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歌鉴赏

时间:2019-05-13 05:1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情诗歌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情诗歌鉴赏》。

第一篇:爱情诗歌鉴赏

偶然在铁路上行走

11级工商管理系110207110黄秋灿

原来写一些主观性强的文章时,都不会去查资料的,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珍贵的,我不想受其他观点的影响。但这次却在网上查了个遍,可能在爱情方面还理解不深,毕竟那是太复杂的。也可能是因为我恐惧于1500字,因为我的主观可能达不到这般丰满。也是,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好。

两个诗人差别很大。虽然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但是身世却截然不同。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卡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这种学历在现在能拿个百万年薪了。刘梦苇就显得低档次了点,1920年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3年毕业后,到上海某中学任教。一个海归一个穷书生。还有一个较大的差别,那就是徐志摩娶过三个老婆,但是刘梦苇一个都没有。但是不管是三个还是零个,我觉得都是失败的。我不喜欢徐志摩大概是因为他的不专,当然也可能是嫉妒。

诗人的身世和经历对其创作是有巨大影响的。查了关于《偶然》的种种,发现这是出自他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和女人一起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这首《偶然》玲珑短诗整齐柔丽清爽。“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很浪漫,很美。人生有太多的偶然,太多的巧合,徐志摩对于感情是理智的,对于旧日情怀他表现出一种洒脱。既然过去了,何苦去纠缠。有人说洒脱是一种逃避,可是洒脱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忘掉过去的伤痛,潇洒的面对以后。

在人生态度上,我看好徐志摩,而不是刘梦苇的唯爱主义,他在一些诗中表达了生命苦短、唯有爱情才使生命不算虚度、惟有爱情才使生命获得永恒的思想。或许连诗人也想不到《铁路行》竟然会成为他真实爱情故事的预言。虽然他也写过集体主义和具有爱国激情的诗,但那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五四的诗人都会写一点的,刘梦苇的大多数诗是在爱情方面,但在以他的身世、他的现状,是很难得到爱情的,所以他的爱情诗更多的是表达得不到爱情的悲苦心情。但是《铁路行》只能说是略带悲苦,诗中更多的是温暖与执着。“我们的前方像是很有希望,平行的爱轨可以继续添长,远远看见前面已经交抱。”“爱人只要面前还有希望,只要爱情和希望样延长。誓与你永远的向前驰驱,直达这平行的爱轨尽处。”或者刘梦苇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心里是不带悲伤的,而是充满希望的,充满执着的,但就是因为太过执着于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才使得人们感到字里行间渗出来的悲。

他的悲伤,他的洒脱。他的执着,他的理智。这两首诗感情是截然不同的。但至少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对爱情的向往,他们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因为爱情是太美的东西。

新诗在初创之际,强调“诗体大解放”、“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是没有格律的,刘梦苇最早提出新诗形式建设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铁路行》和《偶然》在音律上都让人读起来很舒服,读起来顺口就是音律美。我觉得没必要去研究平平仄仄,音律毕竟是人的感觉而不是数学公式。当然诗最重要的还是感情。

徐志摩比刘梦苇大3岁,在感情阅历上又比刘丰富,自然在爱情方面的感受要来的比刘梦苇深刻。这样一来偶然的洒脱像是理所当然了。在感情上没有太多经验的我们,是应该向执着的梦苇学习,还是向潇洒的志摩靠齐呢?这是个问题。

第二篇:文学作业: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推荐)

关于爱情诗歌的鉴赏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诗句一直是人们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载体。自《诗经-关雎》以来,情诗一直承载着多少文人对心仪对象的爱慕和倾往,当然,充满情场失意后落寞感的诗文亦是情诗领域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以两首情诗为例,鉴赏情诗的内容、品评其中涵韵并分析其创作要素。

