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你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你是如何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最好用具体案例阐述或列举具体措施。
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
此次远程培训,我细心聆听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学完后,我不敢说自己立刻就学会了多少,但是,对于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我来说,真可以用“受益匪浅”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收获,虽然说效果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我相信这种受益是一辈子的。
提起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回想自己三年来的教学情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一、课前备好课,熟悉教材。
众所周知,我们备课要备两头,一备教材,二备学生。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力求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同时,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如果学生能怀着这种宽松愉悦的心情上课,有效课堂也就自然有所保障了。
二、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和教学各环节,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习热情得到高涨。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最有效的情境创设的方式。基于这一点,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时,我创设了一个角色扮演的课堂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课本剧的排练,选出各组的小导演,然后分组自选角色记台词,创造性地自编动作,自备道具,最后各小组在全班汇报展示。中年级的学生表演兴致很高,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记住了台词。接着,在这次表演的基础上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木偶在拥有了各种表情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学生续演这个故事。前一次的表演是课本中的原故事情节,而这一次却完全是自己的创作,导演想怎么导就可以怎么导,所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先是共同续编故事,然后就开始积极排练。各组设计的故事情节各有特点,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获得人的表情后再次遇到红狐,它要回了自己的包,并与红狐当面对质将它送到了警察局;有的小组表演的是小木偶在获得人的表情后帮助那位曾经冤枉过它的老婆婆。在我看来,这两个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有滋有味地亲历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学爱学,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在教学中要注重落实面向全体、优差兼顾的原则。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所设置的三维教学目标要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合乎大纲要求的人,适应当今时代的人。我们要打破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变精英教育的理念,要大力推行大众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把提高全民素质当作己任,要转换视角看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知道每个学生总有一些特长,总会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人类的发展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不遗弃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挖掘他们的潜能。
四、有效的课堂评价能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作出相应的反应后,要及时评价,重视师生情感交流,逐步建立师生情感纽带。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当选择有效的多元评价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评价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
首先,教师的表扬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内心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这说明不论怎样的评价都必须动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好”“不错”说得平淡如水,成了口头弹,这样谈不上情感交流,这般冰冷生硬、缺乏个性的表扬怎能让学生欢欣鼓舞呢?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教师投入情感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产生很大的影响。
再次,批评可以是甜的,教师既不要吝啬表扬,也不要放弃批评。其实,批评也可以是甜的。早已在教育界被扬为佳话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我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所以,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适
时、精当、有度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是 一种正强化,以后他们将会出现更多我们所期望的行为。长此以往,学生爱上了课堂,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效的实施下去。
以上是我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所得出的点滴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一切以学生实情出发,为学生能有所收获与提高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