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 - 未请假提前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死应否认定工伤
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连会有律师,男,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大学法学教师现为河北省及优秀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河北盛誉律师事务所律师(保定市火车站对面赵燕大酒店北门二层连会有律师办公室),并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在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较一般律师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更好更扎实的条件。现为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连律师擅长在如何办理交通事故中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生活补助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人身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修车费、车辆减值损失等直接物质损害及误工费、承包费、营运损失、交通费、拖车费、租车费、电话费、运输费、货物清理费、路产赔偿费等间接物质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交强险、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等保险理赔数额的合法计算;驾驶员、雇主、驾驶员所在单位、挂靠、出租人、发包人、出借人、修理人、保管人、质权人、道路设施设备管理人、机动车所有人等赔偿主体的确定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办案宗旨:让责任方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受损方及时得到合理赔偿。电话:189 0312 8818 158 0312 9099 lianhuiyou@yahoo.com.cn
QQ:138480312
搜狐博客:http://i.sohu.com/blog/home/entry/index.htm 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案情]2002年3月15日下午,冯某未请假提前从公司下班,搭车回老家,中途发生交通事故致死。经交警部门事故责任认定,驾驶员负事故的全部责任。2004年6月,冯某妻子戴某向该县劳动局申请对冯某给予工伤(亡)认定。该县劳动局以冯某擅离工作岗位回老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死,不属下班时间、途中为由,并依据国务院新的《工伤保险条例》,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通知书》,认定冯某“不视同工伤死亡”。戴某不服,遂提起行政诉讼。
原告戴某诉称,丈夫冯某依惯例提前下班,搭乘末班车回老家,途中发生车祸死亡,属下班途中因车祸死亡,认定冯“不在下班时间下班回家”没有事实依据,且第三人在公告的“冯某生平简介及讣告”中均认为冯是“在下班途中遇车祸不幸身亡”。认为被告适用法规错误,请求法院撤销被告作出的不认定工伤(亡)的决定,判决被告在限定时间内重新作出认定。
被告县劳动局辩称,冯某是在上班时间没有通过请假手续离开公司回老家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而非下班途中。原告称依惯例提前下班不能作为劳动部门认定的依据,也非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工伤认定“上下班途中”既包含了路线因素,也包含了时间因素,不能把上班时间也视为下班途中时间。
第三人某公司辩称,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在冯某死亡后一年多时间公布实施,故不能以此作为认定其工伤的政策依据。另冯某在公司院内拥有私人住房,他的上下班路线应定为公司办公室至公司院内他的私有住房。本公司公告“冯某生平简介及讣告”中有违事实的语句,纯粹是为了告慰死者,安抚家属。
[审判]一审法院认为,冯某是某公司职工,与该公司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县劳动局对冯某作出的不视同工伤死亡认定,虽适用了新的《工伤保险条例》,但未适用该法规的具体条款规定,属适用法规错误,依法应予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以后,县劳动局应依原告申请,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对冯某是否属工伤死亡,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不宜判令县劳动局在限定时间内重作。判决撤销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通知书》,驳回原告要求被告在限定时间内对冯某死亡是否属于工伤死亡重新作出认定的诉讼请求。
原告戴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冯某在公司虽有宿舍,但冯某父母及妻子戴某均居住在农村,他每周五下午回农村老家已成惯例,故冯某2002年3月15日发生车祸死亡,系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至于冯某未请假提前下班,应属违反劳动纪律,系另类法律关系,不影响本案工伤死亡的认定。故上诉人戴某认为冯某系下班途中遭遇车祸死亡的上诉理由成立。被上诉人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通知书》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规错误,一审判决撤销正确。遂判决:1.维持县法院行政判决第一项,撤销第二项;2.被上诉人县劳动局在判决生效后两个月内对戴某要求对冯某是否属工伤死亡重新作出认定。
[评析]本案是一起职工家属不服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确认而引发的行政案件。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因未适用具体的法规条款规定,属适用法律错误,一、二审法院据此予以撤销是正确的。当事人对此亦无异议。但本案涉及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对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规定中“上下班途中”应当如何理解?提前下班是否属上下班途中?
