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俗语故事
俗语故事
1、终久不胜老彭泰了
“终久不胜老彭泰了”和“永是不成老彭泰了”是南召人耳熟能详、广泛使用的一句口头语。所表达的意思和使用环境大抵有三:一是破着破,决定要孤注一掷的意思;二是面对遥远而渺茫的目标和自身能力的明显差距,慨然喟叹,自叹不如,有泄劲儿和自暴自弃的意思;三是躺下来对怄,破罐子破摔者的堵门话。凡此种种,自叹不如也好,表示负面决心也罢,为什么总要和老彭泰三字扯在一起呢?这一问,便引出了这句“掌故”的说词来。
彩老彭泰是南召彭氏家族的始祖。姓彭名泰字吉黄,排行老二,生于雍正四年三月,卒于嘉庆元年四月,祖籍山西曲沃彭家寨。一七三六年随父母来南阳石桥行商卖白布,父母爷奶返回原籍后,彭泰定居石桥,经商致富,又遇偶然机会掘地得意外财宝襄助,遂成巨富。尔后,大量置买土地,发展农耕,商农传家,到儿子一代已挂御赐千顷牌。传说,彭泰巨富之后,时时感念掘地得宝乃与他同名的太岁神彭泰大将军暗中相助,诚心回报乡土,散财行善。他常斥巨资修桥补路;支大锅,设粥棚,常年向穷苦乡亲和过往贫寒行人、乞丐病残赊茶赊饭;慷慨解囊救助孤寡贫病不计其数;时常接济佃户和下人,每逢年节,还独出心裁地用牛笼嘴做宝盒出宝让佃户和佣人押注的娱乐形式向他们散财。种种善行义举,不可胜数,被誉“彭善人”称号。老彭泰的创业道路、他的富有、他的仁义道德都成了人们的楷模,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几乎是一个完人。所以,人人都在内心深处把老彭泰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和理想,希望能成为老彭泰那样的人。然而,永远也成不了老彭泰和目标遥不可及,自己简直无法跟老彭泰比,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这就有了“终久不胜老彭泰了”这句乡土掌故。
赵明生供稿
2、一炮确四十五里
“一炮确四十五里“在南召方言口语中,大抵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某件事情即将成功时,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弄砸了,有功败垂成的意思;二是某种协商意见被对方一口否认,没有回旋余地。据说,这个“敏劲儿”来自一则“傻子相亲”的故事。
大概在明末清初年间,南阳南有个大庄子叫四十五里铺。庄上有个小伙叫单俊,小伙生得高挑挺拔,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缺心眼。乡亲们都说他是个光脸伈球、二百五儿。
眼看单俊到了娶妻成家年龄,可是方圆左近都知道他的底细,没人肯把闺女嫁给他。好心的媒婆只好在四十五里以外的南阳给他介绍一门亲事,并说好是倒插门,只需单俊到女方家,让人家相一眼,只要看不掉,当晚就拜堂成亲。
走时爹妈说:去时少说话,别叫露马脚。凭你的模样,咋也相不掉。媒婆不放心,再三叮咛单俊:到了老丈人家除了鞠躬、点头微笑以外,人家说“你好”,你也回“你好”,人家说“请”,你就回“您请”。除此之外,啥话也别说。午饭后他们只要安排你到客屋喝茶,事儿就算成了。晚上一入洞房,就算万古千秋了。
单俊来到准老丈人家后,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媒婆的嘱咐行事。果然,立刻博得了“岳父”“岳母”的好评,“岳母”夸他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岳父”夸他是大智若愚、深水不响。午饭后,“岳父”果然把他请到客屋用茶。
大家分宾主落座喝茶。这时,单俊突然看见墙壁上挂着一支土枪,他从小就喜欢摆弄这玩意儿,此刻,一下子兴趣大发,不知不觉上前取下枪翻来覆去把玩。“岳父”见状,礼节性地问道:“单相公,这枪还不错吧?”谁知这句不经意的话,一下子触动 了单俊的兴奋点,只见他眉飞色舞地夸耀说“我那枪就跟这枪一样样,往哪一擂:当——”
这声又粗又长的“当”一飙出,准岳父猛的一怔,继而,轻轻地挥挥手说“行了,回你的四十五里铺去吧!”
