,当一个野心家,设定赚钱的大目标:终生目标,10年目标,5年目标,3年目标,以及年度目标。然后制定具体计划,开始果敢的行动。

万事开头难,有目标就不难,创富是从制定目标开始的。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业,没有不赚钱的方法,只有不赚钱的人。

“人穷烧香,志短算命。”要赚钱,你一定要有目标,一定要有野心,这是赚钱的第四定律

赚钱第五定律:一定要用脑子赚钱!

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财富时代,你一定要用脑子赚钱。

你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的?一些运动员赚钱不菲,但迈克尔乔丹说:“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脑子打球。”用四肢不用脑子只能是别人的工具,是别人大脑的奴隶,是赚不了大钱的!

用四肢只能赚小钱,用脑子才能赚大钱。

人的想像力太伟大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有想法就是英雄”。人类如果没有想像力就如同猿猴和黑猩猩。

赚钱始于想法,富翁的钱都是“想”出来的!

想当初,比尔盖茨怎么就会做软件,怎么就会搞视窗,因为他想到了,正如他自己说的“我眼光好”。亚洲首富孙正义在美国读书时没钱就发明翻译机,一下卖了一百万美元,后来开办软件银行,他的头脑和眼光也了不得。好孩子集团老板宋郑还是靠卖发明专利起家的,第一项发明卖了4万元,第二项发明别人出价8万元要买,但他不卖,自己投入生产,结果成了世界童车大王。

现在有的人确实靠嘴巴赚了钱,但他说话之前首先必须想好说什么。也有些人企图靠耳朵赚钱,自己不动脑,到处打听消息,特别在股市里,今天听个内幕消息就买,明天听个小道消息就卖,跟风头,随大流,最后被套赔钱,现在大多数股民都这样,不知道自己的脑子是干什么的!

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会用脑子赚钱的,你就是把他变成穷光蛋,他很快又是富翁,因为他会用脑。洛克菲勒曾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财产都抢走,并将我扔到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很快就会富起来。”让我们再来看看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史玉柱的东山再起启示我们,只要把脑子用活,失败了还会成功,再赚钱是不成问题的。

我郑重地告诉大家:你要赚钱你就想吧,想好了就行动,保准你有好收成。

莎仕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讲过:“你就是把我关在胡桃盒子里,我也是无限想像空间的君主。”展开你想像的翅膀吧,赚钱的第五定律是,你一定要用脑子赚钱!

赚钱第六定律:要赚大钱一定要敢于行动!

天下财富遍地流,看你敢求不敢求。金钱多么诱人啊,但要赚大钱一定要敢于行动!

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不行动你不可能赚钱,不敢行动你赚不了大钱。敢想还要敢干,不敢冒险只能小打小闹,赚个小钱。

我行我富!试看天下财富英雄都是有胆有识有行动力的,想当年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大学学业,白手起家创办微软,是何等的胆识和行动力。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迈克戴尔,在大学读书时就组装电脑卖,感到不过瘾便开办电脑公司,是何等另人钦佩。

甲骨文公司老板埃里森不仅放哈佛学业,赚取260亿美金,还回哈佛演讲,鼓动学生退学,被警察拖下讲坛。还有网易丁磊、健力宝张海、实德徐明等等,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业绩,就在于他们当初敢于冒险,敢于行动。

你敢富吗?绝大多数人不敢!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想富,别说敢富。

现在人们谈论财富越来越多,但许多人说得多,做得少。

要知道:“说是做的仆人,做是说的主人”。我们许多经济学家谈财富头头是道,但他们谁富了?中国的股评家评起股来夸夸其谈,但他们谁炒股赚大钱了?如果他们能赚大钱,就不会当股评家了!所以你要炒股,千万不要相信股评家!

德国行动主义哲学家费希特说过:“行动,行动,这是我们最终目的。”要想富,快行动,不要怕,先迈出一小步,然后再迈出一大步。记住:“利润和风险是成正比的”。

赚钱第七定律:想赚大钱一定要学习赚钱!

天下聪明人很多,但为什么绝大多数聪明人都不富?在财智时代,要赚大钱一定要学习赚钱!

你学过赚钱吗?绝大多数人没有,所以绝大多数人还不会赚钱。我们在小学没学过赚钱,在中学没学过赚钱,在大学还是没学过赚钱,就连金融、财经类的大学也学不到真正赚钱的知识,看来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了大问题!

聪明的穷人们啊,你们的智商很高,但你们的财商太低,你们穷得太可怜了!不过高尔基说过:“自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你们可以自学赚钱知识。

人非生而知之,谁天生就会赚钱?财商和智商不同,智商有天生的成份,而财商100%需要后天学习提高。孙正义、李嘉诚、史玉柱等所有大富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赚钱,但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有强烈的赚钱企图心,二是有很强的学习力,正是由于他们善于学习赚钱,所以他们超越常人,登上财富巅峰。

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赚不到钱,智慧能赚大钱。真正白手起家的富豪,学历不一定高,但一定很有智慧,他们是最善于学习赚钱的一族,他们都有学习赚钱的不凡历程,他们通过学习摸到了赚钱的规律,掌握了赚钱门道,执掌了赚钱的牛耳,成为财富英雄!

英雄起于草莽,英雄不问出处。真正的赚钱者,都是阅读者。你想当富翁吗?你想跨入财富英雄行列吗?那你就赶快学习赚钱:读赚钱书报、听赚钱讲座、向财富精英学习、向身边高人请教等等。比如,炒股你要学习沃伦巴菲特,尤其学他简单的投资理念。创业你要学习孙正义,他在两年之内读了4000本书(不知道是怎么读的)。还有李嘉诚,他为了创业专门到别的公司打工偷艺。向成功者学,像成功者那样干,增长你的智慧,提高你的财商,总结赚钱的秘笈,很快你就会富。

赚钱的第八定律:赚大钱一定要选择!

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你家。如今金钱遍地都是,赚钱方法多如牛毛,但要赚大钱一定要选择。

选择就是命运,选择就是财富。不选择你就会迷失,财富就会与你擦肩而过。

你是命运的主宰,你是财富的上帝。在二十多年前,美国一个17岁少年,一头乱发,一身脏衣,戴着一付高度近视眼镜,但他竟选择了编写软件,创办软件公司,正是由于这一选择,才有今天的微软和今天的比尔盖茨!

亚洲首富孙正义19岁开始创业,一年之内制定了40个创业计划,但他只选择其中一个最好的计划——开办软件银行,由此登上了财富的天梯!

在市场多样化加速、越来越细分的时代,只有选择才能成功。沃尔玛只选择做商品零售,可口可乐只卖饮料,肯德基、麦当劳只卖汉堡,日本的松下、索尼、三洋只做电器。

选择的目的就是专一和专注。我国许多知名大企业现在开始走多元化的路子,包括海尔在内,其实多元化之路危机四伏,很有可能要失败,四通、飞龙、轻骑的失败就是例证。史玉柱做保健品很成功,刚一多元化就失败,现在他吸取教训,做保健品重新获得成功。

你要创业,你选择什么?根据多年对世界财富精英的分析,富豪们大多涉猎股票和地产。事实上美国和欧洲60%以上的人投资股票。

炒股也需要选择,例如选择什么投资理念和原则,选择长线还是短线,选择什么股票,是组合投资还是专一投资。

现在许多人热衷炒短线,在股市频繁进出,频繁换股,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很象操盘高手,结果不仅赚不到钱,还深套其中,既辛苦又心酸。

炒股一定要专一,就象对老婆一样。中外股市大赢家很少是短线高手,大多是长线老牛,沃伦巴菲特是其中最著名的。他告诉我们:“如果一只股票我不想持有10年,我就根本不碰它一下”;“不要多样化,要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密切关注它。”我国一些庄家多年来专做几只股票,有的甚至2、3年内只炒一只股票,结果赢利甚丰。

你要炒股千万别花心,精心选择好股去爱她,她会为你下金蛋!延伸阅读:

横行牛熊市的理财攻略:借别人的力量赚钱

都市借力族的成功捷径:傍生活

文前提要: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变幻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势单力薄的,许多人都在苦苦寻觅,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借力成功的方法。那么,你有没有尝试过“傍生活”呢?这其实是众多投资者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通向胜利彼岸事半功倍的通道。

