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感悟(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5:3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感悟》。

第一篇: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感悟

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感悟 翻译学院2014级英语一班王浩

201400630122 这学期选修了“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这门选修课程,让我受益良多,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明白了许多平时容易忽视的细节,改变了之前对于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不是很重视的态度,首先要感谢老师上课时候的细心,为所有在教室的同学讲解各种的健康与自卫防身的知识,为同学们播放一些关于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的视频。文字与视屏讲解结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大家更多的理解了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这门课堂,让我明白了许多有益的知识。也如同这门课的名字一样,上课的内容自然是与健康,还有自卫防身息息相关的。在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但是我们没有意思到或者是意思到了,却选择去忽视它,等到危险真正来临时候,才发现一切已晚,痛悔不已。

在健康的问题上,我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感悟。

第一是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现在社会发达的物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出现,让人们能够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些健康的问题。人们变得越来越懒,不喜欢去运动,每天陪着的只有手机和电脑,如果手机或者电脑不在旁边就会显得有些空落,仿佛缺少了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特别是大学生,多数的大学生除了体育课上有一些运动之外,也没有其他的运动。每天上课一直坐在教室,下课就拿起手机,走路在玩手机,睡觉之前也要看手机。还有的为了看小说,追韩剧,看电影,玩游戏,更是违反了正常的生活规律,不停的使用手机和电脑。

这样对于我们人体的危害是极大的,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导致我们视力的衰退,晚睡晚起造成生活的不规律,而且长期坐着,也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问题。另外,当出去的时候,如果一直低头玩手机,潜在的危险也是极大的,最近常有发生因为在过马路时低头发手机而导致失去生命的惨剧,新闻也常有报道,这就是忽略了这个小小的细节而造成的巨大损失,我们也许知道这个危害,但是我们却没有在意,我们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如果还不重视这样的小细节,以后就有可能发生。其实,我们根本必要必要在这样的时候玩手机,自己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忽视体育锻炼造成体质下降,个人的健康出现隐患。今天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但是却不能带给我们健康。“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连身体健康都不能保障,那么其他的事情的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每天在学习生活中,除了体育课上那一点可怜的时间有一点锻炼,其余的时间很少有锻炼的时候,不喜欢跑步,不去打球也不做其他的体育运动,即使有想提高自己体质的想法,多数人也只是当时心头一热,然后也不能坚持下去。长期这样,造成了许多大学生体质下降,各种小疾病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健康,还有对学习生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会对以后的人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第三,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透支自己的健康。许多人常常做什么事情都凭着自己的感觉,不重视可能对身体带来的坏影响。比如说,通宵熬夜,还有暴饮暴食等等,这些不良习惯给人们的健康埋下了潜在的隐患。一些人偏爱吃一些烧烤之类的食物,还有的在一些不健康的路边摊吃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同时,现在一些学生不洁性行为也带来了一些疾病。对个人自己的健康不重视,许多大病都是从小病慢慢开始的,我们必须要重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能忽视。

许多的健康问题是我们自己带给自己的,还有一些的因素是环境强加的,我们无法避免,比如空气污染之类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一定的体育锻炼,学会一些生理知识,学会怎样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健康,让自己的体质得到增强。

另外,除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个人的人生安全有时候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威胁,严重的甚至会危害到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大学生是一个由学校过度到社会的群体,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往往在处理很多问题时候没有注意到细节,也不是很成熟,遇到一些危险的情景也不能很好的处理,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一些关于自卫防身的知识。

自卫防身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安全无小事,任何一个关于安全的小事都是大事。那我们该如何的自卫防身呢?

首先,当我们遇见一些危险的情况时,不能慌张,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自己的选择。比如,当我们遇见火灾的时候,要判断自己的位置,冷静的处理:遇见劫匪抢劫的时候,第一要务是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能冒险,按照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上学到的知识,为营救活动创造出条件。还有遇见一些其他的突发情况的时候,也不要慌张,冷静下来。

其次,要学会保护自己,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走在路上的时候,如果车流量多的话,一定要注意,随时关注身边的情况,有些司机也许一不小心就失控。还有就是,一个人在外面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安全,特别是女生,要学会自我保护。在其他的很多情况下也是一样的,注意各种潜在的危险,做好保障自己安全的准备。

