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之一审题

时间:2019-05-13 05:4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考场作文之一审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考场作文之一审题》。

第一篇:考场作文之一审题

考场作文之一审题

高考例题

1.(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与去年的命题相似,仍为观点列举型材料作文,只是变换了一下形式,即给出了六个并列式观点,要求考生挑选出两个或三个重新组合后,提炼出共有的观点。故选择和提炼的前提是要读懂六句名言或诗句的含义,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审题立意的难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追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体现了思乡爱乡的情怀,具有旷远的意味;‚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体现了追求精神高洁的志向,强调的是要锤炼内在品质。‚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是说接收的信息越多,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眼界越开阔,强调了不要故步自封,要放眼天下、胸怀天下,善于接受和吸收外来知识、文化;‚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体现了文人的筋骨与清醒的自我意识,不盲从于社会,为中华民族鼓与呼的使命与担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揭示了人应该有远大的精神理想,需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现实生活。

综上所述,除了第②句表达了思乡之情外,其他五句都跟‚修身立世,成仁成材‛的个人追求有关。这六句每一句各都侧重一个品质:①自强不息,②家国情怀,③注重内在,④善于接受外来知识、文化,⑤不逃避而且敢于反思,⑥自信且坚定。

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暗含了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同时,题目也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

材料中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暗示了写作的中心指向,写作时,可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考生在写作时,可先挑选出两三句意义相关的名言,再适度提炼出写作的‚话题‛或中心,然后围绕提炼的写作中心,展开写作。本题适合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例文】

大格局,勇担当

在庭户之中只能见斗室,而于天地间自然眼界宽广,这是魏源的眼界与格局;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敢说敢作敢当,为同仁呐喊,为革命鼓与呼,这是鲁迅的担当。

格局大小,影响眼界之广狭;眼界不同,担负的责任也会不同。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何等的境界!格局就是无穷的远方,敢于担当者须穿过重重阻碍,身负家国天下。担当是为了无数人的福祉而不断求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格局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格局大者,为国为民为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局小者,为己为私为小我,虽无可指摘,但不可沾沾自喜。自古士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立身哲学,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何等的气魄!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岳飞“八千里路云和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格言诠释了什么是格局,阐明了什么是大我。

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尽心竭力。鲁迅面对万马齐喑、岌岌可危的局面,团结起文化战线上志同道合的志士,用笔作武器,敢于揭弊,暴露国民劣根性,揭开伤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便是担当。钱理群教授指出真正的精英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我们不会忘记“耶鲁哥”秦玥飞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农村,做一个村干部;不会忘记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工作者,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之责;不会忘记中国维和人员奔赴战乱国家的战场一线,用行动争取和平;不会忘记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几十年内无偿提供给贫困国家而不计个人报酬……

中国正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个大国立于民族之林,也离不开大的格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亮点呈现】 借用本文所论述的主题,该文也具备了‚大格局‛的特点。所选的名言为第④与第⑤两条,并提炼出‚格局与担当‛的话题,论述了‚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和民族都要有大的格局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观点明确,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问题的把握和认识都深刻到位,有高屋建瓴的气势,有严密的逻辑力量。另外,本文语言准确而生动,不失为一篇佳作。

2.(2015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解析】 就本题而言,按材料对象可有不同的立意角度:一是从给小陈写信角度,或肯定小陈作为,褒赞其正面价值和辐射效应;或质疑小陈举动,引领人们深层思考;或从辩证视角,思考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如伦理道德与法律约束、亲情取向与法治意识;或从现代社会视角体察小陈举动的作用与意义。二是从给老陈写信角度,指出其行为漠视生命,缺少尊重意识;剖析其行为举止缺少担当意识,缺乏责任意识;探究其举动的根源,反衬依法治国之必要。三是从给警方写信角度,或点赞警方微博公布的举动,可批评警方有披露他人隐私之嫌疑,或探讨此种公开是否合乎法理,或讨论警方作为是否有助于处理社会制度规约与情感调节、社会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保护的关系:或提出质疑,或提出对策。考生还可另辟蹊径,从给网友、媒体及政府部门等写信的角度写作。【考场佳作】

致小陈的一封信

河北一考生

小陈: 你好!请容我先给你讲个《论语》中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与孔子说:“我们那里的法律很严明。如果父亲偷了只羊,那么他的儿子会去告发他。”孔子答道:“我们那里恰恰相反,如果父亲偷羊,儿子会去帮他藏匿。”

也许,到这里你会质疑:这岂非枉法?然而夫子是如此解释的,这样有助于维护当地的伦理关系。所谓“法理不外乎人情”,你的举报固然是正义的,然而未免过激。

自然,“规矩”二字,在生活中不可或缺。有如围棋那三百六十一格,局中黑白分明、落子章法;有如依声填词流丽悠扬,平上去入各有定规;有如铁划银钩,千里墨香因循法度;有如宫商五音,婉转清雅,皆依工尺……生活中的很多事,都必须要在规矩约束之下。所谓“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你对规矩的重视,是应当“点赞”。我也希望,你在未来的路上,能够如此严谨地约束自己。

然而,向警方举报父亲,虽是于理无碍,终究于情有亏。亲情,是游子别家时母亲细密的针脚,是“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欣然,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的眷恋……它让你纵流离辗转如飞絮飘萍,却仍能沉默微笑着体味这一份不会老却的牵念。《陆犯焉识》里的女儿举报了父亲,最终当那个疯狂的年代落幕后,父亲会温柔地说,从来没有怪过女儿。我想,你的父亲也是一样。他绝不会怪你,那是父母的慈爱与宽仁,那是根植于血脉发肤之间的亲情,割离不得抛舍不得。然而,他怎么可能不难过?你完全可以用更多耐心来规劝父亲。我可以理解你的无奈与顾虑,然而我更希望,你对父亲的劝告,从此能以一种更温柔平和的方式收官。

希望从此,你的父亲不会再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置规矩于不顾;也更希望你与父亲不会因此而出现隔阂,希望父女间的亲情仍温暖如初。网络上的**也终将平息,愿你们的生活未被扰乱,便如那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件事已落了幕,便与父亲相视一笑,互相和解吧。

此致 敬礼

明华 2015年6月7日

【亮点呈现】 文章开篇先以讲故事的方式,通过《论语》中关于是否揭发亲人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对比中提出了观点:做法正义,未免过激。具体写作时,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能力,借围棋、填词、书法、音乐等,表达了对‚规矩‛的认识,并对小陈的行为点了赞。接着一个‚然而‛,话题转折,先以诗句引出观点,再以《陆犯焉识》这一素材,进一步深化写作中心,突出了‚温柔平和‛这种方式的重要性。结尾以客观辩证的分析总结全文,进一步升华了主旨。

3.(2016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据夏明作品改动)【解析】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在第二幅漫画中,原先得了100分的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原先得了55分的男孩考了61分,却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要准确理解脸上的印记的含意:‚唇印‛代表亲吻,象征‚表扬‛‚肯定‛‚奖励‛等;‚手印‛代表耳光,象征‚批评‛‚否定‛‚惩罚‛等。把握寓意则可以通过将两幅漫画进行对比来解读,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

