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读书能让万里外之美景立于眼前,读书能跨越时空,让古今中外人的思想诉之于脑海;读书而有益,多读而博知。这是无数事业有成之人的经验之谈。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以自己的实践告诉给人们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要想能文,必先多读。
读书名言: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9、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第二篇: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 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1.8.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名人方法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2.5.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名人名言
书读得多而不去思考,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又思考,你会觉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其他资料
读书手抄报内容:名人名言系列
书读得多而不去思考,你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书读得多又思考,你会觉得你不知道的很多。——伏尔泰
我扑在书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坎耶里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读书手抄报内容:名人读书故事
在制作读书手抄报的时候,可以加入名人读书的故事,那么读书手抄报的内容就会非常丰富了!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1.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1.8.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2.名人读书法
2.3.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2.4.毛姆的“乐趣”读书法
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2.5.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
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2.6.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3.名人谈读书的乐趣
3.2.读书使人充实——培根论读书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可使之顺畅。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因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因为这些人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3.3.不要浅尝辄止——郭沫若论读书
年轻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时,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在未用自己脑力去求理解之前,或先读别人的评论以自圆,或仅读一书的序言而了事。有的人更以其一知半解,从而道听途说。这是我们年轻人最易传染的一种通病。
4.怎样读书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开卷有益”是我们从小接受的谆谆教诲,加上高考独木桥摆在面前,所以只能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怎样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呢?
(1)看目录速读全书,掌握风格
(2)回想自己所了解的,比作者多及少的地方(绝大多数是少)
(3)即然少,自己想从这书里看到什么问题,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对自己最有帮助(4)目标确定后,规定时间(5)重点放在目录,大标题,和每章节的开头结尾处,这样速度快而且能抓住重点。(6)记下一些好的句子或重点段落。
(7)读书过程中,随时保持“批判性思维”。让自己的思路活跃起来,把每一个能联想起来的点画在导图上,同时写作者优缺点,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参考哪些等
(8)最后复习一遍,选择重点段落完善导图。(9)自己整理笔记,总结收获。
第三篇:名人故事
高尔基读书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童年》、《人间》、《我的大学》。
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的故事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老先生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着回答:‚敬老敬贤,应该应该!‛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还是个会随机应变的人。他的原名并不叫李四光。他为什么会改名呢?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考试中,他无意中在名字一栏里写上了自己的年龄十四,他把‚十‛改成了‚李‛,心想:叫‚李四‛太不文雅了。于是,他开始四处张望起来,找呀找,忽然他看见了一块牌匾上‚光明正大‛四个字。一想,就叫李四光吧。
宋庆龄的故事
宋庆龄自己没有子女,但她以博大爱心把全中国的少年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并为之倾注了一位慈爱祖母的毕生心血。1947年4月,在解放前最黑暗的日子里,她来到儿童福利院和贫苦孩子围坐在一起,亲自教身边一个7岁的小朋友读书认字。这个小男孩受到很大的激励和鼓舞,后来成长为成都一个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宋妈妈‛永远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1956年,宋庆龄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出访东南亚,返抵昆明时,一天傍晚她走出宾馆,在幽静的翠湖边散步。这时有位红领巾经过这里,向她行队礼。宋庆龄非常高兴,停下来和孩子交谈起来,当她知道这个孩子喜欢写作并且担任黑板报编辑时,就鼓励他向少年儿童自己的刊物《儿童时代》投稿。一年后,这个孩子第一篇作品《金八哥》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从此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现在他是云南省白族作家。这两件看似平凡而又偶然的小事,是宋庆龄充满爱心的自然流露,体现了她对新旧两个时代儿童的关怀和爱护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毛主席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牛顿的故事