最后,多学习一些自卫防身的技能。可以利用网络和书本学习一些必要的技能,还可以自己练习一些自卫防身的手段,也要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因为两者是统一的,一个好的身体,对于自己的安全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在课上的感悟,当然,还有很多的感悟和收获。在此,再一次感谢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此有用的知识,让我们醍醐灌顶,受益颇多,也希望听课的同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关于健康与自卫防身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健康素质,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第二篇:《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与指导》读书笔记

[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与指导》读书笔记

——学习“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理论有感

古语有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就更显的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大学生是个即将从校园学习步入到社会工作的一个群体.在大学四年或三年里要完成从学生阶层到工薪阶层的转变,不仅要认识自我,而且还要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可以认清自己善长什么,不善长什么.这样才可以制定相应的职业目标,才不至于在即将进入职场的大门时,感到茫然无措.而完善自我则是以认识自我为前提的,只有认清了自己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像医生一样对症下药来完善自我,使自己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更好的适应自己所定职业目标的要求.

而现实中,这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不知困扰了多少大学生.有人只有一腔热情,他们为自己制定宏伟的目标,树立了远大的人生理想.然而却没有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到头来只能是乌拖邦而已.另外有些人在认识道路上走了很多,也作了很多的自我解剖.然而却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勇气,在通向完善自我道路的路口止步不前,也只有在多年之后,感叹人生易逝,自己却无一番作为.

但是认识自我看似简单,其实也有不少人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走了许多的弯路甚至走错了.有些学生在认识自我时,总时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去比,因而产生了自卑与逆反心里.他们感到失望与悲观,尤其是大一新生,刚入学不久,一些曾在高中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在竞选学生会干部失利或者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学习吃不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那么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调查表明:由这种情况产生心里问题的案例占了相大的比重.而与此相反的一些人,则是喜欢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从而产生了自己是"人中龙凤"不正常的优越感.这种情况也是极其危险的,也是容易产生心里问题的根源.当他"目空一切",他不仅会引起周围同学的反感与孤立,而且他们自身的缺点会被忽略.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了,就更谈不上完善自我了.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篇短小的哲理文章: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信心满满的去找工作,可是另他很失望的是,他原本因为唾手可得的工作却一次次与他擦肩而过.他想不通,于是想到跳海一了百了.当他正准备跳时,一位散步的老人制止了他并询问了他自杀的原因.青年人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全告诉了老人,老人没有说话,而是从脚下捡起一颗小石子对年青人说:“我现在把它丢在地上,你能找到它吗?”年青人看了地上都是这种小石子,便摇了摇头.老人又说:"要是我把一颗珍珠丢在地上,你能一下子找出来吗?”年青马上答到:“当然行”老人听后,边走边说到:“那么你就先让自己变成一颗珍珠吧。”

年青人听后恍然大悟:“是啊,面对如此多的求职者,如果你不是一颗“珍珠”,又怎能苛求别人一下子就找到你呢?”年青人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而是急匆匆的赶回去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以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

而我们好多的大学生朋友又犯着上面那位年青人的错误,由于没有“老人”的指点而抱憾终生呢?

我曾记得高一那年期末,就得决定高二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要选什么。因为都决得差不多,可能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我根本没有认清自己,所以处于两难的境地。而我也是幸运的,我像那位年青人一样得到我高一的班主任的指点,我选择了文科。后来的高

二、高三学习也证明我听从我的老师是正确的。我不敢想像我当初要是胡乱选了理科的话,会是什么样子。我想肯定不会很好,因为我后来渐渐发觉自己在数学、物理等抽象思维方面确实不行。而在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形象思维确实有比较大的优势,所以这也是我在文科班过的还比较舒坦的根本原因吧。

而我在高三时却发现我当时班上的同学他们的语文、数学、英语都比较好,而在文综方面总

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想他们可能也是在选择分科时有过犹豫,而没有我那么幸运,碰上如此负责的班主任。而如果他们能在之前能够认清自己,那么即使没有老师的帮忙,我想他们也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却只能防止历史重演,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这当然只是认识自我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认识自我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则是认识我们自身道德品质上。应该说不断的寻找我们自身道德品质上面的瑕疵,然后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与思想素质,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认识任务。

认识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够让我们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准确方向;认识自我,然后再完善能够使我们把自己准确的定位;认识自我,然后再完善自我能够让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那么我还得加上一句,不能仅仅只是“省吾身”,还得下功夫去把找出的毛病解决,把不完善的地方去完善。那么我们的人生将会发生质的变化,谁不想我们的人生不更加美好呢?那么,还等什么呢?还不行动!