第一个层面:就‚分数‛变化呈现的意义来解读。一个孩子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原因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考试分数上升了就受到奖励,反之就受到惩罚。反映出我们的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唯分数论‛,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存在着这种‚唯分数论‛的现象。参考立意:①唯分数论要不得;②教育怎能分分计较;③评价应有多元性。

第二个层面:就漫画所呈现的现象来解读。从两幅图的比较体现出来,分数的升降直接与奖惩相关。不论你的起点如何,退步了就要被批评,进步了就可以受到表扬。从两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右边的学生尽管进步到61分,与左边尽管下降到98分的学生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可是受到的待遇却截然相反。如果从这个角度深入,它启示我们:奖惩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个合适的标准,还需要区分出不同的对象,要因人而论,否则就跌入‚成王败寇‛简单粗暴的评价泥坑中去了。参考立意:①评价标准与奖惩方式;②奖惩要据情而定;③非此即彼的奖惩观值得反思;④奖惩不能优劣错位;⑤奖惩必须要考虑标准的相对性。【考场佳作】

唯分赏罚,教育之殇

漫画中,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得了奖励;第二次考了98分,得了一巴掌。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受到责罚;第二次考了61分,却获得了奖励。

这一简单粗暴赏罚举动的背后,正是我们长久以来唯分数论英雄观念的反映。教育之殇,令人叹惋!唯分数论赏罚,造成学生创新能力不足。有好事者对近三十年的高考状元做了一个统计,竟没有一个在行业上成为领军人物。当然不能认为都是高分低能者,但长期以分数论成败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被称为神童的魏永康,考分一路领先,十三岁以高分进大学,十七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可就是这样的“学霸”,又被“分数”所伤:生活能力极差,社交能力不足,人格缺陷明显,最终遭到校方退学。残酷的现实让我们不能不警醒:分分分,并非学生的命根。

唯分数论英雄,源于单一的教育评价体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分数这一个结果外,还应该与其学习过程的表现、与同学协作的情况、表达和交际能力的强弱、特长的发挥等因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给学生正确而全面的“吻”或“掌”。否则,所有的评价都是片面的,长此以往,会逼疯多少个“范进”,徒伤多少个“方仲永”,埋没多少个韩寒、马云、钱钟书?可叹,教育之殇!遥想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三千子弟,有默许的“吾与点也”,有大赞的“贤哉,回也”,也有委婉否定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没有简单粗暴,只有循循善诱。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是多美好的一面镜子!唯分数论英雄,又何止是教育之殇?比如曾经流行的GDP思维和绩效考核方式,数字有提高,“亲一口”;数字有倒退,就“赏你一巴掌”,在现实生活中岂不比比皆是!当一切以GDP评价政绩,当一切以计算出来的种种数字评定成绩时,就自然出现了“求富不仁”、环保弱化的现象。只是可怜天下这些被“奖惩”的人。

我们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但更需要多元化的评价,尤其是教育,尤其是对人的评价。“吻痕”可以有,“掌印”偶用之,但千万不能唯分数来赏罚。

【亮点呈现】文章对画面描述非常简洁,随之即进入论述,分析明了,论点突出。主体部分逐层深入,由现象剖析到本质探究,从教育行业到经济发展,由点到面,由此及彼,深化了中心。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观点鲜明,让人深思。文章内容丰富,有详例的夹叙夹议,也有略例并举;多用短句,语言简洁有力,生动活泼。

典例导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风雪停止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读完上述故事,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解析】审题应注意几点:一是整体感知材料,剖析材料构成。如本则材料的对象是由农夫、黑羊、白羊、暴风雪构成的,我们来梳理其中的关系:黑羊与白羊为个体与整体、异类与同类的关系;农夫与黑羊白羊之间的关系;暴风雪与农夫、羊群的关系等,辨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确定基本题意。二是体察材料倾向,锁定关键语句。如材料中描写对象思想倾向的语言、行为的语句:农夫的高唱、卖羊的念头、雪天找羊等。三是可用由果溯因、透析关系等方法,提炼内涵,锁定立意。

参考立意:一是从材料整体而言,确定为个体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如何看待‚异类‛‚另类‛的问题,整体的完美与个体的缺憾,缺憾成就完美等。二是从农夫角度看,看问题应立足全面、整体,过分追求完美会带来遗憾;要宽容‚另类‛等。三是从羊的角度看,优势劣势均是相对而言,事物应丰富多彩,整齐划一未必就是完美,注重个性价值等。

【高手点评】本题为典型的故事型材料作文。其审题要点有:一是整体感知材料,正确结构材料,确定材料的主体及构成,确定故事的主角;二是体察材料对故事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或褒或贬,或客观中立;三是梳理故事情节,聚焦故事结果,由果溯因,因果求因;四是体味材料的隐含信息或条件,挖掘材料的言外之意;五是选择切入点,确定材料作文的立意。

【考场佳作】

黑羊的价值

田晓东

人性天生希望周围只有一种声音,由是,农夫要卖掉白羊群中的黑羊;教育常拿标准答案作考量,一个民族非要征服同化所谓的“异族”,一个社会总爱以正统抹杀“异端思想”。

黑羊的孤独从屈原到布鲁诺,在有人的地方就一直存在。然而主流的合唱者,你们是否想过,对异己之排斥不是源于对问题本身的理性思索,而可能是良知为恐惧所挟持?这种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自私的恐惧甚至要蒙蔽人类长远的利益。于是有了伏尔泰的比喻:“一片麦子对一株麦子说,你必须像我一样,向这个方向倒下!”

苏格拉底没有倒下,面对泛滥之民主、世风日下的城邦,他喊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虽然等待他的是放逐和毒酒,但等待城邦的是侵略者面前的一败涂地。夏瑜没有倒下。坟上红白的花终于看到皇帝被推下龙庭的一天。而当初恣意嘲笑的人们,想起那句“天下是大家的”,不知作何感想。

似乎不下一场暴雪,黑羊就始终处于被卖掉的危险中。

但是,人类社会经得起多少暴雪?当人类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基础上开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重新拾起理性与道德,人们已经多走了多少弯路,经历了多少浩劫!人,不要再等下去了!作为社会潮流中的个人,选择做白羊还是黑羊,都无可厚非,关键是一切判断都应是独立而理性的。做白羊,请不要因为“大多数”的身份沾沾自喜。对待不同意见的人先要采取平等、尊重的态度。“对话,是人性最美的姿势。”假如你是黑羊,不要妄自菲薄,即使每天听到的都是“我雪白的羊群多么可爱”之类的话。比如,许多人遇到欺骗,不愿再扶起摔倒的老人。你走过去,予以真诚的帮助,说不定拯救了一场社会“信任危机”的暴风雪。

