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中之鹰.自由飞翔——记特级教师张云鹰和她的开放式语文教学
张云鹰,有过很多不平凡的经历——
做教师,把一个实验班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初中毕业,语文成绩在全地区遥遥领先,每个孩子都博览群书,眼界开阔,后劲十足;做教研员,几年时间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学状态;做校长,把一所默默无闻的农村小学创建成了省示范学校.让这所学校声名远播;做语文教学研究,创建了“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影响广泛,很多学校争相学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多家报刊争相报道她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经验。
本刊记者 杨文华
教研,唤醒教师的梦想
1997年,被同事戏称为湖南辣妹子的张云鹰从家乡湖南怀化教科所来到深圳宝安,任沙井街道的语文教研员。对改革开放前沿满怀憧憬的她,希望在这里找到一片实现教育梦想的天空。
但是,现实远不如她想象中那样美好。沙井街道处于深圳最西部,远离特区中心,教育还很落后。走进校园听课,更让她大为失望。大部分语文教师连普通话都过不了关,教育观念陈旧。语文课堂僵化封闭,老师串讲分析,课堂毫无生气;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死记硬背司空见惯。
怎样改变眼前的现状?她不愿纸上谈兵,空谈理论,先从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开始。她办普通话训练班,组织诗歌朗诵会,举办演讲比赛,自己上示范课,作教学讲座。这些活动经常要占用寒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但她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她的满腔热忱和敬业精神打动了老师们,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所有语文教师都被轮训了一回,都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老师们从说普通话开始找到了做教师的尊严,也唤醒了成为优秀教师的梦想。
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还在课堂。枯燥、僵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对语文课普遍反感,也困扰着每位语文教师,让老师体会不到职业的幸福感。要改变课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课,让老师找到做好老师的感觉。张云鹰一心扑进课堂,听课、评课、上课,努力和老师们一起改变语文的课堂生态。
一次研课活动,一位年轻老师把《第一场雪》这一课上砸了,很是苦恼。大家讨论下来,都觉得这篇写景散文不好上,尤其是广东的孩子从未看见过下雪,教师本人也没有生活体验,很难让学生进入情境。大家一致要求张老师给大家上一堂示范课。张云鹰爽快地答应第二天就上。
大家至今还记得张老师上《第一场雪》的情景。整堂课没有繁琐的提问和讲解,也没有声光电教学手段,更多时间是张老师领着孩子们以朗读和想象来体会课文情境。读着读着,孩子们慢慢进入课文情境中了,声音变得柔和、恬静了,仿佛置身于胶东第一场雪的真实场景中了。听课老师的心也随着孩子们的朗读沉浸在第一场雪的优美意境中。下课了,孩子们还久久坐在教室中,不愿下课。
一次次课磨下来,老师们慢慢明白了,语文课不应是简单机械的语言训练,而应该是语言、思想、情感的相融共生;语文课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语言和精神生命成长的伊甸园。
很多年轻老师起初很害怕上公开课,参加张老师组织的研课活动后,慢慢找到了自信。其中邹昭文、练佩敏、危东辉等多位老师先后参加区里和市里的教学评比活动获奖;刘飞燕老师的课获得了深圳市一等奖,走进了优秀骨干教师的行列。
宝安一位教育局领导说:“沙井教师的成长,张云鹰功不可没!”这可能是对张云鹰的最好褒奖。
活动,吹向课堂的春风
由于在教研方面的突出成绩,2000年,宝安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调张云鹰去做专职培训教师,希望她为宝安区教师培训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张云鹰没有停留在向教师灌输教育理念上,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课堂,努力构建“研训教”一体化培训模式,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不久,《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新课程倡导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张云鹰敏锐地意识到语文活动课的价值,她立刻着手探索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并在教师培训中付诸实践。
张云鹰开发的第一个课例是《我上学了》,由年轻女教师张艳执教——
