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搞好课改实验工作,继新教材教法观摩课研讨活动之后,学校又安排了为期一月的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从开展这一活动来看,广大教师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的热情日益高涨,对课改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及参与课改的自觉性都在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能够转变教学角色,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已取得初步成效,归纳起来有已下几点: 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注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积极营造轻松愉快,主动活泼的良好教学氛围,注意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探究、实践、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xx老师在“探索规律”这一节课,引导学生从一月的日历入手,分析其中一个方框内9个数据的关系,探索总结出9个数字之和都是中间数据之和的9倍,在此基础上,用火柴棒搭建三角形、四边形,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火柴棒的个数与所新搭建三角形、四边形的个数,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的空间。又如张伟中老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节课中,整个过程都事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师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老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指挥者,教学过程的监管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而是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平等参与者的角色出现。课堂上较多的呈现出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参与、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教师的教学方法都能自觉 的服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也能够注重体现“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如xx老师在《 伐无道、诛暴秦 》这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对千古大帝一秦王功过进行评价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再如xx老师在《 电阻的串联 》这节课的教学中,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有什么关系?然后学生猜想,假设可能 R=R1+R2, 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学生积极思考后,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教师指导,这就是检验猜想与假设。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总结出串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之间的关系,即总结应用结论。教师再一步启发学生应用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的特点推导出结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节课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推导,总结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的规律,使学生在主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协作,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xx老师在《 行道树 》这节课教学中,打破了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互讨论、合作交流,营造了积极的课堂环境,形成了浓厚的教学氛围,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的学习,个性得到张扬,兴趣得到激发,潜能得到挖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自己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已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师
生的共识。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应用合作或分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如XX老师在《 三视图 》这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活动,同伴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气氛活跃。XX老师在《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这节教学中,给出图片,让学生小组练习并对话,小组内部练习,并抽小组,给出情境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通过学生活动来看,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大胆用英语对话,小组互助协作很有特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从开展的许多节课堂教学可以看出,过去那种“重教法、轻学法、重书本、轻实践,重讲解、轻参与、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得到有力冲击。实验教师追求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及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独特性有所提高。有的老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先创设场景,再引导学生应用分组竞赛、表演法等开展学习活动。还有的教师从学科特点,学生实际个自身教学特色出发,灵活应用阅读,对话、讨论、观察、想象、辩论、练习、实验操作、表演等形式,力求课堂上使学生的活动时间有宽度,参与面有广度,兴趣气氛有热度,学习探究的内容有深度,教学的效果达到满意度。如XX老师在《 等式的性质 》这节课中,先从天平入手。使学生看到砝码的多少对天平平衡的影响,帮助学生达到理解等式性质的目的。XX老师在《 人生难免有挫折 》这节课中,播放刘欢演唱的《 从头再来 》这首歌,把
学生带入到一个战胜挫折的意境之中,让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而产生共鸣,隐性的教育学生战胜挫折,迎难而上。XX老师在《 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中,让三名学生表演小品剧《 买冰箱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言行,得出青少年应自觉履行环保义务,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通过这一小品剧的表演和分析,使学生把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同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活学活用。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判断、剖析、评价事物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达标练习时,改以往传统做法,组织现场抽题竞答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XX老师在《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节课中,开始展示了小鸟的悲哀对人类警示的图片,这种用图片设疑导入行可,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遍得到了重视。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列为重点,如何将这一培养目标较好的付诸教学实践,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研究课题。我们的实验老师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和实践。在课堂上,有的老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入手,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鼓励学生对创新活动充满热情,增强积极参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有的教师想法设法营造能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情感共鸣,沟通顺畅,创造思维涌动的最佳课堂教学情境,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还有的老师特别提倡学生在课堂上要敢疑、敢问、敢于探索,敢于出新电子,新创意。比如有的老师开始就将问题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兴趣去学习,并相继引导学生总结