应该警惕的是黑羊不是为了某种认同而将自己涂黑的白羊,暴风雪会撕去一切伪装。毕竟,有一个麦哲伦,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愿意付出生命。

但愿,白羊能心平气和地说:“你好,黑羊。”但愿黑羊望着自己水中的倒影,能露出自信的微笑。

如是,暴风雪中,人类才可能得救。

【亮点呈现】本文堪称考场作文的精品之作。其特点有:一是抓关键语,确定立意。文章从‚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卖掉黑羊‛与‚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关键语句的对比入手,围绕‚黑羊的价值‛确立中心,不仅切合材料题旨,且令人耳目一新。二是材料新颖,视角独特。如文章引用了伏尔泰、苏格拉底等作为论据,运用贴切,切合观点。三是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层层深入,思想深刻。从常情出发到排斥异类原因的分析,从异类的不屈勇敢到‚暴风雪‛机遇的难得,从异类的被杀谈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从容忍异类到真假异类的区别,突显异类的价值,可谓丝丝入扣,发人深省。

材料作文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背景语、提示语(漫画中的标注语)、限制语、强调语。就审题而言,一是从背景语入手,即从材料的铺垫与引入部分着眼,确立思维走向,解决‚怎么想‛的问题,‚典例导引1‛中,‚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就是背景语,对故事起了一个引入与铺垫的作用。

二是从限制语入手,即从限定范围、程度、色彩、情感、走向的语言切入;审清材料的基本寓意,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如典例中的‚一天,在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就是限制语。

三是从提示语入手,即由提示考生注意,思维方向或情感倾向的语言引领;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典例中的‚读完上述故事,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文章‛及后面的写作要求,就是解决‚写什么‛。

四是从强调语入手,即从材料中加以强调,引起考生注意的语言发力,审清写作指向与要求,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如典例中‚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就是,告诉考生,要从此确定立意方向。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作为主持人就要学会关门。在某段新闻结束后,会把与工作有关的一切都关掉。关上“门”之后,外面的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工作一完,心门一关,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关上“门”,放自己回到生活中,做回自己,干自己想干的事,逛街、旅游、看电影、喝咖啡……他能够顶住外面的流言蜚语,生活得潇洒,正是因为他懂得关“门”。

阅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解析】 本则材料的核心为对待生活的态度。审题要点:一是明晰‚门‛的比喻义,辨析清‚开门‛与‚关门‛引申义及我与‚开门‛‚关门‛的关系,可谓小中见大,由具体之‚门‛到社会之‚门‛,引申得当;二是由‚虚‛入‚实‛,明确‚我‛与‚开门‛‚关门‛的关系的实质是如何摆正‚我‛在生活中的位置,如何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三是由‚内‛而‚外‛,善于延伸与拓展,由材料之‚内‛延伸至人的生活体验与社会现实的‚外‛。‚开门‛与‚关门‛既是一种‚隔离‛,隔绝世俗,活出自我,‚门‛还是一种‚守望‛与‚坚持‛,任世风漂流,我自有一方内心家园。如此,则可文思如泉涌。

【高手点评】 本题为典型陈述现象型材料作文。现象类作文应注意四点:一是概述,即要用简练的语言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简述、概括、抽取,使文章的观点有所依归,如本题就可针对‚我‛与‚开门‛‚关门‛的概述,可简述为如何摆正‚我‛在生活中的位置;二是要拨冗去繁,提炼观点,力争一语中的;三是要联系实际,举例引证,解构材料;四是收束阶段要回扣题目,圆合首尾,画龙点睛。【考场佳作】

自我之门

陶燕燕

白岩松说,做主持人应学会关门,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对人生而言,关门,往往与“开门”相伴随行,命运在开与关之间,为人生设置了一个个暗藏的机关。

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开始的几个简单的音节,就像是命运的敲门声。嘘,安静点,别出声。双耳失聪的贝多芬,用最顽强的意志,用恶狠狠的声音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用心灵倾听,他用心灵轻轻叩响命运之门。门开了,贝多芬走进来,在上帝关上了一道门的时候,他挥动激情的手,为自己也为别人打开了另一扇门。

事业有难,感情受挫,人生陷入低谷,仿佛所有的门都已紧紧关闭。四面楚歌,进退维谷;怨天尤人,于事无补。静下心来,回到原点,发现问题的症结,寻找解决的办法。“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相信自己,不断去尝试,你会在命运的转角处,发现另一扇门已为你打开。

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我被苏轼达观的人生态度深深折服。才华横溢、锋芒毕露、恃才自傲的苏轼,被躲在历史暗角的小人们忌恨、陷害。他们罗织罪名,制造了北宋文坛上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苏东坡被一贬再贬,前途一片黯淡,从黄州到岭南,风风雨雨,扶藜杖,穿芒鞋,一路行来,留下一路瑰丽的诗篇。

命运多舛的诗人,在仕途之门关上的时候,他用豪放不羁的诗词歌赋和书画,打开了另一扇艺术之门。

关门,开门。在关与开之间,机遇就在你坚持到最后的那个瞬间。

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六次被入侵之敌打败,失去了信心。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绕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见此情景,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这个故事似乎也被人移植到威灵顿将军身上。

如果在命运之门紧紧关上的时候,一味地坐等或反复念着“芝麻开门”的咒语,奇迹是不会发生的;只有坚持再坚持,不断地向命运发起顽强的进攻,成功之门才会被你打开。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一张张退稿单就是那紧紧关闭的门,而一次次坚持就是一次次敲门,那一部部作品就是打开的一扇扇成功之门。

开门与关门,在开与关之间,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你才是命运之门真正的主宰者。尽管人生之门多多,但“自我之门”始终是“关门”与“开门”的撒手锏!【亮点呈现】作者以‚开门‛与‚关门‛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如何对待‚自我之门‛,在丰厚事例的铺排与拓展中,‚开门‛与‚关门‛被赋予别样的色彩。贝多芬、苏轼、罗伯特·布鲁斯、贾平凹,在命运关上‚门‛的同时,用奋斗与勤奋谱写了一曲励志之歌。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浑然一体。算得上是一篇佳作。

思维训练

1.(2017山东泰安一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厄瓜多尔的丛林中,生长着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够自行移动的树木——行走树。它有着极其复杂的根系,根可帮助它不断地向阳光充沛的地方移动。在奔向太阳的旅途中,“行走树”每天可移动2到3厘米,每年可移动20米远,照树的标准计算,堪称是一场马拉松。而且,树能在向阳方向长出新根,帮助其缓慢“行走”,老根则会慢慢死去。这些不同寻常的树根从主干上分离出来,距离地面数尺之高,看起来就像大树的腿。

对于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2017四川成都一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2012年8月13日,在北京,3岁男孩明明在京旺建材城门口踢球时,不幸坠入一口深95米、直径42厘米的空调井中。明明最终没有救上来,因打捞难度巨大,孩子只能就地掩埋,长眠井下。