科学家牛顿,迷于科学研究,废寝忘食。有一次煮鸡蛋时,错把手表扔进了锅里。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xī)之,练字入了迷,一次吃饭时竟把墨汁当蒜泥蘸煮着吃了。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奋学习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烛光却穿不过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用烛光映着书读。同县人文不识家里有很多书,匡衡被他家雇佣劳作,却不要报酬。主人奇怪地问匡衡,匡衡说:‚希望能把主人所有的书都通读一遍。‛主人惊讶,就借给匡衡书,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第四篇:名人故事
阮籍——中国古代名人
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他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阮籍蔑视礼教,尝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变为“口不臧否人物”,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阮籍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表,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逃避现实,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
任弼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1950年10月27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在北京逝世(1904年4月30日生)。任弼时,湖南湘阴人。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团中央书记。中共五至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长征途中,先后任红六军团政治委员会主席和红二方面军政委。和张国焘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路线作过坚决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1943年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七大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1949年被推为团中央名誉主席。此后因病休养,不幸英年早逝,终年46岁。1984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任远远的纪念文章《爸爸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我的爸爸任弼时,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时期的艰苦漫长岁月,积劳成疾,在他年仅46岁的时候,患脑溢血,于1950年10月27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时我才10岁,但爸爸的音容笑貌和对我的教诲,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1940年3月,爸爸结束了在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回到了延安。就在这一年的12月19日早上4点钟,我出生了。妈妈告诉我,我出世后1小时,爸爸就从杨家岭赶到了中央医院。他高兴地抱起了我,几次想在我的脸蛋上亲一亲,也许是怕那无情的胡子扎着我,几次都没舍得。
爸爸对我们的感情,既是亲子之爱,又是从他的革命职业中产生的。爸爸和妈妈生了9个子女,5个夭折于革命战争年代。爸爸、妈妈还时常想起这些同革命共患难过的孩子。
我7岁时,爸爸为我写了大字模:“小孩子要用心读书,现在不学,将来没用。”让我每天写一张,爸爸每天给我划圈打分。有一次,我写完大字,爸爸正忙着看文件,我把大字本给爸爸,请他为我划圈打分,因爸爸太忙,划了几个圈,就说:“你写完了,去玩吧!”讲完又看起文件了。“爸爸,你还没有打分呢!”我说。这时爸爸歉意地笑了,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并打了分。
在延安时期,医生就发现爸爸的血压很高,但爸爸依然和周恩来副主席一起,留在陕北协助毛主席工作。我记得那时在一天紧张的行军或工作后,晚上爸爸总要到各处去看看,特别是到马圈,向饲养员询问马的情况,并走到马槽前看看马吃草,用手轻轻地拍拍马鼻子。
1949年,党中央迁到北平。这时,爸爸的病已经很重了,但他还是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作政治报告,因身体实在支持不住,只报告了一部分,其余的只好请荣高棠同志代读。
这次大会后,中央决定爸爸休养一段时间。他常到附近村庄去散步。一次,他看见农民用一种两端开口、像篓子一样的工具捉鱼,便和他交谈起来,问他一天能捉到多少鱼,到什么地方去卖,并问这种捕鱼的工具叫什么。农民说:“我们把这工具叫做„花篮‟。这里有句老话叫„鱼逛花篮人逛灯‟,鱼到花篮里就上当了。”回家后,爸爸还反复琢磨着农民的话,觉得很有意思,说:“可是他们很苦啊,用这样古老的工具捉鱼,人站在冰冷的水里……”
爸爸最愿意听同志们讲民间的生活情况,不时地提个问题,有时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他常常这样说:“不合情况的事情很多,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哩。”
爸爸为人很和气,对谁从不声色俱厉。但他办起事来是很果断的,从来不在原则问题上让步。在延安,江青用各种借口想用布搭一个棚子乘凉,因为那时爸爸是党中央秘书长,问题提到他那里,爸爸就是不批,说:“现在人都没有衣服穿,那有布搭棚子!”
在生活上,哪怕是一些很小的事,爸爸也要求很严。他经常嘱咐我们:一定要节约水电,电灯要人走灯关;自来水用时不要开得太大,用完要关紧;不要在墙上随便钉钉子挂衣服;窗子开了,一定要钩好,不然风一吹就要打破玻璃…… 进城后,我们住在景山东街一所临街的房子里。爸爸的办公室西晒,离马路很近,这对爸爸的工作和休息都很不利。组织上多次要为我们换房子,我们也去看了几处房子,但回来向爸爸一说,他就是不肯搬,不是说“那房子太大了,我一个人住太浪费”,就是说“那是一个机关,因为我一个人怎么能牵动一个机关呢!”