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些程中学会学习。有的老师在本节课结束前,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激情,带着悬念走向课外。延伸道现实生活中去。如XX老师在《 行道树 》课后设置“学习本文,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无私奉献者,而有人却说应该独立自主,自己不能依靠别人的奉献,你对此有何看法?”这样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辨别是非及正反两面看问题的能力。XX老师在《 化石吟 》这节课后要求学生写一段文字,描绘远古生物图景。XX老师在《 荔枝蜜 》这节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XX老师在《 月亮的足迹 》一文的教学中,联系今年我国首次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的实例,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关注身边发生的新鲜事,从生活中学知识;XX老师在《 蒸发 》这节课后提出了“为什么喷灌比渠灌的效果好?”;XX老师在《 蒸发 》这节课后提出了“用扇子煽风,人为什么感到凉快?”;XX老师在《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这节课中,结合本节课教学,教师命题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概括,画出很有创意性的线条图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研质量不断提高。各教研组每周教研活动能结合本组实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议,特别是能够给作课教师提出不足,建议好的教学方法,促使作课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评课时大家经常能形成共鸣,教师每次点评课后都有一种收获感,特别事语文组、外语组、艺体组在评课时教师能各抒己见,共同提高。通过对课堂教学研讨课的点评,有力的推动了我校的课程改革,促进了实验教师不断成长。
总之,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取得的成效事有目共睹的,但是还有很
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去研究、去解决。就课堂教学改革而言,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许多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新要求感到茫然,不知怎样去教;二是口头上说的是新理念,实际教学仍是老一套;三是机械照书搬书上或录像上的经验和教法,结果原有的教学方法被丢弃,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没有形成;四是就教材而教教材的现象普遍存在,忽略或根本没有去思考再如何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教学中缺乏创造性;五是学生缺乏主体性,虽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早被大家认可,但在课堂教学中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教材是固定的,进度是由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的详略,课后的作业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师的这种“主导”几乎完全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学生的自由意见和自主思想被封杀或限制。这种教学导致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和书本,主体意识淡薄,创新精神差;六是教学评价方式主观、片面、缺乏发展性。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奖励性评价,碍于情面,不客观谈不足,而忽略了学生的表现。如教师怎么设计教案,怎样导入新课,怎样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却忽略了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学生,他们怎样感受,怎样思考等,却很少提起。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教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这一核心。才能真正搞好教学工作。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使课堂教学改革尽快走出目前的困境,建议如下: 要把加强学习和转变教育观念放在首位。这次课改,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说,决不仅仅是换教科书的问题,而首先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 的革命。在课改中,如果脱离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就事论事地讨论教材教法,这是不会有突破性进展的。对于大家而言,如果没有全新的教材,如果缺乏全新的教育理念,也不一定会有全新的教法和学法。因此,只有深刻领会《 纲要 》和新课标体现出来的现代理念的内涵,搞清楚新教材的改革事基于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提出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当前倡导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各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哪些该继承?哪些该变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握新教材的特色,在平时的教学才能创造的应用教材,充分体现新教材的功能。进一步加强教研活动,以教研促课改,把理论性研究与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新教材及教法的研究,创新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4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课改也就不会落到实处。
最后希望全体教师都要关心课改,身体力行。不断钻研创新,使我校课改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早胜学区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总结
早胜学区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总结
历时近40天的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于4月28日开始,6月8日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本次活动共听课143节,其中优质课9节,合格课134节。通过本次活动,教师展示自我,相互学习,也是对我学区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一次检阅,这次活动是在我学区第二批骨干教师的评选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让每位教师以课堂教学达标为契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已授课水平的平台,最终人人达标,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学无止境,教艺无涯,以课为鉴,得失心知。为此,就本次活动中出现的亮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简要进行总结,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并在今后课堂教学中不断发扬和完善。
这次活动大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打造出一堂成功的课,他们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又制作了课件,他们这种严谨求学、认真扎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
1、课前准备充分,有的准备了教具或课件。
2、教学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3、注重教材的挖掘,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策略明显提高,课堂提问有收有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重视提炼教学思想,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以及知识的迁移,适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5、在课堂上花架子少了,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多了,敢于把课堂时间放手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课堂呈现深厚的学习气氛,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教学中能坚持以传统的教学为根基,同时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法与教学手段,将传统与创新融为一体。
7、注重课堂情景的创设,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彰显人文情怀。
8、从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姿态看,我们的教师基本功较扎实,文化底蕴较深厚。
一、亮点方面
1、所有授课教师精神面貌均较好,教仪教态端庄自然,个别教师面带微笑,语气亲切,注重情感的浸润,富有亲和力。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深下功夫,较为充分地扮演了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2、所有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传授准确到位,课堂结构较为严谨,能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的部分体现较好,训练内容和讲的内容较为统一,演绎堪称完美。
3、课堂教学能尊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比较灵活,注意到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多种学习方法,评价语言比较准确,能起到激励学生进步的目的。课堂环节设计合理,过渡自然,总结到位。多数教师摒弃了“以讲代练”和“以练代讲”的简单模式,都较为注重讲练结合,其中部分教师时间安排合理,问题设计能兼顾学生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较为充分。
4、课堂组织教学有序,程式清晰,均能按照预设的教学安排较为出色地完成授课任务。部分教师重难点突出,较为注重知识的连接和学法的指导,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臵反应机敏,体现了启发式的教学特点。