傍生活事半功倍

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市场变幻莫测,但现在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投资理财的大时代。面对市场的潮起潮落,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大家都在苦苦地寻找着,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通向胜利的通途。通过各路记者的探访,在接下来的这组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到几位投资者的成功故事,他们运用了自己独特的技巧,最终都得到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那么,究竟是什么独门秘笈能让这些投资者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细细分析一下,可以发现他们在投资理财中都很好地运用了一个“傍”字,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傍”,终于使他们少走了许多弯路,投资的方向也变得更为准确。“傍生活”,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融市场的投资,是一场高智力游戏的角逐,其中布满了危险的漩涡和暗礁,许多投资者都难以摸到其中真正的门道。于是,不少人都在其中跌了不小的跟头,到后来已根本无法辨清未来市场的方向。但是郑万林的故事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通过“傍富翁”借鉴巴菲特的投资思路,终于使自己的投资能够在市场的跌宕起伏中能够最终胜出。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些投资大师经过多年的锤炼已经积累了不少克敌制胜宝贵的经验和思路,我们为什么不能“傍”一下呢?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房产投资无疑是最为热门的,在这样一波普遍上扬的楼市行情中,有些楼盘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而让投资者赚得钵满盆盈。那么这样的楼盘是如何被发现的,柳东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傍规划”,因为规划是影响房产增值前景最为根本的要素之一,跟着规划走无疑是一条投资的捷径。

一般来说,投资创业总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他们所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才能找到有利可图的目标消费群。租包的生意经和魔维世界的销售技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通过找到白领们的聚集地,然后再“傍”上这些白领,终于把小买卖做成了大生意,使自己的事业纳入到良性的循环当中。

除了这样几个鲜活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际生活中靠“傍”来提高成功率的例子还有很多,它们都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善于通过“傍”的方式从其他渠道获得有用的资源,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巧。

借力是成功捷径

如果要提到“傍”,很多人都立刻会想到“傍大款”这个词,似乎“傍”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傍”却是一个投资理财的实用手段,是一条通向成功目标的捷径。

人们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表达出大自然的一种自然法则,更蕴含着依托某种大环境、大气候、大企业、大品牌来发展自身的寓意。其实说到底,“傍”是一种借力的表现,这个“力”的含义可以有很多,包括资源、客源、技术、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等等。通过把这个“力”为我所用,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杠杆作用,由此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不奇怪了。

事情已经很明显地摆在那里,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年代里,要想在投资的商战中获得成功,仅靠一个人单打独斗肯定是行不通的,俗话说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更何况每个人的能力毕竟都是有限的,那你为什么不可以开阔一下自己的思路,看看周边有没有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呢?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这或许就是“傍”的真谛所在。

世界船王丹尼尔洛维格原是个普通船工,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把一艘老式油轮翻新后,租给一家石油公司,然后靠这艘旧船,从银行贷到了第一笔资金。接着他用这笔资金又买了一艘旧船,并改装成油轮又租出去。后来他以同样的方法,以第二艘油船作抵押,又从银行贷了一笔款,跟着又买了一艘货船改装成油轮,再租出去,如此反复循环。后来洛维格靠租金还清了贷款,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确立了他世界船王的地位。其实说到底他成功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傍”上了石油公司和银行,从中获得了自己利润的成长空间。

而另一些典型案例可能就发生在你身边,上海的宜家家居相信很多人都去逛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留意到,在宜家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其实蕴藏着丰富的商机。而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小姐的田园家饰专卖店“屋语”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傍”上了宜家的人流,特别是其中的白领。

找到支点是关键

有人可能会说,“傍”的确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好方法,但自己究竟能“傍”什么,又怎样“傍”才能有效果,却又是现实中必然会遇到的难题。“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而“傍”的关键就是能够找到这个支点所在。

这个“支点”就是“傍”的契合点,它是你急需的,却又是对方所独具的。所以“傍”绝对不是简单的依赖和等待,而是一场有准备的战斗,是用巧妙的智慧换取财富。从这一点来说,你首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你的强项是什么,怎样的“外援”会对你有帮助?接下来在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你就可以锁定自己的靠山,然后通过有效的“嫁接”,真正达到“傍”的目的。所以“傍”是主动的,它是你根据实际需要做出的选择。

有这样几条思路或许可以成为“傍”的借力目标:首先是借“智力”,或者说是“思路”、“经验”等等,比如有些投资大师有不少好的经验,这都是他们经过多年的成功与失败得出的制胜法宝,它们显然可以让我们的投资少走许多弯路;第二是借“人力”,这就是所谓的人气,一个品牌、一处经营场所甚至是一位名人,其周边可能聚集了不少类别分明的人群,如果能把自己生意的目标消费群与之结合起来,其结果可能就是投入不大利润大;第三是借“潜力”,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诱惑无疑是巨大的,它也会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有效的增值空间,像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中小城市的发展计划等,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焦点;第四是借“财力”,有些投资者或企业可能会遇到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那么充分利用银行或投资基金的财务杠杆,无疑会让你解决许多“燃眉之急”;第五是借“权力”,乍一听这个词似乎挺吓人的,但其实所指的就是政策,“傍”上好的政策同样也会使你赢得发展的契机,靠政策致富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了。

盲目跟风要不得

但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傍”与盲目跟风可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傍”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通过了解、准备、研究、比较和选择等多个步骤才能获得成功,而如果随意地跟风模仿,反而会给你带来不小的风险。有些投资者不考虑周围环境和自身的不同实际,不看实际效果是否有效,不看时机是否成熟,不看条件是否具备,生搬硬套,盲目地跟着别人走,这显然是与“傍”的本意相违背的。

对此,我们可以把握住这样几点:首先,自身是不是适合是关键,现在随着奥运的临近,许多企业都想搭上奥运的顺风车,“傍”上奥运来作为营销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如果不能将对对奥运的热情转移给产品,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让奥运营销成为了“空中楼阁”;其次,一个好的“傍”的对象也要区别对待,比如同样是城市建设规划,不同区域产生的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投资者运用各种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最终“傍”上真正有潜力的规划;另外,即使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傍”的过程也要讲究技术,比如你“傍”上了大店铺的客源,就可以考虑将经营时间与大店铺错开,以避其锋芒、捡其遗漏;最后,“傍”同样也可能会遭遇到不可遇见的风险,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连锁加盟,有些项目由于本身含金量不高,甚至带有欺骗性质,让许多投资者遭遇了滑铁卢,对此我们必须多加留意。(黄罗维)傍生活之投资篇--傍大户 跟着富豪赚钞票

文前提要:通过郑万林的故事,我们发现傍着巴老炒股票,最重要的是看股票有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而不是死抱教条主义的态度长期持有。只有科学的傍,灵活的傍,才能真正为自己傍出真金白银来。

巴菲特是2008年的世界首富,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过去30年中,投资者哪怕在巴菲特致证交所的文件披露其所持有的股票后(一般为买进4个月后),才跟着买进相同的股票,也将获得24.6%的年回报率,是同期标普500指数回报率的2倍!傍着巴老买股票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虽然巴老远在大洋彼岸,但其实好几年前国内就已经有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开始傍起了巴菲特这棵参天大树。

从半信半疑到心悦诚服

作为如今在国内已小有名气的“巴菲特俱乐部”的第一批会员,郑万林在10年前就开始了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的研究,可以说是国内最早傍着巴老做投资的人。当记者如约与之见面的时候,他刚刚从西藏出游归来。虽然个子很高,但却显得很清瘦,加上密密的胡子和一副黑框眼镜,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个艺术家。

“投资其实就是一门艺术,需要你倾注极大的热情去用心去感悟。巴菲特不仅仅是一个投资大师,更是一个投资艺术家。”言必成巴菲特的郑万林刚一开口就扯上了巴菲特。

当记者问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巴菲特,他的投资理念所形成的土壤和今天的中国市场大相径庭,傍着巴菲特投资在中国是否真能行得通时,郑万林这样回答道:“这个世界很丰富,具体表现出来的形式是千姿百态的,但解释这个世界的方法却是可以通用的。投资其实也一样,美国的证券市场和中国的差别很大,我们国内的投资者也不可能跑去美国买巴菲特长期持有的股票,但投资理念却是相同的,这是哲学,是投资领域的普遍真理,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回想起自己学习巴菲特的历程,郑万林将之总结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识巴菲特。大约是在1998年的时候,27岁的郑万林开始进入股市,如饥似渴的他在那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读各种讲授炒股知识的书籍。一开始也学了不少技术分析知识,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的一本名叫《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的书引起了他的兴趣,并从此将他引入了价值投资的大门。然而初入股市的他却并没有吃透巴菲特的理念,往往会用错不少,甚至乱用、瞎用。

第二阶段,“突破”巴菲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后,郑万林对巴菲特的态度开始从盲目崇拜转向了质疑:当1999年的519行情引爆了沪深股市有史以来最大一轮牛市后,买啥涨啥让郑万林逐渐迷失了自我,有时甚至在心中质疑:巴菲特的那套选股模式是不是在中国真的失灵了?于是,那两年的牛市中,飘飘然的郑万林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巴菲特。