爸爸给我们讲大道理的时候并不多,他事事处处用自己的行动在教育着我们,使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对民族对人民有用的人。
苏轼——轶事集锦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ǎo,“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斯隆——斯隆先生的爱好
斯隆先生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专业的经理人,在此以前,美国的大企业一直是“老板”自己管理企业。
斯隆先生年轻时爱好交友、游玩,也曾是个交游广阔的人,有许多好友,但是他担任通用总裁以后,却把自己孤立起来,不与同级主管亲近,对他们都以礼相待,保持同样距离。
“没有人喜欢孤寂,我也喜欢交友,喜欢身边有个伴,可是公司给我高薪,不是让我来交朋友的,我的工作是评估公司里的人表现如何,从而做出正确的人事决策,假如我和我共事的人有交情,自然就会有好恶之分,会影响我做决定。因此,我不得在工作场合建立私交。”
不仅如此,斯隆先生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自己的爱好、家人。在介绍他的书中,他坚持不让编辑加入两页介绍他的家庭、童年和早期生涯的文章。斯隆认为,“专业人才”不应该透露自己的兴趣、信念和私人生活,这是他的私事,和“专业”无关。
也正因为如此,斯隆领导下的通用,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特别是他手下的35位高级主管,风格迥异,各有特色,这也正是通用的活力所在。
孙膑——人物类作文经典素材及使用范例
孙膑,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人物事略
师从鬼谷子孙膑,自幼聪慧。不幸幼年丧父,二哥孙虎因兵乱走失。孙膑立志拜师学艺,造福百姓。当时楚国有位学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艺高强,隐居鬼谷山中收徒传艺,世人尊称“鬼谷先生”,孙膑于是学艺于鬼谷先生。与孙膑一起学艺的还有庞涓、苏秦、张仪,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因才遭妒庞涓是其同学,孙膑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而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庞涓比孙膑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就悄悄派人召孙膑到他那里共事。等孙膑到了以后,庞涓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摈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逃魏奔齐孙腔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并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郡城大梁,就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陈说自己的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带回齐国。
赛马显才孙膑到齐国时,齐威王即位不久。齐国王公贵族常以赛马为乐。有一次,孙膑去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出主意说:“将军先用下等马和威王的上等马赛,再用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用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照做了,结果一负两胜。以往比赛,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威王对田忌突然赢了自己感到奇怪,就问他用的是什么办法。田忌借机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召见孙膑,跟他谈论兵法和治国之道,威王衷心信服,“遂以为师”。
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占了卫国的漆和富丘,卫国原来就依附于魏国,当受到赵国的军事压力后,卫国屈服了。魏惠王为了夺回属国,以庞涓为将率军伐赵,兵围邯郸。次年,邯郸在久攻之下己岌岌可危,赵国便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之请,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向田忌提出“批亢捣虚”、“疾走大梁”、“攻其所必救”的战略。田忌依计而行,令一部轻兵乘虚直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埋伏于庞涓大军归途必经的桂陵之地。魏惠王见齐军逼进,急令庞涓回师自救。刚刚攻下邯郸的庞泪闻大梁告急,急率疲惫之师回救。至桂陵时,遭到齐军迎头痛击,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
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国发动对韩国的战争。韩国遂派使向齐国求救。齐威王采纳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在魏韩两国几经激战,韩危魏疲之际,再次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孙膑依然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率兵长驱魏境,兵锋直逼大梁。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围,调十万大军,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副,准备与齐军进行一场战咯性决战。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果断引兵东撤。他命令军队进人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人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白刎,临死说:“遂成竖子之名!”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回归田园、著书立说齐宣王拜田忌为右丞相,孙膑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权贵大臣不断向宣王进谗言,宣王起了疑心。孙膑知道后,即劝田忌一同弃官隐居。孙膑回到自己的老家,在这里写成了《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这是一部享誉世间的兵家宝书。