从此,一炮确四十五里成了笑谈,传遍乡里。
赵明生供稿
3、想叫我站起来哩吧
“想叫我站起来哩吧?!”是虚张声势,吓唬、威胁人的一句厉害话。它来自于一则故事。故事说的是,民国十八年,南召一带遭了大年成。这一年,先是大旱,旱后大涝,涝后又过蚂蚱,庄稼颗粒无收,能吃的树皮草根都被剥光挖尽,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人们到了易子相食的程度。
白河中游张家岭村有一个人叫张蜷窝,是个压根儿就不会走路的残疾人。残疾人遇上灾年,日子更是难熬。那天,他饿得肠子拧绳,眼冒金星。心想:横竖是死,还不如出去碰碰运气,弄对了找点东西吃,或许能再维持几天。要真叫别人给整死了,也少受洋罪。主意已定,用红布包支“手枪”,往腰里一别,我他妈截路去!张蜷窝艰难地挪到三县交界的一个偏僻辽哨、人迹罕至的山垭口处。见路边有块巨石,就爬上去,正襟危坐,紧紧握着“手枪”,目不转睛地注视路口两边,急切盼望着瞎猫能逮个死老鼠。
他焦急地等呀,等呀,大半天过去了,连个人影也没见着。他非常泄气,硬着头皮又等了一个多时辰,还是没任何动静。望望西天,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他清楚地知道,天一黑下来,连自己回家都成了问题。他失望地摇摇头,挪动身体,准备爬下巨石回家。这时,突然从西边路口上来一个人。
生意来了!张蜷窝连忙打起精神,握紧“手枪”,两眼紧盯着 来者。只见一个中年汉子,斜挎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袱,有气无力地走了过来。
等那汉子近了,张蜷窝拔出“手枪”,对来人大声喝道:“站着,快把包袱放下!”那汉子闻听,朝巨石上瞧一眼,苦笑一下,不但没停脚步,反而径直朝他走来。张蜷窝立刻紧张起来,把“手枪”晃了晃,厉声喝道:“包袱放下!还想叫我站起来哩吧?!等我站起你可就„„”
张蜷窝的厉害话还没说完,只见那汉子大眼一瞪,“啪啪”拍着身上的包袱,不屑一顾地回道:“你站起来?你站起来也稀松冰凉,里头不过是一些黄瓜!”
张蜷窝闻听,机灵灵打了一个寒颤,一子从从巨石上滚落下来,匍匐在汉子脚下,一个劲地叩头:“爷爷饶命,爷爷饶命!”“手枪”也散淡开来,露出了里头的半截黄瓜。
那汉子看看那把‘手枪’,顿时明白了一切。哭笑不得地撕着自己的包袱口说:“我哪知道你那里边是黄瓜,我说我这里边是黄瓜,是从山北亲戚家打来的饥荒。”
张蜷窝靠半袋黄瓜度过了灾年,捡回了一条性命。人们羡慕地问张蜷窝:那半袋黄瓜是咋来的?张蜷窝把来龙去脉说了。一时间,“想叫我站起来哩吧?”被当成个大笑话,在方圆附近传开,越传越远,就成了个“敏劲儿”。
4、胡二马三
从前,东乡有两个患难相交的穷朋友,他们互相帮助,亲如手足。一个叫胡二,一个叫马三。
这一年冬天,胡二得了重病,一病几个月。马三正在外打短工,听说后,马上来到胡二家里,看望胡二。临走留下了自己打短工挣的两串钱。
胡二家有一对传世的银手镯,那手镯他经常戴在手上。因有 病取下放在了床头。马三走后,胡二发现手镯不见了,他心想:我这里别人没来过,就马三兄弟来了一次,莫非他拿去了?你想戴只用说一声嘛,何必这样!停了几天,马三又来看胡二。胡二就问马三:“兄弟,我这里一对手镯不见了,是不是你上次拿去戴了?”马三一听,愣住了。心想:那对手镯我见都没见过,我哪里会拿去呢?又一想:他既丢了,又没旁人来,我若不承认下来,他由于疑心我,说不定还会加重他的病情呢,于是就说道:“啊!啊!是呀。不瞒二哥说,您弟妹没戴过那玩意儿,我拿回去叫她新鲜新鲜,过几天就给你送来。走时也忘记给你说了。”胡二说:“既是弟妹喜欢,只管戴了,不必再送了。”马三说:“那是二哥的传世之物,岂有不还之理!”