第三阶段,回归巴菲特。2001年下半年,2000点的泡沫终于破灭了,郑万林也同样损失惨重。痛定思痛,他终于明白了自已是个普通人,不是天才,于是郑万林又重新回到了老老实实傍着巴菲特的老路上。漫漫熊市征途为郑万林检验巴菲特投资理念提供了极好的试验室,并让他逐渐坚定了价值投资的信念。

第四阶段,固守巴菲特。2005年至今,沪深股市又经历了一轮熊-牛-熊的嬗变过程,正是在这轮大牛市中,坚定地傍着巴菲特的郑万林终于获得了不菲的回报,同样因为认准了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使他在2007年年中就早早清盘,最终帮助他成功地躲过了今年以来的股灾。

照郑万林的话说,傍巴菲特并不是人人都傍得起。要真正傍上去就要向市场交出不菲的学费。“如果一个人在市场上没有输过钱,他会自觉走上价值投资这条路吗?我觉得不太可能。人都是在失败中成长,我也是从看K线听股评这一路走过来的,但最终感觉还是觉得巴菲特的这套理念最靠谱。”

活用巴老选股理念

当记者问傍了巴菲特这么多年,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时,郑万林低着头冥想了片刻,便一字一顿地说道:“第一是不输钱,第二是记住第一条”。郑万林认为,巴菲特在投资上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他的定力,好多人也知道应该怎么赚钱,但他们就是觉得那个太慢,总想投机一下赚一大把,之后再来做价值投资。

然而合适的价位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出现,其中的问题是:一是你是不是相信这句话;二是你有没有这个耐心。2002~2005年那段时间的A股市场就是在等机会。如果没有真正吃透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这个等待就会很痛苦,要理解了才会有耐心,比匆匆忙忙操作套在里面好很多。

郑万林接着讲述了他2003年买入太钢不锈的例子。在2003~2004年这段时间,钢铁股特别风光,那时钢铁板块与石化、汽车、银行、电力并称为中国股市的“五朵金花”,在中国最漫长的一次熊市中,他们演绎了一波最孤傲最亮眼的大行情。

当时郑万林也对太钢不锈的基本面做了细致的研究,他发现当时国家固定资产和基础建设投入很大,但有很多是重复建设。虽然钢铁企业受益于这种跃进式的国家大建设,业绩十分丰厚,但郑万林认为钢铁股的这种优势无法持久维持下去,国家迟早会改变这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状况,于是他便在2004年年初陆续将手中的太钢不锈悉数抛尽。果不出所料,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不只是股市再次进入了熊市;钢铁行业由于国家严厉的宏观调控和国际钢材价格的大幅回落,供给出现严重过剩,国内钢企的整体盈利水平已经大幅回落,太钢不锈的股价随之一路下滑。

回想起来,郑万林对自己当年坚守巴老思想,能够横下一条心,坚决抛出估值过高的太钢不锈而感到自豪。“虽然没有在最高点抛出太钢不锈,但就像巴菲特常说的,这点最后的收益就让别人去赚吧,因为他们在赚取这最后一点收益的同时却承担着莫大的风险。”

掌握真谛而不迷信

“曾经有人说,像1000点位置的安全边际,这辈子我们可能只遇到了一次,再也没有第二次了。但是,股市给了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2005年,这样的历史机遇又来了。”郑万林接着讲起了他在上一轮牛市中的投资招商银行的精彩案例。

讲到银行股,我们往往会言必称招行。它不是国内最大的银行,却是公认的成长性最好的银行。“这个市场很奇怪,很多便宜的好股票放在那里,许多人却视而不见,偏偏要去寻找黑马股、潜力股。我们看看巴菲特的重仓股,都是可口可乐、吉列、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这些尽人皆知的大白马。而招行在中国股市中,也是标准的白马股。”郑万林笑着说到。

在2005年底,招行的股价只有6元左右,市盈率也只有15倍左右,市净率只有2倍多一点,而像这样的优质银行类公司,国际上应该赋予4倍到5倍的市净率,再加上成长性溢价,估值应该比国际上的估值水平更高,因而也就有了充足的安全边际。

于是郑万林从2006年1月开始一路买进招行,不过郑万林期待的反复震荡低位吸筹的情况并未出现,招行的股价走势事实上是逐波向上,中心价位从6元逐渐上移到了8元。不过考虑到招行整体估值还很低,并且成长性非常突出,尤其是当他预感到4年的熊市积淀即将爆发成一轮大牛市的时候,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继续买入。

然而2006年5月到8月整整三个月时间内,招行在股改的缺口区域横盘整理,还有一段较为深幅的回落,许多投资者失去了耐心交出了筹码,但郑万林却坚持巴老的投资理念,坚定地拿住了招行,并在跌幅较深的价位加码买入。不出所料的是,从2006年9月开始,招行股价开始大幅攀升,到了年底股价已翻了一倍,而到了2007年,招行更是一飞冲天,当市场乐观气氛蔓延一片的时候,郑万林却再次想起了巴老的忠告——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

“事实上,我从2007年2月就开始逐渐出货了,在530前就已经清盘了,招行是个好股票,但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实在太强,我已经抓住了招行价值回归的那部分收益,在股价已经完全偏离基本面的情况下,依然继续拿着并不一定有好的回报,哪怕这个股票是绩优股。”

“那这不是和巴菲特长期持有的理念相冲突了吗?”记者问到。

“并不冲突,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他的投资思想核心理念只有三条,一是你必须把股票看作是一份企业;二是把市场的波动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敌人,从市场的愚蠢中获利,而不是参与其中;三是投资中最重要的是看安全边际。他并没有说价值投资就一定要长期持有。”

郑万林扶了扶眼镜,继续说道:“如果你是以„一份企业‟的角度来看待股票的话,你就不需要太过关注股价的短期波动,而是应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预期。如果股价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内在价值,你就应该继续持有甚至增持。但这并不是说你非要长期持有股票,或者说你长期持有股票就一定能赚钱,事实上,如果依据巴菲特三个观念中的第二、第三条的话,当股价明显高于其内在价值、当股价不具备充分的安全边际时,你就应该抛掉股票,而不是继续持有。很不幸的是,中国的股票,无论绩优股还是垃圾股,都特别容易被炒得没有安全边际。”

点评 ——投资之道:

实战英雄的经验最宝贵

常言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看似平常无奇的话却最形象地表达了“傍生活”的哲学理念。而在证券投资领域,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我们可以依靠的“大树”既不是那些整天分析盘面走势,动不动就向大众推荐黑马股、潜力股的各路股评家,也不是那些年初还在高呼“2008年冲8000点没问题”,现在却惶恐地喊着“A股还要熊3年”的经济学家,而应该是那些经过了资本市场血雨腥风的实战考验,并被长期的时间所证明的投资大师。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这些富豪们的成功路径,跟着他们的思路走,或许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当然,市场不会简单地重复,通过郑万林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发现傍着巴老炒股票,最重要的是看上市公司有没有足够的投资价值,其股价是否低于公司内在的价值,而不是死抱教条主义的态度长期持有。只有科学的傍,灵活的傍,才能真正为自己傍出真金白银来。(邢 力)傍生活之房产篇--傍规划 房产升值事半功倍

文前提要:城市规划能够从根本上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根据城市规划投资房产,能够让投资得到更多的回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把握投资的时机,以及判断退出的时间。

第一是地段,第二还是地段,相信这已被房产投资者奉为金科玉律。但凡事无绝对,地段不好的地方可能因为城市规划而得到彻底改善。因此如能结合规划进行投资,则能提前做好埋伏,获得更好的收益。

上海就有这样一个投资者,他喜欢研究规划信息,从中发现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投资策略。

两个小故事让他开窍

柳东自己组建了一个团队,办公地点在徐家汇,主要是为那些投资港股的人提供帮助,如开户、举办与港股有关的讲座等。

虽然做着与金融有关的工作,他却不太喜欢投资股票,因为在他看来,股票这种投资品种有些虚幻的成分,自己无法把握。但他却也是一个投资者,主要投资房产。“房产是实实在在的,能看得到摸得着,投资房产让我心里踏实一些。”

柳东真正从事房产投资已有五、六年时间了,当记者问到他的投资回报时,柳东没有透露自己详细的资金情况,但表示自己投进去的本金,到现在为止已经翻了13倍左右。这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据了解,如果借助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在过去几年内投资房产可以达到1000%的投资回报率。可以模拟计算:比如某人在2003年初以5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在闵行古美板块的蔚蓝城市购置一套面积为98平方米的两房,首付3成,即14.7万元,如今这套房子的市场价为170万元,如果以此价格卖出,另外扣除购房契税、个税(按总房价的1%计算)、银行房贷等成本以及购房契税、中介佣金等,实际增值约125万元左右,投资回报约850%。