苏格拉底——古西腊哲学家
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家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有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哲学。苏格拉底一言不发,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爬到岸上。
年轻人不解地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只想告诉你,做什么事业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司马迁——发奋著书的司马迁
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尽一生的精力,写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同时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它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司马迁祖上都做朝廷的史令官,所以留下了很多书。他10岁时,开始学习古文书传。后来他随父亲到京都长安,读书就更加刻苦了。司马迁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所以20岁就开始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写成伟大著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有一年,他的父亲司马谈病重,父亲临终前的时候抓住儿子的手,哭着说:“我们祖上几辈都是朝廷史官,你日后要继承祖先的这份事业……”司马迁泪流满面,低着头对父亲说:儿一定努力不倦,把祖先的事业继承下去。”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官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管理皇家图籍。
从此以后,他开始编写中国历史。正当司马迁雄心勃勃、发奋著书的时候,突然大祸降临在他头上。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遭受这种刑法在当时的社会被视为家族的耻辱,更是个人自尊的极大伤害。受刑后他真想横下一条心死了算了。可是他转念一想:自己该做的大事还没有做完,就这样死了有什么意义?他想,他应该活下去,完成父亲嘱托的事业,给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记载。所以他后来获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
《史记》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共有130篇。它记载的时间前后跨越三千多年,范围除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事件外,还包括中原地区的情况和边远地区兄弟民族的状貌,算得上一部规模宏大的百科全书。
《史记》为后人研究我国历史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另外,《史记》还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著作,它描写人物不但生动,而且出色,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赏析:
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为了著述史书,忍辱负重,发奋著书,这种精神是多么的伟大。而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我们,遇到困难时,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沈括——科学巨人
沈括(1031—1095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存中,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不仅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也是一部重要的笔记文学著作。另外,其《长兴集》(现存残卷)中的一些记游写景之作,也很有特色。沈括是浙江人,1031年出生于杭州市的一个官宦人家。他生活条件优越,自幼就跟着做官的父亲沈周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性情开朗豁达。
沈括10岁那年,父亲接到圣旨,要被调往福建泉州任职。船要起航时,沈括却不见了。
原来,他自己跑到河湾里去看捕鱼了。仆人们到处找了半天,最后在河湾里找到了沈括。仆人说:“公子,船要开了,快走吧!”
但是,沈括说:“等等,我还有一个问题没问明白呢。”
他问那捕鱼的老渔翁:“老爷爷,鱼鹰抓到了鱼,为什么不吃下去,而要吐出来呢?”
那老渔翁回答说:“这是训练的呀,训练时间久了,就养成习惯了!”
沈括又刨根问底地道:“你是怎么对鱼鹰进行训练的呢?”
老渔翁不厌其烦地回答道:“训练时,首先用绳套系在鱼鹰的脖子上,鱼鹰抓到鱼时,它吞不下去。时间长了,不用绳套,它也会把鱼送给主人了!
这时那仆人又催:“公子,快走吧!”
沈括对老渔翁道别说:“我懂了,谢谢老爷爷!”
仆人回到沈括的父亲面前解释说:“老爷,公子刚才在问那老渔翁捕鱼的问题呢!” 沈括的父亲说:“这个孩子,不管是什么事都像是着迷似的,专爱刨根问底的!”听起来是在批评沈括,实际上是在表扬沈括用心好学呢!
到了泉州后,沈括的父亲忙于公事,母亲沈夫人却很关心儿子的学业。她一有空儿就陪儿子一起读唐诗。沈括背诵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问母亲:“妈妈,为什么山下的桃花四月已经谢了,而山上寺庙里的桃花却才开呢?”
母亲叫他去观察一下。转眼到了四月,庭院里的桃花即将凋谢时,沈括特意邀几个小朋友到郊外的山上去观察。到了郊外一看,是啊,真是怪,郊外山上的桃花开得正茂盛呢!沈括问:“为什么山上的桃花开得这么晚呢?”
这时,突然刮起风来。他感到很冷,便立即穿上母亲让他带着的衣服。噢,他恍然大悟,大声对伙伴们说:“我终于明白了!”
小伙伴们问:“你明白什么啦?”
沈括向大家解释说:“山上地势高,温度低,所以花开得比山下迟得多呀!这是气候条件决定的呀!”