马三回去后,和妻子说起此事,二人发起愁来。家里一贫如洗,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卖,咋也买不起一对新镯子。想来想去,忽然看见三四岁的独生儿子,马三说:“有了,不如把儿子卖了,换得钱来买一对镯子给二哥送去。”二人商量已定,就把儿子卖到五六十里外,换的钱,正好买得一对银镯子。马三就给胡二送去。胡二谦让一番,也只得收下。
第二年春天,胡二病好以后,收拾床铺,发现那对镯子掉在床下的板缝里,他心想:哎呀,我这可是冤枉了三弟了!三弟为赔我这对镯子,不知作了多少难。于是,他急忙置买了点心礼物,前去找马三赔情。
胡二一见马三,就说:“三弟,这么长时间,咋不到我家去?”马三说:“这一段忙了些。”胡二说:“唉,俺那侄儿呢?”马三说:“让他到外婆家去了。”胡二说:“兄弟别瞒我了,今儿个我是特来给你赔情的。”马三说:“二哥这话从何说起?”胡二说:“那对镯子是我在病中不留心掉在床板夹缝里了,今天才找到,当初真不该问你拿了没有,白白冤枉了好兄弟。”马三说:“二哥不要那 样说,你的传家宝丢了,心里必定是非常焦急,我要说没拿,你定会病上加病的,兄弟我就算送你一对镯子也是应该的。”胡二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当下把镯子拿到集上卖了,赎回了侄儿。胡二对马三说:“兄弟,我虽然穷,家底也比你强些。从今往后,你们一家搬到我那里,咱们两家合一家,互相照顾,不分彼此过日子吧。”从此两家人真的合在一起了,和睦相处,终老天年。
从此,胡二马三这话就成了口头语,被人们沿用下来,意思是内部事情,彼此不必顶恁清,较恁真,糊糊涂涂就算了。
记录:张兆浩 讲述:李富钦
5、阁二八兑
从前,在伏牛山的一个小庄上住着一个叫阁二的人,自幼丧失父母,由其叔父抚养成人。其叔父去世后就一个人在庄上吃蹭饭。蹭饭是蹭饭,倒也很勤快。蹭谁家的饭就给谁家干活,给谁家干活就蹭谁家的饭。其实就是一个做活没工钱,吃饭没饭钱的打工人。所以,不但大伙不讨厌他,还都十分喜欢他,都争着要他到自己家干活,并用好菜好饭招待他。
话说不及阁二已年过二十,还住在一个草棚子里。好心的邻居们都劝说阁二盖两间房,遇机会成个家才好。阁二说,盖两间房子可好,我就是没有盖房子的东西。邻居说,不怕,平时你帮这家干活,帮那家干活,如今你有事情,大伙帮衬帮衬,凑呼凑呼是完全应该的。
阁二听了大伙的劝告,就在自己住的地方,画了个两间房子的场地,晚饭后就请人无偿为他挖房场,挖好了房场邻居们又用晚上或回村时间帮他捎带背石头,墙基垒好,大伙又帮他挑土,打起了土墙。没有木料你三根,他俩根兑齐了。没有笆簿大家也兑齐了。没有草,大家一兑使不完。不足一个月,大伙帮他盖起了两间还算不错的大草房。说来也巧,阁二的房子刚刚盖好,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就有人给他提亲说媒。不久邻村有个能哑巴嫁给了他,一年后就给他生了个胖小子。阁二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邻居们都去向他贺喜。
阁二说,我这个家都是大家七拼八凑兑兑呼呼招呼起来的,我应该感谢大伙的帮助。于是庄上出现了“阁二八兑”这个俗语,一直流传到现在。
阁二八兑这个俗语直到现在还是当初那个大家帮忙,七拼八凑或凑凑呼呼的意思。
6、叫蛤蟆墨给禁住了?