5、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教师都能注重自身的学习的相互切磋,在课件制作和多媒体使用方面都有一次很大的提高。为了课堂教学中需要的一张图片,有的教师就上网搜索,挑来选去,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6、教学手段较为丰富。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均有教学辅助用具,大部分课件不仅设计新颖,实用性强,而且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
二、值得探讨的内容
1、多数课堂仍表现出教师知识霸权的倾向。
2、课堂上按部就班的照着预设的内容和步骤宣传,多数缺乏生成教学的灵活与精彩。
3、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问题设计缺乏梯度。
4、留给学生质疑、问难、解惑的时间不够充分,激励手段较为单一。
5、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还不够充分,简单的问答式教学并不等于互动教学。
6、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如学生纠错、教师反应的灵敏性不够。
7、有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训练题的板书缺乏直观性,讲解缺乏示范性,迁移拓展不够,低水平简单化的试题重复训练多次,不仅不利于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导致学习水平的下降。
三、存在问题
1、多数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活动少,没有做到以生为本,造成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效率低,教学方法陈旧,没有更好地体现新课标,课堂的调控力差,不能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2、集体回答问题次数过多,造成部分学生不肯动脑,不能体现个体差异。
3、个别课堂对教材挖掘不到位,重难点不突出,课堂结构不合理。
4、平铺直叙多,创设情景少。教学导入无悬念,无疑惑,无问题,无情境,简单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5、重复作业多,分层布臵少。由于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研究不够,所以作业设计不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练习和整体划一的作业多,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业少。
6、一些教师对课程目标理解有偏差,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运用不到位。普遍存在上课时的资源不够,如把阅读课上成了写作课,把数学的情景图用成看图说话。
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1、进一步开展先进理念的学习研讨活动,促进理念向行为的转化,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从整体着眼确定和处理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明确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教学质量。
2、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构建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知识、能力、态度三者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不可机械分割。
3、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一是课堂组织要简洁明快,二是课堂结构要详略得当,三是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
4、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第一,接受性的传统教学方法,至今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不要100%的加以否定。第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一定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探究价值,不能什么样的课都按探究学习的模式进行。
5、课堂中教师的启发要恰到好处,第一要注重启发的策略,第二启发要遵循思维规律,第三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6、要整合各科教学资源,要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教师合理地整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教材、练习册等纸质教学资源;音像、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教学资源,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7、要注意科学的处理教材,多联系当地、身边的实际案例,不要机械地舍近求远,也不可机械地照本宣科。
总之,提高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在课堂,高效课堂是教育改革的生命线,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发现的眼睛,教师需要自我反思,需要同伴互助,更需要理论的引领。一个教师要想成为名师,或许需要天分,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但是要把自己的课堂打造为高效课堂,则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
第三篇:教学研讨月活动总结
历时一个多月的教学研讨月活动结束了。这次活动是对南校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日常教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验,同时通过教学研讨活动,使他们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此次活动中,呈现出了一批优质课,发现了一批素质非常好的教学新秀。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本次教研活动的整体概况:这次活动,南校区各教研组严格按照学校“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开展,整个活动的过程也是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进行。在整个活动中,南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无论从赛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大赛过程中,以至于赛后的总结,各位老师都以积极的心态准备、参与,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一)选题:选择本学期所教教材中的一课,采用常规教学的方式。
(二)备课:首先由教课教师备课,吃透教材的重难点,根据研究的课堂模式,制订课堂步骤,再由备课组长把关后,备课组进行研讨每一个环节,深入细致,环环相扣。
(三)上课:分别进行了试讲,每一次试讲后备课组进行分析,再试讲,然后面向全校讲课。
(四)评课:评课是研究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次研究课活动我们进行了大大小小的评课,有年级组评课、备课组评课、教研组评课以及学部教导处组织的集体评课。有些教案组还请来了教研员走进课堂,与老师们一起听课、评课,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收获。评课中,各年级教师都集中在三楼会议室,校长、书记亲自参加。大家针对每个人的教学都进行了认真的评价。每位教师都推心置腹,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优缺点都能客观对待。
(五)反思、总结:反思,简而言之思考过去——清思路,找问题,寻出路,从思想上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不断积累提高。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每位教师都从客观、主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并写出了总结。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则再思,思则再行,以便逐步改进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六)资料总结收集:教学研讨月结束后,各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长及时上交了本学科老师的教学设计、教案、听课记录、教学叙事、研讨记录、教研组活动总结。每位教师都作了充分准本,上交资料齐全,尤其是教学叙事,质量很高,教研组的工作总结细致、深入。
二、各教研组比较突出的优点:语文组:年轻教师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运用娴熟,把课文内容与画面恰当融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年龄较大的老师,也积极参与,他们的课堂内容严谨、充实。历史组:以材料启发式教学在历史常规课堂中的应用为研究点开展此次研讨月活动。通过此次探索,全组教师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致认为,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应该是“以问题为主线,创设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新知为动力,深化创新”,历史组由此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模式。数学组:参赛教师呈现出众星斗艳,彰显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亮点一是案例导入新颖别致;亮点二是课堂研讨活跃,气氛浓烈;亮点三是思维点拨精当入微,方法多样。化学组:在此次活动中,无论是新课,还是实验课、复习课,都很好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化学课堂上,教师语言幽默诙谐,教师不是穿插几句英语,使学生更加新鲜亲切,给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地生组:一是教师在课题选材上下了一定功夫,选择的课题多样化,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定不同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是新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老师教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敢于尝试。三是教师心态发生了变化,整个教研过程氛围很浓,教师们有了很强的教研意识。物理组:以实用、实效、共同提高为目的,分别对新课、复习课、实验探究课的授课方法、教学环节处理、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进行了实际研究。音体美信息组:年轻教师居多,但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他们的沉稳和老成,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体现了很好的教学机智,应变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慈尧事件)政治组:一是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它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艺术、国情、传统美德等多方面内容;二是课型丰富多样,既有常规新授课、又有知识穿线复习课,还有专题研究课。英语组:教学理念得到了明显更新;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学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注意渗透情感教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整合教材,优化教育方式。从这次研讨月活动中可以看出青年教师成长很快,有的教师和去年同期相比,讲课判若两人。同时各教研组教研意识明显增强。
