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 进 高 效 课 堂-陕齿学校 赵理平
类别: 教学论文
题目:学段:学科:单位:作者: 走 进 高 效 课 堂
小学
语文
宝鸡市高新区陕齿学校 赵理平
走 进 高 效 课 堂
陕齿学校 赵理平
内容摘要: 高效课堂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犹如知识的超市,让学生散发“生命的狂欢”。我们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都有潜能,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人人活跃、个个精彩,通过课堂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多的是要花费精力做好导学案的精心编制、做好如何开展评价学生的工作,多思考采取好的办法、措施实现课堂上的真正高效。
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实施新高效课堂之际,我校也努力尝试,积极的开展起高效课堂,在努力探索和实践当中,高效课堂让我们的教学体制和师生的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高效课堂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教师要高效精讲。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研究探讨,交流学习,让平时没有发言机会的学生的到了许多机会,让平时不爱思考的学生也积极参与思考。因为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到学习当中。你一言,我一语,看似课堂乱糟糟,大家却在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争抢着回答。课堂上的 “自由”看似多了,“乱意”多了,但学生的热情也涨高了。学生需要不断的展示,小组长对大家的发言还要整理,汇报。这无疑也是一种能力的挑战与锻炼。这种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似乎不那么强调教师的“讲授”,但并不是轻视讲授,其实,好的“讲授”永远象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的“讲授”必须少而精,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交流探讨,这意味着教师要把一肚子的学问浓缩成精华呈现给学生。学生喜欢博学、幽默、亲切的老师,教师的个人魅力指数决定了学生是否会喜欢你和你所教的课程。
二、高效课堂让教师注重聆听,对学生适时的指导。
与传统讲授课堂相比较,高效课堂以学生分组自主合作学习为本,只需要教师在适当时间点拨,不要再让教师“灌知识”,学生再“机械听”的学习了。教师在设计好课堂内容时,要注重提问和倾听。有意义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好的提问是提探究式自主学习的前提,而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优异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倾听并期待他的回答。
让学生自行互助学习,探索结果。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对于生字教学我开始总是放心不下,这些家伙到底能互相学会,互相教会,会组词语吗?经过几周的训练,学生们在每课学习前,认真的读会了字音,会组几个词语。还会理解词义并加以应用。在小组交流中都争先恐后的发言,惟恐自己学到的没有被人注意。由此可见,学生有了自我实现的愿望,就有了课前自主预习的动力。在他们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及时纠正,并对其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高效课堂让学生思维“百花齐放”,课堂上五彩缤纷,充满情趣。因为我们在课堂上倡导让学生围绕问题“敢说,多说,放开说”因此,课堂活跃起来,大家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胆量越来越大。对别人的发言也能认真聆听,做出评价。让一个个学生变得有了自己的主见。例如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下册《纪念>》这一课时,学生讨论如果你在场,你会留下什么纪念?没想到在激烈的小组发言中,一下涌下出了好多想法,有人说:“我要在小亭周围种一片草地”,立刻有人说:“我要做一个爱护花草树木的牌子。”还有人说:“我要做一个小熊垃圾箱。”还有人说:“我要再山坡上种果树,就能吃到果子。”又有人说:“我要在树下修凉椅”,又有人想修小湖„„.一下子汇报了了几十种想法,让我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无比的山坡公园。我又惊又喜,以往的落后生也积极发言,不甘落后。学生的想法真是千姿百态,无比丰富。
四、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把握大局,统筹规划,更多的激励学生.教师在整个课堂上提出的疑问,设计的习题,要有提纲携领的作用,对于问题导读单,生成单,训练单都要精心设计,再完成过程中, 给孩子更多的激励。激励教学策略,就是指激发学生学习进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在快乐时,大脑中枢部位被激活,产生忧虑情绪的部位则沉寂,准备行动的能量增加。由此可见,“快乐”能相当有效地激发人体的内在动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中“快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激励的语言和暗示作用要比站在讲台上敲教鞭有效的多,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上学出高效,讨论出成效,练出高效。
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不免也有一些困惑,大多积极学生总能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个别的落后生不善发言,止步不前。课堂上交流的机会多了,但有时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够,这无疑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但我欣喜的看到学生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学生许多亮点得到了闪现,思考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合作的能力,评价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学生在积极、快乐、主动、探究的氛围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相信明天他们一定会更加充满自信的学习。
参考文献:《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 》、《高效课堂22条》。
第二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赵娟平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赵娟平
(西安市周至县第七中学,陕西 周至 710400)
摘要:笔者认为语文高效课堂即在相对固定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有效地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最根本的准则;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关键词: 语文高效课堂
教学观
学习方式
讲练
新世纪的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探究能力,形成较为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是学生激情飞扬的文学舞台;这样的语文课堂,老师乐教:不再只唱“独角戏”,而是适时点拨,少讲精讲,是学生语文成果展示的鼓励者与喝彩者,是教学相长的充分体现。我认为语文高效课堂即在相对固定的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有效地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语文课堂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最根本的准则;高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打造出精彩的高效课堂呢?