“蛤蟆墨”是旧时一些使用禁法所用的一种法物。制做过程很简单,逢端午节时捉一只癞蛤蟆,拿一支写字用的黑墨锭塞到它嘴里,封好口,挂在墙上凉干,一年后取出墨锭,研成墨汁,供做法时使用。据说用蛤蟆墨做禁法,对治疗蛇咬、蝎蛰及红肿高大手到病除,非常灵验,如今已经失传。据医生说,懒蛤蟆的毒就能治病。
后来这种禁法就演化成了一句俗语广为流传。动不动就说:“你被蛤蟆墨给禁住了?”其含义是特指某人在某地长时间的站着不动,或在某单位长期待着不能自由行动。暗含受人管制,或受制度约束之意。
根据朱长才口述整理
7、“鹿鸣山上挂苲草,淹了南阳淹石桥”
这句俗语在老南召流传极广。思来想去,只有一种解释。传说,古时候云阳是个大湖泊,出水口就是现在的口子河处。那时的口子河两边有几个小坡头挡在河道上,若遇洪水,排泄不及,就导致湖面上升到鹿鸣山山顶,将云阳湖里的苲草(一种水草)挂在鹿鸣山上。此时湖水压力更大,大股洪水汹涌而下,南阳、石桥一带就要遭受水灾。
云阳湖水能上升到鹿鸣山,还有一个地标物证,这就是鹿鸣 后阴儿的蛤蟆洞(现在又叫摩腰洞)。蛤蟆是两栖动物,绝不会离开水源栖息在荒山野岭上。这也暗合此处是云阳湖面波及到的地方。这句俗语究竟是从啥时候流传下来的,无据可查。反正是陈年古代流传下来的。
8、忙哩二娃子妈样
二娃子他妈为什么是最忙的人呢?说的是一些笨手笨脚的女人,没有孩子时,每天光是三顿饭,做做、吃吃、刷刷,外加打鸡喂狗就够她忙的啦。生了第一个孩子就更是忙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的。等到生下第二个孩子时,大的哭,小的闹,又擦屎,又把尿,整天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安,更是叫她不知如何是好。所以二娃子他妈的光景是最不好过的,是最辛苦的人。
三、俗语解释
1、攀筋:慢慢腾腾,磨磨蹭蹭,啰哩啰嗦,办事极不利落。
2、辣叉:蛮不讲理,胡搅蛮缠,不好对付的人,多用于批评妇女。
3、没脸踏吃:原意是指蹭吃蹭喝的人。不嫌不好意思,也不怕人讨厌,只管埋头吃喝。现在的引深意思,泛指一些没羞没耻的厚脸皮人。
4、黑赤瓦扭:形容一些人的五官长得不好看。其模样就是一个黑不溜湫,红不拉踏,紫不拉积的瓦斗脸。
5、吊汤拉水:原意是指一些吃饭顺嘴角漏汤,小便常尿裤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现引伸为泛指一些吊二郎当,不负责任,指靠不着的人。
6、麻脸七糊:麻脸,就是麻子脸的人。麻子脸的人学唱戏是可以的。因为唱戏要化妆,用油彩一糊涂,一摸漆,麻子坑不 见了。这就是麻脸七糊的原意。现引伸为:马马虎虎,可以过关。
7、门当户对:门当,就是过去富贵人家石门墩上又有一对小石鼓;户对就是门框上眉有四个小方木露出,春节时上面可贴四个方斗横批字。“门当户对”是旧时男婚女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门户相当,两家的经济、地位条件基本一致。
8、幺槽上栓不住俩叫驴:贬义词。叫驴即公驴,性情暴燥,同性在一起好撕咬。所以两个叫驴不可拴在一个槽上喂草。现引伸为两个俏皮捣蛋的人不好在一起相处。
9、一山不容二虎。常言道,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公老虎平时都是独居者,并且领土观念都很强,两只老虎若同居一山容易引起争斗。比喻两个本领、能力相当的人若同在一个单位,会互相仿碍,影响前途。
10、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意思是说,越是文化或技术水平很高的人反而变得十分谦虚谨慎,不在人前夸夸其谈,玄耀自己。越是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的人,越是好在人前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11、打叉或莫打叉:俗话说,哑巴好说话,聋子好打叉。打叉就是说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莫打叉,就是不说与主题无关的话。打叉的原义应与果树或棉花的整枝打叉有关。发枝太多,就需要整枝打叉。若发枝不多,就不需要整枝打叉。
12、打渣子和不打渣子:一般称说笑话,说玩话,和人打闹,瞎胡扯叫打渣子。不打渣子,就是停止以上活动。打渣子的原义应和“渣子”二字有关。“渣字可理解为油渣、豆腐渣和红薯渣。都是些没有大用处的下脚料。也可能古人曾对这些渣子下过一番工夫,也没有从中得到油、豆腐和粉子,纯属白费工夫。
第二篇: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