开学第一天,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没有坐在教室里,而是跟着老师参观校园。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向他们介绍校园的建筑、操场和花草树木,教孩子们认读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门上的标牌。孩子们叽叽喳喳,问这问那,老师一一微笑解答。回到教室,老师问孩子们看到些什么,有什么新鲜的感觉。孩子们兴高采烈,纷纷抢着回答。老师又播放了学校环境的一段录像,让孩子们回顾刚刚见到的校园场景,再说一说这些场景的名称。一堂课下来,每个孩子都了解了自己的校园,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开心极了。
别开生面的语文课,让执教老师喜出望外,也让张云鹰激动不已。
接下来的语文活动课更加有趣——《拼音游乐官》《比尾巴》《小朋友来对歌》《学当小老师》《传话游戏》《说个谜语请你猜》《夸夸自己的名字》„„每堂课都让孩子们喜不自禁。每两周一次的语文活动课,成了孩子们心底的期盼。语文课上让小朋友用“爱”说话造句,很多孩子不由自主地说:“我爱上了语文活动课。”
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很快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老师,都纷纷要求跟着张老师研究语文活动课。张云鹰设计的活动课教案成了很多学校老师们争相传阅的宝贵资料。
张云鹰带着老师们边研究,边实践,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到六年级84个活动课型设计。每种课型都面向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丰富活泼,情趣盎然。在此基础上,她又总结了语文活动课的五个特征,提炼形成了活动课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2004年,《新小学语文活动课设计》出版,一种崭新的开放式活动课程新鲜出炉了。随后,经过进一步理论概括和精心设计的《开放式语文活动课程》一书正式出版了。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看到这一成果,极为兴奋,欣然为其作序,称其为语文活动课程的一个里程碑。
“开放式活动课”,就像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宝安,吹遍了深圳,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动局面,成为深圳课程改革的一片亮丽风景。习作,释放心灵的自由
2003年,张云鹰走上校长工作岗位,一场“开放式习作”教改实验也拉开了序幕。
张云鹰感到,习作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教学方式的封闭性。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怎么会有学生的文思泉涌。孩子们关在封闭的课堂里,没有生活的素材,没有情感的触动,怎么会有习作的内容,更不用说自由的、有创意的表达了。
怎么才能让孩子们愿意写,乐于写呢?她带领老师们开始了大胆的探索尝试。
老师们发现,低年级小学生对图文并茂的图书特别感兴趣,捧起“小人书”就爱不释手;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学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本上、课桌上到处都是他们的“作品”。
能不能把学生对涂画、剪贴的兴趣,迁移到习作中来呢?
二年级组老师们试着探索“剪贴画习作”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一个喜欢《猫和老鼠》动画片的学生剪贴了一幅构图简单的图画,写出的故事趣味横生,让人忍俊不禁。这篇习作语言活泼,充满童趣,把猫和老鼠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个学生剪贴了一只小猫和一群可爱的小鸡,创作了《谁来当国王》的故事,想象丰富,妙趣横生。
老师们发现,写作思路一旦打开,充满灵性的童言稚语就会从孩子心底自然地涌流出来。习作不再是一件强制完成的艰难的事情,而是像游戏一样乐趣无穷。“剪贴画”习作教学让孩子们在剪剪贴贴、说说写写的活动中提高了习作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艺术想象力。
张云鹰和老师们及时总结,把“激发习作兴趣、丰富习作内容、体验习作快乐”作为低年级习作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剪贴画”习作教学模式。
受此鼓舞,其他年级的老师也纷纷行动起来。情境式、活动式、日记式、话题式、读写结合式、网络市、推理式、下水文式„„一个个新颖的习作教学模式悄然诞生。
几年下来,老师们欣喜地见证了“开放式习作”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里,孩子们心灵得到自由的舒展,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闪烁着童真童趣的个性化表达也逐步形成。2008年,《开放式习作教学》一书正式出版,从开放思维、开放情感、开放内容、开放表达、开放文体、开放范式和开放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开放式习作”的理念和操作策略。“开放式语文”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9年,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吴立岗教授来到学校,听了不同课型的“开放式习作”课,异常惊喜,连声称赞:“你们开创了习作教学的新局面,是一场了不起的变革!”