一、语文高效课堂中教师语文教学观的改变
传统语文教学所倡导的教学观:语文课程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者计划,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之前和语文教学情景之外预先规定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语文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语文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语文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语文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因此,语文课程成为“专制”的一方,语文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而语文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走向对立。这中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学生的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当语文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语文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语文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语文教学计划、语文教科书等),而更是“体验课程”(被语文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语文课程)。这就意味着,每一位语文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语文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语文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语文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语文课程的,而是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语文课程的开发,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更是语文课程创造生命力和开发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教学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转变语文教学观,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更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快速改变语文教学观,对于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而言是一次非常严峻的挑战,因为,“新鞋”穿着好看漂亮却怕走“新路”的担忧,让多数语文教师很难迈出第一步。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其中第一点就是“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新课程并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二、语文高效课堂中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学生形成终身必备的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语文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题材、体裁的语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而对于同一题材、体裁的语文教学内容更有必要进行尝试,适当的给学生开辟“纯课堂 ”(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能更有力的提升学生自学、对学、群学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课《故宫博物院》时,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前三课(《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的基础上,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技巧,具备可以自学说明文的能力。所以我大胆设想:都是说明文,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的学习说明文?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就和八个小组长商量,结果第五组的侯思媛同学提出来可以以小导游的身份领着大家游览故宫,第三组的李昕同学还补充说可以让每一小组绘一幅故宫的平面图,把讲解与平面图结合起来,最后经过与全班同学的再次商讨决定就用这个方案来自学14课。任务明确后我发现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为小组献计献策,组长合理分工,组内团结协作,有绘图的,有写导游词的,有开始演练的、有帮助纠正用词的„„正式展示的课堂上,有专门负责组织的同学,而我只是宣布导游竞赛活动正式开始。在这节课堂上,我品尝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之后的丰硕成果,甘甜而芳香,他们学在其中、更乐在其中:不仅文本内容得到解读,而且说明文的知识得到了应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让他们学会了相互鼓励,相互欣赏、相互评价,懂得了自我完善、共同提高。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学生进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时,我引导学生探究莲文化的奥秘,激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莲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提高审美品位。因为考虑到前几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们进行了关于“战争”、“爱”、辩论赛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收集整理信息、口语表达能力,为本单元的探究打下了基础。所以,我将活动程序预设如下:
1、搜集材料,开阔眼界。将学生分成小组,就“莲欣赏”“莲科技”、“莲文化”、“莲与佛教” 搜集资料,绘画、制作课件,合作探究,人人参与,形成氛围。
2、深入思考,行之成文。在小组之间互相浏览材料的基础上,列出几个题目:①、“出淤泥而不染”之我见,说说成长与环境的关系。②、由“莲”的形象品质,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谈感受。③、介绍莲的某个特性的说明文字。采取选题的方式,每位学生经过思考后,根据自己的思路整理成文。
3、成果汇报,呈现风采。本环节以“莲文化的魅力”为主题,从“莲欣赏”(袅娜风姿)、“莲科技”(科普小屋)、“莲文化”(文化魅力)、“莲与佛教”(花开见佛)四个角度来开展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互动起来,共同分享各小组的研究成果、主动探究、创新合作。
整个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运用据图讲解的方式,对莲高雅品质的感悟,极有创意。特别是学生的评价文字,风格各异:有优美灵动的诗歌形式的,有清新文雅散文形式的,还有睿智富于哲理的散文诗形式的……此外还有综合性学习:《桥》,各组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后,分组制作powerpoint,其中第三小组的“各种名称的桥和桥话”、第七小组的“世界名桥”和第六小组“未来的桥”展示最为成功,他们的powerpoint不仅注意到背景和字体清晰度的问题,而且还善于美化其成果,适当的讲解中插入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
学生在有选择的进行上述活动时,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样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于是,不同内容的综合学习活动展示成果时,相声、小品、辩论会等等,形式多样,学生激情高涨。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演,流利的口才„„无不让人惊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我以前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我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我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我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高效课堂开辟了一方乐土!