柳东的投资诀窍就是根据城市规划来进行投资。他之所以能够想到这个点子,缘于两个小故事。其一是他的一个亲戚,在上海的莘庄买了一套房,在手上捂了两年,价格没有什么变化,于是在地铁开通的一年前抛了出去,没赚也没亏,白白浪费了两年时间。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地铁开通之后,莘庄的房价出现一轮暴涨行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翻番,而他的那位亲戚肠子都悔青了。

第二个小故事柳东在2002年底听到的,因为当时上海申请2010年世博会,在临近宣布申办城市之前,浦东有些楼盘突然采取捂盘的策略,等到上海申办成功的消息传来之后,房价集体跳空高开。他的一个朋友向他解释说,世博会申办成功之后,浦东靠近世博板块的楼盘会因为世博规划而身价倍增。

看准目标提前埋伏

傍规划要讲究打“埋伏”。

他说:“如果规划信息为大家所熟知了,那么其价值就要小得多了。因此只有提前了解到一些有用的规划信息,并提前„埋伏‟好,等待利好显现之后收获胜利果实。”

柳东为了收集规划信息,他会关注新闻报道,他每年都会订阅上海主流的报纸,因为这是市政府发布重大规划信息的主要平台,而且平时也会报道一些与规划方面有关的新闻。为了能够掌握城市规划动向,他每年都会购买规划白皮书。为了能够提前了解一些规划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他会利用各种渠道去打听,如规划部门的朋友,以及在一些房产开发商做市场策划的朋友等。而每次上海举办与规划有关的展览,他也会尽可能去看一看,如最近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的“中国上海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他就在规划展示区内看了大半天。

是不是所有的规划都能来傍呢?柳东表示并非如此。他说:“所有的城市规划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改善地段价值方面,作用的确比较明显,但各种规划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一样。”因此他认为,要使得投资回报更高一些,必须学会选择。

他曾经看好大宁板块商业规划,他认为大宁板块会因为商业配套的改善而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此一直关注这个板块。但当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开业之后,他却发现对周边房价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后来跟别人交流时,别人提出大宁板块已经被轨道交通所带动,因此商业配套的改善作用便减少了很多,他恍然大悟。

如何傍规划呢?根据自己的经验,柳东表示要下功夫研究政府制订的城市规划走向,把握未来城市的热点,尤其是与房产能够结合起来的城市规划最为重要。如轨道交通建设、“一城九镇”、浦江岸线综合开发、世博会会址等,都曾使得周边楼价飙升。

当然对于投资时机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在他看来,傍规划必须掐准时机,如果布局过早,显然因为等待时间过长,会减少投资回报。他告诉记者一个小故事,他有一个朋友投资了一套松江泗泾镇的房子,主要是看重轨道交通9号线的建设,在2004年初就买了,等了两年之后,房价一直没有变化,在2005年调控之初还下跌了一些。后来涨了一点之后,朋友赶快抛了,扣除各种费用之后持平,投资回报为零,等于两年时间白白浪费。而他自己两年前在七宝购买了两套房产,到目前为止价格已经涨了一倍多。

在分析自己对投资时机把握时,他说:“我习惯于提前两年布局。因为我发现,在规划开始实施时,会产生一些影响,但随后会平静一段时间,而到了临近结束时,其影响会慢慢变大。所以我觉得提前两年还是比较合适的。”

柳东投资的第一套住宅就在联洋社区内,这也是他最得意的一次投资。虽然他曾亲眼所见这个大型社区是在一篇农田上建设起来的,但是通过分析联洋社区的整体规划,他认为这个社区后劲十足,于是在2003年以5500元/平方米的价格购进一套,目前市场价约27000元/平方米。此外,他还投资过轨道地铁房(上海南北高架交通北延伸段)、苏州河景观房等,这些都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

何时撤退具体分析

股市里有个说法,即会买股票是高手,而会卖则是高手中的高手。他借鉴了股市投资的做法,不但挑选时机入市,而何时退出他也会花功夫去研究。

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实施完毕,则意味着利好已经完全被市场所消化,此时,则没有必要继续等待,而是要考虑撤退了。在谈到自己的操作思路时,柳东表示有些时候,他会选择波段操作模式。他投资地铁房时,轨道交通开通半年后他便将其抛出了。他说:“有些利好因素会被透支,如轨道交通的建成通车,在开通一段时间内会受到市场追捧,大家竞相提价,会在短时间内形成房价透支现象,如果继续持有则没有必要了。”

当然,波段模式并非适合所有情况。如他投资的苏州河景观房以及联洋社区内的房子,就一直“捂”在手中没有出售。“有些规划实施完毕之后,让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变,因此其后续影响力持续存在,因此没有必要过早推出,完全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在他看来,对于一些稀缺性资源,如景观,可以持有更长时间,因为这类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有价值。而地铁、商业配套等则不同,可以复制,因此其影响力只在一段时间内有效。

点评 ——房产之道:

看准规划才谋其事

规划影响我们的生活,这话一点都不假。最为明显的例子某过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如随着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段、轨道交通9号线的建成通车,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外环线以外,而这在轨道交通建成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看来,城市规划密切受到关注,而与房产相关的城市规划,无疑会更加受到关注。柳东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所在,因此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带来的种种利好因素,在房产投资过程中获得了不菲的回报。

分析柳东的投资理念,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提前了解规划信息,并分析其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再就是要把握投资时机,提前不行,太晚了又会“误点”而错失良机。以及要注意投资时间长短的把握,有些城市规划对市场的影响有限,有些却可以无限,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浪费时间,也可能会丢失“金蛋”。(甄爱军)傍生活之经商篇--傍白领 小买卖成就大生意

文前提要:白领是活跃在我们这座大都市中非常特别一个群体,他们收入高、追求时尚,他们的这一特点已经受到了许多商家的关注。如果能“傍”上他们的人气,同时选择有针对性的服务与业态的内容,小买卖也可以成就大生意。

并没有采挖、淘洗过一盎司的黄金,只是通过向淘金者出售铁铲等淘金工具,并开办一家银行供淘金者存钱,一举成为加利福尼亚最富有的人之一。这个名叫奥格登米尔斯的人,闻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潮期。150多年后,他提供的鲜活事例,成为了靠“傍”创业致富的典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少创业者活跃在主业边缘,背靠特定的消费群体,他们同样收获着一份别样的财富和喜悦,而现在这个有趣的“傍白领”的商业游戏正在悄悄蔓延。

租包生意满足女性需求

白领是城市中一个固定而规律的人群,他们朝九晚五,每天经历着相同的交通路线,进行着一种相对程式化的工作与生活。于是,傍着这一固定人群的固定需求,生意也就随着而来了。

陈先生的租包店就是根据白领们日常中对包包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当初考虑开始租赁业务,是在对市场作出调查之后,发现一般白领消费者,尤其是女性对包的使用周期在一至三个月,她们对包包的要求是新鲜感、时尚感以及跟季节、服装和场合的搭配程度。”陈先生说道,“而且,在很多时候,换包也是其工作需要。例如,一位白领下班后要参加派对,那么这一天她至少需要带两个包,一个是上班时使用的通勤包,一个是参加派对的宴会包。这对于一般白领而言,是比较麻烦的。”

由此,陈先生针对白领对包包的这种需求,开启了他的租包生意。他将自己的租包店在分布在轨道交通的各个重要站点内,大多数为换乘站点。顾客在店铺内的货架上,或者网络商品的目录之后,需要某一个包,便可以在该店铺内进行租借,或者电话预约后,就近租借。使用完毕之后,可以还会任何一家租包店铺。“以之前的例子来说,一位下班后要参加派对的白领,就可以先在公司附近的点租借晚宴用的包包,回家时在周边的店再换回第二天上班用的包。”

至于傍白领的租包生意收益如何,陈先生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在一个月内,有100个包在出租的情况下,5元每天的租赁价格乘以30天的租赁时间,那么一个月光租金这块收入就有15000元。这100个包的进货成本,在一个月后的低价处理中,以低于成本价十元左右的价格出售,收回进货成本。

跟着电影院找白领消费者

魔维世界是一个致力于为时尚人群、电影爱好者、追求个性的酷玩一族提供全方位电影衍生产品的连锁销售平台,从世界永恒经典的电影海报到电影全真人物模型、从动漫人物精品到卡通搪胶系列、从普通实用的纪念品到限量典藏的极品,以及其他利用著名电影品牌发展的产品等。