第三篇: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题计划设计[范文模版]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课题计划设计

摘要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对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疾病。中国大陆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时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艾滋病感染者中一半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而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青少年就占了80%。并且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和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以及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的低龄化等现象愈加普遍,使当代大学生暴露于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之中。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控制其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河北医科大学这样的医科类大学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本例计划通过在一周时间内通过建立艾滋防范QQ群、微信公众帐号、发放宣传读本,播放宣传视频短片,举办宣教演讲,举办艾滋病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以达到控制、消灭艾滋病的目的。

引言

亚洲是艾滋病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几年的流行呈迅速上升趋势,我国近几年艾滋病感染者的报告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感染的主要方式仍然为静脉吸毒,但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某些省份有偿献血者中也发现了大量的感染者。当代大学生由于思想活跃,同时缺乏对艾滋病的必要的知识的了解导致大学生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青年学生的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当年新发现1700例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较2011年上升24.5%。新发现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传播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其比例已达87%,其中同性性传播比例占全部病例的64.8%。截至2012年,我国已累计报告存活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为7000余例。专家表示,正处于性心理和生理迅速发育时期的青年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强,他们不仅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力量之一,也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显得尤为重要,共青团中央,卫计委于2002年便通过各层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青春红丝带”行动,以提高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关注和认知程度,对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起到了很明显的作用和效果。然而,同性恋等高风险人群由于对于隐私的忌讳和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匮乏往往抵触传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实施,这也就对于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通过网络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成为了更易于大学生艾滋病高风险的接受和学习,广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QQ群、网络向“男同”、艾滋病感染者宣传防艾知识,而对100多例感染学生大部分也通过网络进行干预,向他们宣传尽量定期检测、及时吃药、减少性感染的几率等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问题的提出与必要性评估

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的低龄化等多方面原因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高危险人群,加强对于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显得迫在眉睫。河北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医科类的院校,毕业生基本都将走进医药卫生系统,对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显得更加重要。而且更应该利用医科大学学生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的自身优势条件,来更好的向其同学和家人宣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做到“从我做起,消灭艾滋病”。专家表示男同是大学生中艾滋病的高危险人群,因为多数大学生“男同”相对于目前大学生男女情侣发生性行为时出于避孕考虑往往使用了安全套,而‘男同’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使用任何防护,采取了不安全性行为。大大增加了起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因此对于他们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更有必要性和代表性。

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助于增强全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民众可以更加清晰合理的认识和对待艾滋病,减少和改变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减缓艾滋病在中国蔓延的速度,控制暴发流行的发生,把艾滋病流行控制和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最大程度的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直至消灭艾滋病,这就是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总体目标。针对于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就是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普及以达到对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通过本计划的线下和线上的一系列相关举措,减少直至使大学生的不良性行为降低到5%,杜绝大学生吸毒行为等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行为。使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普及率达到95%以上,并且能够向周边亲朋好友宣传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方法

对于大学生艾滋病的定量调查采取黑白球的随机化方法,例如将艾滋病高危险因素如无安全措施性行为作为问题,设立比例不等的黑白球,调查对象在调查者视线外从盒中摸球,如果摸到黑球,问题是有具体某项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如果摸到白球,问题为没有此项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调查仅回答“是”和“否”,回答完毕后将设施复原,按照Y=P×A+(1-P)×(N-A)(N为调查对象人数、有此行为为A、Y为回答是的人数)来调查高危险因素的发生率。

在校园内进行同伴教育。在大学校园内悬挂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条幅,如关心艾滋病病人,预防艾滋病,从我做起、关爱生命,遏制艾滋病、认识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等,在校园内人流量较多的地点发放艾滋病的宣传册;举办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艾滋病知识竞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对排名靠后的班级留下宣传艾滋病的任务,举办有关艾滋病的活动,在这过程中提高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程度;播放艾滋病宣传视频短片等一系列同伴教育活动。