第四篇: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总结
我校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于4月份结束。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就
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曾经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和落实这次开放月活动,并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准备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课堂,对开放学科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具体指导。
一、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有了较大转
变。为配合活动的开展,学校于9月初就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理念、学科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根本改变,新课改理论已初步掌握,并自觉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二、教师把握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要集体备课,进行教材通研;这样就使每一个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施教的具体要求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提高。自活动开展以来,学
校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上展示课、听课、评课等课堂研究活动,逐步使教师转变了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在全校形成了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也因此有了较大提高。
四、学校养成了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师研究教学的多了,闲聊的少了;钻研新课程、课材的多了,看闲书的少了;课堂教学中创新的多了,走老路的少了。
尽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活动,并作了周密安排,但仍有不尽人
意之处:个别教师思想重视不够,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此外,承担开放课的教师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哪些是自己成功的地方,那些还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地方,下一步应如何改进。所有教师都应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通过这次活动和自己的反思使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第五篇:民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打造民族教学特色
——老湾中心学校民族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总结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我校将民族文化作为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民族资源,编撰民族教材,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2012年民族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和民族课程进课堂之后,本学期,我们以民族课程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以民族课程研究为主渠道,深化民族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民族课堂教学效果,主动探究、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民族课程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管理,确保民族课堂教学工作的务实与高效,有效地推进民族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确保了民族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落实与提高。
4月10-11日,由学校统一部署,教务处精心组织了主题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打造民族高效课堂”的民族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共有四名老师上了民族课堂教学研讨课:冯常坤老师的构课重在课外资源的挖掘与延伸;刘建能老师重在严谨的民族政策的讲解与传授,廖毓老师注重知识与生活、活动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渗透,王勤仿老师以自己深厚的回族底蕴,注重了回族习俗的讲解与传播。活动历时两天。全校共有19名教师参加, 在活动中,每位上
课教师都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后积极反思,听课教师认真评议、探讨,真正取得了“全员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实效。在这四堂课中,学生普遍反应比较热烈,互动情况良好,说明学生对民族知识、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说明我们的民族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丰富的社会群众基础。
在课堂展示活动之后,学校召开了“民族课程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魏国金校长对本次活动的四节课,做了精彩点评,高度评价了廖毓老师的精彩课堂瞬间以及其他课堂的得失,同时对我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提出了精辟的指导意见,他强调:我们的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要正式化、高标准、硬指标、感召力、富含量、有沉淀、精研究、深反思,做课题。魏校长从活动的组织、会场的布置、研究的主题、成果的整理、总结的深度、宣传与报道、态度与方法、组织与实施,探索与学习,保留与延伸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要求,全体民族课程教师,要将民族课程放到大环境中去,要把握教材内容,把握精神实质,注重知识的引领学习,以探索真理的态度,让知识联系生活,注重课本的延伸„„魏校长的讲话,得到了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一致赞同。
老湾中心学校肖创明校长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肖校长指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旨在创设一个平台,以问题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研究民族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尝试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策略,今后,学校将加强民族课程教学研究,以民族课程课堂教学为对象,以学生持有的教材的适应度、教师对教
材的掌握理解程度、执教者的专业素养和民族感情、教材的重点和课本的延伸、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等为子课题进行课题研究。肖校长的讲话,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指明了方向,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刘松青校长对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作了小结,他指出,我们进行民族课程课堂研讨,要思考如何处理教材,既要源于教材,又要丰富教材,要思考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思考如何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回顾本次研讨活动,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如如何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向纵深推进、民族课堂教学阵地如何更好发挥、学校教师如何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等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一定会更好。
老湾中心学校 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