一、春雨湿子规,何来燕衔愁。

缱绻似情囚,血啼胥江右。

穷极万言语,莫如一回眸。

鶗鴂衔相思,明月慰书楼。

首先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客居中原,游学河洛,而心上人却在一千八百里外的苏州城,而这早已不是“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友情,所以心上人一丝细微的动作都会引起诗人的极大反应。从第一句“春雨湿子规,何来燕衔愁。”不难看出,追求那位女子的不仅仅只是诗人一人,子规鸟为春雨所湿,暗示作者身在洛阳不能回苏州,却突然有另一人闯入了诗人心上人的世界中,为她排忧解愁。这让诗人极度不安,害怕自己的心上人会移情别恋。本诗中,作者均以杜鹃鸟自比,一方面表达自己抑郁于此事,沦为感情的囚徒,难能自拔,另一方面,作者表示自己不过多干涉心上人的感情,只是用“血啼”二字衬托出心中的悲哀凄凉。穷尽千言万语都道不出诗人所想所感,更道不出诗人对心上人的一往情深,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她的一个回眸。大多数的此类情诗在寄寓相思之情时都会使用乌鹊这一意象,但本诗的作者却偏偏使用了鶗鴂(杜鹃别名)来“衔相思”,渴望着心上人能够回眸看到自己、能听到自己的啼血悲鸣。而最后一句则完全是自勉,遥望明月,奋发读书,求得功名,直至可以博得心上人的好感,迎娶她做自己的夫人,确是字字椎心,句句泣血。更是婉转地表达了诗人与心上人四年间的纠葛。“凤兮凤兮,求凰于皋;凰兮凰兮,既美且娇;舞凤斯飞,凰不予善;凤落高楼,鸣喑羽暗。”不管前方是何等艰难险阻,依旧执着地追求心上人,拘系在纠结复杂的情感之中,诗人矛盾地处理与她之间的关系,情愁之中,不禁沉迷于流觞之中,在内心中期盼现在抛弃自己的心上人可以重新许心于己。诗人通过情诗来歌颂爱情,来回忆爱情,来期待爱情,这是情诗的一大共同点。

二、草色幽微涧外探,情深一顾似曾谙。

声随琴阁桃花泛,门倚金钗犀贝含。

抱膝前生盟逝水,兼心南陌哭亡簪。

此身罥入终何待,难使玉人为解骖。

这首情诗则是站在女性的视角来写,更具艺术手法且明显具有一种女性婉转的特质,情意虽然隐晦但绝不输前两首,乃至情愁之深在前两首之上。女子插簪,意为托付定情,所以本诗主人公之苦痛使读者为

之动容,为之哀叹,亦使人珍惜爱情。

爱情诗独立于其他诗歌形态而独立,它不同于“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魏晋山水诗,那是超世独立的怡养性情。古代文人为了避免尴尬,大多在情诗中大量用典,并且极其喜爱使用借代等修辞手法,既彰显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又不至于令对方尴尬,在爱情伟大的光辉下,一切诗句都被细细重新咀嚼,重新品味。鉴赏爱情诗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爱情经历和感受,但总的而言,鉴赏爱情诗,务必将自身放入诗人的视角,设身处地,才能品出最真挚的情感。仅是个人管见,还望各位看官指正。

第三篇: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常考的题型

(一)表现手法和技巧赏析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

①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表现手法

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①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②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③烘托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

④动和静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⑤虚和实 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⑥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⑦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一、二句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

【答题步骤】 ① 点出手法;

② 结合诗句分析怎样运用手法; ③ 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诗歌形象或是意境赏析

1、类型:人物形象和意象

①人物形象: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A豪放洒脱的形象; B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C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D爱惜人才的形象;

E儿女情长的形象

②意象:诗歌中融入了诗人情感的客观意象。长亭:陆地送别之所,写到长亭,一般就与送别相关。

杨柳:由于“柳”与“留”音近,古人常折柳相送,因而“杨柳”与离别相关;又因古人常把柳种在房前屋后,因而也表达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芳草:喻离恨,也与美人一起喻美好事物,比如理想等等。梧桐: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与凄凉悲伤相联系。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往往让人觉得凄怆。梅花:初用于赠别,后为一种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的象征。

松柏:耐寒树木,经冬不凋,象征孤直刚正的品格。

菊花:清丽淡雅,芳香袭人,欺霜傲雪,在诗词中常常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莲花、莲子:“莲”与“怜”谐音,“子”为第二人称敬词,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表达爱情。又由于莲出淤泥而不染,故又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的象征。

寒蝉: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食露,所以常用来喻指人的高洁人品。又因秋后的蝉命不久长,寒蝉也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侯鸟,春秋迁徙,常常触动人的故乡之思,所以常用大雁寄托人的浓浓的乡愁。又因它曾为苏武传书,也常比作信使。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杜鹃鸟: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

蟋蟀:又名“促织”,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在一起。

2、常设问题:

