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推荐)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7年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出了一项重大活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时提出活动的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旨在“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不断遭受西方文化侵袭、不断被弱化的严峻现实。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二)通过诵读经典,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亲近经典诗文的理念,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一生对经典文化的向往。
(四)通过诵读经典,促进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开发而不断提高的。让学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
三、活动方式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环境”的读书活动,要精心组织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愉悦学生的稚嫩心灵,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1.开发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制定诵读方案,选择诵读内容,每周专门开设1节经典诵读课。
2.定期展示诵读成果。对诵读成果进行各类展评,评选 “中华经典诵读小明星”、。3.开展师生共读活动。鼓励教师与学生共阅一本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书信往来、课余聊天、网络对话、查阅笔记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学生阅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或寻找学生阅读中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
4.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学生见缝插针,积少成多。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5.举行知识竞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举办擂台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情。擂台赛的内容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或者是对诗竞赛,或者是其他各种古诗方面的游戏。
四、活动过程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经典诗文诵读工程”。诵读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规定篇目以及校本课程中的推荐篇目和学生的互荐篇目。六年级创设经典诗文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诱导学生积极投身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定期开展朗诵比赛、背诵大赛、故事会、手抄报评比、古诗文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和习惯,使古诗文诵读活动保质保量。
五、活动措施:
(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主要由家长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的诵读。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父母孩子共读好书”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适时介绍一些与课内阅读相适应的品位高、对学生有益的书刊,诸如《朱自清散文选》、《呐喊》、《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推荐与自选相结合。教育部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书目,《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背诵古诗的篇目,教材规定了要求背诵的经典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另外教师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中选择适宜学生诵读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经验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的经典诗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书目和互荐书目,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灵活地徜徉在学海与书山之中。
(二)科学进行活动评价: 制定学生诵读活动评估细则。从投入诵读的时间、方法和习惯、认知与体验等诸多方面,制定评估细则。通过观察、坐谈和阅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对学生诵读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估,积累经验,改进不足。
第二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7年初,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推出了一项重大活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时提出活动的主题——“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旨在“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不断遭受西方文化侵袭、不断被弱化的严峻现实。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二、活动目标
(一)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二)通过诵读经典,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亲近经典诗文的理念,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一生对经典文化的向往。
(四)通过诵读经典,促进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开发而不断提高的。让学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
三、活动方式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和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环境”的读书活动,要精心组织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愉悦学生的稚嫩心灵,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1.经典美文的书法比赛
2.我最爱读的经典美文朗诵比赛
四、活动过程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经典美文诵读工程”。诵读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规定篇目以及校本课程中的推荐篇目和学生的互荐篇目。
创设经典诗文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诱导学生积极投身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定期开展朗诵比赛、手抄报评比、古诗文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和习惯,使古诗文诵读活动保质保量。
五、活动措施:
(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主要由家长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的诵读。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父母孩子共读好书”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适时介绍一些与课内阅读相适应的品位高、对学生有益的书刊,诸如《朱自清散文选》、《呐喊》、《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推荐与自选相结合。教育部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书目,《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背诵古诗的篇目,教材规定了要求背诵的经典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另外教师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中选择适宜学生诵读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经验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的经典诗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书目和互荐书目,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灵活地徜徉在学海与书山之中。
(二)科学进行活动评价:
从投入诵读的时间、方法和习惯、认知与体验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诵读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估,积累经验,改进不足。站东小学语文教研组
2015年3月
第三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井冲中学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新课程改革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倡导阅读传统经典,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书香校园,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汉语言文学的艺术魅力,特举行“漫步书林 享受阅读” 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活动主题:
“漫步书林 享受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三、活动目标
(一)通过诵读经典,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丰富语言储备,促进知识更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二)通过诵读经典,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全人格,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树立远大志向,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亲近经典诗文的理念,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一生对经典文化的向往。