三:语文高效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1、语文课前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出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导学案中的“导”,重在引导学生在没有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能有序、有效地学习。因此,导学案的环节必须清楚、简洁,目标必须明确而集中。针对初中学生,设计的导学语应该尽量在得体的基础上有文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更应该充满文学的味道,如“散文的美未必来自美景美物,重要的是要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细微处见出绚丽动人的光彩。你认为本文哪几处写的具有“动人光彩”,请找出来加以赏析,并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目标明确集中,环节清楚有序,“导”得亲切、简洁、明白、有文采。
练习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经熟悉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立足点是巩固和查漏补缺,而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学习的是新知识,面对的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的文本,问题的设计既要依据文本的特征,落实知识点和能力点,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流程,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品味的空间,问题设计的密度不能太大,要走出传统的设计练习的思维模式,控制好问题设计的量和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千万不要让导学案固化了我们的课堂和学生的思维,成为新的课堂教学束缚,实际中应注意灵活运用。语文课堂要求书声琅琅,而导学案的使用又从某种程度上约束了课堂展示的方式,以至于课堂上少了几许读书声,处理和安排不当,不但让学生感觉到单调乏味,也会使得语文课堂过于程式化。为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征,设计不同量和不同方式的朗读活动,朗读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在导学案中加以具体地指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开篇“„„却是我的乐园” 一语段,快乐之情十足,为全文定下了总的感情基调。再如“美女蛇的故事” 和“冬天捕鸟”,都应用快乐的语气去读,要读得从容缓慢,给人吸引力。美文美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意识和阅读水平,使得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同样是书声琅琅,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我认为导学案的最大功用应体现在学生的预习环节。从前语文的预习大多是划好小节和字词、熟悉一下课文内容、研讨几个小问题,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比较粗糙,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当然更粗糙。而初中阶段的文章信息容量较大,学生如果课前对课文没有较好的感知,那么课堂上师生对于文本的解读自然就是囫囵吞枣了。而导学案可以把学习的任务细化,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完成两个任务:
(1)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设计出来,使学习任务更具备可操作性。
(2)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授学生以“渔“。
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能够较充分的预习文本,为高校课堂的构建做好必要的课前准备。
2、语文课中要注意“讲练”结合。
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来消化吸收外界知识,进而形成能力的一个过程。那么,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来主动获取外在信息,其着眼点就是推动学生利用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重要的能力,从实质上更新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成为发展的新基础。
从哲学意义上讲,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是盲目的实践,其结果往往是失败的。学生“练”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而教师课堂上的“讲”的过程,则是对学生实践过程的理论指导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反对只“讲”不“练”,搞“满堂灌”,同样我们也反对只“练”不“讲”,以“练”代“讲”,而应强调“讲”、“练”结合。举例来说,如作文教学,如果仅从作文本身的角度而言,则是“文无定法”似乎无甚可讲。但如果要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则必须遵循由“有法可依”的“必然王国”而进入 “文无定法,无法即法”的“自由王国”的规律,教师必须从讲解基本的写作理论和方法入手,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首先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的写作理论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的“讲”与“练”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是统一的,相互依托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喂着吃”的,教师满堂灌,学生一直在听讲。现在流行的教学强调师生互动,教师少讲,学生多说。无论是传统还是现在流行的教学都缺少一个必要的环节:课堂的训练。多数语文教师喜欢把训练的时间安排在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致使学生课余大量的时间埋在繁重的作业中不能自拔,语文教师课余的大量时间消耗在语文作业的批阅上、精神疲惫。学生和教师就在这样恶性的循环中失去了学与教的兴趣。孰不知,语文课堂是最佳的训练时间。每节语文应当在读读、议议、练练中完成,这一定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必要环节。
3、语文课后学生的整理归纳,完善笔记
培根说过:“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要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取丝;而应该像蜜蜂,既收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来。”可见,教学生记笔记,更应该教会他们整理笔记。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照课本和笔记,及时增补或删改相关的笔记,对有的笔记也可以加以编号,分类或摘抄。如把学习古文时特殊的语法现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的用法等进行课文或单元的总结归纳,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课后及时整理笔记,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成功之术。这样不仅能起到消化并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还起到加深与巩固的作用,以便触类旁通,逐步地把书本上的和笔记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更应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好笔记。
