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乡村振兴

时间:2019-05-13 04:3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力乡村振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力乡村振兴》。

第一篇:聚力乡村振兴

聚力乡村振兴

留住美丽乡愁

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对标找差、创新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做交流发言。发言的题目是:聚力乡村振兴 留住美丽乡愁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为“三农”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牌坊社区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黄龙岘茶文化村依托茶林山水和生态优势,自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通过“乡村+旅游”、以及茶文化的挖掘,吸引了大批游客旅游休闲观光,早已成为江宁旅游的魅力名片。近年来,随着江宁区“千百工程”的不断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成效显著,周边美丽乡村呈现“百花齐放”之势,黄龙岘该如何“留住客”,不断赶超环境变化、领悟时代脉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坚持产业为基,富民为本。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就此我们认为一是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新型业态品质提升相结合。在现有餐饮、住宿、娱乐、商业等业态不断加强品质提升,培育其他新型业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农民自建房屋的改造与民宿的精品化打造串联。二是要把发展茶产业做响,推进茶旅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黄龙岘茶叶教学实验基地,做茶叶培训文章。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进行客源市场分析,形成乡村文化游与品茶休闲游的两种类型,开发独具黄龙岘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茶旅游的业态功能,向茶养生、茶美容、茶美食等领域拓展。

二、坚持环境提升,促生态宜居。“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莫干山是全国有名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在民宿经济、旅游管理方面,有着许多值得我们黄龙岘学习借鉴的地方,结合此次对标找差,我们计划一是对黄龙岘景区进行提档升级,重点对黄龙岘茶文化风情街街容、街貌进行整修、治理。二是继续以街企联建模式,打造牌坊社区岘下自然村,将植入全新创意设计元素,努力打造江宁的精品莫干山,既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乡村旅游要素,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又要注重乡土味道,留住乡愁记忆、农耕文明,实现“村村是美景、处处留乡愁”。

三、坚持村民自治,促乡风文明。总书记指出,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我们要坚持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深入学习牧龙社区“好家风”的特色宣教品牌基础上,结合全要素网格,我们以乡贤文化领导者吴纪全同志为标杆创办了《全心工作室》,利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黄龙岘环保公约》村民自治理念延伸,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四、坚持党建引领,促治理有效。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们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大力发挥农村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挥妇联、共青团、社会志愿者和新乡贤的作用,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像我们得到市委认可的《老胡工作室》就是其中一个。此外近期我们还将推出《心话e传》谈心屋,进一步创新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就地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诉求,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全要素网格化乡村治理模式。

五、保民生福祉,促生活富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十二个字,对标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优化农村创业环境,引导农民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利用闲置农房开办高标准、高品位的农家乐,让农民在“进城打工”和“在家务农”之外,找到又一条致富路径。要结合脱贫攻坚,扶持全村58个已经脱贫但随时又会反弹的农户,创立《爱心驿站》《扶志基金》和对景区农家乐业主优先采购低收入农户生产产品给予补助形式,让产业提升带动脱贫增收,实现“群众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以上就是我的交流发言,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凝心聚力共谋乡村振兴

凝心聚力共谋乡村振兴

2018年6月7日,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市产业发展促进会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举办了第34期晋城发展论坛。现将发言内容综述如下: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迫切要求

市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牛迷书: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们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不同时期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我市农村人口流失、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从事农业的比较效益依然很低,农民的职业身份不被社会尊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些新的期待都要求全面振兴乡村。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晋城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市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张晓宏:一方面晋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39.2%,是自然氧吧,是康养健体的绝佳地方,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得天独厚。另一方面晋城虽是传统农业小市,但却是特色农业大市,因独特多样的小气候,培育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独特的特色农产品。更重要的是在轰轰烈烈的村镇小康建设中,兴起了一大批企业,奠定了晋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济建设经验和教训,也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农村干部队伍和能工巧匠技能人才,这些将成为新时代晋城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调研员张红娟:近年来,我市的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迅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对农村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带动作用。我们有地处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区位优势,有作为全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的政策优势,同时要充分利用建设中的“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高铁、机场的后发交通优势,通过农旅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正逢其时。