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范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泉州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俗语,每一句俗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读完《泉州俗语故事》这本书后,我不禁感叹道:“原来我们泉州竟然有这么多的俗语!”今天,我就和大家讲讲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在许多的俗语故事中“孝子感动虎”这句俗语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故事中的主人公周徐是个大孝子,连想吃他的老虎都被他想为老母亲治病的孝心给感动,便不吃他了,第二次碰到老虎时,老虎又被他的孝心和守信感动了,便又不吃他,周徐也把老虎当朋友看待,第三次碰老虎已经有气无力,赶紧抓一只鸭子给它吃。(周徐家是养鸭的)上苍也感动让他坐着老虎成为了神仙。周徐的孝道精神,不仅感动了老虎,苍天,还感动了我。我也要学习周徐的孝道德精神,孝敬父母,平时可以给爸爸妈妈捶陲背,揉揉肩。爸爸妈妈们工作回到家后可以给他们倒一杯水,沏一壶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活,做一个孝顺长辈的孩子。
除了“孝子感动虎”之外,“瘦马也有一步踢”的故事也令我记忆犹新。清朝皇帝康熙想征集他的新宫殿的匾额提字但需亲自登高书写。可文武百官无人应征,文官是因为不敢登高书写,武官是因为不识字。这时被大家视为“文盲”的泉州名将林侯毛遂自荐,康熙准许,到了吉日,林侯写下“帝居北万”四个大字。下来后,康熙问他写的是什么,他说写的是“帝居北方”这时林侯才知自己漏写了一点。于是随机应变,把手中的毛笔扔出去正好点在万字之上。后来林侯说,他这是钻研的结果和高超的镖术才成功的,这是“瘦马也有一步踢”。故事中的林侯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努力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也明白了“瘦马也有一步踢”的道理:即使一个人有许多弱点,但是,只要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也会拥有一技之长!
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2一拿到《泉州俗语故事》,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翻到目录,好多生动有趣的话语!有的是我从小听到大的`,读来感觉无比亲切;有的看得我一头雾水,不由得想快快一探究竟。
看着“客鸟报错喜”这个熟悉的故事,我想起了以前和阿太一起度过的七夕。
阿太把七夕叫做“七娘妈生”,总是提前一天嘱咐我们要早起摘花,供奉七娘妈。
“为什么伊的生日我们要供奉呢?”
“因为七娘妈是天上的七个仙女,是你们的契母,会庇佑你们无病无灾,健康长大呀!”
花要摘上七种,每种七朵。我们摘来后,阿太就把它们用线串好。等烧香的时候,和其它香粉什么的一起扔上屋顶。“这样,客鸟会把它们衔去献给七娘妈。”我们听了都拍手叫好:“客鸟真好!”
“不呢,客鸟要被骂到臭头呢。”
“啊?”
“谁叫伊粗心大意报错喜呢?”然后,阿太边给我们讲故事,边张罗着搓“糖粿”。
搓“糖粿”时,先搓成玻璃珠大小的丸子,然后要特意用手捏压使之两面向内略凹,我们都觉得很奇怪。我想起阿太说过的“七娘妈流目屎”,就问:“是为了装七仙女的眼泪吗?”堂哥最调皮,不等阿太说话,就抢着笑话我:“不对,不对。是为了装洗澡水!”我们都惊奇地看向他,他自顾自地笑了一会儿,才煞有介事地说:“分开了一年,孩子都臭了,七仙女要给他们洗澡啊。那洗澡水倒了一盆又一盆,银河水都涨了。漏到我们下面来了,就变成了雨水。这糖粿凹陷进去,就是为了装洗澡水的。”
“小孩子家黑白讲!以为牛郎像你老子啊?”
“哈哈哈……”
“这像不像酒窟(酒窝)?”我们齐点头。
“用糖粿敬奉七娘妈是愿伊一家团圆、甜甜蜜蜜、笑容满面。我们吃糖粿,那我们一家也都会笑容满面、蜜蜜甜甜!”
阿太离开了,跟兄弟姐妹围着搓糖粿,一起笑闹的快乐时光也不再有了。但看了《泉州俗语故事》,我知道,那些美好的记忆总是珍藏在我心里的。
第三篇:《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
《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泉州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俗语,每一句俗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读完《泉州俗语故事》这本书后,我不禁感叹道:“原来我们泉州竟然有这么多的俗语!”今天,我就和大家讲讲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吧!