②2016年11月6日,保定6岁男童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跌落40米深的枯井中。消息传出后,当地各方力量一直不间断实施救援,热心人士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并送来物资、现金等物品,形成强大的后勤保障,试图联手创造一个生命的奇迹。2016年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奇迹却没有发生,孩子不幸已无生命体征。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二篇:考场作文第一步——审题扣题

一、考场作文第一步

——审题扣题

一、习作斑马线

写作文要有“题目”,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写作文要围绕“题目”,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有的同学往往急于求成,看到题目抓起笔就写,结果常常跑题,正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以,审题是习作的第一关。本节课的训练目标就是:

1、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确定文章的体裁。

2、一两分钟之内完成审题任务。

3、自命题作文能够拟出新颖独特的标题,引入注目,为文章增辉,为分数增值。

二、习作指南针

1、审题中的“加法”。是指将作文题目加上一定的修饰词或限定词,从而达到缩小选材范围的效果。

比如说《关怀》一题,题目含义十分广泛,习作者不容易把握,我们就可以采用“加法”,将思路从“面”引向“点”,缩小选材范围,减少干扰因素。上题可加为“老师关怀我的成长”“市长关怀贫困区的孩子”等。

2、审题中的“减法”。是指对有了具体要求和限制的作文题目,一层层减去题中容易理解的成分,使“题眼”脱颖而出。

比如《这件事鼓舞了我》,“这件”限定了是一件事,而不是几件事,“事”限定了作文的体裁是记叙文,“我”限定了写作对象,这三点限制一减去,题眼“鼓舞”便突出了。

3、审题要审清题目的要求。审题目要求指的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确定主题、写作对象、写作范围和重点,然后组织材料写作。以下题为例:

“观察你喜爱的一种动物,以它的生活习性为中心,把看到的情况具体地写下来”。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状物为主的题目,可以写你喜欢的小猫、小狗、金鱼„„内容包括动物的外形、特点,重点写动物的生活习性,爱好脾性等。

假如把题目变化一下,改成:

我与„„

要求:(1)补充题目。(2)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如果在横线上填上“小花猫”一词,题目就成了《我与小花猫》,这是如果再按状物类作文来写就跑题了。怎样写才符合以叙事为主的习作要求呢?重点要写与小花猫相关联的事情,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字里行间要表达出我对小花猫的喜爱之情。

4、半命题作文要填充。我们把指给出一半题目,由考生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的作文命题形式叫做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有限制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近几年来,一直是考试命题的主要命题题型之一。如果能补上一个好题目,不仅能使思路畅通,加快作文速度,而且能是全文增色。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做重点训练。

5、拟题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作者基本功的体现,好的作文题目常常使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技巧一:巧借大家熟知的词语。如“《卖拐》新版”“超级女声未来版”„„

技巧二:用感情强烈的祈使句。如“花儿,不要哭泣”“回家吧,孩子”„„

技巧三:用字母、数字或符号作为标题或标题的一部分。如“1+1=?”“son和sun的区别”„„ 技巧四:用副标题。如“失落的文明——《读玛雅部落》有感”„„

三、习作风向标

1、病文诊断室

题目:每个人都做过梦,梦境有甜蜜的、快乐的,也有悲伤的、恐怖的,请以“我的梦”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病文:

我的梦想

我从小就爱画画,而且对画画特别痴迷,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很早就种下了一粒种子:长大后,我要当一名画家。

虽然我真正画画的时间不多,但我一拿起画笔来,就会很认真,很专心,一定要一次性画完想画的内容,绝不会拖到第二天再画。每次一画完画,我就特别开心,特别快乐。

我要像神笔马良一样,使画中的事物栩栩如生;我要用我的笔留着大自然最美的风景,留着美好的心情;我要画出像《机器猫》《聪明的一休》《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经典的漫画,给小朋友带来快乐。

„„

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把梦想变为现实。

你来把把脉:这篇文章“病”在哪里?请给它开个方子。

2、训练集中营

(1)用“加法”确定下面题目的选材范围。

《我的家庭》 《考试》《枣树》

(2)用“减法”找出下面题目的题眼。

《我的小伙伴》 《记你喜欢的一项活动》 《爱唠叨的妈妈》

(3)阅读训练。

难忘的一件事

生活像一条小河,记忆像一张大网,捕捉着生活中各种难忘的事情。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那时我刚上二年级,学校为家远的同学增订了课间餐。因为我家生活条件不好就没有订。因为这件事情我心里很不高兴。

那天,同学们第一次吃课间餐,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起转来。这时我听见一个亲切和蔼的声音在叫我,我连忙擦干眼泪转过身去,原来是张老师。她手里端着一瓶牛奶,说:“莹莹,快把你的牛奶喝了吧!”我奇怪地说:“老师,我并没有交钱啊!”“有人替你交了。”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问:“是谁替我交了?”老师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拿出一张名单,慢慢地读了起来:“有胡涛、刘欣、韩伟„„”我听着这些人名,眼睛湿润了,不由得陷入了沉思,我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同学们交钱时的情形:“我这儿有五毛”,“我这儿有一块”„„这是老师对我说:“来,快喝吧!”我慢慢地接过了牛奶,猛地转过身去,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大滴大滴的眼泪掉进了牛奶里„„

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①小作者写了(),而且让他感到十分()。

②这篇文章读起来很感人,小作者先写了大家第一次吃课间餐,而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起转来”是因为()。然后老师端给我一瓶牛奶让我喝,我感觉()。后来老师告诉我真相,我觉得()。所以这件事让我十分难忘。

③用“”画出小作者接过牛奶后的句子,她为什么不直接写“我感动得流下了泪”?

3、模拟考场

题目: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把你经历的或看到听到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写下了,与大家一起分享,题目自拟,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小提示】

(1)给自己的文章一双明亮的眼睛,以下几个题目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谈“狗”色变》

《擒拿高手》《水中舞蹈家》《我和“黑客”》等。

(2)围绕人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来写,抒发真情实感。

四、佳作展示台

1、妙语连珠

淘气嬉闹灵敏乖巧笨拙憨厚温顺 凶悍狡诈

胖乎乎懒洋洋毛茸茸软绵绵圆滚滚 急冲冲 灰溜溜

贪吃好睡欢蹦乱跳高大雄健摇头摆尾迎风飞舞

★兔子躬着身子用后腿在地上使劲一弹,呼的一声直窜出去,像飞起了一团白雪。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些淘气的灰色猴子尾巴特别长,它们用尾巴勾住树枝倒挂在树上,游来荡去,像打秋千一样,当它们停住时,又像葫芦架上挂着许多葫芦。

★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亮。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一双尖尖的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小鸭子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个又扁又平的嘴巴,吃起食来就像簸箕收土一样。

2、考场佳作

牵挂一只流浪狗

它那双黑黑的,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我。充满乞求的目光,瘦骨嶙峋的身子,使我不由地产生一份怜悯之心。