新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故本案溯及适用该条例。笔者认为,新条例取消了旧条例在工伤认定时对时间、路线的限定,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即由原来注重对企业利益的维护转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关注;二是工作性质、方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决定了上下班不可能也不仅限于工作单位与住所的两点一线。从条例制定者的角度看,“上下班途中”的正确理解应是“以上下班为目的的途中”,至于目的地,一是工作单位,二是家,“家”不能仅理解为住宅。本案中的冯某提前下班回农村老家,属于条例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应认定为工伤(亡)。如果认为冯某不是在下班时间、不是回家,而不认定是工伤(亡),显然是对条例单方面的机械的理解。至于冯某未请假提前下班,应属违反劳动纪律,系另类法律关系。故二审法院以事实不清判决撤销县劳动局的《工伤认定决定通知书》是正确的。
二、县劳动局的工伤认定决定被撤销后应否判决其重作。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规定,法院在作出撤销判决的同时,还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笔者认为,本案中,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适用法规错误,仅仅是被法院判决撤销的理由之一。从对以上第一个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县劳动局作出的工伤认定在事实的认定上存在偏差。撤销工伤认定也仅是原告提出的一项诉讼请求,撤销后重新作出认定,即对冯某的死亡是否是工伤死亡重新作出认定是原告的另一项诉讼请求。既然原告有诉请,法律上又有依据,笔者认为,从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立法宗旨出发,在撤销的同时,应判决被告限期重作。故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要求被告在限定时间内重作的诉讼请求欠妥,二审判决被告在两个月内重新作出认定是正确的。
转自:中律网
第二篇: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 - 工人装车发生交通事故能否认定工伤
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连会有律师,男,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大学法学教师现为河北省及优秀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河北盛誉律师事务所律师(保定市火车站对面赵燕大酒店北门二层连会有律师办公室),并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在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较一般律师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更好更扎实的条件。现为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连律师擅长在如何办理交通事故中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生活补助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人身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修车费、车辆减值损失等直接物质损害及误工费、承包费、营运损失、交通费、拖车费、租车费、电话费、运输费、货物清理费、路产赔偿费等间接物质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交强险、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等保险理赔数额的合法计算;驾驶员、雇主、驾驶员所在单位、挂靠、出租人、发包人、出借人、修理人、保管人、质权人、道路设施设备管理人、机动车所有人等赔偿主体的确定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办案宗旨:让责任方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受损方及时得到合理赔偿。
电话:189 0312 8818158 0312 9099lianhuiyou@yahoo.com.cn
QQ:13848031
2搜狐博客:http://i.sohu.com/blog/home/entry/index.htm
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
1金杨公司称陈某进厂是经车间负责人陈先军介绍,并在其手下干活,与公司毫无关系,事故发生当天言明每车90元,由干活工人平均分配,符合劳务合同成立的条件,不应认定为工伤。县劳动保障部门认为陈某进厂后,其所在车间实行产量包干,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责任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说明了企业实行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只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方法,但并未改变企业同职工的劳动关系,证实了陈某与公司的劳动关系依法成立。至于每车90元分配给工人,表象看是一个劳务合同,但从深层次看陈某长期受公司雇佣,而且有厂车间领导的临时指派才参与了装车活动,并不是一次性、偶然的,所以认定工伤毫无疑问。县政府法制局综合审查双方证据后,依法维持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金杨公司败诉后,又生一计,除坚持装车活动属劳务合同外,又提出陈某受伤是交通事故引起的,单位不负责任,提起行政诉讼。劳动保障部门坚持认为陈某装车是他给公司提供劳动的一部分,并且单位工资表足以证明双方劳动关系成立。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伤害,只在涉及赔偿时,才按照责任大小确定赔偿数额,但这并不影响工伤认定的事实,二者并不矛盾。
法院经审理查明陈某进厂,遵守厂规厂约,受其监督管理和考核,属公司正式职工,劳动关系合法有效,装车是受单位领导安排,受伤是在其安排的工作范围之内,属于在工作中受伤,交通事故处理结论不能排挤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工伤并无不妥。
据此,旬阳县人民法院依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旬阳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所作的工伤认定;诉讼费和其他费用300元,由金杨公司承担。
转自:中律网
第三篇:提前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
提前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当认定为工伤
李某系X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11年3月25日22时许,李某离下班时间还有两小时提前下班。回家途中,李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与一货车发生交通事故,李某当场死亡,肇事车逃逸。后经交警部门认定曹某无事故责任。