在许多的俗语故事中“孝子感动虎”这句俗语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故事中的主人公周徐是个大孝子,连想吃他的老虎都被他想为老母亲治病的孝心给感动,便不吃他了,第二次碰到老虎时,老虎又被他的孝心和守信感动了,便又不吃他,周徐也把老虎当朋友看待,第三次碰老虎已经有气无力,赶紧抓一只鸭子给它吃。上苍也感动让他坐着老虎成为了神仙。周徐的孝道精神,不仅感动了老虎,苍天,还感动了我。我也要学习周徐的孝道德精神,孝敬父母,平时可以给爸爸妈妈捶陲背,揉揉肩。爸爸妈妈们工作回到家后可以给他们倒一杯水,沏一壶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活,做一个孝顺长辈的孩子。
除了“孝子感动虎”之外,“瘦马也有一步踢”的故事也令我记忆犹新。清朝皇帝康熙想征集他的新宫殿的匾额提字但需亲自登高书写。可文武百官无人应征,文官是因为不敢登高书写,武官是因为不识字。这时被大家视为“文盲”的泉州名将林侯毛遂自荐,康熙准许,到了吉日,林侯写下“帝居北万”四个大字。下来后,康熙问他写的是什么,他说写的是“帝居北方”这时林侯才知自己漏写了一点。于是随机应变,把手中的毛笔扔出去正好点在万字之上。后来林侯说,他这是钻研的结果和高超的镖术才成功的,这是“瘦马也有一步踢”。故事中的林侯挺身而出,毛遂自荐,努力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也明白了“瘦马也有一步踢”的道理:即使一个人有许多弱点,但是,只要靠自己的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也会拥有一技之长!
《泉州俗语故事》读后感2泉州的文化真是妙不可言,它那五颜六色的'文化色彩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到寒假,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泉州俗语故事》这本藏着泉州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的书,里面故事的情节一起一伏,让我爱不释手。
我翻开目录,各种各样的名人都藏着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孝子感动天”这句俗语吧,在我的家乡——泉州,也有这样一句俗语“孝子感动虎”。这句俗语的寓意是孝子的至诚至孝感动了虎,可见孝道之巨大威力。我们要孝敬长辈,尊敬长辈,这是我们后辈理应做的。
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放鸽出笼》,这讲诉了一个叫傅应的孩子,因学习成绩较好而产生自满的情绪,于是父母把他送去离家五里路的大林山邑清书房,但他长期蜗居在这狭隘的小天地里,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一无所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老是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小天地里,要经常出去走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才能增长知识,不被自己的小天地所束缚,无法翻身,否则思想会被封锁。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许多俗语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因为泉州的文化博大精深。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座古香古色的泉州城,它用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历史吸引着人们,向人们介绍着怎么一座完美的城市。
第四篇:关于黄河的成语_人物故事_俗语
关于黄河的成语,故事,俗语,传说
1、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黄河十八湾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2、成语:
砥柱中流、中流砥柱 :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海晏河清、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河山带砺、砺山带河: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俟sì河之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波涛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惊涛骇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3、诗句:
【王昌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横吹曲辞·出赛》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送裴图南》
【杜甫】《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行路难》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商隐】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乐府·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白居易】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生离别》
【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李流芳】《黄河夜泊》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谢榛】《渡黄河》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胡曾】《咏史诗•黄河》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4、人物故事:
飞渡黄河战阎军——红军东征战役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从而使得中央红军在陕北初步站住了脚跟。然而陕北地区地瘠民稀,难以供养突然猛增的红军队伍。陕甘红军能否生存下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将中国革命引向新的阶段?下一步战略方针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了军委领导所关注的焦点。
毛泽东力主东征