总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既要从重视语文教师教学观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上学习着、感动着、快乐着、收获着,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放飞思想、张扬个性、形成能力。萧伯纳有句名言,叫做“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建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互相探究,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探究新知。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学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语文高效课堂永不凋零的花朵,相信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一定会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作者简介(1981—),女,陕西周至人,西安市周至县第七中学教师,中教一级。电话:***
第三篇:赵丰平校长谈271高效课堂模式及其他
赵丰平校长谈271高效课堂模式及其他
上传: sxbzzz 更新时间:2012-5-3 5:30:51
赵丰平校长谈271高效课堂模式及其他
一、理念先行:保证事业健康发展
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赵丰平带领二中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沉淀办学经验,升华教育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昌乐二中教育理念。
教育观:教育即成长,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教育是“育人”而不仅是“教书”;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教学观:教为不教,学为成长;教学就是导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即引领,教为学服务;义无反顾地把发展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实现生教生,生帮生,生考生,生评生,在生生互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考试观:考试无处不在;考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考什么和怎样考;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课程观:生活社会、天地万物,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最好的教育是孩子们自己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效果是在情境感受中产生;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受教育的过程;“教学生三年要为学生三十年着想,教学生六年要为学生终生奠基”,机械教条、生硬灌输,永远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永远不能在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上留下痕迹,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的瑰宝。
阅读观:“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这是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在追求的教育境界;“让阅读成为课程”,就是要变“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让阅读登上“大雅之堂”,为阅读正名;读书是为了营造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读书是为生命打好底色,读书是为人生的成长积蓄巨大力量;读书能使人的视野更开阔、心态更阳光、思维更灵动、境界更高远,读书能使学校的文化底蕴越来越丰厚。
二、“271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没有课堂的彻底革命,任何改革都是蜻蜓点水。课堂革命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自由奔放成长的快乐。
颠覆性地改革传统课堂,赵丰平感到比建起一所学校都难。赵丰平坦言:“不可能等到最后的落后分子都理解了再执行,那样的话就不可能改革成功。”当赵丰平下定了课改的决心并坚决付诸行动之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的决心便在学生们的激情与自信的生态中不断生长,在学生们快乐与幸福的成长中不断坚定。“271高效课堂”基本理念: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全人教育,目中有人,在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心灵;素质教育的重心应该并且只有落脚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遵循心理学和社会学规律,打造271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教育本质的回归。“271高效课堂”的内涵: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2)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3)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20% 的因素——智商,70% 的因素——情商,10%的因素 ——行商。4)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20%(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引领、激励、点拨。70%(约3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展示点评,质疑拓展。10%(约5分钟)——(学生)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高效学习的三个阶段:预习自学——高效课堂——训练拓展。“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271高效课堂”的四大特征:①高效课堂是生态课堂。在这里,没有表演,没有伪装;没有老师的一厢情愿、喋喋不休、好为人师,有的是原汁原味、神情专注、始终如一的可持续发展平台。②高效课堂是人文课堂。在这里,人情有滋有味,人性充分张扬,人脉左右逢源,人气蒸蒸日上,人道备受尊重,人格独立高尚;每个人都志存高远,没有鼠目寸光;每个人都充满爱心,相互帮忙;每个人都专心致志,意志刚强。③高效课堂是智慧课堂。在这里,学生观察敏锐,记忆快准,思维灵活,思路流畅,思考独特,思想深刻,视野开阔,想象宽广。④高效课堂是安全课堂。学生的生命能够得到充分保障;教师敢于放权、放胆、放手、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大胆创新、勤于实践;学生不惟书本、不惟权威、不惟经典,敢于质疑、修正、创新、超越;在这里,没有打击报复,没有冷嘲热讽,没有秋后算账,没有后顾之忧,有的是兼容并包、激励欣赏、理解原谅,有的是人文关怀。“271高效课堂”十六条:
1)一个核心三个重点:一个核心是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三个重点一是要编制好导学案,二是要抓好备课,三是要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2)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3)学生学习的三个定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教师指导的三个要求:导而弗牵(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强而弗抑(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是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而弗达(启发诱导学生但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5)课堂师生关系的三个标准:民主、平等、尊重。