2012年岁末,笔者采访张云鹰的那天,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开放式阅读教学》刚好送到学校。这是她近年来又一项研究成果:探索了阅读教材体系的开放,阅读教学形式的开放,阅读教学课型的开放,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等等。“开放式教学”,又在阅读教学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从“开放式活动课”到“开放式习作”,再到“开放式阅读”,张云鹰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实践着“构建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的理想追求。
第二篇:营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读张云鹰《开放式活动课程》有感
营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读张云鹰《开放式活动课程》有感
“开放”,作为21世纪一个响亮而有力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张云鹰把“开放的教学”视为一个迫切的教育命题,躬身实践之、执著探索之且成果显著。继去年出版的《开放式习作教学》获得“第五届(2004-2008)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之后,如今她又推出《开放式活动课程》一书,如此勤奋之举让我油然生出一种敬意。
行走于这本书中,品味作者的使命感和设计美,我也试着思考开放一词的深意。
如今,学校弥漫着怪怪的沉闷,教育的考试魔咒强化了教学的规定性,弱化了教学的灵活性,导致孩子常常被有形无形地束缚。这种状况有目共睹,为全社会所诟病,但在今天的现实背景下却难以快速地根本扭转。有些人痛感于此,选择了家庭式的私塾教育,这虽是个案,却敲响了警钟。如何认识和应对,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智慧。
倡导开放,便是一剂良方。怎样看待这里所说的开放?首先,要承认学校教育的主体存在,这是前提、基础。这不是简单地踢破学校围墙,或者逃离学校,而是对现行学校教育缺陷的修正和调整。在教育的范畴里,有限制的开放闪耀着理性之光,而极端式的盲目破立,则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也是一种错误。开放的教学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课程改革的科学化、视野的大拓展,说到底是学校教育的内部事物。
其次,它体现着新教育的胸怀。新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捍卫这个目标,需要责任,一味固守三尺讲台上的百年成规,或许会暂时轻松,偶有成效,但迟早会脱离主流,脱离目标。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开放的教育,包容新生,包容探索中的未知,包容前进中的不适应,这才是新时代下的应有姿态。开放必然伴生着改变。有胸怀,才不会惧怕改变,才会主动地面对,才会站在开放的前沿,渴盼并投身于教育的新变化之中。
有主体,有胸怀,求理性,求改变,不正是教育智慧吗?这本书高扬开放的旗帜,定位于课程,诠释的就是这种教育智慧。
另外,开放呼唤着切实的创造。开放与活动课能够天衣无缝地对接,开放式活动课程似乎天然就是一张响亮的名片。
翻开书页,84个课型设计,不仅个个都承载着开放的理念,而且挥洒着独有的创造。
阅读这些设计,我发现,所有的设计都是课程的形态,课程的构架凸显行家功力,精致而易推广。而其内容,往往又是在课堂中加入课外的因子,甚至加入校外的元素,取舍之间,有延展,也有分寸。《我上学了》、《学当小老师》如此,《爱护人民币》、《只有一个地球》也是如此。
走进设计之中,几乎处处可以感觉到作者的苦心与匠心。在三年级第11课《“桥”的故事》中,活动过程为:找桥、说桥、赏桥、画桥、造桥。这是一个多么完善的链条!“画桥”处作结,本无不可。作者追加一个“造桥”,仅仅是丰富了一个环节吗?它追加的是学生的兴趣点,是本课的闪光点,是设计的着力点。
在六年级第4课《寻找长征足迹》中,歌曲营造气氛,画面展示过程,波浪壮阔的长征历史,浓缩在一个微型课堂之中。联系曾经学过的课文,知识呈现,精神贯穿,课内课外联动,学生或欣赏、或思考、或表演,这不就是典范的综合性学习吗?如此这般的美妙设计,似山冈上的秋日红叶,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一簇簇一片片地绽放着,牵引着读者的眼球。
语文活动课,具有自主性、实践性、趣味性、创造性和多样性五大特征;分别归属常规性语文活动课、实践性语文活动课、随机性语文活动课和发展性语文活动课四大类型;通常表现为尝试式、合作式、综合式和创新式四大模式。这是作者在导言中透露的部分研究。当这些研究和作者拟定的6阶17项参考评价系统,同84个课型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作者一定还有大手笔、大规划。而这本书,也许只是初步的成果,但点燃了期待。
冠以课程之名,推出教材式活动课程,有年级序列,有难易梯度,有实录示范,如此布局,如此规模,过去几近空白。而如今,已然开拓出了一片空间。这片空间属于孩子,属于新教育,更属于开放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