从此,沈括就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看有关气象的书籍,注意气象的变化。不管是生活中,还是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他都是认真地思考、下工夫去钻研,非把问题解释清楚不可。
沈括在母亲的指导之下,博览群书,学习天文地理,研究文学历史。他立志长大要做一个气象学家,对气象学进行探索和研究。
沈括长大后,考取了功名,当了大官,负责天文气象。他创立了与现今阳历相似的新历法,推动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他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赏析:
有了问题怎么办?有的人置之不理,有的人敷衍了事,有的人却喜欢刨根问底。沈括就是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我们应该知道:只有刨根问底,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学问更进一步提高。
莎士比亚——英国天才剧作家
莎士比亚(1564—1616年),英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他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市民家里。他从小就爱看戏,还经常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模仿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因为他的理想就是长大后要当个戏剧家。
18岁时,莎士比亚来到伦敦,这里是英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他被这里丰富的戏剧活动和艺术创作深深地吸引住了。每当他经过戏院门口时,他总在想:“我要能天天看戏,让我干什么都可以。”
有一天,一位朋友在一家戏院为他找了个杂役的活儿,专门接待看戏的人。莎士比亚为了能看戏,很高兴地答应了。从此,每天晚上,戏院门口都会出现一个忙碌的身影。一看见有车来,他就赶紧上去拉住马匹,系好缰绳,招呼看戏的人进入剧场。等到戏开演后,来的人渐渐少了,他就趁空闲时间,贴在门缝上或找一个小窗洞,津津有味地观看舞台上的表演,琢磨剧情和角色。
几年下来,莎士比亚积累了丰富的戏剧知识,开始在伦敦从事创作活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本和十四行诗,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不朽的诗人”。
赏析:
痴迷于戏剧的莎士比亚为了能天天看戏,而甘愿在戏院当杂役。这段杂役生活使莎士比亚积累了大量有关戏剧的知识,实现了他的理想。小朋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像莎士比亚那样不怕吃苦、努力奋斗。
塞尚——法国画家塞尚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他一生中的大半辈子是在屈辱和唾骂中度过来的。但他一次也没妥协过,而且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艺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例子。
保尔·塞尚于1839年出生于离马赛不远的埃克斯,父亲是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塞尚小时候就喜欢绘画,有一次,他的绘画在学校得了二等奖。父亲非但不欢喜,还忧心忡忡地对塞尚说:“青年人,考虑考虑将来吧!”他甚至嚷着说:“有天才的人往往死路一条,有钱的人才活得下去!”他要儿子当一个能赚到钱的律师,起码也要做个商人。他把塞尚送进法律学校,但是塞尚不愿当律师,他又迫使儿子到银行里站柜台,算账、付钱,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心机。塞尚24岁时终于下决心去投考美术学院,谁知没有考中,学院主考人认为他没有培养前途。可是这并没有使他灰心,他住在巴黎继续研究美术,勤奋地工作着,有时甚至几天不洗脸。但是,他得到的回报仍然是失败。他27岁那年,送一幅画给巴黎沙龙,连个答复也没有。甚至连他是最亲密的朋友左拉,竟将他当作失败的典型写进小说,这使他十分愤怒,于是他决计离开巴黎。
1897年,塞尚返回故乡,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整天不是出去写生,就是坐在画室里对着静物观察、沉思,很少与外界联系。他耐心而热烈地追求实在的、持久的、永恒的事物,潜心研究事物的内在生命和内在结构、形与色的结合。他每下一笔都要再三考虑,双手颤抖着,一直要颤抖到终于下笔为止。但是,他的努力仍然不被社会重视,他的画一张也卖不掉。甚至他把一幅画送给一个熟人,自己竟预先胆怯地说:“当然,我不是要你把画带回家去。”多么凄然!
突然,塞尚的画有了销路,巴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为了追求新奇,在塞尚的复杂难懂的作品里得到启示,于是塞尚一下变为“天才”、“先知”。塞尚的画价值千金,一个古怪的老汉卖了塞尚为表示友好送给他的一幅小画,靠卖画所得过上退休生活。塞尚的画对20世纪西欧艺术产生巨大影响,被举世公认为艺术大师。1906年10月22日,塞尚逝世。他对艺术事业一生追求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敬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作者
《罪与罚》是俄国19世纪中叶的著名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拉斯柯里尼科夫是颇有才华的大学生,但迫于家庭贫穷不得不辍学。他的妹妹为此决定嫁给她所憎恶的冷酷的商人兼官吏卢仁,拉斯柯里尼科夫不愿妹妹为他作出牺牲,乃起意杀人,还编造了一套犯罪理论:“凡人”不能逾越道德规范,只能任人所为:“非凡人”不受任何规范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他以这理论为精神支柱,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但他作案时,不得已地把同样受剥削的老太婆的妹妹砍死了。犯罪以后,拉斯柯里尼科夫内心极端不安,终于在靠卖淫养家的马尔美拉多娃——无边苦难的化身——的感化下投案自首。小说真实地揭露了犯罪是资本主义社会求生的唯一出路,并指出了以弱肉强食的资产阶级法则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反抗必然导致精神和肉体的毁灭。小说于1866年一发表,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
《罪与罚》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曾说过:“就表现力来说,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亚可以同他媲美。”他于1821年11月11日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1838年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工程学校,1843年毕业。但他一年后就决定当职业作家。他早年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有密切的联系,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反封建农奴制团体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他早期的小说《穷人》等,继承了普希金、查戈理写“小人物”的传统。1549年,他以朗读具有反农奴制思想的别林斯基给果戈理的信及筹备秘密印刷所的罪名。与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被捕,先判死刑,后改为苦刑和充军。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背叛了青年时代的信念,形成了一套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论和无神论、以温顺和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因而在文学作品中,作为伟大艺术家与作为反动说教者之间的矛盾、真理与谎言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地表现出来。这在《罪与罚》中也有所反映。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很贫困,为了还债,不得不受图书商的勒索。1881年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托马斯·曼——杰出的小说家