在国外以及中国香港等地,这类商店的主要选址主要是在大规模的玩具翻斗城或者卡通主题游乐场,那里对玩具包括电影衍生产品都有非常细致的分类,所有的大人和小孩都能乐得其所。不过,魔维世界的老板吴军却始终打着“傍白领”的主意。在魔维世界现有的二十余家门店中,绝大多数将店铺开进了影院之内,极少数的例外也是将店址尽可能地紧挨着影院。

他说:“在内地市场玩具翻斗城或者卡通主题游乐场这样的场所相对较少,在专门的儿童商场青年白领因为害怕尴尬不太会发生消费行为,而在百盛等白领进场购物的商场内是不会有此类产品的,所有唯有进驻影院才能让白领和孩子都自然地购买,因为现在进电影院的白领往往是非常追逐新鲜和趣味的一个群体。”

“而且,电影衍生产品和电影是相关联的,看完一部心爱的电影后,人物还在脑海里浮现时,看到有这么个纪念品,就有把自己最喜欢、最心仪的偶像带回家的冲动。把看电影时的快乐定格住,带到生活中去,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可把它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如果对方喜欢电影的话。作为一种特殊的礼物来传递朋友、恋人间的友谊或爱情。”吴军补充道。

事实证明,吴军这种针对中国市场的选址策略还是相当成功的,目前,他的二十余家门店都有不俗的业绩,单店营业额在四万元左右。所以“傍白领”也要讲究技巧,因为白领中同样也可分为多个类别,跟着电影院走正好抓住了其中的细分市场。

对于吴军来说电影院是一个“傍白领”的载体,这个载体的选择同样也有许多学问,它可能表面上并不一定十分庞大,惹人眼目,但是它却有着独一无二的“聚拢”优势,恰到好处地利用这样的载体,实际上也就沾了其的垄断的光。

独具慧眼发现目标群体

张小姐的田园家饰专卖店“屋语”位于华石路的华豪家饰市场内。在外人看来,那是一个知名度和人流量都差强人意的市场,但张小姐眼里,这却是一个经营家饰上佳的场所。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傍上了仅有一步之隔的宜家家居。

原来,在入驻华豪家饰市场之前,张小姐在打浦桥附近一个非常热闹的区域租下了一个铺位,进行着田园家饰的试营业。然而,人流有了,商品的反响却很一般。张小姐总结说:“在那样的市场,我的商品很容易被大量的服装店铺淹没。而且,像田园家饰这类给人以宁静之感的商品,在嘈杂的市场或百货大楼就很容易体现不出她的长处来,再热闹做生意感觉还是不对路。”

2003年,宜家家居迁址上海体育馆附近。这时,傍白领的想法就一下子进入了她的脑海。“宜家家居是经营家居产品的代表商家,但凡正在装修之中的家庭,都会走进宜家,多多少少采购一些家居装饰中的用品。宜家的风格以欧美为主,我发现来逛商场的许多都是白领,而我的田园家饰是英伦风情,两者既有共通之处,又可以起到相互的补充。” 于是,她决定进驻华豪家饰市场,不仅“傍”上了逛宜家商场的白领,而且还利用它的知名度以及它的宣传力度来为自己带来其他目标客户。

果然这样的选址成效不菲,不仅摆脱了原来的颓势,一个月15000元的营业收入让张小姐的小店风生水起。

点评 - 经营之道:

“傍白领”要选好载体

做白领生意可能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其中的关键是要选好载体。一位前不久从欧洲回来的朋友,告诉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在法国巴黎街头,随处可见给人画像的街头艺人,他们的收费不低。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周围的一个画材专卖店老板,靠这个生意小日子过得比艺人更顺畅。

说这话时,朋友的口气里透着惊喜,听的人则带着羡慕,而没有一丝不屑。在层出不穷的营销战术前,哪怕是卖一支笔,一个面包,修改一条裤子,都是那么地不可被忽视,相反地,它们倒有几分“动人”之处。而“傍白领”,正是需要这样的技巧。

从营销上说,这是连带消费起作用。不管是地铁内的租包店,还是电影城的玩具店,它们的繁荣很大程度借助于主业态的人气,它们的消费则是由主业态衍生出来的。同时,一个街区或商业中心需要有多种业态并存,这正是商业功能完善的表现。而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正是一个寻找项目和店址的大好切入点。(胡笑蓉)还有什么我们可以傍

文前提要:说了那么多有关“傍”的事情,人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它能不能为己所用。的确,我们现在都可以开动脑筋来想一想,广开渠道和资源,看看自己身边有哪些可以被利用的资源,来玩转“傍”的魔力。

看过前面的一组文章,可能许多读者都会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说“傍”是投资理财中值得借鉴的一个好思路,但是对于自己来说,究竟还可以找到哪些借力的渠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自身的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看看哪些方面的外来帮助能够助上自己的一臂之力。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也可以确立几条基本的思路,这样可以使你在借力的时候更加有的放矢。

傍大鳄 ——让品牌开发商为你购房探路

所谓傍大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房产投资,所谓买房跟着大鳄走,这里的大鳄指的就是大型品牌开发商,这是因为他们往往能够给我们的购房选择提供很好的思路。大型开发商通常配备有强有力的市场调研部门,他们对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城市中区域的投入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甚至是二三年的调研,这样他们最后的决定就较具前瞻性。投资者跟着大鳄们的思路走,等于让他们的研发机构在为你服务,投资的命中率当然就比较高。就像上海大鳄们强势布阵长三角、中西部地区,但却绝迹于珠三角、西北等地区,就恰恰说明了他们的一种判断。而由于大鳄多为品牌开发商,从维护自身声誉的角度考虑,他们所建楼盘的质量就较有保证。其实这样的例子可以有很多,许多著名的开发商都会有不少忠实的追随者,甚至跟着他们征战南北,从中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

傍画廊 ——让专业收藏家为你挑选艺术品

对于艺术品投资者来说,如何挑选无疑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而专业的画廊由于有着独特的鉴赏力,所以借助他们的力量就可以为我们的挑选指点迷津。一般人投资购买艺术品,无非通过画廊、博览会、拍卖会三种渠道,收藏者可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个人艺术修养来选择合适的途径。其中有一个较省力的办法,那就是从有专业性画廊代理的画家切入。资深的专业性画廊,之所以能够经营多年而不衰,大部分是因为画廊的负责人有挑选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眼光,而且有正确的代理推广手法。他们唯有把艺术家运作得当,画廊才有生存空间。所以,刚开始计划收藏艺术品的朋友,不妨多逛逛那些专业画廊,和他们建立关系,慢慢了解艺术市场的概况。从中,可能还会得到不少意外的收获呢。

傍政策 ——靠政策生财为你事业添力

靠政策生财,这是一条对创业者来说颇为“实惠”的路线。此前本刊也曾做过相关的报道,当时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上海的一家技术交易所一下子就购买了近百本杂志。的确,对于每一位投资者而言,创业都是一项立体的复合工程,而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相继推出了多项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涉及开业、融资、税收和培训等各个方面。优惠政策好比是创业的助推器,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不过,政策再优惠也是死的,要让优惠政策发挥效应,最关键的还在于你“傍”的技巧。创业者必须通过自身的经营服务活动,使政策的效应得到切实发挥,使它创造出更大的产值。根据记者的了解,助推企业的政策涵盖了很多类别,包括高科技、非正规就业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等,其中的关键在于创业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以有效的利用。

傍展会 ——利用展示自己的机会提升业务基础

如果你留意一下,现在各种各样的展会可谓是层出不穷,如果能有效地利用此类展示自己的机会,提升企业的业务基础,往往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对于展会也必须加以选择,要“傍”那些真正有实际效果的展会。比如这几年越来越火的上海理财博览会,就给许多银行、基金公司和房地产企业等带来了切实的回报,目前它已经走向了全国,在北京、广州、重庆、杭州、温州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也成为了越来越多金融企业“傍”的对象。

傍卖场 ——用人气来带动你的销售

对于大都市中的人来说,大卖场是最熟悉不过了,但是你有没有留意到,利用大卖场的人流也能够为你开店销售服务。其实,有为数不少的商铺围绕在大型超市周边,而这些商铺能够有效利用超市带来的人流量,生意红红火火。专家认为,大型超市周边的商铺的确可以充分利用其带来的客流量,从事经营活动。根据北京一家机构调查显示,超市依据自身的品牌的影响,大型超市每天的人流量可达50000人左右,而且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以20~35岁的年轻人居多。同时,大型超市在维护客户方面也很有讲究。大型超市经常会举行一些促销活动,来不断对周边居民形成良性刺激,扩大对其关注程度,而这些人气,正好能够被“傍”其周边的商铺所利用。不过要留意的是,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大卖场周边同样也有“五公里死亡圈”的说法,其中的关键是要做到业态的错位竞争。