李某的家人认为,李某是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死亡,应认定为工伤,遂向所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经调查取证,县人社局作出了认定李某为工伤的决定。李某所在单位不服该认定,向市人社局提出复议申请,要求撤销该工伤认定。市人社局经查认为,李某提前近两个小时离岗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属于正常上下班途中的情形,由此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李某家人不服该结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此类案件的处理,实践中争议很大。本案的焦点是:李某提前下班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是否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有观点认为“上下班途中”应当理解为职工在上下班的合理路途中,同时参照上下班合理时间因素综合判断,理由是为了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上下班途中遭遇的交通事故才可以认定工伤。上下班的时间应当是和工作时间紧密相连的,至少应当不能偏离太大,否则便失去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机会,这是对“上下班途中”的时间要求。这里所说的上下班应当是职工正常的上下班或者经过单位许可的上下班,职工擅自离岗行为是对单位利益的损害,让单位承担对其有害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是对其合法权利的蔑视,所以擅自离岗下班不是工伤保险条例所说的“上下班”,不应对于这种擅自离岗的行为加以肯定。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恰恰是工伤保险条例未实施前,原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立法精神。从修改后的规定来看,此种情况认定工伤并不要求必须是上下班的规定时间。所以,我们对法律的规定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解释,“提前下班途中”,从本质上仍然是“下班途中”,而不能将“上下班途中”仅仅界定为“正常上下班途中”,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提前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亦应当依法认定为工伤。关于职工擅自离岗行为对单位利益的损害问题,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职工单位可以根据劳动法律规定及企业内部纪律规定,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进行处分或处罚,而不能因职工违纪而剥夺法律赋予职工因工伤获得赔偿的权利。
综上所述,本案中,李某在提前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提前下班遭遇车祸是否应认定为工伤
2012-07-24 08:40:35
【字号大中 小 】【打印】【关闭】
胡科刚 郝 岩
曹某系山东某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11年3月25日22时许,曹某离下班时间还有两小时提前下班。回家途中,曹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与一货车发生交通事故,曹某当场死亡,肇事车逃逸。后经交警部门认定曹某无事故责
任。
曹某的家人认为,曹某是在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死亡,应认定为工伤,遂向所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县人社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经调查取证,县人社局作出了认定曹某为工伤的决定。曹某所在单位不服该认定,向市人社局提出复议申请,要求撤销该工伤认定。市人社局经查认为,曹某提前近两个小时离岗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不属于正常上下班途中的情形,由此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曹某家人不服该结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此类案件的处理,实践中争议很大。本案的焦点是:曹某提前下班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是否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有观点认为“上下班途中”应当理解为职工在上下班的合理路途中,同时参照上下班合理时间因素综合判断,理由是为了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关系,只有在上下班途中遭遇的交通事故才可以认定工伤。上下班的时间应当是和工作时间紧密相连的,至少应当不能偏离太大,否则便失去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机会,这是对“上下班途中”的时间要求。这里所说的上下班应当是职工正常的上下班或者经过单位许可的上下班,职工擅自离岗行为是对单位利益的损害,让单位承担对其有害行为所带来的风险是对其合法权利的蔑视,所以擅自离岗下班不是工伤保险条例所说的“上下班”,不应对于这种擅自离岗的行为加以肯定。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恰恰是工伤保险条例未实施前,原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立法精神。从修改后的规定来看,此种情况认定工伤并不要求必须是上下班的规定时间。所以,我们对法律的规定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解释,“提前下班途中”,从本质上仍然是“下班途中”,而不能将“上下班途中”仅仅界定为“正常上下班途中”,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提前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亦应当依法认定为工伤。关于职工擅自离岗行为对单位利益的损害问题,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职工单位可以根据劳动法律规定及企业内部纪律规定,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职工进行处分或处罚,而不能因职工违纪而剥夺法律赋予职工因工伤获得赔偿的权利。
综上所述,本案中,曹某在提前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
害,应当认定为工伤。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
职工提前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为工伤
邹女士来信咨询:她丈夫石某是某单位职工,去年在野外作业中提前下班驾驶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石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她向辖区劳动管理部门
提出了认定石某为工伤的申请,区劳动管理部门认为石某在交通事故中负有事故责任,违反了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认定石某所受伤害不属于工伤。她想了解一下劳动管理部门这样的认定是否正确?