托马斯·曼于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卢卑克市。父亲是一位巨商,曾任卢卑克市税收事务的参议;母亲出生在巴西,有葡萄牙血统。父亲死后,家业破产。托马斯·曼中学毕业后就到一家保险公司当见习生。其间,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堕落》。他有一位哥哥,名叫亨利希·曼,也是一位德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20岁时,在慕尼黑高等工业学校旁听历史、文学史和经济学等课,并为他哥哥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及福利之页》写稿和审稿。
1901年,26岁的托马斯·曼就创作出了他的成名之作《布登勃洛克一家———个家庭的没落》。这部作品以一个三代经商的大家族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老子创业,儿子守业、孙子败业”的盛衰图。深刻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萌芽、成长与衰落的过程,成为德国社会19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有的评论文章还称它“使整个欧洲都感到与自己有关”。此部小说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了银幕。据资料记载,到1957年作者逝世后两年,《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个家庭的没落》的销售量已超过百万册。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同年,为纪念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逝世五十周年,托马斯·曼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题为《理查德·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演讲,从德国文化的人道主义传统出发,谴责法西斯主义对瓦格纳和德国文化的歪曲,因而遭到亲纳粹的文人和艺术家的责难。1936年,纳粹政府剥夺了他的国籍,波恩大学也同时取消了他的名誉博士学位.为此,他给波恩大学文学院院长写了一封著名的公开信,谴责纳粹政府对德国文化的摧残,这封信在以后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对人民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托马斯·曼在流亡国外期间,创作了长篇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中的前三部:《雅各的故事》《约瑟的青年时代》《约瑟在埃及》,1938年,托马斯·曼迁居美国,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44年,取得美国国籍。1952年,由于他对日益猖獗的麦卡锡主义不满,又移居瑞士。
托马斯·曼一生创作颇丰,其他较有影响的小说有《特里斯坦》《托尼奥·克勒格尔》《在威尼斯之死》《洛蒂在魏玛》《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受骗的女人》等等。除此之外,托马斯·曼还写了大量评论、散文、书评等各种文体的文章。
192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曾率领全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55年8月12日,托马斯·曼逝世于瑞士的苏黎世。托马斯·克兰麦——英国著名教士托马斯·克兰麦
托马斯·克兰麦(1489—1556年),英国著名教士,英国改革教会的首任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对英国教会的教义、教规和仪式等方面的改革,为英国国教奠定了基础。
克兰麦于1489年7月2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的艾斯莱克顿。他的父亲略有资产,属于乡绅的下层。他先在乡间读书,1503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510年被选进耶稣院从事神学研究,1523年受任圣职,不久获得神学博士学位。经过20多年的剑桥大学刻苦研究,不仅学业上成绩显著,而且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变化。那时新思潮广泛传播。1511年,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曾访问过剑桥大学,克兰麦的思想受了他的影响。德国宗教改革开始后,大约从1520年开始,克兰麦就和一些倾向教会改革的人经常在白马酒肆聚会,讨论因路德发动宗教改革而引起的神学和教会学问题。由于他们的思想倾向新教,酒肆也被人们称为“小德意志”。克兰麦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对神学和教会学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于是他逐渐抛弃了对经院哲学和天主教的信仰,并孕育了反对教皇干预英国宗教事务的思想。克兰麦反对设立祭坛,崇拜偶像和巡礼圣地。他认为除上帝外,圣母、圣徒都不在崇拜之列。他主张教士结婚,更主张用英语做礼拜。他在20年中,奋力著述,发表自己的宗教主张,为英国宗教改革作出了贡献。
由于克兰麦主张和宣传新教,也由于他曾经宣布都铎玛丽女王的母亲凯瑟琳与亨利八世的婚姻无效,所以在1556年3月21日,被处以火刑,离开了人间。
屠格涅夫——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1818—1883年),俄19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成名作是由22篇特写和短篇小说组成的《猎人笔记》。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等。
屠格涅夫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美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用俄语写成的,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他祖国的语言。
一天,刚起床的屠格涅夫打开当天的报纸,睡眼惺忪的他马上被一则消息气坏了:“纯属造谣!这些无耻的家伙,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贴身仆人马上赶过来,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心想:这位仁慈的主人可从来不对自己发这么大的火呀!