傍基金 ——利用专家来为你规避风险

面对当前的市场变幻,许多投资者都是感到挺无助的,其实完全可以借助专家 - 基金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虽然今年上半年基金的走势并不尽如人意,但从总体来看,投资跟着基金走仍然不失为一条好的思路。除了自身经年累月的积累,基金经理们还可以倚赖其背后强大的研究力量——每年上万份境内外优秀证券研究机构的报告、资深研究员对重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国际著名的投资分析软件工具等等,这些都是个人投资者所没有的优势,那为什么不考虑“傍”一下呢?像基金定期定投就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另外,从基金的持仓中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股票也是一条思路。

傍品牌 ——用连锁加盟发展事业

著名的品牌往往聚集了许多人气,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呢?其中连锁加盟无疑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通过加盟一些大品牌,无疑可以使创业者享受到其广泛的资源。另外像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也是一种“傍”品牌的模式,不少原来的旧厂房,在通过改建后再“傍”上相应的品牌,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当然加盟也要讲究技巧,业内人士认为在加盟一家公司之前要考虑到:

一、公司的名字响不响亮,商标的美誉度高不高;

二、这个公司营业了多久,如果是一家新的公司,那么其安全、训练还有支援的可信度,都要打个折扣了;

三、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否有保证。

傍人脉 ——广泛的关系是成功的铺路石

人的生活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我们都始终在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打交道。从这一点来说,如果你有非常良好的人脉关系,其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资源,如能再加上巧妙的利用,就可以成为你成功铺路石。这样的例子可以有很多的,有些人由于工作关系积累了相当广泛的人脉资源,在下海经商后,一些像猎头公司这样的企业就非常适合他们的发展,往往能够产生相当不错的效果。人脉可以给我们带来众多的商业机会,也能开阔我们的思路,对此我们在平时都应该留意加以积累。

傍配套 ——从产业链中获得发展的空间

对于不少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觉得创业的路非常艰难,很难找到适销对路的产品。但其实傍大户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这里的大户指的是大企业或行业,可以通过为他们提供配套的产品,从产业链条中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比如在前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爆时期,由于各种楼盘开盘和展览的机会很多,有些投资者从中就嗅得了商机,他们专门为房地产企业制作楼盘模型,生意同样也非常不错,从大行业或大企业的景气中分得了一杯羹。所以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可以循着这条思路来发掘商机。

傍明星 ——利用名人效应吸引眼球

明星有着很高的人气,利用名人效应来为自己的经营服务,这在当今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不少企业用明星来做自己形象代言人,有些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对于个人来说,其中同样也是有着机会,比如有人组织了明星俱乐部,通过发展会员来形成自己的业务。还有人制作明星卡等纪念品,虽然看似小生意,但也有着一定的利润空间。(黄罗维)(理财周刊)

第二篇:你也能成为销售冠军

你也能成为销售冠军!

来源:采购销售助手

常见的促使客户主动签单的技巧有如下几种:

一、直接要求法。销售人员捕捉或者接受到客户的购买信号后,就直接提出交易。当提出成交的要求后,销售人员要保持缄默,静待客户的反应,切莫再说任何一句话,因为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引开客户的注意力,使成交功亏一篑。但是使用直接要求法要避免操之过急,一定要在得到客户的明确购买信号后才可以使用。

二、二选一法。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无论客户选择哪一种,都是销售人员想要达成的一种结果。运用这种办法,应想办法让客户"要不要”的问题,把他引导到回答“a or b”上来。

三、总结利益成交法。销售人员把客户与自己达成交易所带来得所有的实际利益展示在客户面前,把客户关心的事项按主次排序,然后把产品的特点与客户的关心点密切结合起来,总结客户所有最关心的利益,促使客户下决心达成协议。

四、优惠成交法。销售人员通过提供优惠的条件促使客户立即购买产品的一种想法。但是,在向客户提供优惠时,销售人员一定要让客户感觉到“优惠只针对我一个人”,要表示自己的权利有限,需要向上面请示,但愿意尽力为他争取优惠,不要随便给予优惠,否则客户会得寸进尺的!

五、预先框视法。在客户提出要求之前,销售人员就能为客户确定好结果,同时对客户表示认同和赞赏,诱使客户换自己的说法去做,使客户不好意思再提出其他要求。

六、激将法。销售人员可以利用顾客的好胜心.自尊心,促使他们购买产品。不过,在使用这一方法时,销售人员要显得平静.自然,以免客户看出在“激”他。

七、从众成交法。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往往不愿意冒险尝试,凡是没经过别人试用过的新产品,客户一般都持有怀疑态度,不敢轻易选用。面对于大家认可的产品,他们则容易信任和喜欢。针对这些,销售人员要面向客户表明。自己的产品已经受到很多客户的欢迎,借此以消除客户的疑虑。

八、惜失成交法。人们对越是得不到.买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买到它。一旦客户意识到购买这种产品是很难得的良机,他们就会立即采取行动。销售人员可以利用客户“怕买不到”的心理,采用限数量.限时间.限服务.限价格等做法,来促使顾客即使做出购买决定。

九、因小失大法。因小失大是强调顾客不做购买决定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也能导致非常糟糕的结果。销售人员通过这种强化“坏结果”的压力,刺激和迫使客户急切的成交。

十、步步紧逼成交法。很多客户在购买产品之前,往往会拖延,销售人员可以用层层逼近的技巧,不断的发问,最后让顾客说出所担心的问题,销售人员只要能解决客户的疑问,成交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十一、协助客户成交法。许多客户即使有意购买,也不喜欢迅速的签下定单,总喜欢东挑西选。销售人员可以改变策略,暂时不谈定单的问题,转而热情的帮助顾客挑选,一旦客户选定了某种产品,也就自然获得了定单。

十二、小点成交法。顾客想要买你的产品,可是又下不了决心时,销售人员可以建议顾客少买一些试用,只要销售人员对所销售的产品有信心,虽然刚开始定单数量很少,但是在对方试用满意之后,就有可能获得大定单。

十三、对比成交法。销售人员写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设计出正面该买的理由多于不该买的理由,让顾客比较利弊,促使他们下决心购买。

采购销售助手软件为采购员、销售员免费提供采购管理、采购流程、合同范本、销售管理、销售技巧、营销策划等实用资料;采购销售助手工具让采购员销售员工作效率提升30%,致力于打造为采购员、销售员提供免费采购培训班、免费销售培训班、采购销售论坛交流平台.

第三篇:你也能成为职场EQ高手

研究发现,导致职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中,EQ(工作态度相关特质)的重要性,至少是IQ(专业技能学习)的两倍。

品莉是一家外商公司的总经理,工作认真,也很重视和部属的关系,她认为员工是公司的资产,值得好好培养。

正因如此,所以当几个月前招募新人时,品莉发现其中的一位应征者培华,不但学历好,专业能力很强,就连电脑的功力也是奇佳无比,当下觉得自己挖到宝了,立刻就录用了他,并决定要好好带他,培养他成为自己的接班者。

不料,虽然培华专业能力很强,但才开始上班没多久,就惹火了同事,并且从此拒绝和对方有公务上的接触。接着一两个星期后,培华开始抱怨自己头痛,而且胃也不舒服,于是三天两头地请假,一旦离开了公司就不见踪影,公事也从不交代进度,往往耽误了大伙儿的作业。

今天一早,品莉发现培华的桌子又是空着的,想起了当初对他的期望,不禁叹了一口气:“唉!这么会念书的一个人,怎么会表现这么差呢?”