①分析诗歌中塑造了什么形象?②说出形象的基本特征?③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答题步骤】

① 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景象。(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力求语言优美)

概括景物的特点。一般用双音节词,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一定要回答出具体的情感)

(三)诗歌语言赏析

1、语言特色:包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1)平实质朴:不加任何修饰,显得平易近人,但平淡中饱含深意;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即字里行间总留有想象空间,将想要表达的意象隐藏在形象中;

(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用一些清丽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4)形象生动:让人感觉景象画面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5)幽默讽刺:笔调较为诙谐风趣;(6)雄浑开阔:意境开阔辽远,气势浩荡;(7)沉郁悲凉:

2.炼字:简练、新奇(1)简练

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所谓“简练”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比如苏轼的《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一个“清”字,既写出了天空和地面的的洁净、月光照射万物所形成的澄明清朗的境界,也写出了作者虽仕途坎坷、被贬黄州但随遇而安、开朗乐观、心净无尘的心灵世界。

(2)新奇

所谓“新奇”就是用特殊的词法、句法,取得一般用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也要分析这种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都是这种“新奇”的语言。

【答题步骤】

① 一般会用到手法,若有的话,先点出手法;

② 运用手法分析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 展开想象,点出该字烘托怎样的意境,表达出诗人何种情感;

【规律总结】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一般从词句入手。回答方式,一般总说语言特色,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从手法(修辞、炼字)、内容、思想感情入手分析。就近几年高考题来看,从思想内容方面考查多些,表达效果也主要体现在表情达意上。炼字、诗眼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一、考虑古代诗歌推敲字词的特点,关注重点词语。

1、名词:名词往往是特定意象的特称。名词的连用常常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动词:一个动词往往能够使整首诗活起来,而且动词往往有多重含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把诗人无意看山而见山,悠闲自得的形象表现了出来。

3、形容词:这些词语往往从各个角度对中心词进行修饰限制,对渲染气氛、表现心情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等词语把江南的美景写得色彩绚烂,美不胜收。

4、副词:往往也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也是鉴赏的重点。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忽”字把漫不经心而忽然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的情绪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的耐人寻味之处。

5、数量词:可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的“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片”飞花落下都要减掉一层春色,“万点”飞花飘落更使人烦恼愁闷。抒发了诗人因伤春而满腹愁怨的感情。

6、叠词:词语的重叠往往能使意境深化。典型的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诗人寂苦无告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牛刀小试】 题型一:表达技巧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歌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上各据特色,试从表达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2)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3)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题型二:诗歌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诗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题型三:诗歌的语言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一)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二)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人闲,倾家事南亩。[注]①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题型一:1.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季的绚丽美景(青青草色、鹅黄杨柳、缤纷桃花、芬芳李花),是欢乐的景象;后两句用比拟的修辞写自己的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添加遗憾),是悲哀的感情。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利用对比,真切地表现出自己的哀愁

2.①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是“可爱”的意思。

②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③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

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题型二:1.《南柯子》[解题指导]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画面内容的再现,属于“什么形象”。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对整首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是对画面本身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把握;再次是选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作答。这首词咏叹了农民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与之声息相通的质朴而健康的感情。上阕以景语起笔,山色昏暗,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娇花映入眼帘。但接下来却劝人勿惜花、莫惆怅,不同于常笔。下阕又宕开去,将笔触伸向阡陌,写不避风雨劳作的农人,遂引发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农民“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把握画面形象、内容,要准确理解“幽艳”和“湿啼红”这两个要素,“幽艳”指代鲜花,“湿啼红”是露水打湿了鲜花,鲜花红艳、惹人爱怜之意。在理解了形象之后,是否惜春伤怀,就十分清楚了。