6)课堂建设的三个标准:开放的课堂、安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7)三个基本观点: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教学即引领。8)三个基本环节: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质疑拓展。9)三件宝:导学案、双色笔、纠错本。10)三动:身动、心动、神动。11)三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
12)对学生的三看: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13)小组学习的三种方式:自学,对学,群学。14)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力:思维力,表达力,生成力。
15)课堂评价的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高效使用导学案和组织了当堂检测;二看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小组长及学习小组的作用;三看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
16)三条高压线: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收获:老师主动给学生松绑,教师享受到学生自由成长的感动,同时,学生创新的火花不断点燃老师的灵感,让老师的专业水平快速提高,老师由研究“老师如何教”变为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学生主动脱离老师的怀抱,自己跑得欢,自由、民主、安全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和能力主动地成长,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提供了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成长了心灵。
高效学习行动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班级行政管理小组是组织保证,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是内容保障,校本培训是智力支撑。
三、读书学习培训,打造卓越团队
赵丰平校长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成为一座教育的丰碑,每一位教师都应进行六项修炼:修炼上进的事业心、博大的爱心、坚强的意志、豁达的胸怀、协作的精神、认真的态度,使每一个教师人格挺拔,精神卓越。培训是最好的教育,学习是最好的管理。实施文化富脑工程,将学习和读书变成昌乐二中教师的生活方式,学校常年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请著名专家来校讲学,督促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争当专家型教师。大练基本功,内化教学文化。实行导师制,开展新老教师拜师活动。赵丰平校长在全校启动“园丁读书锻造工程”,成功组织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自动自发的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等十几场读书会,通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坛”等大型教育教学论坛,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传经送宝,并选派100多位领导、老师走出国门、家门上下求索,使“崇尚精彩、拒绝平庸”,“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内化为每一个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从读书到文化治校,赵丰平尝到了甜头,也找到了诀窍。每次读的书都是赵丰平亲自挑选的,他其实是让书的作者来替自己传道。最初强调价值认同,赵丰平就让教师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自动自发地工作》和《卖产品不如卖自己》。读完这几本书,他就提出来要“把工作和事业内化为生命和生活的必需”,“把敬业修炼成一种习惯”,“宗教般的敬业”,“不敬业的人没有人品”。这些话如果是在大会上说,肯定会大打折扣,但在读书交流会上,教师们听起来就更容易入耳、入心。“读书让老师知道外面的人在干什么,让我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做人,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态度,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 赵丰平的原则是按“需”读书。最近,他提出要把每个班级建设成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因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当每一个孩子把班级看作是家的时候,同学和小组之间才能在善意的、良性的竞争中共同成长,这正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为此,他组织教师读杜威的书,目的是想让干部和教师们了解并认同这些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生活即教育、民主的教育等等。
赵丰平说,教师的成长是一场心灵的修炼,当一位教师通过修炼和积累,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教育素养,他就成了一座教育的丰碑。
四、真正的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赵丰平校长率先在学校推行班级自治制度,班级行政管理、学习管理、学习研究并驾齐驱,为班级民主管理、高效管理、和谐管理提供了依据;独创的学科高效学习研究小组、学科班长制度让学生将学习提高到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高度;学生双休日自主发展,建设学生社团70余个,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为每一个学生搭建理想飞翔的舞台。
在赵丰平校长的亲自指导、大力推进下,昌乐二中书香校园工程卓有成效,学校的阅读被有关媒体称为海量阅读,每一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40本名著,每个年级每月一次读书会,每学期一次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课本剧表演、名著故事会、专题报告会以及“今年寒假我读书”、“名著伴我成长”、“零食换名著计划”等读书活动异彩纷呈。
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的瑰宝。最好的教育就是孩子们自己的教育,最好的教育效果就是在情景感受中产生,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们受教育的过程。要成材先成人,教育以德育为先,把每一个活动都变成孩子们的节日,给学生铭记终生的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走进大学、揭秘火山群、西瓜嫁接、“生存生活”实践周、青岛看海、45公里野营拉练、中华文化寻根游……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社会的瞩目。
当学生厌学时,知识便成了垃圾。赵丰平坚信,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拒绝课外活动形式的小打小闹,必须从核心入手,从课堂入手。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是学习的结果,而知识学习的过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才是学习的本身。
五、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赵丰平认为,教师首先应该以知识分子来定位自己,要求自己,因为他们是关照着脚下的路并时常仰望星空的人,是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良知影响社会文明进程的人。所以应该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座教育的丰碑,矗立在学生的心目中,矗立在公众的心目中。
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赵丰平觉得就是给教师充分的专业成长的空间,给教师广阔地施展才能的舞台。“让教师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赵丰平说,“我们可以弘扬蜡烛精神、春蚕精神,作为校长,我绝不能让教师去做蜡烛,更不能让教师去做春蚕,如果把教师的生命和生活弄得这么悲壮,谁还喜欢教育?谁还热爱学生?”