工作态度胜过专业能力

老实说,许多企业管理者都有此困扰,手下带着一批“学历佳,却表现差”的员工,怎么都使不上力,不知如何是好。

从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到高科技产业,企业在征人时所考量的第一要件,口径一致全都是“工作态度”,而后才是“专业能力”等。管理者最欣赏的员工,是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的职场人;而真正能够在工作上大放异彩、表现杰出的人,也正是那些拥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

EQ是职场成功的关键

按照管理心理学家的研究,良好的工作态度指的是一份强健的工作心理特质,也就是良好的EQ。而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也发现,导致职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中,EQ(工作态度相关特质)的重要性,至少是IQ(专业技能学习)的两倍。而且职位愈高,EQ的影响就愈重要。

也就是说,想要在工作上有耀眼表现的你,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应该要锻炼自己的工作EQ,才能真正的掌握成功。

体检你的工作EQ

依照哈佛大学教授高曼博士的研究,重要的工作EQ包括:

情绪的察觉力: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以及这些情绪所带来的影响。

正确的自我评量:能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及自己在情绪处理上的能力及限制。

自信:肯定自我价值,并在冲突时,能以自我肯定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自我控制力:能处理冲动,冷静面对压力及其他负面情绪。

值得信赖:能自我管理,并且工作表现合乎职业道德。

良知负责:为达成工作目标会尽一己之责,遵守承诺,完成工作任务。

适应力:有弹性地对待事情,能调整自己的反应以符合不断变化的环境。

创新:对新颖的想法和做法保持着开放的态度,愿冒风险,求取更佳的表现。

成就驱力:愿意为追求卓越而不断努力,设定富挑战的工作目标。

工作承诺:认同工作团体,愿意为组织的目标全力以赴。

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不受眼前挫折影响,坚持达成目标。

了解别人:能发挥同理心,了解别人的想法及感受。

服务导向:能预期、了解,并乐于满足客户的需求。

协助他人发展:了解同事及下属的发展需求,并且乐于支持及协助。

善用多元化的团体:了解成员之差异性,并能尊重来自不同背景的组织成见。

政治意识:能正确解读组织内关键的政治关系,具有良好的职场政治敏感度。

说服力:能发挥有效的说服艺术,建立人际共识。

沟通力:能传递清晰讯息,懂得倾听,乐于沟通。

领导力:能激励并领导团体成员去达成任务。

催化改变:能引发必需之改变,并克服改变所产生的障碍。

冲突管理:能有效地协商,并解决争议。

建立人脉:能发挥人际技巧,培养互利的人际关系。

分工合作能力:能与别人一起工作以达成共同目标。

团队精神:在团体中能尊重、协助其他成员,并产生团体认同感,增加团队凝聚力。

如何?在检视完这25项重要的工作EQ后,你是否更了解自己在EQ上的优缺点了呢?如果能积极地发挥所长,并努力地改进不足,你就

是个人见人爱、炙手可热的优质员工了。

第四篇: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生

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生

同学们,每个人人生真正的转折点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小学、初中基本是就近入学,但初学毕业后同学们的出路是由自己决定的:那些成绩优异、有意冲刺大学象牙塔的同学凭着骄人的成绩考取高中、重点高中,然后考取大学,规划自己的美好人生;那些认真学习、塌实肯干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考取自己中意的职高、技校,学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凭自己的一技之长立足与社会;而那些初中阶段碌碌无为、整天混日子的个别学生,要么拿不到毕业证,要么只能去那些不要分数就能上的职高、技校,根本没有资格去挑选专业,混个两三年,一事无成,在社会上游荡。同学们这些出路的选择,前提是优异的成绩。我想,每个同学都不想在十年之后,二十三、四岁,依然靠父母生活。如果你是一个有志气、不想靠父母养活,今天你必须发奋努力,书写自己的人生之路。即便是都有工作,但工作的内涵、工作的价值也不同,一小时的小工有的挣几元、几十元,有的专家、学者的讲座一小时上千元。工作价值的不同,完全由他的知识含量、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决定。当然,社会需要各行各业,我们不轻视任何工种,但我们希望同学们在相同的时间,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我们希望同学们若干年后能有尊严地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今天知识的积累,需要我们今天优秀的成绩。“知识改变命运”,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今天也必须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谈到学习,我们都知道,教学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层面的内容。如果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园丁要辛勤耕耘,花朵也要主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接纳阳光,这样才会有姹紫嫣红的美景。就象农民渴望丰收,我相信来到学校的同学们同样盼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生的志向,这是我们成功的前提。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生,首先必须树立自信心。我们学生中有很多缺少成为一名优秀生的自信和毅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就是一种自信。请相信这样一句话:“把一种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行为;把一种行为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习惯;把一种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性格;把一种性格播种下去,收获的是一种命运。”简言之,信念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信念,就是一种自信。让我们把 “我会做,我能做,能做好”成为我们自信的口头誓言,尝试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当你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家长高兴,老师欣慰,你能挺起胸膛,在同学面前自豪地展现自己,那种快乐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自信是成为优秀生的前提,但这种自信,要想长久地维持,而不只是美好的憧憬,必须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这是每一名优秀生的最重要的也是必备的素质。我们去年初三年级一名优秀生不仅考上一中,而且没占用指标生,那位同学在学校、在家里学习的自觉性,是一般同学难以比拟的,平时不放过任何不懂得地方,学习到十一、二点非常正常。只要努力,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很优异,初中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法则。具备了坚毅能吃苦的品行,成为优秀生将是必然。

有这样一篇文章,我的印象很深,题目是《鹰志》。“鹰的寿命与其他鸟类相比可谓最长,它可以活到七十岁。而要维持如此长的寿命,它就必须在四十岁时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个重

要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无比痛苦的,却可以让它的生命获得新生。原来,在高空飞翔、在荒野中抓捕猎物的鹰到四十岁左右时,它那尖利的双爪便开始老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伸展自如地抓捕猎物;它的喙上也已经结了层叉长叉弯的茧,一动便可碰到胸膛,对进食阻碍很大:最让它痛心的是,双翅上的羽毛也厚厚地堆积在一起,使它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天空中轻盈地飞翔。

这时候,它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让生命获得新生: 鹰都会选择让生命新生。经过细心观察,它选择了一个除自己之外,任何鸟兽都上不去的陡峭悬崖,然后用一百五十天左右的时间让自己获得新生。首先,它会在飞翔中突然撞向悬崖,把结茧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它会用很大的力气,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连皮带肉磕掉。它满嘴流着血飞回洞穴,忍着剧痛等待新喙长出。

新喙终于长了出来.它立刻进行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那同样义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长出来了,它紧接着进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旧的羽毛扯掉,再等五个月,新的羽毛又长出来了。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残酷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并收获新的生命。”

我想,我们的学习特别是基础稍差一点同学的学习,也要象雄鹰一样,经过艰辛的努力,要有刻苦的精神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生。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还要遵循科学的学习方法,其实方法很简单,但坚持做下来不容易,它包括几个方面:

一、认真预习初步加工

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一般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

常用的预习方法

1、浏览预习法:通读教材,了解新内容。一边读一过用笔在书上勾画要点,记下预习的心得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要想一想: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有哪些?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上课时应着重听老师讲什么?

2、提纲预习法:预习时,把课本的内容列成不同形式的提纲,使之脉络清晰的,层次分明。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历史等一些纲目性强的学科。

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

1.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通过预习,必然会有部分内容弄不懂。预习就象“火力侦察”,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很顺利。有的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差,有一条原因,就是没有准备好听课前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各种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结果上课时间被白白浪费。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

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一般说来,预习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都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那些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

3.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

由于预习时看过课本,所以老师讲的内容及教师板书,书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上课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以留下空白待课后记。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不知教师板书的内容书上有没有,从头抄到底,顾不上听课,更来不及思考,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后来翻翻书,原来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抄。这种盲目性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听课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预习呢?

一是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新讲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二是要明确任务。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来确定。一般有:巩固复习旧概念;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

三是要看、做、思结合。只有用心的预习才有效果。

二、专心上课积极思考

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个中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各科知识的获取以及智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完成。那么怎样才能专心上好课呢?

听课方法:听课“六”到法:听课时要做到“六到”,即“精到”(兴趣浓厚,精神佳)、“心到”(专心听讲,用心思考)、“眼到”(认真看老师的板书、表情和动作)、“口到”(积极发言)、“耳到”(认真听老师讲述)、“手到”(动手记笔记)。

具体的说以下几点:

1.重视听讲。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教师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都比课后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有的同学努力这样去做了,但是,有时听着听着,自己的思路离开了老师讲解的思路。我们说,上课向老师学习是有时间性的,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宝贵的机会。要尽量强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进。如果自己在老师启发下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笔,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思路不可离开“向导”,单独行动,更不能乱发奇想,思想上“开小差”。课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马”是学习的大敌。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

4.当堂弄懂。指课堂上就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课堂上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理化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理解和记忆。

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三、及时整理理解消化

下课后,应把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整理、理解消化吸收。具体地说,应做好下面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分散复习、整理笔记。

1.尝试回忆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象过电影一样,在头脑里“重映”上课时的一幕又一幕,理解、消化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好比牛吃草反刍那样,吃的时候为了抢速度,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其中有“夹生”或“生吞活剥”的地方,休息时,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加以咀嚼。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也可以先全部回忆一遍,把回忆不起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记下来,一起看书、查笔记,或请教别人把它弄通弄懂。