第一次在公路上见到它,它被鱼贩穷追猛打,嗷嗷的叫声十分凄惨。它哆哆嗦嗦地蜷在路边,见到我便龇牙咧嘴,眼里有敌视也有恐惧。可怜的小东西啊!我扔一些薯片给它。它嗅了嗅,一骨碌爬起来,几口就吃完了。我又朝它扔了些便往家走。当我到家时竟发现它一路跟着我回来了。它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可我只能将它拒之门外。

每天放学,我都看见那只黄黑瘦弱的流浪狗把身子钻在垃圾桶里,嘴里啃着垃圾,身上的毛脏糊糊,湿淋淋的。因为它弄得满地垃圾,散发馊味,常常招来驱赶和喊打。于是我把随身携带的零食扔给它一些,它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还用长长的舌头在嘴的四周舔了又舔,像是在回味什么。

但是没想到我对它偶尔的施舍却让他把我当成了主人,它常常跟着我,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我看着它,它也望着我。我不由得为自己不能收养它感到歉意,却又不能把它带回家。于是我装作很凶的样子,拿石头使劲砸它。它嗷嗷地叫着,最后终于走了,只留下嘴里还没啃完的鱼头。

那天之后,我没有再见到它,不知道它会不会被好心人收留,也不知道它是不是又在被人喊打。可怜的流浪狗,你现在在哪里呢?你还好吗?

【赏评感悟】

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叙述故事,但对弱小生命的人性关爱在文章中自然流露,读来耐人寻味。“它嗷嗷地叫着,最后终于走了,只留下嘴里还没啃完的鱼头”,语轻情浓,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愧疚和怀念。

第三篇:几种考场作文的审题方法

几种考场作文的审题方法

王巍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困惑,一提到作文,皆感头疼。而现在的各种考试中,作文所占分值呈上升趋势,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考试中,作文分值可谓“瓜分了总分的大半壁江山”。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这里不赘述,而要写好作文,审题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布局某篇,组织材料写出佳作的先决条件,可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主要针对几种考场作文的审题,浅谈一二。

审题就是揣摩作文题的含义,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和要求,明确写怎样的主题,该选用那些写作材料,怎样安排详略,该选哪种自己最擅长文体写作等。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重中之重,通过审题,对作文通盘考虑,审题的过程便是构思文章取材,选材的过程,只有认真准确地审题,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若审题不准,作文时就会出现偏题或跑题等现象,文章内容会离题千里,最终费力不讨好,影响作文的质量,因而影响了作文成绩,乃至总分成绩。那么,在考场有限时间里,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审题呢?下面举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参考:

一、找关键题眼法。

这种审题方法适用于命题作文,即找出所给作文题的关键字眼—词语,然后围绕字眼确定作文中心,选择材料和安排结构等。如:命题以“读书真好”为题,其题眼是“好”,“好”是与“坏”相对应的,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切入主题:一方面是读书的好处和益处,即读书对人成长和生活的积极意义,也可指一种美好的审美愉悦,如读书的“幸-1-

福感”、“兴奋感”、“满足感”,读书后获得的教诲、启示等。我们审准题后,文章既可叙事,也可谈“读书好”的观点,围绕“好”做文章。如某同学“写读书好”的作文时,选写自己看《西游记》这部小说的感受:写被其中精彩传奇的故事情节吸引外,主要学到了许多人物描写的知识和写景状物的方法,更进一步评价孙行者斩妖除魔明辨是非,行侠仗义而扶弱除强的优秀品质,作文时巧妙地撷取精彩片断并谈所得,为文章添秀不少,真正做到了审题准确,切合题意,作文水平得到肯定。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读书好”的反面,即写不读书的坏处,主要写有的人不读书的坏处,还选择了生活中不读书的人乱用字词,混用错别字;而知识困乏诸如“买命实为买伞”的现象等导致笑话,酿成其实可避免的憾事和损失,从而阐明“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观点,也未尝不可。

二、补全题意法。

半命题作文往往采用这种审题法。审题时尽可能多方面罗列补充的内容,最后确定最佳补充内容,方便自己抒写感受最深或选材最广的题目来写。如:《,请听我说》,咋一看此题目,横线上我们除可填人物,还可填其他的事物,但必须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如填“亲人、朋友或师长”,虽说过得去,但显得平常化,还需要注意所填题目应“靓”一点,如果把呆板词语变成一些含蓄词语,题目就会生动些,如:迂腐的师长可称为“老顽固”,粗暴的是师长可称为“黑张飞”,勤劳的师长可称为“老黄牛”等,达到“题好一半文”的作用,进而激活作文思路,泛采写作素材。还可以联系人们关注的环保与社会百象问题,可填“家乡的小河”,“病吟的老槐树”、“粉丝们”等,这些题目写时联系现实生活,大多采取倾诉的第二人称写法,始末注

意人称的一致性,用真情实感去倾诉,文思泉涌中把源自生活的素材进一步加工、整理,立意构思,咫尺天涯切入主题,审题过程中迸出“蓦然回首,那人那事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感火花。

但是,有的题目补填时不能出现语法错误,致使文题宽泛、虚空,作茧自缚,作文时无从下手,如:半命题《感受》,此题目有的同学补成“感受家乡”,一看这题目,因缺宾语而意犹未尽,文题宽泛不具体,如果再补全题目为《感受家乡的变化(温暖、亲情……)》,题目就较准确完善了,快捷地为作文时提供了选材思路和引导。又如:有的同学拟题《计算机的制作》,这样的题目,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凭自己浅薄的知识,无法写好此类作文,这样,作文时只能泛泛而谈,捕风捉影,草草收场,难以写出佳作来。此题如联系实际,可拟题《风车(折扇、纸 蛙、麻婆豆腐、风筝……)的制作》,行文较容易驾驭,文章定会有真情实感,流畅地表达主题。

三、化大为小法

近年来话题作文已趋考场作文主流,话题即指作文所及有关社会生活和谈话的中心(主题)。命题者的目的主要是让考生根据话题的片言提示,自由拟题,自由选材,进行个性化作文。对学生来说,作文时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和自由性,便于张扬过性,正是这特点,话题的过宽、过大,学生难以圈定作文对象和内容,在此情况下,应提倡“化大为小”的审题方法,具体是:按话题提示,拟出一个针对性强的小的题目(切记万不可将话题作为作文题目),用以点带面的写作技巧作文。如:以“路”为话题,有的同学因话题之宽而审题不准,感觉题目之“大”,无从下手,不能根据话题提示,巧选“小”的角度,组织材料,只有写些零散空洞语言,言中无物、无情,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此话题如从“化大为小,以小见大” 的角度审题:一是实写生活中的路,可写与路有关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可写路对家乡的经济贡献,方便人们起居生活;或写修路者的感人故事;或用说明文介绍路的优特点;或将现在的现代化之路与过去简陋之路对比,突出路的变化从而体现社会变革下人们生活迈入小康的现实等。二是可写生活中抽象的路,如可写别人或自己克服困难,曲折的求学之路;可写致富能手历经坎坷从而走上小康之路;可写诸如我国人民历经磨难、同舟共济、可写“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人扬眉吐气,标志中国全球地位提升,展示中国人民意志、信心,坚持不懈攀登科学的高峰、科技兴国之路……。这样,文章既能紧扣题意,又能深刻地表现主题,符合话题作文“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命题初衷,真正地自由选材,自由写作,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又如:以“变”为话题。可以把家乡的人和事作为抒写对象。“变”有两种可能,一则“变”好,一则“变坏”,审题后,通过真实故事的起始,经过、心理历程,主观态度的改变,从而达到褒贬抑扬告诫、训示人们去权衡利弊,理智选择,从善弃恶。