三、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晋城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档升级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好人才文章,激发人才活力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海:人才短缺瓶颈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乡村人才严重缺乏是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是短板中的短板。乡村如何吸引人,吸引能干的人,决定着乡村的未来。如何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一方面,要强化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性供给,建立健全城乡人口对流循环机制。鼓励和支持市民下乡,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鼓励和支持能人回乡,引导在外创业有成、热爱家乡的创业能人、社会贤达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创业就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兴乡,引导有社会责任感、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兴业、扶贫济困,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民和新型主体的培训,真正把现有的农村各类人才利用好。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变“输血”为“造血”

市农业综合开发局副局长原粉娥: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要内容,也是基本前提,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从整体上看,我市产业融合虽有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农产品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生产布局分散、经营模式零散;资金整合和权益保障难等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健全部门联动和利益共享两个机制,抓住“人地钱”三个重点,做好产业规划、示范带动、主体培育、风险防范四项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是优化种养结构,促进农业内部融合;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纵向融合;三是拓展农业功能,促进横向融合;四是突出创新驱动,深化技术融合;五是探索农村产业复合型融合发展。

市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姬志芳: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力量。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规模经营、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必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政策性补贴。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擦亮生态底色,建设宜居乡村

高平市陈区镇挂职副书记张敏:农村较于城市而言,生态资源是一大优势。要实现乡村振兴,只有把农村的生态资源保护好,才会将其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空间布局向乡村延伸,乡村作为与城市同等重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当前,我们要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抓好四好农村路、水网改造、煤改气煤改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保督查,切实治理乡村环保突出问题,真正打造居民幸福宜居、休闲养生的美丽乡村。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传承好文化,为乡村铸魂

原市文化局副局长刘家宴:如果说产业是经济支柱,人才是基本动力,生态是外部环境,组织是主体构架,那文化就是精气神,就是魂。乡村振兴,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抓住重点和关键,弄清切入点,因地制宜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活动。二要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乡村的特色,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三要做好结合文章,将文化扶贫、非遗保护等有机结合,对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推动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原市文化局科长邱建忠:乡村振兴,文化力量不可缺位。我市乡村文化振兴要做好几项事情: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正常工作和活动提供资金保障。二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三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让乡村文化建设接地气、聚人气。四要在文旅结合中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和旅游讲好晋城故事。五要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东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抓住机遇推动我市农村文化振兴。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与脱贫攻坚协调推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牢基础

市发改委项目储备管理中心综合科科长彭慧萍:目前,我市仅剩下18个贫困村,9999个贫困人口未脱贫,如不出意外,7月份我市陵川、沁水两个省级贫困县将如期摘帽,届时晋城将成为脱贫攻坚以来全省首个脱贫摘帽地市。从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来看,晋城已进入收尾阶段,重点也将逐步转向脱贫成果的巩固提升上来。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我们必须把脱贫攻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与乡村振兴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以减少无效投资,提高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率,让二者互促共进、长效发展。