赵丰平说,不要让教师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而要让他们为了自身的精神需要而生活。他倡导教师做三种人:做会学习的人,做一个快乐工作的人,做一个善于思考和反思的人。要想让学生成才,先要教师成才。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
六、学校是价值和利益的共同体
任何一个人,特别是老师都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当我们给老师提供了这个平台,我就想什么是最好的管理?最好的管理就是最高管理者把他的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被管理者的头上,作为校长,他把管理的目标分解到老师的头上,然后帮助每一个老师实现目标。一个事业团队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只有先形成一个价值共同体,然后才能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进而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不管什么单位,一定要让大家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为了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共同体,他煞费苦心。在干部选用上,他的标准是“三个最”:最敬业、成绩最好、人缘最好。而且每次都是圈定七八个人选,淘汰一次后,再从剩下的四五个中提拔。光有干部队伍还不行,还要把教师拉来入伙。“要让大家都跟着跑,七八个还不行,必须有80-90%的教师跟着我”。
七、全人教育:起点上的终点思考
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学习那点基础知识,应该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培养人的心智,发展人的技能,开拓人的视野,让这个人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文明,胸怀越来越豁达。这恰好呼应了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的“全人教育”理念,即教育需要培养“完美的人”,引导人在多方面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和生活这6个方面。关于“全人教育”,赵丰平有3个方面的解读:一是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但是差别主要不在智力,而是在于心灵的理想和价值的判断。他认为,“智商高心灵没力量,你只不过比我早一天判断出来而已;智商高心灵也有力量的人才能做大事”。二是教知识是方式,育人是目的。赵丰平认为,教学不能仅仅围绕着高考转,否则就违背了教育规律。“高考考的是人品”。他的解释是,人品包括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宽阔的视野和胸怀、爱心等。人品不好的人一般做人不踏实、做事潦草,也就不会考得好;人品不好的人一般习惯于投机取巧,即便是分析出了问题,也不甘于深入地去解决问题。三是教育就是影响人的命运,教育是一项让孩子终生拥有能力和幸福的事业。在赵丰平看来,高中3年就是要教给学生4种能力:做人、生活、学习和协作的能力。这个观点来自于他的终点思考:30年之后,他在高中甚至大学里学的知识估计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而沉淀下来的理解力、生活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宽阔的视野和胸怀、爱心等才是让他立足社会、走向成功的基础。
第四篇:走进新课改教学的高效课堂 曾桐伟(共)
走进新课改教学的高效课堂
带着期盼,带着重托,和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去杜郎口中学学习的路途。我们的基础课程改革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自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这次学习,虽然只是匆匆而过,但留给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也让我感觉到了视觉上的冲击。
走进杜郎口中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的标语映入眼帘。教室里更是多种多样的鼓舞人心的誓词:“在最后的冲刺时刻,莫让别人指着你的鼻子说你笨,一切用行动说话”。“让课堂用活跃代言,让成绩用精品装点”等等。总之,在这样的教室里,学生会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杜郎口中学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课堂。一是:三面全是黑板的教室、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人头攒动的听课场面都让人叹服不已,其示范意义更是广泛的,前来听课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教师。二是:教师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勇于自我表现,课堂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三是:学生活动量大,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一种感觉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老师不讲了。而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培养了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了独立思维的习惯。下面我谈一下杜郎口中学给我的印象和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认识与收获。
一、教师备课
以导学案取代了教案,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相同的导学案。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例如语文,同课头的3个老师每人每周作为主备人负责备两节课。备课时尽可能广泛地搜集该课的相关资料,提前一周把自己搜集的的资料及编写的导学案提交给其他老师,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学生情况做必要的补充完善。
学案分为主案和副案两大部分。主案主要写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等传统的共性的东西。副案主要写预习指导、任务及时间分配、展示的方法与形式、规律总结、拓展提升等原创性的个性化的东西。