总之,考场上拿到作文题时,应注意揣摩思索,仔细审题,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切体会,对生活的真实阅历进行选材,组织材料,用真情作文。当然作文过程中不但要有精炼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还要会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于字里行间,还具备写人叙事介绍说明阐释议论的作文功底,还需要具备熟练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常用的写作技巧。通过作文,把蕴含的人生启迪、生活哲理潜移默化于读者心中。这样,不管遇到何种考题作文,在沉着审题后写出胸有成竹的佳作来。

第四篇:中考语文指导:考场作文审题方略

中考语文指导:考场作文审题方略

1、周围的人和事,不同的人由于认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心情不同,有的人不能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但有的人能理解,有时候能理解,请以“我能理解”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提示]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看问题的角度,一是看问题的态度。应该仔细揣摩题干中的提示,为什么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时候能够理解,有时候不能理解?想一想其中的原因,进而从“角度”和“态度”入手,使文章写出新意和深意。

2、向往

[提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既然是向往,就应该展开自己的想像,把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憧憬,自己想要到达的境界写出来;同时,向往不是空虚的幻想,它浪漫又现实,既产生魅力,又产生动力,所以在写作时,也要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

3、在路上要求:亲身见闻。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提示]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写“亲身见闻”,而每天在路上的见闻,也许你会觉得平凡而又千篇一律,那就需要考验我们观察生活的眼光了,可以试着换一下观察的角度,那么,你会发现,“在路上”会有很多新鲜而有意义的人和事呢。

4、唱响今天

[提示]①唱响今天,是强者在面对艰难挫折与不幸时所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乐观向上珍视生命每分每秒的豁达、开朗的进取之心。

②唱响今天,是直面生活,把握机遇的基石,要将生命的最强音,唱响在今天。③伟人之所以成功,在于经历磨难时,没有怨天尤人,而牢牢把握今天、奋斗今天、唱响今天,创造辉煌。

5、点亮感恩的心

[提示]①感恩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

②感恩使你多些宽厚、多些友善、多些快乐,使你有积极的人生观,感恩会善待自己,也快乐自己。

③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才会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不幸。

6、发现精彩

[提示]①什么是“精彩”?学业有成是精彩,竞赛夺冠是精彩;取得长足进步是精彩,克服困难也是精彩;巨大的收益是精彩,微小的提高也是精彩。

②现实生活中精彩无处不在,关键在你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去发现精彩。发现别人的精彩时,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发现自己的精彩时,充满信心,继续前进。

7、欣赏

[提示]“欣赏”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享受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无处不在:既可以是自然界的怡人景致,又可以是人世间的优秀品质。“欣赏”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他物,又可以是“自我”。如可以写“欣赏美丽的四季”,也可以写“欣赏建设者的洋山精神”,可以写“欣赏蜜蜂的乐于奉献”,也可以写“欣赏自己的某一特长”。

8、精彩______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提示]这种几乎是全体考生都能写的题目,尤其要注意“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中的“中心与材料”,不能满足仅仅于写肤浅的或俗套的“精彩球赛”、“精彩活动”等,应注重文章的立意和材料的新颖,如“精彩读书行”、“精彩瞬间的背后”、“精彩乡村夜”、“精彩语文”、“精彩京剧”等,都可以参考。

9、当微风吹过

[提示]本文的写作范围较宽泛,关键在于对题中“微风”的理解。“微风”可以是具有比喻意义的,如父母、老师、朋友的爱,可以是幸福的感受;可以是正确地理解某一事物之后的欣悦,可以是有独到发现之后的快乐等等。也可以处理成具有寓言色彩或童话色彩的文章。

不论写实还是比喻,微风吹过是一个特殊的情景,写的是此时此景此情,要的是你的真心体验与感悟。

10、润物无声,真爱无痕

[提示]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真正的爱也是如此,她不计较利害得失,不关心付出与收获是否对等,只知道要他人幸福。真爱真的没有痕迹吗?请用你智慧的眼、丰富的情感去感知这一切。(由《中文自修》杂志供稿)

精选细挑话选材

作文内容,包括立意、选材、中心等。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立意是文的灵魂。立意决定选材,选材要服从中心的需要;立意需要选材来支撑它,中心需要选材来突出它。没有选材,立意和中心就都是空的。立意是关键,选材是保证,中心是把握。

意”就是思想,就是观点;“材料”就是事迹或事例,也包括道理;“中心”就是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如以“挫折”为话题,挫折可以使人“吃一堑,长一智”,少犯错误,这是立意,列举自己的或周围的人,从挫折中奋起的事例, 以及古今中外名人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及言论为选材,这些材料都必须是从不同侧面所选来的“挫折”。列举事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谈”即辩证的分析来阐述“吃一堑,长一智”这个观点。如果所选事迹或事例不是挫折,或虽列举一些受挫折的事迹、事例而不“谈”,都是脱离中心的表现,也都是不切题的表现。这一切都关乎到选材。

选材要着眼于新

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以20年后的我为题,全班60名同学,除了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县长、市长、经理、老板,为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汽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这显然落入了选材俗的窠臼。有一位同学则以一位水利专家四处为人们寻找淡水而四处奔波从而唤起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危机意识这就深刻多了。选材要新,材料选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这里的“选得好”,除了指有意义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颖。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选材要往深处想

我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必然会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素材是很多的。我们要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有些现象或变化可能很不起眼,但如果能抓住关键深究下去,就会发掘出新颖的材料来。如以“变化”

为题,同学们多以自己家房子住房的改变,餐桌上美味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升级等来反映“变化”这就不够新。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蔸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这就从小处落笔反映大的主题,新颖了很多。假如以“水”为话题作文。同学们可联系《社戏》中“归航偷豆”、《如梦令》中“争渡”的野趣;可联系《听潮》中的海水、《满井游记》中的井水、《小石潭记》中潭水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若以“南水北调”,可见水之有用;“三峡工程”,可见水之有利;“水乃万物之源”,可见水之重要;“保护母亲河”,可见水之污染严重;生活如海洋—既有风平浪静又有波澜壮阔;人生似长河——九曲盘旋而始终向前等等,去选材那就新颖深刻了由“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想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治水要善疏”联想到“治人要善导”等等,这样可以拓宽写作的思路。就会有独特的亮点。选材要兼顾细节