[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是作者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是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江汉》[解题指导]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意境。诗歌所用的意象在题目设问时已作明显提示,“意境”前加“情景交融”来限定,这样答题的切入点也就非常明晰,只须答出景物特点和所抒发的情感是什么就可以了。诗人客居成都多年,现在又自夔州出峡,流寓江陵一带,难免有漂泊孤独的伤感。“思归”却又只能作“客”,“乾坤”之大,却没有诗人的安身之所,加上“腐儒”的自嘲,所以,“片云”“孤月”也就是诗人孤独处境和心境的写照。但诗人又是一个心忧天下、自强不息的人,况且现在病体逐渐康复,更是壮心不已。所以“落日”“秋风”表现的不是衰败,相反,“心犹壮”“病欲苏”共同表现出了进取的精神状态。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悲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题型三:1.《菩萨蛮》[解题指导]了解题目要求后,要快速对全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漠漠烟如织”、“寒山”、“伤心”等词语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一种忧伤、孤寂;从“楼上愁”、“宿鸟归飞”、“归程”等词语来看,所表达的应是一种思乡、思人的感情;“何处是归程?”应是一种思而不得。“空”应较好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答案]“空”字一方面写出独自一人的孤单,也写出心中的空落,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端居》[解题指导]在对全诗整体把握之后,再来思考“敌”与“对”的不同效果。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仔

细品味,会觉出它的妙趣。

[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语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巩固练习】

诗歌类:《溪居即事》1.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2、②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3、③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新晴野望》⑴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的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⑵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第四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鉴赏古诗作品里的形象

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鉴赏古诗的语言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等。

3、鉴赏诗歌作品的各类表达技巧

①修辞:如,比喻、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等。②表现手法:

如,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渲染、象征、用典、赋比兴等。

4、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观点态度:评价是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简评。简析诗歌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以及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写作手法、表达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3、修辞方法4、结构技巧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 用典抒情

描写: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2、表现手法

1、比兴/用典/对比

2、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3、虚实结合 / 联想和想象/侧面虚写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4、渲染/烘托

5、白描/细节描写

6、象征/托物言志

7、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直抒胸臆

8、侧面描写: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9.化虚为实

10、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写实和夸张 写景方法: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 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画结合高低远近

动静明暗 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

粗笔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3、修辞手法

01、比兴:渲染或导引 02、比喻:突出、化虚为实 03、比拟:形象生动 04、对偶:整齐含蓄 05、对比:鲜明突出 06、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0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 08、夸张:浪漫、突出醒目 09、借代:简练含蓄

10、互文:言简意赅

11、反问

设问:承启深化、强调

12、反复:强调突出

4、结构技巧 诗歌常见的技巧:

首尾照应

过渡

开门见山

铺垫

层层深入

伏笔

先总后分

照应等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

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的特点和效果。•(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炼字型

一.结合全诗,看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二.结合全诗,看诗句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送别》王维)、“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2、值得注意的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2)表颜色的词:作谓语用,作定语用,作主语或宾语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4)虚词: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

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意境、感情)。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2)冲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冲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答语言风格题的思考方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评)。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

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

“未”,“没有”之义,表达放眼万里,未灭入侵者的遗恨 “先”,“已经”之义,表达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

“空”,“徒然”之义,写出了徒有流泪、无补于时的内心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这三个词概括有力,含义丰厚,流露有心杀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心情

第五种模式 诗眼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练习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句型

•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对“某某句”进行简要赏析。•提问变体:“某某句”中蕴涵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3、分析诗人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感情。

练习示例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圭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问: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答:手足离情,各在一方,犹如那纷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一)•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二)•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三)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诗评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得不好,你认为呢? •解答分析:依据原诗作答,要从原诗中找理由。

•答题步骤:找出原诗句中关键的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辽宁卷: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 “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

①不同意。(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

②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定燕子翻飞,绿水环绕人家,虽富有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不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抓住诗句具体分析)

③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五篇: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题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一、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六、第六种模式情感、主旨型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七、第七种模式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八、第八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下载爱情诗歌鉴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情诗歌鉴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诗歌鉴赏

    1.游庐山宿栖贤寺作品赏析 该篇是王安国游庐山夜宿栖贤寺感怀所作。庐山佛寺颇多,有五大丛林,栖贤寺是其中之一,为 南齐参军张希之首建,屡经兴废,遗址在今三峡涧玉渊潭北。当时诗......

    诗歌鉴赏整理

    2011全国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

    诗歌鉴赏

    一、基础巩固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诗歌中意象有哪些?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

    诗歌鉴赏专题之二——诗歌语言 一、学习目标:掌握诗歌语言鉴赏的技巧。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2个)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全唐诗......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真题 2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从作品的思想感情或艺术手法等角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15分)(2010年江苏卷)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

    诗歌鉴赏

    诗 歌 鉴 赏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宋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对于我们高二的学生来说,应具备基本的诗歌鉴赏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呢? 首先我送大家四句话: 读题读注......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了解《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考纲》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