建立艾滋病知识宣传QQ群,通过匿名功能向艾滋病高危人群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为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一个交流和求助的平台。建立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微信公共帐号,将二维码张贴在各班,增加关注量,定期推送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艾滋病知识的普及程度。通过微信公共帐号等线上措施使大学生有一个更便捷更隐私更权威的了解艾滋病的平台。

评价

过程评价

对各班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宣传地点的选择和宣传资料的设计的进行评价。对同学们对健康教育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对QQ群和微信公众帐号的关注量进行评价。

效应评价

对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进行评价,对于大学生的艾滋病危险行为进行评价等。

结局评价

对于大学生的艾滋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下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进行评价。

预算

宣传册制作费

———————————— 5×1000=5000元 行程费

—— ————————————— ———2000元 设备制作费 ——————————————————1000元

合计

7000元 参考文献

吕姿之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2 贾伟廉

健康教育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米光明

健康传播学原理与实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严迪英

健康促进干预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陈晶琦,李祥红,王兴文高中学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评价中国学校卫生

王征桦,汪玉华,殷胜高,等池州市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基线调查淮南医学杂志,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ew Horizons in Health.Geneva ,1995 The Jakarta Declaration on Health Promotion in the 21 st Century , Jakara,1997

第四篇:从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认知情况调查看高校健康教育

从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谈高校健康教育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健康现状以及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提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于2009年3月18日首先在墨西哥出现,疫情迅速蔓延,席卷全球[1]。甲流疫情爆发后,我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将甲流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国外有研究显示,年龄可能是本次流感的一个危险因素,青壮年更易发病[3]。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多为20-25周岁的年轻人,与外界社会接触较多。同时,高校内也是一个人群密集的场所,若出现甲流疫情,很可能会引起流行。及时掌握这一群体目前对甲流知识的认知以及对免疫接种的需求情况,有助于遏制甲流的进一步蔓延,并可以制定下一步的防控工作计划。2009年12月对唐山市1872名高校大学生进行甲流及防护知识、疫苗免疫接种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甲流基本知识中一般性常识如甲流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问题正答率比较高(总正答率为85.13%),而有关甲流免疫接种及其副作用等问题的正答率较低一些(总正答率为41.56%);传播途径知识部分,明显的危险因素如通过感染者的说话、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可以传播的正答率很高,而对非危险因素如食用猪肉、烧烤等认识不足,答对率偏低。对于目前甲流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明确。调查结果显示,97.3%的大学生希望了解关于甲流的相关知识。目前获得甲流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及来源依次为网络、电视或广播、学校的宣传材料、报纸杂志等。(见表1)

表1 获得甲流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及来源(n=1872)

途径及来源

网络

电视或广播

学校的宣传材料

报纸杂志

医院发放的宣传材料

医院的咨询门诊

一、大学生健康状况堪忧,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郭英等认为,健康不仅仅是一个生物概念,也是一个心理概念和社会概念。生物、心理和 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4]。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上为18—25岁之间,正处在人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各项机能正趋于成熟,注重这一重要时期的健康教育将对一生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在身体健康方面,熬夜打游戏、上网看电视,不吃早餐就上课,考试前整天上自习,考 1 人次 1220 1101 928 614 413 354 % 65.2 58.8 49.6 32.8 22.1 18.9

试后通宵泡KTV„„这是当代不少中国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日下。《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于2007年7月由教育部发布,其中提到,我国大学生的耐力、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肺活量等体能素质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60%左右的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高达1.97%;不良视力检出率高达80.0%。其次,在精神健康方面,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有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自杀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强迫倾向的大学生占40.2%,人际关系敏感的大学生占34.0%,存在忧郁倾向的大学生占24.5%,存在敌对情绪的大学生占24.5%。再次,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表现出大学生对自身认识的不足,没有能够对自己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盲目自大;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以个人为中心,团结协作意识差。众多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目前的身体状况堪忧,在体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时候便开始慢慢下降,出现“未熟先衰”的现象。因此,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了。

二、明确健康教育内涵及丰富健康教育内容

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健康教育是研究健康知识、技术、教育方法及干预方法的,以期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来达到并促进健康的科学。它是一门涉及到预防医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市场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5]。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大学生所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改变,影响健康的因素与外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高校所开展的健康教育主要集中身体健康及精神健康方面,有了针对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对学生加强了宣传教育,有了针对恋爱、自杀等心理问题的教育。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进行的教育较欠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任务仍然艰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另外,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使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容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必将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扩展健康教育内涵,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已成为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内容不应一成不变,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新的内涵和新的内容,这不仅是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需要高校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工作。

