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 4
听《几分之一》心得体会
今天在中心校听了朱老师的《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朱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分数的含义,能直观地比较分数的大小等。整节课能准确把握目标,导学生主动学习,具体表现在: 优点:
(1)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朱老师这节课也不例外,从学生去公园游玩分饼入手,半个饼用1/2这个分数表示,显然老师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朱老师先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经过系统地整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朱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
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 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用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3)、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节课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几分之一,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点。教师以1/2这突破口展开教学。先谈谈对1/2的认识,在互动对话中初步建立1/2的表象,之后教师又组织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出1/2,判断1/2等数学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地丰富充实学生对1/2的理解。在1/2的基础上,认识1/4,折法不同,每份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1/4表示呢,让学生主动探索出“折法”和“形状”都不是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本质属性。在比较大小时,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来验证的大小。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自主地探索出分数的意义和大小的比较,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 王老师
2014年3月8日
第二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稿
评课
听了王老师教学的《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我颇有感触。我认为王老师的教学有如下优点:
1、情境引入,激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进入问题的探究。通过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试一试”,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并把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实际操作,是学生进一步丰富对1/2的认识,初步建立1/2的表象。第99例题,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分别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
2、1/4,再比较大小。这样,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几分之一所表示的含义来比较他们的大小。
3、教学准备充分,比如课前准备了长方形纸和小圆片以及多媒体课件等。
4、教学语言规范,且富于儿童化,无形中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王老师这节课欠缺的一点是,在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以及各部分在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时,若能有总结性更好。比如介绍1/2时,“2”是分母,“—”是分数线,“1”是分子,板书时用括号增加,分母表示分的分数,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分,分数线表示平均分,这样会更好。
第三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
《几分之一》点评
李景格
大家好!现在我对芦老师《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进行评课。听完芦老师这节课以后,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的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芦老师个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具亲和力,芦老师是一个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芦老师的字不是很好,但板书设计很优美。这堂课从帮丁丁冬冬分食品开始,老师带领孩子们很自然地贴近生活,在很轻松地状态下进入新课的学习。设计和使用课件合理恰当,对重难点的突出有很大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从分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开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接着分一块月饼这样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在带领学生认识时,老师设计了动态的课件11帮助学生理解的含义,突破了重难点。在教学读和写时,芦老师很细致地讲了记录方法。22
11在教学时,芦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并用斜线涂上颜色,迁移到折出一个4412
图形的几分之一,并涂上颜色,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再次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在课堂上老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使优生、中生和学困生在本堂课上都得到了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堂课中渗透了判断、猜测、估计等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这样的话“用你们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了”,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孩子们的发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我都感觉到了本堂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数学课。让我们感觉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会到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四篇:《认识几分之一》评课记录
《认识几分之一》评课记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但执教者却能通过直观教学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折、涂、比较大小让学生易于接受掌握。主要优点:
1、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住了教材的重点,突破了教材的难点。
2、教法设计合理、有效。
3、加强了直观教学,使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化难为易。
5、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6、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真正的引领作用。
7、练习设计适时、恰当,使学生新知的学习得以及时巩固和提高。
8、板书工整、认真,有条理。
9、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加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
10、课件制作简洁。建议:
1、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生活动的指导还应加强。
第五篇:学前班的《认识数字4》的评课稿
《认识数字4》评课稿
易门县六街镇白龙小学
何秉寿
观摩了2010年10月13日上午李培新老师所上的那节课——《认识数字4》,这是学前班《数》的教材上的一节内容。听了看了在我校电教室里李老师所上的这节公开课之后,让我受益匪浅。
一、评教学目标的制定
李老师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1)能手口一致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品,认读数字4。(2)知道4以内的数序,会比较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复习“>”和“<”。(3)能按要求正确解答练习。我认为,李老师把握教材把得准,确定目标也比较准确。
二、评教学任务的完成
本节课是采用我县推广的小学数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本课的设计以列举数量为4的物体贯穿整个课堂。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喜爱的一些物体作为数学题材,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这节课上,李老师注重引导启发,使学生自悟。对整堂课来说,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好,达到了李老师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评本课教学重点的突出
李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李老师在课前充分把握学生的学力情况,并事先作了如下的设想: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观察,议论,操作,比较,找一找,数一数,读一读等。例如:找一找周围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4。学生找了找并汇报:4个书包,4个小朋友,4只小动物„„。又例如:谁能说一说4的字形像什么?学生观察并议论后汇报:4像一面小红旗。李老师组织学生得法,让学生经历和体验了思维的过程。课堂上也真的实现了他的设想,一节课下来,真正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四、评教学难点的突破
李老师,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由于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比较直观,李老师就安排非常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摆小棒,数课件上一些动物的数量等),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乐趣,同时也在学习知识。在这节课中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玩得很开心,在玩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学得也轻松,学习效果也很好。从一些物体的数量中抽象出数字4,比较数的大小和建立数序,这些难点都在这节课上突破了。
五、评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节课,李老师无论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从教具的使用上,都十分简朴。整节课的几个环节目的十分明确,为使能手口一致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品,认读数字4,不是为了让学生摆小棒而摆小棒,而是非常有利于平时教学的推广。这节课上李老师和学生的交融是十分自然恰当的,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他带着孩子举行一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非常亲近。这节课上,真正地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根据这一理念,凌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了学具———小棒,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李老师给了学生以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对数字4的认识过程有深刻得体验。最后通过小组交流来加强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比较大小”使学生加深对数字4的理解。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都处于主动地位,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数学学生的主人”。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和谐氛围中体验统计过程,在不断地观察、操作、思考中学习统计知识,在讨论与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课堂教学中评价多元化,李老师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注意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果李老师能稍加注意一些上课的细节的话,这堂课会更精彩!
六、评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与灵魂,相对数学知识这条明线来说,较少得到教师的重视,较容易被教师忽视。然而李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在关注了这方面。这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里已较为成熟。教者在这一堂课里并没有过分的追求技能的机械化熟练,而是通过活动,辩论向学生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像这样子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为目标的教学,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益。
七、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
其实,每次听李老师的课,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在课堂上,虽然他年纪大了些,可教师非常有激情,语言抑扬顿挫,能用眼睛和每个学生交流。我相信在李老师的这节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肯定都被他深深地吸引过去了。
八、评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
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学前班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课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让学生在玩、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创新”“巩固深化”还是“联系实际”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的交流讨论,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的,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李老师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他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索性。教学中李老师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评价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光彩。李老师绝不吝啬对学生的赞扬与激励,教师的一颗爱心使评价焕发出艺术的魅力。整节课收放自如,学生和谐发展。师生角色分明,关系亲切融洽。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给学生以想像的空间。
九、评板书的设计
李老师的这堂课,板书设计合理,科学简明,突出了教学重点。他的板书是如下的:
认识数字4(1)4只兔子
“>”大于符号(2)4个杯子
“<”小于符号(3)4头猪
(4)4个桃子
我也有四点想与李老师共同探究的地方:
1、小孩子,特别是学前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做到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课堂中要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3、学生做题前,先要帮助他们理解题目要求。
4、课堂的后段时间显得有些仓促,前松后紧,希望今后课堂上的时间安排更合理一些。
总之,本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丰富、数学的生活味浓,教学收效甚好。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