细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往往有独特效果。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凹明显。如一篇中考作文《那一声声宝贝》,反映的内容是师之间的真诚的相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师生深情,从而深深打动了阅卷教师。该文制胜之处就是选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一是教师对小作者那一声声“宝贝”亲切呼唤,表现出调皮学生的真诚;二是这小作者端上“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面”的细节温暖了学生的心房,从而立起了一个理解尊重学生的良师形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作文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表现自我的平台,只要平时同学们多尝试,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第五篇:高考考场作文审题方略举隅作者

高考考场作文审题方略举隅作者:程立海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人称和重点,确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主旨和体裁等。特别是在高考考场上,审题不但要求对作文题目把握得准,而且要求速度快,没有宽裕的时间可供利用,因此,要做到“快刀斩乱麻”,力争准确、深刻。

所以说,审题这一关如有闪失,就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不堪结果。那么,如何审好作文题呢?现就以上三类作文的审题分别作简要分析。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共19道,“命题作文”8道,所占比重不言而喻。可见,写好“命题作文”非常必要。那么,命题作文审题的实用方法有哪些呢?

1.准确“扫描”法

这种方法对考场作文尤其重要与有效,就是看到作文题,通过逐字逐句的“扫描”方式,能够快速把握作文题的题意内涵、写作对象、题材选择、构思立意、体裁定位、详略安排、主题呈现等方面的问题。

如2008年安徽的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考生首先一定要审好题,明白是什么让人感动?重要的是受到感动后是如何“出发”的,如果仅仅是受到了感动,而没有出发,就没有扣紧题目的要求。所谓的出发就是有了行动,并且,这样的行动是受到感动以后自觉的行为,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所以说,感动之后该做什么,如何做是重点记述的内容。比如说农业税免了、义务教育不收学费了,农民及其子女带着感动出发,加倍搞好农业生产与学习,报答国家等等,都应该在审题时“了然于胸”了。

2.关注“题眼”法

就是关注和提取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的信息、内涵、对象、范围等,如《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教室里”“一件事”很关键,此题限定了事情发生的空间教室,数量只能写一件事,所以在构思时只能把故事放到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展开。同时要注意,既然是写“一件事”,体裁自然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辅以议论与抒情,这件事,应该是特殊的、典型的、难忘的而又有价值意义的事。

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与中学生活最为密切,选材的难度似乎不大,但由于过于熟悉以至熟视无睹,要找到典型性、故事性、难忘性和意义性兼备的材料就不是那么容易的。因而既要精心选择能够表现当代中学生思想主流的素材,又要善于进行艺术加工,把事情写得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本题虽然只能写一件事,但时间与人物没有限制,用第几人称行文也没有规定,写起来就比较自由、灵活。再如2008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题《触摸城市与感受乡村》,就要重点关注“触摸”与“感受”,实际上就是在城市与乡村的对比与关联中亮出考生的理解和感受。

3.厘清“关系”法

有的作文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词组并列或从属构成的,如《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想和做》等,遇到这类作文题,就要运用此种方法,廓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2008年北京(高职)的高考作文题《得与失》,就是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论证得与失的关系,有时候的得就意味着失,而有的失,则预示着得,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再如写《学习的苦和乐》,这道作文题对于材料的选择有着比较明确的限制:一要选择学习中的事来写,二要表现学习之苦和学习之乐。可写乐中有苦,苦中作乐,总之,根据作文命题选好材料,并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是审题的切入点。

4.独辟“蹊径”法

有些作文题,按照惯常思维审题,会感觉视角不够新鲜,立意不够独特,往往会落入陈旧的窠臼。每当此时,就要独辟蹊径,突破思维定势,改从逆向入题,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比如199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两题任选一题。很显然,两道题目,一正一反,前者从正面立论,后者从反面说理。这样的题目,审题不难。但如果把题目改为《浅议“近墨”》让我们自己来立论,独辟蹊径写“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应该更能高人一筹。

二、话题作文的审题

1.利用“素材”法

有的话题作文会给出一段简明的“素材”,其作用是对考生审题、拟题、选材等提供帮助,因此,一定要认真审读,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这对拟题后的审题非常重要。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注意”构成,其中的材料是引出话题,“提示语”是对审题、立意的范围作了限制,“话题”则是审题立意的核心和源泉,“注意”是引起考生写作时引起重视的事项。话题作文被定型为“三自”模式,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以,利用好所给“素材”,是话题作文审题的关键一环。

如2008年宁夏、海南的高考作文题。小兰和妈妈都喜欢看小鸟飞翔听小鸟唱歌,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俩要好好养小鸟,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很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了放生活动。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这其中的“我和小鸟”的故事,通过一段“素材”就说得非常明白:人与鸟类(动物、自然界)应该友好、和谐相处,据此拟题、审题一定是符合要求的作文的。

2.添加“元素”法

因为话题作文的写作内涵与外延非常宽泛,因此,写起来比较困难,一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比如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心”的范畴实在是太大,可以写上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字的宏篇巨制才可能将其讲深说透,那对于在考场上时间非常有限的同学们来说怎样才能够很快地找到有效的切入点,从而快速拟题、审题作文呢?,那就是可以采取添加“元素”,化大为小的办法来达成目的。

具体地说,可以在所给话题的前、后或中间,通过添加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或短语,将话题范围缩小,进而达到缩小写作对象的目的,如“心”这个话题作文,就可以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化大为小,拟题为“我们的爱心” “宽容的心”“感恩的心”,还可以根据所给话题的意思,拟出可以出现所给话题字眼的题目,也可以不出现所给话题字眼但蕴含其意义的题目来。这样,审题就容易得多。

如四川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坚强”的写作对象、范围实在很宽泛,要用添加“元素”法,化大为小进行写作,可拟题为“坚

强,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品格”“坚强的灾区人民”等,可以写四川的抗震救灾、湖南的抗击雪灾和运动员为了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摘金夺银的不畏艰辛、失去亲人的孤儿自强不息等,都可以说是坚强的表现。

3.补上“缺位”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审查带有引喻性和象征性意义的题目。如果作文题出的是个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要补上它的本体来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补上被象征的事物来写。简言之,题目是喻体,写的就是它的本体;题目是象征性事物,写的就是被象征的事物。如以《温馨》为话题写作,“温馨”是喻体,本体可以是父母、师长、朋友的一句呵护的、鼓励的、赞扬的话,更可以是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等。

山东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这里的“春”“自青”等要特别注意补出“缺位”的本体。

4.辨析“含义”法

一是要理解话题的外延,如以①“收获”和②“我的收获”为话题作文,我们首先知道“收获”一词的本义是指“收取成熟的农作物”,由此可描绘出农民秋季收取农作物的繁忙、喜庆的劳动场面;“收获”的比喻义是指“心得”“成果”“结晶”等,由此可记叙学习、工作、生活中受到的教益、启悟,获得的知识,取得的成就等。这就是说,对“收获”的内涵与外延要明确,否则写时就难免肤浅。另外,①中的“收获”所写范围很大,既可写自己也可写他人,而②中的只能写自己,不能写别人。二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以及话题中所蕴涵的观点、主旨,确定好自己的写作取向。另外,对写作文体,表达的中心,采用的形式,都要有一个全盘考虑,了然心中。