关于红军的行动方向和战略方针问题,当时在党内领导层中并没有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有的同志认为目前我们刚到陕北,刚站住脚,应巩固一段时间再往前发展,有的主张往西,向宁夏发展,有的主张往北,向内蒙发展,以便背靠苏联,也有的要先往南,打击东北军、西北军的力量,以求巩固陕北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在发展中也可以巩固,部队应向东发展。1936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直接作战的力量”和努力“扩大红军”的方针。这个决议发布后,多数同志同意战略方向向东,但有的同志仍怕红军主力东进后,陕北根据地可能丧失。特别是李德在所谓《对战略的意见书》中,诬蔑毛泽东同志东进是想要挑起苏日战争。因此,1936年1月31日,军委在延长开会研究战略方针,毛泽东同志在会议上反复说明,东征讨阎无论政治上军事上都对我们有利,我们执行的是“发展中求巩固”的方针,但仍有部分同志担心黄河天险,渡过去后有没有回不来的可能。经讨论研究最后取得了共识,出师山西、进行东征就已是箭在弦上了。此时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多么希望在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壮举之后,能好好地休息一番。但他们知道,不打败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安宁。因此,一接到东征的命令,红军指战员立即打起精神驱除往日的疲劳,磨拳擦掌,积极地投入到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东征战役,历时75天共歼敌7个团俘敌4000余人,扩展红军8000余人,不仅粉碎了阎锡山苦心经营的黄河封锁堡垒线,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从这一战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为后来红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打下了基础。
约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鲁国西北部柳下屯(今濮阳柳屯)人展雄,领导了九千人的奴隶大起义,史称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脚奴隶)起义。起义军转战黄河流域,各诸侯国望风披靡。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推动了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起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空前的。
第五篇:关于黄河的成语、故事、俗语、诗句、传说集锦
关于黄河的成语、故事、俗语、诗句、传说集锦
1、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天下黄河富宁夏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黄河十八湾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背起棺材过黄河 —— 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 ——顽固不化 隔着黄河握手 —— 差得远
黄河的水,长江的浪—— 源远流长 黄河决了口 ——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黄河里的水 —— 难请(清)
泥娃娃跳黄河 —— 洗不清;洗不净 跳到黄河洗不清 —— 太冤枉;冤枉
2、成语 砥柱中流(中流砥柱):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海晏河清(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河山带砺(砺山带河):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俟(sì)河之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3、诗句(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2)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离别》)(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4)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5)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王昌龄《出塞》)(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行路难》)(7)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3)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4、人物故事 柳下跖起义
约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鲁国西北部柳下屯(今濮阳柳屯)人展雄,领导了九千人的奴隶大起义,史称柳下跖(柳下,地名;跖zhí,赤脚奴隶)起义。起义军转战黄河流域,各诸侯国望风披靡。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推动了我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起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空前的。
飞渡黄河战阎军——红军东征战役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从而使得中央红军在陕北初步站住了脚跟。然而陕北地区地瘠民稀,难以供养突然猛增的红军队伍。陕甘红军能否生存下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将中国革命引向新的阶段?下一步战略方针是什么?这些问题成了军委领导所关注的焦点。
毛泽东力主东征
关于红军的行动方向和战略方针问题,当时在党内领导层中并没有取得认识上的一致,有的同志认为目前我们刚到陕北,刚站住脚,应巩固一段时间再往前发展,有的主张往西,向宁夏发展,有的主张往北,向内蒙发展,以便背靠苏联,也有的要先往南,打击东北军、西北军的力量,以求巩固陕北根据地。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在发展中也可以巩固,部队应向东发展。1936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对日直接作战的力量”和努力“扩大红军”的方针。这个决议发布后,多数同志同意战略方向向东,但有的同志仍怕红军主力东进后,陕北根据地可能丧失。特别是李德在所谓《对战略的意见书》中,诬蔑毛泽东同志东进是想要挑起苏日战争。因此,1936年1月31日,军委在延长开会研究战略方针,毛泽东同志在会议上反复说明,东征讨阎无论政治上军事上都对我们有利,我们执行的是“发展中求巩固”的方针,但仍有部分同志担心黄河天险,渡过去后有没有回不来的可能。经讨论研究最后取得了共识,出师山西、进行东征就已是箭在弦上了。此时我们的红军指战员多么希望在完成了震惊中外的壮举之后,能好好地休息一番。但他们知道,不打败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安宁。因此,一接到东征的命令,红军指战员立即打起精神驱除往日的疲劳,磨拳擦掌,积极地投入到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东征战役,历时75天共歼敌7个团俘敌4000余人,扩展红军8000余人,不仅粉碎了阎锡山苦心经营的黄河封锁堡垒线,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从这一战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伟大的战略家,为后来红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