(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我市自身优势,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市农委总经济师梁敏斌:张志川书记在5月11日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战略空间”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晋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空间是:吸引50-100万人定居养老,100-200万人避暑休闲。近期,一线城市特别是准一线城市都在抢人才,我们没有能力抢人才,为什么不反弹琵琶,错位竞争,把退休的老人作为目标群体,让老人来晋城养老。面向一亿多人口的中原市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气候、区位、政策优势,利用好“农耕慢生活”这个卖点,把我市农村的优势资源深度挖掘并发挥出来,提升宣传营销,紧紧把握商机,打好“候鸟式养老”这张好牌,给我市农村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文物科科长张建军:什么样的乡村才会有未来?将来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村庄会衰落,甚至会消失,只有具有山水美景、文化景观、特色产业的乡村才可能拥有未来。从晋城来看,建立在煤矿基础上的小康村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挖煤遗留下的环境污染、村庄矛盾、素质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一些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景观丰富的村庄逐渐崛起,比如锡崖沟、欢乐谷、皇城相府、大阳古镇等,山水派村庄和古建派村庄将是构成晋城特色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刘家宴:过去十多年来,由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模式一直是“建设城市一样的房子,过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导致了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单一化、城市化、千村一面”的问题。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坚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就是要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中,要坚持“最小的人为干预、最大的原乡体验”,依托村庄传统,尽可能保留村庄原有肌理,不进行大拆大建。尽量采用当地的建造材料,充分挖掘村内的旧材料,通过新旧结合,废物换新颜。保留和改造好老房子,赋予其新的生命。尽可能保留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使之并存于一个村庄,增强村庄的历史厚重感。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牛迷书:实施乡村振兴要减少农民振兴乡村。晋城农村户均占有耕地不足0.5公顷,不达全国平均水平,户均占有耕地资源少也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瓶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促进耕地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减少农民振兴乡村是部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乡村振兴的过程,必然有部分乡村要消亡。实施乡村振兴要跳出乡村振兴乡村。乡村振兴既要解决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又有体制机制变革等重大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孤立地就乡村论乡村振兴。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更广阔的空间谋篇布局,统筹开发利用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等,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张红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处理好四大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城乡关系。把乡村发展放到与城市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增强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注重发挥乡村自身的主动性和内在活力,实现城乡互惠共生、共同发展。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政府在规划、协调、政策支持引导等方面的作用。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的作用,真正激发主体、激活要素活力。三是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乡村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不能与美丽乡村的价值取向发生冲突,要加强对乡村资源环境、民俗文化的保护,防止掠夺式开发。四是要处理好短期成效和长远目标的关系。短期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短板。中长期要坚持目标引领,从构建体制机制着眼,重塑中长期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

第三篇:集智聚才,实现乡村振兴

集智聚才,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的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同时在新一轮深化机构改革中,成立了新的农业农村部,在顶层设计上整合了涉农发展的行政资源,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如何在“三山一水六平原”的花都大地上,发展壮大第一产业,结合区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及培训内容,谈下个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体会,不当不充分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发展壮大事业必须要有一定人才数量为基础。人才集聚是乡村振兴关键,我们要积极制定聚才之策,一方面要“请进来”,把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龙头企业,核心团队吸引来花都落户发展,多方协调,拓展条件,积极培养发展新一代带领花都农业发展的“绿领”精英。另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交流培训,交叉任职,增加历炼机会,积极培养本土优秀农村农业管理人才。

二、乡村振兴,文化是魂。

包括留存下来乡村古旧建筑和田园风光在内都是乡村文化的元素。乡村最真正核心的价值是体现在一直延绵农耕文化、乡土文化。花都要立足本土文化优势,突出各自文化特色,不搞千村一面,要注重在实践中量化活化,亮化、活化古旧建筑和传统文化。要因地制宜,将教学、旅游体验融为一体,在乡村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极展示传承特有的非遗文化,如推动灰塑艺术、洪拳、珐琅工艺等。同时,可结合文化进校园和特色学校建设的项目,支持扶助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传承。对我区特有的盘古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洪秀全、骆秉章等名人文化要进一步创新性包装、挖掘发展,加强传统村落和文化名保护,进一步擦亮我区乡村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品牌,形成与区域定位相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

三、乡村振兴,融合方能兴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我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与二三产业的融合,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方式,结合航空交通枢纽的区域定位,盘活农村要素资源,要坚持以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整合旅游方面资源,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推动田园综合体、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旅游变旅居方面建设,在发展方向上可以各自特点和优势,找准定位,形成品牌,交错互补发展。例如:红山村向乡村旅游(旅居)方向发展,洛场以碉楼文化、侨文化为切入点做好观光休闲产业,义山村以‘皮’产业文化发展皮具制作创意产业,炭步向古村落文化、宗祠文化方向拓展,机场周边也可以围绕特有岭南文化积极发展中高端民宿。

