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
以太溪、申脉为例探讨田从豁教授针灸取穴经验
孙静宜 赵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北京100053)
摘要:田从豁[1]教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医60余载。其辨证精确、针法精湛、治法多样。本文以太溪、申脉两穴为例,结和古今太溪、申脉两穴的穴位定位,与名老中医田从豁教授对太溪、申脉的针刺穴位定位对比,从取穴定位方面阐述田老在针刺时的取穴方法。关键词:田从豁 太溪 申脉 取穴定位
KI3 and BL62 as an example of Professor Tian Conghuo experience of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
SUN Jingyi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100029)ABSTRACT: professor Tian Conghuo is the national second group of nam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utor of hand in hand, practicing clinical contained more than 60 years.His dialectical accuracy, acupuncture skills, various methods of treatment are all praised for the world.This article is aims at describing the point location of KI3 and BL62 in ancient books and doctor Tian’s views.Also, Comb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points between those in ancient books and in Tian’s metho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KEY WORDS: Tian Conghuo;KI3;BL62;point location
腧穴[2]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针法的刺激点。我国中医学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有诸多医家对经络腧穴的定位取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总结。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 在针灸方向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针刺取穴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仅以太溪、申脉为例,总结了古今太溪、申脉两穴的穴位定位,探讨田从豁教授的取穴方法及其临床疗效。
1.太溪穴 1.1传统穴位定位
据现存可考文字史料记载,太溪穴最早出目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本输第二》,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灵枢-本输》曰:“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后上,陷者中也。” 而后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言太溪穴“在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即在足内侧,内踝的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著有:“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曰:“太溪,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曰:“太溪,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 明代徐凤《针灸大全》曰:“太溪二穴在足内踝后 踝上动脉之中。”明末岳含珍的《经穴解》云:“穴名太溪者,肾为人身之水,自涌泉发源;尚未见动之形,溜于然谷,亦未见动之形,至此而有动脉可见。溪乃水流之处,有动脉则水之形见,故曰太溪。溪者;水之见也;太者,言其渊不测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云:“太溪,从然谷行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清廖润鸿《针灸集成》曰:“太溪,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清代方慎庵的《针灸密传》上书:“太溪,踝后跟骨上。” 日本医家原昌克在其所著《经穴汇解》中提到:“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近代焦会元在其著《会元针灸学》云:“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 1983年8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教材《腧穴学》中对太溪穴[3]的定义为:“太溪,在足内踝与跟骨之间凹陷中取穴。” 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中对太溪穴的定位为:“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2田丛豁太溪穴位定位特点
田从豁教授在其著作《中国灸法集粹》[4]中写道:“太溪,足少阴之脉所注为输,肾之原穴,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平对内踝高点。” 田老取太溪穴培补正气,用于治疗中风,癫痫,荨麻疹,湿疹,月经不调等虚证。取穴位置偏上或偏下,在凹陷中寻找一肌肉较实点,取其“实能生实”,补虚力量更强的特点。有些病人久病体虚,本身正气已伤,针刺太溪穴凹陷处可感受到针下空无正气感,正气难侯,如取穴稍偏上,从实存正气中培补正气,效果更佳。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田老取太溪穴多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偏下部,并不苛求陷者中,而已按之为实之手下感为重,并不苛求是否为动脉上,因人而异,以避开血管为上。
2.申脉穴 2.1传统穴位定位
申脉穴的穴位定位最早出现在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言申脉穴:“申脉,阳跷所生也,在足外踝下,陷者中,容爪甲许”,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曰:“申脉,阳蹻之所生,在外踝下陷中,容爪甲。”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曰:“申脉,外踝下五分者中,容爪甲,白肉际,阳蹻脉所出。” 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曰:“申脉,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其穴居中。”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云:“申脉,从仆参行足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许,白肉际,为申脉。”清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曰:“申脉,足直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 清代方慎庵《针灸密传》曰:“申脉踝下五分张。”日本医家原昌克在其所著《经穴汇解》中提到:“申脉,外踝下,可容爪甲,可定申脉。当其下,摸索骨空而得之。” 1983年8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教材《腧穴学》中对申脉穴的定位为:“申脉,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经络腧穴学》中对申脉穴的定位为:“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2.2田丛豁申脉穴位定位特点
田从豁教授在其著作《中国灸法集粹》中写道:“申脉,足太阳膀胱经之穴,阳跷脉所生,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位于足外踝下缘凹陷处。” 申脉系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为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田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取申脉穴多位于外踝下缘凹陷处,以赤白肉际处为定位,并不苛求于外踝直下方,因人而异,有时偏上紧贴外踝下缘,有时偏下赤白肉际,甚或有时向对侧照海方向进针,以避开血管为上。田老在临床上将申脉和照海配伍应用[5],以期达到调和阴阳,通利阴阳跷脉,从而治疗中风偏瘫、失语,癫痫等下肢肌肉运动失健疾病。申脉取穴位置多为赤白肉际,取其“阴阳交会”之意,从而达到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之效。向对侧照海方向针刺,以期阴阳跷脉交会调达阴阳之功。另外,田老不仅强调持针进针之手下感觉,更注重揣穴之手下感觉,凭借多年扎实的基本功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定位快速准确,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找到穴位并施以针刺。因此田老选穴个体性强,因人而异,针刺穴位很少出血。
4.典型病例
马某,男,38岁,2009年4月患单纯性疱疹性脑炎后于2009年10月并发癫痫,起病急骤,抽搐频繁,不能自控,于田老处就诊。症见:发作时头晕,甚则扑到,意识丧失,不能自控,时有抽搐,无角弓反张,醒后如常人。一周3-4次。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表情淡漠,纳差,眠差,苔薄白,脉弦滑。西医诊断为癫痫,中医诊断为癫症。初诊,田老取大椎、陶道刺络放血拔罐,针刺百会、风府、风池、肓俞、丰隆、三阴交、太溪、申脉、照海穴以扶正补虚,调和阴阳,调达神机,疏风理气。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一周或两周1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纳可,眠可。治疗一年后情绪稳定,记忆力明显增强,癫痫发作时仅有轻微头晕症状,跌倒时可自控意识,无抽搐。
参考文献
[1] 张华,刘保延,周雪忠,王映辉,刘志顺,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穴方总结[J].中国针灸, 2007, 27(9): 673.
[2]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 [3] 蔡晓刚,太溪穴临床应用举隅[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 9(09):50.[4] 田丛豁,臧俊岐,中国灸法集粹[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27. [5] 骆芳,蒋军清,叶虹,田从豁教授针法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9, 3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