(四)通过诵读经典,促进学生提高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记忆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开发而不断提高的。让学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可以培养记忆能力,积淀经典文化。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环境”的读书活动,要精心组织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通过诵、背、书、唱、演、画等形式,把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活动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愉悦学生的稚嫩心灵,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1.制定诵读方案,选择诵读内容,每天专门安设经典诵读时间。各年级有所侧重,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兴趣和习惯,八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和能力,九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创造性。
2.展示诵读成果。学校对各班学生的诵读成果进行展评,既促进了经典诵读的经验交流、体验共享,又促进学生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3.开展师生共读活动。鼓励教师与学生共阅一本书,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书信往来、课余聊天、网络对话、查阅笔记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发现学生阅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或寻找学生阅读中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体会阅读的快乐。4.开展课前一吟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学生见缝插针,积少成多。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5.举行古诗文诵读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情。
四、活动过程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三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经典诗文诵读工程”。诵读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规定篇目以及校本课程中的推荐篇目和学生的互荐篇目。
五、活动措施
(一)努力做到三个结合:
1.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和班干负责,每天用一定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校外主要由家长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的诵读。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父母孩子共读好书”活动。以此为学生的诵读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家长的人文素养,推动社会的进步。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通过课内阅读指点方法,培养兴趣,激发热情,引导、鼓励学生在课外涉猎更宽阔的阅读领域。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适时介绍一些与课内阅读相适应的品位高、对学生有益的书刊,诸如《朱自清散文选》、《呐喊》、《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把握艺术的构思、辨析人性的美丑善恶,学会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价,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全面提高鉴赏能力。
3.推荐与自选相结合。教育部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书目,《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背诵古诗的篇目,教材规定了要求背诵的经典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另外教师可以从诸子百家的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中选择适宜学生诵读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由于学生的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语文经验各不相同,他们选择课外的经典诗文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书目和互荐书目,指导阅读欣赏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的思想自由灵活地徜徉在学海与书山之中。
(二)科学进行活动评价:
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班级和学校三个层次的活动水准进行评价,评价中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多主体。通过评价对阅读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
1.制定学生诵读比赛细则。制定各类比赛的评分细则,比赛中还可采用评委 2 现场打分和点评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获奖学生给予相应的表彰。
2.制定学校诵读活动评估细则。从全校学生参与诵读人数、投入诵读的时间、诵读的范围和内容、方法和习惯、认知与体验等诸多方面,制定评估细则。通过观察、坐谈和阅卷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对学校组织诵读活动的质量进行评估,积累经验,改进不足。
六、活动时间:2015年9月21日至9月30日
七、参赛要求:
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比赛,每班最多三个节目(两个个人,一个集体)。诵读篇目自选(课内外优秀经典诗词均可),不拘一格,要求紧扣主题,形式多样,精神饱满,突出个性,注重实效。参赛时间每个节目控制在2-4分钟,如需配乐请自备。
八、活动组织
1、组织领导:井冲中学教务处。
2、奖项设立
集体奖:按名次颁发奖状
3、评委
记分算分员:
附:评分标准及办法:
1、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1分)
2、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向上。(1分)
4、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朗诵节奏。(2分)
5、正确把握诵读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引起观众共鸣。(4分)
6、诵读形式富有创意,整体呈现生动,富有表现力(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的朗诵),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
7、计分办法:本次评选采取10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所有评委分数的平均分为参赛队(队员)最后得分。
井冲中学 2015年9月21日
3、诵读时脱稿,朗诵熟练,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姿态大方。(1分)
第四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小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二、活动目的:
为了积极创建“书香校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经典诵读的活动中来,通过读经诵典“同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增强文化底蕴。同时促进我校学生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提高,激发读书热情,加强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特举办本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就比赛的具体事项安排如下: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安排:
时间:4月20日
地点:各班教室
四、比赛形式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演讲比赛
五、比赛内容:
学校拟定的《小学各年级古诗词诵读积累篇目》中应掌握的诗文以及学过的应该积累的古文名句等,如《三字经》、《增广贤文》中一些必背的名句等。诵读表演比赛的内容也可以是以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为
主题的诗歌。
六、参赛对象:
全校三~六年级学生
七、比赛办法: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
1.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表演比赛分“必选”和“自选”两部分。必选作品(比赛现场抽取)从小学生《小学各年级古诗词诵读积累篇目》中抽取一首背诵;自选作品由比赛选手事先准备好一首诗背诵表演,表演形式不限(可加乐器、录音带伴奏)。
2.每个参赛选手自选作品朗诵时间不超过3分钟。
3.比赛顺序采取抽签为序,赛前请语文老师选好诗文,认真辅导。
4.诵读表演比赛评分标准:
⑴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4分);
⑵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4分);
⑶现场效果好,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2分)。
八、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共设个人奖每年级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诵读比赛采用评委现场打分制。
第五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方案
安定区新集初级中学关于
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的通知
◎比赛时间:4月24日(星期五)下午2:00
◎参赛内容
1、语文新课标规定的7—9年级学生必背的古典诗词。
2、语文组下发的《课外古诗文诵读推荐篇目》。
3、现当代名家诗歌散文精品。
◎评奖办法
个人奖评奖办法:按单个节目分数排名,第一名节目一等奖,第二名节目二等奖,第三名、第四名三等奖。
集体奖评奖办法:按集体诵读成绩总分各组奖前二名。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个人一等奖和集体奖的班级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教师。
◎参赛要求
1、可以为朗诵、配乐朗诵、表演诵读等多种形式,鼓励各班大胆创新。
2、参赛作品为:(1)全班集体诵读,不少于5分钟;(2)参赛选手诵读,每班一个节目,不超过4分钟.若有配乐,请将配乐碟片、MP3等调好,并提前与广播组联系。
◎评分标准及评奖办法
集体诵读评分标准满分为10 分。
1朗诵整体效果好,感染力强。4分
2声音宏亮,节奏感强,语气语调把握好。4分
3服装整洁,队型整齐,上下场有序。2分
个人诵读评分标准满分为10 分。
1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2分 ;
2语调、语气、节奏把握到位,感情丰富、感染力强3分;
3举止高雅、语态大方2分;
4综合表现2分;
5朗诵内容脱稿 1分。
◎工作人员安排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牟国华
副组长:何军伟、马宏伟
二、评 委
何军伟、陈天禄、赵 华、孙学军、王树宏、蔺宏功、马宏川 董菊香、康学军、李娟红、刘洲江、巩学文、李 娟、任晓艳
三、主 持:
陈德俊 贾红梅
四、广播线路:
刘孝君 李 东
五、统 分:
稍丽丽 张丽萍 赵红叶
六、奖品书写、奖状打印:
梁思敏、郭莹霞
七、场地布置
九5班、九6班在中午1:30前布置好场地
八、班主任及语文科任教师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新集初中团总支
语 文 教 研 组
2009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