“你瞧瞧,你瞧瞧,他们竟然造这样的谣!”仆人接过报纸粗略一翻,原来上面有一篇关于屠格涅夫的报道,说他在国外写成的某些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是先用德文或法文写成,然后再翻译成俄文在俄国发表的。仆人当然明白他为什么生气了,因为他知道,虽然屠格涅夫长期旅居国外,但他热爱自己的祖国,钟爱祖国的语言。他曾不止一次地在外国人面前提到他对俄罗斯语言一往情深,认为它能恰当地表达出所有细致的思想和感情,他为做一个俄国人而骄傲。他也经常说他取得的成就都是俄罗斯语言对他的莫大的馈赠,是俄罗斯语言成就了他。他还说接触并学习其他的语言是为了加深对祖国语言的了解,说他用外语写作,那岂不是天方夜谭?
在仆人的劝说下,屠格涅夫终于平静了下来,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澄清事实的办法。这个侮辱实在是太大了。他想,这不仅牵扯到他个人的声誉,而且是关系祖国语言的大事情。突然,他有办法了。
他冲进书房,抓起笔,开始给涅盖洛夫写信——涅盖洛夫正在着手给他写传记呢。我要请他替我告诉世人:“我是多么热爱祖国的语言!”他写道:“我一生中,从没有发表过一行不是用俄语写成的文字,要不然,我绝不配称做文学家,那样简直就是一个败类。我一直认为俄罗斯语言是最完美的,用它来写作才能表达我的思想……” 赏析:
一则诬蔑屠格涅夫不用母语写作的消息,令他如此愤怒,因为他深爱着他的祖国和祖国的语言。小朋友,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就要爱我们祖国的语言,还要认真学好它。
陶渊明——田园诗人
陶渊明(365—427年),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其代表作有诗歌《述酒》、《杂诗》,散文《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陶渊明,又叫陶潜,是晋宋时期的大诗人。
陶渊明曾经做过江西彭泽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又叫他“陶令”、“陶彭泽”。
他在彭泽做县令时,有一天早晨,他刚起床,就有一位官府的差役骑马跑来。
差役大声呼喊:“陶大人在吗?”
陶渊明连忙走出室外,一看,原来是郡(县的上级)里来的差役。
他问:“是送公文?”
差役点点头,说:“郡里让送给大人的。”
陶渊明接过公文,看了起来。
原来郡里要派一个要员到彭泽来检查公务,要陶渊明做好准备。
陶渊明和他的助手都明白,所谓做好准备,就是要准备好礼品,准备好饭食。
陶渊明哼了一声,将信扔在桌子上,说:“岂有此理!几天前刚查过,怎么又来了!上回买礼品的钱还没有着落呢,这回去哪找钱?
难道都摊到老百姓的头上?”
他的助手无奈地望望那封信,点点头,说:“唉,真没有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说罢,他取过公文看了看,又劝陶渊明,说:“大人,您还是三思为好。”
陶渊明生气地问:“怎么样?”
那助手悄声说:“您想想,如果我们不请客,不送礼,不伺候好上边来的官,我们可就要倒霉了。”
“你是说我们应该低三下四?”
“唉,这也是迫不得已呀!”
陶渊明发怒了。
他双手握拳,猛地砸在桌子上放着的那封信上,大声说:“不!我决不为当个小小的县令混口饭吃,而向那些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低头弯腰!”
说罢,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
他宁可去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他宁可丢弃那每月的薪俸。
他毅然决然地返回老家柴桑去了。
那里有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园,那里有勤劳朴实的乡亲,那里有他创作诗歌的灵感…… 赏析:
陶渊明宁肯不要官职,也不愿加重百姓的负担;宁肯失去俸禄,也不肯低头折腰。这种高尚的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继承他这种坚贞不屈的品德呀!