河北宋金城律师事务所安冬玮解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其中第六款明确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该款规定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其构成要件:第一,“上下班途中”既包括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的上下班途中;第二,这种伤害既可以是职工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肇事所致;第三,此种事故发生的范围包括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等供车辆、行人使用的道路;第四,工伤认定仅限机动车事故伤害。
本案中某单位职工石某的死亡发生在下班途中,且有证据证明是机动车事故造成的,劳动管理部门应当作出认定石某为工伤的认定书。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负有事故责任的交通事故是否应认定为工伤
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后待遇享受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7]115号)规定,凡是职工在上下班必经路线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后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无论该职工及其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该职工都应认定为工伤,并享受有关的工伤待遇。如该职工及所在用人单位已参加了工伤保险的,有关的工伤待遇按当地规定执行;如该职工及所在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的工伤待遇则由该职工的用人单位支付。在本案中,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石某在交通事故中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应当认定为工伤。
但是,按照国务院令第375号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此外,如果职工违反法律、法规,即使是在上下班途中造成的机动车交通事故也不能认定为工伤。例如,应无证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负伤、致伤、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本案中,职工石某并未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情形,而且发生交通事故并不一定就认定为石某有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存在。因此应当认定石某为工伤。
职工提前下班回家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影响工伤认定
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职工提前下班回家显然不属于“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当然不予认定为工伤。但是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未作规定,根据新法效力优于旧法效力的原则,应当优先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关于上下班时间的规定,因此该条件不是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工伤的必要条件,所以职工因提前下班回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如果说要在本案中因石某在交通事故中负有事故责任,因而石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
(一)项的规定,不得认定为工伤。这就涉及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谁有权做出处罚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显然,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处罚主体是公安机关。劳动管理部门在公安机关未做出处罚的情况下,比照适用,于法无据。
二是关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作为其调整的范围,但是新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作为其调整的范围,而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已不再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作为其调整的范围。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关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的规定已经被《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相关规定所取代。因此劳动管理部门在交通事故中依据违反治安管理做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劳动管理部门做出石某所受伤害不属于工伤的认定是不正确的。
第四篇: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 -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解读
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连会有律师,男,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大学法学教师现为河北省及优秀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河北盛誉律师事务所律师(保定市火车站对面赵燕大酒店北门二层连会有律师办公室),并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在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较一般律师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更好更扎实的条件。现为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连律师擅长在如何办理交通事故中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生活补助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人身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修车费、车辆减值损失等直接物质损害及误工费、承包费、营运损失、交通费、拖车费、租车费、电话费、运输费、货物清理费、路产赔偿费等间接物质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交强险、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等保险理赔数额的合法计算;驾驶员、雇主、驾驶员所在单位、挂靠、出租人、发包人、出借人、修理人、保管人、质权人、道路设施设备管理人、机动车所有人等赔偿主体的确定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办案宗旨:让责任方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受损方及时得到合理赔偿。
电话:189 0312 8818158 0312 9099lianhuiyou@yahoo.com.cn
QQ:13848031
2搜狐博客:http://i.sohu.com/blog/home/entry/index.htm
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
1“交通事故(Traffic Accident)”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得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
交通事故不能“私了”的三种情况
按照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三种情况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仅造成车物损失或者人体轻微伤,可由一名交警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仅造成车辆损失且车辆尚能行驶;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
无证驾驶、酒后驾车、单方事故-三类事故当事人不能“私了”,必须由交管部门处理。
交通事故“私了”注意事项之七:应当如何进行保险理赔
交通事故“私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事故损失赔偿。
虽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已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保险过期、未参加保险的情形等并存的局面。针对不同情形,事故损失赔偿也不同。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在人员未伤亡的情形下,非机动车方的损失不可能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此时不论非机动车方有无责任,非机动车方的损失均由机动车方全部赔偿。因此如果机动车方考虑到非机动车方的损失不大,到保险公司索赔太麻烦,可以与非机动车方协商赔偿数额。双方一致同意后,交付赔偿费,在交通事故记录文书上予以注明即可。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2)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分别按照下列方式解决:
①如果双方均考虑到损失不大,到保险公司索赔太麻烦,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可以协商赔偿数额。双方一致同意后,交付赔偿费,在交通事故记录文书上予以注明即可。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②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又不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应当立即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告出险,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③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但是损失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就超出部分继续按照下列方式解决:
・ 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就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协商解决。
④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有异议,或者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⑤肇事车辆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肇事车辆按照相当于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先行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参照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交强险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5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8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依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①当事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②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③当事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④当事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行赔偿。
无责任的赔偿限额分别按照死亡伤残赔偿限额5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8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的20%计算。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依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①机动车方负全部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部分100%的赔偿责任;
②机动车方负主要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部分70%的赔偿责任;
③机动车方负同等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50%的赔偿责任;
④机动车方负次要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30%的赔偿责任;
⑤机动车无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10%的赔偿责任。如果10%的赔偿款额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6万元的,超出部分可以不予赔偿。与交通事故相关的罪名:
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方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均可构成该罪的主体。
(二)在主观要件上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罪名,在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那么就不是该种犯罪,而是相应地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了,在处罚方面也比该罪要严重得多。
(三)在客体要件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
(四)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由此可见,本罪的客观方面是由以下4个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组成的:
1、必须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存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一、现场勘查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时间内快速赶赴现场,并快速处置现场。
3.进行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丈量、勘验等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做到依法、及时、全面、准确。
4.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
5.为检验需要,必要时可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6.与当事人预约事故处理时间。
7.事后展开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讯)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
二、责任认定
1.在调查阶段,必要时可召集当事人进行举证。
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收集充足的证据后,严格接照规定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
3.公布责任时,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讲清事故的基本事实和认定责任的理由与依据。
4.告知当事人若对认定书不服,3日内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或应当在民事赔偿诉讼当中一并解决。
三、处罚
1.责任认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应把对责任当事人作出的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
2.根据领导作出的处罚决定填写处罚裁决书。
3.向责任人宣布处罚裁决。
4.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5.办理处罚的相关手续。
6.执行处罚。
四、赔偿调解
1.收集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证明、票据、各种资料。
2.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询问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进行赔偿调解。愿意调解的,调解次数最多为两次;不愿意调解的,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并分别送交当事人。
4.调解未成功的,应当填写《调解终结书》,送交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转自:中律网
第五篇: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 - 退休人员的误工费是否赔偿
京津冀交通事故专业资深大律师:连会有律师,男,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大学法学教师现为河北省及优秀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河北盛誉律师事务所律师(保定市火车站对面赵燕大酒店北门二层连会有律师办公室),并同时具有律师资格证和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连律师既在大学从事法学教学研究又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在国家法学学术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著二十余部篇,在法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较一般律师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更好更扎实的条件。现为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连律师擅长在如何办理交通事故中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生活补助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人身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修车费、车辆减值损失等直接物质损害及误工费、承包费、营运损失、交通费、拖车费、租车费、电话费、运输费、货物清理费、路产赔偿费等间接物质损害数额的合法计算;交强险、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等保险理赔数额的合法计算;驾驶员、雇主、驾驶员所在单位、挂靠、出租人、发包人、出借人、修理人、保管人、质权人、道路设施设备管理人、机动车所有人等赔偿主体的确定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
办案宗旨:让责任方尽可能减少损失、让受损方及时得到合理赔偿。
电话:189 0312 8818158 0312 9099lianhuiyou@yahoo.com.cn
QQ:138480312
搜狐博客:http://i.sohu.com/blog/home/entry/index.htm
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即受害人为退休人员的,继续被其他单位聘用从事工作,在发生交通事故损害后,向法院主张赔偿其误工费的诉讼请求,对于退休人员继续工作的误工费的主张,是否应当支持呢?
在实践中还有分歧,有人主张,受害人是退休人员的,其退休工资不会因发生事故而减少,即不存在误工损失,不应当支持其误工费的请求;还有人主张退休人员接受其他单位聘用并获取收入是正当权利,当退休人员因交通事故造成外聘收入减少时,导致退休人员实际整体收入的减少,外聘收入的损失应当认定为退休人员的误工损失。
笔者认为对于退休人员的误工损失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考虑。一般情况下,受害人是退休人员的,其退休工资不会因发生事故而减少,即不存在误工损失。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退休的老前辈仍继续发挥余热,被其他单位聘用继续从事工作。退休人员接受其他单位聘用并获取收入是正当权利,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实际收入的减少。
当退休人员因交通事故造成外聘收入减少时,导致退休人员实际整体收入的减少。因此,外聘收入的损失应当认定为退休人员的误工损失。
转自:中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