学案编制的要求:
一般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把学生需要在本节课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编写成一个个问题。
1、一定要融入老师的智慧,多编制一些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要学会打预防针,突出学生易出错的地方。
2、将学案与练案融为一体。
3、要做好新知识与旧知识,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衔接。例如,要学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先从一元一次方程引入。
4、预习学案的编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在跨度大的知识之间设置一些过渡性的小问题,就像梯子,可以多设置几个横杠。
二、教师上课
(一)预习课
预习:学习的起点——让50%的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预习课教师主要做以下工作:
1、出示预习目标,明确预习方法。教师板书或口述提出,师生共同提出。如果学习任务适合分配到学习小组,可进行任务分配,规定预习时间。
2、做好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解答学生的疑惑,进行必要的指导。
3、收集预习疑难,掌握需要展示的内容。预习课的三个问题:
(1)学习小组划分的方法。每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每个组之间的学习实力尽量均衡,组内学生按成绩高低编号(编号经过一段时间可根据学习成绩的变化调整),以便于老师指导及展示时展示不同层次的问题。
(2)预习学案如何展示给学生?①需要完全给学生的(如反馈练习等),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②需要重点部分给学生的,可以抄写在黑板上。③反映在多媒体屏幕上。
(3)如何保证每一个小组都能完成所有的预习任务?①用评价机制引领。参加本组展示计5分,参加别组展示计10分。②让展示的同学提问检查其他5组同学对该展示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展示课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展示分为组内的小展示和班内的大展示。展示内容:展示普遍性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出错率高的、能归纳方法规律的重点展示。太难和太易的都不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教师要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兵强兵”。
展示课重点备什么?(1)展示形式。展示形式应力求新颖多样。例如,初三数学的折叠,各种图形的折叠可以用纸板等实物。生物的人体代谢可以用医生与病人的情景小剧等。(2)预见性困难。(3)追问的方式与问题设计。(4)需拓展、延伸的内容(为了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5)提升规律。
展示课老师干什么?
1、追问:当学生展示不到位,或学生的错误未被指出时,或学生重点规律未总结出时。
2、点评:点评要及时、准确,就像点穴一样,话越少越精越好,一般不超过五句。
3、拓展:指导学生上下联。例如当学生展示完毕时,老师可以故意改变题目条件、图形等,追问学生。
4、提升规律:归类形成专题,总结提升规律。
5、评价:(1)赏识鼓励表现优秀的。(2)激励赞扬进步变化大的。展示课的三个问题:
1、预习和展示的关系:最常用的是先预习后展示,也可以是大预习大展示。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模块,更像三个环节,不必要非得分得清这节课是预习课还是展示课,五环节也不是每节课都要齐全,而是根据课堂特点有所侧重和取舍。
2、如何防止学生展示价值不高的问题:(1)学生提问时,要有自己的初步看法。(2)集体讨论、组长把关,提出的问题一般是组内解决不了的。
3、老师布置各组的展示任务,必须是在学生全面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上的,各组只是展示的内容不同而已。
三、其他问题
(一)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来?
学生不发言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无话可说是因为预习自学不得法、不到位。人天生就有求知欲、表现欲,有获得成功、得到肯定赏识的愿望,只要老师预习指导到位得法,评价激励及时恰当,让学生动起来并不是太难的事。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养成新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太长时间。还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单独找个别学生谈话,进行鼓励。
2、组织小组内其他同学,去关心、帮助、带动表现不积极的同学。
3、上课加大提问力度,在展示环节,学生提问学生,对于回答不过关者,在学习小组量化评比中扣5分。
4、限时反馈,让学生掌握一些做题技巧及方法。
(三)如何关注待转化生?
1、老师量化考核侧重待转化生。学习成绩居前三分之一的占总评的10%;居中三分之一的占20%;居后三分之一的占70%。
2、考评小组听课重点关注后三分之一的同学能不能参与到展示中来,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每周评选进步之星。
3、在每一节课上更多的关注待转化生的学习状况,结成帮扶对子。在预习中老师可以个别辅导。
(四)分层教学如何体现?
1、一个年级6个班分了三个层次,前30名为第一层次。
2、学案中编制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作。
3、每组6人,采用AA、BB、CC分法,在展示课上展示不同层次的问题。
(五)学生的作业。除了语数外以外,学生再没有其他作业,但必须做好:(1)双色预习笔记(老师在预习课上可以随时检查)。(2)读书笔记。(3)整改纠错本。
四、向杜郎口学习什么
杜郎口的课改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高效课堂关注的是人,人的生命,人的灵魂深处的情感互动。教师不再是一个霸占课堂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杜郎口课改的精髓就是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学生动起来。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追求,挖掘出他们巨大的潜能。杜郎口带给我们强烈的冲击与震撼,那么,冷静认真地思考,我们应该向杜郎口学习什么呢?