2.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不管你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都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丝毫马虎不得,要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因为这时已不是初次看书,而是在预习、听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全面过目,重点思考。对前面环节中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必再花很多的时间,要在那些回忆不起来、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的地方多花些时间,直到彻底弄懂记住为止。看书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新概念、关键地方、容易忽略之处勾划出来。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果书上写不下,也可以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书上的眉头或边角上。以便今后看书时,从这些地方迅速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之处。有的同学平时只重视做题目,而不重视看教科书,事实上,这是舍本求末。

3、分散复习:千万不要把所有内容集中在一段时间(如考试前)来进行复习,应该将需要复习的内容合理分成几个部分,分散进行复习。在采取分散复习时,同一内容的复习时间间隔宜先短后长,所花复习时间宜先多后少。

从明天开始,我们国庆放假七天,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利用这一时间,好好复习,月考后学校要召开家长会,希望同学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11月13日就要期中考试,时间很快,希望同学们有自信,有毅力,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做一个有志气,有自尊的学生。

2013.9.30

第五篇:精彩早知道:把握这3个原则,你也能成为教育叙事写作大师

精彩早知道:把握这3个原则,你也能成为教育叙事写作大

导读

发出教师自己的声音

——对新时期教育叙事的期待教育叙事本质上是作者的教育实践智慧的呈现,或某种教育理想和教育期待的表达。这种本质明确了一篇教育叙事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也即是创作者和创作目的。创作者和文章中的叙事者并不一定完全重合,比如很多叙事作品是以第三人称者作为叙事者(甚至无人称叙事),但在教育叙事中,绝大多数的创作者和叙事者是重合的。

出现在班主任之友上的文章基本上以“我”为叙述者,“我”同时是叙事中的主要行动者和价值判定者,或以呈现“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期待为旨归。教育叙事与其他叙事类型文体(比如以纪实为主的新闻和以虚构为主的小说等)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兼具研究性和文学性。

对当下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教育叙事是最主要的研究体式;而叙事作品本身内蕴的伦理、情感、道德等文学审美属性自不待言。如果以个人研究和记录为目的,则教育叙事的主要价值在于其真实性、全面性和对教育现状的个人反思以及个人教育实践经验的提炼。

因为教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同时,更是高度个性化的。实践中,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行为都是普遍教育规律与教师个人特性以及情境因素的高度融合。以投稿为目的的教育叙事则具有不同的特点。这首先是因为,教育叙事中“我”的实践智慧和教育理想不再成为理所当然,其有效性和合理性要受到来自编辑和广大读者的审视和评判。这就对教育叙事的作者提出了与前者不同的标准和要求。01叙事取材

个人研究和记录式的叙事可以接受“平淡无奇”,因为“平淡无奇”正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状态,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中反而可以总结、提炼出真实的、适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智慧;与之相对应的,一些突发事件、教育**无疑会大大增加教育叙事的可读性。

是否应该为了可读性而尽量去写一些属于“教育奇观”类题材的文章呢?当然不是。以班主任之友小学版为例,我们有呈现教育曲折故事的栏目,但就杂志内容的主部而言,我们历来更关注的是那些在日常“平淡无奇”的题材中能提炼出更具借鉴意义和创新价值的教育实践智慧或更深入、独到教育反思的文章。

因为它们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及关切的研究领域更加贴近。以本期陈小秋老师的《美丽,从班级布置开始》为例,就其取材而言,讲的是极其寻常的教室布置的常规题材,但是从以废弃物做装饰材料、到整个教室风格的和谐,再到各种适用物料的介绍,由点及面,巨细靡遗,堪称是一篇关于“教室布置”的专题研究。

以投稿为目的的教育叙事所拒绝的“平淡无奇”不是题材,而是内容。是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是那种千人一面的表达,是那种了无新意的做法。因为它们不足以为我们的读者带来提升性的启发和新的班级管理思路。02叙事结构

按照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与列维·斯特劳施等的结构主义学者的叙事学理论,所有叙事作品的结构均有一定的范式,最复杂的可达7个角色类型和31个功能元素以及固定的顺序,也有人将其简化为:主人公、行动发出者、接受者、破坏者和施助者(这五者并非一定是人物,比如行动发出者有可能是某种社会秩序,因为遭到被破坏的危险为向主人公发出拯救行动的指令)。叙事理论本是基于小说创作和分析的,但在取材真实的基础上,教育叙事通过借鉴和自觉运用叙事理论的方法无疑会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就本质而言,一篇优秀的教育叙事正是教育逻辑与叙事逻辑完美融合的成果。然而,就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大量教育叙事来看,基本遵循着“出现教育问题”——“发出教育行动”——“收到教育效果”的简单模式,缺少对推进叙事有影响的情境因素和支线情节的描写。这使得读者从阅读伊始就已经洞穿文章的结果和目的,或只是向读者描述或论证一些早已成为常识的命题和立意,这样的叙事作品,即使是完全真实的,对于以投稿为目的的写作而言,也是低效的。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韩愈《送孟冬野序》)。叙事亦然。惟有曲折迂回的教育叙事,于阅读者而言,才得到更深刻的思想触动与更充沛的情感体验。以本期姜红霞老师的《流动红旗之梦》为例:

1、屡屡失落常规管理流动红旗致使全部士气低落、甚至自暴自弃,使赢得红旗的前景黯淡;

2、班主任召开班会检讨,学生们大都愤愤不平、推卸责任,班主任指示值日班长道出红旗旁落的真实原因是班级常规涣散,第一次叙事张力出现,导引出班级常规不振的真实原因;

3、行动开始,通过各项规章和责任制及奖惩措施的建立,班级风貌向积极面发展;

4、众望所归的红旗因为学生张涛的一次疏忽而再次旁落,第二次叙事张力出现;

5、再次检讨,坚壁清野,如临大敌,终于得到流动红旗;

6、班主任观察到得到流动红旗后学生的种种投机取巧行为深感不安,第三次叙事张力出现;

7、新的主题班会以“流动红旗要不要?怎么要?”展开,出现新的叙事动机,主题得到升华;

8、新的以文明修养为指向的班级措施建立,新的班风正在形成;

9、班主任个人获得教育理念的成长。这九个叙事段沿着“赢得流动红旗”这个主线,不断创造出新的叙事动力,并展现出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可能遭遇的阻力和曲折,表达了作者从“成事”到“成人”的教育理想。正是这些“阻力和曲折”中蕴藏着真正的研究价值:对于教育叙事而言,它们是对班主任对常规教育工作进行深度诠释的基本要求;对于班级管理而言,他们是班主任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转捩点。03叙事伦理

前面两点更多的阐述了教育叙事的研究性和实用性。而叙事伦理,也即是叙事中承载的人文关怀则是教育叙事应有之义。李政涛教授曾言:“只有承担了伦理使命的教育叙事才是有深度的、好的教育叙事。这样的教育叙事超越了经验性、技术性的层面,成为一种具有伦理关怀和本体意味的生命实践的叙事。”(《教育研究的叙事伦理》)

好吧。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尽量去发挥和调动教育叙事的情感力量去呈现教育的美好、人性的关怀、生命的成长、尊严、价值和独特性。惟情感对读者具有最大的感召力。以本期封面人物文章周世恩老师的《九月,我的教育笔记》为例:数千字的长文,分五个部分,以五则看似寻常的、波澜不惊的日常教室故事展开,但它娓娓道来的文风,与师生间自然的交往点滴及不经意的成长和淡淡的失落浑融一体,沁人心脾。用一种“经验性和技术性”的叙事批评理论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了这篇看似清淡、实则情感充沛的文章的“力量之源”,也即是文章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回忆与现实的对立。它分布于文章全部五个章节之中。前三章以一种回环往复的叙事结构让“成长”的主题得以在读者阅读体验中不断得到暗示和强化;以闪回和叠化的叙事方式让“成长”的价值及意义在今昔对比中变得清晰。在前三章的情绪铺垫下,四五两章出现“回忆与现实”二元对立结构的变体(作为叙事结构的“回忆与现实”元素被浓缩为一个叙事段),而作者则复归叙事中“行动者”的角色,凸显出“身正为范”和“战战兢兢”的教育诉求,至此,作者所期待呈现的教育理念的得以流畅表达。

我们高度重视教育叙事。不惟其是在今天教育研究领域“发出教师自己的声音”的重要渠道,更在于它彰显了教育研究应面向教育事实、面向真实教育现场的一种回归。而非以某种循环论证的教育学理论或某些昙花一现的教育口号有意无意地扭曲叙事,适足削履。如何建立一种既有科学研究方法又有教育实践价值同时兼具人文品性的“新教育叙事”?这就需要像班主任之友这样面向一线教师的期刊,与植根一线教育教学现场的优秀作者携手一道,不断探索,勇于尝试,立足自身,立足实践,为新时期的教育叙事创造出新的范式来。

下载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领理财吃透三句话 你也能成为百万富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