三、学校应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医学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学生对甲流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也不系统,甚至对个别知识点还出现了错误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应对诸如甲流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态度还是积极的,对新发的传染病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虽然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健康教育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生获得甲流相关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其中网络、电视和广播是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学校的宣传占第三位。可见,网络这种新型的传播工具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知识的传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学校在向学生宣传医学保健知识方面起到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对于非医学院校来说,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了。

在2008年召开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中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

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存在种种不健康行为的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健康教育的缺失。

利用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例如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丰富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认知率得到提高。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将是高校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疫情,做到既保持必要的警戒有避免恐慌[6]。高校可以通过广播、校报、黑板报、班会、讲座等形式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甲流等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卫生防病的自觉性。有文献表明,当人们对传染病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等相关知识认知较高时,有利于传染病的有效遏制[7]。

四、提高认识,加强高校对健康教育的重视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形式较单一,主要是以讲座和开设选修课程的形式为主,在遇到卫生健康问题的时候进行突击宣传等,没有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讲座内容多以传统的传染病为主,例如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健康教育课程多为任选课程,课程内容落后,没有及时反映卫生事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加之部分学生对任选课程的兴趣不浓,选课人数不足,教育覆盖面较小,达不到真正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部分高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对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足,参与健康教育的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或兼职人员,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训练,忽略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缓慢,教育效果不佳。为使学生全面掌握健康知识,促进学生群体共同健康,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高校领导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把大学健康教育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Swine i11.fluenTm,how much of a global threat? Lancet,2009,373:1495.

[2] 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甲型HlNl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一版).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519-1520.

[3] FRASER C,DONNELLY C A,CAUCHEMEZ S,et al.Pandemic potential of a strain of influenza A(HlNl):early findings[J].Science,2009,324:1557.[4] 郭英.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57-158.

[5] 肖莹.大学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5(2):116-118.

[6] 张晓宏,张时明.潮州市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J].广东医药,2009,30(12):1908—1909.[7] 杨淑民.对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19(3):449—450.

第五篇:从大学生毕业设计看高校中间层学生群体的教育与培养

从大学生毕业设计看高校“中间层”学生群体的教育与培养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毕业设计普遍存在的学生工作积极性差、工作责任心缺失问题,对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抓两头,带中间”工作思路进行了反思,提出教师应当重视对“中间层”学生群体兴趣特长以及创造性的鼓励、引导与培养,进而重点论述了如何通过“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中间层学生群体积极性引导方向本科毕设工作是检验大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这一教学活动在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做事态度、做事能力的塑造和培养。本文认为,本科毕设暴露出来的问题,不仅是毕业设计这一单独的教学活动的问题,而是大学四年教育工作弊端的集中体现。如果把本科教育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毕设工作更像是毕业生们踏入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检验。显然,不能期待通过一次检验来实现对学生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的塑造与引导。毕业设计之殇,其实是大学教育之殇。本文尝试从当前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思路出发,反思高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合理,提出重视对“中间层”学生群体兴趣特长以及创造性的鼓励与引导的观点,进而论述如何通过“兴趣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负责任的做事态度。

一、当今高校学生工作思路极大忽视“中间层”学生群体高校里的“中间层”学生,指的是那些“成绩不是很优秀、活动不是很积极、个性不是很突出、表现不是很活跃,有着上进的渴望却缺乏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有着表现的欲望却缺乏实践的勇气,有着渴望被关注的愿望却总害怕过多目光”的一类学生群体。一直以来,由于高校学习资源有限,“抓两头,放中间”是高校学生工作奉行的主流思路。因此,这类学生群体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最易受到忽视,但他们恰恰却是目前大学生中的主要群体。由于自身的能力或者学习方法与拔尖学生有所差距,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获得所需的成就感。而成就感的缺失又会进一步动摇他们坚持自己意见的自信,形成容易放弃,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的性格特点。一方面,需要学生走出自我世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从专业实践、实习中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教师及时引导,为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为学生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提供更多的机会与支持。然而,实际情况往往知易行难,前者对“中间层”学生群体的自主性、持续性与耐挫性,提出了过高要求。因此,要真正提升大学毕业生素质,最可行的办法莫过于高校教师对这部分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关心。

