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书熟
中书熟 孝经通 如六经 始可读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启示〗书有深浅难易的区分,我们读书必须从浅易的开始读起,奠定求知、做人、处世的基础,再进一步学习更深奥的知识。
第二篇:速录学习中如何练习熟文章
速录学习中如何练习熟文章
在速录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在熟文章阶段总是有一点无从下手,文章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在速录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那在速录的学习中该如何练习熟文章!
所谓熟文章就是将一片文章进行看打,从而逐渐提高看打速度,注意,看打的速度是建立于高正确率的前提下。
在打熟文章时,首先不要急于通篇的进行输入,而是要找出文章的中的一些技巧,来进行汇总,在熟悉这些技巧之后再进行看打。
在看打过程中只需要看文本,而不是亚伟屏,看打过程中尽量不要删除修改,等整个文章输入完毕后,然后用评卷系统进行点评,将错的部分摘出来进行反复练习,(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反复练习错误部分的同时手型是必须回位的)。
掌握好技巧和将错误部分练会之后,就开始通篇的进行看打,在这里有一个练习程序,如下:
逐句
这里是指将文章里的每一句话进行反复看打练习,少则几遍多则几十遍,直到这句话练习到没有任何问题再进行下一句的练习;之后,将文章中每一句话都练熟练透之后就开始进行下一环节
分段
这个分段是因个人喜好而定,你可以将这篇文章分成好几段来进行练习,其实练习的过程和练习句子也是一样的,需要反复看打,打熟打通;
通篇
顾名思义,就是将整个文章通篇一气呵成地看打下来,也是需要反复的练习。然后开始测速,用测速软件进行对你所看打的文章进行速度测试,先测三次,取你速度最快的一部分来进行评卷。
练习熟文章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练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有时候一篇文章想要打出更高的速度,需要我们不停地练习上百遍甚至上千遍……
学习速录虽然是个苦差事,但是这更能锻炼人的意志,其实不管干什么,不是看你有没有能力,也不是看你有没有把握,更看重的是你对这件事是否能坚持。相信自己,经过苦练肯定能得到你最想要的结果。
第三篇:答谢中书书
众望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第27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姓名: 班级: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1.11 主备人:李成华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
3、体验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了解作者及“书”这种文体。作者:
书:
2、《答谢中书书》选自《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作者,字,号。
沉鳞竞跃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4)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 ___________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请在文中画出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巩固拓展】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思想感情:。
语句:。
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翻译。(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看谁积累多。
第四篇:答谢中书书
22.《答谢中书书》导 学 案
【学习任务】
1、积累“共、颓、沉鳞、竞”等文言实词、虚词,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能正确流畅背诵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文章凝练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
3、学习寓情于景、动静相衬的写景方法。
【知识储备】
1、书: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2、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3、文中人物:
谢中书, 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康乐, 即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著有《谢康乐集》(系明人辑本)。因为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被封为康乐侯,入宋,曾任永嘉郡守、侍中、临川内史等职。
【自主学习】
(一)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弘景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 ..沉鳞_____竞跃_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 ...
(二)再读:自读3—5遍,读熟。并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三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
1、解释加点词 古来共谈____ 四时______俱_____备 晓雾将歇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 沉鳞______竞跃______ 与______其奇者 .....
2、重要语句的翻译和理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四读: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本文分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第一层(第1句-第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第 句-第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第 句-第 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五读:初步体会文章情感.《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课文描述“山川之美”,很像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课文描绘了哪些美景?美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美景的?
(二)“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也反应了作者归隐山林,欣然自得的心境。说说哪些句子传达了这种心境,并简要分析。
(三)请你赏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温馨提示: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
1、这句话写出了景色的什么特点?
2、作者从哪些角度来写美景的?
3、你觉得那个字描绘得最为传神?
4、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表现美景?
5、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
(四)请你帮忙分析一下,后人为什么评价本文说“很像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巩固强化】
(一)背诵课文,并用原文填空。
(1)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达出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山川美景由衷的赞美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答谢中书书》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写景极富特色:先仰视“____________”,再俯视“_____________”,又平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最后又分“ ” “ ”两个时段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这两句又注意了山水的交映、晨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使景物呈现处极强的立体感,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
(三)品读课文,赏析佳句。
本文语言精练,骈散结合,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一个语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清),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赏析:
(四)对比阅读,完成1-4小题。甲文:《答谢中书书》(原文略)乙文:《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王命急宣(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4)四时俱备 ..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甲文: 乙文:
3.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五)学以致用,片断练习。
“谁不说俺家乡美”,我们的家乡简阳虽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也有很多怡人的景致,试着在你的脑海里搜寻一处家乡小景,写一个片段,记得运用寓情于景、动静结合的写法哦。
(三)略
(四)1.(1)或:有时(1分)(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4)俱:全,都(1分)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分)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2分)(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附:答案
自主学习部分
(一)弘hóng、颓(tuí)、鳞lín、跃yuè、与yù
(二)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1、共:共同 ;四时:四季;俱:都;歇:散尽;颓:落下,落山;沉鳞:潜游水中的鱼儿;竞:争着;与:这里指欣赏
2、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可听见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四)分3层。第一层(第1句): 总领全文,“美”点明中心。第二层(第 2 句-第5 句): 具体描绘山川之美。第三层(第 6句-第7 句):发表感慨,总结并呼应前文。
(五)学生初步感知,只要能答出作者亲近自然、寄情山水之类即可。
合作学习部分
(一)“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写出了山高水清、秀美奇丽、生机勃勃等特点。围绕首句“山川之美”突出“四美”。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取景的角度、动静结合的方法、语言的凝练生动等。
(二)一是从第二层具体描写景物的语句中均可体会作者陶醉山水的心境。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二是从第三层作者抒发感慨的句子中可以直接体会作者此种心境,“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三)此文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细细品味美句。以下答案仅作提示,不可机械对应。
1、朝暮的山林水泉、猿鸟游鱼,多姿多彩、生机勃勃,风光无限美好。
2、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交代时间,由朝而夕。这样描写,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3、如:“乱”本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指混乱、乱七八糟,但结合课文读来,这里用“乱”来形容猿鸟得声音此起彼伏,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特别传神。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还可赏析“歇”、“竞”等词。
4、修辞:拟人;写作技巧: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分析略。
5、例如: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四)此题不深究,初步让学生从描绘的景色奇丽、语言凝练丰富、句式较为整齐且运用对偶等方法几方面有所感知即可。
巩固强化
(一)(1)山川之美,古来共赏。(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
(二)“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夕”色彩的配合、动静的结合等。
第五篇: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1、解释下列词语
(1)交辉:(2)四时:(3)歇:
(4)夕日:(5)颓:(6)沉鳞:(7)欲界:(8)仙都:(9)奇:(10)与:
2、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实是欲界之仙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重点问题:
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
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⑺、“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8)“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9)“沉鳞竞跃”的跃意思是,“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10)《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
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2、解释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但少闲人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4、“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5、“月色入户”意思是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6、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7、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8、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9、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10、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A、托物言志B、即景生情C、类比象征D、以物喻人
12、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13、《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是“闲人”,你认为“闲人”该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