四、乡村振兴,善治为本。

提出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是要走上乡村善治之路,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促进治理能力提高。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健全机制,发扬民主,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决策权,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法治保障、阳光透明、正道正派的治理体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带动乡村振兴的主导力度。一个村只有选好一个党支书,建立起一个好的党支部,有一支正道正派,群众公认,衷心拥护的干部队伍才可以带动村民一起共同致富。在这方面可结合人才培训和建立干部交流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人才培养。一方面,对村社年青干部和农民企业家加强培训的同时,可直接到先进地区和企业挂职交流锻炼;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加大对农村基层的人才支援力度,对拟任用培养的优秀区镇现职干部也可以下沉到各问题村、薄弱村挂职。通过上下纵横的形式,增强农村人才培养,提高基层组织治理能为。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要按照其特有生命肌理,把脉定向精准,集智聚才,久久为功,方能实现。

第四篇:聚文明力量,促乡村振兴

聚文明力量 促乡村振兴

--XXX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宣传报道

宾州镇二龙山村位于宾县西部,距哈尔滨市区57公里,国家4A级景区二龙山风景区坐落其中。村内共有自然屯12个,常住户籍1006户,人口3750人。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二龙山村大力推进“铸诚养和”工程,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哈尔滨市无邪教村、省级安全文明村,并在今年荣获国家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一、践发展,重产业,扶思想之贫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二龙山村着重改变贫困村民幼“志”和“智”短的情况,以能力建设为抓手,开展多种技术培训,力争“培训一人,带动一家”。同时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发挥其“主人翁”精神,以地入股成立棚菜合作社种植香瓜,并利用先进技术建成XX亩葡萄采摘园,真正做到了用项目造福于民,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二、抓宣传,筑自信,立精神之柱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振兴乡村产业的同时着重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精神文明融入农村生活。依托“新时代讲习所”开展“丰收课堂”,让村内致富带头人讲述“我的乡村梦”,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利用“小火炉学习法”“大喇叭”宣讲车等形式让文明乡风滋养美丽农村,同时打造宣传长廊,在风景区道路两旁构建精神文明宣传带,让精神文明通过来往游客传遍大江南北。

三、摒陋习,展新风,举时代之旗

为更好的守文化沃土,弃群众陋习,二龙山村成立了“四会”组织,并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把其作为遏制不良风气、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平台。为保证工作机制常态化,创新提出“三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成立村规民约调研组,结合实际对村规民约内容做出修订更新,确保村规实效。二是会议落实到位。定期召开屯长专项会议,对更新后的村规民约按户下发,确保规定人人知,约定大家晓。三是监督管理到位。“四会”成员积极发动群众,对村内陈规陋习进行监督,做到人人争当“监督员”,人人都有话语权。

四、建阵地,创载体,播文化之种

二龙山村积极响应“传文化、种文化、送文化”活动号召,建设活动场地,打造文化“硬实力”。建设村情村史墙、乡风民俗墙和公益宣传墙,建成文体广场、马家屯民俗馆、文化长廊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村民提供活动场所。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文化“软实力”。创新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群众活动,开展传统佳节特色文化活动。传承了乡土文化,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乡村每个角落。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农村人才队伍,变“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进村”,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角。

五、重治理,获新颜,建美丽之家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二龙山村积极抓好公共设施建设,把“净化、美化、亮化、绿化”作为文明创建的突破口来抓,大力推行“五改”。截至目前,已建设水泥路20余公里,粉刷墙面15万平方米,增装路灯97盏,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村路硬化、卫生厕所普及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使昔日村里“柴草门前堆,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大为改观,农家小院透出干净、卫生、文明、和谐的新气象。