汤姆·汉克斯——名电影演员汤姆·汉克斯
美国著名电影演员汤姆·汉克斯是当代美国电影中最受欢迎的影星之一。
汤姆·汉克斯,1956年7月9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他的童年是随离异了的做“流浪厨师”的父亲一起四处奔波并努力适应转换学校、宗教和继母等各种困难,最终定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汉克斯的表演生涯是从高中的戏剧表演开始,大学结业后他开始全身心的投入表演事业。1978年汉克斯在纽约得到一份工作,并和女演员兼制片人SamanthaLewes结婚,但这段婚姻没有维持住。汉克斯首次亮相是在低成本影片“HeKnowsYou„reAlone”(1979)(他知你的孤独)中。然后他搬到洛杉矶并领衔主演了电视剧“BosomBuddies”,汉克斯还参加了其他的一些电视剧的演出,比如“Taxi”“FamilyTies”当然包括“MazesandMonsters”。汉克斯的成名是在迪斯尼的“Splash”一片中和DarrylHannah演对手戏,但直到领衔主演“Big”(1988)他出演一名身体变成大男人的小男孩这样一个轻松愉快的角色并获成功后,才结束了他以前一连串不成功主演。1990年他在电影“BonfireoftheVanities”造成轰动,观众也原谅了汉克斯表演中的不足。1992年是汉克斯再次闪耀的一年。他在“ALeagueofTheirOwn”中塑造了一个外表冷漠,但内心火热的教练。他领衔主演的“SleeplessinSeattle”(1993)(西亚图夜未眠)再次引起轰动。虽然是一位喜剧演员,但汉克斯“Philadelphia”(1993)(费城故事)中演出一为被艾滋病折磨歧视的同性恋律师征服了评论界和广大的观众,并获得这一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1994年汉克斯又一次使人信服的扮演了低智力但好运气的“ForrestGump”(阿甘正传)。接着他出演了太空史诗片“Apollo13”(1995)(阿波罗13)并和电影Volunteers(1985)的女演员丽塔(RitaWilson)结婚。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第五篇: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 不能等待的事
2001年7月,《机会》杂志在意大利的米兰创刊。为了能一炮打响,董事长亨利·肯德里提议,让比尔·盖茨写发刊词。
主意已定,接下来的就是操作。他先给盖茨写了一封信,说:“众所周知,您没等到大学毕业,就去创业了。今天您所拥有的财富证明,您是世界上最善于捕捉机会的人,也是普天之下对机会最有认识的人。经反复商榷,《机会》杂志社认为,题写该刊发刊词的最佳人选,非您莫属。敬请拨冗赐教,不胜荣幸之至。” 信发出之后,石沉大海。亨利·肯德里想,《机会》杂志创刊在即,不能坐以待毙,于是派记者前往旧金山,登门讨教。经过跟踪和堵截,比尔·盖茨答应,在纽约开往内罗比的飞机上,可接受不超过三个问题的采访。
为了确保比尔·盖茨说出“机会”这个词,记者草拟了三个内容相同的问题:第一,你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么?第二,你认为,什么事最不能等待?第三,最不能等待的事,你认为是什么?他想,只要盖茨把答案反复地说三遍,《机会》杂志就有了世上最绝妙的发刊词。
采访开始了,为缓和气氛,记者首先来了一段简短的开场白:“这次您刚忙完盖茨夫人(比尔·盖茨的母亲)的葬礼,就前往非洲参加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捐赠仪式,着实令人敬佩!下面我冒昧问三个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答复。”说着,把采访本上的一张纸撕下来,递了过去。
盖茨注视着那张纸,微笑了一下,说:“我不知道世人对这三个问题是怎么看的,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孝顺。也许我的回答令你非常失望,但是,既然接受采访的是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人,我相信这种回答是最诚实的。对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爱情。假如你爱上了一位姑娘,千万不要闷在心里,否则她就会属于别人。至于第三个问题,恕我直言,是行善。假若你没有感觉到这一点,一定是我们之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
采访结束,记者自始至终都没听到“机会”二字,就在他失望地返回座位时,听到键盘的敲击声。原来在他附近还坐着一位美国《生活周刊》记者,只见他在笔记本上敲出这么一行文字: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总认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机会;最不可能第二次前来敲门的是机会;最需要抓住的是机会。其实,这种来自于战场上的理念,并不适合于生活。生活中,只有两三件事不能等待。它们是什么?你若想知道答案,请先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
后来,这段话出现在美国《生活周刊》上。由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几个人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富豪,因此,至今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