1、杜郎口人敢于告别过去的勇气与胆识,杜郎口人吃苦奉献的精神和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正的把教育当事业干。
2、鲜活的课堂生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放弃课堂霸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其中。使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落到了实处,使学生自信而快乐的学习。
3、高密度、多层面地及时地反思、总结、评价。“反思三年成名师”,“评价是武器”,“成绩让别人说,问题让自己找”等等。
4、科学、务实、精细的管理无处不在。
5、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级领导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校长的精神领袖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课堂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且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做好引领,率先垂范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放飞的地方。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走进高效感受课堂魅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走进高效感受课堂魅力》
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由于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因此,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如何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怎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课堂?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因此,我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这堂课中,努力创造出和谐、悦目、爽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达到主动参与的目的,从而创造美。在上新课前,我先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欣赏一组精美的桂林山水图片,学生欣赏后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诱发学生对山、水的固有体验,体会课文的节奏韵味。学生不仅获得了视觉美、听觉美,还领略到自然美。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迫切希望去感受美。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思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是高效学习的助跑器。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的重要目标。所以,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设问的形式主义倾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问题或过简,或过琐细,或过于雷同、千篇一律,或过于空洞不知从何答起,这些都是形式主义的设问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课堂沉闷,或者相反,课堂表面轰轰烈烈实际却一无所获。还有的教师自己闭门设计好了问题与答案,却与学生的实际不符合。学生答问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善于变通引导,而是仍旧反复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也是主观主义与形式主义在作怪。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三、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很重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设计怎样的问题成了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那么应如何设计问题呢?我们可以这样操作:如:请同学在课堂上就某些问题进行一一讨论,首先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进行讲解,直至剩
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第二轮讨论,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师一起讨论,这样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维模式。如:我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采用的便是这种方法。当我讲完有关李白写作此诗的故事再配以音乐范读后,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组成员都迫不及待展开了学习。读、划、说、记,学得不亦乐乎。经过十分钟左右的学习,各组相继亮出组牌,告知学习完毕。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有的组全员出动,分工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此诗,有的组派出代表(不一定是优秀生)解释了“将”、“欲行”、“忽闻”等词语,有的组提出疑问“如何理解‘踏歌声’”……显而易见,学生对本诗重点、难点都把握得较正确。紧接着我便出示讨论题: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字面意思指什么?②仔细读读,想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实际这句话的意思指什么?③李白要离开桃花岛了,汪伦的感受怎样呢?你觉得是用怎样的脚步来送行的?④汪伦带着乡亲为李白送行时,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样呢?他当时会想写什么?学生又投入了第二轮分组练习中,“①-②”问在合作学习中不难解决,“③-④”问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难点突破后,我又出示了尝试练习题(可任选一项或几项):①有感情地背诵此诗,试着默写。②简要说说此诗之意,试着改写。③小组表演当时的情景。各个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有个体活动,也有集体活动,并能踊跃发言。最后,我让学生小结学法,一般我都予以肯定,并且鼓励学生运用学法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无疑比通过老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为深刻!从而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教学中要富有美感语言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于利用课堂来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对于教师来说,掌握语言工具,有效地发挥它“粘”的作用,尤为重要。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五、课堂练习巩固拓展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另外,设计合理巧妙的练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精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练习是高效课堂的保证。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我在平时布置作业时一般这样设计: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成并能提出练习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此类学生思维能力居中,作业中常常会出现不会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允许学生作业中的遗留问题,引导学生借助家长或同学之力探讨解决问题。
3、基础A类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强,反应较快。在生字新词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做作业时以听写代抄写,减少抄抄写写的作业,在掌握课时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布置提高题和拓展提,或是同样的作业给予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创新,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对小问号一栏和资料袋一栏给予A类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谈谈预习感悟”等灵活机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作业尽可能开小灶给他们,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交流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即有助于孩子们增强自学兴趣同时也给予C类学生学习的机会。
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千差万别,但是孩子好胜、好强的天性是共同的,给每个孩子成功的喜悦,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够得着”的成就感,分层作业在这一方面展示了其优越性。
六、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
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要想有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良好心态。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还能形成“创造”获取知识的方法,体会获取知识的喜悦。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换来课堂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