六、强机制,促常态,树文明之风

一是服从组织领导,强化精神文明建设机制,构建精神文明“大舞台”,保证机制经久不衰,与时俱进。二是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坚持以法为先,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提升农民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三是坚持以德为本,培养推选一批“新乡贤”“优青年”,引导农民自发崇德向善,鼓励其志愿服务,形成与邻为善、共创家园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聚力“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聚力“产业振兴”的调研报告

今年10月,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产业是脱贫之基、兴业之本。产业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的核心内容,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从目标和内容上看,产业扶贫主要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基础,目的是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

产业振兴主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准备,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重点是化解中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缓解相对贫困问题。从机制和政策着力点上看,产业扶贫重在通过就业扶贫实现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培育大批能够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产业、依靠发展初级农产

品生产和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来帮助贫困人口提高收入;

产业振兴重在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来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淘汰比较优势不足、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发展质量提升。

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将70%的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通过产业扶贫的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和资产收益带动,使300多万人脱贫。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是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教育脱贫的有力支撑。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省应注重稳定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政策,努力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农业产业供给结构

首先,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结构。当前,我省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重复建设与结构趋同现象、产业布局与区域资源禀赋不匹配问题,制定产业振兴规划需要整合资源,将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资源禀赋紧密结合起来,依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其他比较优势,确定其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二是优化品种结构。针对扶贫产业跟风现象普遍、农产品供求错位、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应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品牌农业,大幅提升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是延长农业

产业链。应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冷链物流业,加速“互联网+”与农村产业链结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二、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政策的衔接

首先,应最大限度保持现有产业扶贫政策稳定。全面梳理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累的好的扶贫政策、扶贫制度和扶贫办法,充分吸收到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中去,加快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二是做好“激活存量”“吸纳增量”文章。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期的清产核资,明确扶贫产业的所有权和收益权,盘活现存扶贫资源,防止扶贫资产流失。同时通过产业连接、产业融合创造新供给,开发出适合新需求的新产品。制定相应优惠、补贴措施,激励当地产业与外来企业开展合作,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因地制宜创造富有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

三、进一步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动力机制的有效转换

首先,推动依靠行政外驱向市场内驱动力机制转变。深刻认识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两大战略的差异性和内在关联,把握好衔接转型节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依靠科技与市场的力量,充分激发、释放实施产业振兴的动力;

二是推动依靠帮扶逐渐向多元主体动力机制转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不仅是政府和农民,还包括城市资本、金融、农业企业、外来业主、返乡人员、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等多元实施主体,应加快

培育产业脱贫、产业振兴的主体自觉,实现各方主体利益关系的有机整合;

三是推动“外部输血”向“内部造血”动力机制转变。减贫战略应加快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的“攻坚体制”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的“长效机制”转变,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产业振兴的重点。

四、进一步构建保障有力的现代农业要素体系

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资本、技术等核心要素在农村落地生根。为此,首先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农业科技人才任用、激励机制,确保人才“留得住”;

二是鼓励民间资本下乡,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

三是加快建设高效运转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加强智慧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攻关,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提升农业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

下载聚力乡村振兴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力乡村振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振兴

    乡村到底该如何振兴 村里有许多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资源变资本,吸引更多外来的企业工商资金进入乡村。鲁家目前已引入外来工商资......

    浅谈乡村振兴

    浅谈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顺应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期盼,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打造农村优美环境......

    乡村振兴战略下,田园综合体如何发力

    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析 本周发布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而17年中央一号文首次提出的田园综合体则可以成......

    新农村建设 乡村振兴 要从基层发力

    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要从基层发力2021年是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着乡村振兴迈步的关键一年,是党和国家又一重大战略的开端,乡村振兴战略关系着千千万万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只有夯实......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把握方向 振兴乡村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牢记党的使命,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坚定信仰,不遗余力的为人民谋幸福。然而乡......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1年崔家村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021年以来,双牌县泷泊镇崔家村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篇【篇一】20XX年7月6日-14日,在县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我参加了XX大学乡村振兴专题研讨班学习,先后听取了XX大学、XX省农办等七位专家教授的授课,参观了柯桥棠棣......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