三、材料作文的审题

给材料作文大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材料寓含观点丰厚,需要多角度挖掘、立意;另一种是材料作为写作的情境,展开联想、想象的。前者审题难度较大,须对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所给材料除表层意义外,往往蕴含着许多深层内涵,并由此可以开掘出多方位、多视角的触发点。材料作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确立论点,在审题时,一定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发挥的论题,或已经拥有大量材料的论题,这样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情景作文(也称情境作文),是根据给出的具体情形或场景,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它的主要考查点在于联想和想象能力。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话题作文的审题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区别。具体来说,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审题。

1.思维“发散”法

因为对所给材料的阅读,是见仁见智,并且,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深度与广度丰富多元,不可能穷尽解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考生运用思维“发散”法,打开自己的拟题、审题的思路,做到与众不同。

如北京2008年高考作文题《杯子满了吗?》就给人很多联想的空间,而且在题目里就已经非常明确地给出了几个可供参考、打开思维的观点,考生要充分捕捉其中的有效信息。

有考生认为,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的极限问题。你若先放了石头,这个杯子好像已经被放满了,但沙子还可以放进去,放完了沙子以后水还可以倒进去。由此,我们可以联想生命的极限与人的潜能问题,只要去开掘,总是有潜力的。

做事情的先后顺序问题。就是说在杯子里头放东西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到底应该先放石头,再放沙子,再放水,还是把水放满了,再放石头„„由此可以联想到人生和其他事

情也大致相同。

抓大放小的问题。工作中、生活中、人生中重要大的事情要优先办好。

关注有价值的东西。学习、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要先“放好”,可有可无的就要善于舍弃。

学会迁移。由利用空间迁移到利用人才、时间、财物等。

修炼无止境。包括学习、技术等没有止境和终点。

发展是绝对的。一切事物永远有发展的可能性。

总之,本题旨在引导考生在认识和处理事情时,如何正确处理大与小、重与轻、缓与急、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和冲突,以提高自己实际处世做事的能力。

据此思路进行拟题与审题,无疑是准确的。

2.依据“条件”法

有些作文题,所给材料已经具体规定了写作指向。因此,考生按文题的要求写作,对其他方面不需要多加考虑。如辽宁2008年高考作文题,请以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为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就是属于这样的类型作文。考生只要围绕“青少年价值观”来拟题、审题就可以了。

再如这样的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

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腾的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根据以上材料,可拟题为“温柔的陷阱”“保持一颗清醒的心”“时刻警惕,居安思危”等。

审题思路分析:自然界的动物是这样,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来自外界的剧烈侵犯,人们容易觉察,能够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想方设法加以防范与应对,反之,当危险、灾难、祸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时,人们往往会松懈思想、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本材料就说明了这样的旨意:警惕软刀子杀人,当心阴沟里翻船,人要时刻警惕,要居安思危,要有危机意识等。联系生活实际,这样的人与事不胜枚举,俯拾皆是,如高级领导干部的一步步堕落,没有经受住金钱、美色等糖衣炮弹的诱惑,以致身败名裂,沦为人民的敌人。由此我们说,加强警惕,防微杜渐,修身养性是多么的重要。

江西的2008年高考作文题也是这样。

3.紧扣“背景”法

这是要求考生针对所给材料,结合时代主旋律来审题,这样就会与命题人的意图不谋而合。

如2008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有个好心人在海边发现一只小海龟从沙穴里往出爬,这时过来一只老鹰要抓小海龟,游客把小海龟护送到大海,把老鹰赶走。这时一群海龟从沙穴里爬出来,爬向海里,原来这只小海龟是个侦查兵。等好心人走后,马上来了一群老鹰。根据此发表议论,自拟题材。

审题思路分析:结合我们当今的时代现实,有许多人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呢?父母硬要孩子上他不感兴趣的补习班,花了银子,费了时间,反而没有成效;教师一厢情愿地免费替学生补差补缺,到头来,学生不仅不领情,还恨教师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时间„„因此《海龟·老鹰·好心人》这则材料,实际上是让考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于人”这个中国人大都认同的基本伦理规范和待人处世方法的道理,进而思考为什么“人们往往好心办坏事?”的命题。

4.虚实“相生”法

所谓虚实相生法,就是虚题实写,实题虚写,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一般说来,虚题都是比较大的题目,实题都是比较小的题目,因此,这种审题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大题小作法和小题大作法。

比如《挺拔的树》、《无名的草》、《清香四溢的花》这类题目,从表面看,题目实实在在,范围小,可以说是典型的实题和小题。运用虚实相生法审题,就会明白,这类题目不能就事论事写树、草和花,而必须采用实题虚写的笔法,通过歌颂树的挺拔精神、赞扬无名小草的默默无闻的顽强生命力、讴歌花的“俏也不争春”,只管送“清香”的可贵品格,进而来写具有这样思想境界的人。

与实题虚写相对的是虚题实写。有些题目,从字面上看来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运用虚实相生法审题,将虚题写到实处。比如《理解》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不着边际,但是将虚题写到实处,就比较容易写了,可以写子女对父母的理解,上级对下级的理解,各行各业之间的互相理解等,可以叙述为主,可以夹叙夹议。

总之,殚精竭虑地审题是非常必要的,拥有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与本领也是十分关键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建议在作文时,尤其在高考考场上,在审题上大约要花5~6分钟的工夫,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运用以上的不同方法,审清题后再行文。

(责任编辑关燕云)

下载考场作文之一审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考场作文之一审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年茂名一模作文审题指导及考场

    2017年茂名一模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一、 材料解读 材料主题是“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以及甲乙丙等6人对“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当今适不适用和如何运用的对话(即看......

    考场作文

    10.20.周考作文讲评 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爱逆着光走,只为接近太阳;我爱逆着风走,只为与风更亲近。” 生活中,逆行的海水会掀起......

    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内容质量都是非常重要,肯定是第一位,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文章的体例新颖同样也很重要。如同一件很好的商品,虽然质量上乘,但是还需要有很好......

    考场作文

    优秀考场作文 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

    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

    考场作文(范文)

    第7次月考考场作文 我们对于低头的态度陈梓为 人之低头大约出于两种情况,一是感到了对方的强大,二是觉察到对方的弱小。对第一种情况,我们往往心怀不甘甚至怨恨;然而在第二种情......

    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的“潜规则” 中考作文的评阅,虽有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作依据,但落实到具体的篇章上,仍然会见仁见智。考生想要作文获得高分,不仅要熟知阅卷者的“明规则”,还要了解那些......

    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是小学生在升级或升学的时候,对其作文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因为要求比较严格,一些小学生怕考场作文。其实考场作文和平时作文一样,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