二、名不副实的创新竞赛无法真正引导学生兴趣从学校层面来看,大多数高校对“中间层”学生群体的兴趣引导措施其实并不算贫乏。各种院、校、省部甚至国家级科技竞赛、科创项目应有尽有,对学生的覆盖面不可谓不广。但平心而论,越来越多的这种竞赛与科创项目开始过多地追求创新与高大上,脱离了本科生,尤其是“中间层”学生群体的能力范围,其追求的所谓漂亮成果更多是用研究生多年成果进行的包装,打造出方便教授们宣传自己研究团队成果的创新之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从学生角度来说,随着这些竞赛、创新项目开展得越来越久,也出现了不少“混学分”的学生。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经常有本科生找自己说非常想要做科研,但其实只是需要一个老师挂名,以便成功申请一个创新项目立项。指导老师既不需要指导更不需要负责。显然,这类变了味的竞赛、创新项目绝对无法真正引起“中间层”学生群体对科研、专业以及生活的兴趣,更无法培养他们踏实做事、严谨治学的作风与态度。相反,只能助长高校学生的功利心与浮躁心态,进而打击对理想尚抱有一丝敬畏之心的学生群体的学习热情。

三、从“学渣”奖学金看“中间层”学生群体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但不用怀疑的是,即使是始终无法在专业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间层”学生群体,他们也有不甘于平庸,想要坚持做成一件自己喜欢事情的愿望。最近,就有这样一群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设立了一个“学渣”奖学金,这个奖学金专门针对绩点不高于3.5,在学校不受重视,但却愿意坚持自己梦想的学生设立,用于支持、鼓励他们脚踏实地地去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按照他们的话说,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学校的注意,让他们也能够采取行动来支持不同层次的学生。显然,这是“中间层”学生群体自我实现强烈愿望的一次勇敢表达,如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及时引导学生的这种诉求,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相信通过大学四年的潜移默化,大部分本科毕业生都至少能具备积极主动、敢于坚持理想的人生态度,养成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做事作风。

四、通过“兴趣引导”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积极的做事态度1.加强对老师专业和研究动态的宣传,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每位老师的研究方向,从而初步引起“中间层”学生群体的注意。目前,很多院系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都开设有专业概论课程,邀请教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介绍相关的研究目的与动态,使学生对自己专业产生初步的认识。此外,进一步创建学生与教师一对

一、多对一以及一对多沟通的网上平台,完善平台上对教师研究方向的介绍,定期邀请教师宣讲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加方便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升学生对感兴趣领域的了解。2.积极引导“中间层”学生开展“弱功利化”的科研创新实践。所谓“弱功利化”,是指弱化科研创新实践产生高大上科研成果方面的属性,而更多强调以培养习惯、锻炼能力为目的的科研创新实践。不可否认,教师指导科研创新、?W生参加科研创新往往对其社会价值怀有一定期望,但在目前高校浮躁的大环境下,一定要警惕这种过高社会价值期望带来的科研创新“变味”。尤其是针对“中间层”学生群体,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一味追求科研创新项目的难度,也就是要注意科研目标可达性的控制。这样,合适的难度更能激发“中间层”学生对科研活动持续的兴趣,从而达到我们塑造学生踏实做事、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的最终目的。3.完善多功能、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真正将社会实践、社会评价纳入评价体系。目前的学生评价体系更多起到选拔、甄别学生优劣的作用,而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激励“中间层”学生自我完善方面乏善可陈。因此,大多数“中间层”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备感忽视,甚至无法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作为应对,高校应真正利用好现有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联系外单位技能培训,严格要求学生在假期完成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将社会实践成果纳入评价体系,并提升责任心等被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基本素质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从而让学生与实际接轨,做好自我定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从本科毕设反映出的大学生做事心态浮躁、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问题的缩影。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在贯穿整个教学培养过程中加强对“中间层”学生的关注,完善对“中间层”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切实做好对这一学生群体的兴趣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参考文献:\[1\]易险峰.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中间学生”的管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79-81.\[2\]赖舜男,王志军.本科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引导与科研要素关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26-29.\[3\]杨学海,杜春燕.学习兴趣培养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关系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106-107.\[4\]何毅,潘玉驹.试论当前高校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114-117.

下载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感悟(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自卫防身课上学到的感悟(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